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岁宝宝可以学的25件事
1岁宝宝可以学的25件事
1.眼神交流
当可爱的宝宝睁开双眼时,你一定要把握住这短暂的第一时刻,用温柔地延伸凝视她。要知道,婴儿早期就能认清别人的脸,每次当他看着你的时候,都在加深对你的记忆。
2.语言交流
1岁的小宝宝,虽然不会讲话,但市场会咿呀儿语。此时,家长不妨插入几句自己的“言语”,宝宝会敏锐的察觉到,长时间下来,宝宝会变得很活泼、不认生。
3.吐舌头
有实验表明,出生2天的新生儿就能模仿大人简单的面部表情。因此,宝宝学会的第一个鬼脸,往往是吐舌头。
4.呵痒痒
笑声是培养幽默感的第一步。你可以和宝宝玩一些小游戏,比如“呵痒痒”等,有助于提高孩子参与的积极性。
5.照镜子
让宝宝对着镜子看自己。起初,他会觉得自己看到了另外一个可爱的小朋友,他会非常愿意冲着“他”摆手和微笑。
6.共同分享
带宝宝外出散步的时候,不时地跟他说你所看到的东西——“看,那是一只小狗!”、“好大的一棵树啊!”、“宝贝,有没有听到铃声了吗?”……最大限度地赋予宝宝扩充词汇的机会吧。
7.一起傻笑
小家伙非常喜欢和你一起发出傻呼呼的声音——“噢咯”、“嗯哼”等,偶尔还会发出高八度的怪叫声。
8.爬“圈”
妈妈躺在地板上,让宝宝围着你爬。这是最省钱的“运动场”了,而且很有趣,它可以帮助宝宝提高协调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9.带宝宝购物
留点空闲,去超市逛逛。不同的面孔,不同的声音,不同的物品,不同的颜色,会使宝宝欢心鼓舞。
10.陪宝宝一起歌唱
尽量多学一些歌曲,不妨自己改编歌词,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给宝宝唱歌,还可以让宝宝听一些优美动听的歌曲,研究表明,在音乐的熏陶下,有助于孩子数学的学习。
11.提前预告
睡觉关灯之前大声地宣布:“睡觉喽!妈妈要关灯了。”让宝宝慢慢地领悟因果关系。
12.做鬼脸
鼓起你的腮帮子,当宝宝摸你的脸颊,你就吐气;当他拉你的耳朵,你就吐舌头;当他摸你的鼻子,你就邹眉耸鼻……不时地变换方式,让宝宝有一种新鲜感。
13.触觉体验
用不同质地的布料(丝绸、丝绒、羊毛、亚麻布等)轻轻地抚摸宝宝的面颊、双脚或小肚肚,让他体验不一样的感觉。
14.没事逗着乐
轻轻地对着宝宝的脸、胳膊或小肚肚吹气,逗宝宝“咯咯”笑。
15.揉纸巾
如果宝宝喜欢从盒子里抽取纸巾,就随他去吧!看着他把纸巾揉成一团,再看着他将其展开,花几分钱就能有一个可以训练宝宝感官能力的好玩物,何乐而不为呢你也可以把小玩具藏在纸巾下面让他找,不过,当宝宝找到的时候,一定要大加赞赏哦!
