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耳朵保健六妙招

耳朵保健六妙招

1.耳宜常弹

用双手掌掩耳,双手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轻轻叩击风府穴(位于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附近36次。

再用食指塞耳窍,压耳门,骤放各3次。坚持此法,有增强听力、醒脑通窍的作用,能防治头晕、耳鸣、耳闭、脑鸣等疾患。

2.扣耳保健

用掌心按紧耳道,食指指尖在脑后部上下来回弹叩,力量自行掌握,可觉脑后部有“咚咚”声。两耳可同时进行,每分钟弹叩80次。

3.扯耳保健

用拇、食指捏紧耳垂或耳尖,一上一下拉扯,力量自行掌握,每分钟60次,每次5分钟左右。

4.揉耳保健

两手食指分别按揉耳门(位于耳屏上切迹前,下颌骨髁状突后缘凹陷中)、听宫(位于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后缘,张口时呈凹陷处)、听会(位于耳屏间切迹前,下颌骨髁状突后缘,张口有孔)等穴,在按切时配合切法、振法、叩法。每次10分钟,力量自行掌握。

5.叩翳风穴

翳风位于乳突前下方,平耳垂后下缘凹陷中。用两手食指指尖同时叩击两侧翳风穴,每分钟100次。力量自行掌握,至穴位处有胀痛热感,每次5分钟。

6.振耳保健

用两手食指指面按压耳道,一按一放,快速振动,使耳道内产生振动,并传至大脑。每次5~10分钟。

日常耳朵保健有六招

1、克服掏耳,有些人在耳朵瘙痒难忍的时候,都习惯使用耳掏进行掏耳,缓解瘙痒症状,但掏耳其实是一个不良的习惯,因为人在掏的时候会容易对耳朵造成一定的损伤,外在的细菌会在掏耳的时候,慢慢进入卫道中,如果卫道里有细菌的话,就会容易引起耳道的发炎,这种发炎是很难治疗的,如果不甚造成了鼓膜穿孔,就会容易形成耳朵发炎,影响耳朵的听力。

2、预防游泳性耳病,耳屎在耳朵里慢慢硬化并且会形成栓塞,当耳朵进入后,硬化的耳屎就会膨胀。从而影响耳朵听力,也是很容易引起耳道的发炎,更如果是耳膜有耳膜穿孔的话,那么为了保护耳道最好是不要再继续游泳,以免造成其他各种疾病,平时如果要游泳的话,最能用耳塞,把耳朵塞住,防止水注入卫道中。在游泳的时候,一定要尽量把头部仰起水面。

3、预防药物中毒,目前研究确定了键霉素,新霉素等药物都会造成耳聋,这些药物是会对内耳,耳蜗,前庭等耳朵器官造成损害,使得耳朵平衡失调,而造成耳聋。当然,有些家族性的,如果家族里面有人耳聋,那么其他人就应该注意这种现象。

4、避免接触噪声,噪声是一种不规律的会引起人的心理不适的声音,这类声音对耳朵的损伤是缓慢的,也是很难治疗的,当然强烈刺激性的音乐,也同样会对耳朵造成损伤从而导致耳朵听力不断的下降,因此在平时的时候,要尽量避免接触噪声。

5、平时要注意一下饮食习惯,在日常的饮食时,最好是能多进食些含元素,铁元素、锌元素、钙元素含量高的食物,因为这些食物是人体所稀缺的微量元素,是有助于扩耳朵内的微血管,微血管的扩展会耳朵的血液循环,这种现象是可以防止听力的下降。

6、要随时保持精神状态的良好,因为当人激动的时候,会引起肾上腺素在人体的分泌速度大大增加,此时,会使得内耳的细水动脉血管痉挛现象的发生,从而使得耳朵里的细小血管血液缓慢,缓慢的血液循环会造成耳朵的供养不足,此时就容易造成耳聋情况的发生。

植物神经紊乱穴位按摩

疗神经紊乱的小妙招,患者可通过按摩调节植物神经紊乱

1、压耳孔:将两手食指指尖插塞入同侧耳孔,轻轻震动10余次后猛力外拔,反复操作10~20次。

2、按摩脐下四穴: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用中指、食指无名指、小指抵这四个穴位,同步进行按摩,顺逆皆做,进行保健。柔和舒适的揉动,顺逆各50下。中极在脐下4寸,关元在脐下3寸,石门在脐下2寸,气海在脐下1。5寸,强壮腰脊,保健要穴。

