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消炎软膏种类多 需谨慎
皮肤消炎软膏种类多 需谨慎
日前,卫生部发布曝光了一批违规宣传的消毒品,市民需谨慎购买。在曝光的30种消毒品中,几乎都被查出含有抗生素或激素,其中武汉有3种产品不合格上榜。昨日,皮肤专家提醒市民,购买消毒品要看清标签,不要被产品的虚假宣传误导,激素类药物使用不当会使病情加重。
卫生部公布的30种不合格皮肤消炎软膏中,包含金三消肤泰凝胶等三种武汉产品,批文都是“卫消准字”,并不是药品,而是消毒品。记者走访了汉口解放大道、航空路、青年路等药店较为集中的路段,十几家药店工作人员表示并没有这三款消炎软膏销售。随机询问的10名市民中,90%的人表示出现皮肤问题都是自己买药擦。
皮肤科专家说,出现皮肤问题,大多数市民选择自己购药,皮肤软膏种类繁多,很容易给不合格软膏提供可趁之机。添加了激素或抗生素的,即使暂时缓解病情,长期使用会带来副作用,不仅治不了病,还会加重症状。
“皮肤病用药马虎不得。”专家说,就拿湿疹、脂溢性皮炎等过敏性皮肤病来说,治疗必须使用含激素的药物,但不能大面积、过长时间使用;如果是感染性疾病,可以选择抗真菌药、抗细菌药和抗病毒药物制剂;像痤疮、银屑病等角化异常性疾病,就得用角质剥脱剂或角质促成剂,如维A酸类、水杨酸类制剂等。
专家提醒市民,皮肤脆弱,出现问题不可大意,治疗前要咨询医生,查清原因。此外,皮肤外用药分为软膏、溶液等不同剂型,也要根据症状进行合理选择。
适合孕妇用的皮肤药膏
事实上,与口服药物及注射药物一样,妊娠期外用药物也有风险等级划分,即分A、B、C、D、X五个级别。A级,可以使用;B级,可在医师观察下使用;C级,慎用;D级、X级,禁用。
尽管外用药是通过皮肤或黏膜渗透进入人体,与口服药、注射性药物相比,对胎儿的影响相对会少一点,但如果用药量大、时间长,也会影响孕妇和胎儿。因此,孕妇在使用外用药时,同样要咨询医生,切勿随意乱用。
在孕早期(怀孕的头三个月),胎儿处于器官分化、发育的关键阶段,对药物会相对比较敏感,孕妇用药更应慎重,即便是外用药也应如此。
一、抗感染药物
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作用于病原菌所引起的感染,如脓疱疮、毛囊炎、疖肿等,常用药物有莫匹罗星软膏(百多邦)、红霉素软膏、新霉素软膏、磺胺嘧啶银软膏、环丙沙星软膏等。新霉素属于D级药物,可透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组织,有引起胎儿听力障碍的可能,孕期禁用。环丙沙星、磺胺嘧啶均可能对胎儿有致畸作用,孕期禁用。莫匹罗星、红霉素均属于B级药物,外用经皮肤吸收很少,孕期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抗真菌药物
孕期由于激素水平的变化,孕妇阴道的酸碱度会产生相应的变化,所以容易患阴道炎。治疗孕期真菌性阴道炎时,最好采用局部治疗,常用药物有克霉唑栓剂及软膏、咪康唑栓剂(达克宁)、制霉菌素泡腾片或软膏等。克霉唑栓属B级药,阴道和皮肤局部使用吸收量小,不增加胎儿的先天性畸形,孕妇可按医嘱使用。
由于抗真菌药物多数属于C级药物,孕期必须谨慎使用。
二、糖皮质激素制剂
不少女性在孕期(尤其是孕早期)会出现全身或局部皮肤瘙痒,程度有轻有重。发生妊娠瘙痒的原因,一是可能与孕妇血液中雌激素含量过高有关,二是与胆汁淤积有关。
外用糖皮质激素对瘙痒、湿疹、接触性皮炎、虫咬皮炎等有较好疗效,根据外用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强度,可大致分为弱效、中效、强效和超强效四类。皮肤疾病常用的弱效激素有醋酸氢化可的松;中效激素有泼尼松龙、地塞米松、曲安奈德、醋酸氟氢可的松等;强效激素有哈西奈德、丙酸倍氯米松。
