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溺水的自救

溺水的自救

1、自己不熟悉水性意外落水,附近又无人救助时,首先应保持镇静,千万不要手脚乱蹬拚命挣扎,这样只能使体力过早耗尽、身体更快地下沉。正确的自救作法是:落水后立即屏住呼吸,踢掉双鞋,然后放松肢体等待浮出水面,因为肺脏就象一个大气囊,屏气后人的比重比水轻,所以人体在水中经过一段下落后会自动上浮。当你感觉开始上浮时,应尽可能地保待仰位,使头部后仰。只要不胡乱挣扎,人体在水中就不会失去平衡。这样你的口鼻将最先浮出水面可进行呼吸和呼救。呼吸时尽量用嘴吸气、用鼻呼气、以防呛水。 只要能维持口鼻略浮出水面能进行呼吸和呼救就可以了,以平静的心态等待救援者到来。千万不要试图将整个头部伸出水面,这将是一个致命的错误,因为对于不会游泳的人来说将头伸出水面是不可能的,这种必然失败的作法将使落水者更加紧张和被动,从而使整个自救者功亏措篑。当救助者出现时,落水者只要理智还存在,绝不可惊惶失措去抓抱救助者的手、腿、腰等部位,一定要听从救助者的指挥,让他带着你游上岸。否则不仅自己不能获救,反而连累救助者的性命。

2、对于会游泳的人发生溺水多是遇到了意外,手足抽筋是最常见的。主要是由于下水前准备活动不充分、水温偏冷或长时间游泳过于疲劳原因。小腿抽筋时会感到小腿肚子突然发生痉挛性疼痛,此时可改用仰泳体位,先用单手抓住患则的大拇趾抽背屈方向牵拉,然后按捏患侧腿肚子,即可缓解,若手腕部肌肉痉挛,可将手指上下屈伸,另一只手辅以按捏即可。经过长时间游泳自觉体务不支时,可改为仰泳,用手足轻轻划水即可使口鼻轻松浮于水在面之上,调整呼吸、全身放松,稍作休息后游向岸边或浮于水面等待救援。相反,心慌意乱造成周身肌肉的紧张体力过早耗尽而发生溺水。在湖泊之中游泳时,由于对水情不熟一旦发生水草缠足的情况,可深吸一口气潜入水下,迅速将缠足的水草解脱,然后循来路退回,不可继续深入。而在江河之中游泳,有时会遇到巨大的漩涡,此时应以最快的速度沿其切线方向游离漩涡中心,而千万不能采取直立踩水姿势以防被强大的漩涡吸入水下。万一被卷入水下,也应在入水前深吸一口气争取以潜泳在水下奋力一拼,此时顽强的救生意识是你获救的唯一希望。

推介一首防溺水童谣

小编发现,这首童谣,其实是对教育部之前发布的防溺水“六不”要求的提炼。去年同期,教育部已发布《防溺水安全歌》:“游泳安全最重要,公共泳池去处好。私自游泳要杜绝,大人在旁安全保。动作规范不乱跑,高出绝不把水跳。伙伴遇溺不慌张,大声呼叫把警报。身边若有漂浮物,救人要紧水中抛。”

问题是这些童谣学校是否组织孩子们学习过,是否真正浸入孩子们心里。7月8日徐州俩学生泳池溺亡;7月15日新疆阿拉尔3名学生暑假避暑溺亡;7月20日北京通州区3名小学六年级学生在潮白河溺亡。近期全国学生溺亡事故频发,更是折射学生安全教育“短板”。

《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要求“学校应将安全教育纳入教学内容”。而现实情况是,很多学校的教育方式枯燥乏味,学生不感兴趣,难以树立起安全自救意识,更别说内化为自觉行动了。“安全教育不到位是造成学生溺水身亡的重要原因。”有专家指出,很多学校的安全教育课程都是“搞形式、走过场”。当下并不缺少防溺水安全教育,而是缺少入脑入心的防溺水安全教育。

有研究显示,不同年龄段,有关水的安全教育也不一样。比如,给幼儿做这样的游戏:地面上画一道河流,放上大水盆,然后带着孩子在“河”边,假设手里的玩偶也是其中一个小朋友,她一不小心越线掉进了河里,玩偶被投进水盆里,翻腾几下沉下去,“你们看,娃娃看不到了,她也看不到妈妈了”。游戏中,孩子们如果越线,将受到被禁闭一会儿的惩罚。这种体验式的教育方式,就很值得借鉴。

