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临床上哪些疾病要和狂犬病相鉴别

临床上哪些疾病要和狂犬病相鉴别

本病应与病毒性脑炎、破伤风、格林-巴利 综合征、脊髓灰质炎、假性恐水症、接种后脑脊髓炎、神经官能 症等疾病相鉴别。对患者的可能预后应向患者或家属说明。预防对兽医、动物管理人员、猎手、野外工作者及可 能接触狂犬病毒的医务人员应做预防接种。对被狼、狐、狗、猫 等动物咬伤者,也应做预防接种。

恐水症容易与哪些症状混淆

某些病例由于咬伤史不明确,早期常被误诊为神经症。发病后症状不典型者,有时易误诊为精神病、破伤风、病毒性脑膜炎及脑型钩端螺旋体病。安静型肢体瘫痪病例可误诊为脊髓灰质炎或吉兰-巴雷综合征。破伤风患者潜伏期较短,多为6~14天,常见症状为牙关紧闭,苦笑面容,全身性肌肉痉挛持续较久,常伴有角弓反张。而狂犬病肌肉痉挛呈间歇性发作,主要发生在咽肌。破伤风患者无高度兴奋及恐水现象,积极治疗多可治愈。

严重的神志改变(昏迷等)、脑膜刺激症、脑脊液改变及临床转归等有助于本病与病毒性脑膜炎等神经系统疾病鉴别,免疫学抗原、抗体检测、病毒分离可作出肯定诊断。

狂犬病尚应与类狂犬病性癔症(假性狂犬病)相鉴别。这类患者有被犬且多确定为狂犬咬伤史或与患病动物接触的历史,经数小时或数天即发生类似狂犬病的症状,如咽喉部有紧缩感、能饮水、精神兴奋等症状,但不发热,不流涎,不怕风,或示以饮水,可不引起咽喉肌肉痉挛。这类患者经暗示、说服、对症治疗,可很快恢复健康。

化脓性脑膜炎:虽有“角弓反张”状和颈项强直等症状,但无阵发性痉挛,病人有剧烈头痛、高热喷射性呕吐等,神志有时不清,脑脊液检查有压力增高,白细胞计数增多等。

什么是狂犬病

狂犬病,又称疯狗病、恐水症。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人和所有温血动物(人、犬、猫等)的一种直接接触性传染病。人一旦被含有狂犬病病毒的犬咬伤,有3%~70%的几率感染,一旦发病其死亡率是百分之百。所以做为宠物的犬一定要注意狂犬病的免疫。患有狂犬病病犬的临床表现极度兴奋、狂燥、流涎和意识丧失,最终全身麻痹死亡。

用抗狂犬病毒核壳蛋白单克隆抗体可以将狂犬病毒及其相关病毒分为五个血清型:1型-典型的狂犬病攻击病毒标准株(challengevirusstandard,CVS);2型-拉哥斯蝙蝠狂犬病毒(logosbatvirus);3型-莫可拉原型株(Mokolavirus);4型-杜文海原型株(duvenhagevirus);5型-包括欧洲蝙蝠狂犬病毒:EBL1和EBL2。基因分型可分六型:即基因1、2、3、4型分别与血清1、2、3、4型相对应,基因5和6型即为血清5型的EB1和EB2。血清2、3、4、5型和基因2、3、4、5、6型又称为狂犬相关病毒,其中野外分布主要为2、3、4型。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诊断

冠心病的临床表现比较复杂,故需要鉴别的疾病较多。

1.心绞痛型冠心病要与食管疾病(反流性食管炎、食管裂孔疝、弥漫性食管痉挛);肺、纵隔疾病(肺栓塞、自发性气胸及纵隔气肿)及胆绞痛、神经、肌肉和骨骼疾病等鉴别。

2.心肌梗死型冠心病要与主动脉夹层、不稳定心绞痛、肺栓塞、急性心包炎、急腹症、食管破裂等疾病鉴别。

狂犬病疫苗有效期

有效期

狂犬病疫苗的有效期仅6个月,如果6个月后又被犬咬伤,还需再次注射疫苗。

在被咬伤24小时内,应到防疫站注射人用狂犬疫苗,然后在第3、7、14、28天各肌注疫苗1毫升,重度咬伤的各肌注2毫升。对于严重咬伤的,如伤口深度超过1厘米,或者伤口靠近头部,光打疫苗还不够,应尽早在伤口及周围注射抗狂犬病免疫血清,以提供早期的保护性抗体。另外,狂犬病疫苗的有效期仅6个月,如果6个月后又被犬咬伤,还需再次注射疫苗。

