吻合口溃疡的病因症状检查预防治疗
吻合口溃疡的病因症状检查预防治疗
是指胃空肠吻合术后,在吻合口或某附近粘膜发生溃疡,又称复发性消化性溃疡。
吻合口溃疡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有消化性溃疡胃切除病史。
吻合口溃疡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病史提问:
有消化性溃疡胃切除病史,症状与消化性溃疡术前相似而又有所不同,腹痛最多见,多呈发作性。夜间痛显著,常向它处放射,腹痛发作期较长,而缓解期较短。进食或制酸剂能暂时缓解。纳差、恶心、呕吐及体重减轻等比较常见,部分患者可并发穿孔,梗阻和出血。
体检发现:
腹部压痛部位常与腹痛一致,腹痛处有时可有腹肌紧张。病程长者,腹部复中可触及肿块。
吻合口溃疡应该做哪些检查?
粪潜血:溃疡活动时,可持续性阳性。
内镜检查:常见溃疡位于吻合口小肠侧,多数为单个溃疡,伴粘膜糜烂 充血、水肿,活检可除外恶性溃疡。
胃泌酸试验:显示BAO增高,经五肽胃泌素或增大组织胺法,MAO明显升高。血清胃泌素测定可增高。X线钡餐检查约半数病例可见吻合口畸形、狭窄、钡剂残留、龛影以及局部压痛等。
吻合口溃疡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注意与其它溃疡、胃病等疾病鉴别。
吻合口溃疡应该如何预防?
此病应注意预防胃部疾病,合理饮食,粗细适中。同时应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加强自身免疫力。
吻合口溃疡可以并发哪些疾病?
容易发生穿孔、梗阻、出血等并发症。
吻合口溃疡应该如何治疗?
先经内科抗溃疡治疗,可延长疗程至3个月,若药物治疗无效,可行外科手术治疗。
胃溃疡的临床症状
胃溃疡的临床症状:
1、复合性溃疡
胃与十二指肠同时有溃疡存在的称之为复合性溃疡。多因先有十二指肠溃疡,引起幽门排空障碍而出现胃窦部涝留,继而发生胃溃疡。复合性溃疡病程较长,症状较重,且易引起出血或幽门梗阻。
2、多发性溃疡
一般溃疡病例只有一个溃疡,如有2~3个同时存在的即称为多发性溃疡。
3、巨大溃疡
如果溃疡直径大于2.0厘米,即称为巨大溃疡。巨大演疡可并发胃后壁穿孔、胰腺受累及,常误诊为胰腺癌。
4、应激性溃疡
由于外伤、大手术、颅脑部疾患、严重感染或药物等因素引起的胃肠道粘膜急性损伤、出血、糜烂和坏死而形成的溃疡。本病多于应激后10天左右发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无男女差异。发病前多有外伤、大手术、严重感染等病史。常出现上消化道大出血,表现呕血、黑便,发病多突然,常无前驱征兆且不易止血。此外、可有上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返酸等消化系统症状,但较一般胃、十二指肠溃疡病为轻。可通过胃镜检查或气钡双重朋予以确诊。治疗上徐对症处理外,应积极按疗原发病。
5、吻合口溃疡
又叫边缘溃疡,在胃或十二指肠手术后易发生,多位于吻合口,呈圆形成椭圆形溃疡,或单发或多发,一般在手术后2-3年发生。
6、胰源性溃疡
亦称胃泌索瘤或卓。艾综合征为胰腺β细胞瘤。主要是因为胃窦部、十二指肠的G细胞增生,分泌大量的胃泌素,而引起多发性、难治性消化性溃疡。主要症状为顽固性消化性溃疡的症状,病程长达数年至数十年,亦可有暴发型。溃疡为多发性,常发生于十二指扬,亦可见于胃、食管、空回肠等。可通过胃酸测定、血清胃泌素测定、影象学检查等予以确诊。
胃出血的原因 胃十二指肠疾病
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急性胃粘膜糜烂、应激性溃疡、慢性胃炎、胃癌、胃息肉、胃平滑肌肉瘤、胃平滑肌瘤、胃粘膜脱垂、手术后吻合口溃疡、套叠、胃肉芽肿病变、十二指肠憩室。
胆汁反流性胃炎怎么办
一药物治疗
消胆胺是一种硷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可与胃中胆盐结合,并加速其排除。开始时于餐后1小时服4g,并于临睡前加服1次,通常在服药后1~2周奏效,以后逐渐减量。应同时补充脂溶性维生素。若治疗3个月仍无效果,列为治疗失败。
灭吐灵胃复安可促进胃贲门及近段小肠收缩,使胃排空加速,可减轻胃排空障碍患者的症状,也可进而减少胆汁和胰液的分泌,缓解返流性胃炎的症状。
二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基本有四种。
1.改成Billroth Ⅰ术式 如原为BillrothⅡ式胃切除者,改成BillrothⅠ式,约半数病人的症状可获改善。
2.Roux-en-Y手术 原为BillrothⅡ式手术者,将吻合口处输入段切断,近侧切端吻合至输出袢见图1。
3.空肠间置术 原为BillrothⅠ式胃切除者,在胃十二指肠吻合口中间置入一段长约20cm的空肠,有效率为75%。
4.Tanner手术 适用于原为BillrothⅡ式手术者,切断空肠输入袢,远侧切端与空肠输出袢吻合成一环状袢,近侧切端吻合至距原胃空肠吻合口50cm的空肠上。
除此以外,为了防止吻合口溃疡的发生,可考虑作迷走神经切断术。
毕二式胃大部切除术的原则是什么
在生活中,胃部的疾病一直是一直比较常见的疾病,若是胃部出现了疾病的话,为了身体健康,需要尽快的选择做胃部的相关的治疗,毕二式胃大部切除术是一种治疗胃部疾病的好方法,它可以帮助您有效的解除胃部疾病给您带来的烦恼,下面将为您介绍一下毕二式胃大部切除术的原则是什么?
