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避孕药为什么会导致乳腺癌
口服避孕药为什么会导致乳腺癌
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一个“国际癌症研究机构”通过数年的跟踪研究称:大约10%的育龄女性服用的避孕药会增加患癌的风险,且诱发癌症的种类也远远超过我们之前预想的。
因此,一些医生提示女性一定要谨慎服用高剂量避孕药。这份最新的研究进一步证明,避孕药也增加女性患子宫癌和乳腺癌的概率。
然而,调查还显示避孕药能够防止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口服避孕药中的孕激素可以保护子宫内膜不受到雌激素的过度刺激,并可抑制排卵,使妇女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发生的危险性大大降低。
因此,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调查小组的负责人说:“每名女性都应该与自己的医生商量权衡服用避孕药或接受激素补充治疗法的利与弊。”另外,研究还显示,服用避孕药引发癌症的风险不是太大。
小心避孕药带来的癌症
一项新的统计分析发现,50岁以下的女性患乳腺癌,可能跟她们近期内服用避孕药有关。但研究人员强调,对于大多数年轻女性来说,相对于避孕药会导致乳腺癌的风险,它在降低其他癌症风险方面的作用更不应该被忽视。
该研究的主要作者,西雅图弗雷德哈钦森癌症研究中心的伊丽莎白-比伯(Elizabeth F. Beaber)说,这些结果并不足以改变临床实践和阻止所有女性服用避孕药。
过去的一些研究表明,避孕药中所含的激素,可能“喂养”对激素敏感的肿瘤,从而提高年轻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甚至还会带来额外的健康风险。
但是,比伯的研究团队指出,避孕药在几十年的不断发展中,其激素含量已经下降到只有原来的10%左右,常规口服避孕药雌激素含量从150微克已经下降到20微克,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激素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而很多的研究所采用的数据,仍然是早已停止使用的配方。
该团队分析了大量医疗服务体系提供的数据,跟踪了避孕药处方和乳腺癌诊断,以研究避孕药给女性带来的健康风险。他们比较了1102名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和21952名没有罹患癌症的同龄女性,在1990年至2009年间的数据,在一年内使用口服避孕药的女性,比从未使用或者在一年以前使用过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有所增加。20-49岁的对照组女性服用避孕药,仅有13%的女性患上乳腺癌,而研究对象服用避孕药患乳腺癌的风险则增加了50%。
避孕药中所含高剂量的雌激素或黄体酮(孕激素),与癌症发病风险增加关系密切。比伯说:“我们在研究中发现,在一年内使用高剂量雌激素的配方,合成黄体酮(ethynodiol diacetate)和特定三相口服避孕药,增加了患乳腺癌的风险。而其他配方,包括低剂量雌激素的口服避孕药,似乎并未与风险升高有关。”
热心医生温馨提醒:如今紧急避孕药的出现更是加大患癌的几率,很多年轻女性根本没意识到避孕药对身体的伤害,而长期食用之下就容易给身体造成很大的伤害。
九步走出乳腺癌误区
乳腺癌是女性第一癌症杀手?
错。乳腺癌不是导致女性死亡人数最多的癌症,但它是女性发病率最高的癌症之一,因肺癌死亡的女性人数最多。我国是乳腺癌的传统低发区,2005年,我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为24.8/10万,居各类癌症之首,并导致48164人死亡。更可怕的是2000~2005年,我国乳腺癌发病人数增加了38.5%,势头迅猛。
乳腺癌是一种基因病?
错。乳腺癌的发病机理目前仍然没有搞清楚。不过,科学家们业已发现两个与乳腺癌相关的基因:BRCA1和BRCA2。这两个基因发生变异的女性,有40%~80%的患乳腺癌的风险,然而另外20%至60%病历无法用基因解释,80%的乳腺癌病历并没有明确的家族史。所以,即使你的家族中没有乳腺癌的病史,也绝不可以掉以轻心。同时,那些有家族病史的女性,应该更加密切关注自己的乳房。
乳腺癌是女人病?
