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儿童的乳牙龋齿
预防儿童的乳牙龋齿
众所周知,乳牙是儿童的重要咀嚼器官,能有一副健全的乳牙是儿童健康的标志之一。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的逐渐精细及食糖量的增加,乳牙龋病的发生率也有所增加。
乳牙的龋病因其发生早,发展快,范围广,易忽略而成为临床预防的一大重要难题。特别是有些家长忽视了儿童的刷牙及早期龋病的治疗,所以造成了很多的龋齿并发症,比如很深的龋病会侵犯牙髓神经造成剧烈痛疼,炎症再往牙根发展会形成牙槽脓肿,这时不但痛且会面部肿胀、牙齿松动甚至会引起患牙过早脱落从而使将来恒牙发育异常,排列不齐,如果多数乳牙都已龋坏,势必会影响儿童咀嚼食物以及营养的消化吸收,并且长期偏侧咀嚼的患儿还会使面部发育不对称。可见那种认为“乳牙迟早要替换,龋坏没关系”的看法是不正确的。
那么乳牙龋病预防有哪些方法呢?首先,幼儿从三岁起便要开始学刷牙,家长不但要教会其正确方法还要加以督促;其次,刷牙以早晚两次,每次三分钟为宜;再者,家长最好能定期(一般半年一次)带孩子去医院做一些口腔保健措施如牙面涂氟、窝沟封闭等。
如发现有龋病,便可早期治疗,防止其发展,只有这样才能预防乳牙龋齿,使幼儿们健康成长。
孩子牙周炎怎么回事呢?
当前儿童乳牙龋齿和反(牙+合)率高有如下几个原因:
一是家长对孩子的乳牙不够重视,认为乳牙迟早会脱换,长出新牙就好了,所以给孩子大量吃糖导致龋齿,不注意人工喂奶姿势导致反(牙+合),对于孩子不刷牙等不良卫生习惯和口腔遗传疾病也不太在意。
二是有关方面对儿童乳牙龋齿和反(牙+合)等疾病的防治工作做得不够,对全社会的儿童口腔保健宣传、提示、告知不足,据对南宁市幼儿园孩子家长的问卷调查显示,只有11.3%的家长听说过口腔健康教育。
小儿龋齿的危害与治疗误区
龋齿的危害性
1、乳牙龋病会严重影响儿童牙齿的发育和正常的咀嚼功能;
2、乳牙龋病可能造成多个牙齿的丧失,导致上下牙的咬颌关系改变,功能紊乱,并影响颌骨及颜面的发育;
3、龋齿还会影响恒牙胚的发育,甚至会引起恒牙胚囊肿,导致恒牙不能萌出;
4、破坏乳牙冠或造成乳牙脱落,致使咀嚼力下降,咀嚼功能降低;
5、龋齿导致的残破牙冠和牙根,也会刺激口腔软组织形成溃疡。
认识误区
儿童乳牙龋齿不需治疗
有很多家长认为,儿童乳牙龋齿能换,不需要治疗,到了换牙的时候自然就好了。胡吉生纠正说,家长的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儿童龋齿应该早期治疗,这样有利于儿童牙齿健康。如果发展成根尖周炎、牙槽脓肿并反复感染,就会对下方恒牙胚造成影响,使恒牙萌出后牙釉质发育不全,极易患龋齿。所以龋齿的防治,应该从乳牙开始。
洗牙会损坏牙齿表面
很多人认为,洗牙会损坏牙齿表面组织,其实这种观念是不正确的。胡吉生表示,洗牙不是钻牙,不会损伤牙齿,它是利用超声振动的原理,把牙石、牙垢击碎、松解,从而清除损伤牙周组织的不良刺激物,达到护牙的目的。据了解,现在洗牙后还可通过抛光、喷砂在牙齿外部加一层保护膜,减慢再次积石的速度。
拔牙后不镶牙无碍健康
