养生健康

电视对2岁以下的儿童都有害

电视对2岁以下的儿童都有害

不少家长困惑:一岁多的小宝宝放在床上,电视开着,她很乖巧,电视一关就大哭大闹;有的孩子尤其爱看广告,常常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屏幕,吃饭了拽都拽不走。都知道常看电视对孩子的危害大,可实在想不出什么好办法?

美国儿科学会调查:

电视对2岁以下儿童都有害

美国儿科学会本月发表研究结果:不管是作为背景播放还是作为教育工具,电视对两岁以下的儿童来说都有害。 两岁以下的儿童并不理解电视里演的什么,电视机对他们来说只是个让人犯困的发光盒子。

现在,电视、DVD、电脑视频等已经充斥了我们身边的各个角落,平均12个月大的婴儿每天都要看一到两个小时的节目。像iPad这样的触屏显示器也成为婴儿玩具。晚上让宝宝看电视,或许能让宝宝快些入睡,但此后却可能引发睡眠障碍和睡眠不规律。美国儿科学会1999年开始的三个项目跟踪调查表明,看电视时间越长,孩子的语言能力发展越晚。

同样,电视也有可能同儿童注意力问题有关联。“谁都不能一天24小时地给孩子读故事书或者陪他们做游戏,独自玩耍的时间对孩子来说很重要,他们会自己学着解决问题,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创造性地思考,自娱自乐。”

提到iPad等婴儿也能玩的互动电子产品,研究人员认为,这方面的研究才刚开始还不能下定论。 “儿童软件或者节目出现的时候总是宣称‘寓教于乐,开发智力’,但有什么证据,还要用科学说话。”

讲故事看图画做手工

有选择性地让孩子看电视

专家介绍,一岁半左右的宝宝正值视觉、听觉器官和神经系统发育期,因而格外喜欢五彩斑斓的颜色和声音。电视广告色彩鲜艳、画面精美、变化快,对视觉的冲击力强,可以说是有声有色,所以宝宝一般都爱看广告。

对于这种类型的小宝宝,看电视的时间最好控制在2-10分钟。建议妈妈们给宝宝养成睡觉前听故事的习惯,在充分享受温馨的亲子时光的同时,宝宝还学到了很多知识。还有更巧妙的方法,比如宝宝喜欢看《天线宝宝》,可以把相关内容的图画书拿来给他翻看,这样,宝宝看电视的次数就会明显减少;再有,妈妈可以买来一些小玩具小玩偶,把动画片里的故事活生生地演绎在宝宝面前,并不时加上一些新的内容,这样就能锻炼宝宝全部的感知力和表现力了。

而对于依赖型的孩子,往往在气质类型上有些安静和被动,内向而退缩,他们喜欢一个人安静地呆着,不喜欢活动性特别强烈的游戏。这样的孩子对自己想做的事情特别坚持,看电视让他们沉醉在内心丰富的世界里而不被打扰,可这样孩子就更孤独了。

这种情况下,妈妈可以多让孩子做些手工游戏和室外活动。父母别因无暇陪伴,就把孩子丢给电视。相反,可以让孩子来分担一些家务,比如帮妈妈剥豆子、一起准备晚餐、收拾玩具等,也可以和孩子玩一些身体活动游戏如藏猫猫等。

另外,可以有选择性地让孩子看电视,如小宝宝可以选择一些适合他年龄的儿童节目,像《天线宝宝》、《花园宝宝》等针对低龄幼儿的片子,没有“教育”的目的,而是用孩子的视角看世界。鲜艳的画面,可爱的造型,提供小孩许多视觉上的美感与知觉经验,从而达到对宝宝的“天性教育”。

看电视对宝宝大脑是否有伤害

电视对孩子的健康、发育和认知能力有无影响呢?究竟该不该让3岁前的儿童看电视?电视又给他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

你的宝宝是电视爱好者吗?你的宝宝会常常会在前边看边吃吗?你习惯用电视哄孩子听话吗?这些都是家长急于知道的问题。的确,在现代家庭中,电视已经成了孩子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伙伴。当父母们们没有时间应付缠人的孩子时,通常会用电视机来安抚他们,让孩子在电视节目中安静下来。

不知到从什么时候起,家长发现孩子们初步懂得欣赏,会主动注意电视画面。1岁左右的宝宝看到有趣的画面会笑,或者手舞足蹈。过不多久,孩子们已经自己开关电视。2岁幼儿对电视有了连续注意。到3岁时,他们可以辨认电视中他们熟悉的或感兴趣的事物,对某些电视画面如动物、花卉、卡通片等表现出较稳定的兴趣。哼唱动漫歌曲,做出动画中卡通形象的动作等等。

那么孩子看电视好不好?

