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招让宝宝乖乖合作吃饭
10招让宝宝乖乖合作吃饭
吃饭前
1、为宝宝准备一套专用餐具
大人使用的碗筷、叉子不适合宝宝使用。用又大又重的杯、碗盛满果汁或牛奶,宝宝会有压迫感而影响食欲。儿童餐具比较适合宝宝,可以带宝宝一起去购买,让他自己选择喜欢的餐具,以促进吃饭的兴趣。
2、提早十分钟通知宝宝吃饭
宝宝玩得正高兴时,突然被打断,难免会有生气、反抗和拒绝的情绪,所以要事先告诉宝宝即将要做的事,给他一点缓冲时间,将玩具收拾干净,准备用餐。
3、让宝宝少吃零食
少量多餐是最有利于宝宝的饮食方式,但是正餐之外的点心份量不可太多,以免宝宝到了正餐时却吃不下。选择营养价值高印食品给他当点心,而不要给他吃“垃圾”食物。
4、让宝宝一起帮忙
为了满足宝宝的好奇心,吃饭前可以让宝宝帮忙整理餐桌、摆碗筷等,这样,宝宝会充满对用餐的期待,乖乖坐下吃饭的可能性也会得到提高。
5、换换烹调方法
宝宝吃饭坐不住的理由,不一定在于菜的味道不好,有时是因为烹调的方式让宝宝无法接受。所以不妨经常换换烹调方式,如清蒸、红烧等,让宝宝有新鲜感。
另外,大多数的宝宝都喜欢色彩鲜艳的食物,若烧成不好看的颜色,恐怕就难以吸引宝宝乖乖坐看吃饭了。此外,温度太冷或太热的食物宝宝也不会喜欢。
6、在餐中多加宝宝喜欢吃的东西
虽然要均衡摄取各类食物,才可帮助宝宝健康地发育成长,但也不可强迫宝宝进食。可先以宝宝喜欢吃的食物为主,再渐渐加入其它的或新的食物,由少至多,让宝宝接受各类食物,这样也可以发掘更多宝宝喜欢吃的食物。只要饮食更富变化,宝宝自然乐意安安稳稳坐下吃饭。
吃饭时
7、教会宝宝用筷子
不少吃饭坐不住的宝宝都是由父母喂饭的。宝宝三岁后,父母可以教他学用筷子,学会自己吃饭,也更容易坐得住。三岁以下的宝宝也要让他学会用勺子自己吃饭,若他能自行吃光,会有成功感,慢慢地便能增加他对吃饭的兴趣。虽然开始会弄得满桌饭粒,脸上身上都一塌糊涂,但这是个必然的开始。
8、别在饭桌上骂宝宝
吃饭时的气氛要轻松点,让宝宝自在。千万别为了让他多吃一口而想方设法,甚至大动干戈。也不要总是急着问:“你还想再吃吗?”如果宝宝说:“吃饱了。”那就别再强求他吃。这样,他才能慢慢体会出吃饱了是个什么概念,而不会刚吃几口饭就往外跑。
9、让宝宝有饥饿感
宝宝之所以不肯乖乖坐下吃饭,有时是因为他不饿。所以,要想办法让他有饥饿感。可以在宝宝吃了几口就跑开的时候,心平气和地说:“好了,宝宝吃饱了。”然后把碗收掉,不要在乎他剩下多少。几次下来,宝宝就会知道不乖乖坐下吃饭会饿肚子。
这个方法听着简单,做起来却不容易,因为父母首先要硬下心来,不能总担心宝宝饿,如果忍不住给他零食吃,那就适得其反了。
吃完饭
10、多表扬
当宝宝能够很安稳坐下来吃饭时,不要忘了表扬他,或是饭后陪他玩一会儿作为奖赏,让他产生关于吃饭的快乐记忆,以后对吃饭就不会排斥了。平时也要有意识地多给宝宝灌输“好好吃饭,长得更快,变得更聪明”之类的观点。
懂得合作的宝宝更有出息
宝宝合作能力的发展
0~1岁:合作作为一种比较高级的社会性能力,在宝宝降生后的第一年里并不具备。
2岁左右:在出生后的第二年,宝宝的合作行为开始发生并且得到发展。这时正好是宝宝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阶段,宝宝的思维发生了第一次重大的转折,就是开始能够明确地认识到自我与他人的区别,摆脱了完全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局限,逐渐学着从他人的视角看问题的,能够简单地站在他人的立场思考和理解别人的感情,这就使得与他人之间的合作成为可能。这时,宝宝开始渐渐能够与他人进行一些合作游戏。