大家普遍认为,拔掉几颗牙后不镶牙也不影响进食,对健康无碍。胡吉生告诉记者,如果这样的情况持续一段时间后,一是会造成缺失牙相邻的牙齿逐渐移传,缺牙隙变小,整个牙列的间隙增宽,极易嵌塞食物。二是如果长期不镶牙,缺牙的对颌牙会向缺牙处伸长,有的甚至伸长到可以直接咬到缺牙的牙龈上,很不利于牙齿的健康。
小儿龋齿的危害与治疗误区
龋齿的危害性
1、乳牙龋病会严重影响儿童牙齿的发育和正常的咀嚼功能;
2、乳牙龋病可能造成多个牙齿的丧失,导致上下牙的咬颌关系改变,功能紊乱,并影响颌骨及颜面的发育;
3、龋齿还会影响恒牙胚的发育,甚至会引起恒牙胚囊肿,导致恒牙不能萌出;
4、破坏乳牙冠或造成乳牙脱落,致使咀嚼力下降,咀嚼功能降低;
5、龋齿导致的残破牙冠和牙根,也会刺激口腔软组织形成溃疡。
在牙齿发育过程中,由于恒牙萌出有先后,被龋坏的乳牙和相邻恒牙之间,容易积存食物残渣,容易引发新的龋病,患有龋齿的儿童常因牙齿疼痛,而不愿使用患侧牙齿来咀嚼食物,患牙侧颌骨会因此缺少必要的生理性刺激,时间长了,将导致两侧颌骨发育会不对称。
认识误区
儿童乳牙龋齿不需治疗
有很多家长认为,儿童乳牙龋齿能换,不需要治疗,到了换牙的时候自然就好了。胡吉生纠正说,家长的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儿童龋齿应该早期治疗,这样有利于儿童牙齿健康。如果发展成根尖周炎、牙槽脓肿并反复感染,就会对下方恒牙胚造成影响,使恒牙萌出后牙釉质发育不全,极易患龋齿。所以龋齿的防治,应该从乳牙开始。
洗牙会损坏牙齿表面
很多人认为,洗牙会损坏牙齿表面组织,其实这种观念是不正确的。胡吉生表示,洗牙不是钻牙,不会损伤牙齿,它是利用超声振动的原理,把牙石、牙垢击碎、松解,从而清除损伤牙周组织的不良刺激物,达到护牙的目的。据了解,现在洗牙后还可通过抛光、喷砂在牙齿外部加一层保护膜,减慢再次积石的速度。
拔牙后不镶牙无碍健康
大家普遍认为,拔掉几颗牙后不镶牙也不影响进食,对健康无碍。胡吉生告诉记者,如果这样的情况持续一段时间后,一是会造成缺失牙相邻的牙齿逐渐移传,缺牙隙变小,整个牙列的间隙增宽,极易嵌塞食物。二是如果长期不镶牙,缺牙的对颌牙会向缺牙处伸长,有的甚至伸长到可以直接咬到缺牙的牙龈上,很不利于牙齿的健康。
儿童乳牙龋齿的危害
1、影响身体的发育 婴幼儿期是孩子生长发育的关键间断,营养的摄取、消化都与乳牙的健康有关。宝宝吃食物时感到压痛,不敢用力咀嚼,使食物不能很好的嚼碎,影响宝宝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2、影响面部发育幼儿期正是面部新宿发育的发展阶段。因为乳牙早失或不敢咀嚼,就会造成颌骨的发育不足,使面容失去和谐、美观。
3、影响恒牙的健康乳牙的好坏会影响到恒牙的牙齿质量,乳牙龋齿,那么恒牙就会在龋齿细菌不断增长的环境下开始生长,恒牙就会形成新的龋齿。乳牙的早失,可造成邻牙的咬齿关系紊乱,导致恒牙的排列不齐。
首先,当你的宝宝开始吃辅食时,应该多摄取一些含蛋白质和钙的食物,有助于乳牙坚固;开始咀嚼食物时,请不要费劲的把食物弄得又细又软,影响宝宝的咀嚼功能,更要控制宝宝吃糖、喝饮料及一些膨化食品。
更要养成发后漱口、刷牙的好习惯,及进餐用具的独立使用。
通过上文的介绍,相信你已经知道儿童乳牙龋齿的危害有哪些了吧!知道儿童乳牙龋齿的危害了吧!所以以后一定要注意儿童得口腔卫生,宝宝对空腔卫生的意识比较薄弱,所以,还是需要家长的好好引导,平时不要给孩子吃太多的甜食,吃完东西要记得给孩子刷牙或者漱口哦!
