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有哪些疾病的人不能献血
患有哪些疾病的人不能献血
(1)通过血液传播的疾病(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
(2)过敏性病(经常性荨麻疹、支气管哮喘等);
(3)心血管系统疾病(心脏病、高血压、心肌炎等);
(4)呼吸系统疾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功能不全等);
(5)消化系统疾病(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肠炎、慢性胰腺炎等);
(6)泌尿系统疾病(泌尿系感染、肾功能不全等);
(7)血液系统疾病(贫血、白血病、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
(8)恶性肿瘤性疾病(比如肺癌、胃癌、肝癌等)、精神病等。
抽血对身体有好处吗 抽血对身体有什么好处
血液的总量发生改变之后会对造血系统造成刺激,会促进血液的再生,这种现象对人总体来说是有好处的,血液的更新,能增强运养能力,增强人的体力。
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医院会根据个人献血情况优先输血,比如在严重的外伤引起大出血时候,献血多的人生存几率会大几十倍,为了以防万一,还是多做贡献,多捐血。
血液的总量会在短时间内补充,而补充最多的是水分,高血脂的人在抽血之后的一段时间内血液的血脂稀释,血液粘度会下降,因此,高血脂的人定期抽血献血是有一定帮助降血脂的作用。
高血压献血的危害是什么
一般情况下不建议高血压患者献血,除非患者血压稳定,并要有医护人员在现场监控才能献血。
高血压病非指“血多”,而是血管发生了病变。
血液从心脏流经血管到达全身各处时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叫做血压。某些人血液不能很容易地通过全身,病变使血管变狭窄了,血流的压力就会升高以保证血流通过。这样一来,动脉血压超过正常值就形成了高血压。
不建议高血压献血,主要是怕献血过程出现危险因素。高血压病人献血时,心脏的冠状动脉易发生痉挛,可能引起一时性缺血,导致心绞痛。此外,高血压病人多合并有血脂异常,常有血流或血管异常。献血后血压下降、血流减慢,可引起血栓形成,易发生心肌梗死的意外。
有时患者认为自己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了,但血管本身的调节异常状态没有改变,献血引起的血压波动也会引发危险。招伟贤建议,如果高血压患者实在有需要献血,必须要在医护人员监控下进行,以便发生异常状况及时处理。
健康人献血确值得提倡。适量献血可降低血液的粘滞度,预防多种疾病。现代人营养过剩、脂肪堆积和肥胖。特别是从事非体力劳动的中年人,平时很少运动又不注意调整饮食,特别容易使血液粘滞度增高、动脉粥样硬化,诱发疾病。献血可减少血液中的所有成份,降低血液的粘滞度,使血液流速加快,这是对身体健康有益处的。
甲减可以献血吗
甲减不可以献血。甲减不可以献血,特别是治疗期各项指标都不正常,这时更不适全献血。因为甲亢是属于非健康人群,献血对自身健康不利。本身甲亢就是可以通过验血验出来的,血液里面有许多指标都是不正常的,这样的血不利于治疗和拯救病人。另外,甲减病人献血对自身也是不健康的。
临床表现
