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艾灸阴陵泉的功效是什么

艾灸阴陵泉的功效是什么

阴陵泉在小腿内侧下,膝内侧为阴,穴位旁有胫骨,内侧髁高突如陵,髁下凹陷似泉。该穴属足太阴脾经,为脾经之合穴,善于调节脾肾功能。脾主运化水湿,肾为水脏,主津液,脾肾虚弱,则水液疏泄无力,滞留体内,易发水肿,艾灸该穴位有健脾理气,清利湿热,益肾调经,通经活络之功效。

中医学认为,人体有痰湿之邪,多是由脾虚运化水湿不利引起,进而导致痰湿蕴藏体内产生肥胖,阴陵泉是全身祛湿邪的要穴,凡是湿邪为患者皆可取该穴祛湿,经常艾灸该穴位可以祛湿邪,润肠通便,从而起到赶走肥胖的作用。再者阴陵泉为太阴脾经的合水穴,是脾经脉气所注之处,为健脾利水要穴,具有健脾化湿,通利三焦,清热利尿之功,主治水肿,小便不利,失禁,阴茎痛,女性阴痛,遗精等症;艾灸该穴位还有舒筋活络,通利关节,祛风除湿之功,主治膝痛,小腿内侧痛等。第三,艾灸阴陵泉能很好的排出体内的湿气,同时还能益肾调经,使体内的经络获得疏通,促进身体健康,增强身体抵抗力。

脾肾阳虚针灸什么穴位

可以艾灸脾俞、胃俞、肝俞、肾俞、命门、中脘、足三里、天枢、太溪、照海、阴陵泉。

针对湿气重的可艾灸,丰隆、阴陵泉;艾灸的时间要根据灸量来定,时间一般在15到20分钟就可以了。如果有热证表现的可暂停使用,多喝水,等热证表现消退后再灸。3天一次。

可以选取涌泉、足三里、关元、内关(取内关穴的原因是因为你还有失眠健忘的症状)四个穴位,每天艾灸30到40分钟,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坚持一段时间,效果当会显着。

艾灸对人体无任何副作用,也不会影响药效,脾肾阳虚证以脾肾阳虚、阴寒内盛为特征。神阙穴,即肚脐,是人体任脉上的要穴能温肌散寒、活络。

艾灸阴陵泉的功效 美容祛斑

体内脾湿重,除了容易导致女性出现月经不调,白带异常之外,还容易发生色斑滋生的情况,坚持艾灸阴陵泉穴,有助于保健脾胃,理气调经,体内经络疏通了,也有助于色斑的消除。

艾灸灸哪里去全身的寒气和湿气

建议灸阴陵泉穴。

阴陵泉穴属足太阴脾经,位于小腿内侧,胫骨内侧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中,有健脾利水、通利三焦的功效,对于腹胀、腹泻、小便不利、遗尿、尿失禁等现象,艾灸阴陵泉穴能起到排渗脾湿的效果。

如果想搭配其它穴位的话,搭配足三里穴是很不错的,足三里具有生发胃气、燥化脾湿的功效,对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有不错的调理和改善作用。

阴陵泉的准确位置图 艾灸阴陵泉的功效

阴陵泉属足太阴脾经,为脾经之合穴,善于调节脾肾功能。脾主运化水湿,肾为水脏,主津液,脾肾虚弱,则水液疏泄无力,滞留体内,易发水肿,艾灸该穴位有健脾理气,清利湿热,益肾调经,通经活络之功效。

呕吐艾灸哪里图解 饮食停积型呕吐

主要症状:呕吐酸腐,脘腹胀满,嗳气厌食,吐后则舒,苔厚腻。

艾灸疗法:灸中脘,内关,足三里,建里,神阙,阴陵泉,脾俞穴。

取穴体位:患者仰卧屈膝,取中脘,内关,足三里穴,于仰卧位加灸建里,神阙,阴陵泉,与俯卧位加灸脾俞穴。

艾灸手法:各穴艾炷隔姜灸,取新鲜老姜,据穴区部位切厚0.2-0.5厘米的姜片,中间穿刺数孔,施灸时,将新鲜姜片放在所选穴位的皮肤上,置大火中等艾炷放在其上,用火点燃艾炷进行施灸,待患者感到局部有灼痛感时,略提起姜片,或更换艾炷再灸,每穴灸3-5壮。