儿童乳牙龋齿要及早治
许多家长认为儿童牙齿总要替换,不需要看,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不论乳牙或恒牙都可以发生龋齿,病变的进行一般都很缓慢,先是牙釉质发生龋蚀,牙冠龋坏的部位色泽变成灰暗,牙面上不光滑,易有牙垢堆积。
龋齿初期患者不感疼痛,当龋洞发展到牙本质时,遇到冷、热、酸、咸、甜的食物时才发生疼痛(一般是酸痛)。随着龋洞不断扩大,牙冠就会一块块地崩溃,最后只留下残余牙根。
儿童生长速度快,代谢旺盛,每天饮食需要一定的营养才能保障生长发育的需要。只有健康的乳牙才能发挥正常的咀嚼功能,才有利于消化和吸收。如果牙齿不好,孩子就不可能很好地咀嚼,大块的食物就进入胃里,影响消化和吸收,而且增加胃的负担。有的儿童因一侧牙疼,就专用另一侧进行咀嚼,这称为偏侧咀嚼。不用的一侧因没有食物的自洁作用,时间长了就堆满了牙石。牙石及其表面的牙菌斑(一层细菌性薄膜,是龋病和牙周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刺激牙龈,使牙龈发炎,致牙龈松软、红肿、易出血。乳牙是很重要的,所以儿童患龋需给孩子及时治疗。
儿童牙病拖着或会致肾病
小儿龋齿可导致肾炎
“宝贝儿,笑一笑,笑一笑……”在山东省口腔医院儿童牙病科诊疗室里,5岁左右的小姑娘莎莎(化名),无论医护人员怎么逗她,她都不愿意张开嘴,露出笑容。
“孩子以前挺活泼的,就是因为好几颗门牙是虫牙,随着年龄变大,孩子有了爱美之心,就不愿张嘴笑了。”莎莎的妈妈卢女士很是着急,因为孩子变得越来越沉默了,孩子说,有的小朋友还笑话她,所以都不愿和小朋友们玩了。
“儿童乳牙龋齿,确实能够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山东省口腔医院儿童牙病科主任王志峰碰到过许多这样的患儿,“有不少患儿,因为门牙龋齿影响美观,产生了自卑心理,比如很多患儿不敢张口大笑、不愿意拍照等,对孩子的行为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王志峰说,现在很多家长以为,乳牙反正是要替换的,乳牙龋齿不需要治疗,这是一种十分危险的观念。
“不要小看儿童龋齿,严重的时候,它可以造成肾炎、心内膜炎等全身系统性疾病。国内外都有相关的病例报道。”王志峰说,龋齿进一步发展可以导致牙髓坏死,其有害的代谢产物或细菌毒素可被血液或淋巴液带到身体其他部位,在身体抵抗力降低时,可诱发慢性肾炎、心内膜炎等全身性疾病。
王志峰介绍,儿童龋齿还会造成很多危害。比如,乳牙龋坏后,牙冠的外形被破坏,导致牙齿的咀嚼功能降低、食物咀嚼不充分、胃肠负担过大,从而影响儿童的营养摄入,造成机体营养不良,特别对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影响更大。
龋齿一定要补牙吗
龋齿如果造成牙洞很大,应该及时去补牙,否则牙冠脆化会令牙冠整个脱落或掉块。儿童乳牙龋齿,一定要及时修复。儿童乳牙龋齿在很多家长看来反正要替换坏了不必治,事实上是很不科学的。儿童乳磨牙要到12-13岁才能替完。如果乳牙患了龋齿而不治疗,乳牙龋齿发展成根尖炎后,还会影响到颌骨内乳牙下方恒牙胚的发育,造成恒牙发育不良甚至停止发育。
虽然儿童下乳前牙从6-7岁开始替换,但是在正常乳恒牙替换之前乳牙龋齿严重导致牙齿早失,会出现恒牙萌出位置不够,造成恒牙排列不齐,影响孩子一生的口腔健康。因此,乳牙龋齿应及时治疗。只要龋齿的治疗及时得当,是不会对恒牙替换有不良影响的。
专家提醒大家:“只要发现龋洞,不管大小、深浅、部位一定要及时修补。因为,龋齿不会消失,只会越来越严重,空洞越变越大,还会伤及牙神经,造成剧烈疼痛。到时即使补了牙也会影响咀嚼,还容易掉。”
早期的龋齿因为龋洞小,不容易被发觉,如何判断宝宝是否有龋齿呢?牙齿表面黑黑的,是否就是龋齿呢?专家说,牙齿表面发黑,有时只是黑色素沉淀,但是,如果当用牙签去扎这些地方,只要稍微有“阻滞”,有被卡住的感觉就代表存有龋洞。如果发现有食物塞在牙齿洞里,这就是明显的龋洞了,一定要及早上口腔科做牙齿填充。
如果患了龋病就应尽可能早地修补,因为龋洞经过修补后可以阻止龋病病变的发展,及早恢复牙齿的功能,保持牙列的完整。若不进行及时治疗,病变就会越来越大,从浅龋发展到深龋,对冷热酸甜等食物刺激敏感;当损伤到达牙髓,引起牙髓炎,此时牙痛会十分严重;当病变再进一步发展,会引起根尖炎、根尖周脓肿,甚至牙合骨骨髓炎、牙齿脱落缺失。
