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感冒推拿有用吗 伤燥感冒推拿方法
宝宝感冒推拿有用吗 伤燥感冒推拿方法
主要症状:寒热不明显,或仅有微恶寒,微发热,头昏头痛,口鼻干燥,鼻塞流涕,眼干,咽干,咳嗽,痰粘,声嘶,脉濡,舌红而干,指纹红。
治疗原则:润肺解表。
推拿处方:头面四大手法。揉迎香,揉天突,清肺,揉小天心,揉二马,退下六腑。
推拿原理: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揉耳后高骨四大手法能宣肺解表,疏风逐穴,但其性平和,不像风池,风府发汗太过;配迎香以开鼻窍,通鼻塞,摄鼻涕;揉天突以利咽生津,清肺;揉小天心,清天河水可解表润燥;揉二马滋阴增水,退六腑泻热保津。
宝宝感冒推拿有用吗 风寒感冒推拿方法
主要症状: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身痛,流涕,喷嚏,咳嗽,口不渴,舌淡苔白,脉浮紧,指纹青红。
治疗原则:散寒疏风解表。
推拿处方:开天门,推坎功,运太阳,推三关,掐揉二扇门,揉小天心,一窝风, 揉风池,风府,拿列缺,肩井。
推拿原理:开天门,推坎功,运太阳,疏风解表,止头痛;风池,风府为汗法必区止血;推三关,掐揉二扇门,拿风池疏风散寒;配小天心,一窝风通经络,解肌表,可奏发汗祛邪之功;列缺宣肺散寒,拿肩井以提升助诸穴。
感冒推拿哪里 患者自我推拿治感冒
1.端坐位,屈曲拇指指间关节,以关节突起部或拇,食指指腹按揉印堂,睛明,阳白,太阳,迎香等穴数十遍。
2.端坐位,用两拇指背外侧推擦眉弓,鼻梁骨两侧(上至睛明,承泣穴,下至迎香穴,地仓穴)数十遍。
3.端坐位,双手十指张开,分别着于头的两侧,从前发际做梳头状向顶及项后推,反复操作上百次。
4.端坐位,双手交替拍打对侧肩井穴数十遍,拇指按揉对侧尺泽,合谷,列缺等穴数十次,手掌沿肺经路线从上至下推数次。
5.坐位,手握空拳,用虎口处轻叩腰骶部两侧膀胱经百余次,然后空拳叩击足三里穴1分钟左右,用手掌搓对足心数十次。
成人感冒推拿手法图 感冒推拿头部手法
1.患者仰卧位,推拿者坐于其头顶前方,双手拇指螺纹面用抹法,从印堂,鱼腰至丝竹空穴,从额中,阳白,到太阳穴,从神庭,头维到角孙穴,三线各操作3-5遍,抹前可先局部涂少许葱姜汁,以免破皮。
2.患者仰卧位,推拿者一手扶住患者枕部,另一手以一指禅推拿法或按揉法沿印堂,神庭,头维,太阳穴一线及印堂,阳白,鱼腰,太阳穴一线,双侧各操作3-5遍,在穴位处停留时间稍长。
成人感冒推拿手法有哪些
感冒推拿头部手法
1.患者仰卧位,推拿者坐于其头顶前方,双手拇指螺纹面用抹法,从印堂,鱼腰至丝竹空穴,从额中,阳白,到太阳穴,从神庭,头维到角孙穴,三线各操作3-5遍,抹前可先局部涂少许葱姜汁,以免破皮。
2.患者仰卧位,推拿者一手扶住患者枕部,另一手以一指禅推拿法或按揉法沿印堂,神庭,头维,太阳穴一线及印堂,阳白,鱼腰,太阳穴一线,双侧各操作3-5遍,在穴位处停留时间稍长。
感冒推拿肩颈部手法
1.患者坐位,推拿者立于患者后外侧,一手扶住前额,另一手用五指拿法并结合点揉法自巅顶至风府穴一线反复操作3-5遍。点压时力度稍重,以患者有酸胀感为度。
2.患者坐位,推拿者站于患者后外侧,从上到下沉缓有力的拿风池,项后大筋及肩井穴3-5遍,并点压,按揉双侧风池,风门,肩井,肺俞穴各约1分钟。
感冒推拿背部手法