怀孕期间谨慎用药,这是孕妇都需具备的常识。但临床医生发现,很多孕妇对于口服药物和注射药物非常谨慎,而使用外用药时往往极其随意,她们认为“外用药不会影响胎儿”。事实上,与口服药物及注射药物一样,妊娠期外用药物也有风险等级划分,即分A、B、C、D、X五个级别。A级,可以使用;B级,可在医师观察下使用;C级,慎用;D级、X级,禁用。
三、皮肤消毒剂
常用的消毒外用药物包括乙醇(酒精)、碘酊、甲紫(紫药水)、高锰酸钾、过氧化氢(双氧水)、炉甘石等,以上药物的安全分级尚不明确,务必根据药品说明书使用。
四、跌打外伤类外用药
怀孕后,子宫日渐增大,身体重心渐渐前移,在站立或走路时,为了保持重心平衡,孕妇必须将肩部及头部向后仰,形成一种孕妇特有的挺胸凸肚姿态,这种姿态造成腰酸背痛,但适当注意休息,避免长时间站立或步行就可以减轻疼痛。孕妇切勿随意使用镇痛类药膏。
五、含西药成分的外用药
常用的止痛、抗炎镇痛类外用药有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扶他林(含双氯芬酸)等,均属于B类药,孕妇可以使用,但在孕早期(怀孕的头3个月)避免使用扶他林。
六、含中药成分的外用药
孕期禁用的中药包括巴豆、生草乌、生川乌、蜈蚣、麝香、益母草、川牛膝、黑种草子、土鳖虫、甘遂、京大戟、牵牛子、水蛭、莪术、三棱、附子、芒硝、玄明粉等。凡含有以上成分的外用药孕期禁用,如天麻追风膏、附桂紫金膏、伤科跌打膏、马应龙麝香痔疮膏、百花活血跌打膏、云南白药膏、壮骨麝香止痛膏等。
七、清凉油、风油精
清凉油、风油精含有樟脑、桉叶油等。樟脑进入人体后,人体存在的葡萄糖磷酸脱氢酶会很快与之结合,使之变成无毒物质,然后随小便一起排出体外。但由于生理变化,孕妇体内的葡萄糖磷酸脱氢酶含量降低,怀孕3个月内若过多地使用风油精和清凉油,樟脑会通过胎盘屏障进入羊膜腔内作用于胎儿,严重时可致胎儿死亡,因此,孕妇要避免使用。
孕妇能用红霉素软膏吗
怀孕以后,对于孕妇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都需要谨慎,孕妇用药就更要注意了,因为处于孕期的孕妈妈们,她们的用药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健康,也关系到肚子里宝宝的健康发育与成长。那么,作为经常用到的抗生素类的药品红霉素软膏是不是适合孕妇使用呢?
红霉素软膏为抗生素类药,抗菌谱较广,通常用于化脓性皮肤感染及对青霉素耐药的葡萄球菌感染。它是白色或淡黄色或黄色软膏,在医疗救助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外科手术,伤口的痊愈,皮肤的溃烂方面,运用显著,效果明显。本品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大多数革兰阳性菌、部分革兰阴性菌及一些非典型性致病菌如衣原体、支原体均有抗菌活性。
孕妇需要禁用的东西很多,其中抗生素药物就是一个重点。红霉素软膏属于抗生素药类,一般说明书上会有“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的字样,那么,如果孕妈需要使用的话,最好到医院咨询自己的医生,确认一下自己的病症是否需要使用红霉素软膏。在这里建议,还是最好避免使用这类药物。
鼻咽癌治疗后的后遗症 皮肤症状
鼻咽癌患者经过放疗后,身体皮肤出现异常反应,主要表现为干性皮炎、湿性皮炎。
建议:局部使用0.1%冰片滑石粉或羊毛脂做基质的消炎软膏。
小心脱毛膏的副作用
