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正视力是什么意思
矫正视力是什么意思
矫正视力相对于裸眼视力而言,一般多针对屈光不正的人。裸眼视力是你的实际视力,而矫正视力就是用眼镜来矫正屈光不正,之后得出的视力。换句话说,矫正视力就是戴眼镜后的视力。不戴眼镜所测得的视力称为裸眼视力。例如一位近视眼患者不戴眼镜视力为0.1,而配上眼镜后视力达到1.5,则前者称为裸眼视力,戴镜后视力则称为矫正视力。有人认为“矫正”的含意是指戴眼镜后视力会得到恢复(矫正),例如上述近视眼通过戴眼镜后视力得到“矫正”,以后不戴眼镜,视力便会从0.1“矫正”到1.5,这是一个错误的概念。
矫正视力的方法
视力对于我们人体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们失去了视力,那么就会看不到东西,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困扰,现在由于我们不健康的用眼,很容易导致我们的视力出现问题,所以我们有没有方法可以来矫正我们的视力呢,其实视力的矫正方法是有很多种的,我们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
矫正视力的方法有多种,我们可以采用医学的方法来矫正视力,我们也可以采用食疗的方法来起到矫正视力的好处,另外我们可以采用眼睛运动的方法来矫正视力。
矫正视力相对于裸眼视力而言,一般多针对屈光不正的人。裸眼视力是你的实际视力,而矫正视力就是用眼镜来矫正屈光不正,之后得出的视力。换句话说,矫正视力就是戴眼镜后的视力,目前矫正屈光不正采用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佩戴框架眼镜、角膜接触镜(ok镜)和激光手术治疗。佩戴框架眼镜仍是最常被采用的,其缺点是影响外观,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眼镜架越来越轻,眼镜片从玻璃镜片发展到目前广泛使用的树脂镜片。佩戴框架眼镜仍是目前最安全的矫正视力的方法。
矫正视力的矫正视力
矫正视力
不戴眼镜所测得的视力称为裸眼视力。例如一位近视眼患者不戴眼镜视力为0.1,而配上眼镜后视力达到1.5,则前者称为裸眼视力,戴镜后视力则称为矫正视力。有人认为“矫正”的含意是指戴眼镜后视力会得到恢复(矫正),例如上述近视眼通过戴眼镜后视力得到“矫正”,以后不戴眼镜,视力便会从0.1“矫正”到1.5,这是一个错误的概念。
矫正视力的常用方法 目前矫正屈光不正采用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佩戴框架眼镜、角膜接触镜(ok镜)和激光手术治疗。佩戴框架眼镜仍是最常被采用的,其缺点是影响外观,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眼镜架越来越轻,眼镜片从玻璃镜片发展到目前广泛使用的树脂镜片。佩戴框架眼镜仍是目前最安全的矫正视力的方法。
角膜接触镜的优点是对影像的变化影响最小,不影响外观。但其也有一定的缺点,如过敏、感染、角膜损伤等。但随着材质的不断改进,角膜接触镜也已成为矫正屈光不正的一种可靠手段。
激光手术治疗屈光不正原理与配戴眼镜基本相同,只是通过切削角膜使其变薄,从而矫正屈光不正。但不建议对18岁以下儿童采用手术治疗
小儿斜弱视的检查项目
1、视力检查
对于小儿斜弱视患者来说,裸眼视力和矫正视力是医生应该取得的第一手资料。初诊时需要检查裸眼视力,一旦戴上矫正眼镜后,在复诊时一般只检查矫正视力即可说明问题了。
2、眼位及眼球运动功能检查
用于除外斜视和眼肌异常。看是否弱视等。
3、眼前节及眼底检查
属于眼科常规检查项目,除外眼部器质性病变。眼底检查时特别要进行注视性质检查。
4、屈光状态检查
主要是散瞳验光。散瞳验光的目的是了解患者屈光不正性质和程度,有无屈光参差,以及矫正视力情况,是弱视诊断必不可少的常规检查项目。同时,对于有矫正屈光不正的患者,通过散瞳验光得到正确的眼镜处方,配戴合适的眼镜,则是弱视治疗的前提和首要方法。
5、其他眼科检查
包括眼科专业的所有检查。在进行如上基本检查后,如果有必要进一步除外其他眼部问题,可以选择眼科其他检查手段进一步详查。比如眼压测量、眼底照相、眼底荧光血管造影、OCT、角膜地形图检查等。
矫正视力在4.9以上是什么意思
矫正视力是指通过外届的力量例如:手术、配戴合适近视远视、或加散光调整后的视力。
4.9就是以前体检时的0.8视力 新视力的5.0为旧视力的1.5
5.0~5.1(1.0~1.2);
4.9~5.((0.8~1.0);
4.8(0.6),
4.6~4.7(0.4~0.5),
4.2~4.3(0.2~0.3),
4.1(0.1))。
弱视能做手术吗
这个问题在临床上时常会遇到,很多人对”弱视”的概念是不太清楚的,且可能都有一个”视”字存在的原因,很容易和”近视”混淆不清”.
