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有哪些不靠谱防暑方式
夏季有哪些不靠谱防暑方式
1.洗冷水澡。美国加州内科专家巴鲁·加德表示,冷水浴解暑看似合理,其实不然。突然遇冷会使血管迅速收缩,“凉爽”反而无法进入体内,甚至会导致机体免疫机制失调。用温水冲澡比冷水浴解暑效果更好。
2.防晒霜黏腻,不涂更清爽。美国纽约皮肤病专家黛博拉·加里曼表示,紫外线可穿过云层,晒伤皮肤,让人感到灼热。因此,即使阴天也应涂抹防晒指数至少为30的防晒霜。
3.地上洒水降温。夏天人们常常在地上洒水,借助其蒸发作用带走热量。然而,这样只能暂时降温,时间一长,室内湿度增加,反而更加闷热。蒸发时,地面的细菌和灰尘会随着水蒸气飘散到空气中,不利健康。
4.打赤膊。在气温接近或超过37℃时,皮肤不但散热功能减弱,反而会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热量。穿得太少还很容易被紫外线灼伤。因此越是到了暑热难熬之时,越不能只穿背心、短裤或打赤膊。当气温高于体温时,可穿一些浅色的薄长衣、长裤,阻隔日光,利于防暑。
5.整天泡在泳池里。夏天海边、泳池中常挤满想要消暑的人,然而美国纽约大学医学院临床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专家菲利普·提尔诺表示,与其相比,冲个温水澡更解暑。若泳池中水质不好,还会传染疾病。
夏天吃什么好
苦瓜泻火
夏为暑热,五脏属心,容易让人心烦气躁、口舌生疮,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上火。
《滇南本草》记载:苦瓜入心脾胃三经,可以泻火、清暑、益气、止渴。
从营养学角度看,苦瓜能增进食欲、健脾开胃,缓解夏日食欲减退的症状。同时苦瓜中的苦味素还具有降糖作用,尤其适合糖尿病患者在夏季食用。
烹调方法并无太大局限,快炒、凉拌、煮汤都不错。不过,苦瓜性寒,易伤脾胃,特别是孕妇、儿童及体质较差或怕冷、脾胃虚寒者,不宜过量食用。
绿豆解毒
绿豆性凉味甘,能清热消暑、止渴利水,是夏季防暑佳品。
《随息居饮食谱》记载:“绿豆甘凉,煮食清胆养胃,解暑止渴,利小便,已泻痢。”
从营养学角度讲,绿豆皮含有丰富的多酚类物质,将绿豆盖上盖煮沸,尽量避免接触到氧气,溶出的多酚类物质尚未氧化,这个时候清热解毒的作用非常强,特别适合烦渴、咽喉肿痛、小便发黄的人饮用。
绿豆的食用方法更是多种多样,绿豆粥、绿豆糕等都是极佳的。
罗汉果花有什么功效 清热去火
罗汉果花和罗汉果一样也是属于寒性的食物,直接用罗汉果花泡水代茶饮在夏季有清热去火的作用,在饮用之后给人一种从内而外的清凉,有防暑降温的效果。
夏季感冒多发
夏季暑热和暑湿感冒最常见
夏季除了防暑,还应该祛湿,以避免患上暑热或暑湿感冒。暑热感冒即热感冒,多发生于干燥酷热的时节,通常会有发热、口干、咽痛、舌苔黄腻等症状。暑湿感冒病因在“湿”,易发生在多雨又炎热的天气,表现为头晕、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二者以暑中含湿的多少相区分,但最主要的症状都为发热,要想病情好转,首先应该以退热为主。
(感冒需要多补充水分)
夏季感冒不能捂汗来退热
有的人在夏季感冒后,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希望可以通过憋汗来退热,或是采用剧烈运动的方法让自己出汗。其实这些都不一定靠谱。夏日感冒最主要的症状就是发热,在炎热的天气,即便出汗,身体的热度也难以完全散开。
另外,夏季容易缺水,且人处在一个虚弱的状态,此时单纯的运动只会增加体力的消耗,若再出一身大汗,可能会造成电解质的紊乱,使抗病力下降。所以,不能仅仅靠发汗来退热,而是应该先清热解暑。
感冒多喝水才是王道