电视对孩子的健康、发育和认知能力有无影响呢?究竟该不该让3岁前的儿童看电视?电视又给他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

现在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正方论坛:

看电视是幼儿早期教育的有效方式之一。

A。电视促进儿童的语言发育,扩大他们的词汇量。婴幼儿时期是儿童语言获得期,电视发音标准,音乐动听,画面生动,能更好地吸引儿童去模仿和理解,从而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

B。看电视开发儿童大脑。婴幼儿看电视也会试图认识和理解画面,这有助于大脑的开发。

C。电视作为中介,可以拓宽儿童的知识面,让他们更好地与社会联系起来。电视使他们可以直观认识各种从未接触过的物体:各种社会角色,动物,鱼类,鸟类,甚至古生物恐龙,获得广泛的信息。

反方观点:

1.对孩子视力有害,造成斜视 !

大人看电视时,或抱着孩子,或把婴儿连同摇篮一起放在身边,婴幼儿在电视声响的吸引下,往往会侧头注视电视。经常保持同一姿势,就自然会造成斜视。稍微大一点的孩子看电视过久,视力会疲劳,为了看得更清晰,有时会不由自主出现歪头姿势,时间长了,也会斜视。

2.产生近视眼,散光等其他眼睛损伤。

婴幼儿的视觉调节功能还没发育完善,对于强光的直接刺激,视觉难以调节和适应。而婴儿在欣赏电视时,又特别喜欢看那些屏幕闪动频繁,颜色刺激性强的节目,比如,大人很少能在孩子观看广告时,成功地把孩子从电视机前拉走。婴幼儿,特别是2岁以下的儿童,他们的屈光,眼位等调节系统尚未发育完善,看电视肯定对他们的视力发育不利。

3.电视与自闭症。

曾有案例报道,孩子由保姆看管时,由于保姆的文化层次较低,平时除了照顾孩子的饮食之外,就是将他放在电视机前看卡通片或录像带,很少陪他一起玩耍或说话。因此江的语言表达能力十分有限,专注力也不强,而且性格内向,不爱跟别的小孩子玩,喜欢自言自语,但又话不成句,别人很难了解他的需要,他只会以哭喊和手势表达意愿。经诊断,孩子患了自闭症。

曾经有专家分析:比较行为学之父肯拉特·Z·罗伦兹博士认为,人在出生之后6个月内所见所闻的学习经验(光,声音的学习经验)会成为成长之后行动的基础。如果让婴儿太早接受过强的光及声音的刺激,婴儿的大脑会对机械的声音产生反应,对于母亲和其他亲人的声音反而没有反应了,这是造成自闭症的一大原因。

他认为电视对于头脑还在发育的小孩,尤其是0岁,1岁,2岁的小孩会产生完全的破坏作用。

电视会剥夺孩子的思考力,因为看电视需要的只是孩子的被动注意力,小孩子在看电视的认知学习中会变得不再爱动脑筋。沉迷于电视的孩子在生活中缺乏主动性,对电视的过度关注让他们忽略自己的玩具和小朋友,守在电视机前看那些并不适合他们的节目,不愿意和其他人交流,从而出现“电视自闭症”。

4.电视可能会造成儿童肥胖

有的宝宝喜欢边看电视边吃饭,家长也发现这样宝宝在吃饭时会比较老实,干脆让他一边看一边吃,有时候甚至特意在宝宝吃饭时打开电视机。宝宝的心思全在电视上,往往不知道什么时候肚子饱了,会吃的过多,导致肥胖;同时,这样也影响宝宝的消化,造成胃肠功能紊乱。

5.电视可能会使儿童心律失常症

儿科门诊报告,越来越多的孩子因过多地看电视出现身体异常,很多儿童没有器质性心脏病,却存在心律失常,研究发现这些孩子有一个共同点:每天看电视超过3小时,持续2周以上。

专家认为:儿童,特别是婴幼儿长时间,没有选择地看电视会导致50多种病症,如多动、头痛、腹痛、睡眠障碍、厌食、遗尿、恐惧症以及皮肤斑疹等。

看电视对宝宝大脑是否有伤害

你的宝宝是电视爱好者吗?你的宝宝会常常会在前边看边吃吗?你习惯用电视哄孩子听话吗?这些都是家长急于知道的问题。的确,在现代家庭中,电视已经成了孩子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伙伴。当父母们们没有时间应付缠人的孩子时,通常会用电视机来安抚他们,让孩子在电视节目中安静下来。

不知到从什么时候起,家长发现孩子们初步懂得欣赏,会主动注意电视画面。1岁左右的宝宝看到有趣的画面会笑,或者手舞足蹈。过不多久,孩子们已经自己开关电视。2岁幼儿对电视有了连续注意。到3岁时,他们可以辨认电视中他们熟悉的或感兴趣的事物,对某些电视画面如动物、花卉、卡通片等表现出较稳定的兴趣。哼唱动漫歌曲,做出动画中卡通形象的动作等等。

那么孩子看电视好不好?

