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溺水安全知识有哪些
防溺水安全知识有哪些
一、预防溺水的措施:
1、应在成人带领下游泳,学会游泳;
2、不要独自在河边、山塘边玩耍;
3、不去非游泳区游泳;
4、不会游泳者,不要游到深水区,即使带着救生圈也不安全;
5、游泳前要做适当的准备活动,以防抽筋。
二、溺水时的自救方法:
1、不要慌张,发现周围有人时立即呼救;
2、放松全身,让身体飘浮在水面上,将头部浮出水面,用脚踢水,防止体力丧失,等待救援;
3、身体下沉时,可将手掌向下压;
4、如果在水中突然抽筋,又无法靠岸时,立即求救。如周围无人,可深吸一口气潜入水中,伸直抽筋的那条腿,用手将脚趾向上扳,以解除抽筋。
三、发现有人溺水时的救护方法:
可将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抛给溺水者,再将其拖至岸边;若没有救护器材,可入水直接救护。接近溺水者时要转动他的髋部,使其背向自己然后拖运。拖运时通常采用侧泳或仰泳拖运法。特别强调:未成年人发现有人溺水,不能冒然下水营救,应立即大声呼救,或利用救生器材呼救。救人也要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
四、同伴溺水后如何急救?
万一同伴发生溺水的情况后,切莫贸然下水救人,应马上呼喊大人搭救。将溺水者搭救上岸后,立刻撬开牙齿,清除口腔和鼻内的杂物,使呼吸道通畅;抢救者屈膝,将病人俯卧于大腿上,头朝下,按压腹部迫使呼吸道及胃内的水倒出,如溺水者呼吸和心跳均已停止,应头向上做胸外心脏按摩和人工呼吸,同时急速送医院抢救。
五、岸上急救溺水者方法:
1、迅速清除溺水者口、鼻中的污泥、杂草及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并拉出舌头,以避免堵塞呼吸道;
2、将溺水者举起,使其俯卧在救护者肩上,腹部紧贴救护者肩部,头脚下垂,以使呼吸道内积水自然流出。但不要因为呛水而耽误了进行心肺复苏的时间;
3、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及心脏按摩;并尽快联系急救中心或送去医院。
9个措施预防儿童溺水
9个措施预防儿童溺水:
1、当您的小孩子在水边和水中时(包括水池、温水池、澡盆和水桶附近),要时刻注意看管,不要离开,当您去接电话或与别人聊天时,危险就有可能发生。
2、提高儿童自我保护意识。家长要教育孩子不要私自到江河、湖塘岸边和水井四周玩耍或行走,不单独去水流湍急或水域情况不明处游泳。
3、勿让您的小孩子直接潜(跳)入水中;除非他已学会潜(跳)水的方法,但仍需在成人的监护下进行。
4、在泳池游泳时要严格遵守游泳安全规则。
5、在水中不要吃东西,因为小孩子有可能被呛噎。
6、当小孩子在船上、在海边或参加水上运动时,坚持让小孩子穿上高质量的浮身物。
7、检查小孩子经常去的地方是否有无护栏的水池;如果有此情况,要教育小孩子注意水安全。
8、要让小孩子远离泳池排水口。
9、建议当小孩子8岁时,开始教小孩子学习游泳。
防止儿童溺水,普及儿童安全游泳知识、加强安全宣传教育是重点。另外,家长也应掌握一些儿童溺水急救常识,以防不测的发生。
防范暑期儿童安全隐患应三管齐下
暑假来临,南昌市发生了几起学生溺水、遭电击身亡等安全事故,再一次敲响了暑期学生安全的警钟。一系列的安全问题,反映出学校和家长管理的不到位。一名长期从事学生安全教育的老师表示,防范暑期安全隐患,需要学校、家长和社会三管齐下。
几乎在每个暑假,我们都会看到发生在学生身上的各种安全事故,着实令人心痛。
暑期儿童安全隐患如何防?长期从事学生安全教育的陈文钊老师向记者表示,防范暑期安全隐患,需要学校、家长及社会三管齐下。
首先,学校在平时要加强安全知识教育,给学生上专门的安全防范课,敲响警钟;