16.躲猫猫
玩捉迷藏的游戏能让宝宝笑声不断。他会认识到消失的东西还会回来。
17.越过障碍
把沙发垫、枕头或靠枕放在地板上,和宝宝一起爬过去,绕过去,看看谁更快。切记要让宝宝多赢几次,这样他才会更有积极性哦。
18.触摸物品
抱着宝宝在房间里到处逛逛,用他的小手触摸窗户、电话机、冰箱及电视机摁纽等,一边摸一边告诉宝宝它们的名字。
19.数数
数一数楼梯的台阶,数一数宝宝的手指,数一数家里有几个人。养成一种大声数数的习惯,很快的,宝宝就会加入其中和你一起数数了。
20.转圈举高
抱着宝宝像芭蕾舞演员一样旋转起来,把宝宝高高举过头顶,都是让宝宝感受刺激的好方法。
21.踩水
在小水坑里踩踩,在湿草地上坐坐。虽然有点脏,但非常有趣,宝宝会在快乐中感觉干与湿的区别。
22.颜色识别
选定一种颜色,带着宝宝一起寻找家中所有相同颜色的物品。
23.穿衣游戏
让宝宝穿上爸爸的旧衬衫,看看他的反应,相信他的创造力一定会让你感到吃惊。
24.影像时光
和宝宝一起观看家庭录像带,回顾他第一次洗澡、第一次翻身、第一次叫妈妈,一边看一边讲述,这不仅能增强宝宝的记忆力,还能提升其语言能力。
25.捕捉昆虫
和宝宝一起在书籍或杂志中认识昆虫(瓢虫、蟋蟀及蝴蝶),然后到大自然中去捕捉。
1岁宝宝怎么选学步鞋
1岁宝宝怎么选学步鞋
1、选择正确的尺寸
婴儿足部发育较快,平均每月增长1毫米,所以买鞋时尺寸应稍大一些,但是也决不能过大。。
2、软硬适度、略软为宜
选鞋时,鞋面的软硬应该适中,不能一味求软。
3、鞋底弯曲不宜过大
有些鞋子的鞋底弯曲度过大,还特别会在脚心处设计一块突起的软垫,这样的设计看似为了预防扁平足,其实恰恰适得其反。
拒绝选择哪些鞋子
拒绝“二手鞋”:每个宝宝的脚形是完全不同的,穿过的鞋子会随着宝宝的脚形而变形。底鞋,而不是硬底鞋。
拒绝旅游鞋:因为旅游鞋透气性较差,长时间让宝宝穿着,宝宝新陈代谢又快,流汗多,容易引发脚癣。
拒绝大鞋:宝宝长得快,家长可能会帮孩子买大一些的鞋子,殊不知,宝宝穿太大的鞋,不利于学步。
1岁以下宝宝慎用学步车
如今,市场上推车、学步车很多,有坐的、有躺的、有站立的,什么才是最适合孩子的呢?
足月出生的婴儿,出生后第4个月,才能在扶持下短时间坐一下,5个月时家长能抱着坐在膝盖上一会儿,6个月时,如果孩子独立坐着身体会向前倾,要用手支撑,7个月时才终于能独立地坐一会儿。对于1岁以下婴儿的来说,他们的骨骼十分柔软,还不能自己坐立,所以不能用学步车,最好选用小床式的推车,让孩子平躺在里面,需要活动时把孩子抱出来。1岁后,可以使用坐式推车,但要注意一般的推车靠背部分是软的,孩子几乎是“窝”在里面,婴儿背部肌肉力量不足,时间长了容易导致骨骼变形,家长最好选用靠背有硬物垫起的。另外,孩子坐的时间长了要经常抱出来,让他们在家长帮助下学学走路,适当活动。
一岁宝宝吃什么水果好
适合1岁宝宝吃的水果1:苹果
苹果营养丰富,含有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矿物质等营养元素,具有生津、润肺、开胃、止泻、通便等功效。宝宝若出现消化不良,可用苹果榨汁服用。平常可将苹果切成小块或弄成苹果泥给宝宝喂食,也可榨汁服用。
适合1岁宝宝吃的水果2:香蕉
香蕉中含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多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有清热润肠、防治便秘等功效。此外香蕉果肉软,适合咀嚼能力还不是很好的宝宝食用;也可以弄成香蕉泥给宝宝食用。
适合1岁宝宝吃的水果3:橘子
橘子是常见的美味佳果,其果肉中富含维生素C、钙、膳食纤维、胡萝卜素等营养物质,有通便、开胃、止咳、润肺等功效。妈妈可以直接给宝宝吃,也可以榨汁给宝宝饮用。
适合1岁宝宝吃的水果4:梨
梨被一些科学家和医生称为“全方位的健康水果”,其果肉中含有维生素C、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等营养元素,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通便等功效。