接种常识

狂犬病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由狂犬病毒引起。人体由于被唾液腺中含有狂犬病的动物咬伤,或由于抓伤处染有含狂犬病毒的唾液而感染。其临床表现为急性脑炎,最终导致死亡。狂犬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每年世界上有百万人口因暴露于狂犬病毒而接种疫苗。尽管如此,仍有5万人患病死亡,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患者往往不能及时接种而造成死亡,狂犬病的实际死亡数可能比上述数字还要高。狂犬病的临床症状大多出现在感染后的20-90天,其潜伏期短则几天,长可达数十年以上,狂犬病一旦确诊,100%死亡。由于尚无特效治疗,暴露后只有立即实施免疫接种才能幸存。免疫接种是预防狂犬病发病的唯一有效的措施。 1、接种对象,适用于以下两种情况:(1)暴露后免疫(被咬后):被患狂犬病或可疑患狂犬病的犬、猫等哺乳动物咬伤者及与上述咬伤者有接触者。(2)暴露前免疫(被咬前):经常暴露于危险的专业人员:兽医(包括兽医院的学生),与兽医一道工作的技术人员,处理狂犬病病毒污染物品的实验室人员,动物标本剥制人员,猎场看守人,狂犬病流行地区的林业人员、农民等,有暴露于狂犬病危险的婴儿。

2、禁忌症:(1)暴露后免疫:由于狂犬病的致死性,对疫苗接种无任何禁忌症。(2)暴露前免疫:对妊娠、急性发热性疾病时,可推迟接种。

3、使用方法及效果:(1)暴露后免疫:接种5次,分别于接触狂犬病或疑有狂犬病的动物后的当天、第3天、第7天、第14天和第30天经皮下或肌肉注射。根据感染的深度及危险程度,严重咬伤者在接种的当天先使用抗狂犬病免疫血清,可立即产生保护性抗体。(2)暴露前免疫: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方案,接种3次(当天、第7天、第28天)。

4、接种反应及注意事项:注射局部可出现轻微反应,如发红或轻度硬结,极少见发热反应。有过敏反应者可进行相应的抗过敏治疗。确实对链霉素、新霉素过敏者慎用,接种过程中应忌酒、可乐、咖啡、浓茶、刺激性食物,类固醇和免疫抑制剂可导致接种失败,也应慎用。

打了假的狂犬疫苗怎么办 打了假的狂犬疫苗会得狂犬病吗

可能会得狂犬病。

以目前长春长生出的假疫苗为例,此疫苗仅是生产流程造假,但药品是有效的,而且临床上暂未发现有打了这个价疫苗出现不良伤害或疫苗抗体无效的案例,因此打了长春长生公司制作的假狂犬疫苗暂无得狂犬病案例。

如果是打了非法厂家生产的假狂犬疫苗,可能疫苗成分或产品本身都是有问题的,这种疫苗目前在市面上基本是不存在,因为正规的狂犬病预防处置机构包括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预防接种门诊和一些开设狂犬病预防处置的医院急诊科都是国家批准的,除非是在小地方、不正规的地方接种的狂犬假疫苗,那么这些地方可能由于保存不当或产品有问题,导致狂犬疫苗无效,而被咬的患者刚好又感染了狂犬病毒,那么就会引发狂犬病发作。

但打狂犬疫苗本身是用来预防狂犬病发作,即使是假疫苗也不会诱发狂犬病的,最多无效罢了,患者不用太多担心,如果你打了假的狂犬疫苗,只需采取上述步骤方法解决即可。

狂犬病是世界上病死率最高的传染病,目前尚没有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一旦发病,几乎100%死亡。

