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溃疡和舌癌的区别 治疗方式不同
舌溃疡和舌癌的区别 治疗方式不同
舌癌:对於Ⅰ~Ⅱ期的早期高分化舌癌主张单独手术或放疗,对於Ⅲ~Ⅳ期晚期舌癌采取以手术为主中医药配合的综合治疗。
对於Ⅰ~Ⅱ期的早期高分化舌癌主张单独手术或放疗,对於Ⅲ~Ⅳ期晚期舌癌采取以手术为主中医药配合的综合治疗。综合治疗的目的是预防肿瘤术後复发及远处转移,这是提高生存率和治愈率的正确方向。
舌溃疡:舌溃疡具有自限性,治疗主要以清热下火、调理五脏为主。平常还要注意补充维生素,避免紧张情绪,避免食用易上火食物。
舌癌的症状
舌癌好发于舌缘中1/3,其次为舌腹和舌背。舌癌早期可见到耳下及颌下淋巴结肿大。早期症状不明显,可表现为粘膜表面一块边界清楚、范围固定、颜色异常的区域。此区域大多呈红色或红白相间,表面可光滑或呈细颗粒状,多数无溃疡,少数有溃疡;可不高出粘膜面或高出粘膜面1毫米左右。体征明显时,表现为舌部肿块、溃疡伴疼痛不适。当肿瘤向舌根侵犯时,可出现放射性耳痛;肿瘤还可侵入舌外肌引起舌运动受限;当全舌受侵则引起舌固定、流涎、进食困难、语言不清。
肿瘤可因缺血、缺氧,引起坏死、溃疡与继发感染,伴发出血、恶臭。舌癌的颈淋巴结转移率为29%~38%,与病程早晚期相关。治疗舌癌,先采用放射治疗而不应急于手术。直径在2厘米以下的治愈率,可高达88%。
口腔溃疡与舌癌
一位老教授,舌头僵硬、不能说话、丧失吞咽功能、舌头左侧破溃、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上述症状出现前,老教授一直按口腔溃疡自行用药。但是经医生诊断,才得知自己已到舌癌晚期,并且癌细胞向颈部淋巴结转移。尽管进行了手术、放化疗,仍没有保住老教授的生命。
老教授早逝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自己误诊误治。一般来说,口腔溃疡10天左右自愈;如果10天后,口腔溃疡仍存在,应到正规医院切除溃疡组织做病理切片检查,以排除舌癌的可能。舌癌早期表现为溃疡、外突与浸润三种类型。外突多是乳头状瘤恶变;浸润型表面无突起或溃疡;溃疡型则伴有自发性疼痛和舌运动受限。
口腔溃疡长期不愈当心癌变
口腔癌发生率很低,一般在60岁以上多发,30多岁发生太年轻了,非常少见,国内只报道过27岁的一例。
医生提醒市民,对口腔溃疡一个月以上不愈和反复发作的,应该引起警惕;长期嚼烟草、槟榔,长期大量吸烟,都会刺激口腔粘膜,天长日久易形成癌变。
舌癌易发生转移较凶险
医生介绍,舌头是一活动器官,肿瘤生长、转移都比较快,舌头癌是口腔癌中最容易转移的,比较凶险。如果癌症仅限于舌头,不转移,5年生存率是70%;如果转移到颈部,5年生存率只有30%左右,所以早发现一天,意义重大。
舌癌有什么早期表现
舌癌好发于舌体的周边部分,早期仅有一个无痛性的小硬结,如果有一定的警惕性,这种小硬结是很容易发现的,很多人对舌边缘的小硬结满不在乎,待小硬结增大后,或突出于舌的表面,或已形成表面溃疡时才就诊,如果是舌癌,这已经为中、晚期了。舌癌出现溃疡时,可见溃疡边缘隆起,底面高低不平,很易出血,溃疡久治不愈,并容易发继发细菌感染,病人因舌溃疡疼痛难忍,难于进食和说话,口内有特殊的恶臭。为了早期发现舌癌,应该对舌粘膜的白斑及舌体的任何无痛性硬结引起足够的重视,牙齿排列不整齐,或不合适的假牙对舌的长期慢性刺激,或舌面上出现任何不易治愈的溃疡,都应该到医院口腔专科门诊,进行必要的检查。
警惕容易发生癌变的3种口腔溃疡
1、恶性口腔溃疡易癌变
良性的口腔溃疡一般数天至数周就可以愈合,而恶性口腔溃疡常呈进展性,迟迟不愈合,形态多不规则,其边缘隆起呈凹凸不平状,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溃疡面的基底部不平整,呈颗粒状,疼痛不明显。
2、慢性创伤性口腔溃疡易癌变
临床中经慢性创伤性溃疡转变为口腔癌的患者并不少见,尤其患者存在未拔除的残牙根、应用不合格的假牙、边缘锐利的假牙等,其锐利边缘不断刺激刮破舌、颊黏膜,如不去除刺激因素,溃疡渐渐加重,经久不愈,极易发展成舌癌或颊癌。
3、舌头溃疡经久不愈易癌变
舌头属活动性器官,溃疡恶性程度及发病率较高,可直接累及舌肌导致舌运动障碍,严重者影响说话及进食,久治不愈应及时排除癌变。
因此要特别提醒患者,如果持续一个月以上的同一处口腔溃疡,应立即到医院排除其他病变,必要时行病理检查,千万不可延误治疗时机。
舌头口腔溃疡治疗偏方
主诉:舌边长疮并疼痛。口苦,头有点晕,小便不爽,舌苔厚,脉微数。
处方:柴胡6,王芩10,半夏10,甘草6,茯苓15,陈皮10,王连3,枝子10,王柏6,大黄6,茵陈15,克香10,川朴10,苍术15,只壳10,白芍10.