其次,家长及监护人要增强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对自家的孩子要严格看管,同时要让孩子能认识到自家及周边环境潜在的安全隐患。如:孩子在家,会不会玩火?会不会触电?会不会攀爬窗户之类?这些问题都需要家长考虑。”
最后,对于周边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水塘、网吧等单位,相关部门要告知隐患,尽快整改,以免酿成后患。
溺水安全知识 时刻注意抽筋
如果在游泳过程中有出现小腿抽筋的现象,千万不要惊慌,克用力蹬腿或做跳跃动作,或用力按摩、拉扯抽筋的部位,同时呼叫同伴的救助。
防溺水安全知识 了解自己
如果需要外出游泳,首先得清楚自己的身体状况,如果平时四肢容易抽筋的朋友不建议参加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区游泳。最好是在下水前做好充足的热身运动,例如:水温太低先用浅水淋洗身体,待适应水温后在游泳,带有假牙的同学,应该将假牙摘下,以防止呛水时假牙落入食管或气管。
教给孩子安全常识
父母平时做家务时,就要注意一点一滴地教给他有关水、火、电的安全知识。让孩子对安全有所了解,一些事虽然不用孩子做,但一定要让他知道正确的过程,遇到紧急情况,孩子同样能发出警告。
1、随手关水龙头,用完电器随手拨掉插头,不用煤气时要把总开关关掉,开、关煤气应请大人代劳。
2、使用电器前,必须擦干双手。有漏电情况时,应及时拨掉插头,或以木棍等纯缘物品将插头松脱,避免以手碰触而触电。
3、闻到煤气异味时,应该马上关闭煤气总开关,并打开门窗通风,绝不可在此时开关任何电器,以免引发火灾。
4、浴缸中的洗澡水勿放太满,以防溺水。
5、训练孩子熟记各个紧急电话号码,包括匪警110、火警119,以及父母办公室联络电话,甚至记下附近可以提供援助的朋友电话,以备不时之需。
6、平时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甚至借助电视新闻,教给孩子紧急状况的应变措施。
游泳安全知识
一、游泳安全要点
1.下水时切勿太饿、太饱。饭后一小时才能下水,以免抽筋;
2.下水前试试水温,若水太冷,就不要下水;
3.若在江、河、湖、海游泳,则必须有伴相陪,不可单独游泳;
4.下水前观察游泳处的环境,若有危险警告,则不能在此游泳;
5.不要在地理环境不清楚的峡谷游泳。这些地方的水深浅不一,而且凉,水中可能有伤人的障碍物,很不安全;
6.跳水前一定要确保此处水深至少有3米,并且水下没有杂草、岩石或其他障碍物。以脚先入水较为安全;
7.在海中游泳,要沿着海岸线平行方向而游,游泳技术不精良或体力不充沛者,不要涉水至深处。在海岸做一标记,留意自己是否被冲出太远,及时调整方向,确保安全。
二、游泳16忌
游泳是磨炼人的意志、锻炼身体的良好方法,但游泳也有禁忌。
1、忌饭前饭后游泳。空腹游泳会影响食欲和消化功能,也会在游泳中发生头昏乏力等意外情况;饱腹游泳亦会影响消化功能,还会产生胃痉挛,甚至呕吐、腹痛现象。
2、忌剧烈运动后游泳。剧烈运动后马上游泳,会使心脏加重负担;体温的急剧下降,会抵抗力减弱,引起感冒、咽喉炎等。
3、忌月经期游泳。月经期间游泳,病菌易进入子宫、输卵管等处,引起感染,导致月经不调、经量过多、经期延长。
4、忌在不熟悉的水域游泳。在天然水域游泳时,切忌贸然下水。凡水域周围和水下情况复杂的都不宜下水游泳,以免发生意外。
5、忌长时间曝晒游泳。长时间曝晒会产生晒斑,或引起急性皮炎,亦称日光灼伤。为防止晒斑的发生,上岸后最好用伞遮阳,或到有树荫的地方休息,或用浴巾在身上保护皮肤,或在身体裸露处涂防晒霜。
6、忌不做准备活动即游泳。水温通常总比体温低,因此,下水前必须做准备活动,否则易导致身体不适感。
7、忌游泳后马上进食。游泳后宜休息片刻再进食,否则会突然增加胃肠的负担,久之容易引起胃肠道疾病。
