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脑血管病患者如何安度严冬

脑血管病患者如何安度严冬

脑血管病可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两种。缺血性脑血管病约占全部脑血管病的60%,出血性脑血管病约占脑血管病的40%。后者在发病后1个月内的病死率高达30%~50%(达120万人),超过30%的存活者会遗留严重的偏瘫、失语等后遗症。

三种自测方法

一旦出现以下三种脑血管病的早期症状,要及时到医院检查,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方法1: 照镜微笑,嘴偏向一侧。

方法2: 双手平举,一侧下落。

方法3: 重复以前会说的绕口令,说不清楚。

必须立即救治的征候

征候1: 突发剧烈头痛、头晕、呕吐。

征候2: 一侧肢体麻木等异常感觉或偏瘫。

征候3: 突发失语、失读、失忆,突发昏迷。

如果家人或朋友发现昏迷患者,应让其就地平卧,去掉枕头,将其头偏于一侧,并拨通“120”或“999”急救电话,将其送至附近具有神经科治疗条件的综合医院。送往医院之前不要给患者服任何药物。

安度严冬六注意

1.坚持每天测血压和用药。以避免血压波动。

2.特别注意防寒保暖。包括夜间如厕时要穿暖和;清晨醒来时不要立刻起床,而应先在床上活动身体;洗脸、刷牙要用温水;外出时需戴手套、帽子、围巾,穿大衣;沐浴前先给浴室升温等。

3.多晒太阳。在阳光充足的天气里,到户外晒太阳20分钟,可使机体产生能间接控制血压的维生素D3。

4.提高耐寒能力。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户外活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等,能提高耐寒能力,减少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几率。

5.清淡饮食。高血压患者应注意少吃盐和油腻食物,禁烟限酒,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伴有头昏、眩晕、面赤、局部有麻木感的患者要用豆制品部分代替动物蛋白的摄入。

6.保持情绪稳定。愤怒、紧张都可能诱发脑血管病。因此,患者切忌狂喜、暴怒、忧郁、悲伤、恐惧和受惊。

心脑血管患者如何安全过冬

●规范用药 及时监测

冬天要做好血压监测,每周去测一次。有两类人要特别注意:1、有高血压,但平时不用药;2、用药,但控制不好的。冬天可能血压一下飙高,就容易出事。

●血脂刚过临界值也要干预

医生建议,即使没到高脂血症的诊断标准,也要干预;如果饮食调整之后,血脂依然高,可以考虑用药物。血液里血脂含量高,容易黏附在血管壁,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只是时间的问题。

●日常生活还要留意啥

早上起床慢中求稳

早上起床,记住三个半分钟:醒过来不要马上起床,在床上躺半分钟;坐起来半分钟;两条腿下垂在床沿又坐半分钟。

身体和情绪避免“一冷一热”

心脑血管疾病,最怕一冷一热刺激,所以要做好保暖,避免一下子从冷的地方到热的地方。心情也不要忽冷忽热,避免情绪波动。

打麻将打牌 多喝水多走动

不少人喜欢打麻将玩牌,久坐不动,加上冬天喝水相对减少,血液粘稠度增加,容易形成血栓。牌瘾再大,也别舍不得喝水、舍不得上厕所的时间。坐着的时候,绷绷脚尖,做踩刹车的动作,让下肢活动起来。

冠心病患者四招度严冬

另外,冬季气候干燥,如水分摄入不足,会导致血液黏度过高,引起血液流通不畅,也易引起血管堵塞。加之室内外的温差较大,血管容易发生剧烈收缩,使血管壁上附着的斑块脱落或破裂形成栓子,可能诱发心肌梗死或心绞痛。因此,老年患者在冬季尤其应警惕心脑血管疾病的侵袭,而安然过冬要做到四点:清淡饮食、锻炼强身、戒焦戒躁、坚持服药。

饮食的总体原则是“四低二高”,即低盐、低糖、低脂、低热量,高维生素、高纤维素。注意营养均衡,控制每餐不要吃太饱,以少吃多餐为宜,要清淡易消化。这样简简单单地省油、省盐,最终还能帮着省药钱,这是双赢,何乐而不为呢?

