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月经的表现 行经时间也叫经期
正常月经的表现 行经时间也叫经期
是指经血来潮的持续时间。正常者应为3~7天,多数人为4~5天。若平时月经很正常,也无其他明显的特殊诱因,突然出现经期缩短至1-2天或延长,应考虑是否有月经不调等病症。
宫颈糜烂与月经不调的关系
大多数的宫颈糜烂患者都是由于人流之后没有好好的休养受到了感染所导致的。一般宫颈糜烂患者会感觉感觉到自己的小腹十分的疼痛,严重的宫颈糜烂会引起类似于不孕等很多并发症。那么患有宫颈糜烂会导致女性月经不调吗?
宫颈糜烂是由于宫颈受到长期炎性刺激,导致表面鳞状上皮脱落,病原体侵入而引起。由于宫颈内膜皱襞和腺体多,病原体潜藏不易彻底清除,炎症迁延成慢性。主要表现为白带增多,呈脓性或者发生接触性出血。
专家解析,宫颈糜烂和月经过长两者之间的关系:
1、经期过长作为月经不调的一种症状表现,主要是指月经行经时间多次超过7天以上,甚至淋漓不断达半月之久的情况。而表现在月经量上的话,则指月经量不多,或稍多于正常量。同时如若女性在月经前后还伴有白带过多、发黄,血性白带,宫颈充血、水肿,腰骶部疼痛,盆腔部有下坠感,痛经等不适时,多为宫颈糜烂所致。
2、除宫颈糜烂会导致女性月经时间过长外,如果女性是因为其他原因而导致行经时间过长的话,也会极易引发宫颈糜烂疾病的发生,进而进一步加重自己月经不调状况的恶劣。这是因为,女性在月经期间,身体的免疫力会下降,病菌这时很容易侵袭身体造成感染。进而诱发炎症的出现。这也是我们一开始为什么说她们两者之间是相互关联的根本原因。
女性月经主要是子宫内膜壁脱落所形成的,宫颈糜烂与月经不调是有一定关系的。月经不调是宫颈糜烂患者中十分常见的并发症。患者在治疗宫颈糜烂的时候一定要警惕类似的并发症产生。
月经周期怎么计算
从月经的第一天开始,一直到下一次月经来潮的第一天,算一个完整的月经周期。一般的情况下,月经周期是以一个月来计算的,但事实上因人而异。月经周期计算应包括月经来潮的时间,有些女性只计算月经干净的时间,这样就可能认为月经周期缩短了。一个月经周期一般为21-35天,平均28天,月初及月末各来潮1次也是正常的。
月经周期时间:
正常月经周期是28天,偶尔提前或者延后时间不超过7天认为是属于正常情况,因此月经的正常周期是不少于21天,不超过35天。月经周期的长短取决于女性卵巢内卵泡发育成熟期的长短,而黄体期的长短都是相同的,大约有十四天。如果卵泡发育期长则月经周期长,反之月经周期也就短。
行经时间:
行经时间即经期,是指经血来潮持续的时间长短,正常女性经期时间一般是2-8天,平均4-6天。如果平时月经正常,没有其他明显的特殊诱因导致出现月经提前或者月经推迟7天以上,行经时间延长,则应该考虑是否有月经不调等病症。
不同女性,月经周期长短也有所不同,出现提前或错后7-10天,属于在正常范围,只要能保持一定的规律性就不认为是月经不调。
正常月经的时间
月经是女性每月一次的正常生理表现,当女性身体出现问题时,月经就会表现异常,很多女性就有月经一直不干净的困扰,月经量多,月经周期不规律,那么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呢?
