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专家教你如何科学熬夜 困
养生专家教你如何科学熬夜 困
白天预先补眠1~2小时,晚上的睡眠需求会减少。中间撑不住时,可小睡10~30分钟,有助于安抚自主神经,以防心跳、血压上升。
怎么“坐”才科学专家教你正确坐月子
“明星妈妈”林熙蕾 坐月子也不洗头洗澡
近日,已经升级为“幸福妈妈”的著名影星林熙蕾日前在台湾出席代言活动时,回想起当时“坐月子”的情形,表示自己真的一个月没洗头,也没有洗澡,都用擦澡的方式,直言虽然自己没感觉到异味,但“老公好像有点受不了!”
中国千千万万的产妇与林熙蕾一样,产后被长辈们告知长达一个月时间内忌风、忌口、忌水、忌动,不能洗澡、洗头,甚至不能刷牙,所以经常出现产妇坐完月子,原来的满口好牙却长了龋齿、牙周炎和牙髓炎,甚至患上口臭和口腔溃疡等疾病,令众多产妇烦恼不已。
坐月子坐出“黄脸婆”
25岁的黄小姐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在某公司任公关经理的她于九月底产下六斤多的宝宝,婆婆和妈妈欢欢喜喜来照顾她坐月子。两位老人家用自己的经历“言传身教”:紧闭门窗,不能吹一丝风,否则就会“风寒”;不能洗澡、洗头发、也不能刷牙,因为那容易导致“受凉”,老人们还说,“现在别看没什么,等将来你落下月子病,就知道了”,还一一历数自己的那些疾病是由于当初没坐好月子留下来的,吓得黄小姐不得不从。等到现在要上班了,才猛然发现原来那个靓丽端庄的她满脸痘痘,皮肤暗黄、头发黏在一起、牙齿也黄了许多。上班第一天,很多同事差点没认出她来。
事实上,有没有必要讲究这么多禁忌,月子到底应该怎么“坐”才科学,特意采访了武警番禺医院妇产科王彩霞主任。王主任指出,分娩对产妇身体的各项机能产生巨大的影响,产妇身心都会出现了较大的变化,采取适当的休息辅以合理的饮食和锻炼帮助身体复原是十分有必要的。
正确坐月子7点要注意
专家指出,要确保产妇快速有效地复原身体,以便下一步以充沛的精力照顾新生儿,需做到以下几点:
1、室内温度要适宜
有空调的家庭可以使温度保持在18-20℃。常开窗户以使室内空气新鲜。夏天更要保持通风,否则产妇体内的热量无法排泄,容易导致中暑。冬天要适度保暖,避免产妇着凉感冒。
2、注意休息充分
分娩时会过度消耗体力,给产妇的身心造成极度劳累,所以分娩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让产妇有个充足的睡眠。家里亲朋好友应在产后几天才来探望,以免对产妇造成压力,打扰其休息。
3、注意饮食的调理
产妇分娩最初几天宜吃易消化,富含营养而不油腻的食物,粥、面汤之类。慢慢地根据产妇的食欲逐渐加饭量。为了母亲和孩子的健康,产妇不要忌口,多喝汤水,以保证乳汁的分泌。其次应多吃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肉、鸡、豆类、牛奶、新鲜蔬菜和水果等。荤素菜都要吃,以保证产妇营养均衡。
4、尽早下床活动
正常分娩后24小时内卧床休息,24小时后可起床活动,在第三天或分娩伤口拆线后,可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做产后保健操,这不仅有利于恶露排出,也能使腹部肌肉得到锻炼,并促进了肠蠕动、恢复膀胱排尿功能、减少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从而保护了子富、直肠和膀胱等器官。但产后6周内应避免重体力劳动,以防子宫脱垂。
