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简单按摩缓解小儿尿频

简单按摩缓解小儿尿频

日常生活中,小儿尿频是很常见的,引起尿频的原因分为病理性和生理性两种。正常小儿每日排尿次数为:1岁约15一16次,2—3岁约10—12次,学龄前约6—7次。中医师告诉你:简单按摩缓解小儿尿频。

一、引起小儿尿频的原因有哪些?

1.泌尿道炎症:如尿频、尿急、尿痛或伴发热,应考虑有泌尿系感染,如膀胱炎、肾盂肾炎等,尿检显微镜下可查到脓细胞或大量白细胞,严重时伴有全身感染中毒症状,需抗菌素治疗。

2.尿道及季节因素:如尿频但每次尿量不多,尿时无痛苦表情,也无其他症状,首先要考虑局部因素,如尿道口发炎,包皮过长,或蛲虫刺激阴道。

3.饮食性多尿:如尿频同时每次尿量多,而无其他表现时,首先要注意是否喝水太多,尤其是喜欢糖水的小儿多发生。

4.神经性尿频:幼儿膀胱逼尿肌发育不良,神经不健全,可发生白天点滴性多尿,可达20~30次,但是夜间排尿正常,有反复发作趋势,尿化验检查正常,此病是非由炎症引起。

5.特殊疾病:如尿频伴尿量多,同时有口渴多饮、消瘦的情况,应注意检查尿液,如尿内含糖则应考虑糖尿病,如尿内无糖而比重低则应想到尿崩症。

二、注意:小孩尿频并不一定就是病

有的孩子身体很健康,但有时又尿意频繁,差不多每十几分钟就要解一次小便,每次的尿量又不多。说怪也不怪,一到看电视或睡觉时就不尿频了。到医院检查了没有发现异常,这是什么原因呢?

膀胱受大脑皮质和植物神经系统双重支配,植物神经中的迷走神经分布于膀胱逼尿股和内括约肌,兴奋时引起排尿。另一类交感神经,也分布于内括约股,兴奋时抑制排尿。这一对神经互相拮抗、互相诱导、互相转化,加上大脑皮质的控制,维持膀胱的正常机能。小儿的神经系统尚未发育完善,迷走神经在这一时期起主要作用,所以有时会出现迷走神经机能亢进的现象,积存了少量尿液就会刺激膀胱,鸡皮疙瘩起排尿,发生尿频,这种尿频具暂时的神经机能失调。

明白了这个道理,就用不着担心害怕,可以借玩具、看书、写字、做游戏等,使注意力集中到一件事上,这样就可会减少尿意。也可用药物抑制迷走神经,间接兴奋交感神经,抑制排尿。