副肿瘤性脊髓病的诊断

副肿瘤性脊髓病的诊断方法有哪些?副肿瘤性脊髓病要做什么鉴别诊断?以下就是关于副肿瘤性脊髓病鉴别诊断的详细介绍:

主要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相关的抗体检查,未发现原发性肿瘤前易误诊。

临床遇到持续神经系统症状的患者难以解释时对本综合征的警惕性尤为重要。

系统检查未发现癌肿,需定期复查,脑脊液及电生理检查有助于诊断,血清或CSF特异性自身抗体可确诊PNS和提示潜在的肿瘤性质。

注意与神经系统原发性疾病鉴别

狂犬病的临床症状

1.人型狂犬病

临床表现可分为四期。

(1)潜伏期 (平均约1~3个月),在潜伏期中感染者没有任何症状。

(2)前驱期 感染者开始出现全身不适、发烧、疲倦、不安、被咬部位疼痛、感觉异常等症状。

(3)兴奋期 患者各种症状达到顶峰,出现精神紧张、全身痉挛、幻觉、谵妄、怕光怕声怕水怕风等症状因此狂犬病又被称为恐水症,患者常常因为咽喉部的痉挛而窒息身亡。

(4)昏迷期 如果患者能够渡过兴奋期而侥幸活下来,就会进入昏迷期,本期患者深度昏迷,但狂犬病的各种症状均不再明显,大多数进入此期的患者最终衰竭而死。

2.犬症状狂暴型

分三期,前驱期、兴奋期和麻痹期

(1)驱期( 沉郁期)1~2天,病犬缺乏特征性症状,易被忽视。主要呈现轻度的异常现象,病犬性情敏感,举动反常,易于激怒,不听呼唤,咬伤处发痒,常以舌舔局部。

(2)狂暴期 病犬高度兴奋,攻击人畜,狂暴与沉郁常交替出现。疲惫时卧地不动,但不久又立起,表现出特殊的斜视和惶恐表情,当再次受到外界刺激时,又可出现新的发作。狂乱攻击,自咬四肢,尾及阴部等.病犬野外游荡,多数不归,到处咬伤人畜。随着病程发展,陷于意识障碍,反射紊乱,消瘦,声音嘶哑,夹尾,眼球凹陷,瞳孔散大或缩小,流涎。

(3)痹期 1~2天病犬下颌下垂,舌脱出口外,流涎显著,后躯及四肢麻痹,卧地不起,最后因呼吸中枢麻痹或衰竭而死亡,整个病程1~10天。

3.诊断

与一般病毒性脑炎相似,最特异和具有诊断意义的变化是有内格里氏小体(存在于80%狂犬病患者的神经细胞胞浆中的一种嗜酸性包涵体),圆形或椭圆形,大小约3~10μm,边缘整齐,内有1~2个状似细胞核的小点。最常见于大脑海马的锥体细胞及小脑的普尔基涅氏细胞中。内格里氏小体现已证实为病毒的集落,电子显微镜下可见小体内含有杆状的病毒颗粒。如果在人脑或动物脑细胞中发现这种小体,就可以确诊。

狂犬疫苗必须按时间打吗 狂犬疫苗未按时打会怎么样

根据临床上观察,很多患者因为出差或有事,可能会推迟1—2天打狂犬病疫苗,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基本不受影响,不会影响到狂犬病疫苗发挥作用。

但如果患者在外出阶段很久,忘记了打狂犬病疫苗,那么可能之前打的疫苗抗体不足以抵抗狂犬病发病,要是患者狂犬病发病了,那么死亡率高达100%。

专家教你认识狂犬病的误区

随着上周关于“宠物咬伤”调查的展开,我们收到了众多读者和网友的反馈。对养宠物人士来说,被猫、狗咬伤的确是件比较平常的事情。但狂犬病100%致死的危害,并不是危言耸听。关于狂犬病,人们仍然存在许多认识上的误区。以“被猫狗咬伤或抓伤是否必须注射疫苗”为例,此次调查结果显示,50%的人认为,应该在第一时间注射狂犬病疫苗;也有16%的人认为,根据世卫组织“十日观察法”,是否注射疫苗,要看伤人的动物是否健康。鉴于狂犬病的危险性,我们请来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外科主任王传林,让王主任来为我们详细地讲解。