5、特别注意个人卫生
产妇分娩消耗体力过多,抵抗力下降,若不做好卫生清洁工作,子宫内创面、会阴伤口、或剖腹产伤口,使产妇容易发生感染。产后每天要用温开水清洗外阴,10天内或伤口还未痊愈前不要坐浴。大小便后要避免污染伤口。若伤口感染化脓时,要及时找医生诊治。自然分娩两三天后就可以洗澡、洗头,淋浴能解除分娩的疲劳,使产妇精神舒畅,但绝对不能洗盆浴,以防污水流入阴道引起感染。经常更换内衣、内裤。产后第二天就可用温开水刷牙,吃过东西后应用温开水漱漱口,否则会由于进餐次数增加,食物残渣破坏牙釉质,引发龋齿、牙周炎等。
6、尽早喂宝宝母乳
分娩后乳房充血膨胀明显,尽早哺乳有利于刺激乳汗的分泌,便于以后的母乳喂养。产妇分娩后的第二天,母亲就可以让婴儿吮吸乳头以促进乳汁的分泌。尽早喂宝宝母乳可以增进母子之间的感情,还可以让宝宝感受到充分的安全感。
7、产后应合理安排产后性生活
恶露未干净或产后42天以内,由于子宫内的创面尚未完全修复,所以要绝对禁止性生活,否则很容易造成产褥期感染,甚至造成慢性盆腔炎等不良后果。恶露干净较早的产妇,在恢复性生活时一定要采取可靠的避孕措施。
专家教你科学治阳痿
(1)和谐感情 建立真正的夫妻感情,而不是同床异梦,生活上互相体贴,互相关怀,互相理解,互相同情。
(2)树立信心 应让患者明白自己的性功能并无不足,以确立自信心。力求消除紧张因素,纠正患者心灵深处对性的偏见或自卑感,如认为性交是可耻的,自己的阴茎太小等等。同时,对女方讲授一定的性知识及性交经验,了解性交过程,使其能恢复信心,全面协助患者进行治疗,不能埋怨、怨恨。
(3)切忌鲁莽 初婚夫妻,男方切忌鲁莽,以免引起对方反感和恐惧,以致造成女方阴道痉挛,无法性交而继发阳痿。
(4)改变性生活的环境 如在舒适的环境中,互相暗示或拥抱,以激发男方的性欲。同时,要设法消除外界的心理压力,如避免对阳痿的责难,正确处理与女方、双方老人的关系。
(5)增加适当的外界刺激 由于性生活需要神经中枢调控,血中性腺内分泌激素是引起中枢神经兴奋的基础,所以通过外界刺激,如电影、电视、照片、图画等方面的刺激,或者通过语言、文字、小说、音乐的启迪,影响体内性激素水平,激发性的欲望。当然这还要靠感情的和睦,才能获得满意的性生活。
目前来说,针对阳痿的治疗主要是以药物治疗为主,也有其他治疗方式,但现在还没有任何一种能够治疗阳痿的特效方式,也就是说,治疗阳痿是一个慢性长期的过程,而阳痿的形成也往往是如此。
教男人们自制7种补肾壮阳药酒
中医养生专家教男人们自制7种补肾壮阳药酒。一提到男人的面子问题,性能力是绝不能缺的话题。良好的性能力,是男人的“骄傲”。然而如今阳痿、早泄等男性问题,困扰着男性朋友。男人们如何补肾壮阳防男性疾病呢?下面中医养生专家教您自制补肾壮阳药酒。
凤凰中医养生专家教男人们自制7种补肾壮阳药酒
补肾壮阳药酒一:锁阳酒
配方:锁阳30克,白酒500毫升。做法:将锁阳浸泡在白酒中,7天后弃药渣,装瓶饮用。每天2次,每次15-20毫升。
功效:益精壮阳,养血强筋。适用于肾虚阳痿,遗精滑泄,腰膝无力,精血不足等症。
补肾壮阳药酒二:韭菜子酒
配方:韭菜子100克。米酒500毫升(或高梁酒)。做法:韭菜子研碎、浸于米酒中,7天后可饮用,每天3次,每次10毫升饭后服。
功效:助阳固精。适用于阳痿,遗精,早泄,腰膝冷痛等症。
补肾壮阳药酒三:鹿茸酒
配方:嫩鹿茸6克,山药片10克,白酒500毫升。做法:将嫩鹿茸切片,加山药片装布袋内,置酒中浸泡7天,即可饮服。
功效:补肾助阳。
补肾壮阳药酒四:菟丝子酒
配方:菟丝子30克,五味子30克,白酒500毫升(或米酒) 。做法:将菟丝子、五味子装布袋,置净器中,用白酒浸泡,7天后弃药渣饮用。每天2—3次,每次20-30毫升。
