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熬夜有7大风险 超重肥胖
长期熬夜有7大风险 超重肥胖
人在睡觉时,身体会分泌一种叫做“瘦体素”的物质。长期熬夜会影响瘦体素分泌,不利于脂肪分解。
家有胖小孩问题严重吗
此外,亲戚的一个孩子,12岁时,体重就是同龄人的两倍,因家长没有足够重视,两年后,孩子患上了糖尿病,之后口服“降糖”药不管用,小小年纪不得不开始注射胰岛素。这个病例,更让王军伟感到无比痛心。
相比成年人肥胖,对于青少年儿童肥胖,王军伟更为担忧。为掌握一个真实的、全面的情况,去年这个时候,王军伟和同事开始着手天台县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的课题研究。
调查显示:天台21%的中小学生存在超重、肥胖
从2015年1月开始,课题组成员历时半年,对天台白鹤中心小学、平桥二中等15所中小学校的7至18岁学生,进行现场调查。测量身高、体重,计算体质量指数(BMI),根据《中国学龄儿童超重、肥胖筛查BMI值分类标准》判定学生是否超重、肥胖。
本次共调查了中小学生10595人,其中男性5569人,女性5026人,男女性别比1.1∶1;城区学校7所6558人,农村学校8所4037人;小学7所3891人,初中6所5450人,高中2所1254人。
调查结果显示:这10595名学生中,其中超重的有1243人,超重率11.73%;肥胖的有952人,肥胖率8.99%。
女生肥胖、超重人数分别为361人、405人,肥胖率、超重率分别为7.18%、8.06%;男生肥胖、超重人数分别为591人、838人,肥胖、超重率分别为10.61%、15.05%,从这些数据来看,男生较女生更为严重。
在我们的惯性思维中,认为初高中生肥胖人数应该多于小学生。但事实并非如此,超重和肥胖出现了低龄化现象。统计数据告诉我们,7岁学生的超重肥胖检出率最高,其中,超重率为12.20%,肥胖率为21.86%,总的肥胖超重比例达34.06%;7岁至12岁呈逐渐下降趋势,15岁后超重肥胖总比例基本保持稳定在15%至18%。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习阶段中,超重肥胖以小学较为显著,初中与高中基本持平。
熬夜竟会引发那么多疾病
肾虚
无论男女都易出现肾虚的症状,导致肾虚的主要原因与长期熬夜有关。因为晚上23点到凌晨1点之间是肾脏最脆弱的时间段,如果这时自身还处于熬夜中,易损害肾脏,导致肾虚的出现。
肥胖症
体内激素分泌不断减少,易使体内碳水化合物转换成脂肪,使人体体重不断增加,导致肥胖症的出现,而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因为长期熬夜所致。另外,睡眠时间不足5小时的人群是肥胖症的高发人群。
高血压
长期处于熬夜的状态中易使人患上高血压,因为人体正常的血压呈现白天高,夜间低,如果晚上熬夜,人体交感神经就会因为得不到休息而造成血压上升,最终导致高血压的病症出现。
肛肠疾病
不良坐姿及暴饮暴食易使人患上肛肠疾病,除此之外,熬夜也是导致这种疾病出现的主要原因。熬夜会让肠胃蠕动减少,致使便秘的出现。大便不畅会压迫直肠静脉血管,造成直肠粘膜充血,引发痔疮。
内分泌失调
工作压力的增大及不合理的饮食结构易使人体出现内分泌失调之外,熬夜也是主要因素之一。长期熬夜易使人的情绪变化、紧张,造成体内激素紊乱,从而使内分泌出现紊乱的现象。
熬夜的危害 长期熬夜的7重风险
1.皮肤受损
长时间熬夜,人的内分泌和神经系统就会失调,使皮肤干燥、弹性差、晦暗无光,出现暗疮、粉刺等。
2.超重肥胖
身体在睡觉时会分泌一种“瘦体素”。长期熬夜会影响瘦体素分泌,脂肪分解会减慢。
3.记忆力下降
由于交感神经夜晚得不到充足的休息,白天就会出现头昏脑涨、记忆力减退等状况。久而久之,还会出现神经衰弱、失眠等问题。
4.心脏病风险高
长期黑白颠倒的人,不仅脾气会变坏,内脏也得不到及时调整,使心脏病的患病几率升高。
5.肠胃危机
人体胃黏膜上皮细胞,平均2~3天就要在夜间更新一次。胃肠道得不到休息,会影响其修复。
6.肝脏受损
23点至次日3点,是肝脏最佳排毒时段,如肝脏得不到休息,会引起肝脏血流相对不足,已受损的肝细胞难以修复并加剧恶化。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代谢器官,肝脏受到损伤,全身健康都将受到威胁。
7.增加患癌风险
人体免疫因子大多在睡觉时形成,长时间熬夜会导致免疫力降低,出现疲劳、精神不振,易感冒、易过敏也会不期而至。