.胃切除范围 胃切除太多可能影响术后进食和营养状态;切除太少,术后胃酸减少不够,易导致溃疡复发。按临床经验一般切除2/3~3/4为宜。
.吻合口大小 吻合口太小易致狭窄,吻合口太大食物通过太快,易发生倾倒综合症。一般3厘米约二横指为宜,多余胃端可缝合关闭。
.吻合口与横结肠的关系 胃空肠吻合口位于结肠前或结肠后,可按术者习惯,只要操作正确,不会引起并发症。
.近端空肠的长度 因空肠近端粘膜抗酸能力相对比远端强,为了避免发生吻合口溃疡,原则上近端空肠越短越好。结肠前术式以15~20厘米为宜。结肠后术式一般要求近端空肠6~8厘米以内。
.近端空肠与胃大小弯的关系 近端空肠段和胃小弯还是与胃大弯吻合,可按各术者习惯而定,但吻合口的近端空肠位置必须高于远端空肠,使食物不会发生淤积,如果近端空肠与胃大变吻合,必须注意将远端空肠段置于近端空肠段的前面,以免术后内疝形成。
各种胃溃疡的临床症状
1、复合性溃疡
胃与十二指肠同时有溃疡存在的称之为复合性溃疡。多因先有十二指肠溃疡,引起幽门排空障碍而出现胃窦部涝留,继而发生胃溃疡。复合性溃疡病程较长,症状较重,且易引起出血或幽门梗阻。
2、多发性溃疡
一般溃疡病例只有一个溃疡,如有2~3个同时存在的即称为多发性溃疡。
3、巨大溃疡
如果溃疡直径大于2.0厘米,即称为巨大溃疡。巨大演疡可并发胃后壁穿孔、胰腺受累及,常误诊为胰腺癌。
4、应激性溃疡
由于外伤、大手术、颅脑部疾患、严重感染或药物等因素引起的胃肠道粘膜急性损伤、出血、糜烂和坏死而形成的溃疡。本病多于应激后10天左右发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无男女差异。发病前多有外伤、大手术、严重感染等病史。常出现上消化道大出血,表现呕血、黑便,发病多突然,常无前驱征兆且不易止血。此外、可有上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返酸等消化系统症状,但较一般胃、十二指肠溃疡病为轻。可通过胃镜检查或气钡双重朋予以确诊。治疗上徐对症处理外,应积极按疗原发病。
5、吻合口溃疡
又叫边缘溃疡,在胃或十二指肠手术后易发生,多位于吻合口,呈圆形成椭圆形溃疡,或单发或多发,一般在手术后2-3年发生。
6、胰源性溃疡
亦称胃泌索瘤或卓。艾综合征为胰腺β细胞瘤。主要是因为胃窦部、十二指肠的G细胞增生,分泌大量的胃泌素,而引起多发性、难治性消化性溃疡。主要症状为顽固性消化性溃疡的症状,病程长达数年至数十年,亦可有暴发型。溃疡为多发性,常发生于十二指扬,亦可见于胃、食管、空回肠等。可通过胃酸测定、血清胃泌素测定、影象学检查等予以确诊。
胃癌注意 7种患者应该做胃镜复查
胃癌注意 7种患者应该做胃镜复查
对于大部分患者来说,做胃镜检查是一次痛苦的历程,但是对于一些患者来说又必须定期进行胃镜复查,以免延误诊治。那么,哪些患者应定期进行胃镜复查呢?