功效:补肾益精,养肝明目。适用于肝肾不足的目昏,耳鸣,遗精,阳痿,腰膝酸软等症。
补肾壮阳药酒五:板栗酒
配方:板栗500克,白酒1500毫升。做法:洗净板栗,逐个切口,放入白酒中浸泡,7天后饮用,每次性爱前适量饮用。
功效:滋补心脾,补肾助阳。适用于男子阳痿、滑精等症。
补肾壮阳药酒六:石燕酒
配方:石燕2—5只,高粱酒1000毫升,盐、姜、葱、醋各适量。做法:石燕去毛和内脏,加四味佐料炒熟,用酒浸泡3天。
功效:添精补髓,壮阳益气。
研究表明熬夜通宵更易做噩梦
研究表明熬夜通宵更易做噩梦——被人追杀,想要呼救却怎么都发不出声;从上百层的高楼掉落;挚爱的亲人突然离你而去……这些悲惨的噩梦想必你都经历过。而晚间的一个噩梦不只会影响你一天的心情,甚至和你的健康息息相关。保健养生专家指出,研究表明熬夜通宵更易做噩梦,下面详细介绍:
夜猫子可能认为熬夜是小菜一碟,不会伤害健康。然而,美国“趣味科学”网9月3日报道,《睡眠与生物节律》杂志刊登土耳其的新研究发现,睡觉太晚更容易做噩梦。
研究中,土耳其科学家调查了264名大学生的睡眠习惯,并利用睡梦焦虑指数测量了其噩梦发生频率。结果发现,习惯熬夜的参试者睡梦焦虑指数平均达到2.10,习惯早睡的参试者只有1.23。另外,研究人员对近4000人的网上调查发现,在20多岁的女性中,熬夜与噩梦存在正比例关系。
至于夜猫子更容易做噩梦的原因,研究人员猜测,可能是情绪因素惹的祸。另外科学家还发现,抑郁症等疾病与睡眠问题关系密切。
希望喜欢熬夜的人们引起重视,为了我们的身体健康,远离晚睡习惯。祝身体健康!
养生专家教你如何科学熬夜 饿
吃夜宵以“不超过六分饱”为原则,太饱会加重胃肠负担,使人更想睡。
夜宵内容则要淀粉减量,增加少许蛋白质。如吃泡面时,加几片薄薄的肉;吃饼干时,喝点牛奶。忌吃麻辣锅、炸鸡腿等辛辣油炸食物。
养生专家教您的瘦身小妙招
1、两腿张开至与肩同宽的步幅站立,全身站直,腰腹收紧,肩胛骨后仰,两臂屈肘打开,上臂往后拉开,胸廓外扩,以肩关节为圆心,从内向外绕动画圈。
肩胛骨往内收拢,两肩下压并前压,上臂随之前收,同样以肩关节为圆心,施力带动屈肘的手臂从外向内地画圈转动。
分别后仰前收肩胛骨地绕圈转动肩关节后,两肩放松,肩胛骨处于正常的状态下,双臂屈肘收拢在胸前,紧贴身体,然后从内往外地转动肩关节。
2、打开双臂,手肘向下弯曲,下臂、上臂、侧身分别相离不紧贴,两肩下压放松,手掌打开,手指伸直,掌心向前,从内往外地令肩关节向下转动。
3、两腿张开至与肩同宽的步幅站立,膝盖绷直,双臂向外屈肘,两手叉腰,分别以从右到左,从左到右两种方式扭腰。
4、双腿张开站立,腰腹收紧,上身挺直,两肩放松,手臂侧平举,手指并拢,手掌向外,手臂与肩部连成一线,然后左右震动身体地扭腰。
5、同样两腿张开至与肩同宽地站立,腰腹收紧,两手放在骨盆的左右两侧上,挺胸,臀部的肌肉也要内收。向前屈膝,臀部下压并微微向后突出,上身挺直前倾,但保持垂直与地面,然后一上一下地屈膝站直。
教你科学通便润肠道
1、解大便要专心
解大便不能一心二用,其实它要求人们专心致志,不要同时跟其他的事情。有不少人喜欢把报纸杂志一起带入厕所中,甚至有些年轻人喜欢边玩手机游戏边解大便。这些习惯会使得排便的时间增长,会导致排便反射的减弱,长久下去会导致肛门括约肌有所松弛,排便难度加大。
2、有便及时排
便意,是由于直肠的神经受到肠腔内粪便的刺激,继而向大脑产生排便感觉。如果条件允许应该及时解决问题,如果长久抑制这种便意会使得这个排便信号弱化甚至失灵,所以最好养成每天定时的排便的习惯。
3、排便不能强攻