三、简单按摩可缓解小儿尿频

按摩方法一

1.常用手法

(1)补脾经300次,补肾经200次。

(2)补小肠经200次。

(3)患儿仰卧,家长以掌根紧贴于丹田穴处,作顺时针方向旋转。时间为2~5分钟。

(4)患儿俯卧,家长以大拇指按揉肾俞、膀胱俞各1分钟。

(5)按揉三阴交1~3分钟。

2.随证加减

(1)气虚型:症见小便频数,或滴沥不尽,色白而清,面色白,四肢不温,腹部发凉,少气懒言,纳呆,舌质淡,苔薄白。常用手法加

①补肺经300次。

②捏脊5~10遍。

③按揉双侧脾俞穴各1分钟。

④按揉百会穴1分钟。

⑤横擦腰背部1分钟。

(2)阴虚型:症见小便频数,或不能自禁,尿色深,夜热口干,手足心热,两颧发红,舌质红,苔少。常用手法加

①按揉百会穴1~3分钟。

②揉二人上马50次。

③补肾经加至500次。

④掐阴陵泉3~5次。#p#副标题#e#

按摩方法二

1.常用手法

(1)患儿坐位或仰卧,家长以大拇指按揉百会穴1~3分钟。

(2)揉二人上马30~50次。

(3)患儿仰卧,家长以小鱼际贴于小腹,以丹田穴为中心顺时针揉摩2~5分钟。

(4)按揉肾俞穴3分钟,并配合局部横擦法,以热为度。

(5)横擦胸上部,直擦背部至腰骶部,均以热为度。

(6)按揉足三里,三阴交穴各1分钟。

(7)搓涌泉20次。

按摩方法三

1.常用手法

(1)患儿仰卧,家长以中指指腹顺时针按揉气海穴20次,按揉中极穴1分钟。

(2)患儿俯卧,捏脊10~15遍。

(3)以掌根按揉并搓擦尾骶部,以热为度。

(4)以指按揉阴陵泉、三阴交穴各1分钟。

四、生活调理

(1)按摩前,应检查小儿尿道口是否红肿,小便常规有无改变,以排除泌尿系感染所致的尿频。

(2)患儿应适当卧床休息,防止过度劳累和兴奋,并要注意预防感冒和保持皮肤清洁,可用温毛巾每天给病儿擦一次澡。

(3)小儿在小便时,不要突然惊吓或开玩笑,以免引起大脑皮质功能紊乱,而出现尿频甚至尿失禁。

以上

(4)对肾气虚弱所致的尿频症,可配合具有补肾益气的中成药,如六味地黄丸等,以提高疗效。

以上中医教你简单按摩缓解小儿尿频的方法,你都学会了吗?家长朋友们应多观察孩子排尿情况,切勿乱用药,以免对孩子身体造成伤害。

小儿哮喘如何按摩缓解 小儿哮喘缓解期按摩方法

主要症状:怕冷自汗,气短乏力,咳嗽痰多,食少便溏,易感冒,舌淡苔薄,脉缓无力或沉细。

治疗原则:健脾益肺,补肾纳气。

按摩方法:

补脾经:用拇指推拇指末节螺纹面100-500次,向指根方向推。

补肺经:用食指,中指推无名指末节螺纹面100-500次,向指根方向推。

补肾经:用食指,中指推小指末节螺纹面100-500次,向指尖方向推。

揉上马:用拇指揉手背无名指及小指掌指关节后陷中100-500次。

揉外劳宫:用拇指揉掌背处,与内劳宫相对的外劳宫100-300次。

运土入水:用拇指自拇指根沿手掌边缘经小天心推运至小指根100-300次。

按揉定喘:用拇指按揉大椎旁开0.5寸的定喘穴50-100次。

揉肺俞:用拇指揉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的肺俞穴50-100次。

揉脾俞:用拇指揉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的脾俞穴50-100次。

揉三焦俞:用拇指揉第1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的肾俞50-100次。


尿频的治疗偏方

功能主治

功能益肺清热养阴。主治小儿尿频。

处方组成

北沙参9克、麦门冬9克、五味子5克、生地15克、知母6克、淮山药12克、车前子9克、泽泻6克、石苇9克、桔梗5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

临床疗效

本方治疗小儿尿频6例,获得良好疗效。一般用4~6剂,症状有明显好转。

处方来源

浙江省温州市中医院池绳业。

方名

木瓜汤

功能主治

功能舒筋活络,和胃化湿。主治小儿尿频。

茶树菇的作用

和胃健脾。

茶树菇可暖胃,治疗胃寒症。适用于脾气虚弱,运化无力所致的脘腹胀满,大便溏泄,食欲不振,肢倦乏力等症。

补肾。

食用茶树菇有利于肾脏的健康。

治尿频气喘。

临床实践证明,茶树菇对肾虚尿频、水肿、气喘,有独特疗效。

利尿消肿。

能清除体内毒素和多余的水分,促进血液和水分新陈代谢,有利尿作用。

除湿。

茶树菇舒筋活络,适宜风湿、类风湿、风湿痛患者。

防癌抗衰老。

中医认为,吃一些茶树菇有降低胆固醇、防癌和抗癌的特殊作用。常食可起到抗衰老、美容等作用。

缓解小儿尿床。

茶树菇对肾虚尿频、水肿、气喘,尤其小儿低热尿床,有独特疗效。

茶树菇的功能和功效

茶树菇除能利用杂木屑外,蔗渣、稻草、棉籽壳、菌草也可作为碳源。碳源中以单、双糖为最好,淀粉、纤维素等利用能力较弱。若栽培料配方中仅含有葡萄糖,菌丝生长较疏松,并用少量蔗糖搭配,则菌丝生长致密,长势旺盛。说明菌丝生长过程中需要矿质元素相关。

