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食管癌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与食管癌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与食管癌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如下,亚硝酸胺类化合物及真菌毒素。饮食剌激及食管慢性刺激:进食过硬,过热食物,以及慢性胃食管反流。吸烟,酒精。营养因素:饮食缺乏动物蛋白,新鲜水果及蔬菜,摄入维生素缺乏。遗传因素:常表现为家族聚集现象。在我国高发地区,本病有阳性家族史者高达25%~50%,食管癌高发家族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高,可能是决定高发区易感性的遗传因素。癌基因:环境及遗传等多因素诱导食管癌的发生,其分子生物学基础目前认为是癌基因激活或抑癌基因失活所致。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
食管癌的危险因素
1.含亚硝胺类化合物的食物,如酸菜、保管不好的粮食、粗制的鱼露、卤菜、陈萝卜干、陈玉米面、陈大米等,霉变的食物中含有少量亚亚硝胺,常吃这些食物亚硝胺容易聚集致癌。
2.含某些真菌剂毒素的食物,两市中的串珠镰刀菌和互隔交链孢霉极其毒素可诱发动物食管癌,少数真菌能促进食物中亚硝胺合成,这些都有可能诱发食管癌。
3.缺乏新鲜蔬菜的饮食,饮食中缺乏新鲜蔬菜、水果和动物类食物、缺少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等,缺少微量元素硒、钼、锌等造成营养不足,降低身体抗癌能力。
4.不良的饮食习惯,食物较粗、硬,吃东西太快、食物温度太高都可能对食管产生伤害,不注意口腔卫生也有可能引起食管癌。
5.抽烟喝酒是导致食管癌的高危因素,既抽烟又喝酒的人比常人更容易患食管癌。
除了这些饮食上的因素会导致食管癌之外还有遗传因素,食管癌在我国的高发区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经研究后证明是遗传因素在起作用。
胆管癌的危险因素
已知的危险因素与慢性胆管炎症状态比如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肝血吸虫感染或肝石症的有关。胆管癌已确定的危险因素有:麝猫后睾吸虫感染,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肝石症,异常的胆管—胰管畸形,胆总管囊肿,二氧化钍暴露,肝硬变,丙肝等。胆管癌可能危险因素有:华支睾吸虫感染,HIV感染,乙肝,胆—肠引流措 施,环境或职业毒素暴露,糖尿病等。
1、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在西方,PSC是非常常见的原因。据报道8-40%的胆管癌患有PSC。PSC患者一生中发生胆管癌的危险性为9%-23%。然而,发生胆管癌的危险性与 PSC的持续时间不相关。有人认为PSC患者胆管癌危险性增加,是由于上皮慢性炎症不断增生,并伴随着胆汁中内源性诱变剂产生而发生的。胆汁郁积进一步增加胆管癌的危险性。
2、肝吸虫感染
大量的实验和流行病学资料已表明:肝吸虫感染特别是麝猫后睾吸虫作为胆管癌一种病因已被确定。麝猫后睾吸虫感染在泰国、老挝、马来西亚北部存在地方性,这些地区胆管癌的发生率高。特别是泰国在世界范围内胆管癌的发生率最高(每10万人87),估计有7万人患有后睾吸虫病。另外地方性的致癌因素,比如用盐腌的鱼引起的人体亚硝酸复合物增加,被认为对麝猫后睾吸虫感染有协同作用。
3、纤维多囊肝(胆总管囊肿)