3、揉百会:用手中指指腹放在头顶百会穴上,适当用力按揉20下。顺时为补,逆时为泻。高血压用泻法。气虚用补法。

4、转舌头:将舌头在口中进行运动,舌尖顶上腭,顶顶左,再顶右,再顶下,来回做20下,运动中口中产生的唾液缓慢咽下。

5、拽耳朵:将双手五指分别放在同侧耳廓上,各指分别拽住耳朵向各个方向拉拽。随呼吸进行,吸气拽,呼气松。适当用力拽10下。

耳朵保健操保护你全身

捏耳廓 双手掌心面对耳廓,先顺时针揉动20次后,再逆时针揉动20次,早晚各做3次。揉动时不要用力过猛,以双耳廓充血发红为宜。

捏耳屏 耳屏亦称小耳朵。以拇指、食指不断挤压,放松耳屏,左右耳屏同时进行,每次捏20~30下,捏时以双耳屏发热为宜。

松耳廓 双手掌心面对耳廓,向内耳方向轻轻按下,然后轻轻松手,反复进行,刚开始每次3~5分钟,以后可增加到5~10分钟,早晚各2次。

拧耳朵 食指轻轻插入外耳孔,来回转动各20次,用力要均匀,速度不宜过快,以防损伤耳内皮肤。不要双耳同时进行,应先左后右交替进行。

拉耳廓 每天起床后,用右手从头上拉左耳廓上部20次,再用左手拉右耳廓上部20次。

耳朵保健要怎么做呢

1、抗衰、养颜

用拇指、食指轻巧 而有节奏地捏压耳垂的正中区域,每日2~3次,每次1分钟,持之以恒做下去,即能美白容颜,又能增添双目的神采。

2、手脚凉,爱感冒

用拇指、食指相对压迫耳廓上的耳屏,重点按压外鼻、内鼻、咽喉等对应穴位,要求一压一松,用力适中均匀,有一定痛感,每部位做10~30次,双耳交替进行。

3、痛经

用拇、食指相交,对压耳廓上的三脚窝、对耳屏、耳垂背面外侧部等处,重点按压子宫、卵巢、会阴等对应穴位。要求用力适中均匀,每部位揉按20~40次,每日进行3~5次,尤在痛时为最好,双耳交替进行。

4、肚子胀,老咳痰

用手指按摩耳穴按压肝、胰胆、三焦、胃、十二指肠反射区,每天2~3次。

5、失眠

用拇指、食指相对,对压耳廓上的三脚窝、对耳屏、对耳屏后沟等处,重点按压神门、晕点、脑点、失眠等穴位,每部位揉按10~30次,每日2~4次,尤以入睡前最为重要。

小儿中耳炎的家庭护理妙招

小儿中耳炎的家庭护理妙招一:选择合理的抗生素

中耳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所以父母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为孩子选择敏感的抗生素,一般多采用青霉素及青霉素族,切不可盲目乱用抗生素。给药途径多选择静脉点滴,这可以使药物更快地到达病灶,发挥作用。

小儿中耳炎的家庭护理妙招二:外用药

向耳道内滴药是治疗中耳炎的重要方法,滴耳药可以直接作用于病灶局部,使药物的作用发挥得更充分。在给孩子滴药的时候,可以让他侧卧在床上,或坐在椅子上,头向一侧偏斜,然后进行滴药。

小儿中耳炎的家庭护理妙招三:外用药的使用方法

孩子的外耳道有一定的倾斜度,所以在滴药前应将耳道拉直,以便药液顺利流入耳道。滴入药液后,要用手指轻压孩子的耳屏数次,使药液到达患处。

小儿中耳炎的家庭护理妙招四:化脓后的处理

如果孩子的耳朵有出脓的现象,应先用3%双氧水清洁他的耳道,然后再滴药。孩子滴药后要侧卧,待药液渗入组织后再起来活动。

小儿中耳炎的家庭护理妙招五:在给孩子滴药前要注意

药液温度要与体温相近,如果药液过冷的话,应该稍稍加温,以免孩子在药液滴入后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此外,滴药的滴管不要接触外耳道壁,以免造成污染。

小儿中耳炎的家庭护理妙招六:保持耳朵清洁

时刻保持孩子外耳道及耳前皮肤的清洁,如果有脓性分泌物,要及时清理。

小儿中耳炎的家庭护理妙招七:及时就医

如果孩子患的是慢性中耳炎,经上述治疗仍不见好,且脓有恶臭,耳后红肿疼痛,说明有可能合并乳突炎,要及时带孩子到医院诊治,必要时需拍片。如果是慢性乳突炎还需手术治疗。