对于夏季感冒,正确的做法是多休息,一定要保证每天8小时的睡眠,并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若是由于身体虚弱而没有胃口,可以适当吃一些流质的食物,并与清热食物相搭配,这样不仅暖胃,也能加强抵抗力。对于感冒特别严重的情况,可以吃一些非处方药来缓解病情。
小暑习俗
小暑习俗吃黄鳝
夏天是吃黄鳝的最佳时期,而小暑节气时出产的夏黄鳝味道最为鲜美、营养最全面,所以,有句俗语是“小暑黄鳝赛人参”,说的就是小暑时吃黄鳝的滋补养生功效。
食谱:红烧黄鳝
材料:黄鳝、调味品。
方法:1,将黄鳝洗干净后切成段状。
2,生姜、大蒜等调味品处理好。
3,热锅烧油,然后放入黄鳝。
4,加入调味品。
5,收汁后装盘即可。
小暑习俗吃莲藕
莲藕是夏天的应季食物,有凉血滋阴的养生功效,小暑的时候空气干燥,又常上火,所以,可以经常吃些藕,帮助身体补水和凉血,是一道夏天必备的蔬菜。
食谱:素炒藕片
材料:藕片、调味品。
方法:1,挑选当季新鲜莲藕,清洗干净后切成薄片。
2,藕片容易氧化放在清水里面泡一下。
3,热锅放油,然后放入藕片和其他调味品,等到藕变色后即可出锅。
夏日多喝什么既健康又解渴
夏日用饮料来解渴并不靠谱,那么夏日可以多喝什么,既解暑解渴,又健康呢?
推荐一:白开水
夏日最佳饮品是白开水。大量研究表明,白开水的安全性、纯净度、穿透性都很好,人体摄入后,在体内的消化吸收非常好,而且白开水的成本也很低。只要保证水源是干净的,希望大家都以白开水作为饮品的一个最主要的来源。
推荐二:自制的饮品——黄瓜玉露
原料:黄瓜1根,牛奶200毫升,蜂蜜20毫升,冰块小半杯。
做法:黄瓜洗净后,切成小段,放入搅拌机中,倒入一部分牛奶,搅打成汁;再倒入剩余牛奶,加蜂蜜,继续搅拌均匀;将冰块放入杯中,把打好的黄瓜汁倒入即可。
贴士:黄瓜中含有大量维生素,可以缓解一定的发炎症状,对夏季防上火、口腔轻度溃疡效果不错,且黄瓜汁口感清爽,非常适合在夏季饮用。
推荐三:时令水果
夏季,各种新鲜时令水果都大量上市,都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具有较好的解暑作用,应当鼓励孩子吃水果,还可以制作新鲜的果汁或果泥,帮助孩子吃到更多的水果。
推荐四:各种豆汤
豆类含有夏天所需要的各种养分,特别是豆皮部分,富含解暑物质和抗氧化成分,对孩子很有帮助。父母们通常只知道绿豆汤特别适合夏天,其实扁豆汤、红豆汤、豌豆汤也是非常不错的,煮汤的时候,记得不要把豆皮去掉,而且要盖着锅盖来煮,减少豆皮中多酚类物质的氧化。
宝宝防暑降温小方法
新生儿和婴幼儿体温调节功能和散热功能较差,尤其对那些新生儿,家长更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不少家长在新生儿和婴幼儿的防暑问题上存在误区。比如,有的家长担心宝宝着凉,夏季也要给宝宝包上棉包裹。其实,新生儿的包裹应以舒适为主,不要太厚,以宝宝的手脚不凉不热为标准。还有的家长为避免宝宝长痱子,喜欢给宝宝剃光头。其实,这样会使宝宝的头皮完全暴露在阳光下,容易损伤毛囊。所以,夏季将宝宝的头发剪短即可,没必要剃光。
宝宝防暑方法:
一是可通过洗澡或游泳降温。现在,不少地方都有专业的婴儿游泳馆,可让宝宝多去游几次,既安全又能降温。
二是可适度使用空调或风扇。在宝宝睡觉前将卧室空调打开,等宝宝上床睡觉时,关掉即可。不过,家长切不可将空调或风扇的风向对准宝宝,室内温度最好保持在26℃左右,为防干燥,家长还可以在屋里放置一盆凉水。
如果发现宝宝出现大汗淋漓、体温升高、面色发红、皮肤干热等症状,家长要赶快把宝宝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解开衣服,用湿毛巾擦拭宝宝的身体,或灌一个凉水袋让宝宝枕上。等宝宝的体温降下来后,就要把这些措施去除,以免矫枉过正。
