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如何发现早期肝癌

如何发现早期肝癌

(1)B超:容易对大肝癌误诊

刘树人介绍,单纯腹部B超检查有一定的局限性,往往难以确定肿块的性质。而且B超对于大肝癌与超大肝癌容易误诊,因为B超穿透力有限,视窗小,分辨率低,如是大肝癌,由于肝癌体积过大,容易有误诊的可能。而且B超检查结果容易受到检查者经验和分辨的限制,也会影响诊断结果。有报道说单纯腹部超声检查诊断肝癌有15%漏诊,所以不提倡单一检查B超诊断肝癌。

(2)甲胎蛋白:存在假阴性的可能

甲胎蛋白检查能较早地发现肝癌,能在肝癌症状出现之前8个月就可呈现阳性,因而在没有症状出现时,检查甲胎蛋白就可能发现早期肝癌。但单独用甲胎蛋白普查会使20%左右的肝癌患者漏诊,因为只有80%左右的肝癌患者甲胎蛋白会升高,也就是说单纯的检测血清甲胎蛋白值正常,仍不能完全排除患肝癌的可能性。

(3)CT:肝癌呈弥漫性时,CT早期不易发现

用CT检查肝癌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手段,可检出直径1.0cm左右的微小癌灶。但当肝癌组织密度近似正常肝​​实质,肝癌呈弥漫性时,CT不易发现。而且CT区别原发性或继发性肝癌时有一定的困难。

(4)MRI: 空间分辨率不高

MRI诊断与CT相仿,对良、恶性肝内占位病变,特别与血管瘤的鉴别优于CT。MRI也存在不足之处,它的空间分辨率不及CT,而且对于有上金属节育环的妇女、带心脏起搏器的患者、或某些部位有金属异物的患者都不能作MRI的检查。

(5)PET-CT:辐射大价格贵

PET-CT(计算机体层显像)将PET和CT有机结合在一起,既可通过​​CT对病灶的精确解剖定位,又可由PET反映肝脏占位组织的生化代谢信息,并同时进行全身扫描可了解整体状况和评估转移情况,是早期肝癌的检查方法之一。但价格昂贵,辐射大,而且PET-CT目前只在少数医院开展。

(6)肝组织活检:创伤性的检查

肝组织活检是诊断肝癌最可靠方法,但缺点是有创伤性的检查,只有在其他检查后无法诊断又高度怀疑肝癌的情况下才不得已采用的诊断办法。通过肝穿刺病理学检查,可以了解肝脏的纤维化程度,有效地判断患者病情,指导治疗。刘树人表示,由于肝组织活检对身体的创伤性比较大,因此为了最大程度地减少对于身体的损伤,一定要到专业正规的医院进行检查。

首选检查 B超+血清甲胎蛋白检测

刘树人表示,根据多年的临床实验证明,B超联合血清甲胎蛋白检测肝癌准确率达到90%以上,是临床诊断早期肝癌首选的检查方法。对于慢性肝炎、肝硬化等高危人群,刘树人建议每隔3个月进行一次腹部B超+血清甲胎蛋白检查,健康者可隔6个月做一次,做到及早发现患肝癌的可能性,每位肝炎患者和肝硬化患者必须认识到,这种检查是关系其健康乃至生命的必要检查。

高危人群如何能早期发现肝癌

在高危人群中定期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肝癌:

(1)甲胎蛋白(AFP):抽2毫升血进行化验检1查,每3~4个月进行1次。

(2)B超检查:禁食、禁水4~6小时后进行检查,每3~4个月进行1次。

以上这2种方法操作简单,创伤小,容易进行大范围普查。在定期检查过程中如发现有异常情况,再采用其他特殊检查方法进行确定。

那么,肝癌高危人群包括以下几部分人群:

1、慢性肝炎患者

慢性肝炎患者发展到肝硬化阶段,肝癌发生的倾向明显增大。这时,除了病毒的因素外,脾功能亢进所致的血细胞降低、免疫功能低下将大大增加肝细胞癌变的可能性。

2、生活在肝癌高发区

研究表明,肝癌高发区肝癌的发生率与玉米、花生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密切相关。饮水污染是肝癌的另一重要危险因素,也是形成地区性肝癌高发的重要原因。

3、有肝癌家族史

肝癌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家族倾向。研究表明,肝癌发生的家族性是由肝癌相关基因的遗传决定的。

