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胃寒的8种土方法
治疗胃寒的8种土方法
1、鲜姜白糖治胃寒
鲜姜500克(细末),白糖250克,腌在一起;每日3次,饭前吃,每次吃1勺(普通汤匙);坚持吃一星期,一般都能见效;如没彻底好,再继续吃,直至好为止。
2、白酒烧鸡蛋治胃寒
二锅头白酒50克,倒在茶盅里,打1个鸡蛋,把酒点燃,酒烧干了鸡蛋也熟了,早晨空胃吃。轻者吃一、二次可愈。注意鸡蛋不加任何调料。
3、红糖水泡胡椒祛胃寒
中医认为,胡椒有温化寒痰、排气的作用,可治疗胸膈胀满及受凉引起的腹痛泄泻、食欲不振等。治疗这类疾病时,把胡椒0.6~1.5克研末伴水加红糖吞服;也可用胡椒泡酒抹到胸口外,可治疗因受凉引起的胃痛。此外,把胡椒粒砸碎后,用开水冲,然后与红糖水一起泡2~3天,口服可治疗胃寒引起的胃痛。
4、鸡蛋蒜泥祛胃寒
鸡蛋四个煮熟去皮,加入花椒、大料、桂皮、干姜文火慢煮约1小时,取出捣碎放凉。大蒜6~8瓣加盐捣烂成泥,与鸡蛋混匀,当菜吃,可治胃寒疼痛,胃气不降。每次吃一个鸡蛋即可。大蒜对胃黏膜有刺激,一次不宜多吃,也不宜空腹吃。治疗胃寒有效果。
5、姜、陈皮水煎祛寒止痛
高良姜10克,陈皮6克。上两味药水煎20 分钝,取药汁200亳升,温热饮服,1次喝完可祛寒止痛。
6、吃孜然祛胃中寒气
孜然可以治疗消化不良,腹痛,胃寒等。可以祛除胃中寒气。
7、胡椒入菜治胃寒
做菜,煮汤煮粥时,加入少量胡椒、干姜、陈皮。这几样食物性平辛温,正能怯寒邪,保胃气。这个方法不止适用于冬季,对于脾胃阳虚的人,一年四季的饮食都可以坚持。且凉是他们的大忌。吃冷食,身体受寒都特别容易引发腹泻。
8、高良姜母鸡汤驱胃寒
老母鸡1只(中等大小),去毛、净膛。另取砂仁12克、高良姜6克,用纱布包好,放入鸡肚中共炖,熟后去药包。食肉饮汤,每周1次。可暖胃散寒。
豆蔻有什么功效 开胃消食
都可以宽中行气,温中止呕,尤其治疗胃寒湿阻气滞所导致的呕吐最为适宜,可单用为末服,或配伍藿香、半夏等药。亦可与砂仁、甘草等药物研末服用,可用于治疗小儿胃寒、吐奶不食等症。
花椒水加白糖治胃病吗 还有什么花椒治胃病的方法
花椒艾绒敷肚脐也可以治疗胃寒型胃病。
将花椒磨成粉,和艾绒混合,搅拌成团团,敷在肚脐上,可以去除胃寒型胃痛,因为肚脐上的皮肤较薄,因此花椒的燥热之气可以通过肚脐的皮肤直接作用在胃部,可以快速去除寒气,达到治疗胃病的效果。
胡椒能否治疗胃寒
胡椒有黑、白两种,性温味辛,它所含的胡椒碱、胡椒脂碱、挥发油等对胃寒所致的胃腹冷痛、肠鸣腹泻有很好的缓解作用,并治疗风寒感冒。此外,胡椒还有防腐抑菌的作用,可解鱼虾肉毒,保障胃肠道的健康。
黑胡椒温补脾肾的作用明显。吃用黑胡椒调味的菜肴,可以治疗因脾肾虚寒导致的拉肚子。感冒时,将黑胡椒现磨后泡红糖水口服,可治疗胃寒感冒。黑胡椒富含的维生素,还能有效缓解鼻塞。
白胡椒的味道比黑胡椒更辛辣,因此散寒、健胃功能更强。有些人容易肚子痛,是由于肠胃虚寒造成的,可在炖肉时加入人参、白术,再放点白胡椒调味,除了散寒以外,还能起到温补脾胃的作用。平时吃凉拌菜,最好也加点白胡椒面,以去凉防寒。
治疗胃寒的偏方有哪些
1、胃寒气满饥不能食
用人参二钱、生附子半钱、生姜二钱,加水七合煎成二合,调入鸡蛋清一个,空心服下。
2、胃冷口酸(流清口水
心连脐痛。用荜茏半两、厚朴(姜汁浸、炙)一两,共研业要,加热鲫鱼肉,捣和成丸,如绿豆大。每服二十丸,米汤送下。
3、治胃冷恶心
进食即想吐。用白豆蔻仁三枚捣细,温酒送服。数服以后,即见效。
4、胃冷不能饮食
冬卧脚冷,秋日取蓼晒干,用六十把,加水六石煮成一石,去滓,拌米饭造酒。酒熟后,每日饮适量。十天以后,眼明气壮。这样制成的酒,称为“蓼汁酒”。
5、胃冷呕逆
用丁香三个、陈桔皮一块(去白,焙干),水煎,乘热服。
6、胃气虚冷