综上所述,以上内容讲述的是小儿中耳炎的家庭护理妙招,对于家长及时护理中耳炎宝宝是有很大的帮助的,而且中耳炎宝宝还应该多注意外耳道的清洁,避免细菌感染,引起化脓。

教大家如何正视春季保健

饮食保健妙招一——多吃瓜类。春季气温变化大,人体丢失的水分多,须及时补充。蔬菜中的水分,是经过多层生物膜过滤的天然、洁净、营养且具有生物活性的水。瓜类蔬菜含水量都在90%以上。所有瓜类蔬菜都具有降低血压、保护血管的作用。

饮食保健妙招二——吃些凉性蔬菜,有利于生津止渴,除烦解暑,清热泻火,排毒通便。瓜类蔬菜除南瓜属温性外,其余如苦瓜、丝瓜、黄瓜、甜瓜都属于凉性。春季养生食谱蔬菜。番茄、芹菜、生菜等都属于凉性蔬菜。

饮食保健妙招三——多吃“杀菌”蔬菜。春季是人类疾病尤其是肠道传染病多发季节。多吃些“杀菌”蔬菜,可预防疾病。这类蔬菜包括:大蒜、洋葱、韭菜、大葱等。这些葱蒜类蔬菜中,含有丰富的植物广谱杀菌素,对各种球菌、杆菌、真菌、病毒有杀灭和抑制作用。其中,作用最突出的是大蒜,最好生食。

饮食保健妙招四——补充充足维生素,如多吃些如西红柿、青椒、冬瓜、西瓜、杨梅、甜瓜、桃、梨等新鲜果蔬。

饮食保健妙招五——补充水和无机盐,特别是要注意钾的补充,豆类或豆制品、水果、蔬菜等都是钾的很好来源。多吃些清热利湿的食物,如西瓜、苦瓜、桃、乌梅、草莓、西红柿、黄瓜等都有较好的消暑作用;

饮食保健妙招六——适量地补充蛋白质,如鱼、瘦肉、蛋、奶和豆类等都是最佳的优质蛋白。

耳朵保健要怎么做呢

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耳朵保健的方式和功效。

平时对耳朵的保养要防止耳朵受到刺激,要注意避免习惯性的掏耳朵,不正确的掏耳朵方式和习惯会引起耳道和鼓膜损伤,有时还会并发感染,使听力下降。远离烟酒和耳毒性药物。耳廓外伤、冻疮时要严格防止感染。洗头、洗澡时防止水流入耳内。

1、抗衰、养颜

用拇指、食指轻巧 而有节奏地捏压耳垂的正中区域,每日2~3次,每次1分钟,持之以恒做下去,即能美白容颜,又能增添双目的神采。

2、手脚凉,爱感冒

用拇指、食指相对压迫耳廓上的耳屏,重点按压外鼻、内鼻、咽喉等对应穴位,要求一压一松,用力适中均匀,有一定痛感,每部位做10~30次,双耳交替进行。

3、痛经

用拇、食指相交,对压耳廓上的三脚窝、对耳屏、耳垂背面外侧部等处,重点按压子宫、卵巢、会阴等对应穴位。要求用力适中均匀,每部位揉按20~40次,每日进行3~5次,尤在痛时为最好,双耳交替进行。

4、肚子胀,老咳痰

用手指按摩耳穴按压肝、胰胆、三焦、胃、十二指肠反射区,每天2~3次。

5、失眠

用拇指、食指相对,对压耳廓上的三脚窝、对耳屏、对耳屏后沟等处,重点按压神门、晕点、脑点、失眠等穴位,每部位揉按10~30次,每日2~4次,尤以入睡前最为重要。

牙齿保健妙招

1、选对牙刷,正确刷牙

使用硬毛质的牙刷刷牙,由于其对牙齿造成的压力过大,致使牙釉质(引发牙齿敏感和空洞)的保护作用失效,牙龈退化。相反地,使用柔软的牙刷,可以很好的保护牙釉质,建议每天以圆周式的擦洗方式对牙齿进行清洁,时间两分钟为最佳。所以,在选购牙刷时一定要看清楚再购买。

2、使用合适的牙膏

现在市场上,各式各样的牙膏琳琅满目,什么含钙牙膏、含氟牙膏应有尽有。但其实,保护牙齿最重要的就是氟化物。那些所谓含有其他营养元素的牙膏不但对牙齿健康没有好处,使用不恰当还会腐蚀牙釉质,造成牙龈退化。

