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如何管住嘴
糖尿病患者如何管住嘴
①主食:按生粮计算每日大约5两,相当于熟食8两~1斤左右,按照每日三餐,每餐主食的量相当于患者本人的两个拳头大小。粮食要严格按照规定量吃,不能多吃,也不能少吃,更不能不吃,还要均匀地吃(即每顿饭都要有粮食,蔬菜、蛋白质)。每日三餐,适当分配,定时定量。如采用胰岛素治疗,必要的加餐尤为重要,是预防餐后低血糖的重要措施。如每天5两主食,分配为:早餐1两,午餐2两,晚餐2两。尽量不要喝稀粥、八宝粥、面糊等熬制食品(容易引起饭后血糖高),粗粮和细粮一样计算重量,粗粮(例如莜面)也不能吃的过量。无糖食品也应计入主食总量中,不能随便吃无糖食品。
②蔬菜:每日1斤左右(相当于患者用两只手的一捧的量),各种蔬菜应该搭配。蔬菜中的土豆、白薯、山药、藕、荸荠、菱白、凉薯、芋头、蚕豆、粉条、红薯、碗砣、老玉米主要成分是淀粉,应算作主食,不算作蔬菜,如果吃这些食物应适当减少主食。
③水果:当血糖尚未控制好时暂不要吃水果,当血糖控制达标时(血糖<7.0mmol/L)再试验吃水果,可以吃西瓜(1小块约1斤)、苹果、梨、桃、桔子等(中等大小一个约4两)、草莓、葡萄(6~10个左右)等。应在两顿饭之间血糖最低时吃水果,于吃后1/2—1小时,2小时测测血糖,吃什么水果,吃多少量,以血糖不高为标准。以下水果尽量不吃如:红枣、红果、葡萄干、杏干、柿子饼、果脯、蜜枣、甘蔗等。另外,硬果类食物(花生、瓜子、核桃、杏仁、松子、麻子、榛子)主要成份是油(约占50%),每15粒花生米或一小把瓜子≈10毫升油并含有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故应少吃或不吃,如果用其“充饥”不但会使血糖升高,还会发胖,增加胰岛素抵抗。
④瘦肉每日2两(相当于患者本人的食指和中指并在一起大小),包括鸡、鸭、鱼、兔、牛羊肉、海鲜等,但是不能吃肥肉、动物皮、内脏(肝、肾、肠等)。鸡蛋每天1个,牛奶每天半斤,豆制品每天1~2两左右,或豆浆半斤左右。
⑤油脂每天2~3小汤勺约半两左右(相当于患者本人2个大拇手指肚大小),少吃煎、炒、烹、炸、烧等油脂高的食品,少吃涮羊肉,不能吃菜中的油汤,可以吃蒸、煮、焖、炖、拌等加工的食品。
⑥戒烟限酒:烟有刺激升糖激素释放的作用,还可使组织缺氧,微循环障碍。酒含热量高(仅次于油),易增加体重,啤酒中含糖约11度(每100亳升含糖 11克),易吸收,使血糖升高,长期饮酒会伤肝,引起酒精性肝硬化,使血糖难以控制。所以一定要忌烟,少喝酒或不喝酒。如果饮酒,每日不超过1~2份标准量(一份标准量约含酒精10克,相当于啤酒285毫升、红酒100毫升、白酒30毫升),并且饮酒后应扣除相应能量的主食(一份酒≈20克主食)。
⑦低盐饮食,每日食盐的摄入量每日不应超过6克,可以按照一矿泉水瓶盖的盐≈6克、一啤酒瓶盖的盐≈3克估计每日盐的摄入量。
⑧禁止食用纯糖食品如饮料、白糖、红糖、蜂蜜等。市场上所谓“无糖食品”实际上是“无蔗糖食品”。其中的甜味是甜味剂的味,不是糖,但制作食品所用粮食中的淀粉,馅中的豆沙,奶中原有的乳糖仍可转变成葡萄糖,如果食用市售无糖食品应对应减少相应食物,无糖食品不能随便当做零食吃,甜味剂是非糖食品,一般不会升高血糖,但也需吃后测血糖来证实。甜味剂不能作为低血糖时的急救食品。
⑨千万不要限制喝水,否则引起血液浓缩、血栓形成、水盐代谢紊乱,代谢产物排泄障碍等多种不良后果,要做到“渴了就喝”。由于每个人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利用有差异,前面的计算只是框架,参考,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患者情况进行调整,如肾病患者应减少植物蛋白(如豆制品)的摄入,儿童和孕妇应增加蛋白类食品如瘦肉、鸡蛋、牛奶等的摄入量,体力活动重的患者应适当增加进食量。
糖尿病的饮食禁忌是什么
糖尿病对于人类的影响,我想大家应该是都知道了,无论是在药物上还是在饮食上都是要注意的。饮食治疗对于病情也是有很大的帮助的,那糖尿病的饮食禁忌是什么?这也是目前很多糖尿病患者想知道的,下面就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
糖尿病的饮食禁忌是什么?