1.感觉寒冷者,可在背部双侧膀胱经用擦法,以透热为度,辅以拿揉合谷穴以发汗为度,并用拿法沿手太阴经及足阳明经反复操作数次。
2.感觉发热者,加按揉大椎穴3-5分钟,辅以拿揉合谷穴1分钟,从上到下沿膀胱经反复拍打至腰骶部数遍。
体虚易感冒推拿手法
体虚易患感冒者,加按揉膻中,中脘,足三里,丰隆等穴各1分钟,从上到下拍打膀胱经数遍,并按揉脾俞,胃俞,气海,关元各1分钟,横擦腰骶部至发热,均匀柔和的按揉脾俞,胃俞,膏肓俞等穴;鼻塞不通者,加按揉迎香穴百次;咽喉肿痛者加上下推拿两侧人迎穴百次。
感冒自我推拿按手法
1.端坐位,屈曲拇指指尖关节,以关节突起部或拇指,食指指腹按揉印堂,睛明,阳白,太阳,迎香等穴数十遍。
2.端坐位,用拇指背外侧推擦眉弓,鼻梁骨两侧(上至睛明,承泣穴,下至迎香,地仓穴)数十遍。
3.端坐位,两手十指张开,分别着于头的两侧,从前发际做梳头状向顶及项后推,反复操作上百次。
4.端坐位,双手交替拍打对侧肩井穴数十遍,拇指按揉对侧尺泽,合谷,列缺等穴数十次,手掌沿肺经路线从上至下推数十次。
5.坐位,手握空拳,用虎口处轻叩腰骶部两侧膀胱经百余次,然后空拳叩击足三里穴1分钟左右,用手掌对侧足心数十次。
推拿治感冒手法 感冒推拿肩颈部手法
1.患者坐位,推拿者立于患者后外侧,一手扶住前额,另一手用五指拿法并结合点揉法自巅顶至风府穴一线反复操作3-5遍。点压时力度稍重,以患者有酸胀感为度。
2.患者坐位,推拿者站于患者后外侧,从上到下沉缓有力的拿风池,项后大筋及肩井穴3-5遍,并点压,按揉双侧风池,风门,肩井,肺俞穴各约1分钟。
感冒推拿手法图 足部推拿治感冒
1.选择鼻,扁桃体,肺,支气管,肾上腺,胸部淋巴腺,腹部淋巴腺反射区。
2.用一只手握住足,另一只手拇指指端用力按压鼻及扁桃体反射区,术者一手握于足前部,另一只手拇指指腹纵向位,指端向前,自近向远侧推动支气管反射区,屈曲食指第一指间关节由近侧向远侧推动肺反射区,然后垂直点压肾上线腺反射区。
宝宝感冒的4种推拿方法
宝宝感冒的4种推拿方法
开天门。一般用两手拇指交替从两眉中点向上推至前发际,推24次或3~5分钟。“开天门”是推拿的起式,小儿出现各种不适,都可以先做开天门,有天人相应之意。此手法可以开经络,活气血,调阴阳;同时还有祛风解表,醒脑明目的功效,可与其他穴位配伍治疗风寒、风热感冒,缓解外感风邪所致的恶风发热、头痛、身痛等症状。
推坎宫。从眉心到两侧眉稍所成的横线为坎宫。具体推法为:用两拇指指腹从眉心向两侧眉梢分向推动30~50次。此法可疏风解表,止头痛,醒脑明目,适用于风寒感冒,有恶寒发热、无汗、身痛、头痛等症状者。
揉太阳。两眉后凹陷处为太阳穴,可用两拇指或中指指尖在眉后凹陷处揉动30~50次。此手法可疏风解表,止头痛,清热明目,适用于外感发热,有头痛、目赤肿痛、视物不清等症状者。
揉耳后高骨。可用两拇指或两中指指尖在耳后乳突(隆起的高骨)下方的凹陷处按揉30~50下。此手法可疏风解表,镇惊除烦,可以治疗风热感冒引起的头痛、头晕、高热惊厥等症状。
成人感冒推拿手法图 感冒推拿背部手法
1.感觉寒冷者,可在背部双侧膀胱经用擦法,以透热为度,辅以拿揉合谷穴以发汗为度,并用拿法沿手太阴经及足阳明经反复操作数次。
2.感觉发热者,加按揉大椎穴3-5分钟,辅以拿揉合谷穴1分钟,从上到下沿膀胱经反复拍打至腰骶部数遍。
推拿治感冒手法 感冒推拿注意事项
1.本病预后良好,轻者一般经2-4次推拿治疗即可痊愈,对伴随项强,鼻塞者,推拿有立竿见影之效。
