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天冬与麦冬的区别 外观区别

天冬与麦冬的区别 外观区别

天冬:攀援植物,多分枝丛生下垂。长80~120厘米,叶式丛状扁形似松针,绿色有光泽,叶状枝通常每3枚成簇,扁平或由于中脉龙骨状而略呈锐三棱形,稍镰刀状,茎上的鳞片状叶基部延伸为长2.5-3.5毫米的硬刺,在分枝上的刺较短或不明显。

麦冬:成丛生长。高30厘米左右。叶丛生,细长,深绿色,形如韭菜。

小孩口腔溃疡吃什么 玄参麦冬天冬粥

配方:玄参、天冬、麦冬各10克,粳米70克。

制法:玄参、天冬、麦冬放入锅内,加水熬成药汁,去渣留汁。粳米倒入锅内,加药汁、适量清水,熬成粥即可。

功效:滋阴降火、清热生津。适用于口腔溃疡反复发作者。

肺炎吃什么中药好得快 气阴两虚型肺炎

对症治疗:地热汗出,口干唇燥,咳嗽,痰少不利,不思饮食,倦怠无力,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当益气养阴,方用育阴培元汤。

常用中药:黄芪,太子参,五味子,知母,桑白皮,百部,川贝母,地骨皮,麦冬,天冬。

方中以黄芪,太子参,五味子益气扶正;天冬,麦冬,知母育阴生津;桑白皮,百部,地骨皮,川贝母润肺止咳。

上火会便血么 上火便血的治疗

上火便血的治疗应该首先除去病因,先治疗上火。

常用滋阴中药:天冬、麦冬、玄参等。

常用的清热泻火药:大黄、黄连、黄柏等。

常用的解毒消肿药:连翘、金银花、大青叶等。

另外中医针灸、拔罐、推拿、按摩等对于治疗上火也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耳鸣吃什么食物最好 二冬枣仁粥

原料:天冬、麦冬(连心)、枣仁各10克,大米100克,白蜜适量。

制法:枣仁微炒后与天冬、麦冬一起煎汁,去渣取汁,与洗净的大米同煮粥,粥熟后调入白蜜稍煮即可。

用法:每日服1次,连服10日。

功效:滋阴清热,养心安神。适用于阴虚火旺引起的耳鸣、烦热、头晕目眩、少寐多梦、心悸不宁、手足心热。

经前嗜睡是什么原因 中医斑疹-肾精亏损

肾精亏损引起经前嗜睡的主要症状表现为:经行倦怠善眠,耳鸣耳聋,神情呆滞。平日精力不支,腰膝酸软。月经多延后,经量偏少。

建议:紫河车30克,熟地24克,炒杜仲、天冬、麦冬、牛膝各10克,龟板10克,黄柏6克。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10克,早晚各服一丸。

夜交藤配伍应用

配酸枣仁

酸枣仁味酸,入肝经,养肝血,安心神。

夜交藤昧微苦,入心经,滋心阴,宁心神。

相须为用,魂藏神安。血虚失眠,投之有效。

配生地

心肾之阴不足,阴亏水少致虚烦少寐之证。

生地善滋肾水以补阴,夜交藤善养心血而补阴。

二药相配,补不足之阴血,烦除寝安。

配天冬、麦冬

柯琴《名医方论》曰:“心者主火,而所以主者神也。神衰则火为患,故补心者必清其火而神自安。”

