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的小动作
健脾的小动作
1、动动脚趾
中医认为,如果你的脾胃健康、脾胃功能强的话,站立时用脚趾抓地会很牢固,反之,如果你的脾胃功能不够好,脚趾抓地就无力,想要锻炼脾胃,就可以试试通过锻炼脚趾的方法,这个方法很简单,站着、坐着都可以做,站立或坐好时,双脚放平在地面上,要紧紧贴着地面,然后脚趾抓地、放松,交替的进行,时间不计长短,随意进行锻炼。这种方法能达到健脾的原因是,一松一紧的脚趾锻炼可以刺激到小腿的脾经。
2、按摩肚子
有很多脾经的穴位是在我们的肚子上,它们一般在我们人体前正中线旁开4寸的地方,如果按压这个位置会感到疼痛的话,那么,你的脾多不健康。按摩腹部可以疏通脾经,增强脾功能,具体的做法是:仰卧在床,肚脐为中心,摩擦双手,待双手温热时,用手掌顺时针旋转、按摩20次,按摩不宜太重,太重了肚子会难受,当然也不能太轻,太轻按摩就没有效果了,根据自己的感觉把握力度。另外,做仰卧起坐也是不错的方法,而且也很简单,只要每天早起、入睡前做20到40个仰卧起坐就可以了,这样做的原理与按摩腹部是一样的。
3、按摩小腿
小腿上有很多穴位,有些穴位在脾胃经上,比如常见的阴陵泉穴和足三里穴,因此按摩小腿也是一个不错的养脾方法。按摩的时候要从上到下,慢慢按摩,同样,按摩力度不能太重,也不要太轻,以自己的能够承受的力度为佳,最好能每天坚持睡前按摩3次,要注意刚吃完饭饱腹时、或者很饥饿的时候不要按摩。
4、蹲马步
扎马步是古人练功的基本功,也是很多运动的基本功,其实,蹲马步可以强化下半身肌力,巩固下盘,可以帮助我们健脾胃。
蹲马步时双脚打开,距离为我们肩宽的两倍,双手扶住膝盖,微蹲马步,上半身要保持挺直,身体上下浮动,蹲的最低点,以我们的膝盖不超过脚尖为标准,每次做1-2分钟。
缓解腰痛的小动作
腰部回旋运动
将双脚分开和肩同宽,双手叉腰,做顺时针方向选择后再向逆时针方向选择,由小到大交替回旋各八次,这样可以缓解腰部的僵硬,可以放松腰部。
五点支撑法
仰卧在床上,双侧屈肘、屈膝、头、双脚、双手五个点作为支撑,用力将腰部拱起。反复练习多次,感觉到疲劳时即可停止。这个方法能够使得腰部锻炼有力,锻炼腰部肌肉,使得腰部不宜受伤。
三点支撑法
经过五点支撑锻炼,腰部肌力较好,可把双臂置于胸前,以头及双足三点作支撑,用力作拱腰锻炼,反复多次。
四个小动作助养脾
叩齿咽津:晨起先叩臼(后)齿36下,次叩门(前)齿36下,再错牙叩犬齿各36下,最后用舌舔齿周3-5圈。结束时,再用舌头搅动口腔,激发口腔津液后吞下,早、中、晚各叩齿一次,多做更佳。此动作有滋补脾胃、固护肾气之功效。
擦胸腹:双掌五指分开,相对放在前胸乳下方,然后稍用力沿胁肋分向两边推擦,上下往返从胸到脐及至小腹,以发热为宜。此法可疏通肝经、脾经,能健脾养肝。
摩脘腹:以脐为中心,用右手掌向左绕摩21圈,再以左手掌向右绕摩21圈;双手叠掌,以脐为圆心,先从小到大做圆形摩腹动作72次后,再从大到小摩动72圈返回。摩腹能促进脾胃运化功能,有调理脾胃、通和气血、培补神元之功效。
擦丹田: 将两手掌分别放在脐下小腹中央处,同时做上下摩擦30次,以渐感发热为度; 先将左手掌按阴囊(女按会阴),再将右手旋转摩擦丹田30-100次,左右手转换。此法除有健脾壮肾之功效外,还能增强胃肠功能、治疗肠道疾病。
