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月宝宝的护理知识
3个月宝宝的护理知识
生后最初几个月的婴儿,大小便完全是无条件反射,训练孩子控制大小便就是要建立有关的条件反射。培养小便的习惯时,家长要细心观察婴儿排尿地的表现、间隔时间,估计婴儿有尿布时再把,把尿时可发出一种信号“嘘、嘘”声,并采取一定姿势。白天,小儿在睡前或吃奶后让孩子排尿,使时间、声音、姿势这些信号联系起来,经过多次重复,形成排尿的条件反射。这样即使婴儿膀胱内尿不多,只要一解开尿布,摆出这种姿势并听到嘘嘘声,小便也会自然解起来。这样,便可在临睡前、起床后、吃奶前有目的地把尿。如果把了1~2分钟不尿,过一会再把。把的时间过长,婴儿感到不舒服,就会造成拒绝,习惯就不易形成,一般把3~5分钟为宜。
婴儿大便习惯的培养也很有讲究,家长可注意观察婴儿排便的表情,掌握规律,然后逐渐培养固定时间排便。
平时家长要注意观察小儿的表情,一旦看到孩子突然停止活动,开始用力屏气,出现面红、使劲、发呆等表情,那可能是解大便的信号。这时要立即解开孩子的尿布,握住双腿,嘴里还要发出“嗯、嗯”的声音来帮助他加油用力。这样的动作、姿势和声音可以促使孩子大便。由于进餐后可使肠蠕动加快,因此吃奶后“把”大便,往往比较容易。
只要家长细心培养,3个月的婴儿也会有良好的生活习惯。
3个月的婴儿每天饮食6次,每次间隔4小时,活动持续时间1.5~2小时。睡眠时间共16~18小时,白天睡眠时间每天3次,每次2~2.5小时,夜间睡眠10小时。
3个月的婴儿能抬头、转头、听声音、会微笑,这说明外界的许多事情已被婴儿所感知。所以婴儿的早期教育应从眼、耳、手对事物的感觉入手。
3个月的婴儿能看到4~7米远了,可注意引导婴儿的视觉发音,如母亲在喂奶和抱婴儿时,进行面对面的引逗,让婴儿看玩具等,但挂在婴儿前方的玩具不要偏向一侧,以免使婴儿长时间斜眼观看,造成永久性斜视病。
3~4个月的婴儿对声音有定向反应。此时,父母可在不同方向摇动玩具,或呼叫婴儿,训练婴儿辨别声音来源的能力。婴儿还能倾知音乐的声音,对轻快、柔和的旋律表现出微笑和手脚轻轻晃动等愉快情绪。群众总给婴儿精神发育的规律是“一哭、二笑、三认母”,这句话就是说婴儿出生第一个月会哭,第二个月会微笑,第三个月已认识母亲,见到母亲脸面会露出笑容。
婴儿3个月时爬着可以抬起头,听到声音会把头转过去,俯卧位可以用肘支起前身,会把身体翻向侧面。家长可适当训练运动的功能。
3个月的婴儿不再紧紧握拳,而是经常半张着手,当手碰到东西时会紧紧抓住,常在胸前玩手或捏弄玩具,看到东西时全身乱动,并企图抓桌上或悬挂着的物体。家长应经常训练婴儿的手抓握能力。
3个月宝宝怎么护理
3个月宝宝怎么护理
1、3个月宝宝的护理方法
1.1、宝宝把尿
宝宝出生后3个月开始训练小便习惯。父母要细心观察宝宝排尿的表现、间隔时间,估计宝宝有尿时再把,把尿时可发出一种信号“嘘、嘘 ”声,并采取一定姿势,使时间、声音、姿势这些信号联系起来,经过多次重复,形成排尿的条件反射。
1.2、晚上哭闹