1岁的宝宝需要学会做什么
12-15个月自己吃饭-----此时孩子活动的灵活性及手眼协调能力都有所增强,已能握住杯子、勺或叉。
从宝宝12个月开始(有时甚至更早),每次就餐时给宝宝一个小勺、一份浓稠的饮品,如酸奶或者大米粥,以锻炼他驾驭餐具的能力。另外,教宝宝用杯子喝牛奶,也是培养其使用杯子的好机会。
15-18个月自己洗澡-----孩子开始有能力协调身体的各个部位,如将洗澡泡泡涂在身上。
给宝宝提供毛巾、香皂和冲洗用具。然后再由妈妈进行最后的全身冲洗。如果孩子每晚都洗澡,也可以选择一周的两天作为宝宝的独立洗澡日(当然,母亲要陪在身边),其他时间由妈妈代劳。但要注意,当宝宝在浴盆中时,父母绝不能掉以轻心,需要时刻陪在宝宝身边。
15-18个月自己整理玩具-----此时的孩子可以自己行走,带着东西在屋子里转,也能完成一些简单的指令。
将装玩具的盒子或袋子摆放在宝宝房间,让宝宝整理起来更容易,再给玩具做个标签或图片,以更好地帮助宝宝归类摆放。教宝宝整理玩具,应该坚持不懈,每天养成习惯,在一个特定的时间进行整理,如晚饭前或晚饭后。当孩子完成时,让他意识到自己做了件不错的事。
15-18个月帮助妈妈-----孩子能够拿着东西来回走,并乐意模仿你每天的家务活动。
在妈妈的监督下,给孩子指定些小任务,如给他干净的抹布擦小桌子或椅子腿;让孩子拿来铺桌子的桌布或餐纸巾;将脏衣物放入洗衣篮;协助你整理、折叠干净的小毛巾。不要在意宝宝是否真正圆满完成了你交代的任务,重要的是,他能习惯于甚至乐于帮助你完成家务。
15-24个月自己脱衣-----此时孩子能够单腿站立且不摔倒,并能控制自己两臂、双手和两腿的活动。
孩子不是天生就会脱衣或穿衣,而是要经过观察、学习和接受指导。尽量给他穿无纽扣、拉链、摁扣和无系带的衣服,这样,即使宝宝自己脱衣也不至于带来危险或麻烦。另外,当孩子把套头衣服的袖子从胳膊上拽下来时,母亲应协助将其从头部脱下;当孩子试图把裤子的前面拽下来时,母亲应示意孩子如何将后面的裤子也脱下,以及如何摆脱脚的阻碍。到18至24个月时,宝宝通常会试图自己穿衣,此时,母亲可告诉孩子扣子的作用,以及穿衣的技巧。
18-24个月自己洗手-----孩子开始学会沾湿双手、打肥皂、冲水和擦干。
为方便宝宝自己洗手,在水槽边准备一个小凳子,把香皂和毛巾放在宝宝伸手可及的地方。如果水龙头是冷暖水并用的话,需要指导孩子如何开到适合的水温(妈妈也需时刻检查水温是否适宜)。专家指出,洗手时间应该为30秒,这样才能彻底杀灭细菌,为了让宝宝耐心洗完,可以给他唱儿歌,如"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
18-24个月自己刷牙-----当他可以抓住牙刷,并随之掌握手臂平衡时,就可以用牙刷在嘴里来回刷牙了。
高龄产妇看准时间生育
年龄越大,生育风险越高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一项大型研究显示,比起最佳年龄生育的女性,40岁后生育的女性死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提高近7成,出血性中风几率倍增,心脏病发风险也高出20%。不仅如此,专家还表示,女性的生育能力在40岁时会明显下降,高龄产妇要承担更高的并发症风险,宝宝缺陷的几率也更高。
30岁前生宝宝 更容易分娩
现在的职业女性越来越多,25岁左右的女性刚刚迈入社会,想在事业上先打拼,所以很少会想要宝宝。但是适时的生宝宝,对宝宝和妈妈都是一种保护。25岁左右的女性,子宫颈管弹性好,容易扩张,子宫肌肉收缩有足够力量,相比高龄产妇,更容易平
卵子也会“老化”
卵子和精子是形成怀孕的必备条件,但是女人的卵子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也会“老”,卵子一旦老化,生出畸形的几率就会增高,而且也更难怀上孕。有数据证实,女性的卵子在35岁以后就会出现衰退,所以想要生出健康的宝宝,要跟卵子抢时间。
