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过敏性皮炎的中医辨证治疗

过敏性皮炎的中医辨证治疗

目前,皮肤过敏病人滥用激素药非常普遍,但激素类药物的副作用非常大。有些人不经医生诊断,稍有一些不适,就自选含有激素的药物内服或外涂,见效特别快,结果却诱发了令人烦恼的并发症。

多吃糙米、蔬菜:偏食肉、奶、蛋类食品,造成体内红细胞质量降低,形体变大,缺乏生命活力。由这类低质量红细胞组成的人体,对自然的适应能力和同化能力都大大削弱,加上牛奶、蛋类的蛋白质分子易从肠壁渗入到血液中去,形成组织胺、羟色胺等过敏毒素,刺激人体产生过敏反应而发病。糙米、蔬菜则不同,所供养的红细胞生命力强,又无异体蛋白进入血流,故能防止上述过敏性皮肤病的发生。

婴幼儿阴道炎中医辨证治疗

婴幼儿阴道炎属于中医学“阴痒”、“阴蚀”、“阴肿”的范畴。发病与脏腑稚嫩,感染湿热、虫邪有关。总的治疗原则是清热解毒,杀虫止痒。

①湿热蕴结证。主要表现为阴部瘙痒、灼痛,烦躁哭闹,夜眠不安,阴部分泌物黏稠色黄,有臭味,尿频急,尿痛,舌红,苔薄黄而腻。治疗以清热利湿之法,选用五味消毒方加减。药如:蒲公英、野菊花、车前子(包煎)、黄柏各5克,紫花地丁、苍术各9克,甘草梢3克,水煎,加水200毫升,煮取60毫升,分2-3次,口服。配合外用熏洗方:蛇床子、土槿皮各9克,黄柏6克,吴萸3克。上药以纱布包裹,冷水浸泡15分钟,煎煮15分钟,取出药包,候药液温度合适后坐浴约10分钟。药包可用2次。每日早、晚各1次。7日为1个疗程。

②感染虫邪证。表现为阴痒难忍,阴部灼热、红肿,阴道排液稀薄臭秽,或有白色片状物,伴有排尿不畅,尿黄、频数。治法为杀虫止痒佐以清热利湿。可采用苦楝根皮9克,川椒3克,胡黄连、榧子、百部各6克,水煎服。外用方:蛇床子、白鲜皮、苦参各9克,黄柏6 克,川椒、明矾各3克。上药以纱布包裹,冷水浸泡15分钟,煎煮15分钟,取出药包,候药液温度合适后坐浴约10分钟。药包可用2次。每日早、晚各1次。7日为1个疗程。

中医外治法:苦参、黄柏、云苓、生百部、白鲜皮、蛇床子、夏枯草各9克。加减:外阴臭味重者加苍术9克、蒲公英5克,伴血性分泌物者加鲜茅根30克、小蓟10克,尿频、尿急、尿痛者加车前草10克、泽泻10克。以清热解毒、利湿止痒为主。上药用1000毫升水浸泡30分钟,煮开后微火煎15分钟,滤出药液置于干净的浴盆内,药液热时先熏,待温度适宜时让患儿坐浴(双腿分开,身体略向前倾,使药液接触外阴部) ,每次坐浴20~30分钟,每日2次。有小阴唇粘连者,先局部消毒分离,然后中药坐浴,7日为1个疗程。

皮肤瘙痒的中医辨证治疗

皮肤瘙痒的中医辨证治疗方法如下:

(1)内服:防风和蝉蜕具有疏风、清热、止痒的作用,一般用于治疗过敏性皮肤病。再配伍天葵子、土茯苓、白鲜皮等药物,以增强清热、除湿、解毒的作用。含有这些成分的如同治疗药物。

(2)外敷:将捣开、外敷,主要可以起到凉血、清热、解毒的作用,主要用于急性无渗出的湿疹。还有就是直接涂抹含有金银花、荷叶、芦荟等消肿止痒、活血化瘀成分的外用中药。

