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光不正的症状 交替视力现象
屈光不正的症状 交替视力现象
有交替视力现象是屈光参差症状表现之一。两眼视力(不同性质)不很低时可产生交替视力。如一眼正视或轻度远视,另一眼为轻度近视。在看远时,用正视或远视眼,看近时用近视眼。两眼分工使用,很少使用调节,因此不出现视疲劳症状。
弱视能配眼镜吗
弱视配镜可以,但要注意方法。弱视的孩子双眼外观并无明显异常,只是发育不良,眼科检查常有屈光不正,散瞳验光,配戴合适的矫正眼镜后视力仍低于0.8。
弱视配眼镜主要有三种方法:全矫配镜法、最佳视力矫正配镜法、低矫正配镜法。
1、如果你是无斜视的弱视,那么应该按验光结果,以矫正视力最佳为原则,根据屈光状态、视力、年龄、给予配镜处方。在试镜基础上,在获得最佳视力的镜片中进行筛选,远视眼中可选其中较高屈光度镜片,近视眼选较低屈光度镜片。
2、对于屈光不正性弱视患者,首先要矫正屈光不正。验光配眼镜的度数以获得最佳视力为准,配镜后3-6个月复查一次,根据屈光度数的变化情况,适当更换镜片度数。
3、如果是伴内斜视的弱视,那么首次配镜要给予足度镜矫正,配镜后要定期复查视力,每半年至1年重新散瞳验光1次。调节性内斜视在维持眼位正、视力好的情况下酌情减低球镜片,通常1年减少1D;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或非调节性内斜视再次验光时应适当减少远视度数,避免出现调节麻痹。
4、如果是屈光不正性弱视、屈光参差性弱视、斜视性弱视在临床上占弱视的大多数。在弱视治疗中,配戴合适的眼镜矫正屈光不正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最后我院专家提醒,并不是一副眼镜可以适合所有的弱视患者,由于弱视程度不一样,配眼镜的方法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弱视朋友应该请专业的眼科医生根据具体情况治疗。
儿童弱视眼的原因
1.斜视性弱视
为了克服斜视引起的视觉紊乱及复视,视中枢主动抑制斜视眼的视觉,久而久之形成弱视,一般斜视发病越早,产生抑制越快。据统计,约有50%斜视儿童有弱视现象。
2.形觉剥夺性弱视
它指婴幼儿因睑裂缝合术,重度上睑下垂,或长期遮蔽一眼阻止光线入眼,影响黄斑发育而引起的弱视。
3.屈光不正性弱视
该症状大多数是由于出现屈光不正所导致的,而且在屈光不正的时候未采取相应的处理,因此而导致了弱视的发生。
4.屈光参差性弱视
由于两眼屈光度数相差3D,以上,双眼黄斑上的物像大小相差约5%,使大脑融合发生困难,导致大脑皮质对屈光度较高的眼(或过小的物像)长期抑制,日久就发生弱视。
5.先天性弱视
此症可能与新生儿黄斑部出血从而影响视细胞功能的正常发育有关;或眼球震颤,不能注视而出现视力障碍。
屈光不正性弱视的临床表
1.多见于中高度的远视及散光。屈光不正性弱视多为双眼性,多发生在高度近视、近视及散光而未戴矫正眼镜的儿童或成年人,多数近视在6.00D以上,远视在5.00D以上,散光≥2.00D或兼有散光者,尤其多见于远视性屈光不正者。双眼视力相等或相似,并无双眼物像融合机能障碍,故不引起黄斑功能性抑制,若及时配戴适当眼镜,视力可逐渐提高。
2.单眼或双眼的高度近视为病理改变,其视力低下不属于弱视范畴。
3.由于视觉发育的关键期(1~3岁)及敏感期,没能及时正确佩戴矫正眼镜,视网膜的物象始终模糊不清,大脑中枢长期接受模糊刺激,久之形成弱视。
4.屈光不正性弱视双眼视力接近或相等,不会形成双眼融合障碍,不会引起黄斑及中枢的抑制。
5.屈光不正性弱视是预后疗效最好的一种弱视,佩戴合适眼镜的基础上进行弱视训练,视力均可提高治愈。
由于每个国家对于屈光不正性弱视的矫正程度是不同的,所以发病率就各自不同。像我国,一般采用后像治疗法,遮盖法等等。但是治疗的方法要根据眼睛程度的不同各自来选择。当然,屈光不正性弱视最好的治疗方式还是通过物理性纠正是最好的。
孩子视力下降怎么办
不少家长为图省事或不愿意让孩子戴眼镜,要么随便在眼镜店验光,给孩子配一副眼镜算了,要么迷信按摩推拿、吃药敷药等广告宣传,结果导致孩子的眼睛越来越差,等到再想矫正时,已发展到不可矫治的地步。