胆道系统先天性畸形包括Caroli’s病,先天性肝纤维化和胆总管囊肿(胆道囊状扩张)亦能引起胆管癌。但是幸运的是这些状况较少见。未治疗的胆总囊肿患者,胆管癌总的发生率为28%。其具体发生机制还不清楚,有可能与胆汁郁积,胰液反流引起的慢性炎症,胆酸的激活有关。胆管腺瘤和胆道乳头状瘤亦与胆管癌的发生有关。
大肠癌相关的6种危险因素
饮食因素:长期高脂肪、低纤维饮食、红肉摄入、酗酒吸烟是大肠癌的主要发病因素。2015年4月29日发表在Nature Communcation杂志上的1篇文章,西方国家籍志愿者和非洲籍国家志愿者相互交换了饮食方式2周以后,2组人群患肠癌的风险因素发生了巨大变化,西方志愿者患瘤标志物的表达减弱,非洲籍志愿者使用了两周的美国式高脂肪高蛋白饮食后,患瘤标志物的表达出现了显著上调。有力证明高纤维低脂肪饮食确实可以降低结肠癌的风险,大肠癌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生活方式病。小贴士:低脂肪食物小米、燕麦、荞麦、薯类、苦瓜、冬瓜、胡萝卜等;高纤维食物玉米、麦麸、糙米、大豆、芹菜、水果、燕麦、荞麦等。
肠道炎症:慢性溃疡性结肠炎(Crohn病)者发病风险较正常人高4~20倍,全结肠炎发生大肠癌的风险是正常人的5~15倍。炎症累及范围、持续时间跟大肠癌发生的风险呈正相关。
大肠息肉:肠息肉是引起肠癌的高危因素之一,直径越大的息肉,癌变几率越高,一般来说息肉直径超过2cm或三个以上的多发性息肉要及早治疗,以预防癌变的发生,直径在2cm以下的单发息肉可暂不治疗,三个月到半年定期随访复查,如有明显增大迹象,要及时治疗为宜。
遗传因素:如遗传性结直肠癌综合征,以FAP和HNPCC最常见,前者典型为多发结肠腺瘤,还有直系家属中还有直肠癌患者,患大肠癌风险是正常人群的两倍以上。
手术损伤:研究发现胆囊切除术后病人和输尿管乙状结肠吻合术后病人大肠癌发病率显著增加。
肢端肥大症:肢端肥大症患者发生腺瘤性息肉和结直肠癌的风险增加。
心律不齐有哪些严重后果呢
在一项研究中,分析了169871名≥40岁成人的心率及其它相关危险因素的信息,其中有93.4%的人接受了第二次调查。在平均随访约8.3 年后,在有完整心率及其它相关危险因素的108534人中,共有6837人发生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或因为冠心病和脑卒中而死亡。其中男性3932人,女性2905人。
经多因素校正后发现,与心率60-74次/分者相比,心率≥90次/分者,男性心血管病发病风险增加32%,女性发病风险增加23%。
此外,心率≥75次/分,可增加男性心脏病发病风险;心率≥90次/分,可增加男性冠心病和脑卒中发病风险,增加女性心脏病和冠心病发病风险。
心血管专家认为,长期心律不齐可能是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也可能是心血管病的主要标志。但心率增快对人体健康与生命的危害更隐蔽,患者以及临床医生应给予足够重视。
如何预防食道癌的发生
1、要保护好食管
当食管一旦受到损伤,就容易受到细菌等物质的侵袭,从而诱发食道癌等疾病。所以一定要避免上述那些不良饮食习惯,保护好食管。
2、远离致癌物质
首先要远离含有亚硝酸胺、黄曲霉素都明确致癌物质的食物,如隔夜蔬菜、腌制食物、发霉的花生大米、咸菜等。另外,烧烤、油炸、煎制等高温烹制类食物平时也要尽量避免食用。同时,建议戒烟戒酒。
3、遗传致病因素的预防
食道癌有遗传倾向,所以有家族史者,应定期进行食道癌相关筛查。
4、定期进行食管癌筛查
上述高危人群都应定期进行食管癌筛查,可以采取食道癌诊断最常规的诊断方法——食管纤维光学内窥镜检查。同时这个检查可以很清晰的看到肿瘤的部位、大小以及形态等,为后续的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是目前食道癌最为准确理想的诊断方法。
食道瘤的高危人群
食管癌是种发生于食管的恶性肿瘤,涉及多种因素,多阶段,多基因变异积累及相互作用,是个复杂的发生过程,与长期不良生活质量及饮食习惯有很大关系。食管癌发病的过程相当的漫长,它不可能如同感冒发热一样突然的冒出来,对付这种疾病的方法预防与早期诊断。预防食管癌那就需要了解食管癌相关危险因素及食管癌的高危人群有哪些。