错。尽管对多数男人来讲,乳房给他惹的惟一麻烦是青春期乳房过性增生。根据研究,男性乳腺癌的发病率约为0.85~1.30/10万。由于男性乳房脂肪组织少,癌细胞容易侵犯皮下淋巴网络,所以病死率相当高,美国2005年有460名男性死于乳腺癌。所以男性也不可对乳房变化掉以轻心。
使用止汗剂可以导致乳腺癌?
错。没有任何证据证明使用止汗剂或者减少腋下汗腺分泌可以导致乳腺癌发病率提高。这种说法可能源自于人们对解剖知识的缺乏,或者出自某些不健康的怀疑论者之口。
服用避孕药可以导致乳腺癌?
错。大量的研究表明,口服避孕药不会增加妇女患乳腺癌的可能性,但是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应该注意危险性的轻微提高。现代口服避孕药仅仅含有很低剂量的激素,而且服用口服避孕药有助于女性调理月经周期,降低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减轻骨质疏松症状。同任何其他药品一样,服用口服避孕药,大家都要斟酌其利弊。
高脂肪饮食可以导致乳腺癌?
错。几个大规模研究都没有给出高脂肪饮食和乳腺癌发病率提高之间的明确联系。不过,拒绝高脂食品的确是一个明智的选择,特别是当你已经超重的话。肥胖的确可以增加乳腺癌的发病率,因为脂肪组织也会分泌雌激素,体内过多的脂肪会增加体内的雌激素水平,这是乳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
乳腺癌诊断书等同于死刑判决书?
错。80%乳腺癌确诊病历没有出现转移,这些患者5年存活率高达80%,一些患者治疗后高质量地生活了很多年。即便那些已经转移的乳腺癌患者,也可以继续生活很长时间。特别是乳腺癌的治疗手段日新月异,只要尽早地发现,乳腺癌不等于生命的终结。
乳腺癌治疗等于切除乳房?
错。乳腺癌治疗方式多样,超过一半的患者可以接受保乳治疗,即使需要切除乳腺,也不一定需要全部切除乳房,现在有很多可以保全乳房外观的手术手段,这可以很大程度上削减患者的心理压力。
乳房自检是最有效的早期诊断方式?
错。乳房X光检查,尤其是新近的钼靶照相检查是最可信赖的乳腺癌早期诊断手段。手指可以感知1.5厘米大小的肿块,而X光可以发现小于0.5厘米的肿块,并判断它的性质。对于乳房自检,不能夸大它的功效。
避孕药没有那么可怕
研究数据说明了避孕药的重要作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计划生育科主任武淑英认为,避孕药是“最好的选择”。但在我国却没能得到充分认同。为什么?
武淑英教授告诉记者,在我国,避孕药都是人工合成甾体类激素,主要包括雌孕激素。“我2004年开始做一个避孕药的临床试验,充分感受到人们对避孕药的抵触情绪。”武教授表示,当时很多人都在问:吃避孕药会不会增加体重,会不会导致乳腺癌和卵巢癌,会不会影响后代?武教授遇到过一个44岁的教师,已经做了6次人流,但就是不肯吃避孕药。“和她一样,不少人宁愿承受人流的痛苦也不愿吃避孕药。”武教授摇摇头说,有时病人甚至以为她在推销药品,让她觉得很无奈。
说起中国女性不愿吃避孕药的原因,武教授认为其中之一是上世纪80年代起,我国大规模推广宫内节育器,让人们形成了“节育器最有效”的观念,至今其使用率仍高达41.7%。有些医生在这方面都存在认识误区。不过从2000年以后,人们对避孕药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但她指出,影响避孕药使用率的关键因素,还在于人们对其“副作用”的错误认识。即使在美国,国家疾控中心的调查也显示,大部分女性对口服避孕药存在误解,有3/4的入认为它会影响健康。
教你看清“女性克星”乳腺癌12个谣言
谣言一:乳腺癌是一种基因病
