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染色体畸变

染色体畸变

染色体的畸变包括染色体数目异常和结构异常两大类。

1.染色体数目异常

是由于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或有丝分裂时不分离,而使46条染色体固有数目增多或减少。

2.染色体结构异常

发生的基础是断裂,断裂后未能在原位重接,导致染色体重排,引起各种类型的染色体结构畸变。临床上常见的结构畸变有:缺失、易位、倒位、插入、环状染色体和等臂染色体等。

​染色体综合症异常的原因

1、物理因素:人类所处的辐射环境,包括天然辐射和人工辐射。天然辐射包括宇宙辐射,地球辐射及人体内放射物质的辐射,人工辐射包括放射辐射和职业照射等。电离辐射因导致染色体不分离而引人注目。人的淋巴细胞受照射或在受照射的血清内生长,发现实验组三体型频率较对照组高,并引起双着丝粒染色体异位、缺失等染色体畸变。

2、化学因素: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化学物质,有的是天然产物,有的是人工合成,它们会通过饮食、呼吸或皮肤接触等途径进入人体,而引起染色体畸变。

3、生物因素:当以病毒处理培养中的细胞时,往往会引起多种类型的染色体畸变,包括断裂、粉碎化和互换等。

4、母龄效应:胎儿在6—7个月龄时,所有卵原细胞已全部发展为初级卵母细胞,并从第一次减数分裂前期进入核网期,此时染色体再次松散舒展,宛如同前胞核,一直维持到青春期排卵之前。这种状态可能与合成卵黄有关。到青春期时,由于fsh的周期性刺激卵母细胞,每月仅一个完成第一极体。次级卵母细胞自卵巢排出,进入输卵管,在管内进行第二次减数分裂达到分裂中期。此时如果受精,卵子便完成第二次减数分裂,成为成熟卵子,与精子结合成为合子,从此开始新个体发育直至分娩。随着母龄的增长,在母体内外许多因素的影响下,卵子也可能发生许多衰老变化,影响成熟分裂中同对染色体间的相互关系和分裂后期的行动,促成了染色体间的不分离。

5、遗传因素:染色体异常常可以表现为家族性倾向,这提示染色体畸变与遗传有关。

6、自身免疫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似乎在染色体不分离中起一定作用,如甲状腺原发性自身免疫抗体增高与家族性染色体异常之间有密切相关性。

先天性畸形的原因是什么

遗传因素引起的先天畸形,包括染色体畸变和基因突变,占先天畸形的25%,染色体畸变包括染色体数目的异常或染色体结构异常。染色体本是两两相对的,数目减少可引起先天畸形,常见与单体型。

厂染色体的单体型胚胎几乎不能成活,性染色体的单体型胚胎只有3%成活,但有畸形,如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即特纳综合症(45,0X)。染色体的数目增多也可引起畸形,多见于三体型,如常见的先天愚型,是由21号染色体引起的。

性染色体的三体(47,XXY),可引起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染色体结构畸变,也可以引起畸形,如5号染色体短臂末端缺失,可引起“猫叫综合症”。基因突变出引起少数畸形外,如软骨发育不全、多囊肾。

能引起先天畸形的环境因素统称为致畸因子,占先天畸形的10%,影响胚胎发育的环境有3个方面,即母体周围的外环境、母体的内环境和胚体周围的微环境。外环境中的致畸因子,有的可通过改变内环境和微环境直接作用于胚胎。

染色体异常患者的致病因素

物理因素(25%):

人类所处的辐射环境,包括天然辐射和人工辐射。天然辐射包括宇宙辐射,地球辐射及人体内放射物质的辐射,人工辐射包括放射辐射和职业照射等。

化学因素(15%):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化学物质,有的是天然产物,有的是人工合成,它们会通过饮食、呼吸或皮肤接触等途径进入人体,而引起染色体畸变。

生物因素(10%):

当以病毒处理培养中的细胞时,往往会引起多种类型的染色体畸变,包括断裂、粉碎化和互换等。

母龄效应(5%):