儿童配镜验光必须散瞳,因为孩子眼睛的调节力特强,这种调节是眼内的一种睫状肌收缩及晶状体变凸的过程,如果在这样的状态下进行验光,容易因调节掩盖真正的屈光度,验光结果是不准确的,用了散瞳剂后,睫状肌处于麻痹松弛状态,屈光不正的性质及程度才能真实地反映出来。
对于屈光不正的孩子而言,家长的坚持和督促是决定矫治成败的关键。有一位患儿5岁时第一次就诊诊断为高度远视散光,裸眼视力只有0.2、矫正视力0.3弱视,经过其父母8年的不懈坚持和医生的共同努力,现在孩子的矫正视力已上升到1.5、远视度数大为下降。
专家提醒家长:对屈光不正及其他眼睛疾患如弱视、斜视等一定要早期治疗,而早期治疗取决于早期发现,如果发现孩子看东西时总爱眯眼、歪头、皱眉或爱近距离视物时,应尽快到正规医院眼科进行检查。
弱视眼的主要症状
小儿的斜视弱视多发生在高度屈光不正而未能及时配戴适宜的眼镜片者,可发生于一眼或双眼,此种(斜视、弱视)在远视、近视及散光的患者均可发生,尤其以远视性质的屈光不正儿童多见,发生斜视弱视的原因常常是由于未能形成足够的视网膜像刺激而产生的,若给其患者配戴适宜的矫正眼镜,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弱视的主要临床表现有:
1,视力(包括配眼镜的矫正视力)<0.8;
2,有屈光不正;
3,可以有斜视存在;
4,可以有固视异常(一般占弱视的28.5%-43.3%);
5,有拥挤现象或分读困难。弱视眼在有视力时,尽管视标大小、照度和距离相同,但是视标间隔不同所测视力的值不同;间隔愈疏,视力愈高,间隔愈密,视力愈低,这就是弱视特有的临床表现。
6,复绘图形失误,即不能准确复绘图形或复绘时起笔和止笔不能碰在一起。
7,其他如眼球震颤等。
斜视性弱视真的能治好吗
小儿的斜视弱视多发生在高度屈光不正而未能及时配戴适宜的眼镜片者,可发生于一眼或双眼,此种(斜视、弱视)在远视、近视及散光的患者均可发生,尤其以远视性质的屈光不正儿童多见,发生斜视弱视的原因常常是由于未能形成足够的视网膜像刺激而产生的,若给其患者配戴适宜的矫正眼镜,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所谓弱视就是配上眼镜矫正视力后,视力仍达不到0.8。治疗弱视年龄越小越好,四五岁的小孩一般在半年后就能恢复视力,但11岁的孩子就会慢些,要坚持治疗一两年视力才能有所提高。治疗弱视的方法是先给孩子散瞳验光,配上合适的眼镜,再到正规的眼科医院,医生会告诉采用交替遮盖法治疗,即先遮盖视力好一点的那只眼睛,强迫使用视力差的那只眼睛,然后再交替遮盖。
孩子在3岁前视力发育最快。斜视在发生早期可以通过戴特制的眼镜得以矫正,年纪越小治疗效果也就越好,发育期终止后再治就很难恢复斜视眼的正常功能,只能单纯做矫正手术获得外观上的改善了。
弱视的病因
临床诊断弱视时都需要明确弱视发生的原因,包括:
1、明显的屈光参差:即双眼屈光度数明显 不一致,度数高的眼就可能发生弱视。
2、视觉发育敏感期内发生的单眼斜视:在患儿幼年时期出现的单眼斜视容易发生弱视,而双眼能交替出现斜视者,一般发生弱视的可能性小。
3、双眼明显屈光不正:包括中高度远视、高度近视, 由于屈光不正度数高,导致眼睛成像不清晰,从而影响了视力发育而形成弱视。
4、视觉发育期内发生的影响眼睛清晰成像的病变,如先天性白内障、遮住了瞳孔的上睑下垂、角膜白斑等影响角膜透明度的病变等等。
眼睛弱视可分为哪些类型
1、斜视性弱视:发生在单眼性斜视,双眼交替性斜视不形成斜视性弱视。由于眼位偏斜后引起异常的双眼相互作用,斜视眼的黄斑中心凹接受的不同物像(混淆视)受到抑制,导致斜视眼最佳矫正视力下降。2、形觉剥夺性弱视:多发生在有屈光间质混浊的儿童(如角膜混浊、先天性白内障),完全性上睑下垂,医源性眼睑缝合或遮盖等情况。由于形觉刺激不足,剥夺了黄斑形成清晰物像的机会而形成弱视。剥夺性弱视可为单侧或双侧,单侧较双侧更为严重。3、屈光不正性弱视:多发生于未戴过屈光矫正眼镜的高度屈光不正患者。主要见于高度远视或散光,常为双侧性,两眼最佳矫正视力相等或相近。一般认为远视≥5.00DS,散光≥2.00DC,近视≥10DS会增加产生弱视的危险性。4、屈光参差性弱视:由于两眼的屈光参差较大,黄斑形成的物像大小及清晰度不等,屈光度较大的一眼存在形觉剥夺,导致发生屈光参差性弱视。两眼球镜相差1.5DS,柱镜相差1.0DC即可以使屈光度较高一眼形成弱视。
