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经期瘙痒难受
如何应对经期瘙痒难受
◆私密处清洁保养要得宜
生理期的清洁
平时,正常的阴道内含有许多益菌(如乳酸菌),可使阴道的PH值维持在3.8~4.2之间,而一般细菌则是生长在PH4.5以上的环境,因此保持健康的PH值(3.8~4.2)有助于保护阴道降低细菌的感染。
但是在生理期间,私密部位的PH值会因为雌激素的变化而受影响,这种天然的酸性保护功能会减弱,碱性会提升,对抗外来细菌能力下降,造成感染。
温馨提醒:
保持外阴清洁,女性生理期可以淋浴,但不宜盆浴或坐浴;洗澡不方便的女性朋友可以用干净的温开水、盆和毛巾,清洗外阴,以免引起生殖器官感染。
多喝开水,保持排便通畅,应避免性交和游泳,以防感染。
Q:如果想要保持阴道的健康,西医说可以多吃蔓越莓,乳酸菌,中医有什么其他建议?
A:若在女性的阴道部位造成感染,会导致“白带”问题,一般西医说多吃蔓越莓或乳酸菌,是有其效果的。
而就中医来说,常见的阴道分泌物有分两种,若是颜色较黄且有异味的话,是属于湿热的体质;分泌物较清澈且稀者,属于湿寒体质。分泌物较多的女性平时可多吃消除体内水分的食材,例如:红豆、薏仁等。
【卫生棉与苗条的大小事】
生理期的卫生用品对每个女人来说是绝对要必备的,最常见的就是卫生棉,再来就是近年也很热门的卫生棉条,而它们有什么样的区别与功能呢?
◆卫生棉
可根据不同的量决定使用不同种类的卫生棉。流量分为量少、一般、量多加长、夜用加长等。另外还分有蝶翼与无蝶翼的卫生棉,有蝶翼的比较不会侧漏,有固定效果。
多数女性普遍使用卫生棉,但长时间的使用会引起阴部闷热潮湿造成感染,所以记得1-3小时要更换一次。近期也有许多添加中药草本抑菌汉方的卫生棉,比较容易不舒服的女性可以尝试看看。
◆卫生棉条
挑选吸收力适当、适合自己的卫生棉条。卫生棉条依流量一样有分为量少、一般、量多型等,且有2种款式:
导管式棉条:使用导管与推绳将棉条放入阴道内,初学者就能简单上手。
指入式棉条:棉条需要用指头放到阴道,所以使用前一定要把手洗干净,以防细菌感染。
使用卫生棉条会比使用卫生棉干爽自在不外漏,比较不会潮湿闷热滋生细菌。但也需要定时更换,约在4~8小时更换一次。
使用卫生棉条的疑问与注意事项
谁可以使用卫生棉条:虽然有些人认为处女膜的小孔是有足够弹力放入棉条的,但是假设你是一个很注重自己的处女膜是否完整的女性,还是建议不要使用,因为再有技巧的使用,都是有可能让处女膜受伤的。
不当使用的后果:卫生棉条放置体内超过八小时、或因选用吸收力过强的型号,使得阴道过份干燥,造成阴道黏膜受伤,阴道内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便得以进入血液循环,造成“中毒休克症候群”。
孕期外阴瘙痒症状是什么
孕期外阴瘙痒多表现为持续性或阵发性瘙痒,它常发生在阴道内、大阴唇外侧、阴阜、阴蒂和小阴唇、会阴有痒的感觉,并可扩散到肛门附近。是局限性瘙痒症的一种。往往奇痒难忍,常以夜间为甚。长期瘙痒会引起溃破、红肿或继发感染。因长期搔抓,局部可浸润、肥厚及色素沉着。孕期外阴瘙痒症状具体就是这样了,孕妈们的症状如果是太过严重了,记得及时就医。
女子外阴瘙痒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外阴瘙痒是多种原因所引起的一种症状。常因阴道分泌物刺激、尿失禁、尿道瘘、肛裂或肛瘘时外阴皮肤受尿粪浸渍,对药物或穿化学纤维内裤以及橡皮月经带等过敏所致。全身原因有糖尿病、维生素缺乏、黄疸、精神因素以及辛辣食物的刺激等。
外阴瘙痒的表现
临床表现为阴蒂肿大、小阴唇瘙痒不适,有的波及整个外阴及肛门周围,甚者奇痒难忍,坐卧不宁。常在月经期或食用辛辣刺激之物后加剧。检查外阴除有抓痕或红肿外,一般无皮损;长期瘙痒可引起溃破、红肿或继发性感染,转为慢性时可呈苔藓样硬化。
外阴瘙痒的治疗
本病西医主要采用对症治疗。除要求保持外阴清洁干燥,严禁搔抓、热水烫洗等外,常用30%硼酸溶液或0.02%呋喃西林溶液湿敷,外涂肤轻松软膏、地塞米松软膏等,内服多种维生素、镇静剂或抗过敏药物。