胎儿在6—7个月龄时,所有卵原细胞已全部发展为初级卵母细胞,并从第一次减数分裂前期进入核网期,此时染色体再次松散舒展,宛如同前胞核,一直维持到青春期排卵之前。随着母龄的增长,在母体内外许多因素的影响下,卵子也可能发生许多衰老变化,影响成熟分裂中同对染色体间的相互关系和分裂后期的行动,促成了染色体间的不分离。

遗传因素(5%):

染色体异常常可以表现为家族性倾向,这提示染色体畸变与遗传有关。

自身免疫性疾病(5%):

自身免疫性疾病似乎在染色体不分离中起一定作用,如甲状腺原发性自身免疫抗体增高与家族性染色体异常之间有密切相关性。

染色体异常的临床表现

染色体异常的临床表现是比较明显,虽然发病率并不高,600-700个人之中大概有一个人得病,主要表现为发育迟滞,还有先天性智力出现障碍等,总之对于新生儿的危害性是很大的。

染色体异常的临床表现

染色体是组成细胞核的基本物质,是基因的载体。染色体异常也称染色体发育不全。美籍华人蒋有兴(1956)查明人类染色体为46条,首次发表人类染色体显带照片。

病因

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染色体病即染色体异常,故而导致基因表达异常机体发育异常。染色体畸变的发病机制不明,可能由于细胞分裂后期染色体发生不分离或染色体在体内外各种因素影响下发生断裂和重新连接所致。

1、物理因素:人类所处的辐射环境,包括天然辐射和人工辐射。天然辐射包括宇宙辐射,地球辐射及人体内放射物质的辐射,人工辐射包括放射辐射和职业照射等。电离辐射因导致染色体不分离而引人注目。人的淋巴细胞受照射或在受照射的血清内生长,发现实验组三体型频率较对照组高,并引起双着丝粒染色体异位、缺失等染色体畸变。

2、化学因素: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化学物质,有的是天然产物,有的是人工合成,它们会通过饮食、呼吸或皮肤接触等途径进入人体,而引起染色体畸变。

3、生物因素:当以病毒处理培养中的细胞时,往往会引起多种类型的染色体畸变,包括断裂、粉碎化和互换等。

常染色体畸变诊断详述

这类病人一般均有较严重或明显的生长与智力发育落后,且伴先天性多发畸形(包括特殊面容,此面容不象其父母)和特殊肤纹(指通贯手、小指一条褶纹、指纹统箕或弓纹增多、足跖沟及足胫侧弓等);主要见于婴幼儿病人。最常见为21三体综合征,其次有18三体综合征,偶见13三体综合征、5P-综合征及其他染色体的部分单体或部分三体异常。

常染色体畸变的鉴别诊断:

1、21三体综合征:又称先天愚型、Down综合征。新生儿发病率为1/800,男女之比为3:2,占小儿染色体病的70%一80%,发病率随母亲生育年龄的增高而增高,尤当母亲大于35岁时发病率明显增高。染色体核型分三类:①标准型:47,+21,占22.5%;②嵌合型:46/47,+21,占2.7%;②易位型:46,-D,+t(Dq21q)或46,—G,+t(Gq21q),占4.8%,此型中约1/4是双亲之一为携带者,由遗传而得,其余大多人为新发生畸变而得。临床表现:智力低下,IQ为25~50;特殊面容:鼻梁低、眼距宽、外眦向上、常张口伸舌;腭弓高,头颅小而圆,枕部平坦,前囟大,新生儿期可有第三囟门;身材矮,四肢短;肌张力低下,关节松弛;男性隐睾、无生育力;50%有先天性心脏病,另可有胃肠道畸形、无肛、裂唇、裂腭、多指等;免疫功能低下,易感染、易患白血病,常有通贯手、小指因第二节骨发育不全,智而内弯呈一条褶纹、10指尺箕、跖沟、足胫侧弓等。50%在5岁内死亡,8%可超过40岁。

