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解毒 老黄瓜赤小豆扁豆排骨汤
清热解毒 老黄瓜赤小豆扁豆排骨汤
材料:老黄瓜一根,赤小豆和扁豆各一两,排骨适量,一小块陈皮,两片生姜。
做法:老黄瓜洗净去皮,保留瓜瓤,赤小豆和扁豆洗净用清水浸泡半个小时,排骨洗净切块,煮干净血沫,陈皮用清水泡软,将所有材料放入瓦煲,加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炖一个半小时,加食盐调味。
功效:老黄瓜清热解毒,赤小豆去水肿,扁豆健脾除湿,排骨益气补血,补充钙质,四种材质一同炖汤是夏季清热解毒的好食材。
7款祛湿养生汤
1、陈皮莲子薏米水鸭汤
材料:陈皮6克、莲子肉30克、炒薏米30克、淮山12克、生姜10克、水鸭肉250克。
做法:将水鸭肉用清水洗净血污,斩件;薏米用铁锅炒至微黄,莲子去心洗净,用水稍浸淮山,陈皮、生姜用水洗净,然后将全部用料一起放进汤煲内,加入清水;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煲2小时,调味即可。
功效:薏米具有很好的祛湿作用,用来煲水鸭能起到补脾健胃、祛湿止泻的功效。陈皮莲子薏米水鸭汤对湿气重、大便稀烂、脾虚者尤为合适,而本身腹泻,感冒咳嗽就最好避免喝此类汤品。
2、老黄瓜煲猪腱粉肠汤
材料:老黄瓜1斤,陈皮1角,碎瑶柱1汤匙,猪腱1斤,粉肠8两,赤小豆2两,扁豆1两。
做法:老黄瓜连皮一开二,猪腱、粉肠拖过水,赤小豆、扁豆、陈皮洗过,汤煲注清水烧开,放入猪腱煲15分钟,下老黄瓜、粉肠、陈皮、赤小豆、扁豆煲1小时下瑶柱,再煲15分钟,捞出粉肠、猪腱切成件状,在半小时后,可再捞出汤料在碟中,排上粉肠、猪腱,汤水便可调入幼盐饮用。
功效:老黄瓜能除热祛湿解火毒。扁豆、赤小豆俱有健脾化湿功效,加猪粉肠煲黄瓜汤,清热当中更有理肠胃之食疗作用。
3、鲜土茯苓煲猪瘦肉
材料:鲜土茯苓200克、马蹄10个、红萝卜、连须玉米各1条,蜜枣3个,陈皮1/3个,猪瘦肉400克,生姜3片。
做法:各物分别洗净。鲜土茯苓切块,马蹄去皮,红萝卜、玉米切段,蜜枣去核,陈皮浸泡。一起与猪瘦肉、姜下瓦煲,加清水2500毫升(约10碗量),武火滚沸后改文火煲约2小时,下盐便可。
功效:土茯苓有祛湿热、利筋骨、健脾胃的功效,以新鲜的土茯苓配爽甜鲜美消滞的马蹄、宽中益气滋润的红萝卜煲猪瘦肉汤,有清热祛湿解毒、健脾养胃润肺之功。
4、冬瓜薏米排骨汤
材料:排骨250克,冬瓜500克,薏米适量,食盐适量。
做法:将排骨、薏米洗净,冬瓜洗净后不去皮切成块状;将排骨与薏米一同放入锅中,小火炖90分钟左右后加入冬瓜,再炖10分钟左右;加入适量食盐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将冬瓜与薏米进行搭配,能够达到清热祛湿、利水排尿的效果,对于水肿、尿路疾病患者来说具有辅助新治疗作用。
5、炒扁豆木棉花炖鲫鱼汤
材料:炒扁豆、木棉花各15克,陈皮3克(中药店有售),蜜枣1~2个,鲫鱼肉约100克,生姜3片。
做法:药材稍浸泡;蜜枣去核;鲫鱼煎至微黄,溅入少许清水。一起与生姜下炖盅,加入热开水250毫升(约1碗量),加盖隔水炖约1个半小时便可。
功效:扁豆新味甘温,能健脾化湿、和中止泻。尤其炒后的扁豆健脾力更强,与木棉花陈皮炖鲫鱼,为春湿时健脾祛湿的养生汤品。
6、橄榄陈皮炖水鱼
材料:潮州橄榄6个、陈皮1/3个、水鱼200~250克、生姜3片。家常菜谱