宝宝长到3个月后,开始学抬头,趴着时能用双肘支起上半身,颈部脊柱开始向前弯曲,胸部脊柱渐向后弯曲,保证体位舒适,应在出生后3个月给宝宝使用枕头。养成上午、中午和下午各睡一觉,每觉大约2小时的习惯,夜间可以连续睡眠5个小时以上,可是也有的宝宝晚上睡觉总是哭吵,闹得年轻父母们疲惫不堪。除了影响宝宝睡觉突然大哭的普遍因素,如睡眠环境不佳、睡前太兴奋、身体不适等因素外,宝宝的内在因素对睡眠也有影响。
1.3、意外防护
不要在无人看着的情况下,不要把宝宝放在床边、桌上或沙发上。否则宝宝会突然间学会翻身并掉下来。这在3个月的宝宝是最常见的事情,爸妈一定要避免。
2、3个月宝宝怎样喂养
职场妈妈的喂养:妈妈可根据上班的时间,适当调整宝宝的喂奶时间。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携带消毒奶瓶设法将奶汁挤出储存起来。
果汁蔬菜汁的制作:1-3个月的婴儿可以饮用果汁及菜汁,它们补充了维生素及纤维素,可以使大便变软,易于排出,果汁、菜汁好喝,宝宝比较容易接受。
补充维生素D:宝宝缺乏维生素D很容易患上佝偻病。母乳,牛奶和蔬菜中的维生素D不能满足宝宝的需要时候,应该补充维生素D片,具体的量剂,须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以免过量造成中毒。
3、3个月宝宝怎样预防疾病
3.1、感冒
感冒一般指上呼吸道感染,包括鼻炎、咽炎、喉炎、中耳炎、鼻窦炎等喉以上部位的感染。
把拧干的热毛巾敷在宝宝的鼻子到口的部分,鼻黏膜湿润后,宝宝会感到舒服。鼻塞时让他喝温汤或热牛奶,过一会儿鼻子就会畅通。
预防:将西洋参或党参、白术、防风用水煮开后,取汁水当茶喝,此方可帮助宝宝有效预防感冒,提高免疫力。
3.2、发烧
高于37.2°,则称作发烧。宝宝一直哭闹不停,不管谁来安慰都没有用。
维持家中的空气流通、脱掉过多的衣物、温水拭浴、用退热贴、多喝水、使用退烧药。
预防:多注意天气变化,随时增减衣服,增强宝宝免疫力。
3.3、百日咳
病初类似感冒,数日后咳嗽加重,尤其夜间咳重。经1-2周发展为阵咳期。
对本病患者严格执行呼吸道隔离,是重要的预防环节。
预防:及时接种和全程接种预防百白破疫苗。
3.4、便秘
便秘表现为排便的次数少,粪便坚硬。
母乳喂养的宝妈要改变饮食结构,增加蔬菜、水果和水分的摄入;调配奶粉时,在正常的比例中多加30-50毫升的水;也可以在2次喂奶的中间,给宝宝喝白开水;轻轻按顺时针方向按摩宝宝腹部。
3.5、尿布疹
尿布疹指尿布接触部位发生的炎症。大多是玷污的大小便尿布刺激皮肤引起的。
所以要及时更换尿布,及时清洗臀部,并在局部涂以鞣酸软膏或氧化锌油膏。尿布要选细软的旧棉布,尿布最好用开水烫洗,将尿布放在阳光下晒干。
护理3个月宝宝要注意什么
要让宝宝逐渐的形成一个固定的饮食时间以及睡眠时间,这么大的孩子完全可以形成一个生活规律了,几点喝奶,几点喝水,即使是母乳喂养的宝宝吃奶也要按顿喂养了,不能再按需喂养了,尤其是不能一哭就给宝宝吃奶,这对宝宝的早期教育是有影响的,同时对宝宝的胃肠消化系统也有一定的影响。