3岁以后:3岁宝宝能够进行一定的合作,但是他们的合作意识和目的还不是十分明确,宝宝之间的合作与交往也较少,往往不会考虑到别人的意见和感受,因此合作性的游戏与行为并不多见。随着年龄的增长,宝宝的合作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但整个学前阶段,宝宝的合作能力发展水平都不是很高。
温馨提示:学前阶段是宝宝合作行为发展的重要阶段,经历了从无到有的一系列连续发展的过程,为以后合作能力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此,爸爸妈妈应该创设机会和条件引导宝宝与他人合作。
让宝宝学会合作
·为宝宝树立良好的榜样
宝宝是善于模仿和学习的。爸爸妈妈应当以身作则,为宝宝树立良好的榜样。在日常生活中,爸爸妈妈的相互关心,相互体谅,处理事情的合作过程,宝宝在耳濡目染中也会慢慢习得并模仿。与之相反,在一个爸爸妈妈不善于合作家庭里,他们的宝宝学习合作机会不那么多,所以合作能力就不会那么强了。
·提供机会让宝宝与父母合作
爸爸妈妈要给宝宝提供尽可能多的合作机会,使宝宝可以获得比较丰富的合作经验,并且在合作的过程中,让宝宝充分体验到合作所带来的喜悦和成就感,使宝宝产生乐于合作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例如,妈妈可以与宝宝一起玩皮球,具体玩法是:妈妈和宝宝之间保持适当的距离,妈妈将皮球滚到宝宝那边,宝宝将皮球滚到妈妈这儿来。在类似这样的亲子协调合作游戏的过程中,宝宝可以体会到独自游戏所不能体验到的快乐和愉悦。
宝宝的辅食如何添加,7~24月龄宝宝辅食添加的所有问题,看这篇就够了! 初添辅食宝宝不接受怎么办
在准备喂奶前半小时,给宝宝尝试吃辅食;不要等他特别饿的时候喂辅食,那时候宝宝通常会不耐烦或大哭,不是尝试辅食的好时机;
开始宝宝吃的分量会较少,有时只能吃一两口,家长不要期望宝宝能把碗里的食物都吃完;
每次进餐时间不超过20分钟;不强迫吃,不断地给他就好,平常心对待宝宝的一次次拒绝。可能在宝宝拒绝的第10次,第20次就会接受了。
多对宝宝夸赞可让宝宝更有自信作新尝试;你还可先作吃饭的示范,他会更乐于尝试;当宝宝把一口辅食吃的很好的时候,你应及时赞赏和认同,让他知道自己做对了。
让宝宝吃饭的办法
吃饭要多变换花样,可以将菜切成圆、方三角型,用五颜六色的菜来做,宝宝看见都会有吃欲,这样可以刺激他吃饭的饭量。
有时候可以与宝宝一起参与做饭,如:包锟吞,做饺子等,和他起做,当他吃到自己做的饺子时,他会有成功感,自然会吃上一大碗啦。
吃饭时不要指批评和采用骂的态度,这样会影响食欲。多制造有多小朋友一起吃饭的气氛,在这样的环境下吃饭,宝宝相对会吃得快些。若做的菜不吃,可以把肉拿来煲汤,望能在汤中摄入营养。
要尊重宝宝,可以问他喜欢吃什么菜,直接煮他喜欢吃的食物,好比家长盲目地硬要他吃好得多。
适当可以与他讲条件,要他吃完这碗饭,就会陪他去踩单车等等,让他有一个意识,只要吃饭,妈妈会陪他去玩。他若听道理的,要讲道理给他听,告诉他,若不吃饭没有气力,是不能升班的,同学仔是不会倍他玩、老师不会喜欢他等等。
尽量让他睡足睡饱,因为小孩 在睡眠状态脑会分泌出生长激素,这个生长激素就是决定后天身高的百分之五十。
多带他户外活动,运动量增加,会有助于刺激他的骨头生长,户外活动的同时,晒太阳可以吸收维生素D,更好地帮助他长高。
零吃不要吃太多,毕竟现在的零吃中添加了很多色素和添加济,往往这些就是引起食欲差的关健,太多的糖、巧克力、饼、果汁等会减食欲,燥热并且无益。少吃为妙。
如何让宝宝乖乖合作
一、宝宝不合作可能跟父母言行有关
如果父母老是习惯用命令的语气强制让孩子听自己的话,这种方式自然会引起孩子的反感。因此,我们在说话时要注意个人态度,避免“催命符”式说教,少用感情平淡的陈述句,而是应该短促明白又不失温柔的告诉孩子您的意见。下面一些做法,小编认为你最好避免哦!