做法:橄榄切对半;陈皮浸泡;水鱼洗净,切块,“汆水”。一起与生姜下炖盅,加热开水1000毫升(约4碗量),加盖隔水炖3个小时便可。进饮方下盐。
功效:橄榄陈皮炖水鱼除了解春困时的烦闷胃纳差,还可祛春湿引发的各类皮肤疾患。
7、淮山陈皮炖扇骨
材料:新鲜土猪扇骨1斤2两左右,斩成小件。新鲜铁棍山药2两,洗净去皮,切段。陈皮1/4个,洗净备用。茨实、莲子、茯苓各30克,洗净备用。姜切3~4片备用。
做法:猪骨在滚水中焯一下,飞去血水和肉腥味。将准备好的材料一起放入电压力煲中,加水,煲30分钟即可。若用的是老式汤煲,先大火滚10分钟,然后转小火煲1个钟头。临上桌前,在煲够火候的汤水中加适量盐调味即可。
功效:祛湿健脾。用猪骨煲汤,讲究用猪肩胛位置的扇骨、靠近猪尾的尾龙骨来煲汤,这些位置的骨头有祛湿的功效。
嘴上起泡吃什么好
多吃清热解毒类的食物
如菊花、黄瓜、板蓝根、番茄、竹笋、绿豆、豆腐、芹菜、荸荠、菱角、马齿苋、金针菜等,多有抗菌消炎作用,适用于各种实火症候。
苦寒制火类的食物
如苦瓜、苦菜、厥菜、丝瓜、田螺、茄子、小米、荞麦、兔肉、田鸡等,可以寒凉之性化热降火,多用于实火症。
苦寒制火类的食物
多食利湿泻火类食物
如冬瓜、西瓜、薏仁、扁豆、大麦、苋菜、甜瓜、赤小豆、黑鱼、鸭肉、鲤鱼、鲫鱼、泥鳅、莴笋、绿豆芽、鸡内金等,适用于各种实火症候。
这些食物下实火类
如大黄、知母、黄连、黄芩、香蕉、芹菜、马铃薯、芝麻、桃仁、海蜇、白萝卜等,适用于小便短黄、大便干结、口干口苦、腹胀纳差等症候。
肛门周围痛吃什么好
清热解毒类:如菊花、黄瓜、板蓝根、番茄、竹笋、绿豆、豆腐、芹菜、荸荠、菱角、马齿苋、金针菜等,多有抗菌消炎作用,适用于各种实火症候。
苦寒制火类:如苦瓜、苦菜、厥菜、丝瓜、田螺、茄子、小米、荞麦、兔肉、田鸡等,可以寒凉之性化热降火,多用于实火症。
利湿泻火类:如冬瓜、西瓜、薏仁、扁豆、大麦、苋菜、甜瓜、赤小豆、黑鱼、鸭肉、鲤鱼、鲫鱼、泥鳅、莴笋、绿豆芽、鸡内金等,适用于各种实火症候。
攻下实火类:如大黄、知母、黄连、黄芩、香蕉、芹菜、马铃薯、芝麻、桃仁、海蜇、白萝卜等,适用于小便短黄、大便干结、口干口苦、腹胀纳差等症候。
夏季补肾家常菜 老黄瓜瘦肉汤
主料:老黄瓜1500克(2斤半)、瘦肉400克(8两)、赤小豆100克(2两)、蜜枣4粒、陈皮1小块。
做法:选购黄澄澄皮色之老黄瓜,洗净切边去瓜,切成大件。瘦肉原块洗净;赤小豆也洗净,陈皮浸软,洗净;把适量之清水煲滚,放入老黄瓜、瘦肉、赤小豆、蜜枣、陈皮,同煲2小时,汤成,调味即可。
功效:此汤适合暑热天饮用,能清热、利尿,壮阳补肾。
扁豆汤的做法
蜜枣粉葛小豆扁豆汤的制作材料:
主料:葛根640克,赤小豆40克,扁豆40克,花生仁(生)80克
辅料:蜜枣50克,陈皮5克
调料:盐4克,花生油8克
教您蜜枣粉葛小豆扁豆汤怎么做,如何做蜜枣粉葛小豆扁豆汤才好吃
1. 蜜枣洗净;陈皮浸软去瓤洗净,赤小豆,扁豆洗净滴干水。花生肉洗净浸1小时,取起滴干水;粉葛去皮,洗净,切块。
2. 把水煲开,下少量油及所有材料煲开,慢火煲4小时,下盐调味即成。
功效:
1. 养血安神:适于血虚面色萎黄及心失所养、血虚脏躁者;
2. 补中益气:用治中气不足、脾胃虚弱所致诸证;
3. 缓和药性:与祛邪药配伍,可缓其毒烈之性,以护正气。
4.清热除烦、升清降浊、消脂祛肿
小帖士-食物相克:
赤小豆:鲤鱼与红豆同煮,两者均能利水消肿,在用于治疗肾炎水肿的时候效果很好,但是正是因为利水功能太强,正常人应避免同时食用二者,尽量隔几个小时再食,是否可以同食因人的体质不同而异。
花生仁(生):对于肠胃虚弱者,花生不宜与黄瓜、螃蟹同食,否则易导致腹泻。