2、18三体综合征:又称Edwrd综合征。新生儿发病率为1/3500~1/8000,男女之比为1:4,发病率与母生育年龄增高有关。核型:80%为47,+18,10%为46/47,+18,其余为各种易位。临床表现:宫内生长迟缓,胎动少,羊水过多。过期产,出生时低体重,发育如早产儿,吸吮差,反应弱,头面部和手足畸形,头长、枕部凸出,面圆,眼距宽,眼球小,嘴小,腭狭窄,耳低位、扁平、上部尖,形似“动物耳”,颌小,颈短;皮肤松弛,全身骨骼、肌肉发育异常;特殊握拳状:第4与3指并合、食指盖过第3指,第5指盖过第4指;摇椅状足:男性隐睾;心、肺、肾畸形;智力明显缺陷;通贯手,小指一条褶纹。由于患儿畸形严重,大多生后不久死亡,个别可活至儿童期,嵌合型存活期较长。

喉癌会遗传吗

喉癌有一定的遗传性,喉癌的家族遗传现象是由人体的染色体畸变造成的。提醒正常人体每个细胞有46条染色体,各种致癌因子可以引起染色体畸变,使得染色体在数目和形态上均与正常细胞不同,这种染色体的畸变有时会遗传给后代,使其下一代具有患癌的可能性。此外,具有患癌可能性的人并不一定就得癌症,只是得癌症的机会比普通人大些而已。西安国医肿瘤医院认为癌症的发生决定于内因和外因,癌症体质只是具备了某种内因,如果再加上外界致癌因素,如放射线、吸烟等的作用,癌症才会发生。

染色体异常的原因

1、物理因素:人类所处的辐射环境,包括天然辐射和人工辐射。天然辐射包括宇宙辐射,地球辐射及人体内放射物质的辐射,人工辐射包括放射辐射和职业照射等。电离辐射因导致染色体不分离而引人注目。有试验证明,将受照射小鼠处于MⅡ中期的卵细胞和未受照射的同期卵细胞比较,发现不分离在受照射组中明显增高,这一现象在年龄较大的小鼠中尤为明显。人的淋巴细胞受照射或在受照射的血清内生长,发现实验组三体型频率较对照组高,并引起双着丝粒染色体异位、缺失等染色体畸变。

2、化学因素: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化学物质,有的是天然产物,有的是人工合成,它们会通过饮食、呼吸或皮肤接触等途径进入人体,而引起染色体畸变。

3、生物因素:当以病毒处理培养中的细胞时,往往会引起多种类型的染色体畸变,包括断裂、粉碎化和互换等。

4、母龄效应:胎儿在6-7个月龄时,所有卵原细胞已全部发展为初级卵母细胞。这种状态可能与合成卵黄有关。随着母龄的增长,在母体内外许多因素的影响下,卵子也可能发生许多衰老变化,影响成熟分裂中同对染色体间的相互关系和分裂后期的行动,促成了染色体间的不分离。

5、遗传因素:染色体异常可以表现为家族性倾向,这提示染色体畸变与遗传有关。

6、自身免疫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似乎在染色体不分离中起一定作用,如甲状腺原发性自身免疫抗体增高与家族性染色体异常之间有密切相关性。

相关推荐

染色体异常是怎么回事

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染色体病即染色体异常,故而导致基因表达异常机体发育异常。染色体畸变的发病机制不明,可能由于细胞分裂后期染色体发生不分离或染色体在体内外各种因素影响下发生断裂和重新连接所致。 染色体异常的原因有很多,人们所处的环境,吃的、用的都会影响到染色体的异变,还有就是从父或母传递而来,即由遗传而来。另外自身免疫性疾病似乎在染色体不分离中起一定作用,如甲状腺原发性自身免疫抗体增高与家族性染色体异常之间有密切相关性。 所以说,为了让自己后代不受到染色体异常的影响,及早了解关于这方面的知识点非常重要。

形成先天畸形的原因

1遗传因素导致先天畸形。遗传因素包括染色体畸变和基因突变,占先天畸形的25%,染色体本是两两相对,数目减少可引起先天畸形,染色体结构畸变也可引起畸形。 2环境因素导致先天畸形。影响胚胎发育的环境有三个方面,母体周围的环境、母体的内环境、胚胎周围的微环境。环境的污染,不正确的用药,恶劣的环境等都会影响到母体内的胚胎发育。 3不良习惯导致先天畸形。酗酒、吸烟、缺氧、营养不良等不良的生活习性都会导致畸形宝宝的出现。整个怀孕过程,包括准备怀孕,准父母应该注意改掉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给人提充足的营养,给宝宝健康的环