瘦手臂的小动作 动作三
同样保持深呼吸,平躺将脚微微弯曲之后,两手握水瓶朝天花板伸直手臂,再慢慢向两侧打开再慢慢收回来,依此重复动作即可。
上班族健身小动作
生活是一门学问,如果你能学着“偷懒”,也许会变得更有乐趣。“生活小窍门”教你聪明生活。
上班族健身“小动作”
如果您白天上班时间久坐不动容易诱发各种疾病,但又没有办法空出很长时间运动,不妨试一试下面几个健身“小动作”。
起床:拉伸放松。每天应该早起十分钟做全身的关节活动和韧带的拉伸放松,既能使人快速适应活动状态,还能提高身体的柔韧性。
等车或坐车时:踮脚运动。在等车或在车里时可手扶着站牌或车上的固定物体,身体站直,双脚与髋关节同宽,提起脚后跟,缓慢放下,反复进行30次,练习3组,每组之间注意抖动小腿放松,可增加关节稳定度。
下班途中:双脚交替站立。快走到车站时,进行旋转脚踝和髋关节的动作,使身体的疲劳感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孕晚期助产小动作
专家说:
盘腿对脚坐:保持后背腰部挺直,两脚掌合上,将足跟向内侧拉,同时缓慢降低两膝。这可以拉伸大腿与骨盆的肌肉,同时可以改善分娩时的体位,保持骨盆柔韧性,增强下身的血液循环。
如果比较难完成这个姿势,可以靠着墙来支撑后背,或者是在大腿底下放上垫子,但记住一定要保持后背笔直。
上下摇摆骨盆:用双手和双膝支撑身体,头和躯干在同一水平线。收腹,保持该姿势数秒钟,同时轻轻摇摆背部。然后放松腹部和背部,降低背部,尽量保持背部水平,重复上述动作。这可以加强腰部肌肉,帮助减轻分娩时的背痛。
你也可以靠着墙进行类似的动作:直立靠近墙,努力让腰下臀上的部位靠近墙面。
墙面滑行:背靠墙站立,两脚分开,距离与肩同宽,慢慢靠墙下滑至处于坐姿。保持该坐姿数秒,然后再上滑至站立。反复进行该动作10次。这一动作有助打开骨盆口,以给胎儿更大的空间进入产道。
为了减轻膝盖的压力,可以在后背放个小球,以减少滑行过程中的阻力。你也可以不靠墙来完成该动作,同样需要保持后背笔直,两脚分开同肩宽。
怎么看脾胃好不好 香味入脾可醒脾燥湿
香味入脾,香可醒脾,香可燥湿,亦可让脾舒畅。炒香的食物多具养脾之功,如炒花生、炒瓜子等。再者,米或面食烤成半焦半糊时即有香味,亦可养脾。小时候我最喜欢吃锅边上烤成焦黄色的玉米饼子或馒头,大概小孩子天性知道此物健脾。推之,烤成金黄色的面包又焦又脆,此当属养脾之物。
女人达到性高潮时的表现
性高潮小动作1、双脚弯曲,勾搭男人身体,目的是让男性生殖器插得更深。
性高潮小动作2、两股腿相交,表示阴道内“痒”难止,需要性器官的摩擦。
性高潮小动作3、臀部拽动,显示女方已有快感,并暗示对方再接再厉。
性高潮小动作4、腰向侧摆,希望男性性器官更深入,并且左右摇弄阴道壁。
性高潮小动作5、两手抱男人时,是想紧搂对方,使阴部紧紧相触,达到“身心合一”的效果。
性高潮小动作6、挺伸双股,是希望阴户上方受到充分的摩擦。
性高潮小动作7、露张腹部状若迎奉,其目的是希望男子在体内射精。
性高潮小动作8、女方曲身向上紧依男人时,已经快要达到性高潮,需最后“冲刺”。
性高潮小动作9、女方全身纵摆伸直,显示出四肢百骸已达兴奋顶点,正在享受高潮中的快感。
性高潮小动作10、阴户津液肆流,表示已女方达快感巅峰,完成性高潮。
健脾祛痰小动作
健脾的小动作
1、动动脚趾