3、常用牙线清洗牙齿

存留在牙齿缝隙内的细菌,经过长时间的堆积,容易形成斑块,而这些正是导致蛀牙和牙周病的罪魁祸首。建议每天至少使用一次牙线,帮助清除藏匿在牙缝中的牙菌斑。女生们可以在自己的化妆包里放一根牙线或其他盥洗用品,方便随时随地清洁,呵护牙齿健康。

4、避免食物染色

牙齿中的珐琅质就像是一块海绵,容易吸附各种食物上夹带的色素,如咖啡、可乐、红葡萄酒等。如果食用后不及时清洗牙齿,就容易积淀色素,一段时间后,就会粘附在牙齿表面,让牙齿看起来沉闷暗黄。

​老人的耳朵保健方法 保护听力不可少

老人耳朵8个保健锻炼方法

一、提拉耳垂法

双手食指放耳屏内侧后,用食指、拇指提拉耳屏、耳垂,自内向外提拉,手法由轻到重,牵拉的力量以不感疼痛为限,每次3--5分钟。此法可并治头痛、头昏、神经衰弱、耳鸣等疾病。

二、手摩耳轮法

双手握空拳,以拇、食二指沿耳轮上下来回推摩,直至耳轮充血发热。此法有健脑、强肾、聪耳、明目之功,可防治阳痿、尿频、便秘、腰腿痛、颈椎病、心慌、胸闷、头痛、头昏等病症。

三、提拉耳尖法

用双手拇、食指夹捏耳廊尖端,向上提揪、揉、捏、摩擦15--20次,使局部发热发红。此法有镇静、止痛、清脑明目、退热、抗过敏、养肾等功效,可防治高血压、失眠咽喉炎和皮肤病。

四、搓弹双耳法

两手分别轻捏双耳的耳垂,再搓摩至发红发热。然后揪住耳垂往下拉,再放手让耳垂弹回。每天二三次,每次20下。此法可促进耳朵的血液循环,健肾壮腰。

五、双手拉耳法

左手过头顶向上牵拉右侧耳朵数十次,然后右手牵拉左耳数十次。这一锻炼还可促进颌下腺、舌下腺的分泌,减轻喉咙疼痛,治慢性咽炎。

六、双手掩耳法

两手掌掩两耳廊,手指托后脑壳,用食指压中指弹击24下,可听到“隆隆”之声,回击“天鼓”。此刺激可活跃肾脏,有健脑、明目、强肾之功效。

七、全耳按摩法

双手掌心摩擦发热后,向后按摩腹面(即耳正面),再向前反折按摩背面,反复按摩5--6次。此法可疏通经络,对肾脏及全身脏器均有保健作用。

八、双手扫耳法

以双手把耳朵由后面向前扫,这时会听到“嚓嚓”的声音。每次20下,每日数次,只要长期坚持,必能强肾健身。

老年人要注意耳朵保健

1、戒烟忌酒。

烟中的尼古丁及慢性酒精中毒,可直接损害听骨、听细胞及神经中枢。烟酒均可诱发脑血管的舒、缩紊乱,造成耳内供血不足,诱发听力下降。

2、慎用药物。

老年人一定要慎重使用有损听神经的毒性药物,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等。水杨酸类的制剂也应慎用。

3、体育锻炼。

要坚持加强体育锻炼,如经常跑步、舞剑、打太极拳等,增强周身血液运行,以改善内耳的营养供应。锻炼好从中年后就开始,并要长期坚持下去。

老年人耳朵保健操

捏耳廓

双手掌心面对耳廓,先顺时针揉动20次后,再逆时针揉动20次,早晚各做3次。揉动时不要用力过猛,以双耳廓充血发红为宜。

捏耳屏

耳屏亦称小耳朵。以拇指、食指不断挤压,放松耳屏,左右耳屏同时进行,每次捏20~30下,捏时以双耳屏发热为宜。

松耳廓

双手掌心面对耳廓,向内耳方向轻轻按下,然后轻轻松手,反复进行,初时每次3~5分钟,以后可增加到5~10分钟,早晚各2次。

拧耳朵

食指轻轻插入外耳孔,来回转动各20次,用力要均匀,速度不宜过快,以防损伤耳内皮肤。不要双耳同时进行,应先左后右交替进行。

拉耳廓

每天清晨起床后,用右手从头上拉左耳廓上部20次,再用左手拉右耳廓上部20次。常练此法,可使人耳不聋,身轻脑健。

耳朵保健小招 防止老人听力越来越差

熄灭肝火平平心

老年人如经常处于急躁、恼怒的状态中,会导致体内植物神经失去正常的调节功能,使内耳器官发生缺血、水肿和听觉障碍,这样容易出现听力锐减或暴发耳聋。所以老年人要尽量使自己保持轻松愉快的良好心境。