锻炼方式可以推荐走路,因为走路简便易行,随时随地可以开展,而且非常经济,正所谓日行一万步,血管不易堵。时间最好选择下午时段,可以按照“5分钟热身→20分钟运动→5分钟恢复整理”的模式来进行。尽量避开清晨寒冷天气,注意防寒保暖和运动前热身。

老年冠心病患者往往存在以下几种心理特征:焦虑和抑郁、孤独绝望、敏感多疑、依赖性增强。而乐观、稳定的情绪,舒畅、平衡的心态,不仅是预防冠心病复发的重要因素,也是实现长寿的关键和秘诀。

同时,应强调坚持服用调脂、抗栓治疗药物,做好冠心病二级预防,无禁忌证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应坚持服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偏瘫的原因

1.颅内血管发育异常:颅内血管发育异常所致的动脉瘤、动静脉畸形,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出血的常见病因,且常多次破裂出血。

2.心脏病:心脏病是脑栓塞的主要原因之一。风湿性、高血压性、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及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等,均有可能产生附壁血栓,当出现心力衰竭或房颤时,促使血栓脱落,流至脑动脉而发生栓塞。由于栓子可以反复脱落,所以容易复发。

3.炎症:某些炎症可侵犯脑膜、脑血管,或单独侵犯脑血管引起脑动脉炎,如化脓性、结核性、霉菌性炎症和风湿病等,均可引起脑血管病。

4.血液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红细胞增多症、白血病,常引起出血性脑血管病。少数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病。

5.高血压病和动脉粥样硬化:是脑血管病最主要和常见的病因。有资料表明,脑出血患者有93%有高血压病史,脑血栓形成患者也有86%有高血压病史,70%的脑血管病患者有动脉粥样硬化病史。

6.代谢病:如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均与脑血管病关系密切。据报道,脑血管病患者中有30%~40%患有糖尿病,并且糖尿病患者的动脉硬化发生率较正常人高5倍,发生动脉硬化的时间比正常人要早,动脉硬化的程度亦较重。

7.其他因素:各种外伤、中毒、脑瘤、脑肿瘤放射治疗以后等,均可造成缺血性或出血性脑血管病。

心脑血管病患者的健康守则

秋天已经来临,一场秋雨一场寒,天气渐渐转凉,冬天也即将来临。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马上就要来到。那么,心脑血管病患者如何做好日常生活保健,利于平安渡过秋冬季节呢?以下几个守则可供大家参考。

1每天上午6-11点是心脑血管病猝发的“魔鬼时间”。这段时间有心脑血管病的人应尽量避免情绪波动,不做剧烈运动。每天下午4-5点左右和晚饭后2-3小时,人的适应能力比较强,血压、心率也比较稳定,所以,适宜中老年人进行体育锻炼。晚上锻炼有利于减肥,也有利于心脑血管的健康。

2早晨可散步、打太极拳等,身体力行地运动半个小时。中午一定要小睡一会,最少休息半个小时,可使血压下降、保护心脏。晚上晚饭后大约6、7点钟,散步慢走半个小时。这们有利于眨眼,维护血压稳定。

3心脑血管病人应该特别注意补充水。千万不要等到口渴了再喝水。应该主动地适时给予补水。每天养成早上起床后就喝白开水的习惯。喝30摄氏度以下的白开水最好。有利于刺激肠胃蠕动,不易造成血管收缩。

注意事项:有心脑血管病的人要注意情绪安宁,有一个乐观、开朗的心态,遇到问题要会自我调节,避免压力过大,工作也不宜太紧张,要劳逸结合,保证睡眠质量。

得了脑血栓会死吗

得了脑血栓会死吗?得了脑血栓如果没有及时的治疗,是会威胁到生命的,脑血栓的死亡率高发于很多种疾病的,所以,脑血栓患者要做好预防工作,减少疾病发生的次数,减少疾病带给我们的伤害,并且早日能够恢复健康。