目前,溺水成为儿童伤害的首要死因。因此,在防溺水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上,社会和学校要努力寻求创新。这首童谣,学生背下来容易,要让他们内心自省、自觉遵守却很难。为此,学校可创设情境,让学生亲身感受,让他们清楚私自下水玩耍的极端危险性,以提高安全意识和防溺水自救能力。另外,在湖塘边,明明立着警示牌,有的大人还是下水游泳,这对孩子将是一种不良暗示。所以,大人对防溺水安全更要入脑入心,做好榜样,让孩子们知道河湖水库是禁区。这样,对防止孩子溺水应该是很有益的。

儿童溺水6分钟急救知识

6分钟急救步骤

下水迅速救上岸

由于孩子溺水并可能造成死亡的过程很短,所以应以最快的速度将其从水里救上岸。

若孩子溺入深水,抢救者宜从背部将其头部托起或从上面拉起其胸部,使其面部露出水面,然后将其拖上岸。

清除口鼻里的堵塞物

孩子被救上岸后,使孩子头朝下,立刻撬开其牙齿,用手指清除口腔和鼻腔内杂物,再用手掌迅速连续击打其肩后背部,让其呼吸道畅通,并确保舌头不会向后堵住呼吸通道。

倒出呼吸道内积水

方法一:抢救者单腿跪地;另一腿屈起,将溺水儿童俯卧置于屈起的大腿上,使其头足下垂。然后颤动大腿或压迫其背部,使其呼吸道内积水倾出。

方法二:将溺水儿童俯卧置于抢救者肩部,使其头足下垂,抢救者作跑动姿态就可倾出其呼吸道内积水。清理积水的同时,先要用手清除溺水儿童的咽部和鼻腔里的泥沙及污物,以保持呼吸道畅通。注意倾水的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延误心肺复苏。

水吐出后人工呼吸

对呼吸及心跳微弱或心跳刚刚停止的溺水者,要迅速进行口对口 (鼻)式的人工呼吸,同时做胸外心脏按压,分秒必争,千万不可只顾倾水而延误呼吸心跳的抢救,尤其是开始数分种。抢救工作最好能有两个人来进行,这样人工呼吸和胸外按摩才能同时进行。如果只有一个人的话,两项工作就要轮流进行,即每人工呼吸一次就要胸外按摩3到5次。并尽快与医疗急救机构联系。

