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布疹诊断鉴别
尿布疹诊断鉴别
诊断
根据病因,症状和相关检查即可诊断。
鉴别诊断
在孩子屁股上的你认为是尿布疹的东西很可能是另一种轻微儿童皮肤病,因此,识别尿布疹与其它常见病之间的差异就很重要,以便能有效治疗,最容易被误认为是尿布疹的病症包括脓包病,皮下脂溢性皮炎和痱子。
脓包病
脓包病是一种传染性细菌皮肤感染,出现于纸尿裤部位,脸上和手上,形成丘疹和带痂的微黄色创面,伴有水泡并发痒,由于此病症有传染性,家庭所有成员都应用杀菌肥皂洗手,以避免疾病传播,如果你看到此类创面,打电话给你的小儿科医生,他会开出抗生素软膏或口服抗生素。
皮下脂溢性皮炎
皮下脂溢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在婴儿的第一年里发作,你会在婴儿的腹股沟,生殖器或下腹部发现突起,粗糙的红色斑点,由白色或黄色的厚鳞状层覆盖,当类似的斑点出现在头皮上时,则俗称“摇篮帽”,可将从药店买的可的松或氢化可的松涂于患处,并使婴儿保持干净和干燥,如果病症未见迅速好转,应去看小儿科医生,他会开出效力更加的可的松软膏。
痱子
热度和湿气可导致痱子,原因是汗液在皮肤上积聚,而无法蒸发,在婴儿三个月以后较为少见,该症状看上去像是粉刺发作,形成很小的分红色包,可出现在纸尿裤部位的皮肤皱折处,特别是纸尿裤的塑料衬套或纸尿裤覆层与皮肤接触之处,痱子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水份和湿气,所以应确保你的婴儿不要穿得过多,皮肤保持干燥,如果痱子较严重,应与儿保医生联系。
荨麻疹诊断鉴别
诊断
荨麻疹根据皮损为风团,骤然发生,迅速消退,消退后不留痕迹等特征,再根据各型的特点,不难诊断,寻找病因比较困难,必须详细询问病史,作认真细致的体格检查,全面综合分析病情,并结合各型特点努力寻找发病有关因素,甚为重要。
血管性水肿根据突然发生大片暂时性无凹陷性肿胀,在数小时至2~3天内消退,常累及眼睑,唇,舌,外生殖器,手,足等部位,本病诊断不难。
遗传性血管性水肿的诊断则可根据病史,阳性家族遗传史和血清学检查等,当有以下临床表现应当怀疑有否本病的可能:
1.反复发作的局限性水肿。
2.有自限性,一般1~3天可自行缓解消退。
3.反复发作的喉水肿或不明原因的腹痛。
4.伴有情绪,月经,尤其是外伤等诱因。
5.不痒且不伴发荨麻疹。
6.用抗组胺剂和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效果不佳。
7.有阳性家族史,家族中有近半数成员发病。
8.血清脂酶抑制蛋白C4和C3值降低。
鉴别诊断
荨麻疹需和丘疹性荨麻疹及多形红斑相鉴别,伴有腹痛腹泻者,应注意与急腹症及胃肠炎等鉴别,伴有高热和中毒症状者,应考虑为严重感染的症状之一,血管性水肿须与实质性水肿如丹毒,蜂窝织炎及眼睑部接触性皮炎,成人硬肿病,面肿型皮肤恶性网状细胞增生症等鉴别,获得性血管性水肿和遗传性血管性水肿可根据以上所述几点鉴别。
一、与婴儿湿疹鉴别
婴儿湿疹是指发生于婴儿期的具有湿疹特点皮肤损害,婴儿湿疹可包括婴儿异位性皮炎,但异位性皮炎不能等同或取代婴儿湿疹,婴儿湿疹包括婴儿接触性皮炎;脂溢性和擦烂性婴儿湿疹;婴儿异位性皮炎。
