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物卡喉的急救办法 幼童噎到怎么急救
异物卡喉的急救办法 幼童噎到怎么急救
若为1岁以下幼童,则一手固定其头颈,将患者脸朝下,趴在施救者的前臂上,头比胸低,另一手掌拍打两肩胛骨间、连续挤压,接着翻转身体使患者脸朝上,头比胸低,两根手指放在婴儿乳线之间下一指宽处,向下压1至2公分,连续挤压,直到异物排出。
喉咙被异物卡住怎么办呢
异物卡住喉咙的处理方法:
小而硬的东西:小玩具或玩具零件、糖果、钮扣、果核或坚果类的食物都有可能使宝宝噎住,这时,我们所采用的催吐方式是:
1、曲起一条腿,用膝盖抵住孩子的心窝,面朝下,急救者用力拍打孩子的背部。
2、如果还是无法吐出,请将孩子从后面抱起,头朝下,急救者用拳头抵住孩子的心窝,然后用进行挤压。
3、发现呼吸依然困难、脸色及身体开始转成紫色时,请尽快叫救护车。并在救护车到达之前,施以人工呼吸。
软而粘的东西:年糕、口香糖、软糖,甚至面包这些软而粘的东西对孩子来说也危险,孩子噎着了,这时我们所采取的催吐方式是:
1、让孩子侧躺。
2、要孩子将嘴巴张开,如果您可以看到噎在喉咙里的东西的话,请用手指将东西抠出来。
3、看不到时,可用食指用力压在后舌根,帮助孩子催吐。
吞进鱼刺卡住了:
1、如果是细小的鱼刺,可以吞一大口白饭。
2、让孩子的嘴巴张开,如果可以看得到鱼刺的位置,就用小镊子将鱼刺夹出。
3、如果无法看到或无法取出时,就请前往耳鼻喉或外科就医。
以上就是异物卡住喉咙怎么办的全部内容了,相信大家现在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吧,在生活中大人一定要注意,千万不要让宝宝卡住喉咙,毕竟比起事后的处理方法,还不如把宝宝看好,吃东西的时候多多留意。
被食物卡住急救法 鱼刺卡喉的急救
鱼刺卡喉后的正确急救方法是:首先让患者轻轻咳嗽,如果刺伤不深,一般容易咳出;如故刺入较深,则需要令患者张大口,用筷子或者金属勺柄轻压舌头,使舌根暴露,仔细查看舌根、扁桃体等部位,看清异物后再用镊子将异物取出。切记,此法对操作要求较为严格,如没有看清异物或者异物刺伤较深,应当让患者保持安静,迅速转往最近的医院就医治疗,不可盲目自行取出鱼刺。
宝宝容易噎着的原因
小孩容易噎着的原因
当孩子长出萌牙之后,便开始慢慢从婴儿食物过渡到成人食物。若孩子进食时稍不小心,就有可能被噎着。这主要是因为婴幼儿的喉腔比较小,声门狭小,再加上婴幼儿的右侧支气管比较垂直,因此异物较容易进入到右侧支气管里。气管和支气管官腔相对于成人来说比较狭窄,所以如果食物太大块,就容易噎着,若不能及时将食物取出,就可能导致窒息。
另外,家长若没有在旁看护,孩子吃得太急,没有细咬便吞下;或者小孩爱吃成人的食物,吃的东西并不适合小孩吃,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孩子被食物噎着。
如何紧急处理孩子噎着
摒弃“噎着就喂水”的错误观念
很多家长看到孩子被噎着,第一个反应就是马上给孩子喂水,试图让孩子吞进去。可是,有些情况下喂水反而会增加窒息的危险。就像上面那件悲剧一样,馒头遇水便会膨胀,反而加重窒息。所以,家长要切记,喂水并不是第一应急措施,要视情况而定。
马上做心肺复苏
看到孩子窒息导致脸色发青或发紫,应该要马上做心肺复苏,也就是做心外按压,这是最有效的。不要只想着到医院等医生抢救,在到医院之前若能即时做心肺复苏,孩子被救治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加。否则,就算被抢救成功,也可能由于缺氧而产生后遗症。
用手指抠喉咙
孩子吐不出来,又咽不下去,家长就要立刻用手指抠孩子的喉咙,让孩子感觉恶心而呕吐,这样便能将异物吐出。
海姆立克急救法
对于3岁以下的孩子,将孩子抱起来,一只手捏住孩子的颧骨两侧,同时手臂贴着孩子的前胸,让孩子面朝下,趴在救护者的膝盖上,另一只手在孩子背上拍1—5次,同时观察孩子是否将异物吐出。
加强防范
家长需加强防范,孩子不适合吃的食物千万不要让孩子拿到。另外,给孩子吃的食物要做过适当的处理,比如切小,去核等,切莫因家长自己的粗心而后悔终生。
宝宝噎食该怎么急救
一旦孩子发生噎食,爸爸妈妈应把握“黄金四分钟”急救。如果4分钟内不能将噎住的异物取出,那么孩子就会有窒息的危险。