吸氧

事故现场如果具备较好的医疗条件,可对溺水者注射强心药物及吸氧。现场如有呼吸兴奋剂可拉明、洛贝林等可立即注射;现场没有兴奋剂则用手或针刺患儿的人中等穴位。

喝下热茶水

经现场初步抢救,若溺水者呼吸心跳已经逐渐恢复正常,可让其喝下热茶水或其它营养汤汁后静卧。仍未脱离危险的溺水者,应尽快送往医院继续进行复苏处理及预防性治疗。

END

落水自救

1镇定第一。落水后应保持镇定。胡乱举手挣扎反使身体下沉、呛水而淹溺。

2仰泳露鼻。可采取头向后仰、面部向上的仰泳法,使口鼻露出水面进行呼吸。

3深吸浅呼。吸气要深,呼气要浅。

4缓解“抽筋”。若肌肉痉挛(“抽筋”),用手握住痉挛肢体的远端,反复做屈伸运动。

5保存体力。会游泳者在落水自救的过程中,应注意防止“抽筋”,并保存体力。

溺水者如何自救

一、不会游泳者的自救

(1)落水后不要心慌意乱,一定要保持头脑清醒。

(2)冷静地采取头顶向后,口向上方,将口鼻露出水面,此时就能进行呼吸。

(3)呼吸要浅,吸气宜深,尽可能使身体浮于水面,以等待他人抢救。

(4)切记:千万不能将手上举或拼命挣扎,因为这样反而容易使人下沉。

二、会游泳者的自救

(1)一般是因小腿腓肠肌痉挛而致溺水,应心平静气,及时呼人援救。

(2)自己将身体抱成一团,浮上水面。

(3)深吸一口气,把脸浸入水中,将痉挛(抽筋)下肢的拇指用力向前上方拉,使拇指跷起来,持续用力,直到剧痛消失,抽筋自然也就停止。

(4)一次发作之后,同一部位可以再次抽筋,所以对疼痛处要充分按摩和慢慢向岸上游去,上岸后最好再按摩和热敷患处。

(5)如果手腕肌肉抽筋,自己可将手指上下屈伸,并采取仰面位,以两足游泳。

溺水自救方法 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救助法适用于溺水者心跳微弱或者心跳、呼吸停止了之后进行,特别是溺水者停止了呼吸和心跳,应该尽快施行人工呼吸,且不要轻易放弃努力。常用的人工呼吸方法有口对口吹气法:将溺水者仰卧平放在地上,在其颈下垫些衣物,头部稍后这样让呼吸道伸直之后,救助者一手捏住溺水者的鼻子,一手托住其下颚,大力向溺水者肺部吹气。人工呼吸最好能够让专业的救生员进行专业救治。另外,可以配合胸外心脏按压一起进行。

溺水应急急救措施

1、溺水时的自救方法:

1.1不要慌张,发现周围有人时立即呼救;

1.2放松全身,让身体飘浮在水面上,将头部浮出水面,用脚踢水,防止体力丧失,等待救援;

1.3身体下沉时,可将手掌向下压;

1.4如果在水中突然抽筋,又无法靠岸时,立即求救。如周围无人,可深吸一口气潜入水中,伸直抽筋的那条腿,用手将脚趾向上扳,以解除抽筋。

2、发现有人溺水时的救护方法:首先停止水中相关设备的运行。

2.1方法一:可将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抛给溺水者,再将其拖至岸边。

2.2方法二:若没有救护器材,可入水直接救护。接近溺水者时要转动他的髋部,使其背向自己然后拖运。拖运时通常采用侧泳或仰泳拖运法。

3、岸上急救溺水者方法:

3.1迅速清除口、鼻中的污泥、杂草及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并拉出舌头,以避免堵塞呼吸道;

3.2将溺水者举起,使其俯卧在救护者肩上,腹部紧贴救护者肩部,头部下垂,以使呼吸道内积水自然流出。但不要因为控水而耽误了进行心肺复苏的时间;

3.3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及心脏按摩;

3.4尽快联系急救中心或送溺水者去医院。

溺水该如何自救

1、不熟悉水性者自救方法

除呼救外,取仰卧位,头部向后,使鼻部可露出水面呼吸。呼气要浅,吸气要深。因为深吸气时,人体比重降到比水略轻,可浮出水面,此时千万不要将手臂上举乱扑动,而使身体下沉更快。

2、水中抽筋自救法

抽筋的主要部位是小腿和大腿,有时手指、脚趾及胃部等部位也会抽筋。

(1)游泳时发生抽筋,千万不要惊慌,一定要保持镇静,停止游动,先吸一口气,仰面浮于水面,并根据不同部位采取不同方法进行自救。

(2)若因水温过低而疲劳产生小腿抽筋,则可使身体成仰卧姿势。用手握住抽筋腿的脚趾,用力向上拉,使抽筋腿伸直,并用另一腿踩水,另一手划水,帮助身体上浮,这样连续多次即可恢复正常。上岸后用中、食指尖掐承山穴或委中穴,进行按摩。

(3)要是大腿抽筋的话,可同样采用拉长抽筋肌肉的办法解决。

(4)两手抽筋时,应迅速握紧拳头,再用力伸直,反复多次,直至复原。如单手抽筋,除做上述动作外,可按摩合谷穴、内关穴、外关穴。

(5)上腹部肌肉抽筋,可掐中脘穴(在脐上四寸),配合掐足三里穴,还可仰卧水里,把双腿向腹壁弯收,再行伸直,重复几次。

(6)抽过筋后,改用别种游泳姿势游回岸边。如果不得不仍用同一游泳姿势时,就要提防再次抽筋。

3、水草缠身自救法

(1)首先要镇静,切不可踩水或手脚乱动,否则就会使肢体被缠得更难解脱,或在淤泥中越陷越深。

(2)用仰泳方式(两腿伸直、用手掌倒划水)顺原路慢慢退回。或平卧水面,使两腿分开,用手解脱。

(3)如随身携带小刀,可把水草割断,不然试试把水草踢开,或像脱袜那样把水草从手脚上捋下来。自己无法摆脱时,应及时呼救。

(4)摆脱水草后,轻轻踢腿而游,并尽快离开水草丛生的地方。

4、身陷漩涡自救法

(1)有漩涡的地方,一般水面常有垃圾、树叶杂物在漩涡处打转,只要注意就可早发现,应尽量避免接近。

(2)如果已经接近,切勿踩水,应立刻平卧水面,沿着漩涡边,用爬泳快速地游过。因为漩涡边缘处吸引力较弱,不容易卷入面积较大的物体,所以身体必须平卧水面,切不可直立踩水或潜入水中。

