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挑痧拔罐法怎样操作

挑痧拔罐法怎样操作

挑痧拔罐法是拔罐与挑痧配合使用的 一种疗法。使用时,先在选定的部位(经络穴位)拔罐(最好用走罐手法)。若留 罐,时间应稍长、吸力应稍大,待皮肤上 出现紫红或紫黑斑块后起罐,再在皮肤出现紫红或紫黑较明显处(一般此处皮下有 硬节,或大或小)用消毒针挑刺。每个部位挑刺2 ~3下,以皮肤渗血、渗液为度。 然后用消毒棉球拭干,亦可涂75%乙醇或 碘酒。此法可用于中暑、郁痧、闷痧、感染性热病、风湿痹痛、痛经、神经痛等 病症。

如何治疗月经不调

月经不调的自我按摩也是很有帮助的,按摩方法如下:

先取仰卧位,以右手鱼际先揉按腹部的气海穴约1分钟,再以右手拇指指腹罗纹面依次点按双侧下肢的三阴交穴,每穴点按一分钟,最后以一手手掌按摩小腹部约1分钟。

再改取俯卧位,先以两手手掌在腰骶部上下往返反复按摩2分钟,再以双手拇指指端依次点按肾俞、命门、八髎等穴各30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度,最后再以双手五指同时提拿双侧肾俞穴各3次。

针灸也可治疗月经不调:

(1)经早

主穴:土穴、关元、三阴交、血海。

配穴:实热证者,加太冲或行间;虚热证者,加太溪;气虚证者,加足三里、脾俞;月经过多者,加隐白;腰骶疼痛者,加肾俞、次髎。

操作:关元、三阴交用平补平泻法,血海用泻法。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气虚者针后加灸或者用温针灸。

(2)经乱

主穴:关元、三阴交、肝俞。

配穴:肝郁者,加期门、太冲;肾虚者,加肾俞、太溪;胸胁胀痛者,加膻中、内关。

操作:肝俞用毫针泻法,其余主穴用补法。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

拔罐也是一种不错的方式:

(1)肾虚型

选穴:肾俞、气海、关元、三阴交、照海。

拔罐方法:灸罐法。先用艾条点燃温灸各穴15分钟,以皮肤有温热感及人体感觉舒适为宜,之后吸拔火罐,留罐1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2)气滞血瘀型

选穴:膈俞、肝俞、期门、中极、血海。

拔罐方法:刺络拔罐法。膈俞、肝俞两穴用梅花针点叩刺出血,以皮肤微微出血为度,之后拔罐,以局部有少量血点冒出皮肤为度。余穴采用单纯拔罐法,留罐1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刺血拔罐法的功能和作用是什么

刺络拔罐法是指刺络放血与拔罐配 合应用的一种拔罐方法,是指用三棱针、 皮肤针(梅花针、七星针等)刺激病变局部或小血管,使其潮红、渗血或出血,然 后加以拔罐的一种方法。此法在临床治疗中较常用,而且适用证广,见效快,疗效 好,具有开窍泄热、活血祛痧、清热止痛、疏经通络等功能。刺血及挑痧拔罐法需特别注意治疗前后的消毒工作。

老中医告诉你拔罐减肥的二三事

拔罐减肥施罐法操作

1.中阳亢盛者:症状为体质肥胖,胃纳亢进,善食多肌,面赤,苔多腻,舌质红,脉滑数。

治疗:清胃泻火。

取穴:饥点、胃俞、肺俞等穴及阳池、三焦俞等穴。

操作:减肥宜将拔罐与耳压结合的方法综合进行。耳压饥点穴(耳屏前面中点,外鼻穴下方),饥点可使胃脘胀满,食欲减低,系减肥之经验效穴。拔火罐单罐法留罐肺俞,是由于水谷精微的宣发肃降而输布全身全赖肺主气。取阳池、三焦、胃俞等穴是从饮食的消化吸收输布与脾胃功能密切相关,上述要穴特别是对于减肥(包括其它减肥法)出现的饥饿感等反应有调和作用。

2.痰湿阻滞者:症状为体质肥胖或伴见嗜睡,易疲倦,纳差,口淡无味,女子月经少或闭经,男子阳瘘,舌胖齿痕,脉沉或滑等症。

拔火罐治疗:法湿化痰。

取穴:耳穴内分泌、肾上腺,体穴三焦俞、脾俞等。

操作:耳压内分泌、肾上腺穴点,取中枢神经对内分泌有调节作用之义。体穴可结合用单罐法走罐,施术15~20分钟,取健脾祛湿化痰的作用。

拔罐减肥的注意事项:

1.拔火罐一般一天进行两次,结合健康的饮食,持续一到两个月,会取得很好的瘦身效果。

2.一般拔火罐的时间为10到20分钟,不要超过这个时间,如果是过敏性的皮肤,那么在出现皮肤充血的时候就要停止拔罐。

3.在拔罐完之后的一个小时之内不要洗澡,如果是刚吃完饭,最好等一个小时之后再进行拔罐,如果皮肤出现充血或者是淤血,可以拿按摩油按摩一下。

4.感冒、发烧、糖尿病、皮肤病、孕妇、癌症患者等人群不能拔罐。

拔罐法的操作

拔罐法操作步骤:

1.操作者衣帽整齐,洗手、戴口罩。

2.核对医嘱,携物至床边,再次核对治疗卡。

3.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做好解释工作。

4.根据病情、拔罐部位选择合适的体位(常用有仰卧位、侧卧位、俯卧位、坐位),暴露拔罐部位,注意保暖和遮挡。

5.根据部位和拔罐方法选择合适的罐具,并检查罐口边缘是否光滑无缺损。

6.吸拔①拔火罐法:火罐是临床最常用的一种拔罐方法。其适用的罐子以竹罐、陶罐、玻璃罐为宜。它是利用燃烧时火焰的热力排出罐内的空气,形成负压,以将罐吸附于体表。常用的吸拔方法有闪火法、贴棉法、投火法。

闪火法:一手持镊子或血管钳夹住95%酒精棉球,也可取一粗细适中的铁丝,在其一端缠上用脱脂棉和纱布包裹成一小鼓槌状,吸取酒精点燃。另一手握住罐体,罐口朝下,将点燃的酒精棉球伸入罐的底部或中部绕圈后迅速抽出,立即将罐扣在应拔的部位即可吸住。罐内负压的大小可通过改变闪火的时间、罐体大小、扣罐速度来调整。需要吸拔力大时,可选用大号罐延长闪火时间,加快扣罐速度即可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拔罐时注意酒精棉球不能太湿,蘸完后应挤出多余的酒精,以免流溢烧伤皮肤。另外,闪火时不要把火焰烧到罐口,以防烫伤。本法适用于各种体位,特别适用于闪罐法和走罐法。

贴棉法:将蘸有适当酒精的小片棉花,贴于罐子内壁中、下段或罐底,点燃后迅速将罐子扣于所选的部位上即可吸住。操作时注意棉片不宜太厚,吸取的酒精不宜太多,以免造成贴棉脱落或酒精流溢灼伤皮肤。本法适用于侧面横位。

投火法。将酒精棉球或纸片,点燃后投入罐内,乘火最旺时,迅速将火罐扣在要拔部位。此法适用于拔身体的侧面,使罐体横置,以免燃烧物落下烫伤皮肤。本法简便安全,适合家庭保健治疗。

拔罐有什么好处 背部拔罐的方法

1.留罐法

留罐法是拔罐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又称坐罐法,指将罐吸拔在皮肤上留置一段时间的拔罐法。留罐时间为5~20分钟,视患者和疾病的情况以及季节的不同而定。一般夏季及皮肤薄处留罐时间不宜过长。

留罐法又有两种形式:

一是单罐法,即单罐独用,适用于病变范围小的情况。

二是多罐法,即多罐并用,又被称为排罐法。罐具一般循肌束、神经或经脉走行位置。若身体强壮罐具排列可以紧密些,若身体虚弱,罐具排列应稀疏些。适用于病变范围较广泛者。

2.闪罐法

闪罐法是一手执罐,一手用镊子夹住酒精棉球或系有棉团的铁丝,点燃后立即抽出,迅速将罐拔在患者患处,随后立即取下,反复操作十数次乃至数十次,直至皮肤潮红出现瘀斑为止。此法适应于肌肉比较松弛处。

3.走罐法

走罐法称推罐法或拉罐法。选择罐口较大、罐口壁较厚且光滑无破损的罐具,然后在要拔罐的部位,薄薄涂一层润滑剂,如液状石蜡、凡士林或者其他植物油。采用闪火法或投火法将罐吸拔在皮肤上以后,手握罐底,稍倾斜罐体慢慢来回推移。方向是前、后、左、右,还可以做旋转。反复数次,直至皮肤潮红出现瘀斑。适用于身体面积大而平坦,肌肉丰厚结实的部位,如背、腰部。

