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心脏衰竭的类别

心脏衰竭的类别

1、急性与慢性心脏衰竭

以时间进展的快慢来区分心脏衰竭。一般来说,急性心脏衰竭发生于急性心肌梗塞或心脏瓣膜破裂;而慢性心脏衰竭多半发生于瓣膜性心脏病患者。这样的分类能够让一般人了解心脏功能丧失的快慢,却没有太多的临床意义。

2、右侧与左侧心脏衰竭

哺乳类的心脏分为左右两个完全隔开的房室,人类也不例外,按照左右侧功能的差异来区分早期心脏衰竭是一个实用的方法。左心室异常负荷的初期,血液容易在肺部郁积而产生呼吸困难和端坐呼吸的症状,称为左心衰竭;

3、输出性或回流性心脏衰竭

这是早期医师对于心脏衰竭机转的两派说法,FamesHope于1832年首先提出回流性心脏衰竭的学说,认为心脏衰竭是由于心室无法正常射出血液,使得心室之前的心房及静脉系统压力与容积上升;1913年提出的输出性心脏衰竭的学说,认为心脏衰竭是心室不能朝动脉系统射出足够量的血液所致。

老人家心脏衰竭的诱因

(1)感染:感染是诱发和加重心力衰竭最常见的因素之一,尤以呼吸道感染多见,占所有的诱因的一半,患肺炎的老年人9%死于心力衰竭,还有泌尿系统,胃肠道系统及胆道系统感染等,感染常常伴有发热,发热时交感神经兴奋,外周血管收缩,心脏负荷增加;感染可引起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脏舒张期充盈时间缩短,心肌血供减少,从而加重心肌氧的供需矛盾;感染时病原微生物所释放的毒素可直接损害心肌并抑制心肌收缩力;呼吸道感染还可因气管与支气管收缩和痉挛,影响气道的通气和肺的气体交换,使心肌供氧减少,肺血管床收缩则可加重右心负荷;如溶血性链球菌感染还可能导致风湿性心肌炎及心瓣膜的损害,所有这些均可能诱发或加重心力衰竭,由于发热,心率快,心室充盈不足,心排血量下降,肺静脉及肺毛细血管压升高,导致急性左心衰,呼吸道感染易发生低氧血症,使心肌缺氧促发心力衰竭。

(2)过度劳累与情绪激动也是诱发和加重心力衰竭十分常见的因素:过度劳累可加重心脏负荷,一旦超过心脏的代偿能力,即可诱发心力衰竭;情绪激动时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类物质增多,可引起心率加快和外周小血管收缩,继而诱发心力衰竭。

(3)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尤其是快速型如各种心动过速和频发的过早搏动可诱发和加重心力衰竭.

心脏衰竭前期症状 心衰患者心跳会莫名加快

心脏衰竭的患者,经常会感觉自己心脏跳动的速度会突然之间的加快,在受到打击或者是自己感到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大脑都会致使心脏跳动的速度加快,这是属于正常现象,但如果是心脏无缘无故的加快速度跳动,那有可能就是心脏衰竭的表现。

心脏衰竭的临床表现

一、全心衰竭。随着病情的发展,左、右心衰最后均可导致全心衰竭,而出现左、右心衰的综合临床表现。

二、右心衰竭症状。自觉右上腹饱胀,便秘,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夜尿增多或尿少,双下肢浮肿且下午明显,睡一晚上至次晨水肿消失或减轻,严重者可出现全身性浮肿,并可有胸水、腹水。

三、左心衰竭。左心衰竭是心衰中最主要的类型,疲乏,无力,呼吸困难,是左心衰中最常见和最严重的症状。这一组症状往往逐渐加重而显示出来,刚开始仅感体力不如以前,在一般的活动时容易疲劳,倦怠,或在进行以往能胜任的工作时即感咳嗽气喘,心悸,后来从事轻体力活动,或在急走,上楼等情况下也感气喘,心悸;部分病人可表现为白天活动无明显不适,但夜间睡眠常须高枕,不然就感到憋气,甚至熟睡中突然憋醒,需要坐起来几分钟才觉缓解,或者不明原因的干咳,而且睡下去明显,临床易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