长期使用脱毛膏会给皮肤和身体带来一定的伤害,现在市面上各种脱毛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然而,假如使用了劣质的脱毛膏,容易引起毛囊炎。所以脱毛别盲目,小心脱毛膏的副作用,追求美丽虽然是正确的但是出现了健康的危害女性朋友们就需要注意了,下面请大家来跟随本文看看脱毛膏的副作用吧。
脱毛膏的副作用一为毛发变粗,容易留下断一半的残毛,留下粗的毛干因为横切面的缘故,看起来会感觉看起来比较粗黑。内嵌毛 ,常常是因为毛发断裂、毛发埋没在皮肤内部,无法正常长出。少部分是因为除毛导致表皮或毛囊受伤,皮肤愈合时毛孔阻塞,造成毛发包埋。 内嵌毛的外观像一颗颗的鸡皮疙瘩,毛发埋没的结果,会造成不定时的发炎反应、产生色素疤痕。通常需要用手术方式将埋没毛挑出来才能解决。
脱毛膏的副作用二为色素沉着,蜜蜡、除毛膏、除毛慕丝等化学性除毛,则可能对皮肤造成刺激及敏感反应,对除毛膏过敏者不可尝试药物除毛。最好先在手肘内侧先予以涂抹,进行过敏测试,证实若无红、肿、痒等反应,再用于其它部位。不论使用哪种方式,都会造成皮肤轻微的损伤,除毛后都必须滋润保湿,并注意防晒,否则皮肤受伤后容产生色素沉淀。
脱毛膏的副作用三为毛囊发炎、角化粗糙,用拔毛方式除毛,不仅疼痛也容易造成毛囊发炎,拔除后一定要擦乳液镇定滋润皮肤,肤质脆弱的人也可以事先涂抹抗生素药膏(金霉素、地霉素等眼药膏),避免发炎感染。
因为脱毛膏内都含有硫化物、硒化物等化学成分,这些成分都含有腐蚀性。其原理是,腐蚀毛发,使毛发呈螺旋状且变得软、脆、易断而脱除。然而有部分人对这些化学成分容易产生变态反应,出现瘙痒、红肿,甚至是轻微疼痛,如果此事皮肤有破损,皮损部位就容易被感染,产生炎症。而使用蜜蜡脱毛,则容易把体毛留在毛孔内,断了的毛断若扎进毛囊,引起细菌感染的话,就会引起毛囊炎。在使用脱毛膏时,如果出现红肿、热痛,这些都是过敏的表现,专家提醒消费者一定要谨慎使用。敏感体质的人尤其要谨慎,生理期和有伤口的时候都不能使用。
脱毛膏能否引发毛囊炎
专家说,最近已经有好几个皮肤红肿的患者来医院就诊了:“有的手臂、小腿这里已经出现脓包,而且轻度发痛。假若治疗不及时而引起反复发作的话,会形成慢性毛囊炎。”
因为脱毛膏内都含有硫化物、硒化物等化学成分,这些成分都含有腐蚀性。其原理是,腐蚀毛发,使毛发呈螺旋状且变得软、脆、易断而脱除。然而有部分人对这些化学成分容易产生变态反应,出现瘙痒、红肿,甚至是轻微疼痛,如果此事皮肤有破损,皮损部位就容易被感染,产生炎症。而使用蜜蜡脱毛,则容易把体毛留在毛孔内,断了的毛断若扎进毛囊,引起细菌感染的话,就会引起毛囊炎。
最后,专家提醒,在使用脱毛膏时,如果出现红肿、热痛,这些都是过敏的表现,专家提醒消费者一定要谨慎使用。敏感体质的人尤其要谨慎,生理期和有伤口的时候都不能使用。
脱毛膏使用注意事项
脱毛膏的主要成分是巯乙酸(钙)。适合怕痛但肌肤不容易过敏的人。使用前必须做斑贴试验。使用时应先将皮肤清洗干净,以减少刺激。用时将脱毛膏均匀涂在要脱毛的部位,5-10分钟后,毛发变软,用刮板将其刮净。专门对付细小柔软的体毛,可将大面积的毛发迅速清除。
使用脱毛膏要注意,由于女性生理周期的缘故,临近生理期的时候内分泌会处于紊乱状态。这个时候使用脱毛膏,有可能刺激到皮肤,引起过敏反应。
身体各个部位的皮肤敏感度是不同的。比如面部(尤其唇部)、阴部就是十分敏感的区域。因此,用在手臂上没问题的脱毛膏,未必意味着用在其他部位也没问题。
脱毛膏的适用对象:因为每个人肌肤的敏感度是不同的。因此,别人用起来没问题的脱毛膏,未必意味着自己用起来也没问题。选择脱毛膏的时候,别人的意见只能作为参考,一定要自己去挑选,去试用。
治疗皮肤过敏勿盲目用药
目前治疗皮肤过敏的药物效果都不错,但是小编建议大家,一旦出现皮肤过敏现象要首先到正规医院就诊,在医生专业的指导下通过药物治疗,避免盲目使用药物所带来的不可预知的后果。那么,对皮肤过敏有辅助治疗作用的药物有哪些呢?