牙齿的龋坏甚至缺失,会影响咀嚼,加重胃肠负担,进而影响身体健康。而且,龋齿内有大量的细菌及脓液,为一潜在的病灶,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它可以引起败血症或菌血症。而补牙能够终止这些病的发生和发展,所以患了龋病应当及早补牙。对于急性龋病和猛发性龋病的患者,更应尽早补牙治疗,以阻止龋病的快速发展。
乳牙龋齿并非小事
龋病也叫龋齿(民间称“虫牙”、“蛀牙”)。龋病是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下,牙体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龋病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的口腔疾病,为此,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将龋病、癌症和心血管病并列为当代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其中,乳牙龋病更以患龋率高、发病早、龋齿多发、龋蚀范围广、发展迅速等特点,严重危害儿童的身心健康。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5岁儿童乳牙患龋率为66%,上海5岁儿童乳牙患龋率高达71.74%。
现在我国儿童龋病的患病率还很高,人们对乳牙龋病的危害性重视不够,应加大对这方面的宣传力度,爱护牙齿,从小做起,从小就有口腔保护的意识,养成刷牙的好习惯,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在幼儿期,父母的监督和示范作用很重要。随着宣传力度的加大,现在许多父母都知道带孩子到儿童牙科做窝沟封闭,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预防龋病的方法,此外还可以牙齿局部涂布氟化物,也可起到预防龋齿的目的。只要社会、家长和老师一起行动,帮助孩子们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好习惯,并做到定期检查,发现龋病及时治疗,才能有效地保护儿童牙齿健康。让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每个人脸上都有美丽的笑容。
孩子牙周炎吃啥好
当前儿童乳牙龋齿和反(牙+合)率高有如下几个原因:一是家长对孩子的乳牙不够重视,认为乳牙迟早会脱换,长出新牙就好了,所以给孩子大量吃糖导致龋齿,不注意人工喂奶姿势导致反(牙+合),对于孩子不刷牙等不良卫生习惯和口腔遗传疾病也不太在意。二是有关方面对儿童乳牙龋齿和反(牙+合)等疾病的防治工作做得不够,对全社会的儿童口腔保健宣传、提示、告知不足,据对南宁市幼儿园孩子家长的问卷调查显示,只有11.3%的家长听说过口腔健康教育。
其实乳牙的健康程度直接决定了孩子长大后口腔的健康程度,孩子患乳牙龋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成人后的牙齿质量受到影响,容易患蛀牙、牙周炎等疾病;乳牙反(牙+合)最佳矫治年龄为3-4岁,治疗的年龄越小,治疗时间就越短,越有利于颌骨的发育,面部畸型就越轻,如果等到孩子成人后再进行矫治,上颌骨发育不足,下颌骨发育过度的畸型状态已经日渐定型,难度非常大。他说,家长和学校应定期带儿童去口腔医院检查,一旦发现孩子患有乳牙龋齿和反(牙+合),及时治疗,以免错过矫治的好时机。
牙周炎对于孩子口腔的健康会造成很大的不利影响,才是最好是能够引起重视,尽量督促孩子形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定期带孩子去进行口腔的健康检查,一旦发现有牙周炎,蛀牙等情况的时候,应该及时的采取一些方法来治疗。
宝宝护牙3误区要警惕
误区一:乳牙龋齿不用治
“很多家长都觉得‘乳牙龋齿没关系,反正以后还会换牙。’这其实是一种误区。孩子乳牙龋齿如果不及时治疗,也会对健康产生很不利的影响。”费春艳解释,乳牙龋坏后,如果没有及时的控制和治疗,龋坏会进一步发展,引起牙髓炎、根尖周炎。