有些人会急于完成任务,打算用猛力去解决问题但结果由于由于粪便极速通过肠腔,导致肛门括约肌受压力过大,造成肠腔裂伤。
4、定时排大便
定时解大便是个很好的习惯,因为长期的训练科室排便形成自动化。至于何时何地定点排便并不是说一定要早上才是最好的,而是由个人的生活作息而定。5、便秘宜食疗不能依赖药物
80后育儿困惑多
育儿大课堂帮你解惑
“宝宝上火了怎么办”、“怎样衡量宝宝营养是否均衡”、“早教该从哪些内容开始”……年轻父母的诸多育儿困惑将有解答。近日,“三公仔·爱子有方”育儿大课堂再次启动,邀请资深儿科医生、营养学家和早教专家,陆续在广州、深圳、南宁、武汉、成都、重庆等9个城市为婴幼儿家长讲授科学的育儿方法。
年轻父母育儿知识欠缺
一位急诊科专家告诉新快报记者,一位三岁的男孩发烧,年轻的爸爸开车送儿子去医院,途中孩子出现轻微抽搐,这位爸爸立刻吓得六神无主,手足无措甚至无法开车,只会打120,然后就坐在一旁干等。至于大热天孩子发着高烧父母仍里三层外三层将其包得严严实实,孩子消化不良胃口不好,这边医院刚看完病,那边父母就带去吃香口的炸鸡的例子更是不胜枚举……许多父母不知道如何科学育儿。育儿专家孟迁介绍,年轻父母尤其是“80后”父母,在婴幼儿疾病、护理、营养、教育、心理等方面存在不少困惑。
“80后”跟老辈共同育儿易冲突
记者在活动的启动现场看到,一位来自某高校的老师热切地向专家咨询“爷爷奶奶带孩子太讲究对不对?该如何让老人接受我的育儿观”等问题,专家认为,两代人共同育儿是目前中国最普遍的育儿模式,祖辈带孩子,父母白天上班晚上回家接着带。
育儿专家分析说,这些新生代婴幼儿的父母,没能系统地学习科学育儿方法;同时,他们也不大认同父辈传统经验,遇到问题,主要求助于书本、网络,获取的知识良莠不齐,有时令他们无所适从,甚至焦虑抑郁。
活动链接
鉴于目前许多年轻父母在育儿方面存在困惑甚至误区,为了给家长普及全面的、科学的育儿知识,王老吉药业创立了“三公仔·爱子有方”公益项目,邀请资深儿科医生、营养学家和早教专家,为准家长及婴幼儿宝宝家长讲授科学的育儿方法,并在各大幼儿园进行“启智绘画比赛”启发儿童智力。
养生专家教你怎么吃草莓
《本草纲目》中记载草莓可以润肺、健脾、补血、益气,对老人、孩子和体虚者而言,是滋补的佳品。
草莓是典型的浆果,水分大约占89%至93%,营养配比也很合理,其中维生素C的含量约是等量的西瓜、葡萄或苹果的10倍。
此外草莓中富含铁、果糖、葡萄糖、柠檬酸、苹果酸等,有“活的维生素丸”之称,对于春季容易出现的肺热咳嗽、嗓子疼、长火疖子等,草莓中含的营养元素都可以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草莓中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胡萝卜素是合成维生素A的重要物质。因此,常吃草莓具有明目的作用。
草莓还有去火、解暑、清热的作用,春天人的肝火比较旺盛,吃草莓可以起到抑制作用。
另外,草莓最好在饭后吃,因为其含有大量果胶及纤维素,可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消化,改善便秘,预防痔疮的发生。
草莓性凉,不要一次吃太多,尤其是脾胃虚寒、容易腹泻、胃酸过多的人更要控制量。草莓中含有的草酸钙较多,因草酸钙而引起的尿道结石病人不宜吃得过多。
另外,不少人喜欢把草莓切成块儿,拌在酸奶或牛奶里一起食用,从营养学角度讲,这样做不合理。因为草莓中的成分会影响酸奶和牛奶中钙的吸收,还会降低乳蛋白的吸收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