2.对感受时令之邪之重证及流行性感冒,甚至并发急性支气管炎及肺炎者,出现寒战高热,咳嗽不止等,则不能单独使用推拿治疗,应积极配合中,西药治疗,以防疾病传变。
3.反复感冒者,多系体质虚弱,平时应加强锻炼,并积极配合自我保健,注意保暖,勿吹风受凉;忌食辛辣油腻食物,多吃水果,蔬菜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
推拿治感冒手法 体虚易感冒推拿手法
体虚易患感冒者,加按揉膻中,中脘,足三里,丰隆等穴各1分钟,从上到下拍打膀胱经数遍,并按揉脾俞,胃俞,气海,关元各1分钟,横擦腰骶部至发热,均匀柔和的按揉脾俞,胃俞,膏肓俞等穴;鼻塞不通者,加按揉迎香穴百次;咽喉肿痛者加上下推拿两侧人迎穴百次。
宝宝感冒推拿有用吗 小儿感冒病因病机
小儿腠理不密,卫外未固,肌疏易汗,又不能自我冷暖调护,故容易遭外邪;而风为百病之长,常夹邪气侵袭人体,若气候异常变化,如四季气温反常,当热不热,当寒不寒,或不当热而热,不当寒而当寒,皆易形成风寒,风热或燥邪,暑热之不同感冒。因此推拿时应分型治疗。
感冒推拿哪里 感冒推拿注意事项
1.本病预后良好,轻者一般经2-4次推拿治疗即可痊愈,对伴随项强,鼻塞者,推拿有立竿见影之效。
2.对感受时令之邪致重症及流行性感冒,甚至并发急性支气管炎及肺炎者,出现寒战高热,咳嗽不止等,则不能单独用推拿治疗,应积极配合中,西药治疗,以防疾病传变。
宝宝感冒打喷嚏推拿
如果是宝宝出现了感冒,一般都还是一个上呼吸道感染。 一般上呼吸道感染最常见就是一个病毒感染,病毒感染的话,具有一定的自愈性。
如果只是轻微的流鼻涕,打喷嚏,这种的话不需要特殊处理,家长注意护理就行了。
如果是有明显的不舒服,有明显鼻塞,流鼻涕、打喷嚏,还有咳嗽,或者发热等情况,这种的话是建议直接去医院,让医生根据宝宝情况指导治疗。
一般宝宝的按摩,要求就是比较专业的人员进行按摩。 因为他要根据宝宝身体的穴位,或者是经脉进行一定的按摩。这种的话, 不建议家长在自己在家给他进行按摩推拿治疗。要去医院由专门的小儿推拿科的医生给宝宝做一些相关的治疗,家长可以适当学一点简单的手法,回去再给宝宝做。
感冒推拿手法图 穴位推拿治感冒
1.患者仰卧位,术者坐于其头顶前方,双拇指螺纹面用抹法,从印堂,鱼腰至丝竹空穴,从额中,阳白到太阳穴,从神庭,头维到角孙穴,三线各操作3-5遍,抹前可先局部涂少许葱姜汁,以免破皮。
2.患者仰卧位,术者一手扶住患者枕部,另一手一一指禅推法或按揉法沿印堂,神庭,头维,太阳穴一线及印堂,阳白,鱼腰,太阳穴一线,双侧各操作3-5遍,在穴位处停留时间稍长。
3.患者坐位,术者利于患者后外侧,一手扶住前额,另一手用五指拿法并结合点揉法自巅顶至风府穴一线反复操作3-5遍,点压时力度稍重,以患者有酸胀感为度。
4.患者坐位,术者站于患者后外侧,从上到下沉缓有力的推拿风池,项后大筋及肩井穴3-5遍,并点压,按揉双侧风池,风门,肩井,肺俞穴各1分钟。
5.点按双侧曲池,合谷等穴各1分钟左右。
6.感觉寒冷者,可在背部双侧膀胱经加用擦法以透热为度,反复拿揉合谷穴以发汗为度,并用拿法沿手太阴经及足阳明经反复操作数次。
7.感觉发热者,加按揉大椎穴3-5分钟,拿掐合谷穴1分钟,从上到下沿膀胱经反复拍打至腰骶部数遍。
8.体虚易患感冒者,加揉膻中,中脘,足三里,丰隆等穴各约1分钟,从上到下拍打膀胱经数遍,并按揉脾俞,胃俞,气海,关元各1分钟。鼻塞不通者,加按揉双迎香穴百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