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妙方中药咋喝才不苦
教你妙方中药咋喝才不苦
1、掌握服药时间
在一天24小时内,机体有两个吸收药物的“黄金时期”,一个在上午8时至10时,一个在下午2时至3时。苦味中药可在饭后上述时间内服用。
2、掌握药液温度
中药的服用讲究“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但苦味中药的服用可不拘泥此道。有关专家研究证实,舌头对37℃以上的温度更为敏感,因此,苦味中药汤液的温度应控制在15℃至37℃,这样既可防止烫嘴,又可纠苦味艰涩之偏。
3、掌握含、咽部位
研究表明,人的苦味感受器主要集中在舌头的前半部,以舌尖最为突出。因此,药液入口后,最好迅速含贮于舌根部,自然咽下,也可用汤匙直接将药液送至舌根顺势咽下。
4、掌握服药速度
药液在口中停留的时间越长,感觉味道越苦,因此,苦味中药的服用力求干净利落,转瞬即逝。
5、服药后喝适量温开水
这样既有利于胃肠道对药液吸收,又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药液的苦味。
6、添加调味品
在苦味药液中加入蜂蜜、蔗糖等,但对黄连、胆草之类,尽量少用或不用调味品。若有必要可酌配甘草、大枣之类调和。
中医治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方法
1.口服胃动力药此类药物能抑制胆汁反流入胃,常用有:吗丁啉(多潘力酮),新诺纳(莫沙必利)。能增强胃肠蠕动,调节胃肠道正常活动,使食物顺利从胃进入小肠,并抑制胆汁反流.
2.口服胃黏膜保护剂常用的药物有:①硫糖铝:能与胃黏膜的黏蛋白络合形成保护膜,以保护胃黏膜免受胆汁损伤。
中医多用疏肝和胃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比单用西药治疗显著。
《黄帝内经》有“邪在胆,逆在胃”之记载,颇能诠释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发病机制,治用疏肝利胆、降逆和胃,方用小柴胡汤、半夏泻心汤、旋复代赭汤诸方加减化裁,往往取效良好。
选方用药:柴胡10g,川楝子12g,延胡索15g,郁金12g,白术15g,枳实15g,厚朴10g,甘草5g,麦芽20g。
方中柴胡、川楝子、延胡索、郁金、疏肝理气,解郁止痛,从肝而治;白术、枳实、厚朴、理气解郁,宽中消痞,且枳实与白术相配,增强行气消痞之力;甘草补脾益气,缓急止痛,诸药合用,共奏疏肝和胃之功。
其实呢在中医里面啊,最讲究的呢还是调养哦。中医最讲究的就是预防,会在你得胃炎之前就教你怎么去预防胃炎呢。而且啊,普遍人都知道中医是可以从根本上治疗病痛的,尽管有的时候那些中药喝起来非常的苦呢。
苦丁茶有去火的效果吗
苦丁茶可以降火。
经常喝苦丁茶,对降火、去热疗效显着。喝苦丁茶的好处有很多,经常喝苦丁茶治口疮。中医上讲,苦丁茶有清头目、散热、消渴的保健作用,这也是喝苦丁茶的好处。喝苦丁茶,还可以治疗因为上火引起的牙痛、头痛、目赤。苦丁茶中,含有人体必须的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各种矿物质。是改善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食疗妙方。现代人经常会出现的冠状动脉硬化和心血管疾病,都能用苦丁茶来调理和改善。很多中老年人经常会出现,头疼、胸闷、乏力等症,可以用苦丁茶来调理一下。
三伏天喝中药会上火吗
看是什么中药,如果是辛温中药,喝了可能会上火;如果是寒凉中药,喝了会清火,不会上火。