为什么脑血管病发生后仅五分之一的病人可以活10年以上呢?这就要看该病人脑血管病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如何了。譬如出血量大,脑血管梗塞的范围大,神经系统的损害和偏瘫的程度严重,则病人存活的时间短,如在脑血管病发生后的三个月到半年内治疗效果好,恢复程度佳,则后遗症明显减少。病人的寿命就可延长;长期卧床严重偏瘫病人多因合并感染或其他并发症而容易早亡,而轻度偏瘫者,若能积极治疗,注意功能锻炼,多数病人可再活10年甚至20年以上。

为了延长脑血管病患者的寿命,其具体措施为:①加强护理和功能锻炼,合并症愈少,功能恢复也愈好。②脑血管病急性期过后是治疗和功能恢复最重要的时期,因为脑血管和脑组织的修复在早期最有利。③预防脑血管病再发或复发。

脑血管病可以复发,而且在—年内的机会最大,所以不要认为只要功能恢复就可以了,如果忽视了高血压的控制、心脏病的治疗、动脉硬化的预防以及防止其他诱发因素等,则脑血管痫复发的可能性就很大,第二次发病的死亡率要比第一次更高,这是值得警惕的。如能做到以上几点,脑血管病人仍然可以多活几年,甚至更长。

那么针对脑血栓疾病,我们更是要等懂得如何去避免去预防,因为疾病罹患可能很容易,想要彻底治愈或摆脱脑血栓疾病就不会很容易,所以珍爱健康从防范脑血栓疾病开始。

盘点脑血管病患者的饮食原则

脑血管病患者可以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蔬菜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C、胡萝卜素和矿物质钙、磷、钾、镁等以及较多的膳食纤维。维生素 C可以降低胆固醇,增强血管的致密性,钙可防止骨骼和牙齿疏松,镁参与心肌酶的代谢,钾能维持体内渗透压的平衡,参与酶系统的活动,对脑血管起保护作用。建议脑血管病人每天进食新鲜蔬菜的量不少于8两,水果2—4两。蔬菜以新鲜、深绿色或黄色为佳。

脑血管病患者可以适当进食海产类食物。海鱼含有不饱和脂肪酸,能使胆固醇氧化,从而降低血浆胆固醇,还可延长血小板的凝聚,抑制血栓形成,防止中风。海鱼还含有较多的亚油酸,对增加微血管的弹性,防止血管破裂,防止高血压并发症有一定的作用。另外,海带、紫菜等海产品,钾的含量较高,对缓解脑血管病情也有比较好的作用。

脑血管病患者可以适量补充蛋白质。每周吃2—3次鱼类蛋白质,可以改善血管弹性和通透性,改善中枢神经系统对血压的调节功能,促使钠离子从尿中排出,从而降低血压,降低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建议多吃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比如鱼、牛奶、鸡蛋、豆腐等,尽量少吃动物内脏,如肝、肾、鱼子等。如高血压合并肾功能不全时,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

脑血管病患者可以多吃含钾、钙丰富的食物。土豆、茄子、海带、莴笋含钾较高。牛奶、酸牛奶、虾皮等含钙丰富,都是脑血管病人比较理想的食物。

脑血管病患者慎用酸甘油

硝酸甘油具有扩张血管,降低心脏负担的作用,但前提必须是正确服用。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药剂科主任王慧敏指出,含服硝酸甘油时,千万不能站着服用,因为病人直立时,由于重力作用,大量血液积存在下肢,易造成血容量相对不足,血压下降,致使患者头晕,甚至昏倒。