中医认为,如果你的脾胃健康、脾胃功能强的话,站立时用脚趾抓地会很牢固,反之,如果你的脾胃功能不够好,脚趾抓地就无力,想要锻炼脾胃,就可以试试通过锻炼脚趾的方法,这个方法很简单,站着、坐着都可以做,站立或坐好时,双脚放平在地面上,要紧紧贴着地面,然后脚趾抓地、放松,交替的进行,时间不计长短,随意进行锻炼。这种方法能达到健脾的原因是,一松一紧的脚趾锻炼可以刺激到小腿的脾经。
2、按摩肚子
有很多脾经的穴位是在我们的肚子上,它们一般在我们人体前正中线旁开4寸的地方,如果按压这个位置会感到疼痛的话,那么,你的脾多不健康。按摩腹部可以疏通脾经,增强脾功能,具体的做法是:仰卧在床,肚脐为中心,摩擦双手,待双手温热时,用手掌顺时针旋转、按摩20次,按摩不宜太重,太重了肚子会难受,当然也不能太轻,太轻按摩就没有效果了,根据自己的感觉把握力度。另外,做仰卧起坐也是不错的方法,而且也很简单,只要每天早起、入睡前做20到40个仰卧起坐就可以了,这样做的原理与按摩腹部是一样的。
3、按摩小腿
小腿上有很多穴位,有些穴位在脾胃经上,比如常见的阴陵泉穴和足三里穴,因此按摩小腿也是一个不错的养脾方法。按摩的时候要从上到下,慢慢按摩,同样,按摩力度不能太重,也不要太轻,以自己的能够承受的力度为佳,最好能每天坚持睡前按摩3次,要注意刚吃完饭饱腹时、或者很饥饿的时候不要按摩。
4、蹲马步
扎马步是古人练功的基本功,也是很多运动的基本功,其实,蹲马步可以强化下半身肌力,巩固下盘,可以帮助我们健脾胃。
蹲马步时双脚打开,距离为我们肩宽的两倍,双手扶住膝盖,微蹲马步,上半身要保持挺直,身体上下浮动,蹲的最低点,以我们的膝盖不超过脚尖为标准,每次做1-2分钟。
减肥必知的小动作
1.爬楼梯
消耗热量:282卡/hr
不管到公司或回家都可以做的超顺便运动,虽然不会没事连续爬楼梯爬一个小时,但上上下下累积起来几次,一天应该也能消耗到1、200卡吧!
想瘦下来的人赶快离开电梯吧,就算你住20楼也可以搭到15楼再走五层楼上去,一样也可以运动到!
2.吸尘器吸地
消耗热量:200卡/hr
吸尘器要吸到一个小时地才能吸完大概是住城堡吧(那可能也不只吸一小),一般人家当然不会吸这么久,但吸的过程中来来回回多少也是有动到啰。
3.扫地
消耗热量:180卡/hr
扫地跟吸尘器应该是异曲同工之妙,总比没有好嘛。
4.洗碗
消耗热量:50卡/0.5hr
可能是只有动到手部所以消耗的热量比较少,不过能帮妈妈洗碗又能默默消耗一点热量,一兼二顾,摸蚵仔兼洗裤!
5.买菜
消耗热量:350卡/hr
买菜既要提菜,又要挑菜、杀价、跟隔壁欧巴桑抬杠,难怪热量会消耗的稍微多一点,下次妈妈去买菜前快自告奋勇去帮忙提东西吧!
喝小米粥能减肥吗 四种人最适合喝小米粥
很多围绝经期女性都有失眠的问题,如果遍寻无计,不妨试试晚上喝点小米粥。小洣有养胃的作用,中医认为“胃和则卧安”,胃里舒服的时候,人也比较容易酣然入睡。
普遍来说,舌苔黄厚、大便粘稠、脸色暗黄,头发易出油,可能是脾胃虚热造成。而小米粥有健脾养胃的功效,正在服药的人群也适合吃些小米粥,可减少对胃的损害。
长期便溏、或易发腹泻的人群,可能是因为脾虚所致。中医认为,五色入五脏,黄色入脾,小米能健脾,可很好地改善这一问题。
小米营养价值较高,经常食用可以有效预防口腔溃疡、口舌生疮等口腔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