助听穴位常按摩

按摩耳垂前后的处风穴在耳垂与耳后高骨之间的凹陷处和听会穴在耳屏前下方,下颌关节突后缘凹陷处,可以增加内耳的血液循环,有保护听力的作用。宜每日早晚各按摩一次,每次5~10分钟,长期坚持下去即可见效。

戒挖耳道避外因

经常用耳勺、火柴棒掏挖耳朵,容易碰伤耳道,引起感染、发炎,还可能弄坏耳膜。耳道奇痒难忍时,可以用棉签沾少许酒精或甘油轻擦耳道,亦可内服维生素B、C和鱼肝油。

耳毒药物慎选用

应尽量避免应用耳毒性药物,如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等,因为老年人解毒排泄功能下降,应用这些药物容易引起耳中毒而损害听力。

保健之道多补肾

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听力的减退与肾虚有着密切的关系。故老年人要多服用一些补肾的药物,如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龟龄丸,以及核桃粥、芝麻粥、花生粥、猪肾粥等,这些药物及食物对保护听力颇有裨益。

耳朵保健的锻炼方法有很多,老年人应该高度重视耳朵保健,保护听力。耳朵是人们聆听外界声音的根本。老年人也知道听不到得痛苦,那么,赶紧行动起来,保护耳朵吧。

日常耳朵护理要注意些什么

1、耳朵保健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当人情绪激动或着急之后,人的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可使内耳小动脉血管发生痉挛,小血管内血流缓慢,造成内耳供氧不足,导致突发性耳聋;

2、耳朵保健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多食含锌、铁、钙丰富的食物,可减少微量元素的缺乏,从而有助于扩张微血管,改善内耳的血液供应,防止听力减退;

3、耳朵保健慎用或禁用对听神经有损害的药物。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是引发耳蜗损害最多的一种耳毒性药物,因此,避免滥用这类抗生素是降低药物性耳聋的一项重要措施。家族中有耳毒性药物过敏史者更应慎用此类药物;

4、耳朵保健避免长时间接触高分贝噪音。长时间接触高分贝的噪音会损害听毛细胞,损伤内耳,从而导致噪音性耳聋。工厂的噪音会导致职业性的噪音性耳聋,卡拉ok等噪音很大的娱乐场所应尽量不去,另外也应避免长时间听耳塞,否则会引起听力减退;

5、耳朵保健经常按摩耳朵。按摩可促进内耳血液循环,比如按摩耳廓、捏耳垂,按摩颈后发际两侧凹陷处的风池穴。也可闭目静坐,将两手食指分别插入两耳孔中,然后迅速抽出,如此连续做10次;

6、不要掏耳朵。掏耳朵时如果用力不当容易引起外耳道损伤、感染,导致外耳道疖肿、发炎、溃烂。掏耳朵时,稍不注意,掏耳勺还会伤及鼓膜或听小骨,造成鼓膜穿孔,影响听力;

7、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血脂、脑动脉硬化及糖尿病等疾病。这类疾病可能会引起耳朵的病变。

4种简单的耳朵护理方法

鸣天鼓

天鼓者,指耳中之声。用双手掌掩耳,双手食、中、环三指轻轻叩击风府穴附近36次。此法既可以增强听力,又可以缓解脑疲劳。工作间歇闭目养神之时鸣击天鼓,轻轻松松保持头清耳明。耳部有外伤及中耳炎,暂不宜应用此法。

振耳道

两手食指指面按压耳道,一按一放,快速震动,使耳道内产生振动,并传至大脑。每次5~10分钟。或是用食指塞耳窍,压耳门,然后骤放各三次。此 法可以单独作为一种保健方法,可增强听力,醒脑通窍,能防治头晕、耳鸣、耳闭、脑名等疾患。也可与鸣天鼓配合运用增强保健效果。

现代生活中因压力劳累而经常耳鸣的人,经常用此法保健,可以缓解症状,健脑聪耳。耳部有炎症的暂不适于应用此法。

旋摩耳轮

以两手掌自上而下按摩耳廓,然后水平方向按摩耳廓前面和后面,以耳部感觉发热为度,每日二至三次。有清脑醒神聪耳的作用。

耳为宗脉所聚,是一个全息器官,全身脏腑、躯干、四肢在耳朵上都有相应的反应点,身体的疾病在相应部位有异常反应点。因此按摩耳廓对全身脏腑有刺激调整作用。对异常反应点的刺激,对慢性疾病还有辅助的治疗作用。