晚上睡觉的时候千万不能再含着奶头睡觉了,宝宝虽然小,没有长牙,但不代表不需要刷牙不需要注意口腔卫生,每天晚上睡觉前妈妈还是应该帮助宝宝清理口腔卫生的,用小纱布蘸一点温水,擦拭宝宝的牙床,这样不仅仅可以做到口腔卫生的清洁,同时还可以按摩牙龈,为日后牙齿萌出做准备。
三个月宝宝怎样培养智商
1、多带宝宝出门
游戏总是最让宝宝快乐成长的锻炼,3个月大的宝宝总是很活泼,很爱笑。所以,别的小朋友也会很喜欢。在这样欢乐的情况下,可以锻炼宝宝开朗的性格。
2、让宝宝在大浴缸里面游泳
水是宝宝出生前生活的环境,所以在宝宝3个月的时候,把宝宝放在水里,套上一个小游泳圈,并且帮助宝宝学习一些游泳的样子,用手托着宝宝练习会让宝宝以为自己能活动,有更多自主的感觉。
3、让宝宝照镜子
3个月的宝宝可能还不能很好的区分镜子里的自己就是原来的自己。有人做过实验,在宝宝的鼻子上图一个红点,让宝宝照镜子,宝宝会摸着镜子要去掉那个红点。让宝宝照镜子是给宝宝一个认识自我的机会。
剖腹产宝宝护理知识
剖腹产宝宝护理之按摩:
对于剖腹产出生的宝宝,爸爸妈妈们可以经常对他们进行按摩。那么按摩的过程呢,其实也很简单。爸爸妈妈们可以选择将宝宝包在浴巾里,然后对宝宝进行有规律的全身按摩。
除此之外,爸爸妈妈们还可以选择用枕头按摩宝宝全身的肌肤,以达到帮助宝宝健康代谢的目的。
剖腹产宝宝护理之刺激宝宝的肌肤:
室外的阳光能够为宝宝的肌肤进行杀菌,刺激宝宝的肌肤更好的进行血液循环。所以,爸爸妈妈们可以抱宝宝晒晒太阳,当然,在夏天就不要对宝宝进行晒阳光护理了,可以用一些其他办法来达到同样的效果,比如用温差较小的水温来交替给宝宝洗澡,刺激宝宝的肌肤,或者用一些刺激性小的浴盐来达到这个目的。
3个月宝宝护理注意事项
1 给宝宝丰富的感觉刺激,经常变换宝宝的位置,使他能从多方面来熟悉周围环境,获得不同的视觉经验。
2 通过让宝宝俯卧、竖抱宝宝,帮助宝宝练习抬头的动作,锻炼宝宝颈椎的支撑力。
3 用玩具逗引宝宝发音。
4 训练听力,初步培养追踪声音来源的能力,感受声音远近的能力。
5 锻炼宝宝的皮肤,只要宝宝的心脏没有毛病,就可以经常洗澡。
6 宝宝不会爬,但可能从大床上掉下来,大人离开时,别忘了把宝宝放在有栏杆的小床上。
7 宝宝的玩具不能比嘴小。
8 宝宝还小,母亲躺着哺乳有发生窒息的危险。
9 只吃牛奶的婴儿可加果汁,母乳喂养的婴儿如果喜欢喝,也可以加果汁。
8个月宝宝发育指标介绍
8个月宝宝发育指标
男婴:身长63.9-78.9cm,平均71.2cm;体重6.46-12.60kg,平均9.05kg;头围41.0-48.9cm,平均44.8cm。
女婴:身长62.5-77.3cm,平均69.6cm;体重6.13-11.80kg,平均8.41kg;头围40.1-47.7cm,平均43.6cm。
8个月宝宝护理要点
1、宝宝睡眠
这个阶段的宝宝睡眠不安稳,爸妈为了让宝宝入睡,可以轻拍他的背,尽量避免拥抱摇晃;对不愿入睡而哭泣的宝宝,爸妈可以坐在他的床边,握着他的小手,直到他入睡,以后再慢慢缩短停留时间,让宝宝慢慢适应单独入睡。
2、选购宝宝水杯
婴儿长期频繁使用奶瓶可导致龋齿,儿科医生建议,最好在宝宝6个月大时开始尝试让他用水杯喝水。到8个月时,宝宝就能自己用杯子喝水了。
3、宝宝洗澡