治疗皮肤过敏勿盲目用药
治疗皮肤过敏不要乱用药。很多人一旦皮肤发生过敏,不但瘙痒难忍,而且影响美观,于是不少人听从他人的建议,从家里的药箱找出含有激素的软膏治疗皮肤过敏,如“皮炎平”、“肤轻松”等,涂在面部,瘙痒一般都能立刻消失,皮疹也迅速消退,但很快还会复发,再次使用这些激素类的软膏,仍然有效。反复多次后,面部容易出现潮红、毛细血管扩张、干燥、粗糙等,并转变为“激素依赖性皮炎”,此时皮肤过敏患者感觉面部火烧火燎,而且很难看。这时治疗起来十分棘手,需要很长时间,有人甚至永远不能恢复正常肌肤。
皮肤过敏的治疗用药
有皮肤过敏史的女性朋友应避免长时间户外活动,一旦面部出现皮疹,较好多在室内,并停用所有化妆品。治疗皮肤过敏的药物要谨慎使用,治疗皮肤过敏较好的方法是采取脱敏的方法。它可以扫清自由基,改善机体的免疫力,帮助你彻底摆脱皮肤过敏的困扰。
皮肤过敏外的治疗用药
霜剂:也称乳剂,如达克宁霜、皮康霜、肤轻松霜等。霜剂是油与水经过乳化而形成的一种半固体剂型。霜剂对皮肤的渗透性比较好,适用面也比较广,各种亚急性(皮损略有渗液、流水)、慢性皮炎都可以使用。霜剂与软膏比较有许多优点,如通透性好,用上去有清凉的感觉;含油质低,比较清洁,容易洗去,不沾污衣服;涂药后不需要包扎,在身体各部位均可使用;病人乐于接受。但霜剂也有它的弱点,如霜剂所添加的药物浓度不能太高、种类也不能太多,以免破坏霜剂的形状,其作用比软膏可能略差,因此,并不能完全代替软膏。比如对于慢性湿疹皮损肥厚呈苔藓样变的,采用软膏就比霜剂疗效要好。
软膏:如地塞米松软膏、硫磺软膏、鱼石脂软膏等。因为它使用方便,效果也好,于是有很多患者不管是什么皮损,先搽一支软膏再说,结果往往适得其反。这是什么缘故呢?首先得了解一下软膏的特点。软膏常用凡士林或动物脂肪等做基质,混入不同作用的药物,配合不同浓度而制成一种细腻、均匀的半固体剂型。它具有软化皮肤、保护创面、滋润及润滑皮肤和保温等作用。软膏封闭作用强,所以有很好的渗透性,易于发挥所含药物的性能,比较适用于慢性炎症性的皮肤损害,如干燥、脱屑或肥厚、苔藓样改变等;对急性皮炎出现的红肿水疱、糜烂、渗液过多就不能使用了,因软膏中的油脂封闭于皮肤表面,阻塞小汗腺,影响汗液的排出,阻碍散热,使用后可使皮肤局部温度升高、易于浸软而使渗出增加,从而加重病情。
相关文章:秋季皮肤过敏症的治疗措施
其他常见的剂型还有溶液如硼酸液、高锰酸钾液等,它是药物的水溶液;粉剂如滑石粉、氧化锌粉、痱子粉等,即药物的微细粉末,有干燥、凉爽、减少摩擦的作用;洗剂如炉甘石洗剂、复方硫磺洗剂等,它是由不溶于水的粉剂与水混合而成的,具有止痒、散热、干燥及保护等作用,与粉剂类似,但附着力强;油剂如氧化锌油、樟脑油、紫草油等,是用植物油溶解药物或混入固体药物制成,能起到清洁、保护和润滑创面的作用;酊剂如碘酊等,是药物的酒精浸出液。
治疗过敏性皮肤病的常用药物
1、皮炎平软膏
具有抗炎、抗变态反应及止痒作用,能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少渗出和细胞浸润。对重症药疹、急性荨麻疹、接触性皮炎、脂溢性皮炎、丘疹性荨麻疹等有确切疗效。 但因含有激素醋酸地塞米松,用时应谨慎。
2、西替利嗪
起效快,作用持久。用于各种过敏性疾病。如慢性荨麻疹,也可用于呼吸系统、皮肤和眼的过敏性疾病,常年性变态反应性鼻炎、枯草热、瘙痒的结膜炎、哮喘等。 口服每次10毫克,每日1次。本品耐受性良好,偶见轻微的镇静作用或口腔黏膜干燥等。本品经乳汁排出,授乳期妇女禁用,妊娠期亦禁用。12岁以下儿童暂不推荐使用。