茶树菇的作用

1、防癌抗癌

茶树菇含大量抗癌多糖,有很好的抗癌作用,人们把它称做“中华神菇”、“保健食品”、“抗癌尖兵”。

2、抗衰老

具有补肾滋阴、健脾胃、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人体防病能力的功效。常食可起到抗衰老、美容等作用。

3、缓解小儿尿床

茶树菇对肾虚尿频、水肿、气喘,尤其小儿低热尿床,有独特疗效。

茶树菇的生物活性

1、抗肿瘤

研究发现,柱状田头菇多糖、活性蛋白组分Yt及柱状田头菇凝集素等活性成分具有抗肿瘤、抗癌活性[1] ,人们把它称做“中华神菇”、“保健食品”、“抗癌尖兵”。

2、抗氧化(抗衰老)

研究发现,茶树菇中含有的很多组分,如多糖、吲哚衍生物等,都具有明显的消除自由基,抗氧化的能力[1] 。常食可起到抗衰老、美容等作用。

3、抗菌

柱状田头菇菌丝体和子实体及其热水浸提液均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制效果,可有效地抑制格兰氏阳性(G+)、格兰氏阴性(G-)细菌、酵母和霉菌的生长[1] 。

4、免疫调节

柱状田头菇多糖具有免疫调节等作用[1] 。

5、缓解小儿尿床

茶树菇对肾虚尿频、水肿、气喘,尤其小儿低热尿床,有独特疗效。

小儿哮喘如何按摩缓解 小儿寒哮按摩方法

主要症状:咳嗽气喘,喉间有哮鸣音,痰多白沫,畏寒,面色黄白,四肢不温,口不渴,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浮紧,指纹淡红。

治疗原则:温肺化痰,止咳平喘。

按摩方法:

补脾经:用拇指推拇指末节螺纹面100-500次,向指根方向推。

揉板门:用拇指在大鱼际平面上揉100-300次。

清肺经:用食,中指推无名指末节螺纹面100-500次,向指尖方向推。

揉外劳宫:用拇指揉掌背上与内劳宫相对的外劳宫100-300次。

揉掌小横纹:用拇指揉掌面小指根下尺侧掌纹头100-500次。

推三关:用食指,中指直面推前臂桡侧100-300次,自腕直推至肘。

按揉风池:用两拇指揉颈后枕骨粗隆直下凹陷处与乳突之间100-300次。

黄蜂入洞:用两拇指按揉鼻唇沟中,鼻翼旁0.5寸的迎香穴20-30次。

揉天突:用拇指揉胸骨上切迹上缘正中上0.5寸凹陷处10-15次。

揉膻中:用拇指揉两乳头中间的膻中穴50-100次。

揉乳根:用拇指揉两乳头直下0.2寸的乳根穴20-50次。

揉乳旁:用拇指揉乳头旁开0.2寸的乳旁穴20-50次。

揉肺俞:用拇指揉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的肺俞穴100-300次。

按弦走搓摩:用两掌从两胁腋下错摩至天枢处50-100次。


泡脚按摩缓解小儿生长痛

常有一些孩子因为下肢关节疼痛而就诊,疼痛呈间歇性发作,多在夜间明显。这种孩子长得比较快,有的孩子不爱吃蔬菜,喜欢吃甜食,生活中这样的孩子并不少,有家长不明白为什么孩子会出现这种情况。

其实,小儿在生长发育时期可能发生的间歇性下肢疼痛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叫做“小儿生长痛”,多见于4~12岁的儿童,发病原因尚不清楚。