用法:一剂水煎服,并外用冰硼散敷,嘱暂停食辛热性食物。
易发生癌变的3类口腔溃疡
口腔溃疡在人群中的发病率几乎为100%,极少有人能将其与癌症联系在一起,实际上,不少类型的口腔溃疡确实有癌变可能。
1、恶性口腔溃疡易癌变
良性的口腔溃疡一般数天至数周就可以愈合,而恶性口腔溃疡常呈进展性,迟迟不愈合,形态多不规则,其边缘隆起呈凹凸不平状,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溃疡面的基底部不平整,呈颗粒状,疼痛不明显。
2、慢性创伤性口腔溃疡易癌变
临床中经慢性创伤性溃疡转变为口腔癌的患者并不少见,尤其患者存在未拔除的残牙根、应用不合格的假牙、边缘锐利的假牙等,其锐利边缘不断刺激刮破舌、颊黏膜,如不去除刺激因素,溃疡渐渐加重,经久不愈,极易发展成舌癌或颊癌。
3、舌头溃疡经久不愈易癌变
舌头属活动性器官,溃疡恶性程度及发病率较高,可直接累及舌肌导致舌运动障碍,严重者影响说话及进食,久治不愈应及时排除癌变。
因此要特别提醒患者,如果持续一个月以上的同一处口腔溃疡,应立即到医院排除其他病变,必要时行病理检查,千万不可延误治疗时机。
舌头溃疡的危害有哪些
一、白塞氏病的警示信号
如果一个或数个舌头溃疡反复发作甚至此起彼伏,疼痛难忍或伴有其他部位的溃疡,则更要引起高度重视,因为这种舌头溃疡很可能是一种免疫病--白塞氏病的警示信号,这就是舌头溃疡的危害。
二、系列口腔疾病
口腔是人体抵御外界病菌入侵的第一道关卡,是咽喉要道的前哨。舌头溃疡发作后,如果溃疡处没有很快愈合,各种细菌病毒就可能通过患处蔓延到咽部引发急性咽喉炎、牙龈炎等一系列口咽部疾病,这也是舌头溃疡的危害。
三、口腔癌
舌头溃疡的危害还有长期经久不愈的舌头溃疡也要当心癌变的可能。如果溃疡直径达1厘米以上,边缘隆起、不整齐,中央凹陷,凹陷的表面有颗粒状的小疙瘩,在溃疡的周围和底部可摸到硬块,就可能是癌变的迹象。若是同一处口腔溃疡,伤口超过三周以上仍未改善,就要警惕是否为发生口腔癌的信号。
口腔溃疡是一种最常见的口腔粘膜疾病,是一种以周期性反复发作为特点的口腔粘膜局限性溃疡损害,可以自愈,可发生于口腔粘膜的任何部位,以唇、颊、舌部多见,严重者可以波及咽部粘膜。对口腔溃疡的治疗方法虽然很多,但基本上都是对症治疗,目的主要是减轻疼痛或减少复发次数,但不能完全控制复发,所以预防本病尤为重要。可以外用口腔溃疡散,云南白药等,多喝水。有了口腔溃疡不要一概轻视,如有可疑就应及时到医院检查,必要时行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再做相应的治疗。切不可粗心大意,延误治疗时机
舌头溃疡中医治疗方法
舌头溃疡中医治疗方法一:
(1) 证属脾胃伏火,又感风热者,宜清脾胃伏火,散风热,可用泻黄散。
藿香 防风 栀子 石膏 甘草 此方可加金银花,便秘者加瓜蒌、贝母。
(2) 证属胃火有余,阴分不足者,宜清胃滋阴,引热下行,可用滋阴降火煎。
生石膏 熟地 麦冬 知母 牛膝 亦可加玄参、竹叶、石斛等。
(3) 证属肾虚,火不归原者,宜阴阳双补,引火归原。可用全真一气汤。
熟地 附子 牛膝 麦冬 五味子 白术 山药 体虚者选加党参、太子参、沙参。
舌头溃疡中医治疗方法二:
① 脾胃积热
症状:数目多而密集的浅溃疡,周边充血,中心区表面有淡黄色假膜,灼疼明显。面红热,口渴口臭,唇红干燥,尿黄便干,舌质红、舌苔黄或厚腻,脉数有力。
