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胎教:亲切而有趣的亲子对话训练
语言胎教:亲切而有趣的亲子对话训练
有一个父母均为法国人的小女孩欧蒂鲁,生性孤僻,患自闭症,但当她听到有人讲英语时,就变得异常活跃,口齿伶俐,前后判若两人。原来她母亲怀她时,曾在一家都讲英语的贸易公司工作,可以说她早在娘胎里就接受语言训练了。
鉴于此,法国有个叫托马蒂斯的专家认为,胎儿在母腹中收听到的最理想的声音莫过于其生母的说话声。当母亲说话时,声音顺着食管下滑,在脊柱部分产生振动,最后在骨盆区形成回音。因此,如果想对胎儿实施胎教,最简便易行的办法就是让其母亲用一种语言讲话,可以肯定胎儿是会听见的。
四五个月的胎儿已具有初步的听觉能力,六七个月时对外界声音特别是母亲的声音已经有敏感的反应。这时父母就可以和胎儿对话了。胎儿能听懂父母的话吗?当然胎儿是不可能像幼儿那样理解父母的话,但能听到父母的话,并做出某些动作反应则是肯定的。例如孕妇差不多都有这样的经验:当夫妇大声争吵时,胎儿就会在胎内手脚乱动,好像在说:“别吵了,别吵了!”这不说明胎儿已经有听人讲话的能力了吗?国外有专家认为,胎儿不仅能听,而且还能“领会”,父母决不能对胎儿置之不理,认为胎儿一无所知,和胎儿说话是白费口舌。
30周后的胎儿对母亲的说话声感兴趣,这实际上有了语言胎教的基础。胎儿对母亲的声音比较熟悉,也喜欢听。父亲靠近母亲的腹部讲话,胎儿也能听到,但效果没有母亲讲话好。因此,语言胎教的责任主要在母亲的身上。
母亲必须充满感情地对胎儿讲话或讲故事,发出的声音要欢快、明朗、柔和,最好带着笑声,这样容易感染胎儿。向胎儿叙述的事物要是自己熟悉的、能理解的,而且要声情并茂、绘声绘色地讲,就像托儿所里的阿姨对2岁左右的孩子讲话一样。讲话结束时,不要忘记对胎儿说:“你真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妈妈讲的故事你都听懂了。”
原北京医科大学和内蒙古医学院两名研究人员采用自然实验法研究方案,让孕妇在孕早期就给胎儿起好名字,用录音机播放母亲的“呼名”为条件刺激,从胎儿16周开始建立条件发射。他们又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亲子对话训练,取得了良好效果,证实语言胎教不仅具有科学性,而且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
因此,父母还要给胎儿起个名字。胎儿虽然还没有出生,就给他起个名字,可使父母对他更为重视,和他对话更为方便。还有,经常叫唤胎儿的名字,能引起他的条件反射,一听到名字就知道和他讲话了。胎儿出生后,你叫唤他的名字,他会感到熟悉,对你亲热。
当然,给胎儿起的名字要响亮一些,两个字一样,如“贝贝”、“灵灵”、“辉辉”,这样容易听,也容易记住。当爸爸妈妈轻声叫唤胎儿的名字时,必然会有一种温馨、亲昵的感情荡漾在心头,必然觉得胎儿已经成为家庭中不可缺少的一员——虽然他还没有出生,虽然你不能见到他,但在胎教中很有用的。
亲子对话训练和一般面对面的对话不一样,一方面父母看不见胎儿,但父母要像看得见那样,用亲切的眼光注视着腹中的孩子;另一方面胎儿不会说话,但父母要觉得胎儿能和自己交流。最重要的是要把胎儿当成一个孩子看待。你叫他名字,他会叫你妈妈或爸爸。他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思想感情、机灵可爱的小淘气。因此,你完全能够像对待婴幼儿那样,对话时自然、充满温情和爱怜。不论是早晨还是晚上,只要有时间,就不要失去这种亲子对话机会。这种对话是美的传递,能够产生以美导真的效应,可以提高胎儿的素质,并在出生后的孩子身上显示出来。
