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最适合新生儿的环境温度的多少度

最适合新生儿的环境温度的多少度

某一环境温度对机体只需最低的代谢率(耗氧最小),同时蒸发热量亦最低,即可维持正常的体温,这种环境温度称中性温度(也叫适中温度),是最适合于人体的环境温度,一般在正常穿着条件下,室温24℃-26℃,相对湿度50%,在这种适中的温度条件下,人的深温与腹壁皮肤温度的差别<1.5℃。

环境温度过高时,足月儿或早产儿表现为激惹状态,可见周围血管扩张、出汗、发热、脱水、高钠血症等,但胎龄小于32周的早产儿,汗腺发育差,在高温环境中常不表现出汗,胎龄小于36周的早产儿出汗亦少,常局限于头面部。

环境温度过高时还可能引起新生儿呼吸暂停,早产儿尤易发生。

环境温度过低时,也可引起呼吸暂停、低血糖(早期可有暂时性高血糖)、酸中毒、体温不升、硬肿症、肺出血等,寒冷刺激对早产儿或小于胎龄儿者更易造成不良后果且较严重。

因此保持环境中性温度,对新生儿是十分重要的。足月新生儿在24℃-26℃保温中一般会保持正常体温,若体温异常表明小儿有病理情况存在。

新生儿发烧处理全攻略

新生儿体温很不稳定,早产儿更为突出。新生儿发热指体温在37.4℃以上者。其原因可能有环境温度过高,如睡热炕,使用热水袋温度过高,或暖箱温度过高,也可由于母亲乳汁不足,喂养过晚,天气炎热或喂养不当引起呕吐等出现一过性新生儿脱水热。更多的原因是新生儿感染。如产前感染、羊膜早破、不洁的阴道检查等,此多于产后1~2天即出现发热。产后感染多发生在生后一周左右,常见肺炎,败血症、脐炎、脓疱疹或脓肿。严重感染体温反而不升。

新生儿出现发烧时应针对病因进行治疗,不主张给新生儿用退热药,因为一般常用的退热药对新生儿常有一些毒副作用。新生儿低热不需要退热,如果体温高达38.5℃或39℃以上,可给予物理降温,如“打包散热”、降暖箱箱温等,同时查找发热的原因,如为环境温度过高,则应调整环境温度不要高于 30℃;脱水热时,应喂5%或10%的糖水,必要时可静脉补液。有感染者,可选用适当的抗菌素治疗。

新生儿为什么容易发热感染?

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对感染十分敏感,且多严重,常导致发热、肺炎或败血症。这是由于新生儿的解剖生理特点和免疫特点所决定的。

新生儿防御功能不足,屏障功能不完善,生后初期脐部尚未愈合,皮肤粘膜娇嫩,易破坏损伤,成为细菌入侵门户,且新生儿免疫功能低下,血清免疫球蛋白A、M不能通过胎盘,胎儿期自身合成的IgM很少,而IgA需在生后才开始合成。因此IgM低较容易发生革兰氏阳性杆菌感染。又因出生时分泌型IgA 缺乏,新生儿呼吸道、消化道局部免疫力低下,易发生呼吸道、消化道感染,并可发展为败血症。

补体不能通过胎盘,胎儿能合成一定量的补体,但新生儿的补体(C3、C4、C5)及备解素均低于成人。新生儿多核白细胞的吞噬能力较差,对细菌的杀菌作用亦低于成人。加之新生儿全身性细菌感染的侵入途径较多,且感染的病因较复杂,可以在宫内、产时、产后感染。如羊膜早破、产程过长,或助产消毒不严、生后护理不周、环境不良、卫生知识缺乏,皆可造成感染,细菌经皮肤、粘膜、脐部、消化道和呼吸道入侵而引起疾病。

什么是新生儿脱水热?