染色体异常的饮食注意事项

染色体是组成细胞核的基本物质,是基因的载体,染色体病即染色体异常,也称染色体发育不全,故而导致基因表达异常机体发育异常。染色体畸变的发病机制不明,可能由于细胞分裂后期染色体发生不分离或染色体在体内外各种因素影响下发生断裂和重新连接所致。对于染色体异常患者,饮食没有特殊的要求。 为了避免染色体异常患儿的出生,准妈妈在怀孕期间注意加强营养,多吃瘦肉、鸡汤、鱼汤以及牛奶等高蛋白的食物,同时多吃点蔬菜、水果类等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的食物,这样能够提高孕妇的免疫力。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平衡膳食,改变饮食习惯,低脂肪含

怀孕两个月胎儿停止发育原因分析 精子问题

当人类精子与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时,精子即将核内的遗传信息传递给子代,保证胚胎发育。因此,精子染色体畸变或精子核不成熟,均可导致胚胎发育异常或终止。因此,怀孕两个月出现胎儿停育的情况,可能是受到男性精子的影响。

染色体综合症异常原因

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染色体病即染色体异常,故而导致基因表达异常机体发育异常。染色体畸变的发病机制不明,可能由于细胞分裂后期染色体发生不分离或染色体在体内外各种因素影响下发生断裂和重新连接所致。 1、物理因素:人类所处的辐射环境,包括天然辐射和人工辐射。天然辐射包括宇宙辐射,地球辐射及人体内放射物质的辐射,人工辐射包括放射辐射和职业照射等。电离辐射因导致染色体不分离而引人注目。人的淋巴细胞受照射或在受照射的血清内生长,发现实验组三体型频率较对照组高,并引起双着丝粒染色体异位、缺失等染色体畸变。 2、化学因素

胃癌会遗传给下一代吗

胃癌遗传由染色体畸变引起癌症的家族遗传现象,目前认为可能由染色体畸变引起,这种染色体畸变有时会遗传给后代,但这种遗传并不是直接的癌症遗传,而是个体易发生癌症的倾向。当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或有缺陷时,可增加对胃癌的易感性,不能及时把突变细胞消灭在萌芽阶段,导致胃癌发生。 遗传免疫与胃癌胃癌流行学研究提示,环境因素可能是胃癌发生和流行的主要原因,遗传和免疫在胃癌形成中也起着一定的作用。从流行病学角度把胃炎分为自身免疫型、高分泌型和环境型。认为自身免疫型主要与免疫机制有关,常有恶性贫血,病变主要累及胃底及胃体,后期

备孕不能吃哪些食物 烟草酒精

最好在怀孕前3-6个月前就戒烟酒。烟草中有20多种有害成分可以致使染色体和基因发生变化。这些有害诱变物质会通过吸烟者的血液直接进入生殖系统,不仅会让精子活力下降,还会引起精力畸形,让怀孕更加困难。 酒精及其毒性分解物质极易引起本身染色体畸变,使孩子畸形。但凡含有酒精的饮料或是一些碳酸饮料,如:米酒、甜酒、可乐等对年轻男性的生育健康都有害无利。

男人少精怎么回事 染色体异常

染色体异常是导致男性少精或弱精的一个重要原因,对染色体畸变对精子密度,活动率,形态都会造成严重影响,因此男性出现少精弱精症的时候一定要检查自己的染色体是否异常。

唐氏综合症起因 受致畸物质影响

孕前或怀孕时接触了如放射线、苯、农药以及某些药物如磺胺等,都可以引起染色体畸变,导致唐氏综合症的发生。

染色体异常患者的饮食宜忌

染色体是组成细胞核的基本物质,是基因的载体,染色体病即染色体异常,也称染色体发育不全,故而导致基因表达异常机体发育异常。染色体畸变的发病机制不明,可能由于细胞分裂后期染色体发生不分离或染色体在体内外各种因素影响下发生断裂和重新连接所致。对于染色体异常患者,饮食没有特殊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