服硝酸甘油正确的姿势是坐着或蹲着,硝酸甘油会使全身静脉扩张,静脉容量增加。平卧位含药虽不会发生体位性低血压,但流向心脏的血量增加,加重心脏负担也会使药效减弱。

另外,硝酸甘油能使脑压和眼压升高,青光眼、脑出血患者更要慎用。

硝酸甘油有效期约为1年,患者应留意药物有效期,并及时更换。

心脑血管病患者喝什么茶好

山楂荷叶茶

山楂能活血化瘀,荷叶能扩张血管。此茶对高血脂症、动脉硬化和冠心病患者非常有益。每日取山楂30克、荷叶12克,加水500毫升,文火煎煮15~20分钟后,去渣取汁当茶饮。

菊花乌龙茶

菊花能扩张冠状动脉,茶叶能增强血管的韧性和弹性。此茶对防治高血脂及动脉硬化症有较好效果。每日取杭菊10克、乌龙茶(或龙井茶)3克,开水冲泡饮之。

莲心茶

莲心能降血压,经常饮服莲心茶对高血压患者大有裨益。每次取莲心6克,沸水冲泡饮之,早晚各一次。

柿叶茶

柿叶富含维生素C和路丁、胆碱,对高血压、冠心病及心肌缺血患者有良好的保健和防治作用。取新鲜柿嫩叶30克(或干柿叶15克),开水冲泡片刻,加少量白糖饮之。

相关推荐

脑血栓患者平均寿命是多少

因为脑血管病发生以后再活上20年者也不乏其人,活到70岁或80岁以上者也经常能看到。据国内有人观察结果,脑血管病后活5年者占百分之62,活6~10年者占百分之20,活11~15年占百分之15,活15年甚至20年以上者占百分之3。值得注意的是,脑血管病以后能活上10年以上者占百分之20左右。该组脑血管病人的平均寿命为66岁,有百分之40的脑血管病人寿命为70岁以上,百分之5为80岁以上,有一例活到88岁。有一女病人在63岁时发生脑血管病,左侧肢体部分瘫痪,但能在室内活动和处理自己的一些生活琐事、由于坚持长期

中风的原因 代谢病

如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均与脑血管病关系密切。据报道,脑血管病患者中有30%~40%患有糖尿病,并且糖尿病患者的动脉硬化发生率较正常人高5倍,发生动脉硬化的时间比正常人要早,动脉硬化的程度亦较重。

脑血管病患者日常要注意这几点

一般来说,进入夏季后人的血管会舒张,血压会有所下降,这对心脑血管病患者而言,无疑病情会更稳定,因此生活中很多老年朋友会认为,过夏天比冬天更安全。这种认识其实是片面的,事实上,天气炎热也很容易引起心脑血管类疾病发作。 这是因为,人体新陈代谢加快,对氧气和养分的需求量增加。气温较高时,人体为散热会使血液集于体表,应急性血压升高,因心脏大脑血液供应减少,会加重缺血缺氧反应。另外,由于气压偏低、人体大量排汗、摄入水分不足,易使血液黏度上升,血液循环受阻,从而诱发血栓、心梗、冠心病,风等心脑血管疾病。 多喝白开水。

脑梗死的病因有哪些

流行病学研究证实,高血脂和高血压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两个主要危险因素,吸烟,饮酒,糖尿病,肥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三酰甘油增高,血清脂蛋白增高均为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尤其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脑梗死的病因: 一、血管壁本身的病变: 最常见的是动脉粥样硬化​,且常常伴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危险因素。其可导致各处脑动脉狭窄或闭塞性病变,但以大中型管径 (≥500μm)的动脉受累为主,国人的颅内动脉病变较颅外动脉病变更多见。其次为脑动脉壁炎症,如结核、梅毒、结缔组织病等。此外,先天性血管畸

脑梗死的病因

1、血管壁本身的病变(25%): 最常见的是动脉粥样硬化,且常常伴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危险因素。其可导致各处脑动脉狭窄或闭塞性病变,但以大中型管径(≥500μm)的动脉受累为主,国人的颅内动脉病变较颅外动脉病变更多见。其次为脑动脉壁炎症,如结核、梅毒、结缔组织病等。此外,先天性血管畸形、血管壁发育不良等也可引起脑梗死。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好发于大血管的分叉处和弯曲处,故脑血栓形成的好发部位为颈动脉的起始部和虹吸部、大脑中动脉起始部、椎动脉及基底动脉中下段等。当这些部位的血管内膜上的斑块破裂后,血小板和