8个月的宝宝擦浴的水温开始可在34℃-35℃,以后每隔2-3天降低摄氏1℃,逐渐降低到至25℃-26℃。擦浴者用蘸水,轮流擦左右上下支及胸腹背部等部位,总时间约6分钟。经过2遍擦洗以后,可把婴儿放在水中进行水浴10-20分钟。
九个月宝宝护理要点
山一程,水一程,朝朝暮暮,柳暗花明,生命在起伏之间,逐渐长大的过程里忧喜参半,总有些特别的日子格外需要呵护,总有一些额外的感动在风平浪静的夜晚悄然袭来。
第九个月,对许多小宝贝们来说,或许是生命历程中一个比较重要的阶段,一些重要的事情将在这个月发生,比如乳汁将从他们的主食变为辅食甚至零食。变化总是伴随着适应,许多孩子将会出现或多或少的不适应症状,在这个月,妈妈们在享受宝宝带来的种种愉悦,帮助宝宝适应各种变化是最重要的工作。
关注热点一:断奶不适应症
饮食的改变从某个角度来说是宝宝长大的最重要的标志,饮食从流质到半流质最后过渡到正常的固体饮食,一方面是宝宝身体成长的需要,同时也是宝宝咀嚼能力、消化、吸收能力发展的重要表现。传统的断奶方式比较讲究效率,在短时间之内达到某种效果,但事实上,这种做法虽然可以取得表面收效,但并没有实质效果,宝宝往往需要独自承担断奶的不适应症,身心俱伤。
症状
消瘦,体重减轻——强行断奶的宝宝,由于还没有适应母乳之外的食物,断奶之后对新食物兴趣不够,吃饭时经常会拒吃,引起脾胃功能紊乱,导致食欲差,每天摄入的营养不能满足身体正常的需求,通常会出现消瘦、面色发黄、体重减轻的症状,
抵抗力差,易生病——断奶之前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没有给予宝宝丰富的食物,很多宝宝会因此养成挑食的习惯,比如只吃牛奶、米粥,食物种类单调,饮食以碳水化合物为主,缺乏蛋白质,矿物质……从而影响生长发育。这样的宝宝一般抵抗力较弱,爱生病,容易因为缺钙而发生佝偻病。
爱哭、没有安全感——母乳喂养对宝宝来说,除了满足身体发育的正常需求之外,还满足了他们正常的情感体验。如果事先没有足够的铺垫,粗暴断奶,宝宝会因为没有安全感而产生母子分离焦虑,妈妈一走开就紧张焦虑,到处寻找,他们通常情绪低落,害怕与别人交往,怕见陌生人。
妈咪呵护
1.坚持。坚持很重要,当宝宝出现不适应症时,不要因为哭闹就拖延断奶的时间。父母在坚持的同时还需要对宝宝进行情绪上的安抚,多抱抱他,跟他说话,游戏,陪在他的身边。
2.循序渐进,辅食逐渐多样化。不要急着增加新的辅食,尤其是在宝宝身体不舒服的时候,千万不要强迫他进食新食物。可以通过改变食物的做法来增进宝宝的食欲,产生对食物的兴趣,不愿意吃的时候就拿开,但中间不要喂其他食物;每次的量不要多,保持少食多餐。等宝宝完全适应后新食物和饮食习惯后,再增加新的食物或者减少哺乳次数。
3.尝试用餐具喂宝宝。让宝宝习惯用餐具进食,可把母乳或果汁放入小杯中用小勺喂宝宝,让他们知道除了妈妈的乳汁还有很多好吃的。当宝宝习惯于用勺、杯、碗、盘等器皿进食后,他们会逐渐淡忘从前在妈妈怀里的进食方法。
4.选择合适的时间。断奶时间不要选择炎热的夏天,因为这个季节,天气普遍较热,气温高容易影响孩子胃口,这个时候断奶容易发生肠道紊乱,从而导致消化不良、腹泻。春秋季节可以说是断奶的最佳期。