乳腺癌的发病机理目前仍然没有搞清楚。不过,科学家们业已发现两个与乳腺癌相关的基因:BRCA1和BRCA2。这两个基因发生变异的女性,有40%至80%的患乳腺癌的风险,然而另外20%至60%病历无法用基因解释,80%的乳腺癌病历并没有明确的家族史。所以,即使你的家族中没有乳腺癌的病史,也绝不可以掉以轻心。同时,那些有家族病史的女性,应该更加密切关注自己的乳房。
谣言二:使用止汗剂可以导致乳腺癌
没有任何证据证明使用止汗剂或者减少腋下汗腺分泌可以导致乳腺癌发病率提高。这种说法可能源自于人们对解剖知识的缺乏,或者出自某些不健康的怀疑论者之口。
谣言三:乳房的任何肿块都是乳腺癌
性触摸到的乳房肿块中,80%以上为良性。但是发现乳房肿块应及时看医生,通过超声波检查、乳房X光片检查以及必要时的组织切片检查,做进一步诊断。不过女性务必记住,并非每一个肿块都是癌。
谣言四:40岁以下女性不会得乳腺癌
乳腺癌危险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大,但是任何年龄组女性都可能会患乳腺癌。研究数据显示,25岁以下女性中也有乳腺癌病例。
谣言五:乳房X光片检查可发现所有乳腺癌
乳房X光片检查只能查出85%的乳房肿瘤,较难查出致密性乳腺组织中的肿瘤。医生通常会增加超声波检查或结合核磁共振成像扫描进一步诊查。
谣言六:乳房X光片检查会导致乳腺癌扩散,甚至会诱发乳腺癌
近30年来,十多项实验研究不约而同地得出结论:乳房X光检查产生的辐射量极小,与该项检查给女性带来的益处相比,其副作用可以忽略不计,不会导致乳腺癌扩散,更不会诱发乳腺癌。
谣言七:穿有钢托的胸罩会得乳腺癌
几年前有人提出,“穿有钢托的胸罩会导致淋巴流动受阻,进而增加乳腺癌危险”。研究发现这种说法纯属误传。
谣言八:乳腺癌具有遗传性
如果乳腺癌的基准发病率为1.5%,假设你的家族中有人得乳腺癌,那么你的乳腺癌危险会增加两倍多,即3%~4%。如果母亲遗传给女儿BRCA1或BRCA2基因,那么女儿罹患乳腺癌的危险就会增加50%~80%。
谣言九:乳腺癌诊断书等同于死刑判决书
80%乳腺癌确诊病历没有出现转移,这些患者五年存活率高达80%,一些患者治疗后高质量地生活了很多年。即便那些已经转移的乳腺癌患者,也可以继续生活很长时间。特别是乳腺癌的治疗手段日新月异,只要尽早地发现,乳腺癌不等于生命的终结。
谣言十:乳腺癌治疗等于切除乳房
乳腺癌治疗方式多样,超过一半的患者可以接受保乳治疗,即使需要切除乳腺,也不一定需要全部切除乳房,现在有很多可以保全乳房外观的手术手段,这可以很大程度上削减患者的心理压力。
谣言十一:服用避孕药可以导致乳腺癌
大量的研究(比如Marchbanks2002年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调查)表明,口服避孕药不会增加妇女患乳腺癌的可能性,但是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应该注意危险性的轻微提高。现代口服避孕药仅仅含有很低剂量的激素,而且服用口服避孕药有助于女性调理月经周期,降低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减轻骨质疏松症状。同任何其他药品一样,服用口服避孕药,大家都要斟酌其利弊。
谣言十二:乳腺癌是女人病
尽管对多数男人来讲,乳房给他惹的惟一麻烦是青春期乳房一过性增生(相信很多男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然而根据一些研究,男性乳腺癌的发病率约为 (0.85~1.30)/10万。由于男性乳房脂肪组织少,癌细胞容易侵犯皮下淋巴网络,所以病死率相当高,美国2005年有460名男性死于乳腺癌。所以男同胞们也不可对乳房的变化掉以轻心。
口服避孕药会导致青春痘吗