如果是青春期的小女生,刚刚来潮不久,主要考虑是由于卵巢功能发育尚不成熟,内分泌还不平衡稳定,再加上学业的压力,一般不用过于担心。
如果是成年女性,就要考虑一些妇科疾病。慢性子宫内膜炎会因为子宫内膜血液循环不良、退化坏死等原因导致经期延长,需要进行诊断性刮宫,以明确病情。
子宫肌瘤由于大的肌壁间肌瘤使子宫腔和内膜面积扩大,宫缩不良等导致经期延长,需经B超判断大小。
小且无症状的肌瘤不必处理;子宫增大像怀孕两个月以内的,可通过服用激素类药物进行治疗;若肌瘤再大一些,就必须进行手术,或切除肌瘤,或切除子宫。
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因自身机制的缺陷也会引起经期延长,需通过诊断性刮宫进行止血和病情判断,主要以激素联合用药为主要治疗方案。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会因为卵巢无排卵、黄体功能不足等原因造成经期延长,尚未生育的女性以性激素口服治疗,并尽早怀孕为主要治疗方案;已经生育的女性多行手术切除患处治疗。
正常月经的时间
正常的月经出血一般持续3~7天,超过10天就可认为出血时间延长,长期的经血过多,会导致贫血,低血压,晕眩,易发怒,严重时还会损害心脏功能.为了减少疾病对身体带来不必要的影响,因此出现月经不停后应及时就诊。
为什么月经老是不干净?
节育环
女性上环后,由于个体差异性,有些女性对环不适应就会产生一些排异反应,例如,月经不干净、月经量增多、痛经等。
子宫肌瘤
妇科病是引起女性月经类疾病的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如果在育龄女性身上长期出现月经不干净的情况时,有必要考虑子宫肌瘤的可能,应及时B超检查确认。
药流不全
药物不全会导致流血时间延长,这很轻易被女性误以为是月经不干净。当药流后出血时间超过2周时,女性应及时进行B超检查,查看药流是否干净,是否需要清宫。
月经失调
月经失调是内分泌失调的一种表现形式,属于月经失调。女性因内分泌失调导致的月经不干净常与黄体萎缩不全、子宫内膜修复延长有关。另外,盆腔炎和服用某种药物也可能引起月经不干净。
出现6大症状小心月经不准
女性月经不调的症状
月经不调应该是困扰很多女性的妇科问题,越来越多的女性朋友容易患上月经不调的症状表现,很多女性朋友由于不了解月经不调的症状,延误治疗导致病情加重,因此,我们要及时了解,并加以治疗,那么月经不调都有哪些症状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专家是怎么的介绍的吧。
月经周期异常
大多数女性的月经周期是在28~30天,提前或错后7天左右仍属正常的月经周期。如果连续三个月周期提前7天以上,或者推迟7天以上,就是月经不调。
经血量的改变
每人每次来月经流出多少血,也因人而异。大多数女性在行经的第二和第三天流血最多,以后逐渐减少,整个月经期内流出的血量约50~80毫升之间,这是正常的现象。如果月经量少于20ml或者多于100ml,就是月经不调。
经血颜色改变
正常的月经血,是暗红色的、不凝固的血液。血中含有少量子宫内膜碎片、子宫颈的粘液和阴道脱落的上皮细胞,也有人有少量小的凝血块。如果月经颜色呈黑色,或者其它不正常的颜色,就是月经不调。
行经时间过短或过长
行经时间一般是3~7天,属正常范围。如行经时间超过7天或者少于2天,就不太正常了。