1、菜肴少油少盐;
糖尿病人应选少油少盐的清淡食品,菜肴烹调多用蒸、煮、凉拌、涮、炖、卤等方式。烹调宜用植物油,尽量减少赴宴。在赴宴时也要尽量按照平时在家吃饭时的量和食物间的搭配来选择饭菜。
2、"多吃肉、少吃饭"并不科学;
有人认为肉是蛋白质,饭才是糖,因此,多吃肉不会引起血糖升高。其实不然,肉到体内也能转变成糖。糖尿病患者每日胆固醇摄入量应小于200毫克,要限制动物性脂肪及含饱和脂肪酸高的脂肪摄入,少吃油煎、炸食物及猪、鸡、鸭、腰花、肝、肾等动物内脏类食物。
3、进餐定时定量;
注意进食规律,一日至少进食三餐,而且要定时、定量,两餐之间要间隔4-5小时。注射胰岛素的病人或易出现低血糖的病人还应在三次正餐之间加餐2-3次,可从三次正餐中拿出一部分食品留做加餐用,这是防止低血糖行之有效的措施。
4、无糖糕点也要控制;
虽然无糖糕点不含蔗糖,但糕点是淀粉做的,同样会产生热量,故不能随便多吃;糖尿病患者须忌食糖(白糖、红糖、葡萄糖、水果糖、麦芽糖、奶糖、巧克力、蜂蜜)、糖类制品(蜜饯、 水果罐头、各种含糖饮料、含糖糕点、果酱、果脯)。这些食品可导致血糖水平迅速上升,直接加重病情,干扰糖尿病的治疗。
5、吃饭要细嚼慢咽,不要边走路边吃饭,边说话边吃饭,这都是不对的,吃完饭后立即离开桌子,是自己更好地消化。有利于糖尿病的康复。
上文就是关于糖尿病的饮食禁忌是什么的介绍,希望以上的介绍会对大家有一定的帮助。对于糖尿病患者常常有“管住嘴、迈开腿”的说法,由此可见饮食上对于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是很大的。
夏季糖尿病老人少运动
很多老年人,尤其是糖尿病老人认为“管住嘴、迈开腿”就能够保持健康,其实这种做法并不一定全对。对于身患糖尿病的老年人而言,在炎热的夏季里就不要过多进行运动。
对于糖尿病患者,运动能够提高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强胰岛素和受体的亲和力,增加肌肉对葡萄糖的利用,这样能够有效地改善糖代谢,达到降糖的目的;而且运动能够减少体内脂肪,体重减轻后,体内的胰岛素抵抗就随之减轻,从而提高药物疗效;同时运动能够提高人体的免疫力,也能使人心情舒畅,增加抗病信心。
运动虽然好处多多,可是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也有很多禁忌。与普通的老年人相比,老年糖尿病患者在夏季里更容易出现血糖升高的状况,过多的运动容易导致老病复发,因此运动要相对减少。老年糖尿病患者在夏季要注意饮食清淡,保持身体酸碱平衡。在高温的天气里减少运动、多补充水分维持电解质平衡;每天监测自己血糖变化趋势,做到合理用药,控制血糖升高。
老年人在夏季里还要着重防范“痱子”、红斑、日光皮炎等皮肤病。老年人夏季吹空调要有节制,尽量不要长时间待在空调房内,如因工作不能离开低温空间时,最好穿透气的长裤,防止诱发老寒腿。
熟地黄糖尿病人能吃吗 糖尿病病人日常保健原则
因血糖水平在不同时间段是不一样的,所以建议糖尿病患者在每日餐前、餐后定时测量血糖,随时监控血糖水平,以免血糖升高不自知,引发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控制食物中糖分及脂肪的摄入,如:米饭、猪肉、西瓜、梨等含糖、脂肪高的食物,这类食物应少吃,以免导致血糖水平增高。
俗话说血糖高要“管住嘴,迈开腿”,除了严格的饮食控制之外,也需要合理运动,适量的运动可以促进自身脾的运化,从而改善体内的血糖水平。如:跑步、太极、散步等运动都是不错的选择。
预防糖尿病要“管住嘴、迈开腿”
