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上关的功效与作用 上关配伍疗法

上关的功效与作用 上关配伍疗法

上关穴配合谷穴、颊车穴、耳门穴:可以治下颌关节炎、牙齿紧闭等。

上关穴配翳风穴、听会穴、太溪穴、肾俞穴:可治老年人肾虚、耳鸣耳聋等。

牙疼三叉神经痛按摩怎么按

以食指和中指点揉颊车、上关、下关,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

用拇指点揉合谷、外关穴,用食指和中指点按风池穴。

拇指放在被按摩者耳廓的后方,食指放在耳廓的前方,分别按揉耳垂。耳垂上有耳穴,其中按揉耳穴牙和耳穴颌对于牙疼有很好的止痛作用。按揉时可先用手按压耳垂,寻找最痛的点。每点按揉半分钟。

颊车的功效与作用 颊车的配伍疗法

1.颊车穴配地仓穴、合谷穴,治疗牙痛。

2.颊车穴配地仓穴、下关穴、颊车穴、内关穴、外关穴、印堂穴,治疗三叉神经痛。

内关的作用与好处 内关穴配伍疗法

1.配公孙穴,有和胃降逆的作用,主治腹痛。

2.配膈俞穴,有宽胸理气的作用,主治胸满支肿。

3.配中脘穴,足三里穴,有调和胃气的作用,主治胃脘痛,呕吐,呃逆。

4.配外关,曲池穴有通经活络的作用,主治上肢不遂,手震颤。

5.配患侧的悬厘穴,有益心安神的作用,主治偏头痛。

上关的准确位置图 上关的作用机制

上关属足少阳胆经,位于而前颧弓上方,为手,足少阳,足阳明之交会穴。手足少阳经循头入耳抵面,足阳明经,循面入齿龈抵额角,故本穴善于清头面热邪,疏面,齿风邪,治疗偏头痛,面痛,聤耳,口,眼,牙齿疼痛等;由于该穴所处的特殊位置,故能通利牙关,开窍益聪,治疗口噤不开,耳鸣耳聋。

上关的功效与作用

1.上关穴对头痛,耳鸣,耳聋,聤耳,口眼歪斜,面痛,齿痛,惊痫,瘛疭等病症有很好的缓和效果。

2.具有祛风镇惊,聪耳利齿的功效。

3.现今常用于治疗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症。

蠡沟的功效与作用 蠡沟的配伍疗法

蠡沟穴配阴陵泉穴、三阴交穴:有活络止痛的作用,主治胫部痠痛;

蠡沟穴配太冲穴、气海穴:有疏肝理气止痛的作用,主治疝气及睾丸肿痛;

蠡沟穴配百会穴、关元穴,悬灸或隔附子饼灸:有温阳举陷升提的作用,主治子宫脱垂。

膏肓的功效作用 膏肓常用配伍疗法

虚热痨病可配百劳,大椎,肺俞,太溪;遗精阳痿可配志室,肾俞,会阳;健忘,心悸,失眠可配心俞,神门,三阴交;脾俞不运可配脾俞,足三里。

髀关简单找法 髀关的配伍疗法

1.髀关穴配伏兔穴:缓解治疗痿痹;

2.髀关穴配环跳、风市、足三里:主治下肢痿痹;

3.髀关穴配风市、阳陵泉、足三里、解溪:主治下肢痹痛。

外关针灸位置图和作用 外关常用配伍疗法

1.配风池,太阳,侠溪,悬颅,头维,针刺泻法,疏风清热,治疗少阳风热头痛。

2.配丘墟,太阳,风池,针刺泻法,宣通少阳,通络止痛,治疗邪热循经上扰之偏头痛。

3.配耳门,丘墟,听会,翳风,会宗,中渚,侠溪,针刺泻法,清宣少阳,开通耳窍,治疗三焦邪上扰之耳鸣,耳聋。

4.配睛明,风池,太阳,太冲,侠溪,针刺泻法,清热明目,治疗三焦火热上攻之目赤肿痛。

5.配丘墟,翳风,曲泽,针刺泻法,清热解毒,散结消肿,治疗邪热腹结,壅遏少阳之痄腮。

6.配列缺,大椎,风门,针刺泻法,祛风散寒,宣肺解表,治疗风寒感冒,头痛,咳嗽。

7.配风池,百会,曲池,大椎,针刺泻法,平肝熄风,治疗风阳上扰之头痛,眩晕,高血压。

8.配合谷,大椎,尺泽,曲池,针刺泻法,疏风清热,治疗风热感冒,咳喘。

9.配内关,行间,中庭,肝俞,侠溪,针刺平补平泻法,理气止痛,治疗肝俞胸胁胀满,疼痛。

10.配丘墟,针刺泻法,和解少阳,治疗疟疾,伤寒少阳证。

11.配大陵,原络相配,针刺平补平泻法,调气行血,治疗气血瘀滞之腹痛,肠痈等。

12.配曲池,针刺泻法,祛风散热,治疗风热外袭肌肤之扁平疣,寻常疣等。

13.配阳池,偏历,养老,针刺补法,健壮经筋,补益虚损,治疗经筋弛缓之手足痿弱无力。

14.配肩髃,曲池,手三里,合谷,后溪,阳谷,针刺平补平泻法,舒筋活络,治疗经脉痹阻之上肢不遂,肩臂肘痛,屈伸不利,腕下垂,手指疼痛等。

下关针刺注意 下关常用配伍疗法

1.本穴经配伍,针刺泻法,熄风解痉,开关通络,如配耳门,合谷,太冲,大椎,治疗破伤风口噤不开;配合谷,水沟,井穴,治疗中风闭证牙关紧闭;配内关,水沟,颊车, 治疗气厥牙关开阖不利。