1、唠叨型:对宝宝不听话这件事你总是唠唠叨叨,没完没了。
小编点评:避免“催命符”式说教,如果家长能够就事论事,短促明了地表达你的要求,相信能够有效督促孩子把事做完。
2、希望型:总是说“我希望你能自己把饭吃完”“我希望你能自觉收拾房间”,爸妈的口头禅是“我希望”。
小编点评:爸妈的要求也太含蓄了吧,我希望似乎给了宝宝很大“我拒绝”的空间,要知道这无疑是给宝宝提供不合作的机会哦!
3、贿赂型:“如果你乖乖听话把饭吃完,待会给你吃个冰淇淋。”
小编点评:这种利诱方式效果很好,但是下一次孩子可能便会就某件事跟你“谈条件”。宝宝其实不需要贿赂,不需要这种方式使自己转变成为好孩子。
4、威胁型:“你要是再不听话,我就罚你今天不准看卡通”
小编点评:大多数父母在生气时便不自觉地给宝宝下“最后通牒”,威胁是用严厉的方式让宝宝乖乖就范,但宝宝并没有心服口服,所以并不是长远之效。
1分钟让逆反宝宝合作
1、当宝宝做事磨蹭的时候,怎样才能让宝宝成为“行动派”呢?
表格督促法。要宝宝按时完成一件事情时,你可以尝试用表格督促法。将孩子容易拖拉的几件事列入表格,比如上床睡觉、收拾玩具、叠好衣服等,和他约定好表格的具体内容后,给孩子的表现一一打分。当孩子表现出色并且累计到一定分数时,可以给予奖励,这让宝宝更有动力去完成父母交代的事情。把每天需要做的事情画下来,贴在他容易看得到的地方,对于宝宝来说还有一定的心理暗示作用呢!
跟他比赛。你也可以跟他比赛谁的速度快,偶尔玩玩这个游戏对孩子来说是一个新鲜的刺激。
2、当宝宝在就餐时间不愿意乖乖吃饭的时候,该怎么办?
营造餐厅气氛。宝宝坐不住有可能是因为周围刺激物太多了,使得他容易分心,而且每天在家里一成不变的气氛下吃饭,难免让孩子感觉枯燥。妈妈可以主动让孩子“点菜”,或者制作自己的菜谱,在餐桌上摆好一次性的纸碟子和餐巾纸,营造一点餐厅新鲜的氛围。关上电视,远离玩具,来一点轻柔的背景音乐,在这种环境中,宝宝也容易安静下来。
把孩子不爱吃的菜变有趣。胡萝卜和西兰花是最有营养却最让孩子讨厌的蔬菜,不妨试试这样的小伎俩:“你看胡萝卜的颜色多漂亮啊!”或者“帮西兰花的绿头发理个发吧?”妈妈也可以花点小心思,将饭菜摆盘得可爱一点,小熊头像,或者色彩更丰富些,宝宝会开始期待每天的饭菜哦!
3、讨当宝宝价还价“执拗”的时候,该怎么办?
情绪上,理解;行动上,不让步。让孩子知道你理解他难受的感觉,但这并不表示你要对他的行为让步、妥协。比如你对他说:“我知道你很想现在吃饼干。我也很喜欢吃饼干。但是我们只能在饭后把它当点心吃。”坚定你的立场,不论他怎么哭闹耍赖都坚决sayno,孩子便知道这个方法是行不通的!
用行动做表率。如果你坚持孩子不收拾好玩具就不许看电视,那么重复无数遍这个要求肯定不如直接关掉电视来得有效。当然,收拾好后再让他看电视会强化这个效果。让孩子知道你是一个守承诺的人,那么他也会逐渐按你的要求做。
4、宝宝在公共场合大吵大闹怎么处理?
