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少阴心经的作用 手少阴心经主治疾病
手少阴心经的作用 手少阴心经主治疾病
手少阴心经不畅会表现出咽干,渴而欲饮,胁痛,手臂内侧疼痛,掌中热痛,心痛,心悸,失眠,神志失常等症状。因此对于心,胸,神志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可以通过按摩心经来缓解和治疗。
十二经络的作用与功效 促进睡眠
十二经脉中的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具有安神养精气的作用,如果时常刺激这两处经络,可养心安神,调理睡眠质量,让人感觉整日精神抖擞,做事有活力。
手少阴心经经络图
起于心中,出属心系(心与其他脏器相连系的部位),通过横膈,联络小肠。
心系向上的脉:夹着咽喉上行,联系于目系(眼球连系于脑的部位)。
心系直行的脉:上行于肺,再向下出于腋窝部(极泉),沿着上臂内侧后缘,行于手太阴肺经和手厥阴心包经的后面,到达肘窝,沿前臂内侧后缘,至掌后豌豆骨部进入掌内,沿小指内侧至末端(少冲),与手太阳小肠经相接。
手少阴心经经络图 手少阴心经运行时间
午时(11:00-13:00)心经气血充盈,心经旺,心主血脉,有利于周身血液循环,心火生胃土有利于消化,同时心主血脉和神志,因此这段时间应调养休息。
老中医为你支招按摩少海穴防上火
少海穴是手少阴心经上的合穴,是心血汇聚之处,因此它主治的疾病非常多,可以滋阴降火、调气养血、宁心安神、缓解失眠健忘,治疗神经衰弱和耳鸣手颤等病症,还可以治疗肘臂疼痛。合穴属水,而心经属火,因此少海穴可以帮助心火太旺的人降一降火,心火引起的失眠、牙龈肿痛、耳鸣、胸闷等症状也能逐渐消退。
阴郄是什么意思
1、阴郄穴:经穴名。出《千金要方》。《针灸甲乙经》名手少阴郄。《外台秘要》作少阴郄。属手少阴心经。手少阴之郄穴。
2、别名:手少阴郄,石宫,少阴郄。
3、穴义:心经经水由本穴回流体内经脉。
4、阴郄:阴,水也。郄,空隙也。阴郄名意指心经经水由本穴回流心经的体内经脉。本穴物质为通里穴传来的地部经水,因本穴有地部孔隙与心经体内经脉相通,经水即由本穴的地部孔隙回流心经的体内经脉,故名阴郄。
通里是什么意思
1、通里穴:经穴名。出《灵枢.经脉》。《千金要方》作通里。属手少阴心经。手少阴之络穴。通,通往。里,内里。心经络脉由此穴分出,与小肠经互为表里而相通。
2、穴义:心经经水由此交于少阴肾经。
3、通里:通,通道也。里,内部也。该穴名意指心经的地部经水由本穴的地部通道从地之天部流入地之地部。本穴物质为灵道穴传来的地部经水,因本穴有地部孔隙通于地之地部,经水即从本穴的地之天部流入地之地部,故名。
4、心经络:本穴物质为地部流行的经水,经水由本穴的地部孔隙内走心经的体内经脉,有联络心经内外经脉气血物质的作用,故为心经络穴。
足太阴脾经主治 足太阴脾经循行分支
胃部支脉:从胃部分出,向上经过膈肌,流注心中,与手少阴心经相接。
艾灸神门作用与好处有哪些
神门属手少阴心经,心藏神,主神明,该穴是心经的腧穴,亦是原穴,是神气出入的门户,具有宁心安神,清心调气的作用。
艾灸神门的好处
1.神门是手少阴心经五腧穴中的腧穴,心之原穴。五脏有疾取之十二原,心藏神,故神门统治神志疾病。
2.神门为心之原穴,心主血脉,其华在面,故有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3.刺激神门不久便会有困倦感,对治疗失眠有良好效果。
取神门穴时,应采取正坐位,仰掌的姿势取穴,神门位于手腕部位,手腕关节手掌侧,腕横纹上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神门的作用与好处
神门为手少阴心经原穴,是心经元气留止之处,为养心安神要穴,具有养心安神,意志定惊的作用。对于现代各种精神系统症状和心脏症状有很好的保健治疗作用。
手少阴心经经络图 手少阴心经的作用
手少阴心经主要跟情志有关系,所以只要是人体情志方面的疾病,都可以通过心经来调节。情志包括神志,思虑,睡眠等方面的问题,与心经有直接联系。科学合理的按摩心经相关穴位,可以打通经络,使人心情舒畅。同时按摩心经还能放松上臂肌肉,疏通心经的经气。点揉重点穴位还可以预防冠心病,肺心病以及改善颈椎病压迫神经所导致的上肢麻木等。此外对改善失眠的作用也很明显。
经络养生常按摩4大穴位祛湿养脾胃
1、小指尖端
所属经络:手少阴心经,是手少阴心经的末端。
方法:经常摩擦、按压小指尖端有利于心脏健康,对缓解胸闷、心慌、失眠、心神不宁有益。
2、拇指尖端
所属经络:手太阴肺经,是手太阴肺经的末端。
方法:经常摩擦、按压拇指尖端有宣肺、利肺的功效,有助于维持呼吸系统健康。尤其是秋冬季节,经络运行到手太阴肺经,更是进行呼吸系统保健的最佳时机,还能缓解咳嗽症状。
3、手掌中央
所属经络:手厥阴心包经,是手厥阴心包经的末端。
方法:经常用食指指关节挤压手掌中心能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对调理月经、肤色都有一定功效。此外,还有利于心脏健康。
4、肩窝
所属经络:手少阳三焦经,是手少阳三焦经的末端。
方法:用力按压肩窝处,不仅能调节全身体液循环、增强免疫力,还能刺激大脑皮层、放松神经,改善头痛、耳鸣、目痛、咽喉痛等身体不适。
十二经络的作用与功效 增强各脏腑功能
十二经脉包括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其气血运行部位内至脏腑,外达肌表,营运全身,具有增强各脏腑功能,调理全身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