搓摩耳廓可以促进耳部血液循环,因此而不受伤及有冻疮时,暂不适于应用此法。

揉耳窍

耳朵被经脉环绕,为宗脉之所聚。经常点揉按摩耳朵周围的穴位,可以调节经脉气血,健脑聪耳。利用各窍穴与经络脏腑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沟通的关系,从而调节内脏功能,防病强身。

捻听宫——双手拇、食指指尖捏起耳屏前方的听宫穴,前推后拉捻动穴位,每分钟60次,用力均匀,直至胀痛感传至耳内,维持5分钟停止。此法有利耳通窍、健耳防聋的作用。

揉耳前——两手食指分别按揉耳屏前方的耳门、听宫、听会等穴,力度以胀痛感能承受为准,在按切时配合切法、振法、叩法。每次5~10分钟。经常揉按可预防和治疗耳鸣,增加听力。

推耳后——用两手中指指面,分别置于两耳后,沿翳风、瘈脉、耳壳后、颅息上下来回各推20~30次。具有滋养肝肾,降低血压的作用。

叩翳风——两手食指指尖同时叩击揉按两侧翳风。力量自行掌握,至穴位处有胀痛热感,大约5分钟。此穴位可有效地缓解耳鸣,健耳通窍。

拉耳廓——耳廓与外耳道及内耳紧紧相连,拉动耳廓牵动外耳道及内耳听神经。双手拇、食指指面捏紧耳廓根部,一上一下拉动,用力均匀,每分钟80~100次连续拉5分钟左右。耳内热胀感明显。此法有调理耳部气血,聪耳健脑的作用。

耳部保健方法可以调整脏腑,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适用于耳部没有外伤疾患的各类人群,青年人用之可以通窍健身,老年人用之可以颐养耳窍,延年益寿,耳鸣头旋者用之祛病健脑,无病痛者用之健身强体。

保护孩子耳朵的生活妙招

1.平时日常生活中,最好不要让孩子戴耳机,电视什么的也不能开得太响,要控制在合适的分贝范围内。  

2.爸爸妈妈和孩子说话的时候,语气要轻柔点,不要冲着孩子乱吼乱叫。  

3.不要随便打孩子耳光,这种教育方式是非常不好的。  

4.别随便给孩子用药,在咨询过医生后再给孩子用药。  

5.不要乱给孩子掏耳朵,要是孩子耳屎太多的话,最好是让专业的耳科医生清理,否则操作不当容易出现意外。  

老年人耳朵保健的方法

老年人因为总总原因导致听力下降,容易影响日常生活中,那么你知道日常生活中,怎么按压老人的耳朵保健身心健康吗?下面小编来向您介绍。

1、提拉耳垂法双手食指放耳屏内侧后,用食指、拇指提拉耳屏、耳垂,自内向外提拉,手法由轻到重,牵拉的力量以不感疼痛为限,每次3--5分钟。此法可并治头痛、头昏、神经衰弱、耳鸣等疾病。

2、手摩耳轮法双手握空拳,以拇、食二指沿耳轮上下来回推摩,直至耳轮充血发热。此法有健脑、强肾、聪耳、明目之功,可防治阳痿、尿频、便秘、腰腿痛、颈椎病、心慌、胸闷、头痛、头昏等病症。

3、提拉耳尖法用双手拇、食指夹捏耳廊尖端,向上提揪、揉、捏、摩擦15--20次,使局部发热发红。此法有镇静、止痛、清脑明目、退热、抗过敏、养肾等功效,可防治高血压、失眠咽喉炎和皮肤病。

4、搓弹双耳法两手分别轻捏双耳的耳垂,再搓摩至发红发热。然后揪住耳垂往下拉,再放手让耳垂弹回。每天二三次,每次20下。此法可促进耳朵的血液循环,健肾壮腰。

5、双手拉耳法左手过头顶向上牵拉右侧耳朵数十次,然后右手牵拉左耳数十次。这一锻炼还可促进颌下腺、舌下腺的分泌,减轻喉咙疼痛,治慢性咽炎。

6、双手掩耳法两手掌掩两耳廊,手指托后脑壳,用食指压中指弹击24下,可听到“隆隆”之声,回击“天鼓”。此刺激可活跃肾脏,有健脑、明目、强肾之功效。

7、全耳按摩法双手掌心摩擦发热后,向后按摩腹面(即耳正面),再向前反折按摩背面,反复按摩5--6次。此法可疏通经络,对肾脏及全身脏器均有保健作用。

8、双手扫耳法以双手把耳朵由后面向前扫,这时会听到“嚓嚓”的声音。每次20下,每日数次,只要长期坚持,必能强肾健身。

耳朵保健操具体怎么做

提拉耳垂

双手食指放耳屏内侧后,用食指、拇指提拉耳屏、耳垂,自内向外提拉,手法由轻到重,牵拉的力量以不感疼痛为限,每次三至五分钟。这节操主要是活动双耳,可起到治疗头痛、头昏、神经衰弱、耳鸣等疾病的作用。