二、与血管性水肿鉴别
血管性水肿为慢性,复发性,真皮深层及皮下组织的大片局部性水肿,病因及发病机制与荨麻疹相同,只是血浆是从真皮深部或皮下组织的小血管内皮细胞间隙中渗出而进入到周围疏松组织内而引起。
三、与胃肠炎及某些急腹症鉴别
荨麻疹样血管炎风团持续时间长达24~72小时,伴有发热,关节痛,血沉增快,低补体血症,病理检查为破碎性血管炎改变,伴有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时应与胃肠炎及某些急腹症鉴别。
湿疹要与哪些疾病相鉴别
湿疹患者需与接触性皮炎、神经性皮炎和手癣进行鉴别诊断,具体如下:
1、接触性皮炎:有明显接触史,皮损局限接触部位,皮损多为单一形态,境界清楚,去除接触物可自愈。
2、神经性皮炎:皮损多见于颈项、肘、膝的伸侧及尾骶部,典型损害为苔藓样改变,无渗液,瘙痒阵发性加剧。
3、手癣:皮损界限清楚,常单侧分布、蔓延扩散,可有小水疱和脱屑,有足癣史,真菌检查阳性。
婴儿湿疹应该与哪些疾病相鉴别:
婴儿湿疹需与擦烂、接触性皮炎、尿布皮炎及念珠菌感染等相鉴别,具体如下:
1.与擦烂鉴别:发生在耳后、腹股沟、肛周、颈颏部的急性期湿疹应与擦烂鉴别。后者多发生在肥胖婴儿,好发于夏季,因湿热、流涎、腹泻及不注意局部皮肤清洁所致。
2.与接触性皮炎鉴别:有时需要与接触性皮炎鉴别,此病有接触史,皮肤损害发生于接触部位,边界清楚。怀疑有接触因素时可用斑贴试验鉴别。但在新生儿期及婴幼儿期,斑贴试验往往既不易表现亦不够准确。
3.与尿布皮炎及念珠菌感染鉴别:在尿布区域或肛周、腋下等处发生湿疹时,须与尿布皮炎及念珠菌感染相鉴别。
尿布皮炎位于尿布区域、会阴及股内侧,境界清楚的弥漫性红斑、丘疹、丘疱疹及鳞屑。勤换洗尿布,选择干爽型纸尿裤,保持尿区域的清洁干燥即可治愈。
念珠菌感染则为淡红色斑片及扁平小丘疹,边缘隆起,境界清楚,边缘可有少量鳞屑。很容易查到真菌,同时常合并鹅口疮、口角炎等。
婴儿尿布疹有什么危害
宝宝的小屁股常出现的皮肤病有三种,即尿布疹、念珠菌感染(真菌感染)和小儿脂溢性皮炎。
如果发现宝宝皮肤有异常时,必须先做初步的鉴别,才能进行处理。
鉴别红疹的类型
尿布疹和念珠菌感染一般是因使用尿布而引起的皮肤病,小儿脂溢性皮炎则是因为宝宝本身的皮肤属于容易发炎的过敏性肤质,与是否使用尿布没有太大关系。
念珠菌感染
念珠菌引起的红疹是在包尿布的地方有一大片细密的、湿湿的红斑,周围还会围绕许多小病灶,称为“卫星病兆”。
小儿脂溢性皮炎
小儿脂溢性皮炎除了好发于包尿布的地方,在头皮、皮肤皱褶处、腋下、胯下等部位,也很容易发生。
尿布疹好发年龄
凡是宝宝包尿布的地方,都有可能发生尿布疹。所以宝宝从出生开始,就有可能得尿布疹。
尿布疹
严重的尿布疹会在包尿布的地方出现一大片红斑,甚至有轻微的破皮现象;症状不严重的,则是呈现出一小点、一小点的红疹。
婴儿尿布疹,又称尿布皮炎。新生儿皮肤非常娇嫩,出生后又离不开尿布,顾名思义,尿布疹就是发生在兜尿布的臀部,表现为皮肤发红,继而出现红斑、丘疹,较重时发生糜烂、溃疡,故俗称红臀。皮疹并可向外延及大腿内侧或腹壁等处。
尿布皮炎的检查诊断方法