口吐酸水。用吴茱萸在开水中泡七次,取出焙干,加干姜(炮),等分为末。每服一钱,热汤送下。
7、脾胃虚冷
用鲫鱼半斤切碎,放入煮开的豉汁中,加胡椒、莳萝、姜橘末,空腹吃下。此方名“鹘突羹。”
8、治脾胃虚冷
腹满刺痛。用肥狗肉半斤以水和盐豉煮粥常吃。
9、脾胃虚冷
干姜在浆水中煮透,取出焙干,捣为末,加陈米粥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至五十丸,白开水送下。其效极验。
沙姜的功效与作用
沙姜为姜科植物山柰的干燥根茎,沙姜的功效与作用是很强大的。那么,沙姜的功效与作用有行气止痛、健脾和胃、促进消化、治疗胃寒、心腹冷痛、治疗牙痛等。具体沙姜的功效与作用,如下所示:
1、行气止痛
中医常说,通则不痛,痛则不通,这告诉我们当体内气流不畅时,人体就会感觉到疼痛。而沙姜,恰恰就有理气的作用,使体内的气流畅通起来,从而起到止痛的作用。
2、健脾和胃
沙姜具有独特的香气以及其辛辣味道能够促进人的唾液分泌,增进人们的食欲,起到健脾和胃的作用。因此,有食欲不振的人群可经常食用。
3、促进消化
沙姜对肠胃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能够加速人体的肠胃的运动,缓解积食和消化不良的症状。对于,消化不良的人,可以吃块沙姜来消化一下积食。
4、治疗胃寒、心腹冷痛
沙姜性质温和,有温中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胃寒、心腹冷热等寒症。
5、治疗牙痛
将沙姜与麝香均研磨成磨,混合擦在牙痛的位置,后清水漱口,坚持一段时间,可起到治疗牙痛的作用。
胃寒吃什么可以暖胃 葱蒜
大葱具有通阳活血、驱虫解毒、发汗解表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伤风感冒、发热无汗、头痛鼻塞、胃寒等症;大蒜温中消食、暖脾胃、消积解毒、杀虫,可用于治疗胃寒,感冒等症,做菜,煮面或是煲汤时,要以适量添加一些,调味又散寒。
橘子皮泡水喝有什么好处
橘子皮+生姜+红糖煎水服用=治疗胃痛。
橘子皮+生姜煎水服用=治疗胃寒呕吐。
橘子皮+白糖泡开水=通气消胀。
橘子皮+白开水饭后饮用=去油腻、清除口腔异味。
花椒水加白糖治胃病吗
花椒水加白糖有一定的治疗胃病的作用。
花椒性热,味辛,具有驱散寒气的作用,并且花椒有一定的杀菌作用,因此对于一些寒气导致的胃病和细菌性胃病,用花椒水加白糖有一定的治疗胃病的作用。
但是花椒水加白糖只对下面两种胃痛有作用,不能随意乱用哦!
细菌性胃炎
肠胃中有一些非溃疡性细菌,会导致胃炎等胃病的产生,比如出现腹胀、经常性消化不良的情况出现,食用花椒水加白糖可以杀灭一些致病菌,有一定的治疗胃病的作用。
胃寒型胃病
胃寒型胃病是一种因为胃部寒气过重导致的胃病,驱寒之后胃痛的情况会减轻,因此食用具有祛寒作用的花椒水加白糖,可以缓解因为胃寒导致的胃痛。
鲢鱼的功效与作用 补脾益气
鲢鱼味甘性温,能起到温中益气、祛除脾胃寒气、暖胃补气、利水止咳的作用,尤其适合冬天食用。常用于脾胃虚弱、水肿、咳嗽、气喘等病的治疗,还可以治疗胃寒疼痛或由消化不良引起的慢性胃炎。
胃寒灸什么穴位
1、胃寒艾灸哪些穴位
艾灸治疗胃寒:主要针对上脘、中脘、下脘、神阙、关元、足三里、肝俞、胆俞、脾俞、胃俞。
2、治疗胃寒关键穴位
足三里: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是一个强壮身心的大穴,凡是肚腹部位的问题都可用足三里这个穴位治疗。取穴时,由外膝眼向下量4横指,在腓骨与胫骨之间,由胫骨旁量1横指,该处即是。中脘则在上腹部,脐中上4寸,可治疗胃痛、恶心、腹胀等。内关则是宽胸解郁、行气止痛之穴,位于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