5.症状严重请医生帮助。如果宝宝出现比较严重的症状,比如身体发育迟滞,情绪焦虑等等,在这样的情况下,要请求医生的帮助。
关注热点二:出牙常见问题
一般宝宝在出生后4—10个月左右开始萌出乳牙,到两岁半时,20颗乳牙全部长齐。出牙过早或者过晚都不好,超过1岁,还没有长出第一颗乳牙,就需要带宝宝去医院检查,常见的佝偻病、呆小病、极度营养缺乏等都会影响宝宝的出牙情况。在正常情况下,宝宝出牙时也会有一些不舒服的状况,比如口水特别多,萌牙血肿等,这些症状在正确的护理下会消除或者缓解。
症状
口水增多——出牙时的宝宝有个比较明显的特征,就是口水比较多,主要是因为他们的神经系统发育和吞咽反射差,控制唾液在口腔内流量的功能弱造成的,通常随年龄增大和牙齿萌出,流口水将逐渐消失。
萌牙血肿——牙龈上出现大小不等的肿包,大小不等,肿包的表面呈现出蓝紫色,肿块一般出现在即将出牙的地方。
发热、腹泻——有些宝宝在长牙时还会有发热、腹泻的症状,大多数宝宝症状不会太严重,一般精神都比较好,食欲旺盛。
烦躁——出牙时的不舒服会让宝宝表现得烦躁不安,他们看起来比平时更爱哭,情绪不好。不过如果看到什么有趣的事情,通常宝宝会安静下来。
妈咪呵护
1.保持口腔清洁。每次进食过后,喝几口白开水或者用湿毛巾或者湿纱布缠绕在手指上轻轻擦拭宝宝的牙齿;不要让宝宝含着奶瓶睡觉,一边吸一边睡觉。平时少喝含糖饮料,尽量给宝宝喝白开水。
2.进行牙床锻炼。可以让宝宝做些牙齿操以缓解宝宝流口水、牙肉痒的症状,可以使用磨牙饼或者牙齿训练器,让宝宝放在口中咀嚼,以锻炼宝宝的颌骨和牙床,促进牙齿萌出。
3.加强营养。营养不足会导致出牙推迟或牙质差。宝宝出牙期间,要注意为宝宝添加维生素D及钙、磷等微量元素。最简单的做法是经常抱宝宝去户外晒太阳。
关注热点三:婴幼儿结膜炎
随着年龄的增长,宝宝活动能力增强,活动范围也在扩大,特别是在春夏两季,孩子外出后出现红眼睛、眼睛痒的症状,这种情况很有可能是得了一种叫做卡他性结膜炎或泡性角结膜炎。卡他性结膜炎是一种过敏性眼病,主要是由于灰尘、花粉、阳光等刺激婴幼儿眼睛,引起过敏反应所导致。
症状
红眼睛——宝宝看起来眼睛肿而且红,还伴随有流眼泪的症状;
眼睛痒——因为痒,宝宝会不停用小手揉眼睛;
眼屎多——眼屎明显比平时多,为透明黏稠的分泌物。
眼睛疼——眼睛疼痛,比较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影响视力。
妈咪呵护
1.找出原因,切断过敏源。仔细查找原因,一旦知道宝宝因为什么过敏,就应该马上避免再接触,停止过敏物的刺激。
2.准备专用毛巾。宝宝使用的毛巾、手帕要分开,每次使用过后要用开水煮5—10分钟。
3.眼部冷敷。用凉毛巾或冷水袋做眼部冷敷,要注意的是一定要用冷毛巾,热敷会使局部温度升高,血管扩张,致使分泌物增多,症状加重。
4.点眼药水。为宝宝点眼药水时,要让宝宝仰卧,脸向上,这样才能保证眼药水在结膜内停留一会儿;另外眼结膜的穹窿间隙很小,眼药水停留比较困难,再加上眼皮不停地眨动,眼药水只能停留很短时间,所以一定要按照医生叮嘱的次数勤滴眼药水,不要擅自减少,这样才能发挥眼药的作用;涂药膏也一样,为了避免影响宝宝看东西,一般眼药膏在睡前涂。