脂肪肝患者每天走一万步 可防肝癌

“癌症之王”究竟可不可怕?哪些人群需要关注肝脏健康?肝脏是“沉默的器官”,其受害性往往被低估,一旦出现疼痛症状就为时已晚。但其实在肝癌的进化之路上,只要能积极管理,及时发现病情就能阻断肝癌的发展。

建议,建立起自我管理的概念,根据自己肝脏健康状况制定体检计划,并按照医生治疗方案阻断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的发展三部曲。他建议,平时根据不同的肝脏健康状况来选择饮食,如肝硬化患者要多吃蛋白质,脂肪肝患者则要少吃主食,不喝老火汤,酒精肝患者,戒酒则是当务之急。

关键:

癌变前控制肝脏病变

肝癌以其高死亡率被称为“癌症之王”。众所周知,肝炎引发肝硬化,发展到肝癌,是肝癌的三部曲。侯金林指出,广东省每10人有1个人有乙肝,每5人就有1个“肥肝”。把肝炎患者中有潜在危险引发肝硬化的人“找”出来进行治疗,可以改变肝脏疾病病人的命运。

“每年会有5%的肝硬化患者会进展为肝癌,” 肝炎患者要定期检查,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阻止肝硬化发展,减少病毒因素致癌。“B超+纤维化检测”可及早发现肝硬化,而“B超+AFP(甲胎蛋白)检查”可及早发现肝癌,需要每半年检查1次。

在肝脏癌变之前,每一步都能有效预防或阻断癌变的过程。例如在肝炎进展到肝硬化之前,有很多肝炎是不活动的,患者无论是大三阳或小三阳,医生可以根据情况选择方案,通过一年,甚至三五年时间完全阻断肝炎向肝硬化的发展。即使患者发现较晚,已出现肝硬化,还可以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阻止肝硬化发展,降低病毒因素致癌的风险,而这时患者还要通过定期监测来及早发现肝癌。

“肝癌早期比乙肝好治。”乙肝是个慢性病,很难根治,但早期肝癌,肿瘤小于三厘米时开刀切除,术后效果很好。郭亚兵表示,根据该院去年对住院肝癌病人的统计,来治疗的早期肝癌病人只占总数的5%,二期和三期病人分别为46%和44%,令人痛惜。

肝癌晚期手术预后能活多久?如果是肝癌晚期,进行手术只能活半年左右,而肝癌早期手术70%的人能活5年以上。侯金林说,肝癌早期及时发现后,清除肿瘤的工作是一个小手术,肝癌肿瘤能被探针“烧”死,术后病人当天就能出院。但如果不定期检查,等到出现肝脏疼痛就是大肿瘤了,到了晚期,甚至连肝移植也难以医治。

怀疑肝病要做哪些检查 甲胎蛋白检测

甲胎蛋白是做早期发现肝癌的基本检查项目之一,是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特异性肿瘤标志物,具有确立诊断、早期诊断、鉴别诊断的作用。

乙肝患者如何早期发现肝癌

乙肝病毒可以使肝脏反复发生炎症和再生,从而容易诱发癌变。肝癌从第一个癌细胞形成发展到有自觉症状,大约需要两年时间,在此期间,患者可能没有任何症状或体征,少数病人会出现食欲减退,上腹闷胀、乏力等。

乙肝患者怎样才能在早期发现肝癌?

1、超声检查是诊断肝癌的手段,超声的特点是操作起来比较容易,费用也比较低,对肝脏病变的检出率也是比较高的。

2、用CT检查肝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在全国来说做得比较多。

3、甲胎蛋白对于检查有一定的敏感性,当甲胎蛋白升高时应引起重视,但临床中并不是所有肝癌患者甲胎蛋白都升高,所以甲胎蛋白升高不能作为确诊的依据,此项检查只对肝癌的早期诊断有一定的辅助作用。推荐阅读:甲胎蛋白如何诊断肝癌

4、早期肝癌患者会出现食欲下降、乏力、容易疲劳、腹泻等类似常见肝病的症状,当肝癌病灶比较靠近肝包膜时,肝癌的早期症状也可与肝区疼痛的表现。当患有慢性乙肝、慢性丙肝、肝硬化等疾病多年的病人,一向病情稳定而突然再次出现肝病症状或原有症状突然加重时应该引起警惕。