引起心脏衰竭的原因

1、感染:感染可直接损害心肌或间接影响心脏功能。使其收缩力减退。呼吸道感染是引起老年人心力衰竭最常见的诱因。主要是由于发热、心率增快等加重了心脏的负担,频繁咳嗽可引起暂时性肺动脉高压,加重右心室负荷。

2、过度的体力活动:凡是活动后出现心慌气短及较显着的劳累感时则称过度。因此,心脏病患者的另一诱因就是过度运动,患者的活动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异下进行,切不叮运动过量。

3、心律失常:患者可感到心悸不适,脉搏间歇不齐或忽快忽慢等易诱发心力衰竭发生。

4、过从或过快的静脉输液:会增加心脏的负担,是引起心力衰竭的原因之一,尤其输血或输液时更应慎重。

老人心脏衰竭能活多久

据调查数据显示,全世界心衰发病率将近2%,美国心衰的患病率在1。5%-2%,大约有400万心衰患者,我国35-74岁成年人心衰患病率为0。9%,心衰患者达到360万,城市发病率高于农村,北方高于南方,女性高于男性,发病随年龄增加而升高,年死亡率为20%至50%,研究显示心力衰竭的死亡率30%,5年死亡率达67%,心脏衰衰竭除了引起死亡意外,更多的是影响患者的生活,给生活带来巨大的障碍。

不仅要忍受困难呼吸,精力疲惫、足踝肿胀等临床症状带来的极大痛苦,还明显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甚至生活自理能力也减弱。因心力衰竭反复住院,给患者及家属带来沉重的负担还诸多不便。

常吃加工肉类增加心脏衰竭风险

一项研究显示,每天吃两根香肠的人死于心脏衰竭的可能性比那些很少吃加工肉类的人高。这表明,加工肉类培根、火腿或汉堡会大大增加人们出现心脏衰竭的几率。这种疾病影响了约75万名英国人。但令人惊讶的是,他们发现,普通份额的红肉如牛排或关节不会增加心脏衰竭的风险。

研究人员怀疑盐和加工过程中添加的其他化学品会导致高血压,从而引发心脏衰竭。这项查看了3万7035名参与者的数据的研究也进一步证明,加工肉类带来的潜在的健康风险。本周早些时候涉及3000名女性的研究发现,加工或未加工过的红肉均能使女性乳腺癌的风险增加达20%。

心力衰竭是指人体心脏功能衰弱从而导致人体出现呼吸困难、疼痛或突然死亡的一种疾病。在这项特殊的研究中,瑞典研究人员查看了关于45 岁到79岁之间男性的饮食的详细的调查问卷的记录。学者们在12年时间内监控参与者是否被诊断出患有心脏衰竭,或是死于这种疾病。

那些每天食用超过75克的加工肉类的人与很少吃加工肉类的人相比,患心力衰竭的可能性高出了24%,而死亡的概率也加倍。这个份额相当于两根香肠、4片咸肉片或熏肉或者一个小汉堡。研究的作者, 瑞典斯德哥尔摩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环境医学研究所爱丽丝卡·沃克教授说:“过多地加工肉类,但非未加工的红肉会增加心脏衰竭的风险。

“通常,加工红肉含有钠、硝酸盐、磷酸盐和其他食品添加剂,而烟熏烤肉中也含有多环芳烃,所有这些都可能导致心脏衰竭的风险的增加。”未加工的肉类中不含食品添加剂,并且其中钠盐的含量通常有较低。尽管找不到心脏衰竭和未加工的红肉之间的联系,但研究人员敦促公众每将周红肉摄入量限制在一到两份之间。

其他研究已经表明,它可以导致心脏病和中风,也会增加肠癌的风险。波兰华沙大学的生命科学系人类营养学助理教授乔安娜·卡鲁扎也参与了这项研究,他说:“为了降低心力衰竭和其他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我们建议应尽量避免摄入加工红肉,并限制每周摄入的未加工的红肉至一到两份或更少。

“相反,人们英爱摄入大量的水果、蔬菜、全麦制品、坚果并增加鱼肉的摄入量。”2011年英国政府敦促公众将每天的红肉——加工或未加的——摄入量限制在70克以内,以减少健康问题。此前研究显示红肉会增加英国第二大癌症——肠癌的风险——每年约4万1500英国人受此疾病的影响。科学家还说红肉会导致心脏病发作和中风是由于其高脂肪含量,当然也有其他研究质疑这一联系。