8、忌游时过久。皮肤对寒冷刺激一般有三个反应期。第一期:入水后,受冷的刺激,皮肤血管收缩,肤色呈苍白。第二期:在水中停留一定时间后,体表血流扩张,皮肤由苍白转呈浅红色,肤体由冷转暖。第三期:停留过久,体温热散大于热发,皮肤出现鸡皮疙瘩和寒颤现象。这是夏游的禁忌期,应及时出水。游泳持续时间一般不应超过1.5——2小时。
9、忌有癫痫史游泳。无论是大发作型或小发作型,在发作时有一瞬间意识失控,如果在游泳中突然诱发,就难免“灭顶之灾”。
游泳安全知识
1、游泳需要经过体格检查。
2、慎重选择游泳场所。
3、下水前要做准备运动。
4、饱食或者饥饿时,剧烈运动和繁重劳动以后不要游泳。
5、水下情况不明时,不要跳水。
6、发现有人溺水,不要贸然下水营救,应大声呼唤成年人来相助。
必知的溺水安全知识有哪些
一、预防溺水的措施:
1、应在成人带领下游泳,学会游泳;
2、不要独自在河边、山塘边玩耍;
3、不去非游泳区游泳;
4、不会游泳者,不要游到深水区,即使带着救生圈也不安全;
5、游泳前要做适当的准备活动,以防抽筋。
二、如何预防游泳时下肢抽筋
游泳前一定要做好暖身运动。
游泳前应考虑身体状况,如果太饱、太饿或过度疲劳时,不要游泳。
游泳前先在四肢撩些水,然后再跳入水中。不要立刻跳入水中。
游泳时如胸痛,可用力压胸口,等到稍好时再上岸,
腹部疼痛时,应上岸,最好喝一些热的饮料或热汤,以保持身体温暖。
三、溺水急救
溺水是常见的意外,溺水后可引起窒息缺氧,如合并心跳停止的称为“溺死”,如心跳未停止的则称“近乎溺死”这一分类以病情和预后估计有重要意义,但救治原则基本相同,因此统称为溺水。
关于游泳安全的标语
关于游泳安全的标语(一)
1 请各儿童监护人看管好自己的小孩。
2 场内不得追逐打闹,否则后果自负。
3 严禁在池内跳水、潜水、嬉戏打闹。
4 贵重物品请自行保管,否则后果自负。
5 物品只供存放,不作保管。
6 小心池壁,请勿碰撞。
7 地面湿滑,注意安全。
8 身高1米3以下的儿童不得到大游泳池游泳,初学者不得到深水区游泳。
9 请当面点清泳票,泳牌和现金,离场后概不负责。
10 雷雨天气,暂停开放。
11 地下室电房重地,危险!请勿靠近!
12 浅水区1.1米←→深水区1.6米
13 设备已坏,请注意安全,避免意外发生。
关于游泳安全的标语(二)
1、爱惜生命,请勿戏水。
2、安全第一,珍爱生命,预防溺水,从我做起。
3、安全第一位,不要让水带走你的生命。
4、安全健康游泳,畅享戏水快乐。
5、安全使用游泳池,照顾儿童勿忽视。
6、安全是生命的基础,安全是欢乐的阶梯。
7、安全小事不管,溺水丧生不远。
8、安全游泳,预防为主。
9、安全驻心间,健康永相伴。
10、不明水域,请不要下水游泳。
11、不为一丝清凉,丢了一生性命。
12、常伴儿童左与右,泳池畅泳乐无忧。
13、常在水边走,安全记心头。
14、池水无情人有行,请三思而后行。
15、此处发生溺水500起,至今未看溺水者上岸。
16、大人时刻顾孩童,泳池嬉水乐无穷。
17、大手牵小手,安全去游泳。
18、儿童使用游泳池,成人时刻要注意。
19、儿童戏水泳池乐,成人照顾伴在旁。
20、防范未成年人溺水,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21、高高兴兴游泳来,平平安安回家去。
22、关爱生命旅程,预防溺水,注意交通安全。
23、孩童泳池乐游游,成人伴实免忧愁。
24、孩子的贪玩,父母的伤痛。
25、河水湍急,小心溺水。
26、湖边之行,慎于足下。
27、湖水因为美丽,让人忘了危险。
28、加强安全教育,建设平安校园。
29、加强领导,切实落实预防溺水安全措施。
30、江河水下藏杀机,玩水游泳须注意。
关于游泳安全的标语(三)
1、畅游不忘安全,健身自当努力。
2、畅游无阻,游出健康好身体。
3、畅游无阻,游出快乐好心情。
4、畅游一夏,健康每天。
5、畅游一夏,清凉一夏。
6、从这里游向大海,从此刻积累健康。
7、滴滴山泉水,尽享健康游。
8、多游多健康,常来常欢乐。
9、健康从这里积蓄,游泳从现在开始。