(3)湿敷:取马齿苋煎煮20分钟,用时取药水湿敷患部,每日2-3次,主要用于急性渗出性湿疹。

脂溢性皮炎的中医辨证治疗

中医方法治疗脂溢性皮炎对潮红、渗液、油性和干性结皮炎可以清热、凉血、解毒、利尿为治则。仅有痒而无渗出时,以养血、润燥、祛风、清热为治则。用祛风换肌散加减(生地30、生首乌、当归各15克、大胡麻、川芎、丹皮、威灵仙、刺蒺藜、白芍、花粉各9g、姜活6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对痂皮多的脂溢性皮炎,宜以清热利湿为主,可用五味消毒饮加茵陈15克、桅子、大黄各3克水煎服,对鳞屑为主者宜清热凉血养皿润燥为佳,取首乌、生地、旱莲草各15克,丹皮、当归、赤芍及女贞子各10克加水煎服。外用洗液常用由蛇胆,苦参,黄柏等为主成分的蛇胆苦柏爽肤洗液。以溶解脂肪,角质剥脱,消炎止痛止痒为主。

小儿过敏性咳嗽的中医辨证治疗

1、戒除吸烟的习惯:保持家庭卫生,室内空气流通新鲜,避免有害气体、粉尘及过敏原的吸入均是成功预防哮喘的重要环节。

2、在气候变化和寒冷季节,注意保暖,及时添减衣服,避免受凉感冒,预防流感。

3、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耐寒能力和机体抵抗力。

4、积极治疗,以局部药物吸入为主,有感染时适当应用抗生素,以控制哮喘症状,以免长期哮喘引起肺气肿等并发症。

丘疹性荨麻疹用什么药

一、丘疹性荨麻疹需要抹什么药呢?

这个情况,可以口服荨麻疹丸主要功效是:清热祛风,除湿止痒。用于风,湿,热而致的荨麻疹,湿疹,皮肤瘙痒。和口服盐酸赛庚啶片主要功效是:用于过敏性疾病,如荨麻疹、丘疹性荨麻疹、湿疹、皮肤瘙痒。外用复方樟脑乳膏主要功效是:本品为皮肤外用药。适用于过敏性皮炎,虫咬皮炎,丘疹性荨麻疹,湿疹,皮肤瘙痒症,神经性皮炎等。亦可用于肩胛酸痛,肌肉痛及烫伤后皮肤止痛。

二、建议口服抗过敏药如盐酸曲普利定胶囊或者是氯雷他定片,维生素C,葡萄糖酸钙,外用激素药膏如尤卓尔。灵宝王等。长期使用经过治疗,会逐渐恢复,不用担心。日常生活尽量避免外界刺激物和局部刺激。不吃酸、辣菜肴或其他刺激性食物。发作期,忌食黄鱼、海虾、海鲜等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

三、丘疹性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组胺药物,皮质激素类药物进行治疗。不要去抓,不要热敷,避免吃含有人工添加物的食品,多吃新鲜蔬果。丘疹性荨麻疹建议采用中医辨证治疗,中医认为是风寒侵袭皮肤后引起的,建议采用温阳散寒、益气止痒的方法治疗有一定效果。如果症状在长时间内没有缓解,可以到正规的医院进行对症治疗。

过敏性紫癜的中医辨证治疗

本症是风湿之邪外袭,与气血相搏,热伤脉络,使血不循经,谥于脉外,渗于肌肤而成。热毒发斑者,宜用凉血解毒,代表方为犀角地黄汤加减。夹有风湿者加防风;夹湿者加陈皮、半夏、苡仁。热毒清除后可改用归脾汤加减或红枣汤治疗。

1.瘀血阻络证 证候:病程校长,反复发作,出没迟缓,紫癜色紫暗或紫红,关节痛及腹痛,面及下眼睑青暗,皮肤粗糙,白睛布紫或紫红色血丝,咽干,舌体暗或有瘀斑,苔薄白或薄黄,脉涩或弦。治法:活血化瘀,解毒祛风。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味。方中桃仁、红花、当归、川芎、赤芍活血化瘀,生地滋阴凉血,此方可选加紫草、蒲公英、黄芩等清热透疹之品,以祛余邪。关节痛乳香、没药;腹痛加元胡、川楝子;蛋白尿加益母草。