哺乳动物均有传播“狂犬病”可能性

在欧美国家,蝙蝠是狂犬病主要传播者之一,我国主要还是犬及猫。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08年进行的统计,全球每年死于狂犬病的人数超过5.5万人,其中95%发生在亚洲和非洲。世卫组织官网资料称,一旦出现狂犬病体征和症状,无论人还是其他动物都已经无法医治,“该病总是导致死亡”。

虽然病名中有个“犬”字,但狂犬病的传播者却是“所有哺乳动物”。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兽医师顾问凯蒂博士说过,不同的哺乳动物在感染狂犬病毒之后有不同的表现。通常猫狗会表现出狂躁、攻击性变强等特征,而马、牛、羊等动物却恰恰相反,它们会变得很呆滞。在世卫组织的分类中,这两种情况分别被定义为“机能亢进”(狂暴性狂犬病)和“麻痹体征”(早瘫性狂犬病)。

根本无“咬伤超过24小时疫苗失效”说法

很多人认为预防狂犬病只需注射疫苗即可,其实并非如此。如果被猫狗咬伤,规范的狂犬病预防是一个“三部曲”。正确的步骤如下:第一步,马上用大量清水清洗伤口15分钟以上,如果交替应用肥皂水效果更好;同时伤口要消毒。第二步,注射被动免疫制剂(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或血清);第三步才是疫苗,目的是使自身产生抗体。

由于只有在动物“带毒”情况下,才可能传播狂犬病,因此,在目前临床处理的病例中,大约有80%以上其实是不需要按狂犬病预防来处理的。但问题在于,需要处理和不需要处理的夹杂在一起,根本没法区分,所以只好“陪绑”都进行处理。此外,即使曾经注射过狂犬疫苗,为安全起见,在被咬伤后仍需补打两针狂犬疫苗。

一种广为流传的说法是:“咬伤超过24小时后,注射狂犬疫苗已经没用了”。其实,注射狂犬疫苗就是和潜伏期做“时间竞赛”,任何一本专业书上都没有提到过注射狂犬病疫苗不能超过24小时,这个概念是不存在的。狂犬病潜伏期变化非常大,一般为一到三个月,但也有特别长的,比如本来可能一年后发病,但在半年时注射疫苗,也可能是有效的。我们是提倡越早越好,但只要在没有发病之前注射疫苗,都可能有用。

哺乳期和孕期妇女能打狂犬疫苗吗

其实哺乳期和孕期打不打狂犬疫苗是非常矛盾的事情,不打狂犬疫苗的话容易导致疾病的发作而影响身体,如果打狂犬疫苗的话又怕伤害到宝宝的发育。

对于哺乳期妇女和妊娠期妇女到底能不能打狂犬疫苗,打了疫苗之后会不会对胎儿造成影响这个问题,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计划免疫所主管医师张雪春认为,狂犬病疫苗的接种无任何禁忌症,目前还没有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或者狂犬病疫苗会引起胎儿发育异常的证据,鉴于狂犬病几乎是100%致死的疾病,因此妊娠期进行狂犬病预防不是禁忌,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或者狂犬病疫苗使用于婴幼儿也无问题。

而卫生部在关于“狂犬病防治常见问题”的解答中也认为,被咬伤后接种狂犬病疫苗无任何禁忌症。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由于接种狂犬病疫苗而引起胎儿致畸、异常的病例报导,所以孕妇和哺乳期妇女被咬伤后也应该立即接种狂犬病疫苗。但是对于有暴露前免疫的孕期妇女应该推迟接种疫苗。

正常人打狂犬疫苗危害 正常人打狂犬疫苗会死吗

不会死。

正常人误打了狂犬疫苗会得狂犬病,会引发死亡。

根据目前临床上的资料表明:正常人打狂犬疫苗除了会出现上述接种疫苗后的正常反应外,不会产生其他症状,更没有发现有接种对象死亡的案例存在,若正常人接种狂犬疫苗后发生死亡事件的,可能是其他病因导致的。