引发青春痘的因素有很多,不仅有患者自身的因素,饮食上的因素,精神因素等等,那么口服避孕药会导致青春痘吗?很多女性觉得口服避孕药会导致发胖和青春痘等副作用,其实这也是一个误解,以往的口服避孕药所含的孕激素具有内原性雄激素的作用,所以长期服用口服避孕药身体会发胖,而现在的口服避孕药孕激素的改变对雄激素的受体几乎没有亲和力,甚至还有比较好的抗雄激素的作用,所以大家不要担心口服避孕药会引起青春痘等等这些副作用,在服药其间可能会有一些女性有一些副作用,但是都是比较轻微的,不会影响正常的生活,这个也只是很少的一部分人群,它的副作用的发生率仅仅是2%到8%,即使有这些小的副作用以外,一般坚持三到六个月以后这些副作用都会消失。在服用后引发一些疾病之后,患者应该立刻停药,病情去医院进正规的检查,以免影响患者的健康。
常服避孕药增乳癌风险
乳腺癌已经成为女性健康的头号杀手,8人当中就有一个人可能患乳腺癌,这种比例真是太高了。乳腺是女性一生的骄傲,有一句广告词:做女人挺好,这个挺说的就是乳房的坚挺,如果一个女人有一对傲人的乳房,那不仅增加了她性感、妩媚,还会让她更加的自信,也会让她更健康。
而对于患了乳癌的女性,虽然生命可以暂时无忧,但是,这可能让她从此变得不自信,从此变得不那么快乐,从此变得不那么的健康,甚至自怨自艾,百无聊赖,对生活都会失去信心,因为一旦得了乳癌,就会切除,而如果一侧乳房不在了,那对于女性来讲是多么大的打击,著名影星陈晓旭也是得了乳癌,但是她是信佛之人,不忍心割掉自己的乳房,而拒绝手术,最后,也只能命丧黄泉。
乳癌真的很可怕,它让女性的世界从此变得晦暗。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么多人会患乳腺癌?其实原因很多,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精神因素,不良情绪是导致乳腺癌的原因,另外一个值得重视的原因就是常服避孕药,这一点越来越受到重视,因为现在的女性因为性的解放,满足生理的需求,同居的时间更早,但是要孩子的时间却是更晚,为了不影响学习和工作,必须采取更好的避孕措施,避免中着。
这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少则1、2年多则5—10年,虽然会采取一些避孕的措施,但是有些避孕措施是需要双方共同配合完成的,而且,也经常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这个时候女性就非常的紧张,于是最好的补救办法就是吃避孕药,因为这是解决的最好办法。甚至还有特殊行业的女性为了不让自己怀孕,大量的长期的吃避孕药,这些人都会成为乳腺癌的高发人群。
为什么常服避孕药就很容易患乳腺癌呢?近日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经研究表明,经常服用避孕药的女性总体上患上乳腺癌的几率会增加50%。因为避孕药主要是通过激素的干扰,达到避孕的效果,而吃含有较多雌激素的药物可能会使人患上乳腺癌的风险比从未服用药物的女性高2倍,而含有较少激素的药物则不会增加患病风险。我们的口服避孕药大都是含激素的,因此,吃过多的口服避孕药就会导致患乳腺癌的风险增高。
因此,对于女性应该更好的呵护健康,绝对不能为了达到避孕的结果而伤害自己的健康,因为癌症不是马上发生,但是若干年后乳腺癌就会找上你。
服用短效口服避孕药的利与弊
第一大“利”:缓解经前紧张综合征
短效口服避孕药除能有效避孕之外,还能帮助女性调节月经周期,缓解经前紧张综合征,减少乳房胀痛、情绪波动、头痛等的发生。此外,还可用于治疗痤疮,令皮肤更加光洁。另外,短效口服避孕药还能推迟女性绝经期的到来,保护心血管功能,延缓机体衰老。
第二大“利”:有效控制体重
很多女性担心服用短效口服避孕药会使体重增加。传统的短效口服避孕药由于水钠潴留的缘故,的确会使女性出现体重增加现象。然而,已有的临床证据表明,新型的短效口服避孕药能有效控制体重。因为其中所含有的屈螺酮成分具有与天然孕激素相似的抗盐皮质激素特质,可直接对抗水钠潴留,促进水钠排出。