1.面色苍白,眼睑和颊部虚肿,表情淡漠,痴呆,全身皮肤乾燥、增厚、粗糙多脱屑,非凹陷性水肿,毛发脱落,手脚掌呈萎黄色,体重增加,少数病人指甲厚而脆裂。
2.神经精神系统:记忆力减退,智力低下,嗜睡,反应迟钝,多虑,头晕,头痛,耳鸣,耳聋,眼球震颤,共济失调,腱反射迟钝,跟腱反射松弛期时间延长,重者可出现痴呆,木僵,甚至昏睡。
3.心血管系统:心动过缓,心输出量减少,血压低,心音低钝,心脏扩大,可并发冠心病,但一般不发生心绞痛与心衰,有时可伴有心包积液和胸腔积液。重症者发生黏液性水肿性心肌病。
4.消化系统:厌食、腹胀、便秘。重者可出现麻痹性肠梗阻。胆囊收缩减弱而胀大,半数病人有胃酸缺乏,导致恶性贫血与缺铁性贫血。
5.运动系统:肌肉软弱无力、疼痛、强直,可伴有关节病变如慢性关节炎。
适当的献血有什么好处 献血的好处
1、无偿献血会刺激人体造血功能更加旺盛,加速血细胞的生成,促进血液的新陈代谢。坚持规律献血的人,由于骨髓造血系统不断受到刺激,保持较旺盛的新陈代谢,不断产生出更具生命活力的年轻细胞,新鲜的血细胞的比例明显高于未献血的人。
2、无偿献血者累计献血八百毫升以下,自献血之日起五年内临床用血,可以累计按其献血量的三倍免费用血自献血之日起五年后临床用血,可以累计按其献血量等量免费用血。
3、适量献血会使人更加健康、长寿坚持长期适量献血的人,由于骨髓造血系统不断受到激发,新鲜的血细胞的比例明显高于未献过血的人。献血后会降低血液粘稠度。
献血可以免费使用血浆
如果你是一个献血的人,那将来如果自己发生意外需要输血的时候,可以按照输血量的三倍进行免费使用,举个例子,一个人献血800毫升,那在未来的5年之内,如果需要输血,那可以长寿2400毫升的血液。5年之后也可以按照献血量免费同量使用血液。如果献血总量超过0.8升,终生可以免费用血,而且,其实习亲属如果需要输血也可以享受献血总额的免费血量。
献血时需要注意什么
献血虽然是件有爱心的事情但是献血之前有很多注意事项是你一定要注意的。不然会引起很多疾病和身体不适。
献血可能被感染
调查显示,人们不愿献血的首要原因是担心感染。事实上,只要是正规机构、通过正规途径,其所用的血袋等都是经严格灭菌的,不会感染疾病。
献血可能伤元气
所谓献血后的气虚、血虚等,多数是一种心理感受。献血后,机体会立即对身体进行补充,如果不出现晕血等不适,稍事休息后,当天仍可从事非强体力性日常工作。
献血太多会贫血
按照规定,18~55周岁的成人每次献血量为200~400毫升。只占总血量的5%~10%,献血后储存的血液马上会补充上来,不会减少循环血容量。
献血能减肥,是吗?
如今,有些爱美人士通过空腹献血、频繁献血等方式来减肥,这是不对的。空腹献血可能引起突然晕厥等,对健康影响很大。
献血会引起低血压
正常人献血是不会影响血压的,部分人在献血后暂时出现血压偏高或偏低现象,往往是由于精神紧张、兴奋所致,注意休息,很快就会恢复。
献血会丢失很多营养
对健康人来说,献血后没有必要刻意多吃,或进补各类营养品,献血当天多喝点白开水或淡盐水,适当补充鸡蛋、瘦肉、蔬菜、牛奶和水果等即可。
我们究竟该不该去献血
献血对人体有哪些影响?
我们都知道,通常人们献血的量为200毫升,如果遇到珍贵血型或会要求400毫升。然而这通常献血量对人体来说意味着什么呢?一个成年人的总血量约为4000~5000毫升,每个人每次按规定献血200~400毫升,仅占血液总量的5%~10%。失去的血液并不是个大数目,同时营养会在短时间内得到补充,因而不会对身体造成影响。女性每个月来“大姨妈”要出血30~50毫升,有些量大的能到80毫升,而且是每个月都出,也不见对人体造成什么不良影响。
为何有些人献血后会头晕?