天冬、麦冬甘寒滋润。有清虚火之效;夜交藤微苦坚阴,具养心阴之功。

三药相合,清虚火,养心阴,阴补而神藏,心和而神安。

配羌活、独活

羌活善祛上部风湿,独活善祛下部风湿,夜交藤专搜全身之风邪。

三药合用,祛风胜湿,舒利关节而通痹,厢治风湿在表,肩背痛不可回顾。

头痛身重,或腰背疼痛等证,效果较佳。

配当归

肌表不固,感受风邪,致络脉不通,气血受阻,而为疼痛。

治宜祛风活血,通痹定痛。夜交藤性善走窜,专于搜风。

当归辛温行散,善化瘀廊。两药相配,风邪可除,瘀血可消,痹痛则解。

秋季养生茶有什么 天麦冬茶

原料:天冬、麦冬各1 2克。

做法:将二者加入开水300毫升中浸泡10分钟,弃渣喝茶。

功效:有养阴生津、清肺降火之功。

麦冬怎么挑选 看外观

正宗的麦冬呈纺锥行,两端稍尖,表面有细纵皱纹,质柔韧,断面呈淡黄色;而不好的麦冬颗粒干瘪,并没有饱满的现象,这样的麦冬营养价值比较低,所起到的药用价值也不高。

肺气肿吃什么中药药最有效 气阴两虚型肺气肿

动则气短,声低气怯,自汗畏风,干咳无痰,或痰少不利,口干欲饮,心中烦热;舌红,脉细或细数,治宜益气养阴,方用育阴培元汤加减。

常用药:黄芪,太子参,五味子,天冬,麦冬,知母,百部,桑白皮,地骨皮,生地黄,川贝母,冬瓜子,天花粉。

方中以太子参,黄芪,五味子补益肺气,生地黄,天冬,麦冬,知母养阴生津。贝母,百部化痰止咳,天花粉,冬瓜子利痰,地骨皮,桑白皮养阴清热。

天冬与麦冬功效区别 功能区别

天冬:润肺,又入肾经,以补肾阴、降肾火,可治肾阴亏虚、阴虚火旺之症。如肾阴亏损、潮热遗精等症,则多用天冬。天冬苦寒之性较甚,补肺、胃之阴强于麦冬,滋腻性较大。

麦冬:润肺,又入心经以补心阴、清心除烦、安神,可治心阴不足及心火亢盛之症。入胃经,能养胃清心。如胃阴不足、心烦燥渴等症,多用麦冬;麦冬养胃阴与清胃热之力虽弱,但滋腻性较小。

嘴唇干裂吃什么好 百合二冬膏

食材:百合、天冬、麦冬各250克

做法:将上3味药洗净,加水文火煎煮2小时,过滤取汁,浓缩成膏。每100克清膏中加炼蜜50克混匀。每日早、晚各用白开水调服15克。

功效:具有养阴清肺、润燥止渴之功。主治燥咳痰少、咽喉干痛、口唇干裂等症。

相关推荐

口渴的偏方

口渴的偏方1 苦瓜干蚝豉炖瘦肉汤 材料:苦瓜干10g,蚝豉10g,猪瘦肉120g,姜片适量。 功效:苦瓜味苦性寒,功能清心除烦,清肝明目。《随息居饮食谱》说,“苦瓜苦寒涤热……泻心经实火,清暑,益气,止渴”,有资料报道苦瓜还有降血糖和减肥的作用。蚝豉是生蚝肉干制而成,有益阴生津的作用。猪瘦肉可健脾益胃,既可防凉瓜之寒削,又可令汤味更鲜美。 制作:将猪瘦肉洗净切片,再与洗净的苦瓜、蚝豉、姜片放入炖盅内,加清水300ML,隔水武火炖2小时即成。 适用人群:口干口渴,咽喉干燥,感冒发热不退,或高血脂、肥胖、糖尿

天冬麦冬的区别

那么天冬麦冬的区别到底是怎么样的呢,我们只有了解了天冬麦冬的区别,以后才能合理的利用这两种草药,要不混淆了可能药性不一样会出现很多不好的影响,所以下文我们看看天冬麦冬的区别。 (1)外观区别: 天冬:攀援植物,多分枝丛生下垂。长80~120厘米,叶式丛状扁形似松针,绿色有光泽,叶状枝通常每3枚成簇,扁平或由于中脉龙骨状而略呈锐三棱形,稍镰刀状,茎上的鳞片状叶基部延伸为长2.5-3.5毫米的硬刺,在分枝上的刺较短或不明显。 麦冬:成丛生长。高30厘米左右。叶丛生,细长,深绿色,形如韭菜。 (2)浆果区

鱼鳞病的偏方

方剂1:板蓝根、败酱草、马齿苋、大青叶各30克,紫草20克,红花6克,赤芍、丹皮各12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鱼鳞病。 方剂2:归尾、赤芍、皂角刺各10克,红花6克,大青叶、板蓝根、珍珠母各15克,薏苡仁、天冬各20克,磁石30克。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2次。与此同时,局部可用木贼草、香附子、乌梅、白芥子各15克,薏苡仁20克,露蜂。 适应症:鱼鳞病。 方剂3:首乌、桂枝、白芍、当归、玉竹、胡麻仁各15克,甘草、生姜、大枣各5克。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1月。 适应症:鱼鳞病。

清肺用什么泡水 天花粉清肺润燥

天花粉为葫芦科植物栝楼的块根,以色洁白,粉性足,质细嫩,体肥满者为佳,切片,生用。其味甘,微苦,性微寒,归肺,胃经。具清肺润燥,清养胃腑,生津止渴之功效,主治热病津伤口渴,肺热燥咳,或肺燥咳血,常配伍天冬麦冬,生地同用。 用法:取鱼腥草5g,天花粉3g,侧柏叶3g,绿茶3g,用200毫升开水冲泡5-10分钟后饮用。冲饮至味淡,可起清肺消痈之功效。