果然,上述两位研究人员的研究表明,受试A、B经过亲子对话训练,出生后都表现出相当程度的人际交往行为,受试A出生6天就主动与成人连续进行“咿咿呀呀”的有意“交谈”达五六分钟之久,而且面部表情丰富,有声有色。这种表现很难用6天的生活经历来解释,可以认为与亲子对话训练有关。 在新生儿期以后的连续追踪中也可以看到,受试A在生后75天、B在60天时能模仿成人口形喊出“妈妈”。曼试A2岁8个月的婴幼儿语言能力,也强于同年龄
孕妇胎教的方法你都知道吗
音乐胎教
音乐作为一种特殊声波,对胎儿是一种良好的刺激,它能促进胎儿大脑健康发育。从孕满5个月开始,可以用胎教传声器放在孕妇的腹部给胎儿上音乐课。乐曲的选择可以根据胎儿的类型而定。如胎儿活泼好动,可以让他听节奏缓慢、柔和的乐曲;胎儿文静少动,可以听轻松、欢快、活泼的乐曲。正确的胎教音乐频率范围为500-1500Hz。孕妇也可唱歌给胎儿听。
语言胎教
语言胎教可以让胎儿不断接受语言波的信息,训练胎儿在空白的大脑上增加音符。孕妇可以每天阅读有趣的童话故事、优秀的文学作品,也可以用胎教器的话筒与胎儿对话。在胎儿出生前的几个月,给胎儿取个小名,讲话前先呼唤小名,以增进感情。
抚摸胎教
抚摸可引起胎儿大脑的刺激,产生新的神经链与脑细胞的通路,每天抚摸刺激,胎儿就会产生记忆,使胎儿智力开发越快。抚摸的方法为:孕妇卧床,将双手放在腹部,顺着一个方向用手轻轻压抚胎儿,胎儿受到压抚后就会出现胎动,是对爱抚的反应。每天做2-3次,每次5分钟。
文字胎教
把简单的单词读给胎儿听,例如香蕉、小猫、小狗、青菜,边读音边告诉形状、颜色、动物的叫声。让胎儿反复得到训练可以开发大脑的智力。
胎教怎么跟宝宝说话
1、满怀爱意的对话
孕初期,准妈妈可配合抚摸胎教来进行语言胎教。例如在午睡或晚上睡觉前,准妈妈躺下后温柔地抚摸胎儿,与胎儿充满爱意地说话,如:“宝宝,你好!一天过去了,高兴吗?妈妈爱你,非常爱你!”
2、表达日常生活内容
准爸爸准妈妈可以根据日常生活,随意确定与胎儿的对话内容,所以语言胎教时间是不固定的。白天准妈妈进行任何活动时可根据活动内容与胎儿对话。
3、给胎儿讲故事
给胎儿讲故事是语言胎教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准妈妈把胎宝宝当成是一个大孩子,认真地用亲切动听的语言、充满感情的语气给他讲故事。
4、为胎儿读文学作品
给胎儿读文学作品,尤其是优美的散文和诗歌,也是语言胎教的一项内容。准妈妈在阅读时最好自己先沉浸到文学作品所描绘的意境中去,然后以温和的语调来朗读,声音不用太高。
5、准爸爸要参与对话
在进行语言胎教时,准爸爸一定要参与,胎儿很喜欢准爸爸雄浑、厚重、有磁性的声音。专家们发现,准爸爸参与做语言、音乐等胎教活动的胎儿,出生后对爸爸的声音很早便有辨别力,感情上也有较明显的亲近表现,日后对爸爸会更喜欢。
胎教怎么做比较好 语言胎教
语言胎教可以让胎儿不断接受语言波的信息,训练胎儿在空白的大脑上增加音符。孕妇可以每天阅读有趣的童话故事、优秀的文学作品,也可以用胎教器的话筒与胎儿对话。在胎儿出生前的几个月,给胎儿取个小名,讲话前先呼唤小名,以增进感情。
孕妈妈实施运动胎教有哪些方法
