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按摩祛湿 可经常按揉腋窝
中医按摩祛湿 可经常按揉腋窝
其实在我们的腋窝下面的脉动脉搏动处有一个心经的重要穴位——极泉穴。经常按揉极泉穴可以宽胸理气,能够有效促进心脏及时排除毒素。所以按揉极泉穴对于我们身体心脏的作用是很大的。经常按压,还可以预防心脏疾病。
如何祛湿用身上三个排湿口
1、肘窝——曲池穴
曲池穴位于肘横纹的外侧端,屈肘取穴,在手肘关节的弯曲凹陷处。
中医认为,大肠经的湿浊之气都聚集在曲池穴。按摩曲池穴可以治疗上肢瘫痪、肩肘关节疼痛、高血压、流行性感冒、扁桃体炎、急性胃肠炎、感冒发热等。
所以生活当中想要去除湿气的话,不妨在家按按这个部位哦,是可以帮助我们排出湿气的。
2、膝窝——委中穴
委中穴位于腿窝的中心点上,走的是膀胱经。
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祛湿排毒“通道”,而委中穴就是这个通道上的出口,如果这里被堵住,湿气就很难从身体排出,关节炎、腰酸背痛等疾病就会发生。
平时可以按揉委中穴,每次敲打36下左右。
3、腋窝——极泉穴
极泉穴位于腋窝顶点,在腋动脉的搏动处。
极泉穴是心经的重要穴位,它与心相连,汇集了很多与心脏相关的神经和血管。大家可以常常按揉或拨动,一次36下左右,一天按2次,可以起到疏通经络、调理睡眠的作用,缓解心悸、胸闷的状况。
公布人类五大长寿穴位
从中医来说,腋窝处的顶点上有个穴位叫极泉穴,经常按摩可以宽胸宁神、调和气血。从现代医学上讲,腋窝处的淋巴组织非常丰富,经常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按摩方法如下:双臂交叉于胸前,双手按对侧腋窝,用手指适度地按摩捏拿,每次按捏约3分钟;然后,左手上举,用右手手掌拍打左腋下,再上举右手,用左手手掌拍打右腋下,每次拍打30-50次,反复操作5遍。
腘窝是膝后区的菱形凹槽,里面的血管和神经非常丰富,经常拍打有行气活血、缓解痉挛的功效。腘窝处一个很重要的穴位叫委中穴,经常按摩,对常见的坐骨神经痛、小腿疲劳、脖子酸痛、臀部疼痛等疼痛性疾病都有治疗作用。按摩方法如下:取坐位或俯卧位,自己或请家人用两手虚掌着力,连续拍打两侧腘窝。
肚脐是人体中唯一可以用手触摸,用眼睛可以看到的穴位,名为神阙。它内联十二经脉,因而历来被医家视为治病要穴。经常拍打肚脐可起到安神宁心、舒肝利胆、调和气血、通利三焦的作用。方法为:取坐位或仰卧位,用左右手虚掌着力,以前臂发力,连续不断地轻微拍打肚脐100次。或用热敷、按揉等方法刺激肚脐也可。
肘窝是肘关节前方的一个三角形的凹陷,它是经络非常密集的地方,经常按揉可起到行气活血、散淤祛毒的作用。取坐位或仰卧位,一侧上肢伸直,肘窝向上,用另外一只手虚掌着力,两侧交替拍打各100次。如果是家人帮助拍打,可两侧同时进行。
腰骶窝,俗称“腰眼”,是人体腰骶部的一个凹陷。腰骶部承受着整个上身的重量,因此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容易会因腰骶部的劳损而出现腰疼等症状。常按摩腰骶窝有疏松筋骨、消除疲劳的效果。坐位上身略前俯,用左右手虚掌着力,连续拍打腰骶部5—10次。
常按身体部位有益于老年人养生
腋窝
对于这个特殊