引起食管癌的相关危险因素主要有:
目前专家们列举了一些主要的相关危险因素:进食含有亚硝胺类较多的食物(如腌制酸菜)或者发生霉变的食品;长期喜欢吃烫食,如潮汕人食管癌发病率高就可能与长时间喝功夫茶有关系;不良嗜好,如好烟好酒等。我国可以说是食管癌的高发地区,位居癌症死亡的第四位。
食管癌的高危人群主要有以下几类:
第一,如果长期存在消化系统的不良症状,就很可能会导致食管癌的发生。这主要是因为消化系统的不良症状长期刺激食道,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会引发食道细胞的增殖,在增殖的时候可能会因为致癌物质的影响,最后食管发生肿瘤病变。
第二,如果存在慢性食管炎,而且还伴有不典型增生,那么患者的食道内壁粘膜细胞会因为炎症而变得活跃,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很容易发生癌变。当患有慢性食管炎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就医治疗。
第三,家族中有食管癌病史的,其发病率会比较高,这并不是说食管癌具有遗传性,而是食管癌具有家族聚集现象,这与家族的饮食习惯、饮食结构是有很大关系的。
第四,如果长期饮食习惯不好,经常抽烟、酗酒,经常吃腌制、熏制的食物,而且很少吃新鲜的蔬菜水果,不能满足身体的需求,长期如此就很可能会引发食管癌。
第五,本身患有食管炎,或者是存在不明原因的食管或胃内隐血实验显示为阳性的人,他们患食管癌的概率也会比正常人高,要积极预防。
食管癌患者在饮食方面的严重问题是吞咽困难,而大多数的食管癌患者的吞咽困难都是慢慢发生的,通常是呈进行性加重。起初患者仅在进干燥性的食物时才会有梗噎感,随着病情的加重而逐渐的加重,有的甚至会发展到进软食、半流食都有一定的困难,最终还会发展为喝水、进食均完全困难,这样就会让患者的营养状况越来越差,最后就会导致恶液质。
由此可见,摄食困难是食道癌患者所面临的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王强介绍那些已经确诊为早、中期的食管癌患者应该抓紧时机全面地给病人增加营养,应该给予患者高蛋白、高维生素的软食或者半流食,尽可能的利用其胃肠道的吸收功能多补充营养,使得患者有一个较好的身体状况,用以接受手术治疗、化疗或放疗。
预防食管癌从饮食做起,患者要避免注意以下几点:
1、不可强行吞咽:当患者有哽噎感出现之时不可强行吞咽,不然就会刺激到局部的癌组织,从而致使这些癌组织出血、扩散、转移和疼痛。哽噎感严重时应该进流食或者半流食。
2、避免进冷流食:放置时间较长且偏冷的面条、牛奶或蛋汤等也是不能喝的,要尽量避免。由于食道狭窄的部位对冷食刺激会非常的明显,很容易就会诱发食道痉挛,进而发生恶心呕吐、疼痛和胀麻等感觉,因此进食时应以进温食为佳。
3、辛、辣、臭等刺激性食物不能吃:因为刺激性的食物同样也能引起食道痉挛,让患者产生不适感。对于完全不能进食的食管癌患者,为了维持患者的机体需要,应该采取静脉高营养的方面输入营养素。
骨质疏松要怎么办 骨质疏松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骨质疏松症会出现骨密度降低的状况,在病理的变化是小梁骨变薄、断裂形成空洞,将会导致患者骨折机率增加。造成骨质疏松症的因素相当多,包括种族、生活型态、性别、遗传、药物使用以及性腺功能不足等,若有相关危险因子,应该做骨质密度测试,确诊是否有骨质疏松症。
食道炎到食道癌转变要多久
食道炎能变成食道癌吗?在食道癌的病因中,有一条是由于食道疾病癌变导致的,那就食道炎这种疾病来说,食道炎能变成食道癌吗?在食管疾病中哪些容易诱发食道癌,在生活中哪些人群比较容易患者食道癌呢?有关食道癌的这些问题,下文小编将给大家做详细的介绍,赶紧来看看吧!