胎宝宝需要的是母亲的呵护。那么怎样向胎宝宝传达母亲的爱意呢?这不但需要语言上的柔声细语、听觉上的优美乐曲,而且还需要有肢体的接触,温柔的亲昵,这也许是母亲的本能。摸一摸自己创造出来的小生命也是生活中的一种乐趣。不要小看它的作用,腹内的小宝宝可是有感觉的。
孕妈妈经常抚摩胎宝宝,可以激发胎宝宝对运动的积极性,一开始也许不会明显感到胎宝宝回应的信号,因为这种信号缓慢而有节奏。只有经过不断实践,才可能逐渐产生明晰的感觉。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胎宝宝胎动的差异,能预示胎宝宝出生后活动能力的强弱。在正常情况下,胎宝宝时期活动能力强的婴儿出生6个月后,要比在胎宝宝时期活动能力差的婴儿动作发展得更快些。
胎宝宝一般在怀孕后的第七周才开始活动,会吞吐羊水、眯眼、咂拇指、握拳头、伸展四肢等。大约在16周以后,孕妈妈就可以感觉到胎宝宝的胎动。这时,孕妈妈不仅可以通过抚摩胎宝宝和他沟通信息、交流感情,还可以帮助胎宝宝做“体操”。在母腹中就进行过体操训练的胎宝宝,出生后大脑发育状况也优于未进行体操训练的婴儿。
和胎宝宝做游戏
谈到和胎宝宝做游戏这一问题,可能会有人疑惑不解,胎宝宝怎么会做游戏呢?的确,一般来说,做游戏是出生后的宝宝们的“专利”。可近几年来,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超声波的问世,我们发现,胎宝宝在母体内有很强的感知能力。父母对胎宝宝做游戏胎教训练,不但可以增进胎宝宝活动的积极性,而且有利于胎宝宝智力的发展。让我们通过超声波的屏幕显示观察一下胎宝宝在母体内的活动情况,胎宝宝在某一天醒来伸了一个懒腰,打了一个哈欠,又调皮地用脚蹬了一下妈妈的肚子,有时还抓住脐带将它送到嘴边,这个动作使他产生了一阵快意。从胎宝宝的这些动作和大脑的发育情况分析,科学家们认为,胎宝宝完全有能力在父母的训练下进行游戏活动。
据国外新闻报导,天才儿童迭戈在母亲腹内第三个月起,他的父母亲就开始对他进行游戏训练——通过敲他母亲的腹壁观察他的反应。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小迭戈已经可以调皮地与大人玩游戏了。当有人敲他母亲一下,他也敲一下;敲两下,他也敲两下。而且他的父母很自豪地说,他们的宝宝一出世就能够马上认出谁是他的父母。可见胎宝宝是很有潜能的,只要父母不失时机地通过各种渠道对胎宝宝施行早期胎教,使他获得良好而有益的刺激,其本身的能力会远远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天才。
目前有些国家正在研究,通过对胎宝宝实施一种特殊的训练,以达到培养出体育方面的超级明星的目的。这一愿望经过人们对胎宝宝潜能的不断认识和挖掘是一定会实现的。
一位美国育儿专家提出一种与胎宝宝做“踢肚游戏”的胎教法,希望通过母亲与胎宝宝做游戏,达到胎教的目的。具体方法是:怀孕已经5个月的孕妈妈,可以开始与胎宝宝玩“踢肚游戏”。当胎宝宝踢肚子时,母亲轻轻拍打被踢的部位,然后等待胎宝宝第二次踢肚。一般在一两分钟后,胎宝宝会再踢,这时再轻拍几下,接着停下来等待。如果你拍的地方改变了,胎宝宝会向你改变的地方再踢,注意改拍的位置与原来的位置不要相距太远。每天进行两次,每次数分钟。这种方法被150名孕妈妈用来施行胎教,结果生下来的婴儿在听、说和使用语言技巧方面都获得最高分。经过这种刺激胎教训练的胎宝宝,出生后学站、学走都特别快,不仅身体健壮、手脚灵活,而且出生时婴儿大多数拳头松弛,啼哭不多,与未经过训练的同龄婴儿相比,显得活泼可爱。