治疗皮肤过敏勿盲目用药
3、氯雷他啶
为H1受体阻断剂。本品起效快,作用持久,抗组胺作用比阿司米唑和特非那定均强,抗变态反应作用较好。口服吸收迅速、良好,1.5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大部分经肝脏代谢,其代谢产物仍具活性,原形药物及代谢物自尿和粪便排出。
4、桂利嗪
为哌嗪类钙通道拮抗剂,可阻止血管壁平滑肌细胞的病理性钙内流,缓解血管痉挛。有扩张脑血管和周围血管的作用,能改善脑循环及冠脉循环,尤其对脑血管作用明显。
5、谷维素
具有调节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及内分泌平衡障碍的作用。近年研究认为,内分泌障碍和精神因素亦可引起荨麻疹发作。因此,谷维素对荨麻疹有辅助治疗作用。
抗过敏药的服用时间
很多轻度过敏症病人,一般一天只需要服药一次,这时,是早上服用好,还是临睡前服药较好呢?专家认为,根据患者过敏症发作时间的不同,服用时间也不相同。过敏症状出现于白天的人,于晨间服药,症状出现于晚间者,则在临睡前服用。扑尔敏容易引起嗜睡、头昏、头痛、反应迟钝等现象,因此最好在临睡前服用。
还有,连续服用一种抗过敏药,最好不要超过一个月。长期吃一种药物,会带来不少问题。首先,抗过敏药物容易引起耐药现象,服用时间超过一个月,药效下降,不能起到抗过敏的作用。还有,抗过敏药物都有毒性作用,因此,长期服用,这些毒性作用发生“积累”,对人体危害较大。因此,服用抗过敏药物,不要长期使用一种,超过一个月就需要换用其他类型的抗过敏药物,或者采用必要时用药的方法,来代替常规的定时服药。
预防毛囊炎慎用脱毛膏
为了夏天显露身材时希望自己的肌肤更光滑,穿衣更好看,很多爱美的女性会想到使用脱毛产品。现在市面上各种脱毛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假如使用了劣质的脱毛膏,容易引起毛囊炎。
预防毛囊炎 慎用脱毛膏
专家说,最近已经有好几个皮肤红肿的患者来医院就诊了:“有的手臂、小腿这里已经出现脓包,而且轻度发痛。假若治疗不及时而引起反复发作的话,会形成慢性毛囊炎。”
因为脱毛膏内都含有硫化物、硒化物等化学成分,这些成分都含有腐蚀性。其原理是,腐蚀毛发,使毛发呈螺旋状且变得软、脆、易断而脱除。然而有部分人对这些化学成分容易产生变态反应,出现瘙痒、红肿,甚至是轻微疼痛,如果此事皮肤有破损,皮损部位就容易被感染,产生炎症。而使用蜜蜡脱毛,则容易把体毛留在毛孔内,断了的毛断若扎进毛囊,引起细菌感染的话,就会引起毛囊炎。
最后,专家提醒,在使用脱毛膏时,如果出现红肿、热痛,这些都是过敏的表现,专家提醒消费者一定要谨慎使用。敏感体质的人尤其要谨慎,生理期和有伤口的时候都不能使用。
脱毛膏使用注意事项
脱毛膏的主要成分是巯乙酸(钙)。适合怕痛但肌肤不容易过敏的人。使用前必须做斑贴试验。使用时应先将皮肤清洗干净,以减少刺激。用时将脱毛膏均匀涂在要脱毛的部位,5-10分钟后,毛发变软,用刮板将其刮净。专门对付细小柔软的体毛,可将大面积的毛发迅速清除。
使用脱毛膏要注意,由于女性生理周期的缘故,临近生理期的时候内分泌会处于紊乱状态。这个时候使用脱毛膏,有可能刺激到皮肤,引起过敏反应。
