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茵陈退黄疸怎么用 茵陈退黄疸要多久

茵陈退黄疸怎么用 茵陈退黄疸要多久

视情况而定。

虽然茵陈具有一定的退黄疸作用,但是因为每个人的体质以及疾病的严重程度都不一样,所以恢复的时间也是不同的。

一般来说体质越好、病症的严重程度越轻的患者恢复的速度也就越快,所以在黄疸恢复的过程中建议患者最好是保持清淡的饮食、忌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注意休息,避免熬夜,这样才能恢复得更快一些。

夏枯草棉茵陈可以一起煲吗 茵陈儿童可以喝吗

不建议自行服用。

虽然说茵陈具有清退黄疸、平肝利胆的作用,但是茵陈毕竟是属于一种中药材,正所谓“是药三分毒”。

而儿童的肝、肾器官尚未发育完全,如果服用茵陈的话可能会对儿童的健康造成不利的影响,所以一般是不建议儿童擅自服用茵陈的,想要服用的话,建议家长最好是先带小孩去医院就诊,然后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对症服用。

郁金的功效与作用

郁金的功效与作用:

1、抗真菌。稀释400万倍,仍能抑制猩红色毛癣菌发育,有效成分为茵陈素。

2、降脂。能降低血清胆固醇和载脂蛋白B,防止血管壁脂质堆积。

3、解热。茵陈浸剂有强力的解热作用,但煎剂解热的作用则较弱。

4、利胆。能促进胆汁的分泌,有效成分为绿原酸及咖啡酸等。

5、抗菌。体外试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菌作用。

6、抗病毒。对流感病毒(PR8株)有强力的抑制作用。

郁金的临床应用:为治疗黄疸的主要药物。

1、作为柴胡的代用品用作清热。茵陈和柴胡都有解热作用,中医经验认为两药都入肝胆,能去肝胆实火。但茵陈的药性较柴胡稍柔和,故凡平素阴虚而新有实热,须用柴胡清热,但又不能受柴胡之刚燥者,可用茵陈代柴胡。

2、治湿热黄疸,用于阳黄(黄色鲜明如橘子色,多见于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胆囊炎等),取其有促进胆汁分泌和排泄的作用。黄疸初期时,热重于湿,有发热、小便不利、大便秘结、腹微胀满、脉弦数者,则配栀子、大黄以加强清热泻火作用,放入茵陈蒿汤。如果湿重于热,有胸脘满闷,头重身困,大便并不秘结,而小便不利的证候较显著,脉濡缓,则须配五苓散,方如茵陈五苓散。

3、治寒湿黄疸,用于阴黄(黄色暗晦如烟熏,多见于慢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肝硬变等病),有全身虚寒而夹湿的证候,此时须配温里祛寒药如附子、干姜等,以温化寒湿,方如茵陈四逆散。

使用注意:虚黄是黄而带淡白色,小便如常,口淡,脉弱,是由贫血,寄生虫病所致,不是由湿热引起,因此不宜用茵陈,宜用补中益气药物治疗。

用量:15~30g。

郁金的介绍:

主要成分:含挥发油,油中含茵陈烯、茵陈酮、茵陈素、另含叶酸、绿原酸、咖啡酸。

炮制:去根、切咀、生用。

性味:苦、味寒。

归经:入脾、胃、肝、胆经。

功能:清湿热,退黄疸。

主治:黄疸、小便短赤、湿疮。

郁金的处方举例:

1、茵陈五苓散(《金匮要略》):绵茵陈30g,云苓15g,猪苓12g,白术12g,泽泻9g,桂枝6g,水煎服。

2、茵陈四逆汤(《张氏医通》):绵茵陈18g,熟附子9g,干姜9g,炙甘草3g,水煎服。

3、茵陈蒿汤(《金匮要略》):绵茵陈30g,大黄9g,栀子12g,水煎服。

注:茵陈蒿各地使用习惯不同,原植物种属不一,京津两地习用上述茵陈蒿。此外据(中药志)记载有以下同科类似品和地区习用品。

茵陈女人泡水喝好吗

无对应症状时,并不建议女性用茵陈泡水喝。

茵陈虽然有清热利湿、利胆退黄的功效,但是如果没有黄疸、尿少、湿疮瘙痒者症状,也没有相关医嘱,并不能擅自饮用茵陈水。因为茵陈性寒,擅自服用可能会引起脾胃虚寒,还可能导致腹痛、腹泻、呕吐等身体不适情况。且女性多贫血,而血虚萎黄者也是不宜用黄疸的。