上火是和喝的中药的性质相关,而不是和季节相关,另外,如果吃的药不对症的话,例如本身体质较为燥热,再吃一些性质温热的中药,就有可能会引起身体上火,而如果是服用的性质偏寒凉的中药,一般是不会引起身体上火的。
核桃仁去皮妙招
核桃的药用价值很高,中医应用广泛。中国医学认为核桃性温、味甘、无毒,有健胃、补血、润肺、养神等功效。《神农本草经》将核桃列为久服轻身益气、延年益寿的上品。核桃的药用价值主要集中在仁。唐代孟诜著《食疗本草》中记述,吃核桃仁可以开胃,通润血脉。
但是核桃去壳后,核桃仁的表面有一层褐色的皮,这层皮带有苦味,不喜欢苦味的妙管家们可能在搜寻着核桃仁去皮的方法,潮人管家助你一臂之力,教你核桃仁去皮小妙招。
1、最简便方法是将核桃肉放开水中浸泡,随后用竹签剔,这样能轻易地将衣成片揭下。若在开水中放些盐,效果更好。
2、将核桃置于锅内,大火蒸10分钟,立即放入冷水中浸3分钟,捞出逐个去壳,便得完整果仁,再将果仁放入开水中烫4分钟,用手轻轻一捻,皮即脱落。
需要提醒的是,核桃的适宜食用量为每天5-6个,约20-30克核桃仁。而阴虚火旺者、大便溏泄者、吐血者、出鼻血者应少食或禁食核桃仁。
中医教你煎中药的正确方法
煎药的加水量
煎药的加水量也很重要,加水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汤剂的质量。加水少了,会造成药物煎煮不透,有效成分浸出的不完全。加水多了,煎煮出的药液多,病人服药时很不方便。 中药材因其质地不同,它的吸水量差别也较大,一般加水量控制在5-10倍。重量相同的药物,质地疏松其体积就大,吸水量自然就多。质地坚实其体积就小,吸水量就少。因此,煎煮花,叶,全草类药物,加水量就要多一些。煎煮矿物类,贝壳类药物,加水量就少一些。按照传统的加水方法,是将药物放入锅内,第一次煎煮的加水量以水超过药物表面3-5厘米,第二次煎煮的加水量以超过药物表面3厘米为准。这种加水方法,简便易行,又很容易掌握。
煎药中注意的问题
1、煎药前的浸泡:药物在煎煮前一定要浸泡,这是因为来源于植物类的中药多是干燥品,通过加水浸泡可使药材变软,组织细胞膨胀后恢复其天然状态,煎药时易于有效成分浸出。 一般以花,叶,茎类为主的药物,浸泡时间为1-1.5小时。以根,种子,根茎,果实类为主的药物浸泡时间为2-3小时。
2、煎煮次数:以多次煎煮比一次长时间煎煮的效果好。实践证明,汤剂煎煮两次能够煎出所含成分的80%左右,所以煎药的次数以两次或三次为宜。
3、煎药的温度:煎药温度的高低,中医称之为“火候”一般习惯上称为“文火”或“武火”。所谓文火,就是弱火,温度上升缓慢,水份蒸发较慢。所谓武火,就是强火,温度上升快,水份蒸发的也快。如煎药时火候过强,水份蒸发快,会影响有效成分的浸出,也容易糊锅。反之,火候弱,煎煮的药效果就差。一般是在未沸腾前用武火,至煮沸后再改用文火,保持在微沸状态,可减慢水份的蒸发,这样有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
4、煎煮时间:主要根据药物和疾病的性质,以及药物的情况而定。一般对第一煎以沸腾开始计算需要20-30分钟,第二煎30-40分钟。治疗感冒类药物,第一煎10-15分钟,第二煎15-20分钟。滋补类药物,第一煎30-40分钟,第二煎40-50分钟。
5、留取药液量:一般指一剂药经两次煎煮合并后的药液量。成人取400-600毫升,每日分两次服用。儿童取200-300毫升,每日分两到三次服用。
教你中医补肾固精妙方
肾为先天之本
肾主藏精,所藏肾精,是人体生长发育、防卫病邪的物质基础。肾寄藏命门之火,为蕴藏元阴、元阳之脏,故有“水火之脏”、“阴阳之宅”之称。肾是先天之本,生命之根,能主骨生髓,养脑益智,生发聪耳。肾气强旺,人就精力充沛,骨骼强健,耳聪神清,头发乌亮;肾气一旦衰朽,则智昏耳聋、骨脆齿摇、须发早白,未老先衰。因此,养好肾就是养好了先天,会养肾就是会养生。