拔罐器具有活气血、散寒邪、止痛消肿的治疗功效,适用于肩周炎、颈椎病、风湿性关节炎、神经性头痛、腰腿痛、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等疾病。

1、罐印紫黑而暗:一般表示供血不足,行经不畅有血淤现象。

2、罐印发紫并伴有斑块:一般表示寒凝血淤症。

3、罐印呈散在紫点状,且深浅不一:表示气滞血淤症。

4、罐印鲜红而艳:一般表示阴虚,气血两虚或阴虚火旺。

5、罐印红而暗:表示血脂高,且有热邪。

6、罐印灰白,触而不温:多为虚寒或湿邪。

7、罐印表面有皮纹或微痒:表示风邪或湿症。

8、罐体内壁有水气:表示该部位有湿气。

9、罐印出现水泡:说明体内湿气重,如果水泡内有血水是湿热毒的反应。

1、刮痧拔罐结束两小时内不能冲凉,喝冷饮,两小时后冲凉要用热水。

2、刮痧拔罐过程中不可开空调,风扇,避免空气对流。

3、过饱过饿过喝不可刮,饭后一小时刮痧、拔罐。

刮痧和拔罐哪个去湿气 拔罐颜色越深越黑湿气越重

都是传说!颜色与血液、拔罐力度有关

如果说拔罐、刮痧的主要功能不在祛湿,那出来的“痧”的颜色有深有浅、有红有紫,这又是什么缘由呢?庄礼兴表示,要解释这点其实很简单。

首先,不同人的血液颜色不同,肤色也不同,出来的“痧”的颜色自然会不同。其次,出痧颜色深不深,还与拔罐的负压力有关。例如中医拔罐除了用火罐之外,还有 竹罐、抽气罐等。其中,竹罐是在水中去氧,没有火罐的温度、排气的压力也相对较小,不仅操作不便,而且不够“给力”,出痧颜色容易偏浅。

火疗与拔罐哪个效果好 方法不同

火疗:是将经过中草药侵泡的中药绳放到火疗部位覆盖一层保鲜膜,再利用酒精燃烧的热力作用和操作者的按摩推拿使药力到达病所。

拔火罐:是指借助热力热胀冷缩原理排出罐中空气,利用负压使罐子吸附于皮肤造成局部淤血,拔罐有留罐,走罐,闪罐,刺络拔罐四种,这四种拔罐方式各有特色。

刮痧:利用中医经络腧穴理论,用刮痧器具以及相应的手法,蘸取一定的介质在仪表反复摩擦刮动,使皮肤红色或暗红色出血点等出痧变化。

三伏天刮痧拔火罐几天一次

一般一周一次。

拔罐和刮痧后都会消耗身体气血,身上也会出现深黑红色的罐印或痧痕,需要休息几天之后才能再次进行拔罐或刮痧,这样既给予身体一个吸收和恢复的过程,又能避免频繁刮痧或拔罐导致的健康危害问题,通常是等罐印或痧痕消退后再进行下一次操作,大约是一周进行一次,如果身体什么不适,只需偶尔进行一次拔罐和刮痧即可,不用规定一周做几次或隔几天必须做一次。

落枕拔罐管用吗 落枕拔罐的正确操作方法

病人取俯卧位。选用合适口径的火罐。

风府,天柱,大椎,阿是穴,肩外俞,秉风,天宗等腧穴可以采用循经走罐法,病人取俯卧位,以火罐蘸递质从风府到天宗反复走罐6-8次,或以出痧为度。

对落枕穴进行点刺出血后再用闪火法拔罐。具体操作为,常规消毒穴位皮肤后,以三棱针点刺穴位至微出血,或者用梅花针重叩该区域,以全部渗出血珠为度,然后用闪火法将罐吸拔在穴位上,至局部皮肤出痧或潮红,留罐5-10分钟,每隔1-2日操作1次。

三伏天拔火罐注意哪些 三伏天拔罐好还是刮痧好

各有各的好处。

拔罐和刮痧都属于中医疗法,两者都具有很好养生保健的作用,其中:

1、刮痧善于补虚祛寒以身体内有寒气,有血淤的时候,最好使用刮痧的方法来解决,例如感冒、中暑,落枕、肌肉痉挛适用刮痧治疗。

2、拔罐则可补可泄,具有温补阳气、增强体质、散寒祛湿、通络行气、活血化瘀等作用,适宜颈肩疼、腰背疼、风湿等症。

因此选择拔罐或刮痧,首先要针对自己的病情来看,然后再操作才是最好的对症治疗方法,如果不确定自身病症的,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来判断,不可盲目自行判断,以免影响身体健康。