茵陈熬水喝可以去黄疸吗

有一定的作用。

茵陈味苦、辛,偏微寒性,归脾、胃、肝、胆经,服用后能够起到清热利湿、清退黄疸的作用,所以对于湿热熏蒸所引起的黄疸病症来说,适当地用一些茵陈来熬水喝的话是有比较好的效果的。

而且除了用于湿热黄疸之外,对于因为受了寒湿或者素体阳虚所引起的阴黄病症来说,也可以用茵陈来搭配温中祛寒的中药材,比如附子、干姜等,就可以起到驱除阴寒、消退黄疸的作用。

茵陈退黄疸效果好吗

有一定的效果。

茵陈属于一种中药材,其味苦、辛,偏微寒性,具有清湿热、退黄疸的作用,对于一些黄疸尿少、湿疮瘙痒等症来说具有较好的缓解作用。

在临床上,常常大剂量煎汤内服用于湿热熏蒸而导致的黄疸病症,同时也可以配合大黄、栀子等中药材一起使用,所起到的效果会更好一些;除了可以用于湿热黄疸之外,对于因受寒湿或体质阳虚发生的阴黄病症来说也有较好的疗效,但须配合温中祛寒之品如附子、干姜等药同用,以起到奏除阴寒而退黄疸的作用。

茵陈茶的这些禁忌需谨记

一、茵陈泡水喝有什么功效

茵陈对人体结核杆菌有完全的抑制作用,对某些皮肤真菌有一定抑制作用。有显著的消热利湿,清肝利胆,降血压等作用,对湿热黄疸、黄疸型肝炎、胸胁胀痛、胆囊炎、胆石症以及高血压、心烦失眠,头晕目眩的作用。众所周知,茵陈茶具有显著的保肝的作用,对甲乙型肝炎,黄疸型肝炎有显著的效果,同时茵陈可以促进胆汁的分泌,增加胆汁中胆酸及胆红素的排出,而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属中医“阳黄”范畴。多因内外合邪,致使湿热蕴结于脾胃,阻滞于肝胆,导致湿热瘀阻,肝胆大于疏泄,湿热郁蒸,胆汁泛溢肌肤而成黄疸。治宜清利湿热,活血化瘀。茜草性味苦寒,是凉血活血,通经止血药,用以疏利肝经之瘀滞,改善肝脏的血液循环,促进肝细胞的恢复,有加速退黄的作用。茵陈能清利湿热,为治黄之专药。

茵陈滋阴补肾,清热解,退黄。主治黄疸、小便不利,湿疮瘙痒等。有利胆,保护肝功能,解热,抗炎等作用。茵陈泡水对肝病有一定的疗效。

二、茵陈茶的制作

茵陈蒿30克,茵陈加水煎汤,去渣取汁。

三、茵陈泡水喝有什么禁忌

茵陈是一种清热利湿退黄的药物。如果身体没什么异常,长期炮水喝的话肯定会对体质有所影响,毕竟是药三分毒。建议:可以适当饮用,最好不要长期泡水喝。

茵陈蒿茶可以美白吗

视情况而定。

茵陈蒿味苦、辛,偏微寒性,归脾、胃、肝、胆经,主要起到的是清湿热、退黄疸的作用,对于一些因为湿热熏蒸而导致的黄疸,以及受寒湿或素体阳虚发生的阴黄病症来说,服用茵陈蒿茶之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退黄美白的作用。

但是对于一些本身体质正常,无特殊不适症状的人群来说,茵陈蒿茶并没有美白的作用,不建议擅自服用。

茵陈女人泡水喝好吗 茵陈一次用量是多少克

6-15克。

茵陈是菊科植物茵陈蒿或滨蒿的干燥幼苗,也叫绵茵陈、茵陈蒿、白蒿、绒蒿、猴子毛、松毛艾,有清利湿热、利胆退黄的功效,适用于黄疸、尿少、湿疮瘙痒者。一般用茵陈煎汤饮用时,用量为6-15克,过量服用可能会引起肠胃不适,建议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除湿的中成药有哪些 茵陈清热利湿发表