健康的生活行为涉及的面很广,有学者提出预防2型糖尿病主要是“管住嘴、迈开腿”,倒也简洁明了。“管住嘴”是指控制饮食,控制饮食的关键是控制摄入的总量。需知我们吃的米饭、馒头、面条其实也都是属于“糖”的淀粉,即使吃进去的蛋白质和脂肪在人体内也可以转化为糖。所以在保证营养需求的前提下,应控制进食的总量,而不在于它是不是甜食。“迈开腿”是指运动。如今生产劳动乃至日常生活都已经机械化、电子化了,人们体力活动大减,而饮食却又极大地丰富,入大于出,怎么能不胖?一旦胖了起来,胰岛素抵抗发生,2型糖尿病相随而至。所以,还得“迈开腿”,运动消耗掉多余的能量,以避免肥胖,减少糖尿病发生的危险。晚近的研究还证明肌肉中有许多胰岛素“受体力,即接受胰岛素作用之处。肌肉发达者此种受体便多。不是说,2型糖尿病者体内的胰岛素“英雄无用武之地”吗?这下可好,不是有了“用武之地”了吗?
如今我国糖尿病猛增,预防糖尿病已经刻不容缓。“管住嘴、迈开腿”,全靠人们自己了。
糖尿病的饮食禁忌
糖尿病对于人类的影响,我想大家应该是都知道了,无论是在药物上还是在饮食上都是要注意的。饮食治疗对于病情也是有很大的帮助的,那糖尿病的饮食禁忌是什么?这也是目前很多糖尿病患者想知道的,下面就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
糖尿病的饮食禁忌是什么?
1、菜肴少油少盐;
糖尿病人应选少油少盐的清淡食品,菜肴烹调多用蒸、煮、凉拌、涮、炖、卤等方式。烹调宜用植物油,尽量减少赴宴。在赴宴时也要尽量按照平时在家吃饭时的量和食物间的搭配来选择饭菜。
2、多吃肉、少吃饭并不科学;
有人认为肉是蛋白质,饭才是糖,因此,多吃肉不会引起血糖升高。其实不然,肉到体内也能转变成糖。糖尿病患者每日胆固醇摄入量应小于200毫克,要限制动物性脂肪及含饱和脂肪酸高的脂肪摄入,少吃油煎、炸食物及猪、鸡、鸭、腰花、肝、肾等动物内脏类食物。
3、进餐定时定量;
注意进食规律,一日至少进食三餐,而且要定时、定量,两餐之间要间隔4-5小时。注射胰岛素的病人或易出现低血糖的病人还应在三次正餐之间加餐2-3次,可从三次正餐中拿出一部分食品留做加餐用,这是防止低血糖行之有效的措施。
4、无糖糕点也要控制;
虽然无糖糕点不含蔗糖,但糕点是淀粉做的,同样会产生热量,故不能随便多吃;糖尿病患者须忌食糖白糖、红糖、葡萄糖、水果糖、麦芽糖、奶糖、巧克力、蜂蜜、糖类制品蜜饯、 水果罐头、各种含糖饮料、含糖糕点、果酱、果脯。这些食品可导致血糖水平迅速上升,直接加重病情,干扰糖尿病的治疗。
5、吃饭要细嚼慢咽,不要边走路边吃饭,边说话边吃饭,这都是不对的,吃完饭后立即离开桌子,是自己更好地消化。有利于糖尿病的康复。
上文就是关于糖尿病的饮食禁忌是什么的介绍,希望以上的介绍会对大家有一定的帮助。对于糖尿病患者常常有“管住嘴、迈开腿”的说法,由此可见饮食上对于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是很大的。
糖尿病预防关键管住嘴迈开腿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改善,物质生活变得越来越丰富,人们的平均体重也随之节节升高。如今,肥胖者已从“少数”人群变成了“多数”大军。统计资料表明,美国成年人中有61%的人达到了“超重”或“肥胖症”的水平。正是这一快速壮大的肥胖人群使得糖尿病患者的数量比过去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例如,在过去的十年里,美国的糖尿病患者增长了40%,占美国总人口的6.9%。据专家们的预测,到2050年,美国经确诊患糖尿病的人数可较现在增长165%。
专家介绍说,体重超重加上老不活动十分容易让人患上糖尿病。在三十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中,大部分人患的是ii型糖尿病,即人体自身已不能产生足够的胰岛素。胰岛素的功能是将血液中的糖分输送到人体的各个细胞,为它们补充“燃料”。如果患的是i型糖尿病,人体生产胰岛素的功能则完全丧失。在这种情况下,患者必须靠注射胰岛素的办法控制血糖。
此外,还有一大群人(在美国约为两千万人)则在糖尿病的边缘徘徊。在他们的身上,出现了一种叫做葡萄糖耐力受损症,即糖尿病的前兆。具有这种症状者的血糖水平高于正常值,但又未高到糖尿病的水平。统计研究表明,在葡萄糖耐力受损症患者中,每年有10%的人会转成糖尿病。