女生去湿气拔罐好还是刮痧好 湿气重汗蒸好还是刮痧拔罐好

汗蒸更好。

汗蒸和刮痧拔罐,这些方法祛湿的效果都是可以的,但就祛湿的总体效果来看,汗蒸的效果要优于拔罐,因为汗蒸是全身进行理疗,而拔罐是作用于局部的经络,所以说汗蒸对于全身湿气比较重的患者,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有条件的人建议汗蒸、刮痧拔罐综合进行祛湿效果更明显。

不过汗蒸的花费比拔罐要多一些,而且汗蒸的时间比较长,操作起来也比较的繁琐,要注意的是在汗蒸以及刮痧拔罐之后的两小时,都需要注意,不要直接吹空调,不能受风,不能受凉。

相关推荐

什么时候拔罐好

通常我们的肩膀很痛,用刮痧法,只要一出痧症状马上减轻;但有时刮了半天也不出痧,肩膀疼痛依旧,为什么会这样? 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病灶点很深,刮痧法触及不到;二是气血不足,体内的气血没有顶过来,瘀血就难以出来。这时用拔罐法可马上见效。 病灶点深的,如果一拔很快出现黑紫印,那深层的瘀血就被拔出来了;如果还是罐下无痕,那就要耐心地在此处拔几天,每天10分钟,直到出现黑印为止。 拔罐可补可泄。如想补肾,就光在肾俞穴拔罐;补胃呢,就在中脘和足三里拔罐。如拔的地方太多反而会将气血分散,达不到补的效果,会白白泻耗了气血

中暑拔火罐穴位在哪里

1.中暑的概念 中暑俗称“发痧”,是指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机体体温调节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的症状的总称。颅脑疾患的病人、老弱及产妇耐热能力差者,尤易发生中暑。 2.拔罐治疗中暑 方一 (1)取穴:曲池(双)、委中(双)、舌下两青筋。 (2)操作法:刺络拔罐法。轻者先用三棱针点刺,微出血即可, 血止后用闪火法将罐吸拔在点刺的穴位上(舌下不拔罐),留罐10-15分钟。重者先用手或筷子2-3根沾水拍打曲池、委中,待表 筋显露后,再用三棱针点刺放血10毫升左右,待血止,再用闪火法

拔罐治疗急性腰扭伤的具体操作方法是什么

治疗方法:治法一:取穴:病变局部。操作:采用留罐法,在病变局部以闪 火法或投火法广泛拔罐,每日1次,一般3 次可治愈。落枕采用闪罐法将罐吸拔于颈部疼痛部位,来 回走罐。治法二:取穴:大肠俞、血海、委中、阿 是穴。操作:采用留罐法,患者取坐位,用 闪火法将中等大小的火罐吸拔在穴位上, 留罐10 - 15分钟,每日1次。治法三:取穴:腰骶关节处、髂后上棘处(双侧)。操作:采用留罐法,患者取俯卧位, 用闪火法将火罐吸拔在所选部位,留罐 15 - 20分钟,每日1次,1- 3次即可治愈。治法四:取穴:健侧养老穴,

坐骨神经痛拔罐有用吗 坐骨神经痛拔罐的操作方法

病人取俯卧位。 用小火罐或小硅胶罐,小抽气罐吸拔头部腧穴及面积较小的腧穴。背部及肌肉丰厚处腧穴可选用中等大小的罐具。 膈俞,肾俞,大肠俞,腰阳关,腰夹脊等腧穴采用循经走罐法,病人取俯卧位,以火罐蘸递质从膈俞到腰阳关反复走罐6-8次,或以出痧为度。 秩边,承扶,殷门,委中,承山,阿是穴等腧穴采用留罐法,用镊子夹住酒精棉球点燃后,升入罐内旋转一圈立刻退出,再迅速将罐具扣在需拔的穴位上,留罐15分钟,每日1次。 对环跳,风市,膝阳关,阳陵泉,悬钟等腧穴进行点刺出血后再用闪火法拔罐。具体操作为,常规消毒穴位皮肤后