艾灸功效:消食化滞,和胃降逆。

拉肚子怎么艾灸 寒湿性拉肚子艾灸

艾灸疗法:灸天枢,上巨虚,阴陵泉,水分,神阙穴。

取穴体位:患者仰卧屈位取天枢,上巨虚,阴陵泉,水分,神阙穴。

艾灸手法:取艾条点燃,一手中指,食指放于所处穴位两边,一手持艾条垂直悬灸所选穴位,注意离皮肤3-4厘米,以患者感觉到温热至有灼痛感为度,觉得太热时可回旋移动,使温热连续刺激,每穴灸5-10分钟。

艾灸功效:温中除湿,健脾止泻。

艾灸哪个部位最祛湿

阴陵泉穴。

阴陵泉穴是足太阴脾经上的合穴,有善于调节脾肾的功能,中医认为阴陵泉穴具有倾力湿热健脾理气、益肾调经、通经活络的功效,经常用艾灸温和刺激阴陵泉穴可起到健脾益肾、利水消肿、驱寒除湿的效果。

相关推荐

卵巢囊肿艾灸有效果吗 卵巢囊肿艾灸位置及方法

位置:脾俞穴属足太阳膀胱经,为脾之背俞穴。它位于我们的后背,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便此穴。 艾灸方法:将点燃的艾条在距离穴位2厘米处施灸,以局部感到温热为度,局部皮肤可有发红的现象。每穴依次灸10-15分钟,每日灸1次,10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2-3日。也可采用隔姜灸,效果更好。 功效:脾俞穴脾脏散热除湿之要穴,脾脏的湿热之气,借由此处向膀胱经疏散,艾灸此穴具有和胃健脾、升清利湿之作用,体质湿热导致卵巢囊肿的原因之一,经常艾灸脾俞穴对卵巢囊肿有缓解、治疗的作用。 位置:胃俞穴属足太阳膀胱经

疝气艾灸哪里 癫疝艾灸方法

治则:行气利湿,消肿散结。 艾灸处方:大敦,阳池,章门。 艾灸方义:大敦理气调谑,为治疗疝气的要穴;阳池疏调下焦气机;章门疏肝健脾,化滞利湿;三穴功用,能奏行气化湿,软坚消肿之效,如为痰热瘀结,可加阴陵泉,以清泄湿热。 灸法: 1.艾条灸:每穴灸治10-20分钟,每日灸1次,7-10次为一疗程。 2.艾炷灸:每穴灸3-5壮,每日或隔日灸1次,10次为一疗程。

拉肚子艾灸什么部位

拉肚子应该分型取穴进行艾灸: 湿热型拉肚子艾灸 艾灸疗法:灸天枢,上巨虚,阴陵泉,水分,内庭,公孙穴。 取穴体位:患者仰卧屈位取天枢,上巨虚,阴陵泉,水分,内庭,公孙穴。 艾灸手法:用艾炷隔姜灸,将新鲜老姜切成厚0.2-0.5厘米的姜片,中间穿刺数孔,施灸时,将姜片放在所选穴位的皮肤上,置大火中等艾炷在姜片上,点燃艾炷施灸,待感到局部有灼痛感时,略提起姜片,或更换艾炷再灸,每穴3-5壮。 艾灸功效:健脾消食,导滞止泻。 脾虚型拉肚子艾灸 艾灸疗法1:灸神阙,关元,脾俞,胃俞,命门,肾俞,申脉,足三里,腹泻

膝盖寒凉应该怎么办

针对阳气不足、肾阳虚的人,在艾灸上述穴位的同时,可以艾灸:关元、命门、肾俞、大椎、至阳、神阙、气海、涌泉这些穴位,可极大地补益人体的阳气。这些穴位,建议艾条悬灸为主,活的艾火比使用灸盒等器具类的死火更容易让你在施灸过程中感受灸感,让穴位更快地得到艾火的气感和热度。需要说明的,艾灸需要长期坚持,才能出现惊奇的效果。 针对膝盖凉、怕冷,您可以艾灸膝盖周围的穴位,和疼痛部位重点灸,如:膝眼、阳陵泉、阴陵泉、足三里、膝阳关。每个穴位可以施灸5-10分钟。如果觉得麻烦,可以使用灸道堂的竹制的四孔或者六孔艾灸盒。