心脏衰竭前期症状 心衰患者睡眠需求较大

心脏衰竭的患者,相比于其他人来说,睡眠的时间要长出许多,每天心脏衰竭患者需要花费10到12小时,在睡眠方面经常感觉自己浑身无力,心脏疼痛。心脏衰竭的确是应该要引起重视的一个问题,在平时生活当中,由于人可能患有某项疾病,所以需要通过服用激素药物来缓解疼痛,但却是治根不治本的。如果想要让疾病迅速好转的话,那最好是选择一些激素含量比较少的药物,这样才能够减轻对于心脏的伤害,心脏衰竭可能会危及人的性命。如果已经出现了心脏衰竭的情况,那应该要尽早去医院接受治疗。

家里有心脏衰竭的患者要对其细心照顾,不要让其受到任何的惊吓,也不要让患者有紧张感,否则就有可能会导致更加严重的疾病。

老人突发心脏衰竭的治疗方法

一、要治疗心脏衰竭,首先要控制及医治导致心脏衰竭的原因,如控制血压,减低摄取胆固醇等。

二、减低摄取盐及水份,以减少积水。

三、避免过劳受过渡刺激,减少心脏的工作量。

四、药物治疗可减少心脏的负荷。

五、末期病患者需接受心脏移植手术。

相关推荐

血液循环不良的症状

1、麻木 麻木和抽筋是血液循环不好的初症状。可以在手足观察到这类症状,特别是腿部。在过度活动后腿部变得过于疲劳和疼痛。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之一是坐着或睡觉时抬高腿部,以减轻疼痛。此外,血液循环不好还会造成身体某些部位红肿。 2、发绀 这是一种身体特定区域变成紫色的医学症状。皮肤颜色青紫说明身体某个部位得不到充足的氧气,青紫的原因可以是任何疾病或者紊乱。可以很容易从身体皮肤表面看到发绀。急性发绀的主要根源是心脏衰竭,窒息,休克,左心衰竭等。此外,有一些原因可导致慢性发绀。如肺部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先天性心脏

老年人心脏衰竭怎么办才好

1、心脏消耗的氧气全部来源于肺,肺出问题直接导致心脏病。中医认为“心肺同源”这是心肺同治的理论源泉。心脏本身耗氧占整个人体的20%左右,若肺部出现病变,最先缺氧的就是心脏。如果长期轻度缺氧,会使心肌收缩增强,心率加快引发冠心病,严重缺氧时血压、心率均下降,导致心肌坏死,心力主衰竭,甚至心脏骤停。 2、治疗心脏,通过肺部“呼吸给药”速度最快,效果最好。早就有医学家提出,肺部给药是治疗心脏病的最好途径。血液经右心室压出,都会进入肺动脉送至肺泡,然后通过肺部呼吸,在肺部压力下进入心脏,如果此时通过呼吸使有效药物

心功能衰竭的分类

一级:心脏储备能力正常,一般体力活动不受限制,不出现疲劳、乏力、心悸、呼吸困难及心绞痛等症状,无心力衰竭体征。通常称心功能代偿期。 二级:心脏储备能力轻度减低,体力活动稍受限制,休息时无症状,但中等体力活动时,如常速步行500-1000米或登3-4层楼即出现疲乏、心悸、呼吸困难、心绞痛等症状及心力衰竭体征,如心率增快、肝肿大等。亦称Ⅰ度或轻度心力衰竭。 三级:心脏储备能力中度减低,体力活动明显受限,休息时无症状,轻微体力活动,如:日常家务劳动、常速步行500-1000米、登二层楼等,即出现心悸、呼吸困难或

血液循环不畅有哪些症状

1、麻木 麻木和抽筋是血液循环不畅的最初症状。可以在手足观察到这类症状,特别是腿部。在过度活动后腿部变得过于疲劳和疼痛。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之一是坐着或睡觉时抬高腿部,以减轻疼痛。此外,血液循环不好还会造成身体某些部位红肿。 2、发绀 这是一种身体特定区域变成紫色的医学症状。皮肤颜色青紫说明身体某个部位得不到充足的氧气,青紫的原因可以是任何疾病或者紊乱。可以很容易从身体皮肤表面看到发绀。急性发绀的主要根源是心脏衰竭,窒息,休克,左心衰竭等。此外,有一些原因可导致慢性发绀。如肺部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先天性心

