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呼吸道疾病有哪些
常见的呼吸道疾病有哪些
第一、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是由生物、物理、化学刺激或过敏等因素引起的气管-支气管粘膜的急性炎症。临床主要症状有咳嗽和咳痰。常见于寒冷季节或气候突变时。也可由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蔓延而来。
第二、肺炎
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病原微生物、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及药物所致。临床上分为细菌性肺炎,肺炎支原体、衣原体肺炎,病毒性肺炎,真菌性肺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细菌性肺炎是常见的一种肺炎,同样也是最常见的一种感染性疾病。而患上细菌性肺炎的患者则会出现咳嗽,咳痰以及胸痛和发热、呼吸困难等症状。
第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根据病因和临床表现不同分为普通感冒(俗称伤风)、病毒性咽炎和喉炎、疱疹性咽峡炎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体为病毒、少数是细菌,其发病无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区差异。
一般病情较轻、病程较短,预防良好。但由于发病率高,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不仅影响生产劳动力,有时还可产生严重并发症,应积极防治。
上感全年皆可发病,但冬春季节多发、主要通过含有病原体的飞沫或被污染的手和用具传播,多为散发,但可在气候突变时流行。主要临床表现为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有些有发热、伴以咽喉痛、扁桃体肿大等。
第四、肺结核
是由结核杆菌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所致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呼吸道传染病。目前我国有高感染率、高患病率、高死亡率现象是我国目前急需重点控制的疾病之一,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呼吸困难、午后潮热、乏力、盗汗等。
第五、流行性感冒
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高,易爆发流行。临床特征是急起高热、乏力、肌肉酸痛,而呼吸道卡他症状较轻。患者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接触及空气飞沫传播,冬春季多发,人群普遍易感。
儿童常见呼吸道疾病 预防儿童呼吸道疾病的方法
1、加强床单、枕头套的清洗及曝晒;可使用抗菌配方清洗。
2、孩子手拿了笔、簿子、书本、玩具、抹桌子等,会在物品表面留下病菌,其他人再接触,就会沾上病菌,可使用抗菌配方或漂白水稀释消毒清洗。
3、常用的牙刷,也可使用热水烫过,高温杀菌。
4、使用吸尘器吸地,并加强拖地,防止过多灰尘夹带病菌,预防吸入病菌。
5、毛茸茸类的玩偶或娃娃,要定时清洗,以防止幼儿玩耍时,吸入带有病菌的灰尘。。
6、加强室内通风,尤其是浴室使用后,开窗通风,用冷水冲洗地板,避免霉菌及病原菌,在温热潮湿环境下快速滋生。
吃黄梨瓜有哪些功效 润肺止咳
黄梨瓜性质寒凉,能清除肺热,也能消除气管中的多种炎症,平时人们出现咳嗽痰多以及气喘和气管炎等多种,常见呼吸道疾病时,也可以多吃黄梨瓜,虽然不能让症状完全消失,但是它能润肺止咳,可以人们的病情明显缓解。
宝宝常见呼吸道疾病咋应对
不同医院的住院指证并不相同,一些大的专科医院因床位紧张,常常只收治比较严重的疾病。对于家长来讲,住院还是挺大的事,觉得我不住院还可以,住院好像就很严重了,有的时候跟家长说住院,家长就非常紧张,有的妈妈反应就会很激烈,有的妈妈甚至会哭。有一部分住院患者是因为病情较重,另一部分是因为孩子在医院能都得到更全面细致的检查以及治疗,在医院因活动半径小,能够很好的休息。
什么样的情况不用看医生,什么情况下必须通过医疗手段保护孩子的健康
这个问题特别好,对家长来说也特别实用的,到底什么情况我要立刻带着孩子看病?尤其是夜间的急诊。有的时候在影视节目里,老有那种镜头,医生会说:”孩子发烧严重,再晚来一点这个孩子很危险了……“。实际上我们要跟家长说,发烧不是孩子紧急就诊的指征,我们临床当中碰到这种情况非常多见,家长抱着高烧的孩子,或者幼儿园老师说孩子发高烧了,家长直接抱着孩子去医院了,非常着急就诊,有的时候在隆冬的深夜,孩子发高烧裹着棉被去急诊的非常多,家长去了以后说大夫我们发高烧,赶紧给我们处理,但是你会觉得大夫好像很慢待你,实际上我们急诊室比高烧重的孩子不计其数,很多危重的孩子需要立即救助的。
怎么觉得我孩子烧到39度快40度还没有人理我呢?就说吃个退烧药吧,就没人管了?其实医生并没有更强大的退烧药。对于家长来说,如果孩子发高烧,第一件要做的事,在家先把退烧药吃进去,然后再观察看看,如果体温退了,精神状况不好去医院看,如果孩子体温退了,孩子活蹦乱跳的,或者睡觉睡的挺安稳,可以第二天再去看。或者观察半天一天再去看,有的时候刚烧了两个小时就去看了,去了以后,医生说给你处理完了,退烧了,你回家吧,家长也不理解,怎么什么都不看,什么药都不开,你如果是医生的话,这个病就两个小时,你说怎么判断?其他症状都没有出现,什么走向都有可能,医生只能说先回去观察,有其他症状再来,比如孩子出现咳嗽、喘了或者拉了、吐了再来。
医生也不能未卜先知,而是要结合孩子整体情况来判断疾病,病程这么短的时候,医生不能判断了。
警惕呼吸道疾病
目前,临床上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主要有四类,普通感冒最多,其次分别是慢性阻塞性肺病,过敏性疾病(如哮喘、过敏性鼻炎),以及感染性疾病(包括肺炎、细菌或病毒感染等)。尤其是近年来,后三类疾病的发病率都在不断上升。