食道炎是指食道黏膜浅层或深层组织,由于受到不正常的刺激,食道粘膜发生水肿和充血而引发的炎症。这些刺激有胃酸、十二指肠反呕上来的胆汁、烈酒、辣椒、太热的菜汤、过于浓热的茶,等等。可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食道炎。食道发炎的原因有许多;像是严重呕吐后,长期放置鼻胃管,或服用阿斯匹宁、强酸强碱、非类固醇类消炎药或接受化学治疗、放射治疗之患者或是病患本身抵抗力下降,而受结核菌,或念珠菌或病毒感染导致食道炎。
食道炎能变成食道癌吗?容易诱发食管癌的癌前病变有:食管炎症,食管上皮增生,食管溃疡,食管粘膜白斑,食管瘢痕狭窄。食道炎的情况,一般检查胃镜即可确诊,治疗原则是减少胃内容物反流,降低反流物的刺激性,改善食管下段括约肌功能。一般用吗丁啉,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或者是西咪替丁,枸橼酸铋钾颗粒,联合治疗比较好,另外注意饭后避免立即睡觉。同时避免暴饮暴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少食酸甜食物,禁烟酒,生活秩序要合理。
食道炎能变成食道癌吗?易患食道癌的七种人群
1、吸烟嗜酒肯定与食管癌发病有关
研究发现,烟酒越多危险性越大。国际癌症研究中心调查发现,每天摄入酒精40克以下、吸烟9支以下者,食管癌相对危险性为1,而每天摄入酒精120克以上、吸烟30支以上者,危险性则达155.6。
2、饮食不良物理刺激容易诱发食管癌
专家表示,长期喜爱热饮、热食、快食及食物过于粗糙、坚硬而未能细嚼慢咽等,均会烫伤或刺激食管黏膜上皮,引发弥漫性炎症或坏死,可继发上皮不典型增生,久之可发生癌变。有临床统计表明,在食管癌患者中,约75%-95%是喜好过热烫、过粗硬及过急快膳食者。
3、长期接触致癌物的人群
研究发现,我国食管癌的主要致癌因素是致癌性亚硝胺、真菌毒素。这些致癌物广泛暴露于高发区居民的生活环境中,与人们的不良饮食生活习惯,有密切的关系。长期接触致癌物的人群,应该定期接受预防性检查。
4、高危年龄组
研究发现,45-65岁的中老年人发病机会最大,是食管癌的高发年龄。
5、有家族史的遗传易感人群
研究发现,食管癌高发区存在着明显的家族聚集现象。
6、患有食管癌前期病变、癌前疾患的人群
食管癌前病变有食管上皮增生,重度增生更是严重。另外,食管癌前疾患有贲门失弛缓症、食管憩室、食管裂孔疝、胼胝症和食管化学烧伤等。
7、食管癌手术后病人
食管癌常多点发生,其癌灶周围有广泛的上皮细胞增生改变,即癌前期病变。手术后复发,往往都是这些上皮增生病灶。在致癌因素的作用下发生癌变。所以,食管癌手术后病人也属于高危人群,应定期接受检查。
食道炎能变成食道癌吗?从上文对诱发食道癌的疾病可见是很有可能会诱发癌症的,因此患了食道炎之后,就要及时的进行相关的治疗,不要一味的拖下去,早治疗早好,以免诱发食道癌,那治疗上就大大的增加难度了!