1.胃癌手术后患者
胃癌切除术后,在1~2年内,吻合处可能有残留癌细胞复发,故应胃镜复查。一般说来,胃癌术后1年内3~5个月复查1次,1年后半年左右复查1次,3年后改为每年复查1次。
2.良性胃疾病手术后患者
一般在术后5年以上可发生残胃癌,多数残胃癌发生在术后20年左右。胃镜复查时最好在吻合口行活检,防止微小的早期残胃癌漏诊。复查以每年检查1次为好,有不适时可及时检查。
3.萎缩性胃炎患者
是胃癌的癌前病变,通常应每年复查一次胃镜,并要在胃窦,胃体,胃角等多处取活检。
4.胃溃疡患者
十二指肠溃疡一般不会癌变,但少部分胃溃疡会癌变,特别要注意胃体、胃底溃疡,即使病理报告是良性病变,也要在治疗一个疗程后复查。
5.病理报告为异型增生、肠化生患者
异型增生肠化生与癌变关系较为密切,应引起重视,应定期复查。
6.反流性食管炎
反复发生反流性食管炎病人,食管黏膜因反流物的长期、慢性刺激,可引起Barrett食管,异型增生等。出现上述情况,应定期复查胃镜。
7.以往行胃镜检查为良性病变但近况出现变化者
包括患者近来症状加重,或出现症状与以往不同,或有胃出血、梗阻及消瘦、贫血等情况,均应再次胃镜检查。
最后要讲的是,随着无痛胃镜普及开展及超细内镜的应用,胃镜检查不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胃大部切除术的原则
原则
胃大部切除术的具体操作,虽然各术者习惯不尽一样,但有着共同遵守的原则:
1.胃切除范围 胃切除太多可能影响术后进食和营养状态;切除太少,术后胃酸减少不够,易导致溃疡复发。按临床经验一般切除2/3~3/4为宜。
2.吻合口大小 吻合口太小易致狭窄,吻合口太大食物通过太快,易发生倾倒综合症。一般3厘米约二横指为宜,多余胃端可缝合关闭。
3.吻合口与横结肠的关系 胃空肠吻合口位于结肠前或结肠后,可按术者习惯,只要操作正确,不会引起并发症。
4.近端空肠的长度 因空肠近端粘膜抗酸能力相对比远端强,为了避免发生吻合口溃疡,原则上近端空肠越短越好。结肠前术式以15~20厘米为宜。结肠后术式一般要求近端空肠6~8厘米以内。
5.近端空肠与胃大小弯的关系 近端空肠段和胃小弯还是与胃大弯吻合,可按各术者习惯而定,但吻合口的近端空肠位置必须高于远端空肠,使食物不会发生淤积,如果近端空肠与胃大变吻合,必须注意将远端空肠段置于近端空肠段的前面,以免术后内疝形成。
在对胃大部分切除术原则认识后,使用胃大部分切除术前,患者都是要进行身体各方面检查,这样对自身具体情况有一些了解,不过要注意的是,在治疗胃大部分切除术后,饮食上一定要选择流食,这样对身体恢复才会有帮助。
吻合口溃疡健康饮食
口腔溃疡的注意事项:
尽量少吃刺激性调味品,如辣椒、醋、姜等,同时少吃油煎食物和其他太过粗糙坚硬的食物。这些食物会刺激溃疡面进一步扩大。
多吃一些盛产于秋天或富含维C的食物,如莲子、藕、橙子等,对治疗口腔溃疡都有很不错的效果。
每次进食后,可用放了少许食盐的温开水漱口,防止因食物残渣加重继发感染。
上班族的最佳食疗法:上班前用凉水把银耳泡上(这样炖时容易出胶),下班回来后把泡好的银耳放在电砂锅里炖至六分烂时,把带皮的梨切成块放入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提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向医生详细咨询。) 详细 宜吃食物 忌吃食物 莲子 橙子 苹果 西瓜 草莓 醋 姜 白酒 啤酒 大蒜 吻合口溃疡饮食问答
胆汁反流性胃炎能治好吗
应先采用药物治疗,治疗失败且症状严重者才考虑手术治疗。
1.药物治疗
⑴消胆胺是一种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可与胃中胆盐结合,并加速其排除。开始时于餐后1小时服4g,并于临睡前加服1次,通常在服药后1~2周奏效,以后逐渐减量。应同时补充脂溶性维生素。若治疗3个月仍无效果,列为治疗失败。
⑵灭吐灵(胃复安)可促进胃贲门及近段小肠收缩,使胃排空加速,可减轻胃排空障碍患者的症状,也可进而减少胆汁和胰液的分泌,缓解反流性胃炎的症状。
2.手术治疗
⑴改成Billroth Ⅰ术式如原为Billroth Ⅱ式胃切除者,改成Billroth Ⅰ式,约半数病人的症状可获改善。
⑵Roux-en-Y手术原为Billroth Ⅱ式手术者,将吻合口处输入段切断,近侧切端吻合至输出袢。
⑶空肠间置术原为Billroth Ⅰ式胃切除者,在胃十二指肠吻合口中间置入一段长约20cm的空肠,有效率为75%。