2.气虚血亏证 证候:紫癜反复,迁延不愈。紫癜隐约散在,色较淡,劳累后加重,神疲倦怠,心悸气短,蛋白尿,舌淡红,薄白苔或少苔,脉虚细。治法:补气养血,佐以凉血解毒。方药:八珍汤加味。方中党参、白术、茯苓、甘草补气健脾,当归、川芎、生地、赤芍补血活血凉血,全方共奏具有气血双补之功。可适当加紫草、白茅根、茜草等增强凉血解毒之功效。蛋白尿明显者加黄芪、益母草;尿血重者加女贞子、旱莲草。

3.热伤血络证 证候:病程较短,紫癜色红或红紫,出没迅速,皮肤瘙痒或起风团,身热面赤,五心烦热,咽喉肿痛,口渴,溲赤便干,尿血,舌质红或红绛,苔薄黄,脉数。治法:清热解毒,凉血祛风。方药:银翘散合犀角地黄汤加减。方中银花、连翘、地丁、川黄连清热解毒,犀角、丹皮、生地、赤芍凉血解毒,再配茯苓淡渗利湿,夏枯草清泻肝火。皮疹严重者加紫草、蝉蜕清热透疹;皮肤瘙痒加地肤子、白藓皮;咽痛加牛蒡子;腹痛加白芍、甘草;胃脘不适加甘草、大枣;鼻衄加藕节、侧柏叶;尿血加大小蓟、白茅根;蛋白尿加益母草。

季节性皮肤过敏的中医辨证治疗

1、湿热内蕴型

患者疹斑上常有水,水抓破后,皮肤会呈现鲜红糜烂,造成组织液渗出,液干后会结黄色的厚痂,并同时可见大便干、小便黄、舌质红。治疗方式以利湿清热、去除肠胃湿热、利肠通便为主,可开予消风散加减方。

2、阴虚血燥

此类患者的皮肤在疹斑边界会呈浅红或暗红斑,皮肤表面粗糙干燥且覆有鳞屑。虽然口干但不喜欢喝水,舌质红或暗红。治疗以滋阴养血润燥、滋养肺阴、强化脾胃对水分营养的吸收功能,以期能除去皮肤的干燥瘙痒。治疗药方为当归饮子加减方。

3、脾虚湿甚

皮肤抓破后会呈现浅红或同肤色的糜烂,且渗出液不易干收,会有黄色薄痂。症状还有面色暗黄、精神不振、胃口不佳、舌质淡红。治疗以健脾除湿、增强脾胃运化功能、增强肾气为主。处方为参苓白术散。

神经性皮炎中医辨证

神经性皮炎,中医叫做牛皮癣,中医认为本病初期都由于风湿热毒阻滞肌肤或者局部的的机械刺激所导致,久病以后则耗伤阴液,营血不足,血虚生燥生风,皮肤失去濡养而成。 另外紧张,劳累,心火上炎,情志不舒,肝郁化火可以导致气血运行失常,肌肤失养,也可以导致。在治疗上中医辨证论治将本病分为三个证型。

第一个证型肝郁化火证,多采用清肝泻火、疏肝理气的中药调理,常用的方剂为龙胆泻肝汤加减。

第二个证型风湿热晕症, 一般多采取清热利湿,祛风止痒的中药调理,常用的方剂消风散加减。

第三个证型血虚风燥证,一般多采用养血润燥,祛风止痒的中药调理,常用的方剂为当归饮子加减。

脂溢性皮炎吃什么药

1、中医药治疗

中医认为脂溢性皮炎多因内蕴湿热,外感风邪,蕴阻肌肤。脂溢性皮炎中医辨证:(1)热重于湿型,治宜清热利湿、佐以凉血;方用清热除湿汤加减。(2)湿重于热型,治宜健脾利湿、佐以清热;方用除湿止痒汤加减。(3)脾虚血燥型,治宜健脾燥湿、养血润肤;方用健脾润肤汤加减。(4)内服中成药花蛇解痒胶囊等。(5)局部治疗:急性和亚急性皮炎外用复方1号洗剂、红海石洗剂等。慢性皮炎外用黄连润肌膏、冰黄肤乐软膏等。