外阴瘙痒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上面就是具体分析,希望患者给予关注,因为只有把握了外阴瘙痒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才能够因此得出准确的确诊,以规避疾病不必要麻烦的发生。
妙招应对经期不适
一、感到虚弱时:
来月经的时候,总是感到虚弱,怎么办呢
教给大家一种简单有效地食疗方:水煮沸,打入两只鸡蛋,再煮沸一次,加入红糖(一勺)、米酒(两勺),搅拌均匀,放到温暖而不烫嘴的时候喝。
二、情绪低落时:
喜怒无常,容易哭泣、抑郁、暴躁发怒。
推荐食物:菜花、胡萝卜、香蕉、全谷类、全麦面、糙米、燕麦。
这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6与食物纤维。维生素B6能帮助合成提升情绪的神经传递素多巴胺,而食物纤维可促进动情激素排出,增加血液中镁的含量,从而收到宁心安神之功。
三、腹部疼痛时:
经前1周起感觉断断续续下腹痛,临近经期的二三天加重,经期结束自然消失。
推荐食物:深海鱼类,如三文鱼、金枪鱼。
腹痛是女性经期最常见的症状,主要与经前期一种特殊荷尔蒙有关,这种特殊荷尔蒙可加剧经前期的子宫收缩而诱发腹痛。鱼类脂肪是欧米加-3脂肪酸的“富矿”,此种特殊脂质可减少加剧子宫收缩荷尔蒙的分泌量,故能减轻腹痛。
按摩法:两手掌心搓热贴于小腹部,作顺时针方向揉摩。然后,双手掌心分别放在两侧肋部,向小腹方向斜擦。两手掌根移动到腰部,用力做上下擦动。以上3处各揉动1分钟,以感到局部酸胀、有温热感为度。
四、乳房疼痛时:
胸部变硬,乳房胀痛,甚至连内衣也不敢接触。
推荐食物:植物油,如芝麻油、花生油、橄榄油。
植物油富含维生素E,能减少前列腺素的产生,而前列腺素是一种能引发一系列经前疼痛(包括乳房痛)的物质。医学资料显示,摄足维生素E的女性,乳房疼痛发生的几率可降低。
热敷法:将沾满蓖麻油的棉布放在乳房上,再盖一层塑胶薄膜,放上热敷袋,调至你能忍受的热度热敷,持续1小时。
孕期外阴瘙痒有何特征
孕期外阴瘙痒多表现为持续性或阵发性瘙痒,它常发生在阴道内、大阴唇外侧、阴阜、阴蒂和小阴唇、会阴有痒的感觉,并可扩散到肛门附近。是局限性瘙痒症的一种。往往奇痒难忍,常以夜间为甚。常在月经期或吃刺激性食物后加重。外阴瘙痒常表现为阵发性,也有一些为持续性,常在夜间加重,剧痒时坐卧不安,长期瘙痒会引起溃破、红肿或继发感染。因长期搔抓,局部可浸润、肥厚及色素沉着。根据临床上只有继发性皮损而无原发性皮肤损害,诊断容易。
单纯外阴瘙痒应先查明原因,采取局部治疗。保持外阴清洁,勤换内裤,以碱性液体清洗外阴,一般不主张口服或注射药物。或将抑制霉菌栓片或霜放入阴道内,孕期服中药要小心,孕妇不要随意服用中药妇发生流产,因为某些中药有堕胎的作用,可造成孕孕妇慎用的中药包括通经去瘀、行气破滞、辛热滑利等药,如桃仁、枳实、红花、大黄、附子、半夏等。这些药物在一般情况下尽量不用。
如何预防经期瘙痒
首先,预防阴部瘙痒肯定就是要从个人的卫生开始做起了。平时在清洗自己的阴部的时候就要尽量用弱酸性的护理液,在月经期来了的时候也要注意外阴的卫生,不要说在月经期就懈怠了。
其次我们就在选择内裤的时候一定要买质量好的,最好是棉质或者说丝质的都是可以的,这些可以减少跟我们皮肤的摩擦。还有就是要经常性的清洗和更换内裤,这个是非常重要的,不然会让阴部瘙痒的症状加重。
那么我们在食物上选择也是要注意的。首先可以多吃一些粗粮,比如说燕麦等等的食物,这些可以很好的帮助我们补充维生素B,让我们的皮肤更为的坚固。其次就是一些坚果类的食物也是可以适当多吃的,这些食物可以帮助我们滋阴。最后就是不要吃那么多的辛辣食物,还有就是一些海鲜或者其他腥味较重的食物也要少吃,这些食物会让自己的皮肤过敏,非常容易造成阴部瘙痒。
最后就是要让自己的心情保持愉悦,最好不要生气,跟人相处的是要平心静气的。睡眠也要保持规律,适量的运动可以让我们的身体变得更为的健康迷人,这些都是一些比较基本的东西。
食疗应对经期流量
对于月经期的女人而言,烦恼的远不是月经期的麻烦,"大姨妈"的多少也让大家异常心烦.这里向大家推荐几款膳食轻松解决上面的问题.