电视对孩子的健康、发育和认知能力有无影响呢?究竟该不该让3岁前的儿童看电视?电视又给他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

现在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正方论坛:

看电视是幼儿早期教育的有效方式之一。

A。电视促进儿童的语言发育,扩大他们的词汇量。婴幼儿时期是儿童语言获得期,电视发音标准,音乐动听,画面生动,能更好地吸引儿童去模仿和理解,从而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

B。看电视开发儿童大脑。婴幼儿看电视也会试图认识和理解画面,这有助于大脑的开发。

C。电视作为中介,可以拓宽儿童的知识面,让他们更好地与社会联系起来。电视使他们可以直观认识各种从未接触过的物体:各种社会角色,动物,鱼类,鸟类,甚至古生物恐龙,获得广泛的信息。

反方观点:

1.对孩子视力有害,造成斜视 !

大人看电视时,或抱着孩子,或把婴儿连同摇篮一起放在身边,婴幼儿在电视声响的吸引下,往往会侧头注视电视。经常保持同一姿势,就自然会造成斜视。稍微大一点的孩子看电视过久,视力会疲劳,为了看得更清晰,有时会不由自主出现歪头姿势,时间长了,也会斜视。

2.产生近视眼,散光等其他眼睛损伤。

婴幼儿的视觉调节功能还没发育完善,对于强光的直接刺激,视觉难以调节和适应。而婴儿在欣赏电视时,又特别喜欢看那些屏幕闪动频繁,颜色刺激性强的节目,比如,大人很少能在孩子观看广告时,成功地把孩子从电视机前拉走。婴幼儿,特别是2岁以下的儿童,他们的屈光,眼位等调节系统尚未发育完善,看电视肯定对他们的视力发育不利。

3.电视与自闭症。

曾有案例报道,孩子由保姆看管时,由于保姆的文化层次较低,平时除了照顾孩子的饮食之外,就是将他放在电视机前看卡通片或录像带,很少陪他一起玩耍或说话。因此江的语言表达能力十分有限,专注力也不强,而且性格内向,不爱跟别的小孩子玩,喜欢自言自语,但又话不成句,别人很难了解他的需要,他只会以哭喊和手势表达意愿。经诊断,孩子患了自闭症。

曾经有专家分析:比较行为学之父肯拉特·Z·罗伦兹博士认为,人在出生之后6个月内所见所闻的学习经验(光,声音的学习经验)会成为成长之后行动的基础。如果让婴儿太早接受过强的光及声音的刺激,婴儿的大脑会对机械的声音产生反应,对于母亲和其他亲人的声音反而没有反应了,这是造成自闭症的一大原因。

他认为电视对于头脑还在发育的小孩,尤其是0岁,1岁,2岁的小孩会产生完全的破坏作用。

电视会剥夺孩子的思考力,因为看电视需要的只是孩子的被动注意力,小孩子在看电视的认知学习中会变得不再爱动脑筋。沉迷于电视的孩子在生活中缺乏主动性,对电视的过度关注让他们忽略自己的玩具和小朋友,守在电视机前看那些并不适合他们的节目,不愿意和其他人交流,从而出现“电视自闭症”。

4.电视可能会造成儿童肥胖

有的宝宝喜欢边看电视边吃饭,家长也发现这样宝宝在吃饭时会比较老实,干脆让他一边看一边吃,有时候甚至特意在宝宝吃饭时打开电视机。宝宝的心思全在电视上,往往不知道什么时候肚子饱了,会吃的过多,导致肥胖;同时,这样也影响宝宝的消化,造成胃肠功能紊乱。

5.电视可能会使儿童心律失常症

儿科门诊报告,越来越多的孩子因过多地看电视出现身体异常,很多儿童没有器质性心脏病,却存在心律失常,研究发现这些孩子有一个共同点:每天看电视超过3小时,持续2周以上。

专家认为:儿童,特别是婴幼儿长时间,没有选择地看电视会导致50多种病症,如多动、头痛、腹痛、睡眠障碍、厌食、遗尿、恐惧症以及皮肤斑疹等。

宝宝三岁眼睛散光到底怎么办

3岁小孩散光眼的治疗,主要依据视力的好坏,与视疲劳的轻重而定,如果儿童为规则散光,不引起视力障碍,没有视疲劳可以不用治。如果儿童有视疲劳,不管散光度数小大,都需要散瞳验光,配戴适宜的矫正眼镜。原则上全部散光度数都要矫正,但如果儿童散光度数过高,不能适应,可以先戴低度的矫正眼镜。

爸爸妈妈平时要留心观察,发现宝宝眼睛有问题,带到眼科医院做检查。最好3-4岁时做第一次全眼部检查,以后毎年定期眼部检查1-2次。 指导幼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便用手或其化物品接触眼睛,以避免传染眼疾。