蜜枣:枣忌与生葱、蜂蜜、鱼类、鳖蟹同食。(引自《饮食须知》)
陈皮:陈皮不宜与半夏、南星同用;不宜与温热香燥药同用。
红豆泡水喝有什么好处
中医有“五色入五脏”的养生概念,红豆属赤色,入心,能带动血液循环;古籍也记载,红豆有清热解毒功效,经常被用来改善脚气病及消下肢水肿。
1、赤小豆具有补血、利尿、生津液、消胀除肿、促进心脏活化的作用。
2、可以刺激肠道、润肠通便、养心补血、净化血液、解除内脏疲劳、预防结石、健美减肥、降压降脂、调节血糖、抗癌。
3、适宜于水肿、肾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脏病、产妇母乳等。
备注:赤小豆不宜与羊肉同食。赤小豆+排骨=健脾开胃、补血养颜
春天湿气重怎么办 经期食红豆
专家说,经期吃点红小豆,排水又补血。红小豆富含铁质,有补血的作用,是女性生理期的滋补佳品。
现代研究发现:红小豆中也含有一种皂甙类物质,能促进通便及排尿。中医认为:红小豆性平,有滋补强壮,健脾养胃,利水除湿,清热解毒和补血的功能,比较适合脾虚湿热内盛者食用。
经期或经期前后,喝点红小豆粥或吃点含有红小豆的糕点,不仅可消除体内多余的水分,还能起到预防缺铁性贫血的作用。
绿豆、扁豆、丝瓜、冬瓜等都具有很好的利湿作用。聪明又健康的你,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选择专属你的那款轻身排水美食。
高血压喝什么汤好
1、苦瓜皮蛋鲫鱼汤
材料:苦瓜2个,皮蛋1只,鲫鱼一斤。
做法:苦瓜洗净切开,挖去瓤和籽,切块。皮蛋洗净去壳,切块。洗净宰好的鲫鱼,刮净腹内黑膜,沥干水分。热锅下两汤匙油,下鲫鱼两面煎至微黄,倒入6碗水和姜片煮沸,转中火煲20分钟,下苦瓜和皮蛋滚10分钟,下盐调味即可品尝。
功效:清热解暑、明目解毒、健脾利水。
2、沙葛猪骨汤
材料:沙葛500克,猪扇骨500克,眉豆50克,赤小豆50克,扁豆50克,蜜枣2个,姜2片,水10碗。
做法:赤小豆、眉豆、扁豆洗净,浸泡1-2小时。猪扇骨斩大件,洗净,汆水捞起;沙葛洗净,去皮,去筋,切块;煮沸清水,放入所有材料,大火煮20分钟,转小火煲一个小时,下盐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清热祛湿,健脾开胃。
暖胃健脾祛湿汤怎么炖
1、扁豆瘦肉汤
材料:扁豆100克、陈皮1/4个、猪瘦肉400克、食盐、生姜适量。
做法:把猪肉切块洗净,陈皮去瓢,生姜切片;把食材一同放进煲内,加入清水,先用大火煲沸后,改为小火煲1~1.5小时,加入适量食盐便可。
功效:本汤可清热祛湿、解脾虚湿困。
2、三色豆汤
材料:白扁豆、赤小豆、绿豆各30克、冰糖适量。
做法:三种豆洗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用大火煮沸后调小火同煮成汤,出锅前加冰糖调味即食。
功效:此汤每日一次,甘甜可口,可清热除湿。白扁豆、赤小豆、绿豆制作的三色汤是夏季健脾除湿、清热消暑、解毒消肿的靓汤。白扁豆甘,微温,归脾、胃经,补脾和中,化湿消暑,利尿消肿,清肝明目;赤小豆健脾利湿,消肿解毒;绿豆清热解毒,利尿、消暑除烦,止渴健胃,利水消肿之功效。
3、淮山扁豆煲鸡脚
材料:淮山15克、扁豆15克、芡实15克、苡仁15克、鲜鸡脚200克(约10只)、生姜丝少许。
做法:先将鸡脚去衣清洗,切掉脚甲。将淮山、扁豆、芡实、苡仁、鸡脚和姜片一起放瓦煲内,加水2500ml(约10碗),武火煲滚后文火煮2小时后加入食盐调味即可。
功效:健脾祛湿、舒筋活络。故本汤适宜脾虚有湿症见体倦乏力、便溏者食用。