第三大“利”:降低相关肿瘤的发生率
与我国女性普遍的误解相反,服用新型短效口服避孕药不仅不会增加女性生殖系统肿瘤以及乳腺癌的风险,甚至还能降低相关肿瘤的发生率。汉纳福德(Hannaford)等关于口服避孕药和癌症关系的研究,对74.4万例曾经或目前使用口服避孕药者和33.9万例未使用口服避孕药者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显示,口服避孕药使用者较未使用者,癌症总发生率显著下降12%。
降低子宫内膜癌发病风险:大量临床研究表明,短效口服避孕药能明显降低子宫内膜癌发病风险。这是因为低剂量的雌激素可以防止子宫内膜过度增生,从而减少其恶变的几率。国外有研究表明,新一代短效口服避孕药在停药l-2年后仍有保护子宫内膜的作用。
对抗卵巢癌:2008年《柳叶刀》发表的迄今为止短效口服避孕药预防卵巢癌最权威的循证医学证据表明:①服用短效口服避孕药对卵巢癌具有长期预防作用;②服用时间越长,卵巢癌患病风险越低;③在停药30年后,该保护作用仍然持续存在。
与乳腺癌患病率关系不大:事实上,乳腺癌发生率与种族、遗传、吸烟、年龄等因素关系更为密切。2002年以后在英国、美国和加拿大进行的大量调查,都表明长期使用和正在使用常规短效口服避孕药的女性,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均无明显增加。
深入了解“弊”使用更放心
那么短效口服避孕药有没有弊呢?有三点在使用中需特别注意。
第一“弊”:漏服将会降低避孕有效性
短效口服避孕药服用十分方便,不用像使用避孕套那样担心操作是否正确或避孕套破裂的问题,但因为需要每天服用,一旦漏服会相应地降低避孕效果,偶尔会出现少量阴道流血,所以要求女性尽量养成定时服用的习惯,避免漏服。
第二“弊”:初期不适莫惊慌
在服用初期会使一些女性出现点滴出血、恶心等些许不适,但这属于正常情况,是我们身体对药物的一个适应过程,一般会在一两个月内逐渐消失,并不会给身体带来伤害。
第三“弊”:有严重疾病女性需咨询医生
短效口服避孕药是供健康女性使用的药物,如果本身患有如血栓等特殊疾病,还需参照说明书中禁忌证部分或咨询专业医师,看是否适合使用。
吃短效避孕药的副作用 致癌问题
有人认为避孕药有致癌作用,但事实正好相反,目前已知的复方口服避孕药(其实现在的避孕药基本上都为此类型)恰恰能降低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的患病风险,但研究证明,复方口服避孕药会增加乳腺癌的风险,但是这只是个相对的风险率,增肌几率其实很小,大家也不必太担心。就别怒倒夜班也会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
长期吃避孕药会导致不孕吗
长期吃避孕药会导致不孕吗?避孕药成分一般都是雌、孕激素,其副作用视个人自身情况而定,频繁服用避孕药会导致体内激素水平的紊乱,引起月经不调,从而导致不能生育。避孕药是不能长期吃的。很多女性在吃避孕药的同时,也会想这个问题,不知道常吃避孕药会不会导致不孕的发生呢。
常吃避孕药会导致不孕吗:
如果长期使用口服避孕药,子宫内膜会发生萎缩,或者变得很薄。服用越久,停药以后发生的生育力下降的可能性就越小。
对于服用口服避孕药丸的大多数女性,停止用药三个月应该足够了。但是,如果我们服用口服避孕药丸的时间长于两年,或以前本来就有月经不调的问题,那么,准备怀孩子时提前3-6个月停止用药比较好,这样的话,我们就能使尽快怀上孩子的可能性上升到最高水平。
常吃避孕药会导致不孕吗?我们还必须要注意:口服避孕药还有可能导致胎儿先天性缺陷。这对准备怀孕的女性是致命伤。体内叶酸水平的下降与口服避孕药丸有直接关系。如果您在怀上孩子前一直服用避孕药,每天可以服用0.8毫克-1.0毫克的叶酸,而不是一般推荐的0.4毫克的叶酸。