经期反应敏感
来月经时,一般女性没有什么特殊不舒服的感觉,只有体力略差,易疲劳、工作效率和劳动耐受性略低等现象。如果月经不调会在行经前或行经期有乳房胀痛、腰酸、下腹部发胀,腰骶部下坠感,四肢和颜面轻微浮肿。亦有的女性情绪不稳,有易激动、易生气等现象。会对日常生活和工作产生影响。
痛经
在月经来潮的当天或者在月经来潮前。出现下腹绞痛,并伴有面色苍白、头痛、恶心呕吐、手脚发凉等。
经期延长的病因病理是什么
月经周期基本正常,行经时间7天以上,甚至淋漓半月方净者,称为“经期延长”,属月经病。本病的病理有虚有实,常见的有阴虚、脾虚、血瘀和湿热。1、阴虚素体阴虚或久病伤阴,阴虚内热,热迫冲任,经行淋漓不净。2、脾虚脾主统摄,脾虚气弱,统摄无力,而致经血淋漓不净。3、血瘀瘀血留阻胞宫,新血不得归经,而致经血延期不绝。4、湿热经行产后(包括人流术后),感受湿热病邪,滞于胞宫,经血淋漓不净。
女性功血的主要表现
一、排卵期出血:在月经干净后10天左右,阴道又会出现少量的出血,一般一两天就干净,这就是排卵期出血。
二、月经淋漓不尽:有的女性虽然月经周期正常,但是在来月经之前就会有少量的阴道出血,颜色发暗,在月经来潮后数天还淋漓不尽,整个行经时间会持续10天以上。
三、月经量过多:表现为月经周期正常,但是每次的行经时间延长或是出血量多,一次月经出血可达数百毫升。
四、月经周期短:主要是月经周期缩短,月经周期会少于21天,但是出血量的出血的天数与正常月经来潮一样。
五、子宫出血不规则:常常表现为月经提前或错后,月经来潮时间完全没有规律,月经周期紊乱。
月经病是什么意思啊 月经病的范围有哪些
月经周期异常:月经周期出现异常称之为月经不调,主要包括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紊乱,经间期出血等。
经期异常:月经出血时间异常,主要是经期延长。
经期不适:以经期出现全身或局部不适为特征的疾病,主要有痛经,经行发热,经行头痛,身痛,经性泄泻,经行眩晕,经行浮肿,经行情绪异常等。
经量异常:包括月经过多,月经过少,闭经,崩漏等。
怎么判断月经量多少
正常月经的七大标准
1、月经初潮年龄
女性一般在13岁左右月经即开始来潮,到49岁左右则自行闭止,历时约35年左右。在此期间除去妊娠及哺乳期以外,月经通常是一个月来潮一次,信而有期,因而称为月经。
2、月经来潮的时间
也叫经期。是指经血来潮的持续时间。正常者应为3~7天,多数人为4~5天。若突然出现经期缩短至1~2天或延长,应考虑是否有月经不调等病症。
3、月经的周期
月经的周期即是两次月经来潮第一天的间隔时间为28天,偶尔提前或延后不超过7天也属于正常,所以正常的月经周期范围在21到35天之间。
4、月经的质
是指月经呈现的性状,正常情况下不稀不稠,不易凝固,无明显血块,无特殊气味。如果月经血又黏又稠,或清稀如水,或夹有较多血块,应注意是否有子宫肌瘤、贫血等病症。
5、月经的量
一般50毫升左右。但还要依据体质、年龄、气候、地区和生活条件的不同,经量会有增有减,只要在30到100毫升均属正常生理范畴。如果每次月经量不在这个范围,应考虑为月经病。
6、月经的色
正常经血一般为大红色,开始色较浅,以后逐渐加深,最后又转为淡红色而干净。
7、伴随症状
月经期间盆腔淤血及子宫流血量增多,会有下腹及腰背下坠的感觉,待月经排出后,这种症状会减轻。但如果症状较明显,如痛经、经前水肿、行经期间情志异常等,均属病态,应及时就医。
怎么判断月经量是否偏少?