如果是一侧发生龋齿,由于疼痛的原因宝宝不自觉地用健康侧咀嚼,久而久之,偏侧咀嚼就会影响宝宝颌骨的发育,引起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严重的会导致两侧面部不对称。乳牙龋齿如果已经侵犯到牙神经,进一步发展会影响到恒牙胚的健康,继而影响恒牙的形态或者萌出时间。因此,乳牙若有龋齿应该尽早治疗。
误区二:宝宝含奶瓶睡觉
费春艳介绍,“奶瓶龋”顾名思义,就是由于长时间用奶瓶喂养,尤其是喜欢让小宝宝含着奶瓶睡觉的做法,致使宝宝在婴幼儿时期发生特有的乳牙龋病。
“临床上,很多小宝宝满口小乳牙发黄、发黑,就是含奶嘴睡觉的毛病。小宝宝在睡眠时唾液分泌减少,无法将口腔内奶液及时稀释,奶液会有机会长时间停留在口腔内受细菌作用产酸发酵。加上宝宝的乳牙刚萌出不久,牙表面容易受酸的作用而脱矿,使牙齿表面产生缺损而形成龋洞。”费春艳表示,1岁以上的孩子,应减少夜间喂奶的次数,逐步过度到夜间不喂奶。2-2.5岁孩子乳牙基本上完全萌出之后,应适时停用奶瓶,改用杯子喝水和饮奶。
误区三:补钙能预防龋齿
“有一部分家长认为补钙能预防龋齿,也是不正确的。”费春艳介绍,预防儿童龋齿,窝沟封闭是目前最安全、最有效的方法,可以极大降低儿童与青少年龋病患病水平。
对于窝沟封闭的安全性不少家长表示出担忧。费春艳介绍,窝沟封闭是一种无痛、无创伤、安全简便的防龋技术,一次窝沟封闭可维持数年。“封闭的最佳时机是牙冠完全萌出,龋齿尚未发生的时候,一般乳磨牙在3-5岁,第一恒磨牙在6-8岁,第二恒磨牙在11-13岁时。”
此外,也可以通过窝沟封闭与氟化物的联合使用,同时预防窝沟龋和光滑面龋,最大限度预防龋病的发生。
儿童为什么要预防龋齿
小孩子能有什么牙病?然而,专家讲了几个吓人的数字:我国5岁儿童乳牙龋病的患病率为66%,12岁儿童恒牙龋病的患病率为28.9%,其中5岁儿童97%的龋齿未经治疗,12岁儿童未治疗率为89%。这不是耸人听闻,而是2007年6月卫生部公布的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探讨婴幼儿致龋的原因,无疑有利于预防龋齿。一类龋齿叫奶瓶龋,由于婴儿半夜哭闹,家人会让孩子含着奶嘴睡觉,奶液产酸,就会龋坏前牙,因此最好在临睡前喂饱孩子,半夜喂奶后喝些白开水。对于龋齿预防,专家提出合理进糖的原则,这个糖不仅指糖果,而且指一切甜食。“致龋食物”即具有软、黏、甜、细特点的食物,更要少吃。孩子的最后一颗牙齿很难刷到,而牙齿咬合面有很多细小的裂沟,可以用树脂材料预防地封闭,目前北京已免费为所有适龄儿童做窝沟封闭。
除此之外,重视对婴幼儿口腔的家庭护理,刚出生的小孩用纱布蘸水擦拭牙齿,两岁后用儿童牙刷清洁牙齿,3岁后用儿童牙膏刷牙。
宝宝长乳牙应该注意什么
根据第二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5岁儿童乳牙龋齿发病率达到了76。55%!原来,乳牙钙化程度低,耐酸性差,再加上儿童刷牙不积极,爱吃甜食,因此极易患龋病。乳牙龋齿若不及时治疗,可带来如下危害。
影响生长发育。乳牙和恒牙的替换是按一定的顺序依次进行的,一般从7岁左右开始,从门牙至磨牙,一个个脱换,直到12岁左右才换齐。由此可见,乳牙虽然会被脱换,但它们在儿童的生长发育高峰期,担负了整整10年的咀嚼工作,特别是8颗咀嚼功能大、且脱换最迟的乳磨牙。孩子如果多个乳牙患龋,咀嚼功能必然降低,这会影响儿童的营养摄入,颌面部和全身的生长发育也会受影响。
导致恒牙胚发育不全。乳牙龋齿如果不加以治疗,龋坏进展迅速,可发展为牙髓炎、根尖炎,患儿在承受疼痛折磨的同时,感染可能会发展至乳牙下方的恒牙胚,导致恒牙釉质发育不全,甚至无法发育。
导致牙列不齐,影响美观。乳牙龋坏严重可导致乳牙过早缺失,下面的恒牙也会受影响,出现萌出过早或过迟,导致牙齿排列不齐,影响咬合关系。此外,如果一侧乳牙龋坏严重,使得患儿不敢用患侧咀嚼,养成偏侧咀嚼习惯,会导致儿童颌骨发育不对称,严重影响美观。
此外,幼儿期是儿童学习语言的关键期,乳前牙的大面积龋坏会影响正确发音,还会影响美观,这都会对儿童心理造成影响。因此家长和老师不能忽视乳牙龋齿,要帮助孩子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习惯。并做到定期检查,发现牙病及时医治,以免给健康带来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