广大患者不要轻信谣言,误以为打了正常人打狂犬疫苗会得狂犬病,会死,其实不会的,请不要自己吓自己,反而出现因恐慌而引发某些心理疾病问题。

狂犬病的健康保健

一旦被狗咬伤之后我们首先到医院接受疾病的检查工作,再者我们还需要知道如果不治疗的话,患者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比如说还怕水,但是具体的狂犬病的相关的知识您了解多少呢?我们呢住哪家总结了狂犬病的相关的知识。

(1)、被病兽咬伤(特别常见的是犬、猫等)应尽快用20%肥皂水或0.1%新洁尔灭(季胺类消毒液)反复冲洗至少半小时,并挤出污血。冲洗后用70%酒精擦洗及浓碘酒反复涂试,伤口一般不予缝合。

(2)、咬伤后立即到当地防疫站治疗。

(3)、伤口应及时彻底清洗,必要时给予注射破伤风预防针及抗生素类药物,以预防破伤风及细菌感染。

(4)、一旦发病,在愈合的伤口及其神经支配区有痒、痛、麻及蚁走等异常感觉时,应立即到医院隔离治疗。

(5)、要以犬的管理为主,捕杀野犬,管理好家犬(包括对家犬的免疫管理),对进口动物做好检疫工作,对病死动物应予焚毁或深埋处理。

(6)、惊吓、劳累或悲痛可能为发病的诱因,因此生活要有规律,注意保暖,心情愉快,不要过度劳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

对于狂犬病来说还需要我们接种疫苗,因为只有我们接种了疫苗之后我们才会有可能缓解临床症状,才会得到一定的效果治疗,再者对于狂犬病来说还应该知道患者都会出现的临床症状,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护理好患者。

相关推荐

疫苗和狂犬能一起打吗 打其他疫苗期间能打狂犬疫苗吗

能打狂犬疫苗。 目前医学临床上没有研究发现,孩子打其他疫苗的同时接种狂犬病疫苗,会对免疫效果产生相互影响,因此理论上来说,若是在打一种疫苗期间,被狗咬了的话,是可以打狂犬疫苗的,而且建议尽快打狂犬疫苗,因为比起某些不良反应来说,若是没有打狂犬疫苗,导致狂犬病发作的话,那危害更大,是致命的风险。

狂犬病的误区

哺乳动物均有传播“狂犬病”可能性 在欧美国家,蝙蝠是狂犬病传播者之一,我国主还是犬及猫。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08年进行的统计,全球每年死于狂犬病的人数超过5.5万人,其中95%发生在亚洲和非洲。世卫组织官网资料称,一旦出现狂犬病体征和症状,无论人还是其他动物都已经无法医治,“该病总是导致死亡”。 虽然病名中有个“犬”字,但狂犬病的传播者却是“所有哺乳动物”。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兽医师顾问凯蒂博士说过,不同的哺乳动物在感染狂犬病毒之后有不同的表现。通常猫狗会表现出狂躁、攻击性变强等特征,而马、牛、羊等动

狂犬病临床表现有哪些

1、前驱期 在兴奋状态出现前大多数患者有低热,嗜睡,食欲缺乏,少数有恶心,呕吐,头痛多在枕部,背腰痛、周身不适等。对痛、声、光、风等刺激开始敏感,并有咽喉紧缩感,具有重大诊断意义的早期症候。在已愈合的伤口部位及神经通路上有麻木、发痒、刺痛或虫爬、蚁走等感觉异常,这是由于病毒繁殖刺激神经元,特别是感觉神经元而引起的。此症状可维持数小时至数天。 2、痉挛期 咽肌痉挛发作使患者极度痛苦,不仅无法饮水和进食,而且常伴有辅助呼吸肌痉挛,导致呼吸困难和缺氧。全身进入疼痛性抽搐状态,每次发作后患者仍烦躁不安,并有大量出

