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恐惧症怎么办
焦虑恐惧症怎么办
焦虑是一种对未来的担忧,但却没有明确的目的物。焦虑恐惧症怎么办?首先不要给自己下结论,特别是贴上一个焦虑恐惧症的标签,这样会给你非常大的不良心理暗示。如果你出现焦虑恐惧超过两周,建议你去看看心理医生。当焦虑的严重程度和客观事件或处境明显不符,或者持续时间过长时,就变成了病理性焦虑,称为焦虑症状,符合相关诊断标准的话,就会诊断为焦虑症(也称为焦虑障碍)。焦虑恐惧症是一种治疗效果较好,预后也不错的情绪障碍,因此即使你被确诊为焦虑症,也不必过分担心。焦虑症的治疗通常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在焦虑症的早期治疗要尽快足量使用安定类抗焦虑药,以便尽快控制焦虑,因为抗抑郁药发挥抗焦虑作用,往往需要2-3周的时间,如果不尽快控制焦虑症状的话,会对病情恢复产生不利影响。焦虑症的预后往往较好,经过治疗后,绝大多数患者会得到康复,恢复往日笑容,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症状缓解后,建议服药1-2年左右。各种类型的焦虑症,都需要坚持服用一段时间的抗抑郁药;停药以及加减药量请咨询医生,千万不要自行调整药物治疗方案,以免加重病情。
同时也可以配合家庭治疗,每日锻炼是治疗焦虑症状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如果锻炼对你有效,则进行快走或参加你喜爱的运动。调整消耗体能的计划,采纳最必要的锻炼项目,并尽可能避免参加你不能感到放松的活动。如果你存在度通气,将气呼入一个纸袋,然后吸入纸袋内的空气。这样将增加你吸入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可以减少过度通气。从纸袋中吸气可以缓解晕头或刺痛感。
过快的生活以及过多的工作压力,把我们压得喘不过气来,也使得焦虑症成了都市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病。焦虑恐惧症怎么办?其实,通过小编的介绍,大家也看出来了治疗焦虑恐惧症并不一定依赖药物,通过患者的自我调节,戒酒、减少或停止糖和咖啡因的摄入,同样可以对治疗起到作用。
恐惧焦虑症症状
(1)惊恐发作:
典型的表现为病人在日常活动中,突然出现强烈的恐惧,好像即将要死去(濒死感)或即将失去理智,使病人难以忍受,同时感到心悸,好像心脏要从胸口跳出来,有胸闷、胸痛、气急、喉头堵塞窒息感,因此惊叫、呼救或跑出室外。有的伴有过度换气、头晕、出汗、面部潮红或苍白、震颤、手脚麻木、胃肠不适等植物神经功能症状,也有的伴有人格解体、现实解体等痛苦体验。一般没有明显的诱因或原因,不可预测,两次发作期间,除了害怕再次发作以外,没有其他明显症状。发作突然,一般10分钟达高峰,不超过1个小时,可自行缓解。发作时意识清晰,事后能回忆发作经过。
(2)预期性焦虑:
患者在发作间歇期常常担心再次发作,因此常感不安,也可出现一些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的症状。
(3)求助和回避行为:
惊恐发作时,由于强烈的恐惧感患者难以忍受,因此要求立即给予救护,在发作间歇期,因担心发作得不到帮助,因此回避一些活动,不愿单独果在家里,不愿单独外出等。惊恐发作病人常伴抑郁症状、自杀倾向增大,应给予重视。
密集恐惧症的原因
密集恐惧症产生的原因有很多,主要还是因为心理上的不良情绪,再加上一些成长环境、人生经历、心理素质等因素。对于严重的密集恐惧症患者,需要进行心理治疗来调整,而轻微的密集恐惧症可以自我调整,通过系统脱敏慢慢的调整过来,克服对密集物体的恐惧焦虑心理。
1.遗传因素
恐惧症具有较高的家族聚集性。
2.素质因素
患者病前性格多为胆小、羞怯、被动依赖、高度内向、容易焦虑、恐惧、并有强迫倾向等。
3.生理因素
恐惧症患者的神经系统的警醒水平增高,这种人很敏感、警觉、处于过度觉醒状态。
4.心理社会因素
首次发病时可有某种精神刺激因素,资料表明有近三分之二的患者都主动地追溯到与其发病有关的某一件事。
其实每一个人都会有或多或少的密集恐惧心理,只是或多或少而已,这可能跟我们人类发展有关,如我们对黑夜的恐惧,是一种集体潜意识。
2013年9月5日美国《生活科学》网站报道,一项最新研究表示这种恐惧可能源于人类对毒动物的警惕,因为两者之间的视觉相似性。
社交恐惧症的原因有哪些
1.家庭因素:父母限制子女接触社交环境也促发社交恐惧.有人认为恐惧症与人格障碍有关,神经症看成是人格的一种反应.恐惧症多发生在回避性人格障碍者身上,这种人格障碍表现为缺乏自信,敏感.对57例对人恐惧症的病理心理治疗效果分析,提示该类病人大多数具有孤僻、内向、自尊、羞怯性格特征.