脑血栓有哪些常规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脑血栓发病初期,一般无特殊变化。白细胞不高,这一点就与脑出血不同。当合并感染时,如呼吸系统或泌尿系统感染,则白细胞增高。 2、尿常规:脑血栓对尿常规并无影响。当病人有肾小动脉硬化并存时,尿常规可有异常。有慢性前列腺炎的男病人,尿中可有脓球、蛋白。尿糖检查可发现既往症状不显的糖尿病患者。 3、大便常规:一般无变化,脑血栓病人检查大便的目的,是为了发现寄生虫和其他肠道疾病。大便潜血以发现胃肠道的出血。 4、血糖测定和糖耐量试验:可发现糖尿病患者和糖耐邀低下病人。糖尿病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密切,是脑血

冠心病和心脑血管病怎样区分

心血管疾病会有一些冠心病的症状,比如心绞痛、心肌梗塞等等。常见的一些相同的症状还有,容易出现心慌,恶心,呕吐,心悸不宁等等症状。所以,在外在表现方面,二者之间并没有什么明显的界限。 但是可以根据一些项目的检查来判断到底是冠心病还是心脑血管病。心脑血管病会出现一些比较明显的症状,比如高血压、血液会变得粘稠、血管壁的平滑肌会出现不正常的代谢。而冠心病就是主要的动脉硬化。 同时,冠心病是属于心脑血管病的一种的。因为冠心病患者有的就是高血压冠心病,高血压会诱发心脑血管病的发生。但是,不管你的是什么样的病,都要数以

脑血管堵塞会引起什么病

1、肺部感染:肺部感染是主要并发症之一重症卧床患者常合并肺部感染。 2、上消化道出血:是脑血管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即应激性溃疡发生机制为下视丘和脑干病变所致,现在认为与视丘下前部后部灰白结节及延髓内迷走神经核有关,自主神经中枢在视丘下部,但其高级中枢在额叶眶面海马回及边缘系统,消化道出血的机制与上述部位原发或继发的病灶有关。 3、褥疮:主要是躯体长期不变动体位而致局部皮肤及组织受到压迫时间过长,而发生缺血坏死的一系列表现。脑血管病患者由于高龄患者较多,肢体瘫痪长期卧床活动不便,容易对于骨隆起等部位压迫使局

小心半身不遂的这些病因

1、血液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红细胞增多症、白血病,常引起出血性脑血管病。少数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病。 2、心脏病:心脏病是脑栓塞的主要原因之一。风湿性、高血压性、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及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等,均有可能产生附壁血栓,当出现心力衰竭或房颤时,促使血栓脱落,流至脑动脉而发生栓塞。由于栓子可以反复脱落,所以容易复发。 3、高血压病和动脉粥样硬化:是脑血管病最主要和常见的病因。相关资料显示,脑出血患者有93%有高血压病史,脑血栓形成患者也有86%有高血压病史,70%的脑血管病患者有动脉粥样硬化病史。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忌冬泳

近期时常有人因冬泳发生意外被送到医院抢救,最多的一天达4人,3人不治身亡。医生提醒,冬泳虽好,但并非人人皆宜,尤其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更要慎重。 60岁的老薛是厦门市某建筑公司的一名退休工人,一向身体健康,从年轻的时候就坚持冬泳,数十年如一日。近日老薛如往常一样在寒风中畅游,突然觉得半边身子不听使唤,身子迅速往水里沉却动弹不得。幸好他被一名路过的青年所救,送医后确诊为脑中风。 临床实验发现,当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肢体血管收缩导致心率加快,心脏工作负荷增大,心肌耗氧量增多,容易发生缺血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