有时候,家长们都认为,宝宝还小,什么都不懂,并且有的家长更是宠着宝宝,只要宝宝乐意,想看电脑就看电脑,想看电视就看电视,无论看多长时间也不管,只要不哭不闹就行,其实,这样也是非常损害眼睛的,到最后用眼过度,才去咨询宝宝三岁眼镜散光到底怎么办,这不是已经晚了么,在此,建议家长们一定培养宝宝好的生活习惯,这样也就避免了宝宝眼睛的损害。

儿童看电视有四害

看电视可促进儿童的语言发育,扩大词汇量,有助于大脑的开发,可以拓宽儿童的知识面,直观认识各种从未接触过的物体:各种社会角色、动物、鱼类、鸟类、古生物恐龙等。但是,电视也有其危害性。

1. 易导致斜视 婴幼儿在电视声响的吸引下,往往会侧头注视电视。经常保持同一姿势,自然会造成斜视。稍微大一点的孩子看电视过久,视力会疲劳,为了看得更清晰,有时会不由自主地歪着头看,时间长了也会斜视。

2. 产生近视、散光等眼睛损伤 婴幼儿的视觉调节功能还没发育完善,对于强光的直接刺激,视觉难以调节和适应。而婴儿在欣赏电视时,又特别喜欢看那些屏幕闪动频繁、颜色刺激性强的节目,大人很少能在孩子观看广告时成功地把孩子从电视机前拉走。婴幼儿,特别是两岁以下的儿童,他们的屈光、眼位等调节系统尚未发育完善,看电视肯定对他们的视力发育不利。

3. 诱发孤独症 人在出生之后6个月内所见所闻的学习经验(光、声音的学习经验),会成为成长之后行动的基础。如果让婴儿太早接受过强的光及声音的刺激,婴儿的大脑会对机械的声音产生反应,对于母亲和其他亲人的声音反而没有反应了,这是造成儿童孤独症的一大原因。

电视对于头脑还在发育的小孩,尤其是0~2岁的小孩会产生完全的破坏作用。电视会剥夺孩子的思考力,小孩子在看电视的认知学习中会变得不再爱动脑筋。沉迷于电视的孩子在生活中缺乏主动性,对电视的过度关注让他们忽略了自己的玩具和小朋友,不愿意和其他人交流,从而出现“电视孤独症”。

4. 造成儿童肥胖 有的宝宝喜欢边看电视边吃饭,家长也发现这样的宝宝在吃饭时会比较老实,干脆让他一边看一边吃,有时候甚至特意在宝宝吃饭时打开电视机。宝宝的心思全在电视上,往往不知道什么时候肚子饱了,会吃得过多,导致肥胖。

宝宝睡眠不足有什么危害

低年龄儿童睡眠时间减少,对其体格发育和神经系统发育带来了影响,并导致儿童学习记忆功能损害睡眠是一种生理现象,对于儿童来说它不仅可以恢复其体力、为其储存能量、促进其体格生长,同时还有助于其神经系统的发育,尤其是在快速眼动睡眠期,大脑蛋白质的合成加快,新的突触联系成熟与建立等均有助于促进学习记忆活动。

因此,充足的睡眠无疑是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鉴于国内还无低龄儿童睡眠研究,研究时采用的都是国外的数据,带领科研人员对上海地区3244名1月至5岁儿童的睡眠时间以及睡眠障碍进行了研究,同时通过建立幼鼠睡眠剥夺模型研究慢性不完全性睡眠剥夺对未成熟脑学习记忆的影响。

结果发现,1~23个月儿童有睡眠问题的占60.23%;2~5岁儿童有睡眠障碍的占到57.26%。动物实验证实,慢性不完全性睡眠剥夺幼鼠在水迷宫学习记忆测试中,完成预定任务所需时间和发生错误的次数都比正常对照幼鼠多,光镜下其前额皮质及海马区域神经元性一氧化氮合酶阳性斑点明显少于正常对照幼鼠,提示慢性不完全性睡眠剥夺会影响幼鼠的学习记忆能力,而前额皮质及海马中神经元性一氧化氮合酶表达水平的下降是影响未成熟脑学习记忆能力的机制之一。

为此,专业人士教授呼吁,家长要提高儿童睡眠健康意识,在明确影响儿童睡眠时间的主要因素是抚养人自己睡眠时间少、孩子属困难型气质、与父母同睡等时,应创造条件让儿童有充足、高质量的睡眠时间,以促进儿童的智能发育和体格生长。

孩子经常看电视的坏处 孩子看多久电视比较好

孩子由于功课一般比较紧张,只有吃晚饭的时间才可能有时间看看新闻或体育等节目,接下来就应该把电视消音或关闭。

1、7岁以前,儿童连续看电视不要超过半小时。

2、7-9岁儿童不要超过1小时,10-12岁的儿童不要超过1.5小时。

3、13-15岁的学生不要超过2小时。

为何宝宝容易出现弱视

3-5岁儿童易患弱视

医生介绍说,3-5岁儿童除了少量先天性近视,这个年龄危害较大、发病率较高的是屈光不正造成的远视、散光以及其所引起的斜视、弱视。对弱视的治疗是“苏州过后无艇搭”,年龄越小,疗效越好,3岁以内的孩子治疗后几乎都可痊愈。

