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缺铁性贫血的食疗方法
小儿缺铁性贫血的食疗方法
一.紫菜豆腐羹
原料:豆腐一盒,鸭血100克,紫菜(水发)50克。香菜若干。
制作方法:
1、豆腐与鸭血切成丁,紫菜撕成碎片,香菜切末。
2、炒锅上炉,发入高汤,加入豆腐、鸭血烧开后,加入紫菜后加盐、味精烧开,用生粉勾芡,加入香菜沫,淋少许麻油即可。
特点:紫菜是植物类海产品,属黑色食品,与豆制品类及鸭血搭配,有较合理的食疗作用。
如何判断宝宝是否贫血
缺铁性贫血是小儿常见病,主要发生在6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通常血色素低于12克/分升(dl)可考虑为小儿缺铁性贫血。小儿缺铁性贫血低于9克为轻度,低于6克为中度,低于3克为重度。
一般城市儿童即使缺铁也是在10克至12克血色素,基本上是由于饮食不均衡所造成的,数值不会有太大偏差。当出现这种情况,只要合理地调节孩子的饮食就可以让宝宝的指标正常。专家建议1岁以上的孩子,多吃绿色蔬菜、瘦肉(牛、羊、猪),如果孩子出现中度、重度的时候就应该到医院看医生了。
儿科专家崔玉涛认为,判断孩子是否贫血,首先应通过静脉血检测确定是否贫血和贫血程度,因手指血检测的血色素水平易偏低。若存在贫血,可给孩子食入红肉、绿叶菜等富含铁的辅食。根据医生的建议,适当补充铁剂。对婴儿,还未长出磨牙时,一定将红肉做成肉泥;但绿叶菜不要蒸煮时间过长。当然,均衡饮食对纠正贫血相当重要。
小儿缺铁性贫血食疗方法
一.紫菜豆腐羹
原料:豆腐一盒,鸭血100克,紫菜(水发)50克。香菜若干。
制作方法:
1、豆腐与鸭血切成丁,紫菜撕成碎片,香菜切末。
2、炒锅上炉,发入高汤,加入豆腐、鸭血烧开后,加入紫菜后加盐、味精烧开,用生粉勾芡,加入香菜沫,淋少许麻油即可。
特点:紫菜是植物类海产品,属黑色食品,与豆制品类及鸭血搭配,有较合理的食疗作用。
二.菜丝鸡肝粥
原料:青菜100克,鸡肝100克,粳米250克。
制作方法:
1、青菜叶切成丝,鸡肝切成米粒状。
2、鸡肝与青菜叶放油同炒待用。
3、锅内放入适量水,倒入洗净的粳米,大火烧开,用中火煮至粥状,放入鸡肝和菜丝,加入盐、味精、胡椒粉,最后淋少许麻油即可。
特点:对于贫血的儿童,不光是在菜肴中适当加些富含铁质的食物,并可以在主食中进行调节。儿童的饮食适应各种粥类,在米粥中适当加些富含铁质的食物,可起到治疗作用。
三.荤素双丝
原料:猪心一只,茭白200克,黑木耳(水发)20克。
制作方法:
1、将猪心剖开洗净,切成丝,用生粉上浆,茭白也切成丝。黑木耳稍切小。
2、炒锅烧热放油,放入猪心滑炒约半分钟后,加入茭白、黑木耳同炒约3分钟。3、加适量水烧开,最后加盐、糖、味精即可。
特点:猪心富含铁元素,荤素同烧提高铁的吸收率。
宝宝贫血的种类有很多种,其中以缺铁性贫血居多。因此妈妈们可以带宝宝去医院进行正规的检查,确诊出属于哪一类贫血,假如是缺铁性贫血,就可以参照以上食疗法,对那些宝宝进行补铁了。
缺铁性贫血食疗
贫缺血性贫血主要是由于人体的血红蛋白含量过低所造成的。而血红蛋白的合成需要有铁的参与。如果人体的铁元素缺乏,会造成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血红蛋白主要是携带氧气运输到人体的各个器官的,血红蛋白减少后,运送到人体各个器官的氧气不足,出现缺氧的各种症状。如头晕,记忆力减退,精力不集中,面无血色,头发没有光泽等症状,严重者影响心脏。
我们要从饮食上改善贫血,平时可以多吃一些猪血,猪血的成分和人体血液的成分基本相同,含有大量的铁元素,可以补充人体缺乏的铁,从而提供人体合成血红蛋白需要的原料,提高血红蛋白的含量。改善人体的缺氧症状。
我们要从饮食上改善贫血,平时还要多吃一些菠菜,菠菜中也含有丰富的铁元素,能提供我们人体所需要的铁,从而促进血红蛋白的合成,改善人体的缺氧症状,另外,菠菜还含有一些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很有好处。
我们要从饮食上改善贫血,平时还要多吃一些黑木耳,黑木耳中也含有丰富的铁元素,能够促进人体合成血红蛋白,改善人体的缺氧症状。黑木耳是属于真菌类的食物,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还含有很多人体所需要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是我们健康饮食离不开的。