头晕的原因有哪些 眼部疾病
眼睛屈光不正、眼底动脉僵硬化等都可以导致头晕的症状。
屈光不正有一定的遗传因素,人用眼过度时也会造成屈光不正,屈光不正的人会有头晕甚至呕吐的症状,近视眼、远视眼、视力疲劳症、散光都是临床表现。
眼底动脉僵硬化一定程度上反应了脑血管以及全身血管的情况,一般发生在老年人身上,只要注意饮食,加强运动锻炼就可以缓解病情。
弱视怎么配眼镜
一、对斜视性弱视患者,矫正屈光不正可起到两方面的作用。第一是矫正眼位,第二是提高弱视眼的视力,两者得以兼顾是最理想的。如果只能顾及其中之一,则首先考虑眼位,同时对弱视要加以相应的治疗。
二、对于屈光不正性弱视患者,首先要矫正屈光不正。验光配眼镜的度数以获得最佳视力为准,配镜后3-6个月复查一次,根据屈光度数的变化情况,适当更换镜片度数。
三、关于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不但要矫正屈光不正,还要认真考虑到两眼屈光参差的程度。一般相差在300度以内者,配镜后视力有提高。经过试镜无明显不适时,即可开据处方。笔者在长期验光实践中体会到,儿童及青少年对两眼屈光参差较大者,接受配镜的耐力较中老年人强,不适症状消失得也快,这些可能与调节功能强弱有关。
弱视是什么症状
1.视力减退,屈光矫正后远视力低于0.9。矫正视力低于或等于0.1者为重度弱视,视力0.2—0.5者为中度弱视,视力0.6—0.8者为轻度弱视;
2.对排列成行的视标的分辨力较单个视标差(称为拥挤现象或分开困难);
3.多有屈光不正;
4.常伴有斜视及异常固视;
5.可有眼球震颤。
老花眼和近视眼有什么区别呢
近视眼是指眼睛辨认远方目标的能力降低,即看不清5米以外的物体,而近视力正常,并经散瞳验光后,表现为近视屈光不正性眼病,这样的眼病就是近视眼。 什么是屈光不正?屈光不正是指平行光线进入调节松弛状态的眼屈光系统后,不能成焦在视网膜上。焦点聚焦于视网膜后方者称为远视眼;焦点聚焦于视网膜前方者称为近视眼;如果各子午线屈光力不同,不能形成一个焦点者称为散光眼。
老花眼医学上又称老视,多见于40岁以上,晶状体硬化,弹性减弱,睫状肌收缩能力降低而致调节减退,近点远移,故发生近距离视物困难,这种现象称为老视。老花眼的症状首先感到看细小字迹模糊不清,患者常不由自主地将目标远移,以减轻调节负担,消除视力不清和眼睛疲劳。其次老花眼在不戴镜的条件下,即使勉强看清近方目标,也多由于强行调节、睫状肌过度收缩,必产生种种眼睛疲劳现象。如头痛、眉紧、上脸颌重、眼痛、头痛加重、视物模糊等视力疲劳症状。再次,老花眼症状出现的迟早或轻重,除与原屈光状态有关外,与每个人的工作性质及学习习惯有很大的关系。老花眼的治疗是用适当的凸透镜来补偿患者调节力的不足,在配镜前要首先了解患者平时所习惯的阅读或工作距离,检查其屈光状态,决定患者的调节程度,然后选用适当的凸透镜。 人老眼花是不可逆转的,视力越好的人眼花症状会越明显。如果您一旦出现头痛、眼痛等花眼症状时,应马上去专业店配花镜。
先天性弱视可分为哪些类型
1、斜视性弱视:发生在单眼性斜视,双眼交替性斜视不形成斜视性弱视。由于眼位偏斜后引起异常的双眼相互作用,斜视眼的黄斑中心凹接受的不同物像(混淆视)受到抑制,导致斜视眼最佳矫正视力下降。
2、形觉剥夺性弱视:多发生在有屈光间质混浊的儿童(如角膜混浊、先天性白内障),完全性上睑下垂,医源性眼睑缝合或遮盖等情况。由于形觉刺激不足,剥夺了黄斑形成清晰物像的机会而形成弱视。剥夺性弱视可为单侧或双侧,单侧较双侧更为严重。
3、屈光不正性弱视:多发生于未戴过屈光矫正眼镜的高度屈光不正患者。主要见于高度远视或散光,常为双侧性,两眼最佳矫正视力相等或相近。一般认为远视≥5.00DS,散光≥2.00DC,近视≥10DS会增加产生弱视的危险性。
4、屈光参差性弱视:由于两眼的屈光参差较大,黄斑形成的物像大小及清晰度不等,屈光度较大的一眼存在形觉剥夺,导致发生屈光参差性弱视。两眼球镜相差1.5DS,柱镜相差1.0DC即可以使屈光度较高一眼形成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