肝癌的早期诊断方法有哪些

肝癌早期常无特殊临床表现。肝癌发生的高危因素:即乙型或丙型肝炎以及肝硬化。在伴有肝癌高危因素的前提下,对于肝内直径≤2cm结节,动态增强MRI、动态增强CT、超声造影及普美显动态增强MRI四项检查如有两项或两项以上显示肝癌典型特征,即可做出肝癌的临床诊断 ;对于发现肝内直径>2cm的结节,上述四种影像学检查中只要有一项有典型的肝癌特征,即可临床诊断为肝癌。"

怎样才能早期发现肝癌

肝癌一般都是从肝硬化或重度纤维化的肝脏上生长的,有这样病变的患者,需要定期检查B超和甲胎蛋白。因为初长的肝癌恶性程度低,生长较慢,6个月内不会超过2公分,只要每6个月检查一次就行了。“大三阳”肝炎很少与肝硬化混淆,一般不需要检查这两项;“小三阳”的病情比较隐蔽,肝硬化不容易发现,所以“小三阳”肝炎也要检查B超和甲胎蛋白。甲胎蛋白检验指标很灵敏,常常在B超还没有检出癌结节前,数据就升高了。但肝硬化、甚至在明显纤维化的肝炎患者,甲胎蛋白也会升高;而少数肝癌患者甲胎蛋白却可以正常,所以需要同时做B超,看肝脏有没有新长的小结节。B超费用小,检查方便,但不能正确判定是不是肝癌,需要加强CT或磁共振鉴定。

为什么肝癌死亡率这么高

最主要的原因是难以早期发现。目前,在初次发现肝癌的患者中,仅有20% 的人能接受手术等根治性治疗,大部分患者一发现的时候就已经是晚期。另外,高死亡率也和肝癌、肝炎及肝脏本身有关。

发现肝癌症时往往到了晚期

肝癌被称作“癌中之王”。据统计,肝癌发病率位居我国癌症发病率第四位,死亡率位居第三位,在35岁-64岁男性中更是高居发病率首位。专家说,超过一半的肝癌患者在发现时已是晚期,将近80%的肝癌与乙肝病毒感染有关,定期正确的检查,是肝病病人防癌抗癌的最佳办法。

肝癌就像一个静悄悄的杀手,在无声无息中吞噬人们的健康,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肝癌的发病非常隐匿。早期肝癌常常没有任何明显症状,而且,大部分肝癌患者本身就有肝病,当出现肝区不适、胃口不佳等感觉时,也不能引起他们的足够重视,很多人会当作是一般的肝病,自己随便配点药,也不上医院。早期肝癌的表现挺“温和”,但恶化起来可一点都不“温和”,几个月就可能恶化为中晚期肝癌。大约50%的肝癌患者会最先出现肝区疼痛,主要在右肋部或剑突下出现间歇性或持续性隐痛,其次还有上腹部包块、乏力、消瘦、原因不明发热、腹泻、腹痛等,部分患者可表现为肝硬化的一些并发症,如黑便、呕血、黄疸等。当出现这些症状时,患者大多已是中晚期。早期肝癌(小于5厘米的无症状肝癌),在切除肿瘤部位,进行综合治疗后5、10年生存率可达54%-76%、43%-45%,而中晚期的存活率将大大下降,即使肝移植的效果也不理想。

即使这样,并不意味着我们对肝癌束手无策,临床研究表明,肝癌与肝病特别是乙肝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将近80%的肝癌患者是乙肝患者或乙肝病毒携带者。我国是乙肝大国,全国将近有3000万乙肝患者,将近1亿的乙肝携带者,在肝功能反复损害修复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癌细胞,很多肝癌患者都曾经历乙肝、肝硬化直至癌变的过程(乙肝“三步曲”),乙肝就像人体内的一颗定时炸弹,定期检查是对这颗炸弹进行监控的有效手段。

男人压力大肝容易受伤

40至50岁的中年男性一般正处在事业顶峰期,普遍存在长期疲劳、紧张和不良的生活习惯,再加上疏于体检,不少人错失了早期发现肝癌的机会。

肝脏是人体最敏感也是脆弱的器官,劳累、熬夜、酗酒、血糖过高都会伤害肝脏,进而转为慢性肝损伤、肝炎,最后发展为肝癌。另外,工作紧张、精神压力大会造成免疫力低下,容易促进癌细胞发展。肝癌是非常容易诊断的癌症之一,早期检查可发现无症状的肝癌。