身体各个部位的皮肤敏感度是不同的。比如面部(尤其唇部)、阴部就是十分敏感的区域。因此,用在手臂上没问题的脱毛膏,未必意味着用在其他部位也没问题。
脱毛膏的适用对象:因为每个人肌肤的敏感度是不同的。因此,别人用起来没问题的脱毛膏,未必意味着自己用起来也没问题。选择脱毛膏的时候,别人的意见只能作为参考,一定要自己去挑选,去试用。
小孩湿疹用什么药
氟轻松维B6乳膏
氟轻松维B6乳膏适用于:急、慢性湿疹、婴幼儿湿疹等。2.各类皮炎:神经性皮炎、过敏性皮炎。药物性状:本品为乳剂型基质的乳白色或微黄色软膏。用法用量:外用,取适量涂患处并按摩片刻助其吸收,每日2-3次,病愈后继续使用1周,以防复发。注意事项:皮肤出现破损处请谨慎使用。出现细菌或病毒感染时,要配合抗病毒药物使用。
葡萄糖酸氯己定软膏
葡萄糖酸氯己定软膏主要成分为葡萄糖酸氯己定,药物性状为白色或类白色软膏。适用于湿疹、痤疮、足癣等症状。用法用量:局部外用。取适量涂于患处,一日2-3次。注意事项:在使用时注意避免接触到眼睛或其它黏膜。对药物过敏或患有过敏体质的患者谨慎使用。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激素皮炎的介绍
激素皮炎,是指长期大量使用激素类药物膏(皮炎平、肤轻松等)或功效性化妆品后皮肤对激素产生依赖性,当不使用这些时前期表现为干、轻度过敏、2个月或几年后红疹、大红脸、甚至“流水”伴比较严重的瘙痒,长期使用,会导致皮肤出黑斑、皱纹、汗毛加重,毛孔出大,皮下弹性纤维断裂、红血丝、皮肤反复过敏,遇冷热发红,不能使用化妆品。激素是特殊细胞合成的物质,并特异地作用于身体其他细胞(靶细胞),在靶细胞内,激素与受体结合,方能发挥其特征性生物学效果。因为激素是特殊的活性物质,在人体内各种激素的需要量和分泌量都是有限度的,所以在临床上使用是很谨慎和有限制的,在美容上,更是如此,面部皮肤若是少量短期使用类固醇激素,是不大会出现明显副作用的,临床上常见有不少患者在使用1-2支激素软膏后,才会出现类固醇皮炎症状。
激素药物使用不当者需谨防过敏性皮肤病
目前西医临床对于多种过敏性皮肤病,如湿疹、接触性皮炎、荨麻疹、日光性皮炎等,都是使用含有激素的药物治疗,但是随着这些药物的广泛使用,激素类药物导致的过敏性皮肤病也层出不穷。
因此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对过敏性皮肤病,皮肤激素类用药须谨慎选取。若是长期或是大范围使用激素类软膏,一是会引起皮肤萎缩变薄;二是会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扩张,面部可出现红血丝;三是可能造成激素依赖性皮炎,出现难根治的皮肤炎症,皮肤形成对激素的依赖,使用激素时皮肤表症正常,一旦停用,皮肤过敏现象会更为严重,即皮肤过敏症状“反跳”。
所以,不建议自己去长期擦拭,若是已产生激素依赖性皮炎,应尝试用其它不含激素的软膏或是口服药物来替代,慢慢减少使用直至最终停用激素类药膏。
在对皮肤病的治疗上,考虑到激素类药物的副作用良多,此类药物一般不会作为首选用药,首选一般是外用不含激素的溶液、软膏,其次为内服和静脉注射抗过敏、抗组胺药,若是这些药物都未见效而皮疹仍严重,才会考虑短期使用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