手摩耳轮

双手握空拳,以拇、食二指沿耳轮上下来回推摩,直至耳轮充血发热。这节操主要是疏通耳部血脉,可起到健脑强肾、聪耳明目的作用,持久锻炼,可防治阳痿、尿频、便秘、腰腿痛、颈椎病等病症。

提拉耳尖

用双手拇指、食指夹捏耳廊尖端,向上提揪、揉、捏、摩擦数十次,使局部发热发红。这节操主要是激活耳尖部位,促进血液循环,可起到镇静、止痛、清脑明目、退热、抗过敏、养肾等作用,持久锻炼,可防治高血压、失眠、咽喉炎和皮肤病。

搓弹双耳

两手分别轻捏双耳的耳垂,再搓摩至发红发热。然后揪住耳垂往下拉,再放手让耳垂弹回。每天二三次,每次二十下。这节操主要是全面促进耳朵的血液循环,以起到健肾壮腰的作用。

耳道加压

紧闭双唇,以两食指置于外耳道口内,轻轻转动两手指。3到5秒后,松开两食指,此动作重复3次。通过手指迅速抽离产生的力量来增加耳膜的承受能力,可预防耳聋。

相关推荐

中医如何应对老人耳背

老年人各项机能下降,听力也随之下降,影响着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那么对于老年人来说,中医有什么预防耳聋妙招呢? 听不见敲门声、身边人说话时只见嘴动不闻人声……一旦耳朵开始听不清声音,就会给生活带来许多不便。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按摩、食补等预防耳背,给自己一个清晰的世界。 听会穴位于人体的面部,耳珠前下方,下颌骨髁突的后缘,也就是耳朵眼的正前方,张嘴时两耳边各有一个凹陷,这就是听会穴。湖北省中医院耳鼻喉科主任邓可斌教授介绍,中医学认为肾开窍于耳,耳朵是多条经络及脏腑之气交汇之处,如果人体肝胆火旺,胆经气血不通畅

桃胶的吃法

保存秘诀 桃胶一般都是密封保存的。 烹调方法 桃胶需提前一天浸泡至发软发涨,然后将桃胶表面的杂质去除,再用清水洗净,掰成小块烹调。 食用方法 桃胶可加入雪耳、红枣等材料做成甜品; 桃胶也可加肉炒、红烧等,也可与荠菜、豆腐等做成羹; 桃胶洗净,加入白糖、黄瓜、红萝卜凉拌食用。 生活妙招 美颜糖水 材料:桃胶20—30颗,银耳2—3朵,冰糖适量 做法: 桃胶浸泡一天,去杂质、洗净; 银耳泡开,撕成小朵; 将桃胶、银耳加水放入锅中,水开后小火慢熬,快熟时加入冰糖即可。 功效:可抗皱嫩肤、美容养颜、清热去火和滋阴

耳朵的宜忌人群

耳朵就是猪的耳朵,对于一些身体虚弱的人来说,猪耳朵就是一种很好的滋补食品。它不仅可以用来煲汤,也可以用来炒,也可以用来做卤菜。那么猪耳朵的营养价值那么高,是不是就意味着可以大吃特吃了呢?其实非也。猪耳朵也存在着一些宜忌人群,有些人是不适宜进食猪耳朵的。想知道猪耳朵的宜忌人群有哪些,那就赶紧过来围观吧。 猪耳朵富含营养价值,它含有丰富的胶质,烹饪出来的菜肴脆口美味,一般人均可食用,属于健康体质平和质,气虚体质的人是不用顾忌的,猪耳朵也特别适合气血虚损、身体瘦弱者食用。但是如果是属于气血虚损、身体瘦弱的人群