然而近5年收治的1000多位肝癌患者中,早期发现的不足15%,等到出现肝区疼痛、食欲下降、疲乏无力、日渐消瘦等症状时,病情多已到晚期。因此,40岁以上人群一定要每年定期体检,特别是有肝病史、有5至8年以上的酗酒史合并有多年糖尿病病史的人,应3至6个月进行一次肝脏B超、甲胎蛋白等检测。

高危人群如何能在早期发现肝癌

对于上述有慢性乙肝或者丙肝等基础疾病的人群,做好以下几件事情就极有可能在早期发现肝癌并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1)定期复查甲胎蛋白和彩超等影像学检查。在慢性肝炎患者,男性40岁,女性45岁以后发生肝癌的风险逐年增加。 因此每年至少做1-2次甲胎蛋白AFP和彩超检查。这里需要强调2点:一是甲胎蛋白AFP阴性不代表不会生肝癌;二是彩超检查要在有经验的肝癌诊治中心进行,否则容易漏诊。

(2)定期检查要持之以恒。肝癌发生总体来说是一个慢性过程,因此对于检查了3-5年仍然没有发现的不要掉以轻心。坚持定期检查非常重要。

(3)要重视早期肝癌的一些临床症状。不要自以为是胃病、没休息好,或者工作太累等,出现症状要及时到医院进行适当的检查,尤其是症状持续或者经常反复时。

为什么肝癌一发现就是晚期?可能是这件事没做好 为什么肝癌死亡率这么高

最主要的原因是难以早期发现。目前,在初次发现肝癌的患者中,仅有 20% 的人能接受手术等根治性治疗,大部分患者一发现的时候就已经是晚期。另外,高死亡率也和肝癌、肝炎及肝脏本身有关。

相关推荐

肝癌如何确诊

确诊的方式有:(1)实验室检查①肝功能检查。肝癌患者应做肝功能检查,多数患者正 常,伴有肝硬化时可出现肝损害,部分患者血清谷丙转氨酶 升高,肝癌造成肝损害仅见于晚期肝癌患者。②肿瘤标志物检查甲胎蛋白(AFP)。是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特异性肿瘤标 志物,具有确立诊断、早期诊断、鉴别诊断的作用。目前常用 酶标法、酶标电泳法、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AFP诊断标准 为:大于500微克/升,持续4周以上;AFP在200微克/升以 上的中等水平持续8周以上;AFP由低浓度逐渐升高不降。 但临床中亦常常遇到这样的肝硬化患者,

如何发现肝癌

肝癌的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是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亦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主要环节。 临床上由于小肝癌无明显肝癌症状和体征,早期更是难以发现肝癌发展速度快,且治疗上比较棘手,因此如何早期发现肝癌是防止小肝癌向恶性肝癌纵向发展的关键环节。下面就详细介绍一下小肝癌如何早期发现。 专家介绍,首先对于罹患肝癌的高危人群应做到定期复查并详细了解及提高小肝癌症状的警觉意识,应注意年龄在40岁以上,有5年以上的肝炎病史或乙肝病毒抗原阳性者,或是有5-8年以上的酗酒史并有慢性肝病表现者及已确诊的肝硬化患者。 若患者出现无诱因

哪些人容易患上肝癌

1.中老年人 多数肝癌的高发年龄在四十岁以后,以中老年人居多,50~60岁之间是肝癌高发年龄段。 2.男性 患肝癌的男性患者明显地多于女性,一般情况下,肝癌男女之比为7~10:1, 即男性肝癌患者数是女性的7~10倍。 3.乙肝患者 流行病学统计表明,乙肝流行的地区也是肝癌的高发地区,患过乙肝的人确实比没有患过乙肝的人患肝癌的几率要高,这种危险性高达10.7倍。 4.嗜烟酒者 有酗酒嗜好者,肝硬化的发病率很高,而肝硬化和肝癌的关系又很密切。如再加大量吸烟,就会加快、加重肝硬化的形成,促进肝癌的发生。 肝癌