新生儿脱水热是因新生儿体内水分不足引起的发热。其病因主要由于进入水分不足,环境温度过高引起。新生儿出生后,经呼吸、皮肤蒸发、排出大小便等失去相当量水分,而生后3~4天内母乳分泌量较少,体内水分不足。加之保暖过度,使小儿体温升高,呼吸增快,皮肤蒸发的水分也增多,如补充液量不足,也可出现脱水。

有时因保暖箱放在阳光照射的窗旁,箱内温度升高,在内的新生儿体温也随之升高。在以上情况下,蒸发损失的水分比钠盐的损失多,血清钠增高,血清蛋白也可以增高。

新生儿脱水热多发生在出生后的2~4天,热度一般在38℃~40 ℃

小儿表现为烦燥不安,啼哭不止,但无其它感染中毒症状。脱水症状不一定明显,但可因脱水而体重下降,尿量减少。发热的高低和体重的减轻也不一定成比例。

新生儿脱水热的治疗主要是补充液体,喂温开水或5%~10%葡萄糖液,每2小时一次,每次10~30mL。口服液体困难时,可静脉补液,以5%葡萄糖液加入总量1/5的生理盐水。补充液体后,热度随即下降。

为预防本症的发生,在初生几天内,如母乳不足应补充液体,同时避免过度保暖及注意环境温度。

新生儿发热应怎样降温 调节环境温度

如果是环境温度引起的,应该将新生儿所处环境温度控制在30摄氏度以下,最好是22~25摄氏度。

新生儿不好好吃奶是否与胎火有关

小儿生后吃奶不好的原因很多,常见的如环境温度过低或过高,婴儿口腔长“马牙”,嘴里长鹅口疮,或新生儿有感染性疾病等。

新生儿要求一定的温度,体重越小要求环境温度越要比正常高些。如室温太低或太高时,新生儿首先表现为不吃奶,随后就会出现更严重的病症。

“马牙”是长在新生儿齿龈上的白色小的颗粒状物,硬得像牙齿一样,所以俗称“马牙”。其实,这是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由一些上皮细胞堆积而成的,它们就长在牙黏膜的表面,可以自动脱落。有些长马牙的小儿表现吃奶差些,但不需要任何治疗。

鹅口疮,是长在新生儿口腔黏膜上的白点状或片状的膜样物,它是一种霉菌感染,多发生在人工喂养的小儿。

新生儿非感染性发热怎么办

新生儿非感染性发热时,家长需要给孩子喂水。非感染性发热如环境温度过高、婴儿进乳量少或水分摄入不足,此时婴儿肢端与躯干温度几乎相同,婴儿一般状态好。新生儿感染性发热时全身状态较差,此时足部皮肤温度较腹部皮肤温度低2~3℃以上。新生儿发热应强调病因治疗,当降低环境温度,给婴儿喂水后,非感染性发热很快好转。

新生儿从子宫来到人世间,护理新生儿应该注意什么

新生儿从子宫来到人世间,环境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身体发育还不完全成熟,调节能力和适应能力有限,需良好的护理以使其健康成长。(1) 保暖。由于新生儿体温中枢发育不完善,体温调节功能不足,环境温度的高低能影响新生儿的体温。冬天环境温度过低,可影响新生儿的体温上升,低体温有碍正常的代谢和循环,故保暖十分重要。用热水袋保暖时应将其用毛巾包好,放在被褥外身体两侧或足的下端。换尿布时动作要敏捷,尽量少暴露。夏天风扇不要直接对着宝宝吹。要随着气候的改变、气温的高低,随时调节环境温度及给新生儿增减衣物。(2) 喂养。新生儿出生后即可让其吸吮,频繁吸吮,不要强调定时喂奶,当婴儿有饥饿感表现即可吸奶。喂完奶后要将婴儿抱起来,直立上身拍拍背,使之打嗝排出吸进胃内的空气,以防止吐奶。(3) 预防感染。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新鲜,每日探视人员不宜过多,否则容易使宝宝感染疾病,也有碍婴儿的休息。勤换尿布,换尿布时要清洁会阴及臀部,皮肤皱褶处涂上植物油。胺带脱落前避免沾湿或污染,每次换尿布应检查脐部。每天洗澡时,无论脐带脱落与否,均可用75...