夏季吃什么食物可以避暑降温
凉性的蔬果
夏季适当吃凉性的水果有利于降温解暑。比如黄瓜、空心菜、苦瓜、丝瓜、西瓜等都属于凉性食物,因此可适当多吃,此外建议在烹调蔬菜时尽量以凉拌或者汤食为主。尽量少用爆炒、高油的烹调方式。
粥类食物
夏季还可适当多喝些粥类食物。粥类食物的水份含量较多,加之夏季由于气温的关系,吃粥类食物更有助于打开食欲,促进消化。夏季可选择的粥类食物有很多,比如绿豆粥、山药粥、菊花粥、荷叶粥等都是非常适合夏季经常食用的。
凉茶
中医博大精深,特别是广东一代更有喝凉茶养生的习惯。其实夏季适当喝些茶,或者在饮食中加入些花茶、茶叶之类的都有助于防暑降温,比如乌龙茶、铁观音、云南普洱、信阳毛尖、玫瑰花茶、菊花茶、金银花等都是不错的选择的,建议适当多喝。
温开水
温开水具有解暑、解渴之功效,特别是炎热的夏季更要注意适当补充水份,也可在空腹的前提下喝些淡盐水都有助于提出暑气、平衡水电解质,更有利于身体健康。
蜂蜜水
蜂蜜水也是最适合夏季适当饮用的,可以在日常饮水中加入蜂蜜,也可直接食用蜂蜜。
各类汤品
夏季要适当多喝些汤汤水水,比如玉米汤、萝卜汤、冬瓜汤、百合汤、海带汤、萝卜汤等等都是特别适合夏季适当饮用的。
夏季饮食除了应该多吃一些具有避暑作用的食物,同时要尽量减少一些温热性的食物。
比如桂圆、羊肉、狗肉、烧烤、煎、炸、刺激性的食物等等都有可能会加重中暑的可能。其实夏季尽量少吃温燥性的食物,如果要进补的话,尽量选择“清补”的方式。
酷热夏季宝宝防暑降温小妙招
宝宝防暑降温小方法
又值春夏之际,防暑降温毫无疑问成为人们热衷的话题。此时妈妈们必须注意了,新生儿和婴幼儿体温调节功能和散热功能较差,尤其对那些新生儿,家长更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不少家长在新生儿和婴幼儿的防暑问题上存在误区。比如,有的家长担心宝宝着凉,夏季也要给宝宝包上棉包裹。其实,新生儿的包裹应以舒适为主,不要太厚,以宝宝的手脚不凉不热为标准。还有的家长为避免宝宝长痱子,喜欢给宝宝剃光头。其实,这样会使宝宝的头皮完全暴露在阳光下,容易损伤毛囊。所以,夏季将宝宝的头发剪短即可,没必要剃光。
宝宝防暑方法:
一是可通过洗澡或游泳降温。现在,不少地方都有专业的婴儿游泳馆,可让宝宝多去游几次,既安全又能降温。
二是可适度使用空调或风扇。在宝宝睡觉前将卧室空调打开,等宝宝上床睡觉时,关掉即可。不过,家长切不可将空调或风扇的风向对准宝宝,室内温度最好保持在26℃左右,为防干燥,家长还可以在屋里放置一盆凉水。
如果发现宝宝出现大汗淋漓、体温升高、面色发红、皮肤干热等症状,家长要赶快把宝宝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解开衣服,用湿毛巾擦拭宝宝的身体,或灌一个凉水袋让宝宝枕上。等宝宝的体温降下来后,就要把这些措施去除,以免矫枉过正。
夏季养生注意什么
夏季养生注意不宜晚睡
有人认为夏季后半夜气温下降再睡而第二天晚起可更好地休息。但按人体“生物钟”的规律,睡眠的最佳时间是22-23时,早晨5-6时是生物钟的“高潮”,此时起床精神最好。因此,夏季仍应按时起居。
夏季养生注意不宜门窗紧闭
在夏季酷热的日子,室外气温很高,有时连外面的风都是热的,这时打开门窗会使室内外的温度一样高。所以,夏日如室外气温很高,应在气温最高的14时前关上门窗,使室内气温保持较低的水平,到傍晚时再打开门窗,房间里会显得凉快些。另外,很多人呆在家中,由于天气闷热,总是打开空调,这样也是不对的,最好是在热的时候开一下空调,时间不宜过长,傍晚时分关掉,打开门窗透气,会更舒服。
夏季养生注意不宜在运动后大量喝水
暑天运动必然会大量出汗。如果运动时间稍长,人体失水较多,必然会感到口干舌燥。有的人运动后便大量饮水,一是觉得痛快,二是觉得大量饮水才能尽快补充身体需要,使体液平衡。实际上这种做法是不对的。人在运动时,体内大量血液存留在四肢肌肉中。如果运动后马上大量饮水,势必会使胃肠道部分血管急剧收缩,吸收能力减弱,且使人感到胃部沉重闷胀,妨碍膈肌的活动,影响正常的呼吸。因此,夏日运动后应适量补充点水,特别是盐水,不要快速大量饮水。