2、西医药治疗

(1)内服维生素B6、B2或复合维生素B等。(2)局部治疗,按不同部位选用不同制剂。如头皮用水合氯醛头皮洗剂外搽,其他部位可用复方硫磺洗剂,渗出糜烂时可选用3%硼酸溶液。(3)必要时可以选用抗真菌药物如咪康唑、酮康唑的外用制剂或含有糖皮质类固醇激素的外用药。

过敏性鼻炎的中医辨证治疗

中医认为本病多因肺脾肾虚损,复感外邪所致,一般分以下几个证型治疗。

1、肺气虚寒 临床表现为鼻部奇痒,喷嚏连连,继则大量清涕,鼻塞不通,嗅觉减退。病者平素怕风畏冷,易感冒,每吹冷风则易发作,反复不愈。同时伴随全身症状如倦怠懒言,气短音低,或有自汗、面色白光 白、舌质淡红苔薄白、脉虚弱,治宜温肺散寒,可用温肺止流丹,药用细辛、荆芥、人参、柯子、桔梗、鱼脑石、五味子、白术、黄芪、甘草。

2、肺脾气虚 临床表现为鼻塞鼻胀较重,鼻涕清稀或黏白淋漓而下,嗅觉迟钝,鼻黏膜肿胀较甚,苍白或灰暗,反复不愈。平时感觉头重头昏,易疲劳,胃纳差,常腹泻。舌质淡或淡胖,舌边或有齿痕,苔白,脉濡弱。治宜健脾益气,补肺敛气,可用四君子汤加减,药用党参、白术、茯苓、黄芪、五味子、辛夷、甘草等。

3、肾气亏虚 临床表现为患病日久,鼻痒不适,喷嚏连连,清涕不止,早晚较甚。鼻黏膜苍白水肿。四肢不温,甚则后头部、颈项、肩背亦觉寒冷,面色淡白,精神萎糜,或见腰膝酸软,夜尿多,舌质淡,脉沉细弱。治宜补肾纳气,可用温肺止流丹加入补肾纳气的药如胡桃肉、覆盆子、金樱子、蛤蚧等。

4、肺经郁热 患者遇热气或食燥热食物时鼻塞肿胀,酸痒不适,喷嚏频作,鼻流清涕。鼻黏膜色稍红或紫暗,或可见咽痒咳嗽,或口干烦热,舌质红苔白,脉弦或弦滑。治宜清宣肺气为主,可选用辛夷清肺饮,药用黄芩、栀子、石膏、桑白皮、知母、辛夷、枇杷叶、升麻、百合、麦冬。

皮炎湿疹的中医辨证治疗

皮炎湿疹分为急性湿疹、亚急性湿疹及慢性湿疹,治疗方法为:急性湿疹多湿热并盛,治宜清热祛湿,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亚急性湿疹多脾虚湿盛,治宜健脾利湿,方用除湿胃苓汤加减;慢性湿疹多血虚风燥,治宜养血润肤,方用四物消风散加减。中药外用急性湿疹可用鲜马齿苋煎液;亚急性湿疹外用青黛散加香油调成糊状敷于患处;慢性湿疹可外用天麻膏湿疹膏等。

面部激素性皮炎要怎么办

激素性皮炎是长期滥用含有糖皮质类固醇激素的药膏或者化妆品而导致的一种特殊类型的皮炎,一旦患上这种皮炎,将会出现皮肤发红、瘙痒、脱屑、丘疹等一系列的皮炎湿疹症状,一旦确诊建议接受正规的治疗。

按中医辨证,脸部激素性皮炎为心火亢盛,热伤血络。基本大法应为清热凉血,在此基础上灵活地辨证治疗。当今,被视为根治脸部激素性皮炎的中医中药内服清毒丸,外敷纯天然精华疗法,拯救了数万脸部激素性皮炎患者。