一、检查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血沉,可见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增高,中性粒细胞增高显著,ESR可增快。
二、诊断鉴别
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即可确诊,1~4个月应用尿布的婴幼儿,在尿布区域出现特征性皮疹可以初步考虑尿布皮炎,用5%KOH溶液溶解圈状鳞屑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看到假菌丝,菌丝或卵圆形芽孢者,可进一步确诊为念珠菌性尿布皮炎,若大量假菌丝存在,说明念珠菌处于致病状态,有诊断价值。诊断尿布皮炎的患儿时还需与以下疾病相鉴别:
1.擦烂性红斑:发病不限于尿布覆盖部,亦不限于婴儿,多见于夏季湿热季节。
2.念珠菌性红斑:口腔内往往有鹅口疮,损害不限于尿布覆盖区,损害处取材镜检可查见菌丝及孢子。
3.皮肤湿疹:局部充血明显,可有淡黄色液体渗出,常伴有明显的皮肤瘙痒
乳房湿疹诊断鉴别
诊断
根据下列特点可诊断为乳房湿疹:
①发生于哺乳期妇女。
②发生于乳头,乳晕及乳房下部的红斑,渗液,糜烂,结痂,脱屑,皲裂及瘙痒。
③愈后又易反复发作,一般在停止哺乳后可治愈的特点可诊断。
鉴别诊断
1.乳头湿疹样癌
也称Paget病,临床上以乳头和乳晕的湿疹样表现为特点,多为单侧,以中老年女性多见,偶可见发生于男性乳房及其他富含大汗腺的部位,病变部位在乳头,乳晕及其周围,呈湿疹样外观,可见边界清楚的红色斑疹,多有浸润结痂,皮肤增厚,稍隆起,硬,与正常皮肤边缘分界清楚,按湿疹敷药治疗虽能短暂好转,但不久即复发,且迁延不愈,病损扩展,乳头变平,凹陷,甚至完全蚀掉,可伴有乳房肿块及(或)乳头溢液,细胞学检查可帮助诊断。
2.接触性皮炎
有明显的接触物品史,较常见的是乳房局部涂抹风油精,花露水,正红花油或其他药品,局部贴敷橡皮膏,使用深色乳罩等,局部的皮损表现为单一性的丘疹或者小疱,边界清楚,非对称性,去除诱因后皮损很快减轻或消失。
小儿湿疹诊断鉴别
1、中医诊断标准
婴儿湿疹又称奶癣,湿疮。是以皮肤红斑粟粒样丘疹,丘疮疹或水疱破溃后出现点状糜烂、渗液、结痂并伴剧烈瘙痒为特征。
(1)皮损多发于颜面先自面颊开始继而延及头皮亦可泛发于全身,常有剧烈瘙痒,伴睡卧不安,神情烦躁,且迁延日久。
(2)皮损有湿性、干性之分,湿性者以红斑、水泡、糜烂、诊液为主要表现,多见于1—3岁,干性以皮肤干燥、脱屑为主无诊液,多见于1岁以上消瘦小儿。
(3)皮损时轻时重,时愈时发,常在发热,腹泻时症状突然消失,待热退,腹泻时症候突然消失,待热退腹泻停止后皮损出现。
(4)部分患儿和其他家族中有哮喘等病史。
2、西医诊断标准
常见过敏性皮疹,皮损多样,形态各异,伴有瘙痒、糜烂、结痂等症候的皮肤瘙痒,按症状可分为诊出血、干燥型、脂溢型、湿疹。
3、症候诊断
(1)湿热俱盛证渗出型:临床表现头面颈液皮损以红斑丘疹水疱,脂水渗溢明显继而结痂,瘙痒,大便干结,小便短黄,脉滑数。
(2)脾虚湿盛证脂溢型:皮损以大片红斑、丘疹,覆有油腻性或屑或痂皮皮肤粗糙瘙痒,部分合并消化不良,溢乳,稀溏或完谷不化。
