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排骨汤的4大误区
喝排骨汤的4大误区
误区一:喝骨头汤能补钙
“吃什么补什么,喝骨头汤补钙”,但事实并非如此。骨头中的钙能溶解在汤里的量很低,10千克排骨熬成猪骨汤中的钙量还不足150毫克。曾经有人检测过,一碗骨头汤大约含有2—3毫克钙。按成人每日需要800毫克钙计算,估计需要300—400碗骨头汤才可以满足人体钙的需要。
误区二:吃肉不如喝汤
俗话说,“吃肉不如喝汤”,肉汤的鲜味往往超过了肉的鲜味,人们由此而误认为肉的精华都跑到肉汤里去了,汤的营养比肉好。其实,老火汤的鲜味,是因为经水煮后肉类中的一些含氮浸出物溶于汤内,但食物中的大部分蛋白质仍呈凝固状态留在肉里,而非溶于水中。煲两个小时以上的汤中,蛋白质含量也仅为肉中的5%左右,还有95%的营养成分留在“肉渣”中。因此,只喝汤不吃肉,只是满足了口感而已,而大量的营养成分还是在肉渣里。
误区三:人人都能喝浓汤
“汤越靓,营养越高”,其实并非如此。猪骨、鸡肉、鸭肉等肉类食品经水煮后,能释放出肌肽、嘌呤碱和氨基酸等物质,这些总称为“含氮浸出物”。很显然,越美味的汤,含氮浸出物越多,包括“嘌呤”等就越多,而长期摄入过多的“嘌呤”可导致高尿酸血症,后者是引起痛风病的罪魁祸首。
并非人人都能喝这些美味的老火汤,像痛风病人、糖尿病患者,因为嘌呤等含氮浸出物都要经过肝脏的加工而变成尿酸经肾脏排出体外,因而过多的“嘌呤”加重肝和肾脏的负担。汤的鲜美还与汤中浸出的油脂和糖分有关,这些都不利于糖尿病病情控制。
误区四:煲汤越久,营养越好
广东人有煲“老火汤”的习惯,认为汤煲得越久越够火候,营养也越好。所以,“老火汤”往往一煲就几个小时。其实,经过长时间的煲煮,许多营养素还遭到破坏,煲的时间越长,蛋白质变性越厉害,维生素被破坏得越多。“老火汤”仅含有极少量的蛋白质溶出物、糖分和矿物质,只能说比白开水多一点点营养。因此,煲“老火汤”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以两小时以内为宜。
排骨汤和鸡汤哪个好
排骨中含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钙、铁、磷等营养物质,还含有大量的骨胶原、骨粘蛋白等,经常喝排骨汤能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而鸡肉性微温、味甘,含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C、维生素E及钙、磷、铁等矿物质,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常喝鸡汤能滋补身体,适合身体虚弱的人食用。排骨汤和鸡汤都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各有各的营养价值。
晚上喝排骨汤会胖吗
不会。
排骨汤是生活中常见的汤品,富含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等,晚上适量食用并不会导致发胖,如果是晚上喝排骨汤,可以加玉米、山药、冬瓜等蔬菜一起炖汤,这样可以减少排骨汤的油腻感。另外要注意,排骨汤中水分较多,晚上不宜多吃,以免夜半要起来上厕所,对睡眠造成影响。
排骨汤吃多了会长胖吗
可能会长胖。
排骨汤中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等,但也含有大量的水分,因此热量并不高,如果长期过量食用排骨汤,并且吃了很多排骨上的肉,可能会导致发胖。如果是减肥期间喝排骨汤,可以将排骨汤上面的油脂撇去,或者将排骨汤冷藏后去除油脂,这样处理过的排骨汤比较清淡,适合减肥的人吃。
冬天吃什么好 排骨汤
排骨汤富含丰富的磷酸钙、骨胶原、骨粘蛋白,非常适合补钙。冬天,老年人的腿脚更加不灵便,加上骨骼老去的速度也在逐渐加快,喝排骨汤可增强骨骼,减缓身体老化速度。
还可以在排骨汤中加入冬瓜、海带或者莲藕,还可以起到清热、补气的作用。体虚力乏,腰酸腿疼的人尤其适合。
怎样喝排骨汤才补钙
排骨汤虽然营养丰富,但仅喝排骨汤的补钙效果十分有限,因为排骨汤中钙质含量并不高,这是因为排骨在炖煮过程中,很难将钙质溶解出来,在炖排骨汤时,可以加少许醋促进钙质的吸收,也可以加一些蘑菇炖汤,因为蘑菇中含有维生素D。如果想要更好的补钙效果,应该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D、钙质的食物,如牛奶、鸡蛋、豆制品等,并且坚持锻炼。
排骨汤怎么炖最好喝 排骨汤可以放几天
可以放2~3天。
排骨汤营养丰富,味道鲜美,适量食用能为人体补充多种所需的营养,其中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磷酸钙、骨胶原等,经常喝排骨汤可以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有增强体力、强身健体的作用,一般来说,排骨汤可以存放2~3天,若长时间保存可能会滋生大量细菌,口感及营养价值也会受影响。
喝排骨汤的功效与作用 补益脾胃
排骨汤色香味俱全,食用后可以刺激消化液分泌,促进胃肠蠕动来帮助食物消化吸收,很好的减轻脾胃负担,并且含有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成分,有促进脾胃健康的作用,所以喝排骨汤可以起到补益脾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