1、内治:利用中草药清毒丸具有清热解毒,以及除湿祛风、抗反常反应的作用,将其内服,对于皮肤病的治疗有很好的疗效,对于脸部激素性皮炎的治疗,中草药能够调整皮肤免疫功能,并且能够替换掉皮肤内的激素,服用中草药对皮肤戒掉对激素的依赖有很好的疗效。

2、外治:外敷中药制剂能增加毛细血管的致密性,降低通透性,达到消肿、抗炎、止痒等目的。

3、标本兼治:在采用内治期间,同时采用外敷的疗法对于脸部激素性皮炎的治疗能够达到标本同治,相辅相成,能够较快缓解各种不适症状,使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无论是从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都能够挣脱对皮质类固醇激素的依赖。

相关推荐

中医辨证治疗鸡眼

一、辨证选方 分析:鸡眼多因患处皮肤长期挤压或摩擦而致,气血瘀滞,经络阻隔,血流不畅,外感毒邪,内外相搏,外溢肌肤,故见蚕豆大小的淡黄色角质增生,患处皮损至圆锥状嵌入皮下,质坚硬,摩擦疼痛,舌尖红,苔腻,脉弦涩,属气血瘀滞所致。 治法:养血润肤,化瘀解毒,佐以行气通络。 方药:养血润肤饮(《外科证治全书》)加减。当归20g,赤白芍各10g,生地20g,鸡血藤30g,胡麻仁10g,女贞子15g,生黄芪15g,苦参 10g,白鲜皮10g,地丁20g,连翘30g,香附20g,木贼20g,甘草10g。煎服法:上药

中医辨证治疗水肿

中医辨证治疗水肿,中医认为与水液代谢关系最为密切的脏腑是肺、脾、肾,这三个脏器的功能失调是引起水肿发生的关键所在,因此治疗水肿,中医一般以宣肺、健脾、温肾为基本原则。 中医辨证治疗宣肺利水。此病主要临床表现为风邪外袭所致发热,恶寒,恶风,头痛,肢体关节酸痛,咳嗽,舌苔薄白脉浮。浮肿先见于面部,后遍及全身,小便不利。中医称此种水肿为风水,多见于急性肾炎或慢性肾炎急性发作。常用方剂有越婢加术汤和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常用药物有麻黄、生石膏、生姜、白术、防风、桑白皮、双花、连翘、薄荷、前胡、赤小豆、车前子、泽泻、白

引发过敏性皮炎的原因有哪些

1、原发性过敏性皮炎刺激:主要由强酸、强碱、斑蟊和某些刺激性较强或浓度较大的化学物质引起。此类无个体选择性,且无潜伏期,任何人接触均可立即引起皮肤急性炎症 2、过敏性皮炎变态反应(过敏反应):此型主要是迟发性变态反应(第vi型变态反应)。是由于接触某种刺激因子(过敏原)作用于皮肤和粘膜后、仅有少数具有特异性过敏体质的人发病。 初次接触后并不立即引发过敏性皮炎,而往往经过4—20天的潜伏期(平均7—8天)使机体先致敏,如再次接触该物质后,可在12小时左右(一般不超过72小时)即可发生皮炎。此类过敏反应是接触

红斑丘疹到底应该怎么治

1.尽可能找到过敏原;避免各种外界刺激;避免易致敏和刺激性食物。 2.内用药物:一种或两种抗组胺药物,因湿疹多为晚上剧痒,最好晚餐后或临睡前各服用一次。一般不宜使用口服或肌注糖皮质激素。还可用中药治疗。 3.外用药物:局部外用糖皮质激素乳膏,必要时可封包。局部免疫调节剂,也可减轻长期使用外用激素的副作用。 4.对激素过敏性皮炎尚无理想疗法,主要是采取逐渐递减激素药物的强度、用量,再配合抗菌消炎,抗过敏药物治疗,直到全部撤除激素药物,治疗过程需要1-2年的时间,多数患者较难接受。强调本病的治疗原则为局部保护