4、佛手瓜扁豆煲排骨汤
材料:佛手瓜2个、扁豆50克、鲜粟米1~2根、排骨150克。
做法:将佛手瓜洗净、削皮、去核、切成块状;扁豆洗净、泡水;鲜粟米洗净、去衣及玉米须后,切成小圆柱状;排骨洗净、去血水。将扁豆、粟米同放入锅内,武火煲15分钟后改为文火煲半小时,加入佛手瓜后再煲15分钟,加入食盐调味即可。
功效:佛手瓜性凉味甘,具有健脾开胃、理气和中、祛风解热的作用,可用于头痛、咳嗽、咽干、咽喉肿痛、干咳或咳嗽痰黄、胸闷气胀等风热感冒症状者。但佛手瓜性凉,平素脾胃虚寒、大便溏薄者宜少吃;扁豆甘、微温,可健脾、解暑、祛湿,是夏季暑湿季节使用食材,常搭配荷叶、冬瓜等用于熬粥、煮汤以清热解暑祛湿(如用扁豆衣,祛暑湿效果更佳);粟米甘凉,补中、除热、解毒。众食材适用,使得本汤解暑祛湿、健脾和中的作用。
喝什么汤可以去湿气
1、荷叶薏米煲瘦肉汤
材料:荷叶、薏米、瘦肉、莲子、扁豆、干淮山适量。
做法:将莲子、薏米、扁豆和干淮山洗净,薏米、扁豆和淮山浸泡一个小时;瘦肉洗净,切块,汆水捞起;煮沸瓦煲里的清水,放入所有材料,武火煮沸,转中小火煲一个小时,下盐调味即可饮用。
功效:升发阳气,健脾祛湿,驱除疲劳。荷叶有升发阳气之效,加上健脾祛湿的薏米、扁豆,能改善因天气潮湿而令人感到疲倦乏力与不爽的感觉。
2、芡实莲子苡仁汤
材料:排骨500克,芡实30克,莲子20克,苡仁30克,陈皮5克,姜1块。
做法:首先把芡实、莲子、苡仁放在清水里浸泡清洗,然后把排骨剁成小块,水开之后,焯一下,然后把排骨、芡实、莲子、苡仁、陈皮和姜全倒进砂锅里,用大火煮开,煮开之后,改用小火炖两个小时,最后放点儿盐,这道芡实莲子苡仁汤就可以食用了。
功效:芡实和莲子有健脾益肾的作用,苡仁健脾祛湿,陈皮,醒脾行气开胃。
3、冬瓜赤小豆煲生鱼汤
材料:赤小豆60克、冬瓜750克、生鱼2条、猪瘦肉150克、生姜3片。
做法:赤小豆洗净,冬瓜洗净,连皮切,生鱼洗净,宰净去鳞、内脏,慢火煎至微黄。猪瘦肉洗净,整块不用刀切。一起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清水2500毫升(约10碗水)。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2个半小时,调入适量盐、油便可,供3—4人用。
功效:赤小豆冬瓜煲生鱼汤清淡不腻滞又富有营养,同时又有祛湿健脾作用。赤小豆是广东民间常用的煲汤料之一,有健脾去湿,消肿解毒的作用,冬瓜能解暑气,而生鱼能补脾利水。
4、猪横脷夏枯草汤
材料:猪横脷,夏枯草、棉茵陈,生姜。
做法:猪横脷先飞水去腥备用;将夏枯草、棉茵陈及生姜和猪横脷一同放入砂煲中,加适量清水;先用大火烧开,然后转小火煲1个半小时即可食用。
功效:清热祛湿,去肝热,对糖尿病人还有食疗功效。
5、三豆鳅鱼健脾祛湿汤
材料:泥鳅300克,红豆30克,黑豆30克,赤小豆15克,绍酒10克,生姜5片。
做法:将泥鳅放入清水,吐净泥土后宰杀,去内脏,洗净;将红豆、黑豆、赤小豆洗净备用。将炒锅以大火烧热后加入素油,放入泥鳅煎至7分熟后盛起备用。将油煎泥鳅与洗净的红豆、黑豆、赤小豆、生姜一同放入砂锅,加适量清水,以大火烧沸,小火熬煮2小时,放入绍酒,调入适量精盐即成。
功效:泥鳅肉质细嫩,营养极高,其肉含有蛋白质、脂肪、无机盐及多种维生素,性味甘平,具有温中益气、祛风利湿、解毒、利尿等作用,红豆补血、利尿、消肿,赤小豆清热、解毒、利湿,此汤有清暑祛湿、健脾补肾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