2.配太阳,风池,翳风,四白,地仓,合谷,针刺平补平泻法,疏风通络,治疗风痰阻络之口眼㖞斜。

3.配翳风,合谷,颊车,地仓,内庭,针刺泻法,清热止痛,治疗胃火齿痛。

4.配耳门,听会,翳风,中渚,侠溪,针刺泻法,清热降火,聪耳利窍,治疗少阳胆火上炎之耳鸣,耳聋等。

5.配风池,大椎,翳风,听宫,外关,足临泣,针刺泻法,清热解毒,治疗热毒聤耳。

6.配风池,四白,迎香,颊车,合谷,内庭,针刺泻法,清泻阳明胃火,通络止痛,治疗胃火面痛。

7.配百会,风池,行间,太溪,水泉,针刺补泻兼施,平肝潜阳,治疗肝阳上亢之眩晕。

8.配三阴交,太溪,针刺补法,补精强筋,坚固关节,治疗精血不足,经筋失养之惯性下颌关节脱位。

关冲的功效与作用 关冲穴配伍应用方法

配天柱,商阳,液门治疗热病汗不出,以发汗泄热;配窍阴,少泽,治喉痹,舌卷口干,以泄热生津;配哑门,治舌缓不语,以利舌活络通言;配颊车,翳风,合谷,治晕厥,休克,中风昏迷及中暑,以泻热开窍醒脑。

下关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下关穴常用配伍疗法

颜面部疾患可配颧髎,颊车,合谷;下颌关节疾患可配听宫,颊车,合谷;耳疾可配耳门,翳风,中渚。

相关推荐

中髎的功效作用 中髎配伍应用疗法

配殷门,承山,舒筋活络止痛,可治腰痛,下肢瘫痪;配 中极,膀胱俞,通调水道,治疗小便不利;配合谷,足三里,理气和胃,主治腹胀;配大肠俞,天枢,足三里,和胃调肠,治腹胀下利;配支沟,天枢,通气调肠,治疗便秘;配关元俞,三阴交,可清热利湿调经,主治月经不调,赤白带下。

昆仑的功效作用 昆仑配伍治疗方法

1.按摩治疗头痛目眩:配伍风池穴,以拇指指腹按揉穴位3-5分钟,以局部出现酸胀感为度。 2.艾灸治疗腰腿痛:配伍环跳,委中,采用艾条悬灸穴位5-10分钟,以局部有温热舒服的感觉为度。

上星什么意思 上星配伍疗法

1、上星穴配丘墟穴、陷谷穴:缓解治疗疟疾; 2、上星穴配印堂穴、素髎穴、百会穴、迎香穴、合谷穴、曲池穴、列缺穴、支沟穴:缓解治疗酒渣鼻; 3、上星穴配大椎穴:缓解治疗鼻中息肉、面赤肿、口鼻出血不止; 4、上星穴配合谷穴、太冲穴:缓解治疗头目痛; 5、上星穴配水沟穴:缓解治疗癫狂。

膝关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膝关穴配伍应用方法

临床上配阴陵泉,膝眼,委中,鹤顶,祛风活络,舒筋止痛,主治膝关节炎;配膝眼,梁丘,血海,散寒祛湿,消肿止痛,治疗寒湿流注,历节风痛。

意舍的功效作用 意舍穴常用配伍疗法

呕吐,饮食不下配中脘,内关;腹痛,泄泻配天枢,足三里;黄疸,消渴配胆俞,胰俞(胃管下俞),阳陵泉,腕骨。

上关的准确位置图 上关的准确位置

精确定位:在耳前,下关直下,当颧弓的上缘凹陷处。 简易取穴:位于面部,靠近耳朵可以摸到一个横着的骨头,即为颧弓,颧弓的上缘凹陷处即是上关穴。

针刺大横穴怎么操作正确

大横针刺方法 简易取穴:仰卧位,由两乳头向下作与前正中线的平行线,再由脐中央作一水平线,三线之间两个交点即是大横穴。 进针深度:针0.7-1.2寸,留针20分钟;艾炷灸5-10壮,或温和灸10-20分钟。 大横的作用功效 类属:足太阴脾经。 功效:通调腑气,理气止痛,温中散寒。 作用:治疗多种大肠疾病,以及调理多汗,四肢痉挛,肚腹肥胖症。 主治病证:寒邪,湿热蕴结中焦,腑气不通之腹胀,腹痛,腹泻,痢疾,大肠秘结诸病证。 常用配伍疗法 配阴陵泉治疗腹痛;配上巨虚治疗痢疾;配天枢,足三里治疗便秘;配中脘,天

足少阳胆经循行路线图 足少阳胆经腧穴

瞳子髎,听会,上关,率谷,天冲,阳白,风池,肩井,环跳,风市,中渎,膝阳关,阳陵泉,阳交,外丘,光明,阳辅,悬钟,丘墟,足临泣,地五会,侠溪,足窍阴等,共44穴,左右合88穴。

颔厌的配伍疗法

1.颔厌穴配风池穴、外关穴:治疗眩晕; 2.颔厌穴配悬颅穴:治疗偏头痛。

膝阳关是什么意思 膝阳关的配伍疗法

1、膝阳关穴配环跳穴、承筋穴:治胫痹不仁; 2、膝阳关穴配血海穴、膝关穴、犊鼻穴、丰隆穴、曲池穴、合谷穴:治膝关节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