对于神志清楚的噎食儿童,要敦促其主动用力咳嗽,通过咳嗽产生的气流将堵塞物排出,或者形成可以保持呼吸的空隙。在噎食儿童自救的同时,家长要让其坐好并且上身前倾,然后在孩子的背后两肩胛之间以手掌快速有力地拍击4下。
对于神志不清的噎食儿童,应由一个人倒提其双脚,然后斜抱住身体,另一个人一边用一根手指压下孩子的舌头,一边在孩子的背后两肩胛之间以手掌根部快速有力地拍击4下。
如果是被月饼馅等黏稠的食物噎住,还可让患儿侧卧,以食指沿喉咙的内壁轻轻伸入喉咙深处,掏出或夹出食物。
最后,在家自行急救的同时别忘了拨打急救电话哦。
追着宝宝喂饭最容易呛食
最近,2岁大的小男孩晓轩在吃红薯粥时因为哭闹,误把红薯呛进了气管,出现气促、全身发紫(严重缺氧),并陷入了昏迷。晓轩被紧急送到医院院区救治。该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说,晓轩到医院时已经是深度昏迷,几乎测不到血氧,经手术探查,医生终于在其双侧支气管分别取出一粒黄豆大小的红薯块。小轩的血氧和心率才回复正常。
“在儿童医院,几乎每天都能遇到将食物或异物误吸进入气管的患儿,”医师称,对于孩子来讲,气管异物是十分危险的情况,因为缺氧几分钟,可能就没命了。因此,提醒家长,小孩吃东西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别给5岁前的孩子吃花生、瓜子、果冻等食物;
2、小孩吃饭或者嘴里含有食物的时候,千万不能逗他笑或惹他哭;
3、不要追着小孩给他喂饭或其他食物,不要让小孩嘴里含着东西走路或玩耍;
4、能够放进小孩嘴里的物品都要放好,不要让小孩轻易就能接触到。
异物卡喉或进入气管怎么办?
医师说,发生误呛时,多表现为突然出现呛咳,多数同时伴有面红、气促,严重者可出现嘴唇或全身发绀,甚至陷入昏迷。 由于缺氧几分钟就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在紧急情况下,家长可先试行实施急救措施———
1、对于1-3岁婴幼儿,抢救者可把患儿俯卧放在抢救者的手臂上,另一手(五指并拢)对着患儿的背部拍击,这有助于将卡喉的异物排出;
2、对于年龄较大的儿童,可使其平躺在地上,抢救者双手重叠、掌心对着患儿的腹部(胸口剑突与肚脐之间)快速向上推压,有助于卡喉的异物排出,但忌用力过猛。
3、对于大龄儿童或成人,抢救者可站在患者的背后,双手抱着患者的腰部,一手握拳,将拳的拇指一侧放在患者的腹部(位置同上),另一手抓住自己的拳头,快速向上推压患者的腹部,推压时不能用双臂加压,也忌用力过猛。
(以上方法仅限于出现异物卡喉引起窒息时应用,如上述方法无效,则应尽快送医院治疗。)
4、对于异物完全进入气管(表现为患儿经过一段时间剧烈咳嗽、气促后,呼吸渐趋于平顺),则上述方法已不适用,应立即送医院作进一步诊治。
宝宝喉咙卡异物急救方法
孩子是一个弱小的群体,很容易被外界伤害到。家长们要多注意保护孩子,生活中也要多学习一些急救措施,例如孩子喉咙卡异物的急救方法。应该很多人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以后要多预防气管异物的发生,那真的发生该怎么做呢?
先来看看宝宝们都吞下了什么?硬币、发夹、图钉、钮扣电池、扣子等,笔帽、橡皮、玩具的小零件、蚕豆、葡萄、黄豆等,五花八门。其中,宝宝最爱吞的还是硬币,占了半数以上,从一角到一元都有。
不过,医生们最怕还是宝宝吞了软质食物,最危险的就是果冻。宝宝吞咽发育不完善,万一堵住气管,几分钟人就没了。即使果冻老老实实地待在食道,又滑又软也无法像硬币可用钳子夹出;如果拿取软物用的负压吸引器来吸,也容易堵塞。
如果突然发现宝宝面色不好,呼吸困难,第一时间不是送往医院,而是立即急救让异物排出。
第一步,用手指抠催吐,把手指伸到宝宝的喉咙深处,按压舌根来催吐。
第二步,大人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跷起二郎腿,让宝宝俯卧趴在腿上,头低一点,膝盖顶着宝宝的胃,用空心拳从下往上快速叩击宝宝背部两侧,一分钟100次左右。注意避开脊柱和腰两侧的肾区。
如果宝宝在3岁以上,能独立站稳,还可以采取站姿。让宝宝上身略向前倾,大人用双臂从身后将宝宝拦腰抱住,同时右手握拳,左手则按压在右拳上,两个大拇指顶住胃,猛烈而迅速地往上顶。1岁以内的宝宝,可以直接倒提拎住他的双腿,用空心拳拍后背。