月经周期基本正常,经量明显减少,甚至点滴即净;或经期缩短不足两天,经量也少,都称为“月经过少”。
正常月经量为20~60ml,超过80ml为月经过多,少于5ml为月经过少。
5ml的量还是不好估计,我们可以这样估算一下,如果一片日用卫生巾的表面浸湿了,就表示出血量已经超过5ml了,那么就不算月经量少了。
月经正常是怎样的
1、行经年龄
女性一般在13岁左右月经即开始来潮,到49岁左右则自行闭止,历时约35年左右。在此期间除去妊娠及哺乳期以外,月经通常是一个月来潮一次,信而有期,因而称为月经。
2、行经时间
也叫经期。是指经血来潮的持续时间。正常者应为3~7天,多数人为4~5天。若平时月经很正常,也无其他明显的特殊诱因,突然出现经期缩短至1-2天或延长,应考虑是否有月经不调等病症。
3、月经周期
月经的周期即两次月经之间的第一天相隔时间一般为28天,偶尔提前或延后时间不超过7天者仍可视为正常,故正常的月经周期不少于21天,也不超过35天。
4、经质
是指经血的性状,正常情况下经质不稀不稠,不易凝固,无明显血块,无特殊气味。如果月经血又黏又稠,或清稀如水,或夹有较多血块,应注意是否有子宫肌瘤、贫血等病症。
5、经量
是指经期排出的血量,一般总量约为50毫升左右。由于个人的体质、年龄、气候、地区和生活条件的不同,经量有时略有增减,均属正常生理范畴。但如果每次月经量少于30毫升或超过100毫升,应考虑为月经病。
6、经色
是指月经出血的颜色,正常经血一般为红色稍黯,开始色较浅,以后逐渐加深,最后又转为淡红色而干净。如果一直是鲜红色、紫红色或淡黄、咖啡色均属不正常。
7、伴随症状
月经期间,由于盆腔淤血及子宫流血量增多,可能有下腹及腰背下坠的感觉,待月经排出后,这种症状会减轻。但如果症状较明显,如痛经、经前水肿、行经期间情志异常等,均属病态,应及时就医。
测月经周期正常标准方法
测月经周期正常标准方法:
①行经年龄。女性一般在13岁左右月经即开始来潮,到49岁左右则自行闭止,历时约35年左右。在此期间除去妊娠及哺乳期以外,月经通常是一个月来潮一次,信而有期,因而称为月经。
②行经时间。也叫经期。是指经血来潮的持续时间。正常者应为3~7天,多数人为4~5天。若平时月经很正常,仅无其他明显的特殊诱因,出现月经提前或推迟7天以上,行经时间延长,应考虑是否有月经不调等病症。
③月经的周期。月经的周期即两次月经之间的第一天相隔时间一般为28天,偶尔提前或延后时间不超过7天者仍可视为正常,故正常的月经周期不应少于21天,也不能超过35天。
④经质。是指经血的性状,正常情况下经质不稀不稠,不易凝固,无明显血块,无特殊气味。如果月经血又黏又稠,或清稀如水,或夹有较多血块,应注意是否有子宫肌瘤、贫血等病症。
⑤经量。是指经期排出的血量,一般总量约为50~80毫升。由于个人的体质、年龄、气候、地区和生活条件的不同,经量有时略有增减,均属正常生理范畴。但如果每次月经量少于50毫升或超过100毫升,应考虑为月经病。⑥经色。是指月经出血的颜色,正常经血一般为红色稍黯,开始色较浅,以后逐渐加深,最后又转为淡红色而干净。如果一直是鲜红色、紫红色或淡黄、咖啡色均属不正常。
在对测月经周期正常标准方法认识后,女性在测试的时候,都是可以按照以上方法进行,不过要注意的是,如果这些项目有异常情况的,都是要选择对应改善方法,否则问题严重后,对女性生育也是会造成影响的,这点女性也要注意。
妇科炎症的表现 月经不调
女子自青春期规律行经,经量适中,没有特殊的不适,为正常月经,如果出现月经行经时间延长,月经量增多或者减少,月经周期缩短或者在其他时间出现不规则出血。都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时就医以明确病因进行治疗。