其实”弱视”本身并不是一种单纯的疾病,而是由其他原因或疾病导致的”结果”.在医学上弱视的定义是指那些眼球看上去正常而单眼或双眼视力低下,用矫正镜片不能改善视力者,一般都是低于0.9,换言之,弱视患者不论怎样戴眼镜,他们的矫正视力仍然低于0.9.
弱视分为: 屈光不正性 屈光参差性 斜视性 视觉剥夺性 其他原因引起的
弱视程度按矫正视力分为: 轻度: 矫正视力为0.6~0.8
中度: 矫正视力为0.2~0.5
重度: 矫正视力<0.1
只有成年人的屈光不正性和屈光参差性弱视, 且矫正视力达到0.5以上者,可以接受近视手术的治疗,(矫正视力低于0.5的患者,手术的价值不是很大,原则上医生不主张手术,但有些患者也会强烈要求手术,以提高部分视力)近视手术只能解决屈光度,不能根本治疗弱视所以此类病人手术后的视力不能达到正常视力范围,只能达到其术前的最佳矫正视力.但事实上在临床中发现,这类病人手术后超过其最佳矫正视力,甚至达到了1.0以上正常视力的也很多,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在此不一一赘述.
小儿弱视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视力检查
裸眼视力和矫正视力是医生应该取得的第一手资料。初诊时需要检查裸眼视力,一旦戴上矫正眼镜后,在复诊时一般只检查矫正视力即可说明问题了。
眼位及眼球运动功能检查
用于除外斜视和眼肌异常。
眼前节及眼底检查
属于眼科常规检查项目,除外眼部器质性病变。眼底检查时特别要进行注视性质检查。
屈光状态检查
主要是散瞳验光。散瞳验光的目的是了解患者屈光不正性质和程度,有无屈光参差,以及矫正视力情况,是弱视诊断必不可少的常规检查项目。同时,对于有矫正屈光不正的患者,通过散瞳验光得到正确的眼镜处方,配戴合适的眼镜,则是弱视治疗的前提和首要方法。
其他眼科检查
包括眼科专业的所有检查。在进行如上基本检查后,如果有必要进一步除外其他眼部问题,可以选择眼科其他检查手段进一步详查。比如眼压测量、眼底照相、眼底荧光血管造影、OCT、角膜地形图检查等。
全身检查及影像学检查
全身的检查。
矫正视力是什么意思
其实矫正视力是相对于裸眼视力而言的,一般多针对屈光不正的人。裸眼视力是孩子的实际视力,而矫正视力就是用眼镜来矫正屈光不正,之后得出的视力。换句话说,矫正视力就是戴眼镜后的视力。
根据市面上的矫正屈光不正采用的方法,整理出来主要有三种:
1、佩戴框架眼镜;
2、角膜接触镜(ok镜);
3、激光手术治疗。
而比较传统的佩戴框架眼镜依旧是最常被采用的,虽然说佩戴眼镜框架影响外观,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眼镜架越来越轻,眼镜片从玻璃镜片发展到目前广泛使用的树脂镜片。佩戴框架眼镜仍是目前最安全的矫正视力的方法。
矫正视力和裸眼视力的区别