孕妇妊娠以后5周,胚胎性腺开始发育,避孕药中的雌激素和孕激素,对胎儿性器官的发育会产生不利影响。避孕药可使胎儿发生四肢畸形、内脏畸形或者脊柱、肛门、外生殖器畸形。并且口服避孕药会增加染色体畸变率,尤其是染色体断裂率会显着增高。所以口服避孕药的妇女,如想怀孕时,应在计划怀孕前半年停服避孕药。
服用常规口服避孕药有哪些好处
避孕药,吃还是不吃,很多女性犹豫不决,毕竟是药三分毒,可是如果不吃那就有怀孕的风险,这可能是围绕在很多女性心中的困扰。不少女性对避孕药又爱又怕,为服用避孕药的安全性而忧虑,担心服用避孕药会让自己发胖、长痘,更多的人担心常规口服避孕药的长期安全性,尤其是与肿瘤的相关性以及对未来生育的影响。
长期服用避孕药真有那么多负面影响吗?不妨看看关于常规口服避孕药的五个好处。
好处一:不发胖
性激素会导致体重增加,这是许多人的固有观念,因此,便有了无数对口服避孕药敬而远之的爱美女性。理论上,性激素的确可通过不同作用机制使体重增加,如雌激素的水钠潴留作用及孕激素对食欲的刺激作用。但常规短效口服避孕药从60年代问世后到现在,雌激素成分已从开始的每片50微克改成今天市场上常用的30微克,这就在很大程度降低了雌激素的副作用。于此同时,短效口服避孕药中所含的孕激素成份也在不断发展,如优思明R所含有的最接近天然的孕激素成分——屈螺酮,它独有抗盐皮质激素活性,可缓解水钠潴留作用引起的虚胖,不仅解决了长期以来,使用者所担忧的服用避孕药会长胖、四肢水肿、乳涨、腹部胀气等问题,还能有效控制甚至减轻体重。
好处二:不起痘
痤疮的发生与雄激素大量增加有关。以往的第一、二代口服避孕药确实有此弊端:少部分女性服用后,体内雄激素水平过高,会导致皮脂分泌过多,进而堵塞毛孔,出现恼人的痘痘。但随着药物的不断研发,这类副作用已越来越小。第四代短效口服避孕药优思明R,不但不含任何雄性激素活性,而且其所含有的新型孕激素屈螺酮(屈螺酮【译】:是一种高效、低毒、无副作用的新一代甾体类避孕药。),反而具有抗雄激素效应,抑制油脂分泌,令皮肤变得更光洁。
好处三:不会提高肿瘤的发生风险
事实上,常规短效口服避孕药可给女性提供额外的保护,最令人意想不到的功效是可以预防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同时还可以抑制结肠直肠癌等癌症的侵害。有一项针对74.4万例曾经或目前使用口服避孕药者和33.9万例未使用口服避孕药者的观察研究表明,口服避孕药使用者较未使用者,癌症总发生率显著下降12%。同样,服用常规短效口服避孕药也不会增加乳腺癌的风险,2002年以后在英国、美国和加拿大进行的大量调查,都表明长期使用和正在使用常规短效口服避孕药的女性,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均无明显增加。
好处四:不会影响生育能力
服用现代常规短效口服避孕药是不会影响生育能力,更与新生儿出生缺陷之间没有联系,常规使用短效口服避孕药的人群,在停药后第一个周期内就会发生排卵,这时候就可以计划怀孕。2007年,欧洲进行了一项覆盖6万例口服避孕药用药处方案例的主动监测研究显示,服用短效口服避孕药并不会影响女性的生育能力。并且,停用后即可妊娠,而无需像一些人所担心的那样——等待3~6个月,即使在怀孕早期误服了常规短效口服避孕药,也无需人工终止妊娠。 此外,常规短效口服避孕药还可通过以下作用,来保护女性的生育能力:①常规短效口服避孕药的避孕效果接近100%,可有效减少非意愿妊娠和人工流产对女性的伤害;②常规短效口服避孕药能有效抑制排卵,减少宫外孕的发生;③常规短效口服避孕药对宫颈黏液的抑制作用,可有效阻止下生殖道急性感染的上行,从而减少盆腔感染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