10、健康生活游过来,美好人生泳(永)多彩。
11、就是这个感觉,一个机灵的邂逅。
12、开心游一游,健康多又多。
13、来绿道泳馆,享惬意人生。
14、来绿道游泳,放松享健康。
15、绿道,全家的选择。
16、绿道全民游泳馆,绿色休闲好泳馆。
17、绿道泳馆好,健康真需要。
18、绿水泳戏,道别一夏。
19、绿野无处寻,仙尊在绿道。
20、劈水斩绿,精彩人间。
21、亲情游,游出全家健康。
22、清凉水世界,自在泳向前。
23、清凉一下,健康一夏。
24、清凉一夏,就在绿道。
25、清凉一夏,绿道泳馆等你来。
26、全面健康,乐享游泳。
27、如鱼得水,享受惬意生活。
28、身边海滩,游出健康。
29、生命源于碧水,生命在于运动。
30、暑热怕什么?游泳凉一夏。
防止溺水的安全知识 及时呼救
如果在游泳过程中,有轻微的身体不舒服时,例如:眩晕、恶心、心慌、气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防溺水安全知识 溺水急救
如果在游泳时遇到溺水事故时,现场急救刻不容缓。
1、清楚口腔、鼻咽腔的呕吐物和泥沙等杂物,保持呼吸通畅
2、将舌头拉出,以免后翻堵塞呼吸道。
3、将溺水者的腹部垫高,使胸及头部下垂,或抱起双腿将腹部放在急救者肩部,做走动或跳动倒水动作。
4、恢复溺水者呼吸是急救成败的关键,应该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克采取口对口或口对比的人工呼吸方式,在急救的同时应迅速送往医院救治。
方法:急救者位于伤员一侧,托起伤员下颌,捏住伤员鼻孔,深吸一口气后,往伤员嘴里缓缓吹气,待其胸廓稍有抬起时,放松其鼻孔,并用一手压其胸部以助呼气。反复并有节律地(每分钟吹16~20次)进行,直至恢复呼吸为止。
5、及时做心脉按压:心跳停止者应先进行胸外心脏按摩。让伤员仰卧,背部垫一块硬板,头低稍后仰,急救者位于伤员一侧,面对伤员,右手掌平放在其胸骨下段,左手放在右手背上,借急救者身体重量缓缓用力,不能用力太猛,以防骨折,将胸骨压下4厘米左右,然后松手腕(手不离开胸骨)使胸骨复原,反复有节律地(每分钟60~80次)进行,直到心跳恢复为止。
暑假上的安全 妈咪知多少
1.交通安全
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国因交通意外导致的死亡人数比任何一种疾病所导致的死亡人数还要多,由此可见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假期中,父母要跟孩子强调相关的交通安全知识,做到红灯停,绿灯行,不能红灯过马路,更不能骑车闯红灯。尽量避免单独外出,最好是在有监护人带领乘坐交通工具,汽车、火车、飞机、轮船都是一样的,不要认为坐汽车不会有什么安全隐患而单独要孩子出行。
2.游泳安全
每天暑期各地新闻所传播出来的儿童意外溺水事件,总是让大家在伤心惋惜的同时不得不提高对自家孩子的管教。有些孩子怕热,偷偷背着父母去河边或是有水源的地方游泳洗澡,这些地方水势不明,且没有救生员在,一旦发生意外施救非常困难,有时等到大人发现,为时已晚。平时除了对孩子加强看管还要跟孩子讲解在不安全的地方游泳所存在的危险性,有条件的家庭最好是去游泳池,没有条件的家庭在父母熟悉水性的情况下,带好游泳衣或游泳圈在父母的陪同下才能外出游泳。
3.居家安全
居家安全对假期中的孩子来说,尤其危险。家时电,煤气,刀具等等都有可能导致孩子发生意外。父母应该配合学校老师在孩子放假前进行安全教育,讲解安全知识,学会保护自己。在大人不在家的情况下,不能私自把玩家里的电器设备和煤气设备,更不能拿刀把玩,以免误伤到自己。有些调皮的孩子还会发生爬阳台,高空扔物等情况,也是非常危险的,父母要时刻提醒并严格要求,如出现类似的情况要严肃教育,生命不能开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