茵陈性微寒,味苦,辛,归脾,胃,肝,胆经,具有清热利湿,退黄疸等功效,临床上常用来主治黄疸,小便不利,湿疮瘙痒,传染性黄疸型肝炎等症。将茵陈与蒲公英一起制成蒲公英茵陈饮,可以更好的发挥除湿热解毒功效。

除湿药膳方:

材料:嫩茵陈50克,新鲜蒲公英30克,白糖适量。

做法:将蒲公英和茵陈分别洗净后,一同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后,去渣留汁,加白糖适量调匀后饮服即可。

功效:清热解毒,利湿退黄,尤其对急性黄疸型肝炎发热者有益。

注意:无论是药用还是食用茵陈,都要抓住采收最佳时机,不要到茵陈“当柴烧”时再用,特别是在做茵陈粥时,应以稀薄为宜,脾胃虚寒者不宜选用。

茵陈退黄疸效果好吗 茵陈退黄疸服用多少克合适

6-15克左右。

茵陈退黄疸的服用量需要根据患者的体质、黄疸的严重程度、黄疸的原因等因素来决定,如果黄疸的症状并不是很严重的话,那么建议可以每次使用6-15克左右的茵陈。

但是如果黄疸的症状比较严重,且使用之后黄疸的症状无好转或者有加重的情况时,那么建议患者最好是及时去医院就诊,然后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进行治疗,以免耽误病情。

茵陈给婴儿洗澡可以退黄疸吗

不建议。

茵陈的药物成分很难通过皮肤被人体吸收,所以用茵陈来给婴儿洗澡对于退黄疸来说是没有很大作用的。

而且因为婴儿的皮肤比较娇嫩,而茵陈水会对皮肤造成一定的刺激,容易使婴儿的肌肤出现红肿、瘙痒、起红疹等过敏的情况,所以一般情况下是不建议用茵陈来给婴儿洗澡的,以免对身体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

相关推荐

黄疸型肝炎的偏方有什么

轻型消黄汤 【组成】茵陈30克,生苡米、茯苓、白芍、赤芍、六一散(包)各12克,藿香、杏仁、当归、丹皮、酒炒黄芩各9克。 【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利湿清热,芳香化浊。 【方解】方中重茵陈,利胆退黄;白芍、赤芍、丹皮、当归养阴和血、清热凉血;黄芩清热解毒;藿香芳香化浊;杏仁宣肺利气;苡米、茯苓、六一散利水祛湿。诸药相伍、共奏利湿清热、芳香化浊之功,于湿重于热之黄疸,较为适宜。 【主治】湿热黄疸,湿重于热。证见黄疸轻、恶心、厌油腻、时呕、口不干、不思饮、困倦、食后腹胀、大便时溏,舌苔

蛇肉如何煲汤 红焖蛇肉

原料:草蛇1条,茵陈60克,红枣20枚,肉豆蔻10克,生姜,黄酒、砂仁、酱油、冰糖适量。 做法:取蛇洗净切段,留蛇胆备茵陈先煎汤取汁去渣后加蛇肉段、红枣、肉豆蔻、生姜、黄酒、砂仁,酱油、冰糖红焖,取汁时放入蛇胆。 功效:清热退黄、活血化瘀。肝炎有瘀血、黄疸者的辅助食疗。 法:佐餐食

胃不好的人能喝茵陈吗 宝宝黄疸妈妈喝茵陈水有效吗

没有很大的作茵陈中所含的成分通过乳汁分泌出来的量是比较少的,所以宝宝发生黄疸,妈妈喝茵陈水的话是没有很大作的。 宝宝的黄疸可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其中大部分宝宝的黄疸都属于生理性黄疸,一般在出生2-3天后出现,不需进行特殊治疗,大约7-10天左右就可以自行消退。 而对于病理性黄疸来说,造成的原因有很多种,这种黄疸的程度比较高,一般建议家长最好是带着宝宝去医院就诊。