免疫力是人体对抗癌症的天然屏障,免疫力降低会使癌症发病率升高。多项研究证实,熬夜与乳腺癌、结肠癌等疾病风险的提升存在紧密联系。
比如,女性长期熬夜会导致月经紊乱;儿童长期熬夜会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导致一系列成长问题;肠胃不好、有肝病的人熬夜,会加重病情,病情严重还会反过来影响睡眠质量,导致肠胃、肝脏健康进一步恶化。
长期熬夜有什么危害
长时间熬夜,人的内分泌和神经系统就会失调,使皮肤干燥、弹性差、晦暗无光,出现暗疮、粉刺等。人体免疫因子大多在睡觉时形成,长时间熬夜会导致免疫力降低,出现疲劳、精神不振,感冒、过敏也会不期而至。
长期熬夜增大心脏风险
长期熬夜,增大心脏风险
心脏早搏的诱因很多,除了遗传、心脏器质性因素外,劳累、睡眠不足、不良情绪、失衡的人体内环境、创伤等都可能引发心脏早搏。像吴女士这种长期加班、熬夜,导致身体营养流失、钾钠元素减少打破内环境稳态更加重了心脏负担。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研究发现,凌晨两点后才入睡容易打乱生理时钟,对身体脂质新陈代谢带来严重影响,导致血液中的三酸甘油脂浓度增加。三酸甘油脂是血液里的脂肪酸,浓度过高容易引起心脏疾病。工作紧张、压力大,长期睡眠不足,还有可能引起体内电解质紊乱,以致引发心律失常,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心脏性猝死。值得注意的是,研究报告中特别强调:相比于男性,缺乏睡眠对于女性而言更加危险。每晚睡眠不足8小时的女性,患冠心病的风险要比同等睡眠情况的男性高出27.5%。
长期熬夜有什么危害 长期熬夜的危害
皮肤受损
长时间熬夜,人的内分泌和神经系统就会失调,使皮肤干燥、弹性差、晦暗无光,出现暗疮、粉刺等。
超重肥胖
身体在睡觉时会分泌一种“瘦体素”。长期熬夜会影响瘦体素分泌,脂肪分解会减慢。
记忆力下降
由于交感神经夜晚得不到充足的休息,白天就会出现头昏脑涨、记忆力减退等状况。久而久之,还会出现神经衰弱、失眠等问题。
心脏病风险高
长期黑白颠倒的人,不仅脾气会变坏,内脏也得不到及时调整,使心脏病的患病几率升高。
肠胃危机
人体胃黏膜上皮细胞平均2~3天就要在夜间更新一次。胃肠道得不到休息,会影响其修复。
肝脏受损
23点至次日3点,是肝脏最佳排毒时段,如肝脏得不到休息,会引起肝脏血流相对不足,已受损的肝细胞难以修复并加剧恶化。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代谢器官,肝脏受到损伤,全身健康都将受到威胁。
比如,女性长期熬夜会导致月经紊乱;儿童长期熬夜会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导致一系列成长问题;肠胃不好,有肝病的人熬夜,会加重病情,病情严重还会反过来影响睡眠质量,导致肠胃、肝脏健康进一步恶化。
夜里到凌晨不睡觉,会使人体内的阳气得不到正常的休整,身体就很容易上火,出现头晕、咽喉肿痛、烦热口渴、便秘、小便黄等症状。
除了多饮水、戒烟酒、膳食调理、规律作息以外,按两个穴位也有助于降火。
照海穴
按压此穴能缓解咽喉干燥、目赤、失眠等由于阴虚火旺引起的症状。按压时,感到酸、麻、胀就可以了;按压时间不宜太长,5~10分钟即可。
涌泉穴
这个穴位对于滋阴降火很有意义,可以缓解上火引起的口干、眩晕、焦躁等。方法是将拇指放在穴位上,用较强的力气揉20~30次,晨起和睡前按摩效果较好。
长期熬夜有什么危害
熬夜会对身体造成多种损害,如经常疲劳,免疫力下降等。自然地,感冒、胃肠感染、过敏源等等自律神经失调症状都会找上你。根据免疫学的研究,晚上1l时到凌晨3时应该是胆、肝休息时间,也就是人体的经脉运行到胆、肝的时段。这两个器官如果没有获得充分的休息,就会表现在皮肤上,容易出现粗糙、脸色偏黄、黑斑、青春痘等问题。对于不习惯早睡的人来说,最迟也要在凌晨l时的养肝时间进入熟睡期。而且更糟糕的是,长期熬夜会慢慢地出现失眠、健忘、易怒、焦虑不安等症状。
温馨提醒:当你不得不熬夜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补水, 比如可以喝枸杞大枣茶或菊花茶,既补水又有去火功效。熬夜之后。最好的保护措施自然是把失去的睡眠补回来。如果做不到,午间的十分钟小睡也是十分有用的。此外,打打羽毛球,多去户外走动,也有助于身体健康和精神愉快。
长期熬夜对身体有什么危害 超重肥胖
身体在睡觉时会分泌一种“瘦体素”。长期熬夜会影响瘦体素分泌,脂肪分解会减慢。
长期熬夜有什么坏处呢