有些初次献血的人容易发生头晕恶心,这是因为血压的改变,加上情绪的压力而导致的。人们的血管就如同一个橡胶管道,当管道内的液体量减少了,其管壁受到的压力也随之减小,这时血压降低心脏泵血力量不足,就导致人们出现心率过缓、供血量减少,从而导致大脑一过性供血不足出现了眩晕。所以,献血后建议大家休息一会儿,补充点能量和水分,给血管一个适应的过程,这样人体会很快恢复正常。
而其他因为献血导致人体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从而使人体出现免疫力下降和凝血功能障碍的后果这种说法更是无稽之谈。正常成人的红细胞在血液中的寿命约为120天,白细胞的寿命最短只有十几个小时,血小板的寿命约为10天。因此即使不献血,各种细胞到一定的时间也是要死亡的。人体的血液每天都在不断地更新。保守估计,体重为50公斤的正常成年人,每天大约有16毫升的红细胞死亡,同时骨髓会产生相当数量的年轻红细胞来参加工作。所以人体的血液功能几乎是不会受
献血对大多数人来说是有益的
人们在意外失血或献血的情况下,人的造血能力要较平常增高4~5倍。而献血就算这一种情况,它可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和抗病能力,还会刺激人体骨骼造血器官,使其始终保持青春旺盛的造血状态,收到延年益寿的效果,并能防止动脉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一项试验对66岁以上的332名献血者与同样身体条件的399名未献血者作了比较,结果参与过献血的人的平均寿命年龄要长于未曾献过血的人。
但是凡是都有两面性,确实不是所有人都适合献血。我国规定6个月内献过血的;体重过轻或过重;贫血;患有各种感染疾病,或有感染疾病风险的人;患有恶性肿瘤或有病史的人;有严重的慢性病或有自体免疫疾病的人及孕妇都不适合献血。
献血有危险吗
正常的人献血是没有危险的,而且献血后刺激骨髓造血,能起到更新血液的作用
血液一般占体重的7%-8%,一般成人的血液总量为4000-5000毫升,每次献血200ml或者400ml不会影响人体血液供应
为何献血会感染上艾滋病
安全合理用血和血液制品的基石是吸收、选择和保持自愿、无报酬的献血员。 保证安全供血中存在的问题:缺乏安全的献血员和有不安全的献血员存在。
献血员可分为2种类型
第一种:卖血或职业献血员
有非常多的理由说明为什么这种献血员应该禁止。卖血者常常来自于社会最贫穷阶层,他们的健康状况较差、营养不良并可能正感染某种疾病,而这种疾病又可通过输血传播,在一些地方,卖血者卖血所得的钱主要用于购买静脉注射的毒品,如果他们共用未经消毒的注射器,那么他们就有感染HIV的极高的危险。
此外卖血者的卖血次数过于频繁,使得他们所献的血低于规定标准,如缺铁,这对于受血者来说就是一种风险。此外过度献血也会损害献血者自已的健康。 有偿供血者通常与卖血给受血者的现象相伴而生。在这种制度下,贫穷家庭无法负担急需血液的费用。另外,卖血者的存在破坏了自愿无偿献血制度建立。如果无偿献血员看见周围的人献血后得到报酬,那他们也会想要报酬。
第二种:献血员是替代献血员-有时称做“家庭替代献血员”
在这种制度下,受血者的家人要献出与受血者所接受的同等量的血液。这份血可能直接输给相应血型的人,也可能放在公共血库中。许多年以来WHO强烈反对这种献血方式,因为这些献血的所谓“亲属”常常是与受血者无任何血缘关系的卖血者。
献血会不会得艾滋病
艾滋病很耳熟,这种疾病具有的威胁性很高,对于艾滋病,大家一定要注意。在大家的身边,最常见的公益活动那就是无偿献血,相信有很多的人献过血,但是有的人就有疑惑,想知道献血会不会得艾滋病?针对这个问题,我站的专家来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吧。
艾滋病毒的潜伏期非常的长,甚至可以达到十年或者更长才会发展成为艾滋病人,由于艾滋病人对于病毒和病体的抵抗能力相当低,所以很容易感染各种病症并且迅速的发展为恶性疾病,如肺结核,胃肠炎,脑炎,甚至恶心肿瘤等等。虽然多年来世界各地的医学工作者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是目前来说对于艾滋病仍然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法。
艾滋病主要的传播方式有母婴传播,血液传播,静脉注射吸毒,性传播等等。发病年龄一般在青壮年时期比较多,18-45岁的患者比较常见,血液传播和性传播在临床上尤为频繁,即是性生活相对活跃的阶段。但是在公共的医疗场所来说,医药用具都是经过消毒和检查的,献血站更是,所以一般不用担心献血会发生感染艾滋病的症状的事情。
艾滋病在感染之后的十年之内可能都不会有明显的症状和临床表现,但是一旦是发展成为了艾滋病的话,病人就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临床症状。在初期的时候,一般的患者症状多为感冒,流感样的症状。没有什么过多的表现,身体劳累,食欲减退,发烧不退,但是随着病症的加重,就会出现越来越严重的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