美国糖尿病预防计划对3234名患有葡萄糖耐力受损症的人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人员将这些人分成三组,第一组改变其生活习性,如减肥和定时锻炼,第二组口服糖尿病药物,第三组则只服安慰药。三年的跟踪研究结果显示,减肥的那组人中,只有14%的人转入ii型糖尿病,口服糖尿病药物组中则有22人患上了糖尿病,而服用安慰药的那组中则有29%的人转成了糖尿病。
降血糖怎么吃 糖尿病人平时应该如何保健
1、低糖低脂饮食。糖尿病人每日应当控制糖分及脂肪的摄入,如:米饭、肉类、或西瓜等含糖分高的水果;可以多吃蔬菜或黄豆类食物。
2、加强运动。糖尿病人除了要“管住嘴”之外,还需要“迈开腿”,多运动促进脾的运化,从而改善体内血糖情况。
3、定期测量。建议糖尿病人每日定时测量血糖,随时监控血糖情况,以免引发各种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的自我疗法
加强认识
糖尿病病人需要了解和认识糖尿病,正确地对待糖尿病,有效地治疗糖尿病。目前对糖尿病的诊治满不在乎的情况比较多见,这种病人常年不看 病,不查血糖,也不去注意并发症的情况,这种态度十分危险,往往要为这种“不在乎”而付出不可挽回的代价。
糖尿病教育也包括对社会、对糖尿病人及其家属、 对医务人员及对各级领导的宣传教育,使他们积极行动起来,和糖尿病作斗争。
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好的生活方式会让你有率的远离各种常见疾病,我们应该顺应人体的生物钟,做到早睡早起,这样不仅能提高身体免疫能力,防止各种疾病的发生,同样可以让你保持一天充沛的精力。
合理膳食
糖尿病患者要管住嘴,不吃含蔗糖、葡萄糖的食品。主食方面经常吃一些粗粮,如荞麦、豆类、糙米;副食则以蔬菜、瓜果为主,如苦瓜、大白 菜、西红柿、黄瓜、苹果等要常吃。在家有条件时,变三餐为4~5餐,这样可降低餐后血糖高峰,有利于血糖平稳。每天进食总量也不能太少,因为缺少食物向前 推动,肠蠕动减少,易引起便秘。
适宜的运动
运动疗法是利用体育锻炼防治疾病、增强机体抵抗力,通过消耗血糖、脂肪来帮助患者降低血糖的有效方法。糖尿病患者运动可以增加葡萄糖的利用,有利 于血糖的控制。糖尿病患者每天应从事“持之以恒,量力而行”的锻炼,进行l小时左右的运动。运动后最大心率为(220-年龄)的60%~85%为宜。有利于减肥、降糖、降压、调脂、降低血粘度。选择自己最适宜的运动,如游泳锻炼法、慢跑锻炼法、散步锻炼法等等。但切忌高负荷运动,因为这样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预防糖尿病要“管住嘴、迈开腿”
对于1型糖尿病的预防,目前可以说尚无办法。幸而,如今成十多倍增长的是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可以说是一种“生活方式病”,除了遗传因素之外,是因不良的生活行为所引起。所以预防2型糖尿病的关键是:建立健康的生活行为。
健康的生活行为涉及的面很广,有学者提出预防2型糖尿病主要是“管住嘴、迈开腿”,倒也简洁明了。“管住嘴”是指控制饮食,控制饮食的关键是控制摄入的总量。需知我们吃的米饭、馒头、面条其实也都是属于“糖”的淀粉,即使吃进去的蛋白质和脂肪在人体内也可以转化为糖。所以在保证营养需求的前提下,应控制进食的总量,而不在于它是不是甜食。“迈开腿”是指运动。如今生产劳动乃至日常生活都已经机械化、电子化了,人们体力活动大减,而饮食却又极大地丰富,入大于出,怎么能不胖?一旦胖了起来,胰岛素抵抗发生,2型糖尿病相随而至。所以,还得“迈开腿”,运动消耗掉多余的能量,以避免肥胖,减少糖尿病发生的危险。晚近的研究还证明肌肉中有许多胰岛素“受体力,即接受胰岛素作用之处。肌肉发达者此种受体便多。不是说,2型糖尿病者体内的胰岛素“英雄无用武之地”吗?这下可好,不是有了“用武之地”了吗?