(3)血虚风燥证干燥型:临床表现,皮疹反复疹块色淡,瘙痒不止。
阴囊湿疹诊断鉴别
诊断
阴囊湿疹的诊断并不困难,根据皮损的特点和剧烈瘙痒的情况一般即可以作出诊断。
鉴别诊断
有时需要与阴囊的神经性皮炎,核黄素缺乏引起的阴囊瘙痒及乳房外湿疹样癌作出鉴别。
(1)阴囊神经性皮炎可见连成片的扁平丘疹,严重者遍布整个阴囊,其特点是,虽有瘙痒,但无渗液,日久皮肤变厚,呈席纹状。
(2)核黄素缺乏引起的阴囊瘙痒病程一般较短,一般无明显的皮肤肥厚,内服核黄素可在短期内见效,常常伴有舌炎或口角炎。
(3)乳房外湿疹样癌外观类似湿疹,但仔细观测,皮损为境界清楚的红色斑片,表面有渗出结痂和角化鳞屑,逐渐扩大,甚至出现溃疡,需要作组织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
疱疹诊断鉴别
在带状疱疹前驱期及无疹性带状疱疹,有时易误诊为肋间神经痛,胸膜炎或急腹症等,应予注意。
本病有时需与单纯疱疹鉴别,后者好发于皮肤与黏膜交接处,分布无一定规律,水疱较小易破,疼痛不著,多见于发热(尤其高热)病的过程中,常易复发。
偶尔也有与接触性皮炎混淆的,但后者有接触史,皮疹与神经分布无关,自觉烧灼,剧痒,无神经痛。
在带状疱疹的前驱期及无疹型带状疱疹中,神经痛显著者易误诊为肋间神经痛,胸膜炎及急性阑尾炎等急腹症,需加注意,单纯疱疹通常有在同一部位,有多次复发的病史,而无明显免疫缺陷的带状疱疹病人不出现这种现象,从水疱液中分离病毒或检测VZV,HSV抗原或DNA是鉴别诊断唯一可靠的方法。
婴儿湿疹如何鉴别诊断
根据发病年龄、皮疹的多形性表现,显着瘙痒和反复发作,不难诊断。
耳后、腹股沟、肛周、颈颏部的急性期湿疹应与擦烂鉴别。后者多发生在肥胖婴儿,夏季或流涎、腹泻小儿,不注意局部皮肤清洁者。有时需与接触性皮炎鉴别,此病有接触史皮肤损害发生于接触部位边界清楚。怀疑有接触因素时可用斑贴试验鉴别。但在新生儿期,斑贴试验往往不易表现出。
在尿布区域或肛周、腋下等处发生湿疹时,须与尿布皮炎及念珠菌感染相鉴别。前者位于尿布区域会阴、股内侧,境界清楚的弥漫性红斑或少许丘疱疹。勤洗换尿布,保持尿布区域清洁干燥即可治愈。念珠菌感染则为淡红色斑片及扁平小丘疹,边缘隆起,境界清楚,外围散在小斑片,边缘可有少量鳞屑。很容易查到真菌,同时往往常合并鹅口疮、口角炎等。
带状疱疹诊断鉴别
详细询问病史 进行局部体格检查,一般不难诊断。
在带状疱疹前驱期及无疹性带状疱疹,有时易误诊为肋间神经痛,胸膜炎或急腹症等,应予注意。
本病有时需与单纯疱疹鉴别,后者好发于皮肤与黏膜交接处,分布无一定规律,水疱较小易破,疼痛不著,多见于发热(尤其高热)病的过程中,常易复发。
偶尔也有与接触性皮炎混淆的,但后者有接触史,皮疹与神经分布无关,自觉烧灼,剧痒,无神经痛。
在带状疱疹的前驱期及无疹型带状疱疹中,神经痛显著者易误诊为肋间神经痛,胸膜炎及急性阑尾炎等急腹症,需加注意,单纯疱疹通常有在同一部位,有多次复发的病史,而无明显免疫缺陷的带状疱疹病人不出现这种现象,从水疱液中分离病毒或检测VZV,HSV抗原或DNA是鉴别诊断唯一可靠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