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排尿困难的治疗方法
产后排尿困难的治疗方法
产后排尿困难的治疗方法1.热敷
用热毛巾或热水袋热敷下腹及尿道口,并同时进行按摩,每天3次,每次15~30min。
产后排尿困难的治疗方法2.引尿
在卫生间放开水管,哗哗流水声或其他人的小便声均可刺激患者产生尿意,引起患者自动排尿。
产后排尿困难的治疗方法3.肌肉注射
新斯的明0.5mg,每天1~3次,促进膀胱平滑肌功能的恢复。
产后排尿困难的治疗方法4.针灸及推拿
(1)推拿利尿穴:利尿穴位于脐与耻骨联合之间,在该点推压并间断向耻骨联合方向下推,按逆时针方向,先轻后重,每日3~4次,每次10~15min。
(2)新针:气海透曲骨,三阴交透悬钟。
(3)针穴或穴位封闭:主穴选三阴交、阴陵泉,配穴为关元、气海。
(4)耳针:膀胱穴。
产后尿多正常吗 产后排尿困难的解决办法
1、放松心情,使尿道括约肌痉挛得到缓解,进行排尿。
2、如果不习惯卧床小便,可以起床排尿。但身体过分虚弱者,不宜过早起床,痉挛在床上小便。
3、做呼吸动作和按摩腹部,加强腹壁对膀胱的压力。
4、在下腹部用热水袋热敷,或用温水熏洗外阴和尿道周围,帮助尿道括约肌放松。
5、如果以上方法均无效果,应请医师进行导尿,并留置导尿管,以后每隔3-4小时开放1次。1-2天后根据恢复情况确定是否拔除导尿管。通常2天后能恢复排尿功能。
排尿困难分型
阻塞性排尿困难
(1)膀胱颈部病变
膀胱颈部被结石、肿瘤、血块、异物阻塞;或因子宫肌瘤,卵巢囊肿,晚期妊娠压迫;因膀胱颈部炎症、狭窄等。
(2)后尿道疾患
因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癌,前列腺急性炎症、出血、积脓、纤维化压迫后尿道;后尿道本身的炎症、水肿、结石、肿瘤、异物等。
(3)前尿道疾患
见于前尿道狭窄、结石、肿瘤、异物,或先天畸形如尿道外翻,阴茎包皮嵌顿,阴茎异常勃起等。
功能性排尿困难
见于脊髓损害,隐性脊柱裂等器质性病变。
也见于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是由于糖尿病引起植物神经损害所致。
神经官能症的患者,在公厕可排尿困难。
会阴区手术产伤可反射性引起尿道括约肌痉挛引起排尿困难。
为什么产后容易排尿困难
产妇一般能于产后4- 6 小时内排第一次小便。但有些难产产妇和初产妇常常是膀胧胀满,但无尿意,或有尿意,又不能自解,而出现尿储留。常常有以下原因: ( 1 )产妇腹壁松弛,膀胧肌肉张力差,膀胧容易增大,对内部张力增加不敏感。 ( 2 )分娩过程中,胎儿先露部位压迫膀胧,使膀肌肌肉张力下降,收缩力变差;膀胧三角区水肿、充血,都可以妨碍排尿。 ( 3 )产妇因会阴伤口的疼痛,对排尿有恐惧感,尿道反射性痉挛,使排尿困难。 ( 4 )产妇不习惯躺在床上或在床边解小便。一旦发生排尿困难,首先应解除产妇“怕”的心理,取得产妇的合作。可采用:热水熏洗外阴;用温开水冲洗尿道外口周围,以诱导排尿;在下腹部相当膀胧部位放置热水袋,以刺激膀胧收缩;或针刺关元、气海、三阴交、阴陵泉等穴,亦有一定的疗效。
产后排尿困难怎么办 诱导排尿
一旦出现解不出小便来,首先让产妇精神放松,选择自己习惯的排尿体位,或用热水洗外阴,让产妇听流水声等,诱发排尿。
产后尿不出来怎么办 药物治疗
如果上述方法都无法解决产后排尿困难的问题,那么要及时使用药物治疗,肌注药物可以兴奋膀胱逼尿肌,促进膀胱排尿。
女性排尿困难
排尿时需增加腹压才能排出,称排尿困难;严重时膀胱内有尿而不能排出,称尿潴留。排尿困难分为动力性排尿困难和机械性排尿困难。前者见于神经源性膀胱、神经精神因素、神经系统病变或药物作用所致;后者则见于膀胱、尿道的病变或外在压迫所致。
(一)机械性排尿困难
1.尿道病变
(1)包括前尿道异物、瘢痕、结石及后尿道损伤。
(2)根据外伤史、泌尿系统结石病史帮助诊断,尿道造影可确诊。
2.膀胱病变
(1)膀胱结石者有下腹部绞痛,疼痛向大腿、会阴部放射,疼痛时出现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膀胱镜检、B超可发现结石。
(2)膀胱肿瘤者出现逐渐加重的排尿困难、无痛性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膀胱镜检可确诊。
3.盆腔内增大的子宫或肿瘤压迫
(1)中期妊娠子宫、子宫下段或子宫颈大肌瘤、宫颈癌、外阴癌晚期侵及尿道、盆腔巨大包块等将膀胱颈前移,抵压于耻骨联合后方,尿道被压迫、阻塞,引起排尿障碍甚至尿潴留。(2)通过查体、影像学检查可提供线索,找到原发病灶。
(二)动力性排尿困难
1.神经系统病变
(1)脊髓损害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截瘫患者,合并有运动和感觉障碍。
(2)幼儿有隐性脊柱裂者表现为发病年龄早、尿床时间长、腰骶椎摄片可确诊。
产后排尿困难怎么办 多喝水
如果产后排尿困难,可以让产妇多喝水,一般来说饮用600-900ml左右,这样可以使膀胱快速充盈,使之产生强烈的刺激,从而引起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