⑷Tanner手术适用于原为Billroth Ⅱ式手术者,切断空肠输入袢,远侧切端与空肠输出袢吻合成一环状袢,近侧切端吻合至距原胃空肠吻合口50cm的空肠上。
除此以外,为了防止吻合口溃疡的发生,可考虑做迷走神经切断术。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这些症状你都明白吗
一、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表现
本病以呕血和黑便为主要表现,血容量的减少可以导致周围循环的变化。根据失血量的多少可以分为大量出血(出血量在数小时内达1000ml并伴有急性周围循环衰竭)、显性出血(呕血和/或解柏油样黑便,不伴急性周围循环衰竭)和隐性出血(大便隐血试验阳性)。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全面诊断包括病因、部位和严重程度的判断。要重视既往病史和症状、体征在病因诊断中的作用。例如消化性溃疡常有反复发作中上腹痛史,用抗酸解痉药物常可以止痛;应激性溃疡常有明确的创伤史;作过胃大部切除术的患者要考虑发生吻合口溃疡出血的可能性;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常有血吸虫病或肝炎病史,以往吞钡检查可见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恶性肿瘤患者多有乏力、食欲不振、消瘦、贫血等表现;胆道出血患者常有右上腹痛、黄疸、呕血的三联症。应该注意的是有部分患者在发生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前可以没有任何自觉症状,这时要明确出血部位和原因就需要依靠胃镜、B超等辅助检查手段。
二、疾病介绍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食管、胃、十二指肠以及胰腺、胆道的出血而言,是临床常见急症之一。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呕血和黑粪,患者一般不难自判断。而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食管、胃、十二指肠和胰管、胆管病变引起的急性出血,胃空肠吻合术后吻合口附近的空肠上段病变所致出血也属这一范围。这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急症,主要临床表现是呕血和便血,或者胃管内见血性液体,年发病率在50~100/10万之间。
三、检查诊断
纤维胃镜是诊断上消化道出血病因的首选方法,不仅可以发现出血的部位和原因,而且有助于判断再出血的可能性,决定是否需要急诊手术。研究表明在发病后24小时内行急诊胃镜检查可以尽快明确病因、减少输血需求和手术机率,并缩短住院天数。大约20%~35%接受胃镜检查的患者需要行内镜下治疗,采用电凝、激光、药物注射或金属钛夹钳闭等局部止血措施,5%~10%的患者最终需要手术治疗。
其处理原则主要包括有效的液体复苏,出血征象的监测以及病因治疗。由于各种止血方法的不断改进,约80%的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可经非手术治疗达到止血目的。对部位不明确的上消化道大出血,经过积极的初步处理后,未能有效控制,且生命体征仍不稳定,应早期行急诊剖腹探查,以期找到病因,彻底止血。
心肌梗塞的病因症状检查
心肌梗塞冠状动脉有阻塞,心肌缺氧便会坏死或永久损坏心肌,导致血管变窄阻塞的元凶是动脉粥样班块。班块主要成分就是脂肪及低密度脂肪蛋白胆固醇。
1.一般来说心肌梗塞是因为:粥样班块在血管壁慢慢增生、加厚,使血管慢慢收窄以致到梗塞;粥样班块不稳定突然破裂使血小板在裂缝积聚,使血凝结成血栓阻止血液流通。
2.心肌梗塞的高危因素:(一)年龄、男性遗传。(二)糖尿。(三)高血压。(四)吸烟。(五)肥胖。(六)高血脂,特别低密度胆固醇。
3.心肌梗塞症状:胸痛是主要病征,痛可能伸展到手臂、肩、颊及牙齿。气促、恶心、消化不良、流汗或身体虚弱都可能是病征。不过要紧记心脏病发可能在没有什么征兆下发生。
4.心肌梗塞检查:心肌梗塞是急症,病者有以上病征应立刻叫救护车到医院。医生会进行心电图检查,主要是看有否心律不齐、不正常的Q和ST的电波。除了常规的血、肝功能、肾功能的检查外,医生会验心肌坏死指数高的肌原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