过敏性皮炎多久能好

过敏性皮炎原因可分两大类:原发性刺激:主要由强酸、强碱、斑蟊和某些刺激性较强或浓度较大的化学物质引起。此类无个体选择性,且无潜伏期,任何人接触均可立即引起皮肤急性炎症。 过敏性皮炎初次接触后并不立即发病,而往往经过4—20天的潜伏期(平均7—8天)使机体先致敏,如再次接触该物质后,可在12小时左右(一般不超过72小时)即可发生皮炎。此类过敏反应是接触性皮炎中最常见者。

过敏性皮炎到底会不会传染

过敏性皮炎是皮炎类型中的一种,它的出现不仅给人们的肌肤美容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而且给人们生活也带来很多不便和烦恼。过敏性皮炎传染吗?这也是很多患者比较担心的问题,下面我们来看看专家的介绍。 过敏性皮炎传染吗?专家指出:过敏性皮炎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接触了过敏源而患上接触性皮炎,春天正是此种病的多发季节。所以过敏性皮炎是不会传染,所以患者不必要为过敏性皮炎会传染吗这个问题太担心。不过虽然过敏性皮炎不会传染,但是得了过敏性皮炎,也一定要及时的治疗,否则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会加重过敏性皮炎的症状。 过敏性皮炎的原因

中医辨证治疗秋燥

1、秋感燥气,右脉数大,伤手太阴气分者,桑杏汤主之。 前人有云∶六气之中,惟燥不为病,似不 尽然。盖以《内经》少秋感于燥一条,故有此议耳。如阳明司天之年,岂无燥金之病乎?大抵春秋二令,气候较夏冬之偏寒偏热为平和,其由于冬夏之伏气为病者 多,其由于本气自病者少,其由于伏气而病者重,本气自病者轻耳。其由于本气自病之燥证,初起必在肺卫,故以桑杏汤清气分之燥也。 桑杏汤方(辛凉法) 桑叶(一钱) 杏仁(一钱五分) 沙参(二钱) 象贝(一钱) 香豉(一钱) 栀皮(一钱) 梨皮(一钱) 水二杯,煮取一杯,顿服之,重者

过敏性皮炎到底会不会传染

过敏性皮炎传染吗?专家指出:过敏性皮炎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接触了过敏源而患上接触性皮炎,春天正是此种病的多发季节。所以过敏性皮炎是不会传染,所以患者不必要为过敏性皮炎会传染吗这个问题太担心。不过虽然过敏性皮炎不会传染,但是得了过敏性皮炎,也一定要及时的治疗,否则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会加重过敏性皮炎的症状。 过敏性皮炎的原因: 过敏性皮炎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与遗传、免疫和对生理药理介质反应异常有关,环境因素在本病发生中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约70%患者家族中有遗传过敏性皮炎、哮喘或过敏性鼻炎等遗传过敏史。 如

大闸蟹的功效 化淤通络

据《本草纲目》记载:螃蟹具有舒筋益气、理胃消食、通经络、散诸热、散瘀血之功效。蟹肉味咸性寒,有清热、化瘀、滋阴之功,可治疗跌打损伤、筋伤骨折、过敏性皮炎中医讲跌打损伤、骨折淤肿之人最适宜食用。

过敏性皮炎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过敏性皮炎的病因 主要物质 过敏性皮炎的原因是由于化妆品中的某些成分,对皮肤细胞产生刺激,使皮肤细胞产生抗体,从而导致过敏。 化妆品致敏源最多的是香料、防腐剂、重金属。其中重金属主要是指一些代有剥脱、美白性质的铅、汞含量超标的化妆品。 另外还有染发剂对苯二胺、氯化钴,油彩硫酸镍,和松香。 这里所说的香料不是纯天然的优质精油,一般都是劣质香精或者化学香精,但是经过人工调香后,味道好闻,效果就不能保证了。 若遗传性敏感皮肤的人在高敏状态下使用化妆品,则极易发生化妆品接触性皮炎和加重原有疾病。 主要原因 假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