1、乌骨鸡汤
组成:乌骨鸡1只,当归、黄芪、茯苓各9克。
用法:将鸡洗净,去脏杂,把药放入鸡腹内用线缝合,放砂锅内煮熟,去药渣,加入调味品后食肉喝汤,分2—3次服完。月经前每天l剂,连服3—5次。
作用:健脾养心,益气养血;适用于气血不足而致月经过少,经色稀淡,头晕眼花,心悸怔仲,面色萎黄,少腹空坠,舌质淡红,脉细。
2、归地烧羊肉
组成:羊肉500克,当归、生地各15克,干姜10克。
用法:羊肉洗净,切块,放砂锅中,并入洗净之药及酱油、盐、糖、黄酒,清水各适量,红烧至肉烂,可常服。
作用:温中补虚,益气摄血;适用于气虚所致月经量多,色淡质虚,面色无华,神疲气短,懒言,舌质淡,脉弱无力。
3、生化蜜膏
组成:当归益母草各30克川芎桃仁甘草丹皮各10克炮姜5克白蜜50毫升
用法:前七味加水5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渣,加白蜜收膏,每服30毫升,日服3次。
作用:活血化瘀,温经调经;适用于瘀血停滞所致月经过少,色紫黑,有血块,小腹胀痛拒按,舌正常或紫黯,或有瘀点,脉细弦涩。
4、母鸡艾叶汤
组成:老母鸡1只,艾叶15克。
用法:将老母鸡洗净,切块,同艾叶一起煮汤,分2—3次食用。月经期连服2—3剂。
作用:补气摄血,健脾宁心;适用于体虚不能摄血而致月经过多,心悸怔仲,失眠多梦,少腹冷痛,舌淡脉细。
5、地黄煮酒
组成:生地黄6克,益母草10克,黄酒200毫升。
用法:将黄酒倒入瓷瓶(或杯)中,加生地、益母草,隔水蒸约20分钟,每次服50毫升,日服2次。
作用:活血止血;适用于血瘀所致之月经过多,色紫黑,有血块或伴小腹疼痛拒按,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脉细涩。
6、两地膏
组成:生地、地骨皮各30克,玄参、麦冬、白芍各15克,阿胶30克,白蜜40毫升。
用法:前五味煎取浓汁300毫升,另用60毫升白开水将阿胶烊化,兑入药汁内,加白蜜,置文火上调,候凉,装瓶。每服 20毫升,每日3次。
作用:滋阴养血;适用于肝肾阴虚,虚热内扰所致的月经过多,色红,头晕,心烦口渴,舌质红,脉细弦。
7、枸杞炖羊肉
组成:羊腿肉1000克,枸杞50克,调料适量。
用法:羊肉整块用开水煮透,放冷水中洗净血沫,切块;锅中油热时,下羊肉整块,用开水煮,姜片煽炒,烹入料酒炝锅,翻炒后倒入枸杞子、清汤(2000毫升),盐、葱,烧开,去浮沫,文火婉约l—1.5小时,待羊肉熟烂,去葱、姜,入味精.
作用:补肾养血;适用于肾阳亏虚而致月经少或点滴不净,色淡红或黯红,质稀,腰膝酸软,头晕耳鸣,或少腹冷,夜尿多,舌质淡,脉沉迟。
经期前后外阴瘙痒难耐怎么办
引起外阴瘙痒的常见原因
1.慢性局部刺激,外阴、阴道、宫颈炎症的异常分泌物的刺激;
2.外阴不清洁及紧身化纤内裤、卫生巾等致通透不良;
3.外阴寄生虫病,如阴虱、蛲虫、疥疮等;
4.各种外阴皮肤病和外阴肿瘤等;
5.全身性疾病的外阴局部症状,如糖尿病、尿毒症、维生素缺乏等。
引起外阴瘙痒的常见原因是什么 经期瘙痒怎么回事 经期后外阴瘙痒怎么办
经期瘙痒怎么回事?