如何对抗癌症 肝癌

预警信号:消化不良、呕吐、腹胀、腹泻。 乏力、消瘦;发热,一般为低热,偶达39℃以上,呈持续或午后低热或弛张型高热;其他全身症状所致的自发性低血糖症、红细胞增多症、高脂血症等。 支招:35岁以上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患慢性肝炎、肝硬化5年以上,直系亲属三代中有肝癌家族史的人,每半年检测一次甲胎蛋白和肝脏B超,是早期发现肝癌的最有效方法。 此外,注射乙肝疫苗,输血时保证血液制品未被肝炎病毒感染。酒精也是引发肝癌的一大敌人,因此预防肝癌应戒酒。

什么原因导致肝癌

肝癌是属于肿瘤科疾病,肝癌的病因也是由多种因素而引起的,与饮水污染、烟酒、饮食等及微量元素的摄入有关。但是具体是有什么原因引起的呢?下面我们来剖析一下。 引起肝癌的原因有哪些?肝癌是医学界公认的第一杀手,其发病原因迄今尚未明确,但可以肯定的是引起肝癌的原因主要与几下几种因素有关: 1.慢性肝病及肝硬化:慢性肝病中,病毒性肝炎与肝癌的发病较为密切,被医学界称为肝癌的“催化剂”,其中以乙型肝炎(hbv)、丙型肝炎(hcv)为重中之重,有数据显示肝癌患者中约有30%以上的患者有慢性肝炎病史,且澳抗(hbsag)

经常喝酒会不会引起肝癌

我们都知道肝病患者是不适合饮酒的,而肝癌就是肝脏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导致肝癌出现的原因就多种,研究显示,喝酒过多者出现肝癌的几率较大,下面的文章就来为大家介绍,为什么喝酒过多会导致肝癌,希望这篇文章的介绍能够给家带来帮助。 “酒精肝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肝脏损伤性疾病,酒精肝的临床表现则包括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硬化三类”。专家说,酒精肝的某些病 因,如饮酒、营养不良、药物及毒物质损害等,会导致肝癌的发生。过量饮酒导致脂肪在肝脏堆积,可能造成脂肪肝。此时继续发展会出现酒精性肝炎,加剧对肝脏

肝癌什么原因引起的 肝硬化

医学观察发现肝癌患者中大多数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肝硬化,所以肝硬化也被视为促癌因素,因此肝硬化患者应做好定期复查工作,以防止肝癌的发生。

肝功能正常也可能患上肝癌

临床上有不少肝癌患者,在确诊肝癌时,其肝功能检查却一切正常,这让他们感到很是疑惑。可以说,肝功能是反映肝炎有无活动或肝炎严重程度的指标,有些肝炎患者在平时化验肝功能发现异常才会去进一步检查和治疗,如果肝功能正常,就以为一切都好,结果待发现肝癌时已经属于晚期了。 临床上常用的肝功能指标主要包括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胆红素(包括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白蛋白和球蛋白、碱性磷酸酶和谷氨酰转肽酶等。这些指标可以反映肝细胞的炎症损害、肝细胞的合成功能、肝细胞的排泌功能等。当肝部发生炎症时,肝细胞受到损害,这些指标

过量食用生姜危害大

引起肝癌的病因有如下几种: 1、酒精: 饮酒可导致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等多种慢性肝病,并且能够增强HBV、AFT等诱发原发性肝癌的作用,但促癌机制还未明确。 2、微量元素: 目前在微量元素与肝癌关系的研究发现肝癌死亡率与环境中硒含量呈负相关,与居民血硒水平呈负相关。调查发现肝癌流行区水、土壤、粮食、人头发及血液中含铜、锌较高,钼较低。 3、黄曲霉素毒素: 黄曲霉毒素B1是动物肝癌最强的致癌剂,在肝癌高发区尤其是南方以玉米为主粮的地方调查提示肝癌的发生可能与黄曲霉毒素对粮食的污染有关,人

怎样早期发现肝癌

肝细胞癌中单个癌结节最大直径不超过3厘米或两个癌结节直径之和不超过3厘米的肝癌称为小肝癌。怎样早期发现肝癌。首先应注意肝癌高危人群,所谓肝癌病危人群是指年龄在40岁以上而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有5年以上的肝炎病史或乙型肝炎病毒抗原标记阳性者;有5-8年以上的酗酒史并有慢性肝病临床表现者;已确诊的肝硬化患者。高危人群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每半年进行一次血清甲胎蛋白的测定;发现甲胎蛋白升高但低于200微克/升时,应每半月复查1次并进行动态观察直至排除或明确诊断,有些小肝癌血清甲胎蛋白检测阴性,b超可弥补甲胎蛋