高龄产妇流产几率更大
怀孕时女人的身体会发生变化,也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情绪一紧张,机体长期处于一种应激状态,就会造成内分泌紊乱,影响妊娠。对于适育年龄的女性来说,心理压力明显就小得多。
有一组数据显示,30岁出头的孕妇大约有15%的人会遭遇流产;而40岁的孕妇来中就有25%的人会遇到这种情况。
女性生育也要选准时间
生育是女人一辈子的大事,这不仅是作为一个女人的职能,也能增强自身的免疫力。女人在经历过怀孕、分娩后,不仅让生殖系统有更好的抗肿瘤能力,还给了机体一次锻炼的机会,由此来提高身体的排毒、抗感染、抗癌能力。
如果选择在最佳生育年龄受孕,女性的生理和心理都是最佳状态,更有助于生育出健康的宝宝,还能把妊娠综合症的几率降到最低。
1岁宝宝必备生活技能放手去学
1岁宝宝必学的十种生活技能
1、拿杯子喝水
交给孩子塑胶或压克力的杯子,让孩子自己学习拿住杯子喝水。
2、走路
宝宝学会走路后,每次出门尽量让他自己走路,避免抱或是坐手推车。
3、自己吃饭
对孩子而言,自己吃饭不仅仅是吃而已,还是一件新奇、好玩的事。
4、自己洗手
你可以给孩子示范你洗手的过程,让孩子学习并加以联系。
5、如厕训练
平时可安排孩子坐在马桶上几分钟,让他习惯坐马桶这件事,提醒孩子要大小便时要告诉父母。
6、穿脱衣服、鞋子
为孩子准备容易穿脱的衣和鞋,如扣子简单的上衣、有松紧带的裤子或裙子、粘贴式的鞋子等,并教导孩子简单的步骤。
7、刷牙
刚开始大人可抓住孩子的手教导,上列牙齿由上往下的方向,下列牙齿由下往上,里外都一样。接着漱口,然后以毛巾擦干、完成动作,并将用具归放到原位。
8、折叠衣服
收下来的衣服可以让孩子一起帮忙折叠。
9、收拾玩具
刚开始可牵引着孩子至玩具存放处,养成物归原处的好习惯。
10、以语言表达
到了一岁以后,父母应鼓励孩子多用语言表达需求,提供练习说话的机会。
1岁宝宝缺钙怎么办
饮食补钙
1岁宝宝身体比较弱,补钙也不能乱来。饮食补钙就是最好的办法。中医介绍,饮食补钙最为安全和科学,也是补充营养最好的方式,因为饮食中含有我们人体所需的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所以不妨在食物中适当的加入一些虾皮和豆类,或者让宝宝多喝点鱼汤也是有效方法。
食物中含有钙质元素的很多,1岁宝宝缺钙怎么办?这样就不妨选择一些高钙,宝宝还易吸收的食物来喂养宝宝,食物中的高钙产品都有哪些呢?像牛奶、蛋黄、鱼泥、虾泥、紫菜、海带汤、豆浆都是1岁宝宝身体能够食用的食品了,因此妈妈们应对1岁宝宝缺钙怎么办,最简答的方法就是在宝宝的平常饮食中适量加入以上的哪些东西。
多照射阳光
1岁宝宝缺钙怎么办?应该让宝宝多照射照射太阳,补充维生素D,这样能让宝宝从食物中摄入的钙质被更好的吸收。而且晒太阳不仅能够补充维生素D,本身也是能够补充钙质的。给宝宝多多分享下和煦的阳光吧!不过一定要记住,不能用玻璃等物品阻隔,这样才能达到脱氢胆固醇转化为维生素D的效果。另外一点不用提醒,妈妈们也知道,炎热的夏季可千万慎重选择时间。
药理补钙
饮食补钙还不能解决问题,那么1岁宝宝缺钙怎么办呢?不妨就为宝宝添加一些药物性钙质。
不过要注意不同钙质,宝宝的吸收量不同,钙含量也不一样,因此最好在医生的建议下服用。也可以选择一些鱼肝油,鱼肝油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能够更好的促进宝宝对钙质的消化吸收,这也是一种重要的药理性补钙方法。不过一定要注意鱼肝油的用量,鱼肝油不是营养素,所以也不能多补,一天吃1--2个就可以了。
1岁宝宝缺钙怎么办?最好是饮食补钙和药理补钙结合起来才好,这样既不会造成宝宝身体的负担,还能使补钙的效果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