疼痛多发生在膝关节、大腿、小腿及腹股沟部,常间歇性发作,发作时持续时间多在10分钟至1小时,但不伴有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疼痛一般在下午或晚上发作,尤其在小儿白天活动过多后,晚上就容易出现疼痛。所以,常常听到小儿在刚上床时诉说腿部疼痛不适,闹着要家长捶捶腿才能入睡。等睡过一觉之后,第二天早晨醒来时,疼痛就完全消失了,小儿又一切恢复正常。

小儿生长痛,会随着年龄增长而自行消失,家长不用太担心。但当孩子发生腿痛时,家长也不要一律自认为是生长痛。有些严重的疾病在发病初期也可出现下肢疼痛,应引起高度重视,以免延误治疗而造成不可弥补的后果———

1.化脓性关节炎

小儿也可出现膝关节处疼痛,但疼痛很剧烈,关节处常出现红肿,局部皮肤温度升高,关节活动受限。患儿一般起病急,会出现高热、畏寒等全身感染症状。

2.急性血源性骨髓炎

患儿一般起病急,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如头痛、高热、伴寒战等;关节呈持续性的疼痛,关节活动有障碍。

3.风湿性关节炎

关节疼痛多数为游走性的,以膝、踝等大关节为主,局部可出现红肿热痛,全身发热,疲倦无力,食欲不振。疼痛不会自行消退,需要经消炎、退热、抗风湿等治疗一周左右后,关节痛才可消失。

小儿生长痛的治疗,最重要的是保证充足的休息。父母应注意,不要勉强孩子参加太多的运动;每天晚上睡觉前,可以用热水给孩子泡泡脚,适当做做腿部按摩,还可服用适量的维生素C。经过适当的休息、按摩等对症治疗,小儿生长痛就不会再发作,且不会影响小儿正常的生长发育。

在生长发育时期,小儿常常会缺钙和锌,虽然这不是造成生长痛的主要原因,但往往会加重疼痛。所以,应注意在日常的饮食中给小儿补充钙和锌,多吃些含钙和锌较多的食物,如:虾皮、贝类、绿色蔬菜等。

按摩可缓解小儿便秘

按摩方法:

1、常用手法

(1)患儿仰卧位,家长用大鱼际逆时针摩腹5分钟。

(2)患儿俯卧位,家长用大拇指自下向上推七节骨300次。

(3)按揉脾俞、胃俞、大肠俞穴各1分钟。

2、随证加减

(1)热泻:腹痛即泻,大便急迫,色褐而臭,可夹有粘液,伴发热口渴,或渴不欲饮,肛门灼热,小便短少,舌质红,苔黄腻。常用手法加

①清脾经、清大肠各200次,清小肠100次。

②推三关100次,退六腑200次。

③按揉天枢穴2分钟。

(2)伤食泻:近期有伤食史,粪便稀搪,夹有食物残渣,气味酸臭,伴有恶心、呕吐。纳呆、口臭、腹胀,便前常有哭闹不安,舌苔厚腻。常用手法加

①清大肠300次、揉板门200次。

②按揉双侧天枢、足三里穴各1分钟。

(3)脾虚泻:久泻不愈,或时泄时止,反复发作,大便稀薄或水样,粪便中有食物残渣或夹有不消化的奶瓣,面色少华,神疲纳呆,舌质淡,苔薄腻。常用手法加

①补脾经、补大肠各300次,推板门100次。

②捏脊5~10遍。

③按揉肾俞、足三里各2分钟。

(4)寒泻:便稀色淡,带有泡沫,无臭味或臭味较轻,腹痛肠鸣,常伴恶寒,发热,鼻塞流涕,口不渴,舌苔自腻。常用手法加

①补脾经200次,推三关100次。

②揉龟尾300次。

③按揉足三里穴3分钟。

生活调理

(1)在按摩过程中,应注意护理。喂养要定时定量,不吃不洁食物,注意保护腹部,勿使受凉,每次便后用温水洗净肛门,勤换尿布。

(2)本病按摩治疗有效,但不排除其他疗法,特别是有感染因素的,可同时应用抗菌素等药物治疗,如出现脱水和中毒症状时,更应及时静脉输液等治疗。

按摩手指头有什么作用 减轻压力

显然,当生活压力越来越大,身体会越来越紧张,紧张状态持续存在容易生病。健康专家们指出,只需要半小时的简单按摩,就可以降低心率,降低胰岛素水平,缓解压力。


如何缓解尿频 穴位按摩

取穴:百会穴位于两眉之间引至头部的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公孙穴位于足部大脚趾侧,位于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缘,赤白肉际处。

手法:直接用吹风机吹百会穴,使百会穴处温热,或者是用大拇指指腹直接按压公孙穴也能够帮助治疗尿频。


中医穴位按摩缓解疲劳

中医穴位按摩缓解疲劳---按按承山穴缓解小腿疼痛

久坐、腿部受凉,容易引发小腿疼痛、抽筋,此时可赶紧按按承山穴。

承山穴按摩法:承山穴按上去会非常的酸痛,手法只能轻按轻揉,以感觉到酸胀微痛为宜。

中医穴位按摩缓解疲劳--按压公孙穴缓解肠胃不适

白领吃饭常常不规律,十有八九有肠胃病。有空多按摩公孙穴,对脾胃有帮助。

公孙穴按摩法:在办公室取坐姿,两手拇指分别按住该穴位,深呼吸渐渐用力揉按20~30次,每次每穴按压5~10分钟。

中医穴位按摩缓解疲劳--揉捏风池穴缓解颈椎酸胀

颈椎病可以称之为办公族最无言的痛,缓解颈椎不适的穴位是风池穴。

风池穴按摩法:揉穴的同时轻轻旋转头颈部,再做些耸肩动作。每天晚上睡前按摩后可以做局部热敷,能起到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解除疲劳的作用。另外,在办公室每隔1~2小时可扭动颈部。

中医穴位按摩缓解疲劳--刺激明眼穴缓解眼睛干涩

眼睛干涩时,可以动动手指上的明眼穴。

明眼穴按摩法:用一手的拇指和食指夹住,以拇指的指甲分别对这个穴位进行刺激,以稍微感觉到疼痛即可。可以在工作的休息时间,或是等车的空档期自行按摩。

缓解疲劳不妨试试中医穴位按摩吧。不要让疲劳来侵蚀你的身体。

相关推荐

新生儿尿多正常吗

一、宝宝晚上尿多原因大解析小儿尿频是很常见的。引起尿频的原因很多,但可分为两大类。即病理性(由疾病引起的)的和生理性的。1、 病理性尿频病理性尿频可能是患有感染、结石、肿瘤或存在异物,以尿路感染为多。小儿尿路感染以后,每次尿量不多,但排尿次数却明显增加,并可有尿急、尿痛等症状。由于疼,孩子排尿时往往哭闹。此外,患了尿路感染后,通常伴有全身症状。如体温增高、食欲减退、呕吐等等。做尿常规检验可帮助诊断

小儿尿频推拿图片 小儿尿频推拿手法

1.补脾经:患儿仰卧位,推拿者一手扶患儿前臂,另一手以拇指螺纹面在患儿拇指末节螺纹面做顺时针方向旋转推动;或将患儿拇指屈曲,推拿者以拇指螺纹面循患儿拇指桡侧边缘向掌根方向直推,反复操作100次。2.清心经:患儿仰卧,推拿者一手扶住患儿前臂,另一手拇指螺纹面从患儿中指末节螺纹面向指根方向直推,操作100次。3.清小肠:患儿仰卧,推拿者一手扶住患儿前臂,另一手拇指螺纹面自患儿小指尺侧缘自指根向指尖直推