裸眼视力和矫正视力有什么区别?很多的人在视力检查中,都会了解到自己的裸眼视力,而有些屈光不正者还会被要求需要矫正视力。对于裸眼视力和矫正视力,很多的人都不是特别的清楚,不清楚二者的区别联系是什么,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裸眼视力和矫正视力的区别。光明博士的“光明四步”即为“一通、二清、三训练、四养护”:一通,疏通 经络,借助现代高科技光子能量仪器打通经络;二清,清理淤堵,利用光明博士独有 的专利产品能量贴,在穴位深度释放药效,达到清理淤堵的作用;三训练,通过“光 明博士五秒训练”, 调和气血,疏肝理气,锻炼睫状肌等眼肌,从而达到内调外修 的目的;四养护,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和正确养护方法,稳定视力,杜绝复发。裸眼视力和矫正视力有什么区别?简单的来讲的话,裸眼视力就是个人的实际视力,没有经过任何的矫正的视力,一般没有近视的情况下,也没有其它的屈光不正的话,裸眼视力是能够达到1.0。如果是屈光不正,包括近视、散光、等等,需要经过验光之后,佩戴合适的眼镜才能达到1.0,而这个佩戴眼镜之后的视力就是矫正视力。裸眼视力和矫正视力有什么区别?用最简单的说法来讲,裸眼视力是戴眼镜之前的视力。而矫正视力则是通过配镜或者是其它的方法需要矫正的视力而要达到看清看清事物的视力。矫正视力是存在屈光不正的情况下才矫正的,需要经过一系列的验光,第一次配镜者或者是儿童、青少年有些还需要进行散瞳验光,电脑验光、检影验光等相关验光,来确定需要矫正的视力。裸眼视力和矫正视力有什么区别?矫正视力是因为视力不好,影响到看事物,因而是需要矫正的,而矫正的度数就需要看裸眼视力是一种怎样的状态了,以近视为例,度数较浅的话,但影响到眼睛疲劳的话,需要矫正视力,但度数比较低。如果度数比较高的话,那就更需要矫正了。
眼睛弱视怎么办
弱视的治疗原则是早发现早治疗,12岁以上治疗基本无望。治疗弱视的前提首先要矫正屈光不正,即配戴上合适的矫正镜,再做相应的辅助性弱视训练。是否戴眼罩及遮盖方法依据的是孩子两眼的矫正视力而定的。 你的镜子需要经常戴,这样对你视力的稳固有利无弊。
弱视与远视不是从属关系,是因果关系。弱视:即视弱,视力差的意思,指矫正视力不能达到正常就是弱视。远视:是屈光不正的一种,它与近视、散光都属于屈光不正。而且单纯的远视配镜后视力可以达到正常。
如果从小有大度数的远视就会造成弱视,因为远视的直接后果是视物不清,但从婴儿时期就视物不清会造成眼底的视细胞由于得不到足够清晰物象的刺激而发育不良,而这样发育不良的视细胞就是被发现弱视后即使配上合适的眼镜但视力不能提高的元凶。
可以这样总结远视是因弱视是果。由于有远视才造成弱视的后果。只有让远视消失(配上眼镜)才能使弱视慢慢变好,所以说你的眼镜应该一直佩戴。
矫正视力和裸眼视力的区别
光明四步”即为“一通、二清、三训练、四养护”:一通,疏通 经络,借助现代高科技光子能量仪器打通经络;二清,清理淤堵,利用光明博士独有 的专利产品能量贴,在穴位深度释放药效,达到清理淤堵的作用;三训练,通过“光 明博士五秒训练”, 调和气血,疏肝理气,锻炼睫状肌等眼肌,从而达到内调外修 的目的;四养护,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和正确养护方法,稳定视力,杜绝复发。
裸眼视力和矫正视力有什么区别?简单的来讲的话,裸眼视力就是个人的实际视力,没有经过任何的矫正的视力,一般没有近视的情况下,也没有其它的屈光不正的话,裸眼视力是能够达到1.0。如果是屈光不正,包括近视、散光、等等,需要经过验光之后,佩戴合适的眼镜才能达到1.0,而这个佩戴眼镜之后的视力就是矫正视力。