谈及弱视的危害,如果得不到及时而有效的治疗,孩子长大以后不仅学驾驶会有困难,而且还不能从事有关测绘以及各种精细用眼的工作。最让人担忧的是,不少家长对眼睛保健知识都很匮乏,弱视患儿中真正能得到有效治疗的儿童不到1%,使得儿童的视力逐年下降。

小孩弱视的一些表现

1、眼睛有无斜视;

2、是否经常眯眼;

3、看书或者看电视时,是否歪头、偏脸;

4、看东西是否凑得很近。

4大因素造成小儿弱视

1、斜视;

2、屈光不正;

3、形觉剥夺;

4、先天性白内障。

儿童看电视的危害 可损害儿童的听力和视力

儿童如果长时间看电视会损害儿童的视力、听力。由于人的视力一般到25岁才定型,幼儿的身体各器官机能仍未发育成熟,,婴幼儿的视力很弱,电视所带来的强光会令孩子的视力受损;而且电视节目的声音强度常达90分贝,电视中歌曲的声音强度高达118分贝左右,学龄前儿童很难承受电视所带来的长时间的刺激。

儿童睡眠不好怎么办

NO.1关掉电视

千万不要给孩子养成在睡觉之前看电视或者是其他的一些娱乐活动来使孩子放松,达到孩子轻松入睡的习惯。因为这样不仅对孩子的睡眠没有好处,而且还会造成一定的危害。有的儿童由于在睡觉之前看电视会有做恶梦的现象,因此,想要改善儿童的睡眠质量,在睡觉之前最好关掉电视。

NO.2要午睡

小孩子在三岁以前最好都要午睡。18个月以上的幼儿一般午睡在一到三个小时。尽量避免在黄昏时候睡觉,这样做会让他们在夜晚难以入睡。当孩子5岁以后,就不用再有长时间的午睡,只需要在午后打个小盹即可。

宝宝长期遭受辐射有哪些危害呢

1、长期过量的电磁辐射影响儿童身体发育

国内外医学专家研究表明:长期、过量的电磁辐射会对儿童的生殖系统、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造成直接伤害。

未成年的少年儿童,由于其身体尚在发育之中,对辐射异常敏感,并且自我修复能力也差。长时间的电脑辐射,可导致儿童记忆力减退、智力受损、骨骼发育迟缓,严重威胁着少年儿童的正常身体发育。

2、直接伤害宝宝的眼睛

此外,据眼科专家介绍,眼睛是人体对电磁辐射异常敏感的器官。繁忙的功课、不良的读书习惯,已经使少年儿童们清澈的大眼睛不堪重负,小小年纪就戴上近视镜装老成。在这种情况下,若少年儿童长时间操作电脑、玩游戏,电磁辐射就会使眼睛受到的损害进一步加剧。轻者眼球晶状体水肿、眼球胀痛、视力下降,重者会造成晶体状混浊、视网膜脱落,甚至导致白内障。科学研究表明,经常处在电磁波污染环境中,人的眼疾发生率是未受电脑磁辐射者的2倍。有关专家甚至担心,目前儿童、学生近视发生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和电磁波辐射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3、诱发儿童白血病

更为严重的是:国内外多数专家认为,电磁辐射是造成儿童白血病的原因之一。

儿童自身免疫力比较低下,而电磁射线会造成人体肝脏造血功能下降,从而诱发体内癌细胞的增殖。来自美国和日本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显示,如果电磁辐射强度超过“0.3至0.4微特斯拉”,那么罹患小儿白血病的几率将增加一倍。0.4微特相当于4毫高斯,这是一个多么令人感到惊讶的数据,能量如此之小,而摧毁力又如此之大。研究证实:磁场会增加儿童得癌的风险,而且从2mG(毫高斯)起,风险开始加倍。

4、易引起儿童哮喘

医生在总结过敏源时发现,导致儿童过敏的最主要因素是家用电器,尤其是音响、电视、微波炉、电脑等电磁辐射强的电器。因3岁至6岁的孩子活泼好动,在他们拿着麦克风唱歌、看电视或是靠近电脑时,电磁波已经进入他们的身体,而儿童本身的抵抗力比成年人低,受辐射后身体调节能力差。

事实上,长期处在磁场超过1mG的地方你就已经受到辐射污染了,而实际上在家中所测到的数据远远高于这个数字。

看电视是否损害宝宝大脑?