的部位,一般我们在生活中是很少会触碰的,其实大家不知道的是,经常性的坚持按压腋窝对于身体也是非常有好处的,而且站在中医的角度上来看,腋窝的部位的顶点上有个穴位叫极泉 穴,是手少阴心经上一个非常重要的穴位,经常按摩这个穴位,可以宽胸宁神、调和气血,起到预防或减轻冠心病、心绞痛、肋间神经痛以及肩周炎等疾病的作用。 而从现代医学上讲,腋窝处的淋巴组织非常丰富,经常按摩可以起到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免疫能力的作用。按摩腋窝的时候,用左手按右腋窝,右手按左腋窝,可以 把拇指指肚放在极泉穴上,反复揉压直至出现酸、麻、热的感觉即可,每天早晚各三分钟。
腘窝
腘窝是膝后区的菱形凹槽,里面的血管和神经非常丰富。另外,腘窝处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穴位叫委中穴。在《四穴总歌》里有名话叫“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 求”,“腰背委中求”的意思是说,如果您有腰疼、背疼,就可以来按摩委中穴。事实上,委中穴的作用要更大一些,它是人体足太阳膀胱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对 于中老年朋友常见的坐骨神经痛、小腿疲劳、肚子疼痛、脖子酸痛、腰部疼痛或疲劳、臀部疼痛、膝盖疼痛等疼痛性疾病都有预防和治疗作用。按摩腘窝的方法也很 简单,每天晚上用热水泡晚脚后,把中指指肚放在委中穴上按揉三分钟即可。
肘窝
肘窝是肘关节前方的一个三角形的凹陷,它是经络非常密集的地方,我们身体的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都经过于此,经常按揉这个部位,可以起到行气活血、散瘀祛毒的作用,如果您最近感觉咽喉
肚脐窝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肚脐、肚脐眼,只不过叫法不一样而已。肚脐窝是中医上“神阙穴”的所在,神,神气;阙,原意为门楼、牌楼。神阙意指神气通行 的门户。《厘正按摩要术》:“脐通五脏,真气往来之门也,故曰神阙。”所以,经常“照顾”肚脐窝的好处也是非常多,它可以使人体真气充盈、精神饱满、体力 充沛、腰肌强壮、面色红润、耳聪目明、轻身延年。您可以用热敷、按揉、拍打等多种方法,选择适合自己的一种进行肚脐窝的保健。
腰骶窝
腰骶窝也就是人体腰骶部形成的一个凹陷,一般胖人会明显一些。人的腰骶部承受着全整个上身的重量,进入中老年以后,很多人会出现腰骶部的劳损,而出 现腰疼等疾病。门诊上经常有病人反映自己有腰疼的毛病,一干体力活儿或者一受凉就腰疼,休息的时候就会缓解、减轻。这与腰骶部的劳损有很大关系。这时候, 每天早晚花上三分钟左右,拍一拍腰骶窝,就可以起到活血通经、强腰活络、消除疲劳的作用。
五个简单动作拍出体内湿气
人体内穴位多,找准穴位按摩可防病治病的道理相信大家都懂,湿气重的人可针对以下5个穴位进行拍打,祛湿效果很好。
1、拍手
体内湿气重的人,在双手的大鱼际靠近手腕的地方,会呈现青色或紫色。经常拍拍手,尤其是大鱼际处,就能将滞留在体内的湿气给拍出去。最开始拍手时,会觉得浑身不舒服,这个时候一定要坚持住,不要放弃。
2、抓腋窝
腋窝的顶点是极泉穴,它是心经的重要穴位,也是腋下淋巴最密集的地方,经常按摩、抓揉此处,能帮助心脏排毒。没事可以多按摩腋窝的。
3、拍肘窝