食道癌是怎么引起的
食管癌也属于恶性肿瘤,食管癌跟其他的恶性肿瘤一样,它的变化发展涉及诸多因素、多阶段、多基因变异积累及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引起食管癌的原因比较复杂,但专家说长期不良的生活习惯或饮食习惯是导致食管癌的元凶。
食管癌的发病原因
食管癌象其他的恶性肿瘤一样虽然有基因的变化背景,涉及多因素、多阶段、多基因变异积累及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在分子水平上涉及众多原癌基因、抑癌基因以及蛋白质的改变。但长期不良的生活或饮食习惯可能是导致食管癌发生的元凶。目前认为,引起食管癌的相关危险因素主要有:进食含亚硝胺类较多的食物(如喜欢腌制酸菜)或霉变食品、长期喜进烫食(如潮汕人食管癌发病率高可能与长期喝功夫茶有关)、不良嗜好(如吸烟、饮酒)等。我国是食管癌高发地区,位居肿瘤死亡的第四位。
病因一:饮食习惯
如果长时间食用粗糙、质硬的食物,或是进食过热、过快,长期饮用浓茶、多吃辣椒等刺激性食物,大量的吸烟酗酒等因素,都能够诱发该疾病。
病因二:食管其他病变
临床试验发现,某些食管病变如食管贲门失弛缓症、食管炎、食管良性狭窄等食管疾病,造成该疾病的发病率较高,可能与食管粘膜遭受长期刺激有关。
病因三:亚硝胺类化合物
已经有动物实验证明,亚硝胺类化合物是一种致癌物质。尤其是在我国高发区人民喜欢吃霉变、腌制的食物,如酸菜、豆酱、玉米面等,长期食用,很容易造成食道癌的发生。
病因四:微量元素
通过调查食管癌高发区,发现该地区水中的钼、铜、铁、锌等微量元素含量偏低,可能与疾病的发生息息相关。因此,在平时应该多吃新鲜的瓜果蔬菜,以保证这些元素的摄入。
病因五:遗传因素
据医学统计,发现高发区有百分之五十左右的患者有阳性家族史,可以看出遗传因素在该疾病的发病中占有一定地位。
以上就是对“食管癌发病原因”的阐述,希望对食管癌患者有所帮助,食管癌患者一定要找准原因,对症下药,预防食管癌的发生。
长期吸烟的危害有哪些 消化道肿瘤。
与从不吸烟者相比,吸烟者患口腔癌的危险要高7~10倍。如果既吸烟又饮酒,二者的危害会发生协同放大,这就是烟酒成瘾者患口腔癌的危险要比从不碰烟酒的人高150倍的原因。
2006年,我国有一项研究,涉及103个地区的1.5亿人口,结果表明:吸烟是食管癌的重要危险因素,每日吸烟支数与食管癌的死亡风险呈正相关,吸烟年限与食管癌的死亡风险同样呈正相关。
2009年,日本的研究发现,吸烟者胃癌风险为不吸烟者的1.8倍,而既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又吸烟者比没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又不吸烟者高10倍。1997年的荟萃分析结果表明,吸烟者与不吸烟者胃癌发生危险比为1.5~1.6,并存在量效关系。尤其吃饭时吸烟,更不是好习惯,因为烟草中的有害物质随食物吞下,可以直接与胃黏膜接触。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的肿瘤,吸烟是唯一公认与其发病有明确关系的危险因素。美国的研究显示,每天吸烟25支以上,患胰腺癌的危险是不吸烟的4倍。日本的研究表明,开始吸烟的年龄越小,吸烟量越大,就越容易患胰腺癌,其死亡率也随吸烟量的增加而上升。加拿大的研究还发现,胰腺癌的发生与被动吸烟有关,被动吸烟者与从未接触过吸烟环境者相比,患病危险显著增高。英国的研究揭示,烟草中致癌因子可引起胰腺Kr-as基因突变,进而发生癌变。
2008年,意大利学者对已经发表的106项、涉及4万人的观察性研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表明:吸烟者比不吸烟者死于结直肠癌的风险高25%。每日吸烟越多、时间越长,患病风险越高。而且吸烟与直肠癌之间的关联性比与结肠癌之间的关联性更强。