你的宝宝是电视爱好者吗?你的宝宝会常常在电视前边看边吃吗?你习惯用电视哄孩子听话吗?这些都是家长急于知道的问题。的确,在现代家庭中,电视已经成了孩子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伙伴。当父母们们没有时间应付缠人的孩子时,通常会用电视机来安抚他们,让孩子在电视节目中安静下来。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家长发现孩子们初步懂得欣赏,会主动注意电视画面。1岁左右的宝宝看到有趣的画面会笑,或者手舞足蹈。过不多久,孩子们已经自己开关电视。2岁幼儿对电视有了连续注意。到3岁时,他们可以辨认电视中他们熟悉的或感兴趣的事物,对某些电视画面如动物、花卉、卡通片等表现出较稳定的兴趣。哼唱动漫歌曲,做出动画中卡通形象的动作等等。

那么孩子看电视好不好?

电视对孩子的健康、发育和认知能力有无影响呢?究竟该不该让3岁前的儿童看电视?电视又给他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

现在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正方观点:

看电视是幼儿早期教育的有效方式之一。

A、电视促进儿童的语言发育,扩大他们的词汇量。婴幼儿时期是儿童语言获得期,电视发音标准,音乐动听,画面生动,能更好地吸引儿童去模仿和理解,从而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

B、看电视开发儿童大脑。婴幼儿看电视也会试图认识和理解画面,这有助于大脑的开发。

C、电视作为中介,可以拓宽儿童的知识面,让他们更好地与社会联系起来。电视使他们可以直观认识各种从未接触过的物体:各种社会角色,动物,鱼类,鸟类,甚至古生物恐龙,获得广泛的信息。

反方观点:

1、对孩子视力有害,造成斜视 !

大人看电视时,或抱着孩子,或把婴儿连同摇篮一起放在身边,婴幼儿在电视声响的吸引下,往往会侧头注视电视。经常保持同一姿势,就自然会造成斜视。稍微大一点的孩子看电视过久,视力会疲劳,为了看得更清晰,有时会不由自主出现歪头姿势,时间长了,也会斜视。

2、产生近视,散光等其他眼睛损伤。

婴幼儿的视觉调节功能还没发育完善,对于强光的直接刺激,视觉难以调节和适应。而婴儿在欣赏电视时,又特别喜欢看那些屏幕闪动频繁,颜色刺激性强的节目,比如,大人很少能在孩子观看广告时,成功地把孩子从电视机前拉走。婴幼儿,特别是2岁以下的儿童,他们的屈光,眼位等调节系统尚未发育完善,看电视肯定对他们的视力发育不利。

3、电视与自闭症。

曾经有专家分析:比较行为学之父肯拉特·Z·罗伦兹博士认为,人在出生之后6个月内所见所闻的学习经验(光,声音的学习经验)会成为成长之后行动的基础。如果让婴儿太早接受过强的光及声音的刺激,婴儿的大脑会对机械的声音产生反应,对于母亲和其他亲人的声音反而没有反应了,这是造成自闭症的一大原因。

家长如何做好五岁宝宝的教育

第一,采用游戏的方法发展儿童诸方面的能力。游戏的选材应由成人来决定,但注意游戏的内容要适合五至六岁儿童的心理特征。这一点,成人要慎重的选择。

第二,利用生活中的机会,让儿童懂得更多的道理。如住在楼上,应告诉她们不要在楼上跳,否则会影响楼下的正常生活。五至六岁儿童喜欢问问题,在这方面,成人应该有耐心,有可能的话每个都应该回答。只有这样,才能养成幼儿爱问问题的好习惯,才能使幼儿明白更多的道理。

第三,提供条件让儿童做感兴趣的有益的活动。五至六岁儿童已有一定的兴趣爱好,当发现儿童有某一方面的兴趣倾向时,我们应该尽力去培养。但前提是这些兴趣是有益的,如果这些兴趣有害无益,我们应该去转移她们的注意力,逐渐使这一兴趣淡化。有的家长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让孩子学这个学那个,逼迫孩子学习,这些都是不正确的做法。

第四,减少担心,让儿童多做些活动。五至六岁儿童喜欢运动,这是家长最头疼的。殊不知运动可以促进儿童的发展,还可以促进骨骼肌肉的快速增长。所以,家长们,不要去在乎孩子的衣服有多脏,让她们自己去运动,但同时也应做好保护措施。

第五,做好幼小衔接。六岁儿童即将进入小学,因此,在这个阶段,应培养她们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让她们更好的保护自己。

蓝光对眼睛的危害有多大

研究显示,电脑显示器、手机、平板电脑等基于LED技术的数码产品显示屏会发出高能蓝光。LED虽然具有节能省电的优点,但其产生的高能蓝光可以穿透角膜和晶状体,直达眼底黄斑区,对眼球末端的黄斑区造成伤害。在这样的光照下,视网膜色素上皮毒性大大增加。