拍打肘窝能去除心肺上的毒素,连续拍打5~10分钟,就会出现青、红、紫、黑不同颜色的毒素反应物。
4、拍打腹股沟
拍打腹股沟(腹部和大腿连接的地方)能加速气血运行,驱除病邪。不仅能健脾胃,对于调理妇科病、治疗因血脉不畅导致的血瘀痰湿都很有效果。
5、拍腘窝
在腘窝(也就是膝盖后的凹陷)的中心点上,有一个重要的穴位——委中穴,走膀胱经。膀胱经是人体 最大的排毒祛湿通道,而委中穴就是这个通道上的一个重要排污口。如果这里不通畅,体内的湿气排不出去,很容易导致关节炎。空闲时候,拍打腘窝5~10分 钟,或直到出痧、有瘀斑为止。每10天拍一次,把这个排污口调理通畅,体内的湿气就能顺利排出来了。
中医教你五种按摩法让你气血十足
1、养气血可按摩腋窝
腋窝有着淋巴结和很多汗腺,同时也有很多的毛细血管和神经。由此可知,经常按摩腋窝腋窝,能健身抗衰老。腋窝受到刺激后,不仅能使血液循环促进,还能使各个器官得到充分的氧气与养分的交换,能增强器官的功能。这种“腋窝运动”对抗衰老特别有良效,只需每天自我按摩腋窝3次,每次5分钟左右。
2、养气血可按摩太阳穴和丝竹空
将双手的食、中、无名三指并拢,两食指分别按两侧太阳穴,而太阳穴在眉梢与眼梢中间向后1寸左右的凹陷中,两中指分别按两侧丝竹空,而丝竹空在眉后凹陷中,两无名指分按两侧瞳子髀,而瞳子髀在丝竹空直下,两拇指分别放在两耳垂后凹陷处,两手各四指同时用力先向前揉转50下,再向后揉转50下。
3、养气血可按摩前胸
前胸的胸腺是控制着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免疫器官之一。因此,经常按摩前胸,不仅能增强自身免疫力,还能使抗病能力和抗感染的能力增强,有助于延缓衰老。每天用手掌上下摩擦前胸,按摩100-200次心窝部穴位,能抗病防身,祛病延年。
4、养气血可用双掌摩面
首先,双掌竖捂面,闭上眼睛。接着,把两无名指沿鼻梁两侧泪腺沟,将两掌心着力面两旁,用两拇指沿两耳腮,从前额发际往下拉摩,直至下巴。然后,手不离面返回上推至发际,摩擦50下,一下指来回摩擦。
5、养气血可搓擦颈椎和颈动脉
将两手掌交错横按在颈部,要注意左掌在后脑,右掌在颈椎,两手同时用力一推一拉,来搓擦颈椎和两侧颈动脉。然后,右指端放在左颈动脉,左指端放在右颈动脉,两掌根拉回相接,做50下,而来回搓擦为一下。
补气血最快的方法
1、按摩腋窝
腋窝有着淋巴结和很多汗腺,同时也有很多的毛细血管和神经。经常按摩腋窝腋窝,能健身抗衰老。腋窝受到刺激后,不仅能使血液循环促进,还能使各个器官得到充分的氧气与养分的交换,能增强器官的功能。每天只需自我按摩腋窝3次,每次5分钟左右。
2、揉摩后脑
用双手拇指指腹分别按压枕骨下后脑处,其余的手指搂抱,着力头两侧,两手拇指同时用力先向外揉摩旋转50下,其余手指随拇指而动,再向内揉摩旋转50下。
3、按摩前胸
控制着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免疫器官之一就是前胸的胸腺。经常按摩前胸,可以增强自身免疫力,还能使抗病能力和抗感染的能力增强,对延缓衰老有帮助。每天只需用手掌上下摩擦前胸,按摩100-200次心窝部穴位。
4、按摩太阳穴和丝竹空
将双手的食、中、无名三指并拢,两食指分别按两侧太阳穴,而太阳穴在眉梢与眼梢中间向后1寸左右的凹陷中,两中指分别按两侧丝竹空 ,而丝竹空在眉后凹陷中,两无名指分按两侧瞳子髀,而瞳子髀在丝竹空直下,两拇指分别放在两耳垂后凹陷处,两手各四指同时用力先向前揉转50下,再向后揉转50下。