其实经期外阴瘙痒多与其所处的环境有关。犹如温暖湿润的环境容易使蘑菇生长一样,阴部潮湿闷热的环境也会使细菌快速繁殖。月经期私处分泌物多,多处于潮湿状态,如果选用的卫生巾厚实,又不常更换,不透气的环境,加上生理期抵抗力相对低下,细菌得以迅速繁殖,并引起局部炎症或外阴瘙痒。
如果此时,女性忍不住抓挠,用肥皂清洗,用热水烫洗,不仅不能除病根,还会使症状恶化,瘙痒的情况更为严重。
经期瘙痒不可随意抓挠
对付月经期间外阴瘙痒的办法不是挠,不是烫,而是保持身体清洁、干燥,比如使用棉柔、透气性好的姨妈巾,用温水清洗局部,避免瘙痒细菌滋生。姨妈巾也要注意常更换,换之前注意洗手。
为了避免透气不良,月经期间还应该避免穿紧身衣裤,私处捂得太严,体味不容易散发,且长时间的密闭状态还容易造成外阴瘙痒。
女性经期怎么应对外阴瘙痒
要避免经期瘙痒,就要注意经期卫生,尽量选择知名品牌的卫生巾。卫生巾不宜过厚,以保证其透气性;敏感体质和肌肤的人尽量选用棉面的,不要选用有香气或药物气味的;最好穿舒适透气的纯棉内裤;内裤和卫生巾都要经常更换。
月经期间勤换卫生巾和护垫,勤清洗;保持外阴清洁,但不要用热水烫洗,应该注意用温水,不要因为瘙痒就用手用力抓或擦拭阴部;由于阴道环境是酸性的,所以不宜选用碱性的洗液以免破坏阴部正常的酸碱性平衡的生理环境。
不要随便使用药物,更不要抓搔及局部摩擦;不穿紧身兜裆裤,内裤更需宽松、透气,最好是棉制品;局部如有破损、感染,可用1:5000高锰酸钾液浸洗,每日2次,每次20-30分钟;如果较为严重,需要到医院检查和治疗。
养成经常洗手的习惯。尤其在经期,更换内裤、卫生巾,清洗擦拭阴部等动作都是由手来完成的,所以一定要保证手的清洁,控制细菌进入人体的这一个源头
外阴瘙痒的话一定不要乱用药,要先弄清楚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在经期,因为女性的身体抵抗力会下降,所以,很易被疾病所困扰,因此,对于经期的个人卫生一定要注意,同时也要保证足够的休息和合理的饮食,这样健康有保障,瘙痒也能避免。
女性经期怎么应对外阴瘙痒
对付外阴瘙痒最好的办法是保持身体清洁、干燥,比如使用干爽网面、透气性好的卫生巾,常清洗外阴,避免瘙痒肆虐、细菌滋生,引发炎症。
“封闭”其实很糟糕
不少人在生理期来临时,把下身包裹得很严实,目的是隔离体味,可这样做的结果是适得其反的。
封闭得越紧,体味越不容易散发,长久聚积,怪味越来越大,且长久的密封状态还会对身体产生一些副作用。
在特别的日子,更不能穿紧身裤,不宜吃高脂肪、高能量的食物,代之以清淡食物——如水果、蔬菜、豆类食品、植物蛋白,让身体清爽起来,淡化身体内原有的月经的味道。
香味卫生巾和经期香水
看到市场上有香味卫生巾和经期香水出售的那一刻,你会不会兴奋得像是找到了救星?只要无毒,你也喜欢那种香水,用用也没关系。
可卫生巾的好坏需要检测才能知道。聪明地把香水洒在卫生巾的背面或内裤上,不直接贴身,内心轻松多了。
更换越勤越好
电视上的卫生巾广告,形象地演示着产品的吸收性强,防侧漏,防回渗的特点,让你一目了然。它给人造成一种错觉,长时间使用同一片卫生巾无关紧要。其实,这是大错特错的。
由于卫生巾的结构,设计和原材料等原因,即使质量合格的卫生巾,在使用中也难以避免由肛门、尿道和阴道特殊生理结构造成的自身交叉感染。
勤换卫生巾,一般四五个小时,流量多时最好每隔2-3个小时换一次,好处多多;外加每天清洗外阴,经期尤为重要。
对产妇的特别提醒
很多女人刚做了妈妈,身体特别虚弱,侧切的伤口隐隐作痛,血块,血液伴着分泌物不断从下身流出。怎么躺着也不舒服,而且,稍不留神,就把衣服弄脏了。外阴瘙痒会影响怀孕吗?
产后恶露会持续几天,这时卫生用品的选择要注意松软,宽大;产妇抵抗力低,更要勤换卫生巾,防止感染;每天用清水冲几次,也可用药物溶液冲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