打完全程狂犬疫苗后多久就安全了

打完后去医院检查抗体,有足够的抗体说明就安全了。 打完全程狂犬疫苗后的具体多久判断狂犬病不会发作,目前临床上并没有指标。但狂犬疫苗注射到人体后,必须产生抗体,才算是疫苗有效,而狂犬病疫苗一共是需打5针,产生抗体需有一个周期,一般打了狂犬疫苗第一针后,15—20天内才会有抗体产生,但前提是保证5次疫苗都按时注射,如因为某些原因导致抗体没有产生或抗体不足的,就说明狂犬病有发作的可能,还不能算安全。

你知道狂犬病疫苗是什么药物吗

狂犬病疫苗是什么药物?狂犬病疫苗是干什么用的?狂犬病疫苗的注射时间?狂犬病疫苗与注射时间的关系? 狂犬病疫苗的相关问题: 狂犬病病毒灭活后制成的疫苗。用于对狂犬病毒有高危接触者(例如兽医)的接触前免疫接种,也可与狂犬病免疫球蛋白联合用于接触后的预防。 狂犬病疫苗是人被动物咬伤后接种狂犬疫苗和抗狂犬病血清是预防感染狂犬病的主方法。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所致的自然疫源性或动物源性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流行性广,病死率极高,对人民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狂犬病的典型临床表现为恐水症,故狂犬病又称恐水病。初期对声、光、

狂犬疫苗24小时误区 狗咬最晚多久打针无效

发病后则无效。 狂犬疫苗只能用来预防狂犬病,也就是说在狂犬病未发病之前打才有效,一旦发病了就无效,因此打狂犬疫苗越早越好,拖延的越久,离发病的时期也越短,打入疫苗后刺激体内产生抗体的时间就越少,如一旦发病,临床上致死率接近100%。

狗咬了没破皮没出血怎么办 狗咬了打针后就安全了吗

不一定。 目前狂犬病疫苗的有效作用还不是100%,临床上还存在少数人在狗咬了之后,接种了狂犬疫苗,却仍然发病死亡的案例,不过通常对于一般人来说,只被咬后第一时间处理伤口并接种疫苗的,都不会感染狂犬病。 一般认为首针疫苗接种后7—14天,体内抗体能达到保护水平,但若此时病毒已经侵入中枢神经系统,仍有发病的可能。而现有的狂犬病监测资料显示,规范的伤口暴露后处理加上完成狂犬病暴露后全程免疫者并没有再发病的报告。

狂犬病对健康有哪些危害

狂犬病表现为急性、进行性、几乎不可逆转的脑脊髓炎,临床出现为特有的恐水、怕风、恐惧、兴奋、咽肌痉挛、流涎、进行性瘫痪,最后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病死率几乎100%。 狂犬病病死率如此之高的原因是,狂犬病毒进入人体后,沿着人体神经的走向游走,主攻击大脑和神经组织,包括小脑、脊髓、肾、内脏,导致中枢神经系统衰竭,临床上无法救治,发生死亡。

小孩不确定被猫咬怎么办 被猫抓伤得狂犬病的几率高吗

被猫抓伤或者咬伤感染狂犬病的几率占5%左右。 狂犬病狂犬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人兽共患,多见于犬、狼、猫等肉食动物,人多因被病兽咬伤而感染,其病症表现为特有的恐水、怕风、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临床狂犬病暴露主针对狗和猫两种动物,被猫抓伤或者咬伤感染狂犬病的几率占5%左右,无论流浪猫还是家养猫,它们的猫爪上都可能遗留狂犬病毒,只抓破皮肤就能使狂犬病毒侵入机体,导致人感染狂犬病,因此被猫抓伤需及时接种狂犬病疫苗。

临床上哪些疾病和鼠疫相鉴别

腺鼠疫应与急性淋巴结炎、兔热病等鉴别。败血症型鼠 疫需与其他原因所致败血症、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流 行性脑脊髓膜炎相鉴别。应及时检测相应疾病的病原或抗体,并根据流行病学、症状、体征鉴别。肺鼠疫需与大叶性肺炎、支原 体肺炎、肺型炭疽等鉴别。主依据临床表现及痰的病原学检查 鉴别。皮肤鼠疫应与皮肤炭疽相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