裸眼视力和矫正视力有什么区别?用最简单的说法来讲,裸眼视力是戴眼镜之前的视力。而矫正视力则是通过配镜或者是其它的方法需要矫正的视力而要达到看清看清事物的视力。矫正视力是存在屈光不正的情况下才矫正的,需要经过一系列的验光,第一次配镜者或者是儿童、青少年有些还需要进行散瞳验光,电脑验光、检影验光等相关验光,来确定需要矫正的视力。
裸眼视力和矫正视力有什么区别?矫正视力是因为视力不好,影响到看事物,因而是需要矫正的,而矫正的度数就需要看裸眼视力是一种怎样的状态了,以近视为例,度数较浅的话,但影响到眼睛疲劳的话,需要矫正视力,但度数比较低。如果度数比较高的话,那就更需要矫正了。
矫正视力的误区
1、真正近视才去矫正
部分家长坚持认为孩子要等到真正近视才可以矫正视力。通常这种想法是对的。因为此前孩子的眼睛生长发育尚未完成。但有时这种坚持也会成为误区,导致孩子的视力不断下降。黄医生表示,每个青少年的用眼情况不同,所以每个人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来确定矫正视力的时间。一般情况下,如果青少年的裸眼视力在0.8以下,看东西有疲劳感、且看东西会出现模糊的景象,在这种情况下,就建议家长带孩子去矫正视力。
2、矫正后视力一定会保持或提升
黄医生认为,有些家长认为孩子矫正视力后,视力就会保持原有水平或会提升。这种想法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的。但是如果孩子佩戴矫正工具后,还是不注意防护眼睛或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其视力会出现继续下降的可能。所以,佩戴矫正工具后,孩子更要注意防护眼睛。最好每隔3个月的时间,就去医院检测视力。根据视力的变化来适时地调整矫正工具。
术后视力是越高越好吗
从视力表的设计原理来看,1.0就是标准的视力了。对于屈光不正的患者,配戴眼镜矫正之后,一般人的正常矫正视力就是1.0。但是,如果人的眼睛有一定的近视,则看远的视力就会低于1.0了;反之,有些人有轻微的远视,则远视力可能会高于1.0。
对于大多数的近视患者来说,通常选择配戴眼镜或者屈光手术来矫正屈光不正。近视矫正的原则就是能够看到1.0的最低近视度数。这一点应该特别值得注意。配 戴眼镜或者做屈光手术的时候,一般就是选择能够达到1.0的视力的最低度数,而不能继续加度数以提高远视力。过矫之后,人的眼睛容易视疲劳,看近不清楚, 甚至导致近视继续加深。
毕竟,人们矫正近视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而不是为了在视力检查中获得更高的数字。我们每天的生活是远近距离都需要看,而且现代人多数时间是看近,所以,矫正视力过高,反而导致眼睛不舒服。对于不同年龄,矫正视力的原则也不是一样的。如果年龄比较小,视力矫正得稍微高一点也可以。但是,对于年龄接近40岁的人,无论眼镜还是手术,最好都选择 适当欠矫。还有一种设计的方案是单眼视,就是让两只眼睛的矫正视力稍微有些差别。一般会选择主视眼的视力稍微高一点,非主视眼的视力稍微低一点,这样的 话,看远和看近,就都还可以,也不会有不舒服的感觉。
总之,视力矫正与眼睛本身的条件有关,一般选择的矫正视力是1.0 。视力并不是越高越好,要根据每个人的眼睛条件和用眼习惯进行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