黄疸的食疗方法

黄疸是小儿先天性疾病之一,小孩子出现黄疸,患儿常伴有不欲吮乳、口渴便秘、发热,或精神萎靡、肢凉纳呆、大便溏薄,肚腹膨胀,青筋显露等症状。引起黄疸的原因有很多,患者在治疗时针对病因进行治疗,黄疸患者忌食辣叔、榨菜、大蒜、肉桂、丁香、茴香、葱、韭、生姜等辛辣之品。 黄疸的食疗方法: 湿热内蕴,气滞血瘀 【症状】患儿神疲易倦,食少恶心,舌质微红,苔薄白,上腭乳黄,脉弦数。 【治法】清热利湿,调气活血 【方药】青黛3克,紫草9克,乳香6克,白芷6克,焦楂9克,茜草9克,绿茶9克。 【法】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

茵陈泡脚有什么好处

祛湿利胆。 茵陈具有清湿热、退黄疸的作,对于湿热熏蒸而发生黄疸的病症来说,平时适当地一些茵陈来泡泡脚,或者也可以配合大黄、栀子等共同使,而对于小便不利显著者,也可以搭配泽泻、猪苓等一起使茵陈退黄疸是比较好的,除了于湿热黄疸之外,对于因受寒湿或体质阳虚所发生的阴黄病症来说也可以使

孕妇可以吃茵陈

茵陈性苦、辛,微寒。归脾、胃、肝、胆经。清热利湿;退黄。主治:黄疸、小便不利、湿疮瘙痒、传染性黄疸型肝炎等。药理学研究有利胆,保护肝功能,解热,抗炎,降血脂,降压,扩冠等作。 孕妇可以吃茵陈吗? 可以。 怀孕期间还是可以吃茵陈的,一般适量的话对胎儿健康影响不大的。 产妇可以吃茵陈吗? 可以。 茵陈有显著的保肝作,有利胆,促进胆汁分泌,增加胆汁中胆酸和胆红素排出的,对于婴儿黄疸,甲,乙型肝炎,黄疸型肝炎有显著的疗效。

茵陈的临床应

为治疗黄疸的主药物。 1、治湿热黄疸于阳黄(黄色鲜明如橘子色,多见于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胆囊炎等),取其有促进胆汁分泌和排泄的作黄疸初期时,热重于湿,有发热、小便不利、大便秘结、腹微胀满、脉弦数者,则配栀子、大黄以加强清热泻火作,放入茵陈蒿汤。如果湿重于热,有胸脘满闷,头重身困,大便并不秘结,而小便不利的证候较显著,脉濡缓,则须配五苓散,方如茵陈五苓散。 2、治寒湿黄疸于阴黄(黄色暗晦如烟熏,多见于慢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肝硬变等病),有全身虚寒而夹湿的证候,此时须配温里祛寒药如附子、干姜

茵陈蒸菜的功效与作 清热退

茵陈味苦、辛,偏微寒性,归脾、胃、肝、胆经,对人体来说具有清湿热、退黄疸的作,对于一些因为体内湿热之气过重所引起的皮肤瘙痒、黄疸尿少症状来说可以适当地吃一些茵陈蒸菜,可以起到清热退黄的作

治疗新生儿黄疸的偏方

1、金钱草15g,栀子6g,茵陈9g,甘草3g,水煎服。适于新生儿黄疸。 2、茵陈、茯苓各20g,栀子、白术各15g,木通5g。水煎服。大便干结者去除白术,加大黄5g,枳实5g;发热烦躁,舌质绛红者,加生地20g,丹皮、赤芍各15g。适于新生儿黄疸湿热证。 3、黄连、茵陈、云苓各10g,黄柏、黄芩、栀子各6g。研成粉,蜂蜜调成药饼。贴于肚脐,外热水袋温暖肚脐。适于胎黄不退先天不足,气血两虚证。 4、一枝黄花45g,水丁香15g。水煎,一次服。 5、丁葵草(干)15g,生鱼1条。煎水服,每日1次。

新生儿黄疸可以喝茵陈水吗

不建议自行服。 虽然说常退黄药中都含有茵陈的成分,但那是经过提纯后制作而成的,而对于茵陈全草来说,其中含有较多的天然成分,具有一定的毒性。 而新生儿的组织和器官都尚未发育完全,对于其中所含的一些成分是无法正常代谢吸收的,因此对于患有黄疸的新生儿来说是不能够自行服茵陈水的,以免对身体健康造成不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