宝宝便秘按摩手法图解 摩腹

位置:以肚脐为圆心,以约2指宽为半径画圆。按摩方法:将小儿平卧与床上,用手掌根部着力,较小的儿童可将食指中指并拢,用指腹着力,在小儿小儿腹部做顺针抚摩约5分钟。注意:在进行腹部按摩时一定注意按摩的方向,只有通过顺时针的按摩腹部才有助于缓解小儿便秘症状。

吹空调后小腿突然酸痛怎么办

第一步:按摩缓解(1)按摩承山穴承山穴这个穴位属于足太阳膀胱经,位于人体小腿后侧正中间,腓肠肌肌腹下。用力伸直小腿或抬起脚跟时,小腿肚上会出现一个类似“人”字型的凹陷,凹陷的尖角处就是它。经常按压此穴,可舒筋活络、壮筋补虚,对缓解腰背疼痛、腿疼转筋、小腿痉挛等效果良好。在缓解肌肉紧张的同时,消除疲劳感。此外,经常按摩此穴还能舒畅同一条经络上的经气,散寒祛湿,对痔疮、便秘等肛门部疾患也有功效。(2)

推拿按摩可以治疗小儿尿频

运土入水[位置] 由拇指端至小指端,沿手掌边缘呈一条弧形曲线。[操作] 自拇指根沿手掌边缘,经小天心推运至小指根,称运土入水。[功用] 补肾水,止泻。[主治] 小便赤涩,尿频,腹泻,小腹痛胀等。

小儿尿频的推拿方法 小儿尿频临床表现

小便频数,时有便意,每次尿量不多,总尿量正常。

男人没事常按三个性穴位

所谓“金三角”,主要是指以耻骨联合上缘为底,以两侧大腿根部(腹股沟)为边的一个倒置的等腰三角形。底边的中心是任脉的曲骨穴,底边的两个终点是属于脾经的冲门穴,这个三角形下置的顶点就是任脉的会阴穴。之所以叫做“金三角”,不但是形状像,而且“含金量”也确实高,因为这个区域是任脉、肾经、胃经、脾经、肝经等五大经脉汇聚之地。适度按摩“金三角”不仅有助于保持经脉通畅,还能缓解慢性前列腺炎、勃起功能障碍等男性常

小儿尿频吃什么

父母在小孩平常的膳食中应避免给予辛辣、刺激性食物,也尽量避免让小孩喝饮料。另外,小孩尿频,体内失钾较多,应多给小孩补充含钾的食物,如香菇、白菜、豆类、花生、核桃等。也可以每天适当给小孩吃一些利肾利水、通利膀胱的饮食:1、玉米须饮原料:玉米须15克,白糖。做法:玉米须用清水洗净,风干。砂锅置火上,加入适量清水,放入玉米须,用小火煎煮30分钟,再放入白糖调味即可。2、鲜藕茅根汁原料:鲜藕、鲜茅根各12

小儿尿频怎么办

小儿尿频怎么办?首先,父母须仔细观察初步确认病症,但最终确诊有时需做一些检查才能得出。尿频应该针对病因进行防治,如果炎症引起,以抗感染为主;因蛲虫所致给予驱虫;包皮过长可行手术等。最重要的是观察尿频时是否伴尿量增加,往往小孩排尿过多,但尿量也较多时,这绝大多数为生理性原因所致。除尿频症状外,是否伴有其他症状,如发热、尿急、尿痛,小便的颜色是否混浊、尿色改变。另外,要观察小孩尿频的持续时间,与精神因

小孩尿频分类

尿频,不一定是生理上的不适引发的,也有可能是情绪紧张造成的。正如天天的表现,由于对幼儿园生活的不适应引发的精神性尿频、病理性尿频。1、精神性尿频。造成精神性尿频的原因很多,要获得良效就要找准原因,有针对地疏导。 诊断精神性尿频有几点: 小儿夜尿不增加, 精神集中时小便次数减少、 有便意时,可因其他2、病理性尿频。病理性尿频可能是患有感染、结石、肿瘤或存在异物,以尿路感染为多。小儿尿路感染以后,每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