5、疲劳过度自救法

(1)觉得寒冷或疲劳,应马上游回岸边。如果离岸甚远,或过度疲乏而不能立即回岸,就仰浮在水上以保留力气。

(2)举起一只手,放松身体,让对方拯救。不要紧抱着拯救者不放。

(3)如果没有人来,就继续浮在水上,等到体力恢复后再游回岸边。

会游泳的人为什么溺水 游泳溺水自救方法

游泳的时候因呛水,抽筋或体力不支发生溺水时,切勿惊慌失措,要保持镇静,并迅速将身体翻转成仰卧或踩水姿势,使口鼻露出水面,保持呼吸畅通。

呼吸的时候,应该用口充分吸气,用鼻子缓缓呼气,并且不要将气呼完,以使肺中贮留部分空气,使身体保持较大的浮力。

划水的时候,游泳者的两臂应该连续而有节奏的在体侧轻微用力,做较小的划水,压水动作,两脚不停的向下蹬水或打水,以增加身体上浮的反作用力,从而使溺水者身体能浮出水面而不至于下沉。

相关推荐

溺水急救方法 控水救助

溺水者被救上岸之后,如果还有呼吸和心跳,一定要将其举起俯卧在救助者的肩上,腹部能够紧贴救助者的肩部,保持头脚自然下垂之后,帮助溺水者呼吸道、肺、胃部的积水能够自然流出来。也可以利用地面上的自然斜坡,将溺水者的头部朝下摆放等等,一定要帮助溺水者排出体内的积水,让其肺部、呼吸道能够活动,帮助呼吸。

溺水安全知识有哪些

一、预防溺水的措施: 1、应在成人带领下游泳,学会游泳; 2、不要独自在河边、山塘边玩耍; 3、不去非游泳区游泳; 4、不会游泳者,不要游到深水区,即使带着救生圈也不安全; 5、游泳前要做适当的准备活动,以防抽筋。 二、溺水时的自救方法: 1、不要慌张,发现周围有人时立即呼救; 2、放松全身,让身体飘浮在水面上,将头部浮出水面,用脚踢水,防止体力丧失,等待救援; 3、身体下沉时,可将手掌向下压; 4、如果在水中突然抽筋,又无法靠岸时,立即求救。如周围无人,可深吸一口气潜入水中,伸直抽筋的那条腿,用手将脚趾

中医治口渴的方法

病人常欲饮水或渴不思饮,谓之口渴。口渴一证,并非纯属津虚,与气血也有密切关系。究其机理有五:一是气郁化热,热盛伤津;二是突然失血,血虚阳浮;三是脾肾障碍,水津不布;四是肾阳衰惫,气化失常;五是湿热阻滞,津不上承。 除此以外,五脏阴虚,津不上濡而呈口干不渴者有之;脾肾阳虚,水津不布而呈口干不渴者亦有之。 气郁化热,热盛伤津:外感风寒,表卫闭郁,温邪上受,首先犯肺,肺气宣降失常,郁结化热,热盛伤津,引水自救,口渴见矣!口渴兼见发热、汗出,脉洪有力,自是热盛伤津使然。其基本病理是:伤寒、温疫一侵犯肺卫一气郁化热

溺水急救 背后救助溺水

发现有人落水后,救助者应该尽可能脱去身上的衣裤鞋袜,迅速游到溺水者附近,从溺水者的后方用左手从其左臂和身体之间握住其右手,这样能够让溺水者仰面向上,口鼻能够露出水面,然后利用仰泳的方式拖到岸边。如果救助者游泳技术有限,一定要注意在下水之前做好自身安全保护,利用救生衣、泡沫板、绳索、木板等等前往救援。