之一;皮肤受损。一般来说,皮肤在晚上10点到晚2点进入晚间保养状态。如果长时间熬夜,就会破坏人体内分泌和神经系统的正常循环。神经系统失调会是皮肤出现干燥,弹性差,缺乏光泽等问题;而内分泌失调会是皮肤出现暗疮,粉刺,黄褐班,黑斑等问题。
专家建议,在吃晚饭时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或含有胶原蛋白的食物,如水果和肉皮。还可以多吃偏凉性的食物,如瓜类,苹果,小米,薏米等。此外,晚餐应少吃辛辣的食物,同时少喝酒,可以多饮些鲜果汁或豆浆等。
之二 ; 抵抗力下降。在熬夜对身体造成的多种损害中,最常见的就是使人经常疲劳,精神不振,身体抵抗力下降。而对于抵抗力比较弱的人来说,感冒等呼吸道疾病,胃肠道等消化道疾病也都会找上门来。这主要是因为熬夜时人的正常生理周期被破坏,人体的正常‘应答’系统遭到破坏,抵抗力也就会随之下降。
专家提醒,应当坚持抵制;‘非正当性熬夜’,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如果因为工作关系不得不熬夜,中间应休息一段时间,另外要补充营养。
之三;记忆力下降。正常来说,人的交感神经应该是夜间休息,白天兴奋,来支持人一天的工作。而熬夜者的交感神经却是在夜晚兴奋,所谓一张一弛,熬夜后的第二天白天,交感神经就难以充分兴奋了。这样人在白天会没有精神,头昏脑涨,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健忘以及头晕,头痛等问题。时间长了,还会出现神经衰弱,失眠等问题。
乳癌严重吗
高脂肪饮食,肥胖。摄入过多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会引起雌激素水平的升高,增加乳腺癌的患病风险。研究显示,肥胖人群患乳腺癌的风险比正常体重人群高1~1.5倍,乳腺癌扩散的风险高两倍。更年期后的女性如果超重或肥胖,患乳腺癌的几率则会增加30%。
长期压力大,心情抑郁。都市年轻女性面临激烈的竞争压力,精神长期处于应激紧张状态,导致情绪上的不稳定、不平和,再加上经常熬夜加班,身体得不到充分的休息,这样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会导致内分泌失衡,对乳房也会造成一定伤害,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
长期接受雌激素治疗。更年期激素替代疗法或其他激素替代疗法等长期接受雌激素治疗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也会相应增加。
乳腺增生。良性的乳腺增生一般不会恶变,但乳腺增生中年龄较大、病史较长、肿块较大、肿块与月经关系不明显者,则有可能发生恶变,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孕妇超重有风险
瑞典卫生与社会福利局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瑞典孕妇身体超重现象越来越严重,而超重使孕妇和胎儿的健康面临很大风险。斯特方松说,身体超重的孕妇剖宫产时遇到的风险明显大于体重正常的孕妇,而且前者进行剖宫产的比例要远远大于后者。
瑞典卫生与社会福利局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瑞典孕妇身体超重现象越来越严重,而超重使孕妇和胎儿健康面临更大风险。
据此间媒体日前报道,瑞典卫生与社会福利局调查发现,1992年,瑞典全国孕妇中约有20%的人身体超重,其中约6%的人患有肥胖症;而到2007年时,瑞典全国孕妇中身体超重的比例增至25%,患肥胖症的人数比例大幅上升到12%。
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的妇产科专家奥洛夫·斯特方松说,正常体重妇女孕期体重增加值大致应在11公斤至16公斤之间,如果体重增长超过这一范围就属于超重,而原本就肥胖的妇女更容易在孕期身体超重。身体超重比高龄生育对孕妇和胎儿的身体健康更为不利。身体超重的孕妇更易患妊娠中毒和妊娠糖尿病。而身体超重的孕妇所怀的胎儿也普遍超重,这无疑会给孕妇生产带来一定困难。
斯特方松说,身体超重的孕妇剖宫产时遇到的风险也明显大于体重正常的孕妇,而且前者进行剖宫产的比例要远远大于后者。此外,孕妇身体超重还容易造成胎儿在生产前或生产时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