月经期多长时间算正常
月经期(也称行经期)
女子的月经期大约是2~5天。一般行经的规律是第一天经血不多,第二三天增多,以后逐渐减少,直到经血干净为止。这是因为第一天子宫内膜脱落刚刚开始,第二三天子宫内膜脱落增多,出血量也增多了,子宫受到刺激,加强收缩,把大量经血排出的缘故。有的人经血干净了以后,过一两天又来了一点,俗称“经血回头”,这也不是病,而是一种正常现象。但是,有的女子经期长达10~20天,月经淋漓不尽;有的经期极短,只是“一晃”即过。这两种现象都是不正常的。
经血量
女子月经量的多少因人而异,一般是20~100毫升。一般每天换3~5次卫生巾或纸,就算是正常。如果经血量过多,换一次卫生巾或纸很快就又湿透,甚至经血顺腿往下淌,这就不正常了。经血过多,可能是精神过度紧张、环境改变、营养不良以及代谢紊乱等因素引起的功能性子宫出血。经血长期过多会引起贫血,应查明原因,进行治疗。当然,如果因为子宫、卵巢不正常或全身性疾病,引起月经量过少,这种情况也不正常,也应及时就医。
通过以上的介绍,大家都了解了吧,我们一定要注意健康,一旦女性自己经期不正常就要赶快到医院就医,不可以自己觉得没事就不管不顾。喜羊羊嗯嗯以上的建议可以降低女性可能出现的危害!也希望可以帮助每个女性了解月经。
月经不完是怎么回事
中医认为本病的病因很多,有外因,也有内因。其病机有寒热虚实之分。外因常见风寒湿热邪毒外侵,侵淫胞脉,以致血海不宁,冲任不固;内因常见素体虚弱,饮食失调,劳倦内伤,思虑过度,或地理环境改变,调摄适宜等,以致中气虚陷,气不摄血,冲任不固;或情志不遂,大怒伤肝,肝郁失疏,气郁化火,损伤血络,冲脉不固;或素体阴虚,或久病阴伤,或多产房劳损伤,肝肾不足,阴精耗伤,阴虚火旺,迫血妄行;或大怒伤肝,肝郁失疏,气滞血瘀,瘀阻胞宫,血不循经。
中医治病讲究的是辨证施治,根据临床中各种月经延长的表现,将月经延长分为气虚失摄证、阴虚血热证、气滞血瘀证、湿热阻滞证四种类型进行辩证诊治。
气虚失摄证:表现为行经时间延长,超过7天以上,而周期基本正常,量多、色淡、质清稀,伴怠倦乏力,舌淡,脉虚弱无力。
阴虚血热证:表现为经行时间延长,超过7天以上,而周期基本正常,量少,经色鲜红,质稠,舌红苔薄而干,脉细数。
气滞血瘀证:经行时间延长,超过7天以上,而周期基本正常,经色紫黯有块,经行小腹疼痛。
湿热阻滞证:经行时间延长,超过7天以上,而周期基本正常,月经量多、色红有块、质稠,小腹坠胀,平时带下量多色黄,或伴有阴痒,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月经周期怎么算正常
月经周期是否正常,能初步判断女性身体健康状态。可以从月经周期时间和行经时间两方面进行分析。
1、月经周期时间:正常月经周期是28天,偶尔提前或者延后时间不超过7天认为是属于正常情况,因此月经的正常周期是不少于21天,不超过35天。月经周期的长短取决于女性卵巢内卵泡发育成熟期的长短,而黄体期的长短都是相同的,大约有十四天。如果卵泡发育期长则月经周期长,反之月经周期也就短。
2、行经时间:行经时间即经期,是指经血来潮持续的时间长短,正常女性经期时间一般是2-8天,平均4-6天。如果平时月经正常,没有其他明显的特殊诱因导致出现月经提前或者月经推迟7天以上,行经时间延长,则应该考虑是否有月经不调等病症。
在月经到来的时候,要注意经期卫生,因为在经期女性抵抗力低下,容易受感染,不注意卫生容易诱发多种妇科疾病,如月经不调、痛经、阴道炎、功能性子宫出血等,这些病症均会妨碍到婚后的受孕。如果有月经不调的症状,应该做检查判断原因,及时治疗才不会影响未来受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