最有效治疗心肌炎的小偏方

1、归脾丸 组成:白术、茯神、黄芪、龙眼肉、酸枣仁、人参、木香、远志、当归、甘草。 功能:益气补血,健脾养心。心肌炎恢复期因思虑过度,劳心伤脾所致的体倦少食,心悸怔忡,睡眠不佳者。 2、柏子养心丸 组成:柏子仁、枸杞子、麦冬、当归、石菖蒲、茯神、玄参、熟地黄、甘草。 功用:养心安神,补肾滋阴。可用于心肌炎后期,营血不足所引起的心悸怔忡持续不断,夜寐多梦,健忘盗汗者。 3、天王补心丹 组成:生地、人参、丹参、玄参、茯苓、五味子、远志、桔梗、当归身、天冬麦冬、柏子仁、酸枣仁。 功用:滋阴养血、补心安神。用于

什么药酒对身体好 长生固本酒

材料:人参,枸杞子,山药,五味子,天冬麦冬,生地黄,熟地黄各60克,白酒1500毫升。 做法:将所有药材切碎,装入布袋中,放置于容器里,加入白酒,密封好容器,置入锅中,隔水加热约半小时,去除,埋入土中以去火毒。静置数日后饮用,每次饮用10毫升,每日早晚各服一次。 功效:益气滋阴,适宜于气阴两虚所致的四肢无力,易疲劳,腰酸腿软,心烦口感,心悸多梦,头晕目眩,须发早白等症。

口腔内长血红色的小包怎么办

你好,常用滋阴中药天冬麦冬,玄参等常用的清热泻火药;大黄,黄连,黄柏等;常用的解毒消肿药;连翘,金银花,大青叶等。 另外中医针灸,拔罐,推拿,按摩等对于治疗上火也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生活中要注意劳逸结合,饮食上要注意多吃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多喝水少喝酸甜饮料,少吃辛辣煎炸食品,少抽烟喝酒。上火和心理状态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保持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其实是人们最好的灭火剂。

中药天冬的功效和作用

天冬的功效: 天冬又叫天门冬,为百合科植物天门冬的块根。具有养阴清热,润肺滋肾的功效。用于治阴虚发热、咳嗽吐血、肺痈、咽喉肿痛、消渴、便秘等病症。别名:天门、大当门根、天冬。分为天冬、炒天冬、炙天冬、朱天冬、鲜天冬。凡感受温燥,症见身热,微恶风寒,干咳少痰者,可配又杏、沙参、杏仁行装,以清肺润燥、疏风解表;凡热病后期伤阴,症见咽燥口干,舌红少苔,脉动细者,可单用,或配麦冬等润燥清热生津之品;凡属气阴两伤,兼见气短神疲者,又能当配人参、干地黄等。 别名:天门、大当门根、天冬天冬的功效与作用 天冬的功效与

天门冬附方

1、天冬治健忘:天冬、远志、茯苓、干地黄各等分。为末,蜜丸。酒服二十丸如梧子,日三服。加至三十丸,常服之勿绝。(《千金要方》) 2、天冬主肺气咳逆,喘息促急,除热,通肾气,疗肺痿生痈吐脓,治湿疥,止消渴,去热中风,宜久服。《药性论》 3、天冬治心烦:天冬麦冬各15g,水杨柳9g。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4、天冬清金化水,止渴生津,消咽喉肿痛,除咳吐脓血。《长沙药解》 5、麻黄升麻汤用之,治厥阴伤寒,大下之后,咽喉不利,吐脓血、泄泻不止者,以其清火逆而利咽喉,疗肺痈而排脓血也。天冬润泽寒凉,清金化水之

肛门瘙痒怎么快速止痒 中药内服治疗

中药方一 组成:生地黄、熟地黄、天冬麦冬、当归、赤芍、白芍、防风、苦参各 10克,鸡血藤、束蒺藜各15克,黄芪12克, 功效:可养血润肤,疏风止痒,适用于肛门瘙痒症之血虚者。 中药方二 方药:大黄、透骨草各10克,大青叶20克,金银花、马齿苋各12克,苦参15克,滑石30克,细辛3克,黄柏6克。 功效:可清热解毒杀虫,除湿祛风止痒,适用于肛门瘙痒症之湿热偏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