急性心力衰竭和慢性心力衰竭的区别

1.急性心力衰竭(1)早期表现 左心功能降低的早期征兆为心功能正常者出现疲乏、运动耐力明显减低、心率增加15~20次/分,继而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高枕睡眠等;检查可见左心室增大、舒张早期或中期奔马律、两肺底部有湿啰音、干啰音和哮鸣音。 (2)急性肺水肿 起病急,病情可迅速发展至危重状态。突发的严重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喘息不止、烦躁不安并有恐惧感,呼吸频率可达30~50次/分;频繁咳嗽并咯出大量粉红色泡沫样痰;心率快,心尖部常可闻及奔马律;两肺满布湿啰音和哮鸣音。 (3)心源性休克 1)

心力衰竭的鉴别

一、风湿热和风湿性心脏炎 是学龄儿童心力衰竭的首要病因,常在冬春季节发病。心力衰竭多见于重症心脏炎患儿,急性期以左心衰竭或全心衰竭力多见。主要表现有:①发病前2-3周常有急性扁桃体炎或咽炎发作史;②有发热贫血等全身症状;③心悸、气急、心前区不适、心动过速(与体温不相称X心脏增大、收缩期杂音、舒张期奔马律、心前区刺痛与心包摩擦音等心包炎的征象;④有急性关节炎、关节酸痛、环形红斑、结节性红斑。皮下小结等心脏外表现;⑤心电图P五间期延长;⑤红细胞沉降率增快、抗链“O”滴定度升高(反应蛋白阳性、鼓蛋白增高有辅助诊

导致心脏衰竭的几个原因

所谓心肌衰竭指的是非继发性心肌肌原纤维的收缩能力出现故障而引发的,此时泵功能障碍是原发的。心肌因种种原因收缩无力,有能喷射足够的血液到外周的血管中去以全身组织代谢的需要时,就发生心力衰竭。心肌衰竭是心力衰竭的病因有哪些中的一种。 其他原因引起的心力衰竭:如果患者还患有心脏瓣膜这种疾病,因为心肌承担的压力过重而出现心肌肥大和心脏扩大,继则心肌收缩性相对不足而导致心力衰竭,此时泵功能障碍是继发的,在除去瓣膜障碍时较易逆转。由心肌以外的原因引起的心力衰竭,在晚期往往也伴有心肌损害。疾病一旦诊断出来就要及时的治疗

心脏衰竭前期症状 的出现心脏疼痛的现象

心脏正常与否可以通过很多方面看出来,经常吃一些激素药物的患者,平时就会出现心绞痛疼痛的情况,部分老年人也存在这种现象,其实就是心脏衰竭的一种表现,在吃激素药物的过程当中或者是平时经常喜欢吃一些容易伤胃的食物会对胃部造成伤害,等到一定时候就开始出现心脏衰竭

老年人心脏衰竭的治疗方法

(1)充分休息:老年心衰的急性期必须禁止行走,可以卧床休息,坐椅但应鼓励在床上活动,以免发生褥疮和形成静脉血栓。心衰控制(水肿小时、体重维持恒定)后,应逐渐开始活动。起初可上厕所,然后室内活动,最后上楼,每周增加一级,不要在一周内连续增加活动量,以免再次诱发心衰。 (2)合理饮食:减少热量和脂肪摄入,增加水果和蔬菜。与中青年患者相比,老年人限钠不能太严格,因为老年人肾小管浓缩功能和钠重吸收功能减退,如同时使用利尿剂,限钠可诱发或加重低钠重血症,故射血分数(EF)≥35老年患者一般不需限钠,尤其伴有低钠血症

心力衰竭和呼吸衰竭的区别

一、心力衰竭又称心功能不全、泵衰竭,是指在适量静脉回流的情况下,心脏不能排出足够血量致周围组织灌注不足和肺循环及(或)体循环静脉淤血,从而出现的一系列症候群。二、呼吸衰竭是由各种原因导致严重呼吸功能障碍,引起动脉血氧分压(PaO2)降低,伴或不伴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增高而出现一系列病理生理紊乱的临床综合征.它是一种功能障碍状态,而不是一种疾病,可因肺部疾病引起也可能是各种疾病的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