慢性腰痛的拔罐疗法

操作:取大口径玻璃罐用单罐法对第(1)组穴位留罐10~15分钟,若偏阳虚者同法第(2)组穴位操作留罐,若偏阴虚者同法第(3)组穴位操作留罐。其中第(2)组穴位取足二里穴为足阳明胃经之合,昆仑穴为足太阳膀恍经经穴,配肾俞穴以助阳温经止痛。第(3)组穴位取三阴交穴配太溪穴在于滋补肝、肾、脾三脏之阴,佐以秩边人为荣养筋脉以止痛。 3.瘀血腰腿痛者 主症:以腰腿疼痛如刺,痛有定处,轻则俯仰不便,重则因痛剧而不能转侧,痛处拒按。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脉涩。许多腰腿痛患者有外伤史或扭挫腰腿病因病史。 治法:活血化瘀

头疼拔罐拔哪里最有效 头疼拔罐注意事项

1.头面部腧穴不要吸拔时间太久,以免罐痕留在颜面,影响美观,可根据病人意愿,不愿意留罐痕者用闪罐。 2.走罐时罐内负压不要太大,以病人耐受为度。 3.刺络罐法操作过程中一定注意严格消毒。 4.拔罐治疗头疼虽有效果,但引发头疼的因素多种多样,若多次拔罐无效或头疼加重者,要排除某些颅脑病变,并采取综合措施,以免延误病情。 5.当患者出现两侧瞳孔大小不等,项强,神志不清,应高度警惕脑瘤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等重症,当有此类症状时应禁罐。 6.患者在治疗期间应禁烟酒,避免外界不良刺激和精神紧张,适当参加体育锻炼,避免过

头痛可以拔罐吗 头痛拔罐拔哪里

取穴:百会,印堂,太阳,风寒加外观,风热加曲池,大椎,肝阳头痛加太冲,痰浊头痛加中脘,丰隆;淤血头痛加膈俞,肾虚头痛加肾俞,太溪。 操作:均可采用单纯拔罐法,风热,肝阳,痰浊,瘀血头痛还可以用刺络拔罐法,风寒,肾虚头痛宜拔罐后加温灸,或留针拔罐。 取穴:按头痛的部位取穴,前额痛:印堂,合谷,足三里;侧头痛:太阳,胆俞;后头痛:天柱,大杼,风门。 操作:采用刺络拔罐法,或留针拔罐法

拔罐操作的分类

拔罐方法是指将罐具吸拔在应拔部位的操作方法。常用的拔罐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以排气法分类 (1)火罐法 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排去空气。即借燃烧时火焰的热力,排去罐内空气,使之形成负压而吸着于皮肤上,称火罐法。它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一般疾病均可采用。常用的有下列几种操作方法: 1)投火法:本法多用于侧面横拔位。操作时用软纸条稍折叠,或卷成纸卷(较罐的深度约长2cm),点燃后烧去3cm左右时,迅速投入罐内,在火旺时立即将罐扣在应拔的部位,即可吸住。 2)贴棉法:本法多用于侧面横拔位,但用于小型罐具时吸拔力较小

中医减肥法的问与答

针灸减肥的原理是通过针刺人体穴位,有效地疏通人体经络,通过调动机体的良性循环,促进机体脂肪代谢,消耗积存的脂肪。经过针灸治疗后,大部分人都切实地感受到食欲有所下降,胃肠功能和整个人体的精神状态都有所改善,体重也下降,从而达到减肥目的。 是不是扎的针越多减肥效果就越好,甚至可以“一箭多雕”美容又美体呢?曾洪玉主任说,针灸穴位选择准确搭配得当,是可以收到多方面的良好效果的,因为穴位功能很多,将它们调整好,功能正常了,就像一个单位管理异常有序一样,自然会收到好的效益。但是,并不是扎得越多越好,多了,反而不精了,

中医是如何进行乳腺增生疾病的治疗的

针灸是治疗乳腺增生的方法之一,主要是利用经络学说,根据乳房经脉走向,正确选择穴位刺激可迅速止痛缓解红、肿、热,安全无副作用。研究认为乳腺增生的发生与雌二醇含量增高有关,而针灸可降低血中雌二醇浓度至正常水平;同时针刺穴位可促使机体产生镇痛物质,使某些致痛物质减少或消失,在痛症治疗中有一定疗效。运用针刺治疗乳腺增生可达到表里同治,标本兼顾的效果。 乳腺增生的肿痛虽然在乳腺,但是病根却不是在乳腺。刮痧治疗方法主要是把其 “病根”去掉,也就是说以出痧的形式打通背部经络,从而达到去掉“病根”的效果。刮痧的方式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