新生儿保暖室温控制在几度为好

出生天数不同 室温也不同

事实上,新生儿出生后环境温度比母亲子宫内温度要低,因而出生后,新生儿的体温明显下降。一小时内可降低2.5℃,如果环境温度适中,新生儿的体温可逐渐回升,达到36℃-37℃,这种最适宜的环境温度,通常称为适中温度或中性温度。

正如上文所说,新生儿的中性环境温度常随体重及日龄的不同而不同。因此,室温的控制需要随着宝宝的出生天数而调节。(以下讨论的室温建议,为足月新生儿,早产儿不在此讨论范围)

出生24小时:裸体放置在暖箱中,所需要的最适合环境温度为31~34℃。而体重较小的未成熟儿所要求的温度就比足月儿高,为33~34℃。

出生2天:第二天以后逐渐降至22℃-26℃。早产儿的室温要求比正常儿的要高一些。

出生3-5天:一般新生儿出生后3-5天才从医院回到家中,因此这时新生儿房间的温度保持在20℃-22℃为适宜。

打造舒适环境的几个关键点

给宝宝打造一个舒适的环境,从温度、湿度上都要下功夫。妈妈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空调:常用的有空调,可随需要来调节温度。当环境温度升高时,新生儿的体温也会升高,因此,夏季出生的新生儿,室温也应予以控制在20℃-22℃。通常可用空调、电风扇等方法,但应避免将风直吹新生儿,可采用微风吊扇较为适宜。

暖气、火炉、取暖器:在北方或者冬季,使用暖气、火炉等取暖,保暖效果明显,但必须保持室内通风。

窗户:保持通风,新鲜的空气和阳光对新生儿的健康至关重要,每天定时开窗,只要避免对流风即可。天气好时,还应抱宝宝到户外活动。烟气、煤气尽量不要污染室内,否则易引起新生儿呼吸道疾病。

空气增湿器:无论采用那种方法取暖,都会使空气干燥,因此,要保持一定的湿度,一般在50%左右。如果家里是使用空气加湿器的,为防止水中绿脓杆菌滋生而污染空气,妈妈要注意每日换水,最好注入纯净水或冷开水。

保持新生儿的体温稳定

一般来说,新生儿皮肤温度维持在36—37℃的时候最正常。这个温度,耗氧量最低,又能保证宝宝正常代谢。那么,室内温度调节好了,宝宝的体温又该如何调节呢?除了要经常摸摸婴儿四肢探温,还可以从婴儿的睡姿来观察:

新生儿有一个应对周遭温度变化的聪明法子——调整自己的活动量。当周遭温度如果变凉,宝宝就会醒过来,立刻开始摇动胳膊和腿,在体内制造热量,为自己升温。环境若是变热,宝宝就会舒服地多睡一会儿,并且摆出一个“日光浴”的睡姿,将四肢伸展开,进行散热。如此体态,也可以成为判断他是否太热或太冷的标准。

根据室温增添衣物的参考标准

室温10℃以下:给新生儿上身穿棉衣,包一床小被,盖一床大一点的厚被,小被外面放热水袋;

10~15℃:穿棉衣,包一床小被,再盖一床被子;

16~21℃时:穿夹衣或绒衣,包一床小被;

22~25℃:穿棉毛衫,包一层小薄被;

26~28℃:穿棉毛衫,包一床小夹被或毛巾被;

29~30℃C:穿汗衫,包一层单布;

30℃以上:穿小背心或带一小肚兜,不打包,盖好肚子就行。

当然了,要让新生儿有一个舒适又有利于健康的室内温度,还需要根据宝宝自身情况而定,每个孩子都不一样,任何理论标准都应该以实际情况为前提。

新生儿体温过高怎么办

新生儿发热指体温在37.4℃以上的宝宝。宝宝发热可能是环境温度过高,或者是疾病引起的发热。新生儿出现发热时要针对不同的情况作出区分,来进行治疗。

新生儿低热不需要退热,如果体温在38℃以下,可以用物理降温方法,如打包散热”、降暖箱箱温等。不主张给新生宝宝用退热药,因为一般常用的退热药对新生儿常有一些毒副作用。

宝宝发热的时候,爸妈要查找发热的原因,如果是环境温度过高,要调整环境温度不要高于30℃;脱水热时,要喂5%或10%的糖水,必要时可静脉补液。有感染的宝宝,可选用适当的抗菌素治疗。超过39℃时,应该到医院治疗。

新生儿发热诊断鉴别

诊断标准

新生儿腋温超过37.2℃或肛温超过37.8℃时即为发热(fever),进一步应明确发热的原因,首先除外各种感染病因,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一般容易诊断,但首先应准确测量体温。