夏季养生注意不宜“赤身裸体”
闷热的三伏天,有些人总喜欢光着脊梁,以为这样凉快,其实未必如此。从生理角度分析,人的体温调节不仅靠皮肤蒸发,而且还靠皮肤辐射等。据测定,在气温18-28摄氏度的环境里,人体体温的70%靠皮肤辐射、对流和传导散热;气温达到35摄氏度时,体温主要靠皮肤蒸发散热;当气温继续升高时,皮肤不但不能通过辐射方式散热,还会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热量。所以,如果这时赤膊,就容易吸收热量,非但不凉快,反而会感到更加闷热。
夏季养生注意不宜大量出汗
大量出汗可以丢失许多有用物质,导致机体缺钾、钠。据测定,汗液中还含有锌、铜、铬、钼、钴、碘等多种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和其他活性物质,所以出汗过多会导致脱水体虚。因此,在酷暑盛夏出汗较多时,要随时补充水分和盐分。夏天适量出汗一方面可蒸发散热,维持体温的恒定;另一方面可排出多种有害的代谢废物,如乳酸、碳酸、肌酐、尿素以及细菌的毒素等。所以在暑天只要能出些汗,小便通利,就不大会得病。若无汗少尿,常为暑病先兆。老年人汗腺萎缩,所以容易得暑病。
夏季防暑除湿方法
一是健脾除湿。湿邪是夏天的一大邪气,加上夏日脾胃功能低下,人们经常感觉胃口不好,容易腹泻,出现舌苔白腻等症状,所以应常服健脾利湿之物。
二是清热消暑。夏日气温高,暑热邪盛,人体心火较旺,因此最好常用些具有清热解毒清心火作用的药物,如用薄荷、金银花等来祛暑。
三是补养肺肾。中医认为,按五行规律夏天心火旺而肺金、肾水虚衰,要注意补养肺肾之阴。可选用枸杞子、百合、桑葚等收肺气,可防出汗太过,耗伤津气。
四是冬病夏治。因夏天人体和外界阳气盛,可用内服中药,配合针灸等外治方法来治疗一些冬天好发的疾病。如用特制药膏贴在穴位上,可治疗冬季哮喘和鼻炎。
五是宜清宜淡。夏天气温高,人们出汗多,胃口差,应该多吃些清淡食物,不吃过多的油腻食物。“清淡”同时意味着吃东西更要讲究卫生,日常可多吃点水果,或者多饮水。
夏季消暑吃什么最靠谱
1.绿豆:
历来绿豆一直都被视为夏季消暑的首选,在工作之余回家喝一碗冰镇的绿豆汤,那简直就是无比的享受。中医认为,绿豆具有清热解暑、止渴利尿的功效,在炎热的夏季喝一点绿豆汤,自然具有神清气爽、心旷神怡之感。
2.黄瓜:
炎热的夏季黄瓜是消暑的又一款佳品,在黄瓜中的含水量占有96%~98%,并且是所有蔬菜中含水量最高的。除此之外,在黄瓜中还含有着娇嫩的纤维素,它能促进肠道中腐败食物的排泄,同时在夏季多吃黄瓜还具有降胆固醇的功效。
3.冬瓜:
很多患有慢性肾炎水肿、孕妇水肿等人在夏季经常会出现全身浮肿等情况,这个时候不妨在日常食谱中增加些冬瓜。因为它具有利尿的作用,并且在冬瓜中含钠量极少,因此特别适合这些人食用。而且在冬瓜中还含有着不同种类的维生素和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可调节人体的代谢平衡。
4.苦瓜:
把苦瓜比作夏日解暑的珍宝可谓是当之无愧,我国中医认为苦瓜味苦、性寒冷、能清热泻火,因此特别适合在夏季食用。并且由于苦瓜微苦滋味,因此还能刺激人体唾液,从而增加食欲。
5.丝瓜:
在我国一些古医书上都有记载,丝瓜能“清热利肠”,因此在夏季不妨多吃些丝瓜汤以此来达到消暑的目的。但在做丝瓜汤的时候要注意,烹制的时间不要过长,以免损失了丝瓜的营养。
常常看到炎热的夏天韩剧的主角们吃很辣的泡菜,常年酷热的泰国、越南等地民众,也吃辣辣的凉拌海鲜、酸辣虾汤来解暑,让人感到不可思议。不过,这招得到了中西医专家们的证实——夏天吃辣,真的能消暑!