一个月婴儿护理方法
1、一个月的宝宝护理之接种疫苗
宝宝在出生的24小时之内要接种乙肝疫苗,卡介苗等。一个月宝宝要注射第二次乙肝疫苗。乙肝疫苗是用于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的疫苗。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的最有效方法。疫苗接种后,使人体具有了预防乙肝的免疫力,将乙肝病毒清除,阻止感染,并不会伤害肝脏,从而达到预防乙肝感染的目的。所以爸妈一定要及时给宝宝接种乙肝疫苗,让宝宝避免乙肝感染。
2、一个月的宝宝护理之睡眠
孩子要保证充分的睡觉时间18~20小时之间,但是没有足月的宝宝不适合长时间睡眠。最好空出2~3小时之间把宝宝弄醒进行简单的游戏和娱乐活动。
3、一个月的宝宝护理之穿衣细节
新生儿的衣服和尿布应该是主要以柔软和吸水为主要的棉织品为主要材质,最好不要用于化纤或者印染织品,颜色最好是白色方便发现赃物;防止染料对于新生儿的肌肤刺激,衣服尽量要宽松。最好是不妨碍身体活动;最好给孩子的头部加上一顶帽子,防止婴儿受寒。
4、一个月宝宝护理之皮肤护理
妈妈为宝宝挑选的护肤品一定要是无化学成分、纯天然的婴儿专用护肤品,这样可以避免刺激宝宝的肌肤。所以,在购买时,妈妈们应该注意查看产品的生产许可证号、标准号、卫生许可证号等信息是否齐全。而且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也是需关注的要点,尽量购买当年生产的为佳。
第一次给宝宝使用新的护肤品时,防止宝宝发生皮肤过敏等不适症状,妈妈可以先自己试用几天,如果没有问题,再在宝宝的手背或者颈等处进行小面积的试用(即在皮肤的小块地方进行涂抹),若尝试几天后,无任何不良反应,则可以放心地给宝宝使用。
十个月宝宝护理重点
1、宝宝睡眠
宝贝的身体正在快速生长发育,骨骼中有机质含量多,而无机质含量相对较少,因此非常有弹性,也很柔软,不容易发生骨折。但如果经常让宝贝睡在比较软的床上如弹簧床,就会影响生理弯曲的形成,导致胸曲、腰曲的曲度变小,久而久之形成驼背、漏斗胸。更重要的是,还会影响腹腔里的脏器发育。
2、宝宝牙齿
准备固齿器(注意清洁)、较硬的蔬果(例如苹果、胡萝卜,切成条状,不要太大块)让宝宝咬,以按摩发痒的牙龈。喝完奶或吃完副食品之后,用湿的纱布帮宝宝清洁按摩。若臼齿已长出来,就可以用指套刷或小牙刷来帮宝宝刷牙。
3、宝宝洗澡
宝宝到了10个月之后,就已经有能力独立坐起来,所以要当心他想要扶着浴盆站起来,往往一个不小心就会摔跤,所以,虽然这时给宝宝洗澡不需要再费力地抱着他了,但还是必须随时在旁边看护,谨防好奇又好动的宝宝不慎滑倒。
4、吸吮手指
上个月还吸吮手指的婴儿,到了这个月就不吸了的情况是很少见的,其程度可能会有所减轻,如果到了这个月,吸吮手指不但没有减轻,反而加重了,父母就要重视了。父母对婴儿采取采取任何非强制措施和方法,改变婴儿非进食性吸吮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