家里如果有2个人,一个人紧急处理,另一个人拨打120。一般卡得不深的气管异物在家里拍拍背就咳出来了。如果3分钟还不见效,估计是卡得比较深,要赶紧上医院。提醒3岁以内的宝宝最喜欢用嘴去感知世界,家长们务必将小物品收拾好,以免被宝宝误吞。
什么是气道异物
任何与气体无关的东西进入气管内都叫气道异物,它好发于学龄前儿童,临床表现主要有呼吸不畅、胸闷气短、剧烈呛咳,不过当异物存留在气管的一侧时,也可能暂时不会出现咳嗽,但此后会间断地出现咳嗽,甚至发热。
为什么会发生气管异物
在喉以上的部位叫咽腔,咽喉往下可分为两个腔道,前面叫气道,后面是食道,两者之间有一重要组织叫会厌软骨。当进食时,会厌软骨遮蔽喉腔,使食物不能进入到气道里;反之,当喘气和说话时,会厌软骨张开,使气体能够顺利进入气道内。若在吃饭时同时说话,会厌软骨关闭不严,使食物进入气道内,从而导致气道异物。
如何预防儿童发生气管异物
1、不要给孩子吃不能咀嚼的食物,3岁以内宝宝不要给花生、瓜子、蚕豆等不易咬嚼的食物;5岁以下宝宝不要吃泡泡糖和不要进食体积较小的果冻等食物。
2、教育孩子正在吃食物或口中含有东西时,不要哭、笑或玩耍。
3、告诉孩子不要将小物件含在口内玩;小儿玩具不要带有容易脱落的小零件。
4、对于刚会爬、会走的宝宝,周围不可放置小物件,以免抓到后放入口中。
5、发现孩子口内有异物,应劝说或诱导其吐出,切不可急于从其口内挖取或打骂。
6、调制孩子饮食时,应仔细小心,防止有异物掺杂。
7、告诉孩子进食时应细嚼慢咽,不要狼吞虎咽;吃瓜类时吐出瓜子,最好将瓜子取干净后再给孩子吃;吃水果时要吐出果核,切勿囫囵吞食。
结语:有关孩子喉咙卡异物的急救方法,这里就介绍这么多,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已经对其有了一定的了解。急救方法当然要掌握,更重要的是家长们一定要好好照顾孩子。预防措施要做好,不能让这样的事情发生。对孩子的伤害很大!
家庭急救护理常识
1、异物入眼的急救办法
任何细小的物体或液体,哪怕是一粒沙子或是一滴洗涤剂进入眼中,都会引起眼部疼痛,甚至损伤眼角膜。急救办法:首先是用力且频繁地眨眼,用泪水将异物冲刷出去。如果不奏效,就将眼皮捏起,然后在水龙头下冲洗眼睛。注意一定要将隐形眼镜摘掉。绝对禁止:不能揉眼睛,无论多么细小的异物都会划伤眼角膜并导致感染。如果异物进入眼部较深的位置,那么务必立即就医,进行处理。
2、扭伤的急救办法
当关节周围的韧带被拉伸得过于严重,超出了其所能承受的程度,就会发生扭伤,扭伤通常还伴随着青紫与水肿。急救办法:在扭伤发生的24小时之内,尽量做到每隔一小时用冰袋冷敷一次,每次半小时。将受伤处用弹性压缩绷带包好,并将受伤部位垫高。24小时之后,开始给患处换为热敷,促进受伤部位的血液流通。
3、包扎的急救办法
伤口包扎绷带必须清洁,伤口不要用水冲洗。如伤口大量出血,要用折叠多层的绷带盖住,并用手帕或毛巾(必要时要撕下衣服)扎紧,直到流血减少或停止。
4、碰伤的急救办法
轻微的碰伤,右将冷湿布敷在伤处。较重的碰伤,应小心把伤员安置在担架上,等待医生处理。
5、骨折的急救办法
手骨或腿骨折断,应将伤员安放在担架上或地上,用两块长度超过上下两个关节、宽度不小于10——20厘米的木板或竹片绑缚在肢体的外侧,夹住骨折处,并扎紧,以减轻伤员的痛苦和伤势。
6、灼烫伤的急救办法
用清洁布覆盖伤面后包扎,不要弄破水泡,避免创面感染。伤员口渴时可给适量饮水或含盐饮料。经现场处理后的伤员要迅速送医院治疗。
7、煤气中毒的急救办法
立即将中毒者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让其仰卧,解开衣服,但勿使受凉。如中毒者呼吸停止,则施行人工呼吸抢救。
异物卡喉的急救办法 哈姆立克急救法
当有异物哽塞,要马上用双手抓住自己的喉咙,这是国际手势。此时身旁的人要赶紧询问是否哽到、可以说话吗,若对方可以发出声音,代表呼吸道部分哽塞,应鼓励用力咳嗽,将异物咳出;若无法发出声音,则呼吸道完全哽塞,必须立即施以哈姆立克急救法,协助排除异物。
哈姆立克急救法的操作方式:是挤压腹部横膈下方,使胸内压力增加而排出异物,急救时可让病患站立,从其背后环抱住,一手握拳,拇指对准其肚脐与心窝中心,另一手包住拳头并握紧,两手快速向上向内方向连续挤压,直到异物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