怀孕中晚期如何进行胎教
语言胎教和音乐胎教一样,属于听觉胎教的范畴,主要是为了给胎儿声音的刺激,这些适宜的声音在胎儿大脑听觉神经通路走经的过程里,让胎儿的大脑细胞伸展出更多的树突,大脑网络得到丰富,同时听觉系统也会得到近一步完善和促进。
你可能已经听说过,怀孕后期胎儿已具备了听力和感觉能力,爸爸妈妈的话语会在他的脑海里留下初浅的痕迹,当宝宝出生后重新听到爸爸妈妈的声音,他会感觉这些声音很亲切很熟悉,这是对胎儿期间记忆的一个重现。
语言胎教最好是在胎儿醒着的时候进行,一般最好和下文提到的抚摩胎教配合同时进行,可以一边抚摩腹部,一边对宝宝说话。如果准妈妈在早上醒来,或者午睡醒来,以及晚上临睡前都可以进行语言胎教。
做语言胎教时,你可以躺着也可以坐着,给宝宝说的话要简单明了,充满感情。你可以给宝宝读书唱歌,也可以只是说说你的日常生活。准爸爸更适合给胎儿做语言胎教,因为准爸爸的声音大都属于有磁性的男中音或男低音,更容易被胎儿听到,而准妈妈们则大多属于高频的尖细声音,而高频的声音传到子宫时是有衰减的,不容易被胎儿听到,所以,语言胎教的重任最好让准爸爸来完成,这同时也是准爸爸和宝宝建立亲子感情的好机会。
儿童自闭症的最佳治疗时间
如今对于自闭症儿童的治疗多采用特殊教育和训练为主、药物为辅的办法。自闭症儿童的康复训练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训练重点,一般2~6岁是患儿康复训练的关键期,对训练其生活自理能力、语言发育以及刻板行为的纠正能起到较好的效果,而过了6岁,训练效果会比较差,应更着重于社交技能的训练以及对其攻击性、危险性行为的控制。
大多的自闭症儿童语言发育都比较晚,常常在两三岁时仍不会说话。也有部分患病儿童有语言能力,但是缺乏交流性,他们或重复刻板语言,或自言自语,内容单调。最常见的就是模仿言语和“鹦鹉语言”,例如,教孩子说“叫阿姨好!”正常的孩子会跟着说:“阿姨好”,但是,自闭症儿童可能完全重复你的话语“叫阿姨好”,就像鹦鹉学舌。
社会交往障碍是自闭症的主要症状表现。如婴儿期不喜欢拥抱;缺乏与亲人的目光对视;不参加小朋友的合作性游戏;通常不怕陌生人,与父母亲没有特别的情感;有需要时就拉着父母的手到某一地方,不能用手指指物,很少运用点头或摇头表示同意或拒绝等,这些都是社交障碍方面的常见表现。
还有一些自闭症儿童的症状反映在刻板重复行为及狭窄兴趣上,比如看手、望天花板、转圈、嗅味、玩弄开关等。他们还特别依恋某一种东西,很难接受环境的改变,比如不喜欢吃新食物,睡觉时总要搂着同一个抱枕、玩具等,否则就哭闹。
虽然最终确认自闭症的年龄大不相同,但是只要选对了方法,随时都是自闭症患者的最佳治疗时间。
如何胎教 语言胎教
语言胎教的方法就是准妈妈经常轻声细语地跟胎儿进行交流,可以是说日常美好的事情,也可以有意识的将一些简单的儿童故事等等。准妈妈可以进行语言胎教,准爸爸也要积极参与其中,不要以为宝宝出生的时候什么都不懂,胎教过程中,胎儿可是能够深切感受到爸爸妈妈的爱。
语言胎教最重要的就是语言,准妈妈或者是准爸爸们在进行胎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控制声音,用轻柔舒缓的声音跟胎儿交流才是最有效的。另外进行语言胎教的时候应该在一个安静的环境中进行,每天可以选择简单的对话,重复说没关系,这样可以增强胎儿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