另外,我们还要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如猕猴桃,大枣,草莓,苹果,桔子,苋菜,辣椒,竹叶菜,花菜等,这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C可以促进人体对铁元素的吸收,能促进血红蛋白的合成,改善人体的缺氧症状。
我们在平常炒菜的时候,最好使用铁锅,铁锅含有铁元素,如果我们经常使用铁锅炒菜,铁元素会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到我们的体内,在无声无息中促进了我们人体血红蛋白的合成,改善了我们人体的缺血症状,对我们的健康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黄喉的基本信息
【性质】平
【五味】甘
【热量】0.01大卡(0千焦)/100克
【功效】通血
【黄喉是什么】 黄喉是四川火锅中的一种食物,来自于猪、牛等家畜的气管。除了用在火锅之外,也有制作为木耳炒黄喉之用。 另外,在贵州菜中,有宫爆黄喉这道菜。
【适宜疾病】 老年人缺铁性贫血 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 小儿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
【适宜症状】 缺铁性贫血 贫血
如何判断宝宝是否贫血
缺铁性贫血是小儿常见病,主要发生在6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通常血色素低于12克/分升(dl)可考虑为小儿缺铁性贫血。小儿缺铁性贫血低于9克为轻度,低于6克为中度,低于3克为重度。
一般城市儿童即使缺铁也是在10克至12克血色素,基本上是由于饮食不均衡所造成的,数值不会有太大偏差。当出现这种情况,只要合理地调节孩子的饮食就可以让宝宝的指标正常。专家建议1岁以上的孩子,多吃绿色蔬菜、瘦肉(牛、羊、猪),如果孩子出现中度、重度的时候就应该到医院看医生了。
专家观点
儿科专家崔玉涛认为,判断孩子是否贫血,首先应通过静脉血检测确定是否贫血和贫血程度,因手指血检测的血色素水平易偏低。若存在贫血,可给孩子食入红肉、绿叶菜等富含铁的辅食。根据医生的建议,适当补充铁剂。对婴儿,还未长出磨牙时,一定将红肉做成肉泥;但绿叶菜不要蒸煮时间过长。当然,均衡饮食对纠正贫血相当重要。
严防小儿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顾名思义就是由于缺铁引起的贫血症状。下面给大家讲一讲缺铁性贫血的对宝宝的身体影响与心理影响。
缺铁性贫血对宝宝的身体影响
1、贫血使宝宝机体处于缺氧状态,肌肉软弱无力。
2、缺铁可引起细胞免疫功能缺陷,宝宝抵抗力差,容易患病。
3、缺铁使胃酸分泌减少、脂肪吸收不好,使宝宝消化能力减弱。
4、贫血可降低血液的摄氧能力,使机体各器官、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缺氧,宝宝稍一运动就会出现呼吸急促、心跳加速等不适。
缺铁性贫血对宝宝的心理影响
1、影响宝宝情绪。由于缺氧,脑细胞代谢异常,宝宝经常表现为爱发脾气,爱哭烦燥不安。
2、影响社会适应能力。体弱多病的宝宝与人交往的机会相对较少,容易引起性格孤僻、自卑。
3、影响宝宝智力。研究表明,宝宝处于生长发育中的大脑耗氧量占全身耗氧量的一半,而成人大脑的耗氧量只占全身耗氧量的五分之一。宝宝贫血使摄氧能力下降,脑组织缺氧,宝宝的记忆力和注意力等都会受到影响。
总之,缺铁性贫血对宝宝的身体及心理都产生着具大的影响,因此家长要早做好疾病防治的措施。
小儿缺铁性贫血的原因有哪些
1、新生儿体内铁的含量主要取决于血容量和血红蛋白的浓度。而新生儿的血容量和含铁量与体重成正比,所以出生体重如果比正常标准低的话,发生缺铁性贫血的几率也会比正常体重的新生儿高。
2、饮食缺铁也是造成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母乳的含铁量比较高,铁的吸收率也比较高,母乳喂养的产后妈妈在哺乳期间要注重食用含铁量比较丰富的食物。而使用奶粉喂养的孩子,家长要使用含铁量合乎标准的配方奶粉,及时添加辅食,保证宝宝能够摄入足够的铁元素。
3、如果小儿的生长速度比较迅速,血容量增加很快,此时铁的需求量也会增多。如果体内贮存的铁元素不足以满足小儿正常生长发育的需求,就可能出现缺铁性贫血。
4、长期少量失血也可能造成小儿缺铁性贫血。婴幼儿体内储存的铁元素一般用于补充生长发育所致的血容量扩充,小量的慢性失血可以导致婴幼儿贫血。小儿每日饮超过1L用未经煮旨的鲜牛乳,可出现慢性肠道失血,因此每日饮用的鲜牛乳最好不超过750ml,或应用蒸发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