测量新生儿体温常用部位是肛门,腹部皮肤和腋下,通常将肛温视为深部体温,测肛温时温度探头插入深度为3cm,测肛温的缺点是偶可引起肠穿孔,这种情况极少见,如操作谨慎轻柔,完全可避免,测量皮肤温度的优点是能及早发现由于环境温度影响引起的体温过高,对新生儿的干扰很小;缺点是探头不易固定,易受环境温度影响,弥补的方法是用双面胶将探头固定在皮肤上,上面覆盖反光片,腋温的优点是对新生儿干扰很小,受外界影响也小,兼有肛温和皮温的优点,因此,临床上通常以测腋温作为新生儿体温监护,腋温接近深部体温,一般情况下较肛温低,若机体受寒冷刺激,棕色脂肪分解增加,此时腋温偶可比肛温高。

测量体温的间隔时间需视新生儿体温是否稳定和所使用的方法而定,如用热敏电阻为探头的电子体温计,温度探头可固定在新生儿身体某一部位作为体温监护,随时可从数字屏幕上得知体温读数,如用间断测温法应注意勿过频,临床常用的水银柱玻璃体温计,价格低廉且较准确,用于新生儿应另外设计低温读数,可以测得低于35℃的低体温。

鉴别诊断

1.发热由疾病引起还是环境因素引起:发热由疾病引起还是环境因素引起有时很难区别,测定深部体温和周围体温之差如肛温-指(趾)温差,有助于区别,当环境温度过高时,新生儿周围血管扩张,肛温与周围体温差减少;由疾病引起的发热,周围血管收缩,肢体变冷,增加了肛温与周围体温差,如深部温度与周围温度差超过1.6℃,提示发热由疾病引起。

2.新生儿脱水热 、应注意与围生期细菌或病毒感染以及颅内出血引起的发热区别,脱水热表现为发热,烦躁,哭闹,尿少,皮肤潮红;将患儿置于低温度环境中,补充水分后体温即可降至正常。

相关推荐

人体体温正常是多少度

正常体温:体温的正常值是一个范围,口腔舌下温度为37.0(范围在36.3~37.2),直肠温度为36.5~37.7(比口腔温度高0.3~0.5),腋下温度为36.0~37.0(比口腔温度低0.3~0.5)。体温不是固定不变的,可随年龄、昼夜、性别和情绪等因素变化而出现正常波动。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体温易受环境温度影响;儿童由于代谢率增高,体温可略高于成人。

新生儿奶粉温度多少适合

不同牌子的奶粉有不同的配比说明,但一般来说都是用40-60℃的温水冲较好。这个温度不仅有利于加快化学反应的速度,促使糖、奶粉等在液体里的溶解,调出比较均匀的溶液,且能保证奶粉里的营养物质不被破坏。 新生儿的口腔粘膜薄嫩,奶温过烫,容易引起粘膜的损伤,影响孩子的食欲;奶的温度过低,会影响孩子肠道的蠕动功能,出现消化不良、腹泻等情况。所以在喂奶前一定要试一下温度是否合适,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把奶汁滴到手背上或把奶瓶挨到脸上,如感到不冷不热,与皮肤的温度相似就比较适宜,此时牛奶的温度约为36-37℃。而不要用嘴尝试

宝宝发烧物理降温 散热

小儿高热时,如果周围环境温度不是很低,可以采用揭去被子、松开衣服等措施。这个方法是促进人体散热的最好方法,尤其适用于新生儿、婴幼儿。

佛手瓜几月份成熟上市 新鲜的佛手瓜怎么保存

1、常温保存:适合新鲜佛手瓜保存的温度是8-10℃,而佛手瓜上市的季节是秋天,温度一般都比较低,所以平时可以直接将其置于室内阴凉、通风、干燥处进行保存。 2、冷藏保存:如果家里环境温度太高或者太低的话,那么也可以将新鲜的佛手瓜用保鲜膜包好,然后置于冰箱的冷藏室中保存,这样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大部门酶和微生物的活性,从而延长佛手瓜的保质期。