高能蓝光的损害作用是一个连锁反应,先引起光敏感细胞死亡,再引起视网膜黄斑变性,继而导致视力逐渐下降甚至完全丧失,而这种伤害往往不可逆转。

蓝光的危害因年龄而异

科学家发现,蓝光对眼睛的危害程度因年龄而异,6-19岁为80%~90%,20-39岁为60%~70%,40-60岁约50%。

而高能蓝光最有可能造成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加重视网膜黄斑部疾病、导致白内障术后的眼底损伤、引发视觉模糊、导致视觉疲劳、引起CVS视疲劳综合征、引发眩光;除此之外,蓝光还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打扰睡眠,提高自身重大疾病的发生率。

有数据显示,63.5%的中国网民因蓝光辐射有视力下降、白内障、失明等不同程度的眼疾。

2—6岁孩子慎玩电子产品

由于儿童及青少年正处于人类视觉系统发育的敏感期,相较成人更容易受到高能蓝光的伤害。家长需要严格把控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同时应该借助于防蓝光产品对其进行防护。

不同年龄层的人群对电子产品蓝光的承受力是不一样的,根据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0-2岁的儿童不宜使用电子数码产品,2-6岁以内的幼儿每次使用时间不应超过20分钟,一天累计以不超过1小时为宜。

儿童及青少年在使用电子产品时,最好预先在手机、平板电脑的屏幕端加贴防蓝光保护膜/板,或者佩戴具有专业防护能力的防蓝光眼镜,在人眼和屏幕间建立有效的高能蓝光阻隔。

以上就全面介绍了蓝光对眼睛的危害,所以在全面了解以后,为了自己的眼睛不受到蓝光对眼睛的伤害,在全面了解以上介绍后,在平时一定要避免直接用眼睛对视蓝光,这样才能避免或者是减少因蓝光对自己眼睛造成的危害。

一岁以内婴儿不要看电视

睡觉时开灯影响宝宝视力发育

高明宏介绍,小孩子尤其是婴幼儿睡觉时,长时间开灯会对孩子视力产生一定的影响。

光污染主要来源于人类生存环境中日光、灯光以及各种反射、折射光源造成的各种过量和不协调的光辐射。国际上一般将光污染分成三类,即白亮污染、人工白昼和彩光污染。人体在光污染中首先受害的是直接接触光源的眼睛和皮肤。

光污染对婴幼儿及儿童影响更大,较强的光线会削弱婴幼儿的视力,影响儿童的视力发育。因此小孩子尤其婴幼儿睡觉时,不能长时间开着灯,如有特殊需要,可选择护眼夜用台灯。

1岁以内婴儿千万不要看电视

不少家长发现,7~8个月的婴儿就爱看电视了,1~3岁的幼儿更不用说了,看电视时变得非常专注和安静,不让看就会哭闹起来。对这一现象高明宏也提醒说,看电视对婴幼儿的视力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高明宏介绍,电视节目,尤其是少儿节目,对小儿的智力开发、早期教育是有帮助的。但是如果孩子看电视过久,视力会疲劳。

有时为了看得更清晰,有的孩子会不由自主出现歪头姿势,时间长了,还会导致斜视。

婴幼儿,特别是2岁以下的儿童,他们的屈光、眼位等调节系统尚未发育完善,看电视易导致近视。有些家庭为了怕孩子乱动电视机开关频道,把电视机放得很高、很偏,这就更不对了。

有的家长把婴幼儿抱在离电视机很近的地方来看,这也不对。虽然经过许多测试,电视机所发出的微波对眼睛没有直接伤害,但太近看电视,屏幕上出现的一条条扫描线和闪光点会使眼睛更易疲劳。

相关推荐

如何计算运动强度

运动强度可以采用脉搏来衡量。有氧运动时脉搏应达到最大心率的 60%~75%,可以参照公式:脉搏= (220 —年龄)X(60%~75%)。如10岁 儿童有氧运动时的脉搏应达到126~157次/分。开始运动时心率可以控制 在低限,随着适应能力的提高,逐渐增加运动时间和频率。

孩子痴迷电视不慎误闯孤独症红灯案例

姓名:李兵(化名) 性别:男 年龄:4岁 出生地:天津 导读:“儿童电视孤独症”你听说过吗?近日有调查显示,全球儿童孤独症的发病率为1%,远远高于癌症、糖尿病。在一些西方国家,每110个儿童中就有一个是孤独症患者,美国每年治疗孤独症费用为50亿美元,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中国目前至少有100万孤独症儿童。 4岁李兵沉迷电视,“儿童电视孤独症”找上门 李兵是一个4岁的小男孩,他时常会在电视机前一坐就是半天,两只小眼睛只盯着荧光屏,对其他什么都不感兴趣。他不愿活动,不愿和别人说话,连对吃饭也没有多大热情。久而