撤离现场。孩子不耐烦了,未避免影响到其他客人,最好还是抱着他撤离现场。但这种方法治标不治本,培养孩子耐心还需要从生活中循序渐进呢。
循序渐进培养他的耐心。小朋友很难在长时间内保持安静,或者乖乖陪你逛街一个下午,所以你可以慢慢锻炼他的忍耐力,第一次要求安静15分钟,第二次就可以要求20分钟,时间慢慢延长。
开门见山。宝宝吵闹,你可以直接告诉他你希望他怎么做:“在图书馆咱们说话时得小点声。你是个大孩子了,我知道你肯定做得到。
5、旅途车程比较远,孩子坐不住,大声吵闹影响周围的人怎么办?
玩“看谁说话声音能最小”的游戏。当孩子大声吵闹时,你们可以玩一个“看谁说话声音能最小”的游戏。一些小游戏能够很好地转移宝宝的注意力,你还可以让孩子数他看见的红色车子。对大些的孩子来说,让他认路标上的字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零食引诱。准备一些孩子喜欢,并且比较适合外带的健康小零食,这样可以防止孩子因为肚子饿而感觉不耐烦,而且好吃的东西能很好地“塞住”宝宝吵闹的嘴巴。
儿童偏食的原因 就餐氛围不和谐
一些父母在用餐时责骂、惩罚孩子,强迫其进食。殊不知激烈的态度会让孩子觉得吃饭是你安排的任务,是在替你吃饭,是他的一个负担。保持餐桌上氛围愉快,可以促进宝宝的食欲,有助于消化。父母应给予宝宝合理的引导,比如宝宝吃饭的时候跟他说“这块萝卜像不像一个圆圆的太阳?你想把太阳吃进肚子吗?”如果能巧妙地将话题转移到“吃”之外,宝宝便会在这种轻松就餐的活动中感受到乐趣,慢慢也就爱上吃饭了。
宝宝边吃边玩如何纠正
虽说爱玩是宝宝的天性,但是吃饭的时候不好好吃饭,边吃边玩主要是爸妈溺爱和缺乏正确的教养经验所导致的。
别小看边吃边玩,宝宝边吃边玩危害很大,从近的方面来说,边吃边玩会导致宝宝胃液变少,影响消化,导致宝宝食欲不振,严重的会导致厌食,长期厌食则会让宝宝身材矮小瘦弱。而且边吃边玩的宝宝会使宝宝从小养成做什么事都不专心、不认真、注意力不集中、办事拖拉等坏习惯,长大后对待学习也不专心,上课不能安心听讲,不能及时完成作业。
如何纠正边吃边玩这个习惯呢?以下这5个方法可以试试:
1、选择宝宝喜欢又适合的餐具
让宝宝自己选择餐具。因为宝宝自己选择的餐具一定是自己喜欢的,这样可以增加宝宝吃饭的兴趣。餐具要适合宝宝。勺子的大小要适合宝宝的嘴,最好是一勺就是一口。碗和盘中容量要适中,可以选择一些带有吸盘的碗和盘子,这样可以避免宝宝打翻。
2、创造温馨的吃饭气氛
吃饭前要让宝宝洗干净小手,妈妈端上饭菜的时候,要表现出对饭菜感兴趣的模样,让宝宝和大人一起用餐,这样看到大家吃得津津有味,宝宝也会专心吃饭。
3、鼓励宝宝自己动手吃饭
宝宝这时候有自己吃饭的欲望,但由于手部精细动作不协调,常会弄洒饭菜,这时妈妈要鼓励宝宝自己吃饭,并给予适当的帮助。
4、固定吃饭的时间和地点
宝宝吃饭时间要固定,和大人一样就行,不要随便延长宝宝吃饭时间。只要时间一到,就撤掉饭菜,让宝宝知道饭菜过时不候。宝宝如果不吃饭等到饿了的时候不要随便添加零食,要让他明白只有好好吃饭才行。
5、不要哄着宝宝吃饭
看到宝宝不爱吃饭,就采取讲故事、做游戏等边吃边玩的方式,希望宝宝能吃好吃饱。结果适得其反,不但进一步分散了宝宝进餐的注意力,还容易发生呛食等意外。而且在宝宝吃饭的时候要把吸引宝宝注意力的玩具和电视都拿走或者关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