新生儿喝几段奶粉

其实现在在市场上很多奶粉品牌的一段奶粉是可以给0-6个月大新生儿喝的。这已经是奶粉行业内一般性规则了,给新生儿给一段的奶粉是最适合的。 每个阶段的宝宝对营养的需求量不同,一段奶粉是专门针对新生儿而设计的。非常适合新生儿营养的补充,接近母乳的配方。 在奶粉中有适当的DHA、ARA成分,还有核苷酸、各种微量元素、矿物质,能补充钙。宝宝吃了之后能快速的补充身体发育所需的营养。是非常适合的奶粉。 在市场上一段奶粉的品牌就有很多了,比如雅培金装一段奶粉,多美滋金盾一段奶粉,安婴儿A+1段奶粉,贝因美宝贝1阶段奶粉、

12天婴儿发烧应该怎么办呢?

家长应区别发热是环境因素所致还是疾病因素所致。其次,选用好而安全退热的方法。 环境因素多为保温过度:如衣着过多、捂被过多。尤其是当室内环境温度接近30℃时,若母亲乳汁分泌不足,新生儿乳汁摄入减少就可引起新生儿脱水而致宝宝出现发热。经适当降低环境温度(新生儿居住室温以22—25℃时为宜),松开被包或多补充水分后,宝宝体温便可降至正常。 若新生儿宝宝发热时伴随有反应转差,面色苍白,食欲减退,手足发凉,这就是疾病因素引起的发热,及时就诊。转送途中,宝宝须少包裹,头部可枕冷水袋。当体温超过39℃时可先在家中给予温

新生儿喝几段奶粉

新生儿喝几段奶粉: 其实现在在市场上很多奶粉品牌的一段奶粉是可以给0-6个月大新生儿喝的。这已经是奶粉行业内一般性规则了,给新生儿给一段的奶粉是最适合的。 每个阶段的宝宝对营养的需求量不同,一段奶粉是专门针对新生儿而设计的。非常适合新生儿营养的补充,接近母乳的配方。在奶粉中有适当的DHA、ARA成分,还有核苷酸、各种微量元素、矿物质,能补充钙。宝宝吃了之后能快速的补充身体发育所需的营养。是非常适合的奶粉。 在市场上一段奶粉的品牌就有很多了,比如雅培金装一段奶粉,多美滋金盾一段奶粉,安婴儿A+1段奶粉,贝因

新生儿发烧是什么原因

环境因素引起 新生儿体温容易受外在环境影响:室温过高、新生儿包裹过严过多、房间空气不流通、水份摄取不够、水份流失(流汗、腹泻)、剧烈活动前后、某些特殊药物作用等,均可能引起新生儿温度迅速升高。若体温呈现不稳定状态,则应考虑疾病的可能性。 新生儿脱水热 多发生在生后3~4天正常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发病原因为摄入水分不足。因新生儿出生后经呼吸、皮肤蒸发以及排出大小便等丢失相当量的水分,而生后3~4天内母乳量较少,如未及时补充可造成体内水分丢失过多,导致新生儿血液浓缩而发热。待补充水分及降低环境温度后即可缓解。

新生儿奶粉温度多少适合

新生儿的口腔粘膜薄嫩,奶温过烫,容易引起粘膜的损伤,影响孩子的食欲;奶的温度过低,会影响孩子肠道的蠕动功能,出现消化不良、腹泻等情况。所以在喂奶前一定要试一下温度是否合适,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把奶汁滴到手背上或把奶瓶挨到脸上,如感到不冷不热,与皮肤的温度相似就比较适宜,此时牛奶的温度约为36-37℃。而不要用嘴尝试牛奶的温度,因为成人口腔中的细菌可通过奶头进入宝宝的体内,由于宝宝的抵抗力低,所以很容易感染而致病。 新手父母对于育儿喂养存在很多误区,也常出差错,例如用刚烧开的水去冲奶粉,其实,这样的行为是非常错

新生儿夏天可以穿短袖吗

可以穿短袖。 因为新生儿本身就新陈代谢旺盛,尤其是在夏季,天机炎热干燥,如果宝宝出汗多会导致水分丧失,那么就需要通过降低环境温度或者减少衣物来达到降温的目的。所以说新生儿夏天是可以穿短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