治法:清热泻火,凉血通腑。
方药:清胃散加减。生石膏15g,黄连10g ,黄芩10g,栀子3g,当归12g,生地10g,寸冬10g,赤芍10g,牛膝10g。若便秘加大黄、芒硝;红肿者加二花、公英。 ② 心火上炎
症状:口舌生疮,溃疡面积小而数目多,多位天舌尖和舌前部或舌侧缘,溃疡周边充血明显,灼痛剧烈;口热口渴,急躁心烦,夜寐不安,小便短赤涩痛;舌尖红,舌苔薄黄脉数。 治法:清心降火,凉血利尿。
方药:导赤散合泻心汤加减。生地10g,竹叶6g,黄芩12g,黄连12g,滑石9g,木通10g,栀子12g,丹皮10g,赤芍10g,甘草20g。尿赤加白茅根、大小蓟;烦躁口渴加麦冬、玄参 ③ 肝郁气滞
症状:口舌生疮,多位天舌缘,溃疡数目少。复发与情绪及月经有关,经前复发,经后渐愈,月经失调,量过多或过少,经血有块,小腹胀疼。胸肋胀闷,心烦易怒,失眠多梦,经前乳房胀痛。舌尖红或有瘀斑,舌苔薄黄,脉弦数。
治法:舒肝理气,调理冲任。
方药:丹枝逍遥散加减。柴胡6g,龙胆草9g,栀子9g,香附6g,枳壳6g,赤白芍各10g,川芎20g,当归10g,菊花10g,益母草10g,生地 10g,甘草20g。若前不见古人情严重可形成气滞血瘀,可用桃红四物汤或合失笑散加减。常用当归10g,赤芍10g,丹参10g,川芎15g,桃仁 10g,红花10g,鸡血藤15g。 ④脾虚湿困
症状:溃疡数目少,面积大而深,久治难愈合,口淡乏味,口粘不渴,头晕头重,胃脘满闷,食欲不振,便溏腹泻,体弱乏力,舌淡胖嫩有齿痕,苔白滑,脉弦数。
治法:益气健脾,芳香化湿。
方药:七味白术散加减。党参11g,白术15g,茯苓15g,苍术10g,薏仁20g,半夏6g,厚朴6g,泽泻10g,佩兰10g,砂仁10g,桂枝10g,木香10g,炙甘草20g。纳差加焦三仙、莱菔子;嗳气时加旋复花、代赭石。
⑤阴虚火旺
症状:口舌生疮,好发于舌根,舌尖及舌下,溃疡数目少,周边微红,灼痛轻微,口燥舌干,面热唇红,头晕耳鸣,失眠多梦,心烦急躁,五心烦热,尿黄便干,舌苔薄黄,脉沉细数或弦细数。 治法:滋阴降火。
方药:知柏地黄汤加减。熟地20g,玄参10g,山萸肉12g,女贞子12g,
旱莲草12g,麦冬12g,知母12g,黄柏12g,黄连12g,丹皮10g,赤芍10g,泽泻9g,茯苓9g。
⑥脾肾阳虚
症状:口舌生疮,溃疡少而分散,表面暗紫,四周苍白,轻微疼痛。面色胱白,面浮肢肿,形寒肢冷,下利清谷,小腹冷痛,小便多,舌质淡,舌苔白,脉沉弱无力。
治法:温补脾肾,散寒化湿。
方药:附桂八味汤加减。附子10g,肉桂3g,熟地10g,萸肉10g,山药15g,党参10g,茯苓12g,干姜6g,泽泻10g,甘草10g。
舌头溃疡的发病原理
消化系统疾病及功能紊乱
患系统性疾病的患者易发生口腔溃疡,主要是通过影响免疫系统而致病。口腔溃疡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溃疡性结肠炎、局限性肠炎、肝炎等有关。研究表明:30%-48%的口腔溃疡患者有消化道疾病,如腹胀、腹泻或便秘等情况。其中9%以上有消化道溃疡。
内分泌变化
有些女性患者往往在月经期发生,可能与体内雌激素量下降有关。有些女性每逢经期或行经前后就会出现口腔溃疡,用药治疗只能暂时缓解,下月行经时依然如故地出现,疼痛难忍,与此同时,还常伴有口干、心烦、易怒和大便干结等令人烦恼的症状。临床研究发现,月经期出现口腔溃疡主要是由于体内黄体酮水平增高而雌激素(孕酮等)的水平降低所致。