孩子从多大可以查出是近视眼

孩子出生后1月内就可以检查视力。可用电筒的亮光在婴儿眼前晃动,但不能直接照婴儿的眼部,此时婴儿眼球可在短时间(约3至4秒)追随亮光。 2至3月,婴儿双眼可追随人的活动,视力大约为0.02左右。 4至5月,婴儿能看自己的手,视力约为0.04左右。 6至8月,双眼可追随较大玩具,视力接近0.1。 10至12月,双眼可追随较小的玩具,视力约0.2左右。 2岁至2.5岁,部分儿童可用儿童图形视力表检查视力,视力可达0.4左右。 3岁,绝大多数儿童可用儿童图形视力表检查视力,视力可达0.5至0.7左右。 4至5岁,

儿童自闭症的早期表现 语言交流障碍

1、语言发展迟缓,开口说话完,正常孩子1岁会开始学语,自闭症儿童可能要到2岁,而且有患终生失语症,或者语言功能倒退的风险。 2、语言运用障碍,有的自闭症儿童有语言能力,但是不会恰当运用,经常出现语言刻板,语言重复,语调异常等现象。

孩子睡不好也会易患抑郁症

研究人员说,幼儿往往需要更长的睡眠时间,此项研究中的孩子平均每天睡眠时间为12.3小时。看电视往往会使情况变得更糟,那些到2岁时每天看电视超过2小时的孩子,往往到了3岁时超重的可能性更大。一个研究小组专门研究了儿童期睡眠不足对情绪的长期影响,他们收集了荷兰2076名、4至16岁青少年的睡眠数据,在过几年之后就各种情绪和行为特征对他们进行了提问。结果发现,儿童期睡眠不足的人,成年后更易出现焦虑、抑郁和好斗行为。 研究人员指出,如果在儿童房间里摆放电视、电脑和视频游戏装置,就很难保证孩子有充足的睡眠。而孩子睡

自闭症看电视注意事项

陪孩子一起看电视。在看的过程中,启发孩子思考,随时对孩子提出问题或解答他们的问题。 注意小儿看电视的姿势和距离。眼睛距离屏幕一般以4~6倍于屏幕对角线的距离为宜,电视机荧光屏的中心位置,应略低于宝宝的视线或与视线等高。 电视机的亮度应适中。光线太亮会使瞳孔缩小,使调节紧张;关灯看电视,荧光屏的亮度和周围的黑暗强弱反差太大,容易损伤眼睛。最好在室内安装一个8瓦左右的电灯,与电视屏幕相对应。 控制电视的音量。婴幼儿长期听过大的音响,会麻痹孩子的听觉,降低孩子听力的灵敏度。 控制时间。3岁以前的儿童每周看电视

电视非保姆 娃娃也要多活动

荧幕时间与愉悦感的关系 名为“健康的行为是如何使儿童保持快乐的”一份报告指出,儿童在屏幕前呆的时间越长,愉悦感就会越低。花费大量时间在玩电脑,看电视和打电子游戏的儿童,会面对更严重的情绪低落、焦虑和苦恼问题。 在英国,62%的11岁儿童,71%的13岁儿童和68%的15岁儿童在周末每天看电视的时间超过了2个小时,而在瑞士,三个年龄段的儿童周末每天看电视超过2个小时比例均低于35%。 在英格兰,从2006年到2010年,男孩周末玩电子游戏超过2小时或者通宵的比例从42%增加到55%,女孩从14%增加到20%

专家告诉您幼儿为何也得近视眼

1、睡眠:睡觉时间少是易患近视眼的原因之一,在儿童生长发育快速期,特别是7—9和12—14岁时,如睡眠时间少,会引起部分孩子发生近视。 3、早产儿:特别是早产2周或2周以上小儿,在儿童期常发生近视眼,因此早产也是近视眼的原因之一。 3、电视:每天看电视电脑大于2小时,眼与电视机距离小于3米,长时间看书距离少于30厘米时,多数儿童会发生视疲劳,其中一部分儿童会发生近视眼。 4、走路:新父母们聚在一起听说谁家宝宝走路早,说话早,往往都羡慕不已,认为这是聪明的表现。如果自家孩子几个月还不会走路,家长往往还会焦虑

手机对孩子的危害 限制时间

1岁半以下的宝宝应该禁止使用任何电子设备,除非是跟家人的视频通话。 2-5岁的儿童,每天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不要超过1小时 6岁以上的学龄儿童和青少年,每天屏幕时间在2小时左右。

电视对孩子的危害

儿童教育专家指出,不否认看电视对开发小孩子的智力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多媒体时代对儿童产生的影响是利弊共存的,而且儿童的大脑仍在发育当中,如何防范以电视为代表的多媒体对他们产生伤害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1、电视,你能看到的伤害--影响生理发育 电视辐射损害视力的发展,看电视和玩电脑是主要罪魁祸首。因为光电媒体的荧光屏跳跃闪动,切换速度非常快,如果让孩子长时间看电视或声像读物,会使眼组织一直处于紧张状态,从而引起近视、斜视和弱视。 电视的屏幕会发射不可见的电磁波射线,虽然都在不伤害人体器官的安全范围内,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