补气血按摩的方法是最好用的,但是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要坚持按摩,因为坚持按摩才会有效果,如果我们只偶尔按两下根本不会有什么明显的效果,这个是我们需要注意的。
中医按摩祛皱
中医按摩祛皱 岁月的沧桑在脸上不断地勾勒出跳跳的皱纹,爱美人士经常为此感到烦恼那么怎样才能将这些‘麻烦’给剔除掉呢?现在专家就此介绍一套免费的中医按摩祛皱方法。
中医按摩祛皱——重塑面部轮廓
从下巴尖延下颌骨至太阳穴运用深度大挟捏动作。将手指往手心卷曲,运用画圆的方式按摩。
中医按摩祛皱——提升紧致度
1.紧致额头及眉间 运用大拇指与食指的指腹沿着眉毛,重复运用深度的大夹捏动作,指腹与抬头纹接触面需呈90°,然后以无名指沾取眼霜,轻柔地以画圆方式从眼角向外按摩。结束按摩时,请以指间迅速轻拍眼睛下方眼角,以促进肌肤血液循环并帮助眼霜吸收。
2.紧致眼尾及两颊 运用大拇指与食指的指腹,以清柔小夹捏动作滑过鱼尾纹处,接触面需呈90°,在两颊侧则需以深度的大夹捏动作来刺激肌肤血液循环。
3.紧致鼻唇部及下巴 涂抹适量的按摩霜,运用大拇指与食指的指腹,沿着鼻唇之间的法令纹以清柔小夹捏动作按摩,然后将手指弯曲,以画圆的方式沿着下巴弧度轻柔地往上提拉,约到耳际部位即可停止。提拉后双手不需离开肌肤,依序向下轻抚至颈部即可。
中医按摩祛皱——放松抬头纹及蹙眉纹
运用大拇指与食指指腹沿着眉毛,重复运用深度的大挟捏动作,指腹与抬头纹接触面需呈90度。然后以无名指沾取眼霜,清柔地以画圆方式从眼角向外按摩。
中医按摩祛皱——平滑鱼尾纹及脸部两侧
运用大拇指与食指指腹,以清柔小挟捏动作滑过鱼尾纹处,接触面需呈90度;在两颊侧则需以深度的大挟捏动作来刺激肌肤血液循环。
通过对面部轮廓、紧致度的按摩。每天坚持中医按摩祛皱就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
长按哪些地方有益健康
腋窝
对于腋窝这个部位,大部分人在日常生活中除了洗澡外几乎不会触及。其实,经常按压腋窝非常有益健康。从中医上来讲,腋窝处的顶点上有个穴位叫极泉穴,是手少阴心经上一个非常重要的穴位,经常按摩这个穴位,可以宽胸宁神、调和气血,起到预防或减轻冠心病、心绞痛、肋间神经痛以及肩周炎等疾病的作用。而从现代医学上讲,腋窝处的淋巴组织非常丰富,经常按摩可以起到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免疫能力的作用。按摩腋窝的时候,用左手按右腋窝,右手按左腋窝,可以把拇指指肚放在极泉穴上,反复揉压直至出现酸、麻、热的感觉即可,每天早晚各三分钟。
腘窝
腘窝是膝后区的菱形凹槽,里面的血管和神经非常丰富。另外,腘窝处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穴位叫委中穴。在《四穴总歌》里有名话叫“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腰背委中求”的意思是说,如果您有腰疼、背疼,就可以来按摩委中穴。事实上,委中穴的作用要更大一些,它是人体足太阳膀胱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对于中老年朋友常见的坐骨神经痛、小腿疲劳、肚子疼痛、脖子酸痛、腰部疼痛或疲劳、臀部疼痛、膝盖疼痛等疼痛性疾病都有预防和治疗作用。按摩腘窝的方法也很简单,每天晚上用热水泡晚脚后,把中指指肚放在委中穴上按揉三分钟即可。