精神因素
有的患者在精神紧张、情绪波动、睡眠状况不佳的情况下发病,可能与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有关。
遗传因素
如父母双方均患有复发性口腔溃疡时,其子女约有80—90%患病,若双亲之一患此病时,其子女约有50—60%患病。
其他因素
如缺乏微量元素[2]锌、铁,缺乏叶酸、维生素B12以及营养不良等,可降低免疫功能,增加复发性口腔溃疡发病的可能性。病毒可能是口腔溃疡的始动因子,但目前尚未在患者血清中查出相关抗体,亦未见从口腔溃疡病损组织中分离出病毒的报道。细菌对口腔溃疡的作用已提出了多年,与口腔溃疡关系密切的细菌有血链球菌及幽门螺杆菌。体内超氧自由基的生成和清除率不平衡、血栓素B2和6酮前列腺素比例失调及总体水平下降可引发口腔溃疡。微循环障碍致血流速度慢,血液流量低,毛细血管静脉端管径扩张,造成局部缺血、缺氧从而引起黏膜膜损伤,溃疡形成。血清中缺锌、缺铁、高铜等与RAU的发生有一定相关性。有报道称戒烟亦可诱发口腔溃疡。牙膏中的成分12-烷硫酸钠(SLS)可能刺激黏膜,诱发口腔溃疡。
中医病因机制
祖国医学界早已对口腔溃疡有记载。按照中医的理论体系,口腔溃疡有以下几种病因:一是外感六淫,主要是燥、火两邪,燥邪干涩,易伤津液,火为阳邪,其性炎上,津伤火灼,口疮乃发。故口疮多在秋季及气候突变时容易复发。二是饮食不节,由于过食辛辣肥厚之品或偏食,致火热内生,循经上攻,熏蒸口舌,并常耗伤心肺肾之阴津,致口疮发生。三是情志过极,患者素日思虑过度,心烦不寐,五志郁而化火,心火亢盛,上炎熏灼口舌,或心火下移于小肠,循经上攻于口,均可致口舌生疮;或平素多有郁怒,肝郁气滞,肝气不疏,郁而化火,暗耗阴血,致冲任经脉不调,经行之时,经气郁遏更甚,肝火旺盛,上灼口舌而致口疮。四是素体阴亏,患者素体阴液不足,或久病阴损,虚火内生,灼伤口舌,乃至口舌生疮。五是劳倦内伤,或久病伤脾,脾气虚损,水湿不运,上渍口舌,而致口疮;或郁久化热,湿热上蒸,亦可致口疮。更有甚者,脾气虚极,伤及脾阳,脾阳不足,寒湿生热,上渍于口,可发口疮。六是先天察赋不足,或久用寒凉,伤及脾肾,脾肾阳虚,阴寒内盛,寒湿上渍口舌,寒凝血淤,久致口舌生疮。总之外感六淫燥火,内伤脏腑热盛是致病主因,主病之脏在于心和脾(胃)。
舌癌与舌溃疡区别 病因不同
舌癌:一些外来因素像热、慢性损伤、紫外线、X线及其它放射性物质都可能导致舌癌,例如舌及颊粘膜癌可发生于残根、锐利的牙尖、不良修复体等的长期、经常刺激的部位。
另外,内在因素如神经精神因素、内分泌因素、机体的免疫状态以及遗传因素等都被发现与口腔癌的发生有关。
舌溃疡:舌溃疡属于中医“口疮”、“口糜”范畴。中医认为,平时忧思恼怒、嗜好烟酒咖啡、过食肥甘厚腻导致的心脾积热、肺胃郁热、肝胆蕴热均可引发口疮。
舌癌与舌溃疡区别 舌溃疡长期不愈警惕舌癌
舌体部炎症或溃疡长期不愈,忽略治疗,那么可能会有癌变倾向,最终导致舌癌。借乐哈健康网这个平台提醒大家:必须加强防癌普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如舌表面有糜烂、皲裂或溃疡时,应高度重视,必要时作细胞学或活组织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