2.精神因素:精神因素在发病中常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例如:某人遇到车祸就对乘车产生恐惧,可能是在焦虑的背景上恰巧出现了某一情境,或在某一情景中发生急性焦虑而对之发生恐惧并固定下来成为恐怖对象.
3.精神分析学说:心理冲突:认为本病起源于儿童性心理冲突,通过置换的防御机致,将某种无关重要的物体或情境,象征地取代了引起心理冲突的人,从而避免了性心理冲突和分离性虑.恐惧症作为一种焦虑来自于自我对危险的反应,反应水平的差异由于最初的归因所致.恐惧症又称为焦虑性歇斯底里,是由于儿童早期的恋母情绪冲突所致.到了成人阶段,由于性驱力继续表现出强有力的恋母或恋父色彩,从而激起了一种被阉割的恐惧和焦虑.
4.条件反射学说:按照行为主义观点,认为恐惧情绪的出现是由于形成了不良的条件反射或称为学习的结果,即是由儿童时期早已消失习得了的恐惧经验中学习得来的.某些物体或情境与令人恐惧的刺激多次联合出现而形成条件反射,这些物体或情境成为了恐惧对象,由于病人对此采取回避的措施,而使这种恐惧焦虑得以强化.
社交恐惧症的原因
目前恐惧症的病因尚不明确。研究表明,可能与遗传因素、素质因素、生理因素以及心理社会因素等有关系。
1、遗传因素
恐惧症具有家族遗传倾向,尤其影响到女性亲属。有研究表明,同卵双生子比异卵双生子的恐惧同患率更高。某些特定的恐惧症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如血液和注射恐惧。
2、素质因素
有学者认为患者患病前性格多为胆小、羞怯、被动、依赖及高度内向,容易焦虑、恐惧,并有强迫倾向等。如果自小就受到母亲过多的保护,成人之后,也容易发生恐惧症。
3、生理因素
有人发现恐惧症患者的神经系统的惊醒水平较高,这种人很敏感、警觉,处于过度觉醒状态。其体内交感神经兴奋占优势,肾上腺素、甲状腺素的分泌增加。但这种生理状态与恐惧症的因果关系尚难分清。
4、心理社会因素
患者在首次发病前可能会有某种精神刺激因素,资料表明有近三分之二的患者都主动地追溯到与其发病有关的某一事件。19世纪初,美国心理学家用条件反射理论来解释恐惧症的发生机制,认为恐惧症状的扩展和持续是由于症状的反复出现使焦虑情绪条件化,而回避行为则阻碍了条件化的消退。即当患者遭遇某一恐惧性刺激时,当时情景中另一些并非恐惧的刺激(无关刺激)也可能同时作用于患者大脑皮层,两者作为一种混合刺激形成条件反射,所以今后重遇这种情景,即便是只有无关刺激,也能引起强烈的恐惧情绪。然而部分患者并无曾受恐吓的经历,有些患者恐惧的对象经常变换,这些都是条件反射学说难以解释的。
焦虑症最佳治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脱敏方法。与恐惧症的治疗相同,脱敏方法对于治疗焦虑症有同样良好效果。我们在恐惧症部分所介绍的方法在治疗焦虑症的时候同样适用。此外有规律地进行松弛训练,如绘画、种花、听音乐等,对焦虑症的治疗也有较好的疗效。
二、催眠疗法。通过该疗法可以分析产生焦虑的原因,并且能够改善焦虑、恐惧的情绪及躯体症状。但是,该疗法一定要在心理治疗学家的诊所或适当的场所,需要心理治疗学家施行。
三、支持疗法。积极寻求心理学专家的帮助,在心理学家专门营造的指导、劝解、疏导和调整环境中,逐步恢复自己的正常心境。
四、焦虑症最佳治疗需要患者对该疾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消除对该病的神秘感和恐惧感,从而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五、积极寻求家人和朋友在心理、生活上的关怀和帮助,这样也有助于满足自己正当的心理需求,维护静逸的心境。
社交恐惧症能自愈吗
交恐惧症不用治疗就能好?“社交恐惧症有一个特别的现象,有部分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能够通过自身缓解这种焦虑、恐惧的症状。”其实社交恐惧症并不是不需要治疗,只是我们生活、工作的环境就已经是一个很好的治疗场所。
但是为了生计,你没有其他的选择。最终,你只能硬着头皮去采访。一开始,你可能只能坚持十五分钟,虽然感觉很难熬,但还是坚持下来。第二次,可能你就能坚持二十分钟。慢慢地,坚持的时间越来越长,最终克服这种焦虑和恐惧。”