肘窝
肘窝是肘关节前方的一个三角形的凹陷,它是经络非常密集的地方,我们身体的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都经过于此,经常按揉这个部位,可以起到行气活血、散瘀祛毒的作用,如果您最近感觉咽喉
按摩7个穴位祛湿效果超棒
当你感觉舌苔发白、身体沉重、大便不成形时,那肯定是身体湿气重。湿气重怎么办呢?中医祛湿方法不错,在我们的身体上有7个穴位,选择任意一个穴位来按摩,都可达到非常不错的祛湿效果。
1、腋下腋窝的极泉穴是心经的重要穴位,可以去心脏的郁火毒素,应常常去按揉,以疏通这口井。
2、肘窝当你出现咽喉肿痛、痰黄气喘、咳嗽咳血、心烦心热、口腔溃疡、失眠多梦等问题,可以在肘窝的位置连续拍打5~10分钟,会出现青、红、紫、黑等不同颜色的毒素反应物。每一到两周一次,可保这口排污井的通畅,排出心肺毒素。
3、膝窝膝窝又称腘窝,在窝的中心点上,有一个重要穴位叫委中穴,走的是膀胱经。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去湿通道,而委中穴便是这个通道上的排污口,如果这里不通畅,湿气排不出去,可能会导致关节炎。
所以平时可拍打此处5~10分钟至淤斑痧点显出,每一至两周拍打一次。
4、阴陵泉是脾经的合穴,从脚趾出发的脾经经气再这儿往里深入,可以健脾除湿。它在膝盖下方,沿着小腿内侧骨往上捋,向内转弯时的凹陷,就是阴陵泉所在。
每天要用手指按揉这里,时间不拘,空闲的时候就可以,但要保证一天总共10分钟以上。如果你体内有脾湿,按这里会疼,但是坚持按揉,你会发现疼痛再逐渐减轻,说明你的脾湿在好转。
5、足三里是治脾健胃的第一穴,除湿当然也少不了它。刺激的最好方法是艾灸。每天睡觉前用艾条灸,可以协助阴陵泉祛湿。该穴是一个祛湿的要穴,而人体湿气大就容易滋生细菌,引起水肿,以及各种炎症,包括皮炎、皮疹等。另外,脾是生痰之源,是管湿气的,如果湿气多了运化不出去,就会变成痰饮。
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生痰的问题就要健脾,而每天坚持多揉阴陵泉穴就好。操作方法:空闲的时候按揉阴陵泉,一天要保证10分钟。晚上睡觉前,用艾条灸两侧足三里3-5分钟,最好灸之前先按阴陵泉1-2分钟。
6、承山穴是最有效的祛除人体湿气的穴位,其效果跟红豆薏米粥有异曲同工之妙。因为承山穴在足太阳膀胱经上,膀胱经主人体一身之阳气,所以,刺激它能通过振奋膀胱经的阳气,排出人体湿气。大多数人,只要轻轻一按他的承山穴,都会有明显的酸胀痛感,这都是因为体内有湿的缘故;
而按揉承山一段时间后,我们会感觉身上微微发热,这就是膀胱经的阳气在起作用了,身上的湿邪,正随着上升的阳气向外发散。所以湿热体质者一定要注意记住这一保健大穴,合理地在生活中使用。
7、丰隆穴配合足三里按摩丰隆穴可以祛湿化痰,丰隆,象声,轰隆打雷。长期坚持按摩能把脾胃上的浊湿像打雷下雨一样排出去。从腿的外侧找到膝眼和外踝这两个点,连成一条线,然后取这条线的中点,接下来找到腿上的胫骨,胫骨前缘外侧1.5寸,大约是你两指的宽度,和刚才那个中点平齐,在附近压按,最感酸麻沉重或者痛感明显的地方,就是丰隆穴,每天按压3分钟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