随着我国跃升为世界第一大烟草市场后,慢阻肺在我国的发病率和致死率激增。过敏性疾病在北京、上海等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城市增幅非常明显。而SARS等新毒源的出现,加上现在人口流动性很强,更容易加快病毒的传播速度。
但是,生活品质提高的现代人,抵抗力却没有相应提升。临床上,常常有患者觉得,如今得了感冒或其他呼吸道疾病,症状重了,治疗难度也大了。一部分原因就在于某些区域出现毒力强的病毒,但更主要的是个人抵抗力弱了。
此外,生活环境的改变,也会影响免疫力和呼吸道的抵御能力。今年我国大部分地区干旱严重,也助长了呼吸道疾病的发生。正常人的呼吸道有一套防御机制,上皮细胞的纤毛像一把把扫帚,将黏液毯上粘住的病毒和脏东西都“扫”出去。如果气候过于干燥,纤毛黏液毯的功能会明显受限,即使能粘住病毒,也摆动不起来。
必须要引起重视的是,有些呼吸道疾病越来越难治了。如一些肺炎,因为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滥用,而出现耐药。
秋季常见呼吸道疾病
一般来说,有五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和传染病在秋冬季比较常见和容易流行。
普通伤风感冒、咽喉炎、急性气管炎、某些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和支气管哮喘发作和加剧、肺部感染增多,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膜炎、水痘、麻疹等,都进入高发或流行期。
大多数病原体都是通过飞沫或不卫生的手和用具传播。秋季人体抵抗力下降,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容易侵袭呼吸道,引起肺炎,有些由病原微生物、物理化学因素或过敏物质引起,物理因素包括冷空气,化学因素主要指一些刺激性气体或烟雾导致环境污染,如汽车尾气、工业废气等,常见过敏物质有花粉、动物皮毛、尘螨等。患者常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继而出现咳嗽、咳痰,可伴有发热等。也因气温骤降、转凉,空气中粉尘等有害颗粒或病原微生物的流动加速,易通过呼吸侵入呼吸道造成的。
因此,提醒人们注意,如发现突然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倦怠、精神不振、畏寒、食欲不振等症状,要及时到医院看医生,以免贻误最佳治疗时机。秋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要加强对此类疾病的防控。
儿童常见呼吸道疾病 细支气管炎
多发生于两岁以下的幼儿,为病毒感染;引起细小气管发炎阻塞的症状。呼吸道融合病毒,为主要的病毒之一。症状开始像一般的感冒,随后出现呼吸急促、哮喘、厌食等现象,有些会有呕吐、腹泻,大多数约一周左右会改善。若出现呼吸变快、合并胸部凹陷、鼻孔随着呼吸而搧动、无法进食时,有必要安排住院,给予氧气和点滴注射。
肺炎
初期与感冒的症状相似,不过肺炎可能会出现较严重的症状,像是发烧较高、较多天,呼吸急促、疲倦、胸痛、胸凹等。若判断为细菌性肺炎,应接受适当的抗生素治疗。
春季常见呼吸道传染病有哪些
什么时候容易患呼吸道传染病?
呼吸道与外界相通,受各种病原体侵袭的机会较多,由此而引起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冬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天气骤变的情况下也易发病。儿童、老年人、体弱者、营养不良或慢性疾病患者、过度劳累者、精神高度紧张者等人群容易患呼吸道传染病。
现处春季早晚的温差较大,空气干燥,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加上又是开学季,更增加了小朋友们感染传染病的风险,目前呼吸系统疾病的小患者每天仍然很多,流行性腮腺炎、麻疹、风疹、水痘等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也有散发病例出现,提醒群众应该注意预防。
春季常见呼吸道传染病有哪些
流感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主要是指人群中,由普通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病毒性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传染性强,传染迅速,会导致每年的流行,并且历史上每隔几十年会造成流感大流行,在短时间内使很多人患病甚至死亡。人患流感后能产生持久免疫,一个人不会在短期内反复患流感。感染流感病毒后,出现发热、头痛、肌痛、乏力、鼻炎、咽痛和咳嗽症状。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患者被感染后,部分患者可有倦怠、畏寒、食欲不振、低热、头痛等症状,其后会出现一侧腮腺肿大或两侧腮腺同时肿大,腮腺肿大可持续5天左右,以后逐渐减退,病程约7-12天。腮腺炎病毒多存在于唾液、鼻咽分泌物中,可通过飞沫传播或密切接触传播。90%病例发生于1-15岁,尤其5-9岁的儿童。
麻疹
麻疹由麻疹病毒引起,它的特征首先表现为发热,体温达39-40℃,可伴有流涕、喷嚏、咳嗽、流泪、畏光,眼结膜炎等症状。在发热2-5天后出现皮疹,2-3周消退。病毒可经飞沫传播或直接接触感染者的鼻咽分泌物传播,人群普遍易感。
风疹
风疹由风疹病毒引起,临床表现以低热、上呼吸道轻度炎症、全身散在红色斑丘疹及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为特征,大多是通过呼吸道飞沫散播传染,也可通过患儿口、鼻及眼睛的分泌物直接传染给被接触者。好发于1-5岁小儿,除1岁以内婴儿不容易感染外,其余年龄越小,发病比例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