如今我国糖尿病猛增,预防糖尿病已经刻不容缓。“管住嘴、迈开腿”,全靠人们自己了。
60岁老人怎样控制血糖
3.1、要有平和的心态
要与人为善,平静耐心,有宽容之心,才会远离失眠、心烦和焦虑。心态直接影响到我们的健康、左右我们的人生,把握和调控健康,全靠自己。
3.2、运动
特别是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运动是控制血糖的五驾马车之一,必须要“迈开腿”。所以,筋骨常活动,周身气血运行好对于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3.3、合理饮食
饮食控制不好,血糖一定控制不好。所以糖尿病人一定要“管住嘴”,其关键是总量要控制,搭配要合理。也就是说吃到七八分饱,以清淡素食为主,注意荤素搭配和精细搭配。正所谓“粗茶淡饭荤素配,水果蔬菜比肉好。木耳蘑菇加摩芋,骗骗肚子就行了”。中医学认为,糖尿病人可以多吃一些带苦味的食品,如苦瓜。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苦瓜中所含的苦瓜皂甙具有类似胰岛素的作用。
3.4、充足的睡眠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非常重要。糖尿病患者可以每天睡一个子午觉,所谓子午觉就是子时与午时都应该睡觉,子时大睡,午时小憩,午觉缓冲子觉休整。另外,为保证睡眠质量,睡前可以打坐半小时以静心,或用温水洗澡、泡脚。
糖尿病控制饮食是预防关键
专家指出,多项研究都证实,在糖尿病高危人群中,中等程度的减重(即减轻体重的5%-10%)和增加运动可以有效延缓,甚至预防60%的糖尿病的发生,即使在已经罹患糖尿病的患者中,中等程度的减重也可以延缓疾病进展和预防并发症。腹型肥胖对于血糖的不良影响,除降低组织对血糖的利用外,更重要的是反映了一种不良的生活方式,包括饮食结构的不合理及体力活动的缺乏。因此,在预防糖尿病的过程中,控制体重应同时注重合理饮食及加强锻炼两方面。
控制饮食首先应改变高热量、高脂肪的饮食结构,少吃油炸食品,控制热量摄入,同时增加蔬菜、谷类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摄入,并适当摄入鱼、肉、蛋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同时,要多锻炼身体,不要久坐不动,坚持必然规律的锻炼,减少腹部脂肪的堆积。研究表明,每天走35分钟的路,糖尿病患病风险可减低80%。
按照这样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合理的生活方式,管住嘴、迈开腿,积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摆脱肥胖,就能远离糖尿病。
糖尿病能活多久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也是一种终身性的疾病,需要人们进行病情的长期控制治疗。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能活多久的问题,血糖的控制情况是让患者长寿的基本因素也是决定因素。糖尿病患者控制好血糖不但可以远离并发症的危害,也可以减轻家庭的负担,不断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病人现在的情况,考虑是代谢综合症引起的症状,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需要及时的治疗调理,可以恢复的.需要注意饮食的调理,控制主食的摄入量,每天不要超过8量,多吃水果蔬菜,忌高脂肪的食品,控制血压血糖,配合中医药调理.血糖越高,发生并发症的几率就会增加,寿命肯定会缩短.你的血糖控制的不太好,应该空腹控制在4.4-6.1mmol/l,餐后血糖控制在 4.4-8.0mmol/l,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小于6.5。如果你的年龄在55以下,一定要努力达到以上标准。糖尿病人要管住嘴,迈开腿,贵在坚持,相信你一定能控制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