引发食管癌的几大危险因素
1. 热烫的饮食 有些研究显示,饮热茶的人群较饮凉或温茶的人群容易患食管癌,相对危险性(RR)为1.6(95%CI,1.2~2.0)。喝热汤和热粥的人群患食管癌的可能性是喝温凉食物的5倍。
2. 饮酒与吸烟 饮酒不仅与食管癌有关,而且具有剂量反应关系。也就是说饮酒的人容易患食管癌,而且饮酒的量越大,患病的可能性也越大。众多的研究显示了这一结果。饮酒的人其患食管癌的比数比(OR)是不饮酒的2.49倍(95%CI,1.06~5.85),如果既饮酒又吸烟,OR增加到8.86(95%CI,3.82~20.5)。饮酒和吸烟对食管癌的发生不是相加而是相乘关系。另一个队列研究显示,与不饮酒的人群比较,每星期饮酒超过4次的人群其相对危险性(RR)为2.4(95%CI,1.8~3.1)。与既不饮酒又不吸烟的人群比较,每天饮酒并且吸烟的人群,其RR增加到3.9(95%CI,2.7~5.4)。与不饮酒,不吸烟并且不饮热茶的人群比较,每天饮酒,吸烟并且饮热茶的人群,其RR增加到5.7(95%CI,3.7~8.9)。我国西安的研究显示饮酒人群患食管癌的比数比(OR)是不饮酒人群的3.45倍(95%CI,1.74~6.91)。印度的研究结果OR值分别为3.5和7.8(P<0.01)。
3. 黄油 法国的一项研究显示,法国西北部57%的食管癌是与当地的饮食习惯有关。在这一地区,三分之一的食管癌是由于过量食用黄油造成的。
4. 嚼槟榔 巴基斯坦的研究显示嚼槟榔是食管癌的潜在危险因素。印度的研究不仅显示了这一结果,而且发现食管癌的危险性随着每天的嚼槟榔的频率和嚼槟榔的时期(年)变化有显著的不同。与不嚼槟榔的人群比较,每天嚼槟榔20次及以上的人群其OR分别为13.3(男)和5.7(女);嚼槟榔20年及以上的人群其OR分别为10.6(男)和7.2(女);20岁以前开始嚼槟榔的人群其OR分别为10.3(男)和5.3(女)10。
5. 饮食速度过快 饮食速度过快会增加食管癌的危险性(OR=5.84,95%CI,2.05~16.7)。
6.泡菜 我国的研究显示,经常食用泡咸菜增加患食管癌的危险性(OR=2.12,95%CI,1.00~4.49)。
7. 高能量食物 高能量食物的摄入增加食管癌的危险性。摄入红肉较高的组比较容易患食管癌,黑人和白人的OR分别为2.7和1.5。高胆固醇的摄入也是食管癌的危险因素。
不良饮食 小心招来食道癌
据了解,食道癌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对人们的健康有着很大的威胁。对此,专家提醒,食道癌的发病与饮食习惯有很大关系,预防食道癌,饮食是关键。那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该如何预防?其初期症状又有哪些?看看专家给出的解释。
原因与不良饮食习惯密不可分
“食道癌是发生于食管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其存在一定的遗传易感因素,但绝大部分患者都有长期不良的生活或饮食习惯。”郑大一附院消化内科主任李建生说,目前认为,引起食道癌的相关危险因素主要有:长时间食用粗糙、质硬的食物,或是进食过热、过快,长期饮用浓茶、多吃辣椒等刺激性食物,大量的吸烟、酗酒等因素,都能够诱发该疾病。
另外,亚硝胺类化合物是一种致癌物质,进食含亚硝胺类较多的食物,所以,长期食用霉变、腌制的食物,如酸菜、豆酱等,很容易造成食道癌的发生。
降压药什么时候吃比较好 高血压一定需要服用降压药吗
是否服用降压药取决于患者年龄、是否合并相关危险因素、重要器官是否受损,有无心脑肾等并发症等情况,对于心血管事件低、中危险程度的患者,可以通过非药物措施得以控制血压,但必须随访血压情况,如效果不佳,需就诊于高血压门诊,获取指导,必要时加服降压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