许多人一想到“消暑良品”,都会说绿豆汤、冰西瓜……中医医师说,中医认为,夏季饮食要“减苦增辛”,这是唐朝孙思邈在《千金方》药籍中所说的“辛主发散,苦主沉降”,即辛辣有助于将体内的热气消散,而苦味不利于夏季阳气的升发。
此外,中医也认为,夏季的饮食原则除了要清淡、少油腻外,还要以“温食”为主,如元代著名养生家邱处机主张,夏季饮食应“温暖,不令大饱,时时进之……其于肥腻当戒”。意思是说,盛夏的饮食要稍热一点,不要太寒凉,也不要吃得太多。民间俗语也说:“冬吃萝卜夏吃姜。”冬天天气冷,要吃凉性的萝卜,夏天反而要吃温热的姜,一来是因为夏天民众饮食往往贪凉,易吃进过多寒凉的食物,同时汗多流失太多津液,反而易虚,所以要吃温热的食物。
甚至在最热的三伏天里,韩国人也会大量进食人参鸡汤,就是要把人在炎夏中耗损的阳气补回,秋冬之际就不易有皮肤病,或是传染病缠身。这就是大家常说的“冬病夏治”。
辣有两种作用:一是可以促进燃烧脂肪,所以吃完辣之后,人体会觉得热热的,身体发烫;第二个作用就是让人体各部位血管扩张,有助于热量散发。因此,吃辣可以消暑一说是有科学道理的。
“三豆汤”中的三豆是指绿豆、赤豆和黑大豆,它们既是药品又是食品。如果黑大豆买不到,可用薏苡仁代替。三豆同煮,便成了“三豆汤”。
让我们先了解一下“三豆”(包括薏苡仁)的保健功能。先说绿豆,它性味甘寒,功效为清热解暑、除烦解渴。据现代医学报道,绿豆含有淀粉、脂肪油、蛋白质、维生素B1和B2 、烟碱酸以及维生素A等物质,营养极为丰富。
赤豆,性味甘酸,功效为清热利水、散血消肿,可治腹部胀满,脚气浮肿,小便不利等,对夏天皮肤常发的疮疡肿疖等有较强的排毒消肿的作用。赤豆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核黄素等对人体有益的各种微量元素。
黑大豆,性味甘寒、微苦,功效为解毒、散热、除烦,也是夏令消暑清热之佳品。黑大豆可治伤风感冒、发热恶寒、夏季头痛、鼻塞不通等症。黑大豆除了含有蛋白质及酶之外,还含有大量的脂肪,它集食品、药品于一身。
“三豆”(包括薏苡仁)各有所长。然而,我们将它们“同锅烩”则效果更佳,属于夏令消暑、解渴、滋补、养人之上品。其制作方法是:将以上各味(每味10克为宜)置于锅中,加入清水600毫升左右,用文火熬成200毫升上下,待它冷却,即可连豆带汤一起服用。
“三豆汤”身兼两职,既可当夏令食品,又可作消暑良药。它适合于小孩、妇女、成年人等一切人群,尤其适合于体弱多病者及老年人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