冬季防寒保暖小妙招

保暖进补强身正当时,不防看看这些防寒妙招 12月22日就是我国非常重要的节气冬至,冬至后数九开始,这也标志着冬季进入到最冷的时节。严寒天气使机体御寒能力下降,很容易引起感冒等呼吸道疾病发生,或诱发加重哮喘、慢性支气管炎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等病,影响健康。因此防寒保暖就成为冬至养生的第一要务。在这里我们重点提醒几个身体部位的保暖防寒,从饮食、起居等多方面入手,为身体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 头部:特殊人群要“暖头” 民间向来有“凉头暖足”的说法,因为中医认为 “头为诸阳之会”,阳气最为充足,也最为耐寒;从现代医学来

按摩耳部提高听力

第一招 鸣天鼓 有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那就是耳好肾好睡眠好。我们不少人都敲过鼓,小到拨浪鼓,大到牛皮鼓,但是有一种鼓和你的耳朵保健有密切的关系,那就是“天鼓”。“鸣天鼓”是我国传统的保健养生方法。做法很简单,先以两手心掩耳,然后用两手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分别轻轻敲击脑后枕骨,发出的声音如同击鼓,所以古人称作“鸣天鼓”。坚持每天睡前重复做64次,或者早晚各32次,不管你是在哪儿,基本不受地点限制,每天坚持下来,可以预防和治疗眩晕、耳鸣、耳聋、内耳疾病等。睡前鸣天鼓还能改善睡眠状况。 第二招 弹风府 弹弹弹

打耳洞肿了怎么办 保持耳朵干爽

打完耳洞后一定定要保持耳朵的干爽,避免水分触碰耳朵,特别是耳朵已有红肿的情况下,如果再碰水,只会加重红肿现象,洗澡,洗头后应该及时吹干耳朵,保持耳朵的干净清爽,不吃辛辣食物,不要经常用手去触摸耳朵,避免细菌滋生,只要保持耳朵的清洁,按时消毒,涂抹药膏,一周后红肿即可消失。

爱护耳朵的警示语

爱护耳朵的警示语【1】 现在很多同学喜欢用耳机听音乐、在音箱的震撼声中打游戏……这些不规律、高强度刺激的噪音,在不知不觉中伤害了宝贵的听力。噪音对听力的损害是缓慢的、进行性的,而且难以治疗。建议同学们注意以下几点: 1、尽量少用耳机听音乐、更不要在嘈杂的环境中听,例如公交车上、马路上、商场购物时等等; 2、不要养成经常掏耳朵的习惯,更不能用卡子、木棒等掏耳朵,这样容易碰伤耳道,引起感染、发炎,还可能损伤耳膜; 3、游泳时要戴耳塞,洗头洗澡时要避免耳朵进水,如果进水要尽快排出; 4、每日早晚可按摩耳廓5-1

4招预防颈椎病

妙招一:用物品支撑背部 适当做伸展 对于经常要坐着的上班族来说,怎样预防颈椎病才好呢?其实很简单,用一个靠垫就好了。 为了保持良好的坐姿,把一个松软的小枕头或靠垫放在后背的下半部位的拱柱位置即可起到支撑作用,减轻肌肉的压力。同时背部的伸展也很重要的,它可以减轻腰背的酸痛。在持续工作之后,把双手举高向后倾,会感到很舒服的感觉,要求动作缓慢。 妙招二:拖颅争力法 双手合掌,虎口张开,以大拇指抵住下颚。手对头部施加向上的推力,同时头部向下用力,持续10-20秒。这种方法的功效是加强头颈部肌肉力量,改善头颈部血液

采耳好处和坏处

采耳就是掏耳朵,好处就是可以帮助人体清洁耳朵的分泌物,使人体耳朵保持清洁;其次人体耳朵比较敏感,进行采耳可以刺激人体皮下神经,使人体变的舒适。 如果采耳的方式不正确,那么可能会导致人体耳膜损伤;其次就是要是采耳的工具不卫生,那么可能会导致人体感染疾病。

老人怎么进行耳朵保健方法

老年人因为总总原因导致听力下降,容易影响日常生活中,那么你知道日常生活中,怎么按压老人的耳朵保健身心健康哦。 一、提拉耳垂法双手食指放耳屏内侧后,用食指、拇指提拉耳屏、耳垂,自内向外提拉,手法由轻到重,牵拉的力量以不感疼痛为限,每次3--5分钟。此法可并治头痛、头昏、神经衰弱、耳鸣等疾病。 二、手摩耳轮法双手握空拳,以拇、食二指沿耳轮上下来回推摩,直至耳轮充血发热。此法有健脑、强肾、聪耳、明目之功,可防治阳痿、尿频、便秘、腰腿痛、颈椎病、心慌、胸闷、头痛、头昏等病症。 三、提拉耳尖法用双手拇、食指夹捏耳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