补肾须分阴阳
在中医理论中,肾不仅仅是一个有形的脏器,而是肾脏及与其相关的一系列功能活动的总称,如人的精神、骨骼、头发、牙齿等的病理变化都可能与肾有密切关系,其范围较西医要广。
肾的精气从作用来说可分为肾阴、肾阳两方面,肾阴与肾阳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维持人体的动态平衡。当这一平衡遭到破坏后,就会出现肾阴、肾阳偏衰或偏盛的病理变化。
临床上,肾阴虚较阳虚更为常见,因此,补肾就是壮阳的观念存在一定的误区。
肾阳虚的表现是面色苍白或黧黑,腰膝酸冷,四肢发凉,精神疲倦,浑身乏力;男人阳痿早泄,女人不孕,性欲减退;便不成形或尿频、清长,夜尿多,舌淡苔白,五更泻等。
肾阴虚的表现是面色发红,腰膝酸软而痛,眩晕耳鸣,齿松发脱;男子遗精、早泄,女子经少
或闭经;失眠健忘,口咽干燥,烦躁,动则汗出,午后颧红,形体消瘦,小便黄少,舌红少苔或无苔。
简单判断肾功能:
肾功能好的人,精神好、脚步轻快、睡眠好、耳聪目明。相反,肾功能差的人,夜尿多,常常头昏眼花,腰痛腿软,眼圈发黑,容易脱发。
判断自己肾功能的好坏还要注意日常的尿量,一般正常人每天的排尿量应该在1000~2000(相当于2~4个矿泉水瓶)毫升左右,多于2500毫升或少于800毫升都可能是肾脏出现了问题。
肾脏养护多吃什么食物?
1、肉类
骨髓:能润肺补肾,使肌肤润泽,面色红润,适宜肾虚体弱、精血亏损者食用。
猪肾:能补肾虚,主治腰酸背痛、遗精、盗汗,用治肾虚导致的耳疾。
泥鳅:富含优质蛋白、钙、磷、铁、维生素和烟酸等。具有补中益气、补肾生精的功效。成年男性常喝泥鳅汤,可以滋补强身、增强体力,提高性功能。
鹌鹑:鹌鹑肉不仅酥嫩美味,而且营养丰富。鹌鹑肉和鹌鹑蛋含有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无机盐等。具有补益肾气、强健腰膝的作用,是滋补妙品。
羊肉:《本草拾遗》中,将羊肉与人参相提并论,认为它是温补、强身、壮体的肉类上品。现代营养学也证实,羊肉不仅营养丰富,还含有微量性激素,的确有壮阳作用。不过,羊肉不宜与醋、茶叶同食,否则会降低壮阳效果,产生鞣酸蛋白质,引发便秘。
鸽肉:鸽子又称“白凤”,雌雄交配很频密,繁殖能力很强。鸽肉和鸽子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软骨素、维生素和铁、锌等营养成分。具有补肾填精、温阳益气的作用。
中医教你化痰妙招
热痰
痰黄黏稠,由热邪侵肺或先受风寒发高热数天后,转化而来,病人怕热喜欢喝凉的,舌红苔黄。此时就要清热化痰了。饮食要清淡,不要吃些容易上火的煎炒食物,可以喝一些鲜竹沥水或者梨汁。
湿痰
痰为白色稀水样,病人有身体沉重、容易累或大便稀等症,舌苔薄白或白腻。这是由于湿邪侵入人体(如居潮湿环境),使肺、脾功能失调,或者饮食过于油腻,缺乏运动等导致脾的运化功能失调。
这时要多吃些健脾的薏米、山药等食物。同时加强锻炼,控制体重。
燥痰
痰黏稠不易咳出,病人感觉口鼻咽燥,舌苔薄黄。这时要多喝水,可适当用沙参、麦冬等养阴的药物代茶饮,同时保持呼吸道湿润,室内可用加湿器。
喉咙有痰怎么办
在干燥的天气里,我们嗓子有时候会有痰,现在我就告诉大家一些生活中的小常识,可以不吃药就能解决的问题。下面介绍几种祛痰的方法。
多喝水可以减轻痰对呼吸道的刺激和影响,有利于毒物的排除,将喉咙内的分泌物加以稀释,这样也就容易咳嗽出。
在咳嗽的时候用手多拍拍背部,最好是能够弯下腰。但是拍的时候切记不能用力,否则会适得其反。
最好不要抽烟。我们发现,那些抽烟的人们咳出的痰都是很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