“随着年龄的增长,除了工作上的改变,人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小时候,我们总是在意为什么老师这么喜欢他?为什么她长得这么漂亮?长大成熟,变得自信后,可能不会那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认为自己偶尔出丑,或者有点害羞都是正常的。久而久之,就会大大减轻了社交恐惧症的症状。
社交恐惧症有哪些表现
在我们现实生活当中,不可避免地与他人交往,部分人就会恐惧。而社交恐惧症则是以焦虑、恐惧和自闭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心理障碍。办公室中的白领女性们,随时都有可能和重要人物交谈,可能会在公众场合发表观点,或出现在谈判、酒会、晚宴等各种社交场所。
但是,你却总是不由自主地退却,或硬着头皮去了,却因表现失态而让大好机会白白溜走,自信心在一次次窘态中消耗殆尽。这就是“社交恐惧症”的表现。
然而,社交恐惧症的表现形式不仅仅是面对陌生人而手足无措,而且还表现为不能在公众场合打电话,不能在公众场合和人共饮,不能单独和陌生人见面,不能在有人注视下工作等较为极端的行为。
在这种恐惧、焦虑的情绪出现时,还常伴心慌、颤抖、出汗、呼吸困难等症状表现。许多患者因长期处于人际关系障碍及社交能力丧失的情况下并发了酒瘾、毒瘾或抑郁症等精神疾病。
恐惧症是焦虑症吗
恐惧症是以恐怖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症。而焦虑症的主要症状表现为对未来的一种明显的担忧,从而造成的压力大,苦闷,烦躁的心情,两者是不一样的。
恐惧焦虑症怎么办
增加自信心。缺乏自信,是焦虑症患者的主要心态之一。患者总是对自己完成和应付事物的能力是怀疑的,夸大自己失败的可能性,从而增加忧虑、紧张和恐惧。所以患者首先要意识到,必须给自己自信心,要相信自己,这样才能减少自卑感,要相信自己如果自信一些,焦虑的程度就会降低一点。
自我催眠。焦虑症患者大多数有睡眠障碍,入睡时间长,容易从梦中吓醒,这个时候就可以进行自我暗示催眠。比如可以看自己不喜欢的书,或者是看乏味的电影。当人在不喜欢的东西面前,是很容易产生疲倦感的。
以上这些方法都是对于一些有轻微焦虑的人有效的,但是如果病情比较严重的话,最好还是要及时的到医院的精神科去进行专业的检查,像这种疾病如果不及时的进行治疗,只会越来越严重,不仅危害自己的身心健康,甚至对他人也有一定的威胁。
恐惧焦虑症症状是什么
1.睡眠问题
难以入睡或睡不安稳往往与焦虑有关。许多焦虑患者睡前对一些事情胡思乱想,就像大脑“堵车”,甚至醒来后也难以平静。
2.过度担心
广泛性焦虑症的特点就是思虑过多。若一周担忧超过4天,持续半年,并且恶劣情绪让人痛苦,并影响生活和工作,就可能是焦虑症了。
3.肌肉紧张
双手握拳、背部僵硬、紧捏下巴……焦虑的人往往整个身体肌肉都是僵硬的。可通过定期运动来减压。
4.慢性消化不良
胃肠道对心理压力非常敏感,因此,焦虑常会通过躯体症状表现出来。最为常见的是肠易激综合征,表现为胃部绞痛、腹胀、便秘或腹泻。
5.怯场
有些人对社交存在强烈的恐惧感,甚至花大量时间来思虑即将到来的社交活动;在社交场合极不舒服,也不知道如何调节。这些症状让他们难以维持社会关系,工作或学业受挫。
6.非理性的恐惧
恐惧症是焦虑症的一种。有些人长期心怀恐惧,却没有具体的害怕对象,就可能是焦虑症在作怪了。
7.惊恐发作
表现为突如其来的恐惧感和无助感,常持续几分钟,伴随呼吸困难、手脚麻木、大汗淋漓、头晕乏力等。
8.重温伤害
一项研究表明,社交焦虑症患者往往存在与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类似的重温伤害现象,比如脑海中反复重现以往被人嘲笑的画面。
9.自我怀疑
有些人会围绕某一个问题反复质疑自己,比如“我爱我的丈夫吗”、“我是有能力的人吗”等。这些质疑往往不是一句两句话能回答的,也不是绝对的,但他们非要得出一个确切答案,弄得自己很累。
10.反复倾诉
有些人遭遇一点小事就向身边每个人反复倾诉,就像“祥林嫂”一样,可能是焦虑的迹象。
恐惧症和焦虑症的区别
两者的主要症状不一样:恐惧症以恐怖症状为典型特征,恐怖发作时往往还伴有明显的植物性神经症状,比如血压升高,神经紧绷等。而患者由于害怕恐怖发作,会产生一定的焦虑心情。而焦虑症会对莫名,未知的东西感到恐惧。简单来说,恐惧症有明显的对象,而焦虑症没有明确的焦虑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