儿童溺水如何自救

每年夏天,溺水都是儿童的“头号安全杀手”。如果小朋友游泳时身边没有大人照看,再加上泳技不佳、安全意识差,在意外发生后往往会酿成悲剧。所以家长很有必要为孩子上一堂教育课,教会孩子在玩水时如何自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1、万一发生溺水,首先不要慌张,发现周围有人时立即呼救。另外,要放松全身,让身体飘浮在水面上,将头部浮出水面,用脚踢水,防止体力丧失,等待救援。身体下沉时,可将手掌向下压。 2、对于手脚抽筋者,若是手指抽筋,可将手握拳,然后用力张开,迅速反复多做几次,直到抽筋消除为止。 3、若是小腿或脚趾抽筋,

溺水急救

溺水急救如果方法正确,有时可以让几乎面临死亡的溺水者转危为安。溺水急救要如何做? 1、发现有溺水的人,会游泳并且会急救的人要将溺水者救出水面,如果你只是会游泳不会急救就不要强行去救人,可以救比你体重小的溺水者。 2、将溺水的人从水里救出后,边上的人要用纸或者当时能够拿到的清理物品,清理出溺水者鼻腔及口腔里的泥土和其他的异物。有假牙的要取出假牙并将其舌头拉出。 3、清理鼻腔、口腔后,对于有领口、腰带的溺水者要松解领口和腰带,女性的溺水者还要松紧裹的内衣及胸罩。 4、倒水,电视里常用的是按压溺水者的腹部,除了

溺水自救方法有哪些

保持镇静 很多人在遇到溺水的情况时,内心是非常彷徨和挣扎的,精神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往往会失去日常的冷静。当你在出现溺水情况的时候,一定要让自己冷静下来,手和脚千万不要盲目的乱蹬,以免让自己的身体被水里面的东西缠住,同时也可以节省体力。 解除束缚 当你在落水之后,一定要屏住呼吸,以免自己过多的水进入肺部里面,同时需要将身体上面的束缚去掉,比如鞋子、袜子、裤子、衣服等等,同时需要放松躯体。当你发现自己的身体开始向上浮动的时候,需要尽量保持头向上的仰卧状态,可以让鼻子早一点呼吸到新鲜的空气。 配合营救 当发

有人落水要如何进行急救

大声呼救,实施救援 发现溺水者后先大声呼救以求得到更多人帮助,然后马上拨打120。会游泳的话随后立即救助溺水者上岸,若不会游泳就不要勉强自己下水救人,而是继续呼救找到会游泳的人下水救助。不要没有将溺水者救上来,还让自己陷入险境,给其他救助者添乱。 清除杂物,空水 救助上岸后,首先立即将溺水者的衣服和腰带解开,将鼻子内和口腔内的淤泥,泡沫,呕吐物或者杂草清除干净,但是最好要用纱布,使得溺水者的呼吸能够畅通。做完这些后,一条腿跪地,另一条腿屈膝,将溺水者的腹部放在膝盖处,然后一手扶着溺水者的头,一手拍打他的背

溺水时如何自救

一、不会游泳者的自救 1、落水后不要心慌意乱,一定要保持头脑清醒。如果游泳时意外溺水,附近又无人救助时,首先应保持镇静,千万不要手脚乱蹬拼命挣扎,可减少水草缠绕,节省体力。 2、落水后立即屏住呼吸,然后放松肢体,尽可能地保持仰位,使头部后仰口向上方,将口鼻露出水面,此时就能进行呼吸。 3、呼吸时尽量用嘴吸气、用鼻呼气,以防呛水。经过长时间游泳自觉体力不支时,可改为仰泳,用手足轻轻划水即可使口鼻轻松浮于水面之上,调整呼吸,全身放松,稍作休息后游向岸边或浮于水面等待救援。 二、会游泳者的自救 1、一般是因小腿

儿童溺水如何自救

保持冷静的头脑至关重要 “遭遇溺水自救,能为自己争取更多宝贵的获救时间,这时保持冷静的头脑至关重要。当人落水之后或发生淹溺时,会对自己沉入水中产生极大恐惧,本能地通过各种挣扎,如双手上举或胡乱划水等,试图使自己上浮,殊不知这样做只能适得其反。”急诊科专家认为,自己溺水后,保持冷静的头脑至关重要。 第一步:此时最重要的就是屏住呼吸,放松全身,去除身上的重物,同时要睁开眼睛,观察周围情况。如果身体沉入水中,就让它沉,因水有浮力,且浮力与水深有关,水越深浮力越大,故沉到一定程度,多数情况下,没有负重的人体就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