艾灸如何治疗坐骨神经痛

1.艾灸的方法能让患者的经络得到充分的疏通,血脉顺畅。这样的情况下,患者坐骨神经痛的症状就会得到很根本性的解决,起到标本兼治的效果。一种治疗坐骨神经痛很不错的方法, 2.在治疗坐骨神经痛的时候艾灸要针对患者不同的穴位来进行,不同原因引发的坐骨神经痛,需要艾灸的位置不同的。一般都对阳陵泉、委中、足三里、三阴交、阳陵泉、膈俞、血海、委中来进行艾灸治疗。 3.只有针对不同穴位进行艾灸,才能让不同原因引发的坐骨神经痛症状得到比较好的治疗效果。这也中医艾灸治疗比其他方法要好的原因。能起到标本兼治的效果。患者

艾灸对子宫有什么好处 艾灸阴陵泉穴改善子宫出血

阴陵泉除湿的最佳穴位,散积滞,除酸痛效果很好,对于女性痛经,月经不调,阴道炎症,子宫出血等问题都有改善,坚持艾灸可以治疗女性妇科疾病。 取穴方法:寻找阴陵泉穴可以端坐也可以仰卧,在小腿内侧,从膝关节内侧向下摸,至胫骨内侧踝下方,该凹陷处即阴陵泉穴。

吹空调膝盖痛怎么办 艾灸缓解膝盖痛

主要取足三阳经穴位为主,灸血海、梁丘、犊鼻、膝眼、足三里、膝阳关、阳陵泉、阿穴。 患者取仰卧位或坐位,用温和灸法,即将艾条点燃的一端,在血海、梁丘、犊鼻、膝眼、足三里、膝阳关、阳陵泉、阿穴穴处熏灼(一般距皮肤约3厘米),灸至病人有温热舒适感觉或皮肤红晕即可,一般灸约15~30分钟,每日1次,10天1疗程。 中医认为吹空调膝盖痛局部感受风寒之邪,遂致气血阻滞而成。艾灸血海、梁丘、犊鼻、膝眼、足三里、膝阳关、阳陵泉、阿穴,具有祛风散寒,温经通络,调和气血的功效

阳陵泉的准确位置视频 阳陵泉主治疾病

1.按摩阳陵泉对抽筋,筋骨僵硬,酸痛有特效;长期按压,对胃溃疡,肝炎,胆石症,高血压,肋间神经痛,肩关节痛,膝关节痛,下肢麻木,胆绞痛,胆囊炎,胆道蛔虫,耳鸣,耳聋等症有很好的改善,医治和保健作用。 2.针刺阳陵泉可使胆囊收缩,还能促进胆汁分泌,对慢性胆囊炎,结石症有治疗效应。 3.阳陵泉坐位筋之会穴,具有舒筋和壮筋的作用,艾灸阳陵泉可以用来治疗下肢筋病,改善下肢肿痛,艾炷灸或温针灸5-7壮,艾条灸10-20分钟。

湿疹艾灸哪个部位

湿疹艾灸主要取穴: 阿穴:皮损局部。 曲池:屈肘90°,肘横纹拇指侧纹头端。 足三里:外膝眼正中直下3寸,胫骨前嵴外侧旁开1中指宽。 三阴交:足内踝高点上3寸。 阴陵泉:膝关节内下方高骨下凹陷中。 解析:疏调皮损局部经络之气,祛风止痒;曲池行气活血,疏风止痒;足三里健脾化湿,补益气血,标本兼顾;三阴交,阴陵泉运脾化湿,除肌肤之湿热。 施灸方法: 1.曲池,足三里,三阴交可施行艾条灸,麦粒灸或温针灸法。 2.皮损局部阿穴用艾条灸法。 3.阴陵泉一般不就,可用皮肤针叩刺出血后再加拔气罐。 4.急性期每日1

坐骨神经痛的艾灸方法 坐骨神经痛艾灸方法

主要症状:肢体关节,肌肉疼痛酸楚,遇阴雨寒冷天气加重,喜暖畏寒,身重舌苔薄白,脉紧弦。 艾灸疗法:患者取俯卧或侧卧位,轮流选取患侧阴陵泉,肾俞,志室,大肠俞,关元俞,小肠俞,上髎,次髎,秩边,环跳,承扶,阿,殷门,风市,膝阳关,委中,阳陵泉,承山,飞扬,悬钟,昆仑穴等穴位施灸。 功效:祛风通络,散寒除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